1、中国文学史(秦汉文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秦代在文学上的建树很少,可以称述者,只有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编成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 )。(分数:2.00)_3.西汉( )曾说过“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由此给战国策命名。(分数:2.00)_4.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此书原称( )。(分数:2.00)_5.新文体赋的鼻祖可以推到战国时期的( )和宋玉,前者有作品赋篇。(分数:2.00)_6
2、.贾谊的( )表现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尊敬,揭露了造成诗人不幸的社会现实。(分数:2.00)_7.王延寿的( )为他赢得了“辞赋英杰”的声誉。(分数:2.00)_8.洞箫赋以善于描摹物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者是( )。(分数:2.00)_9.史记中与屈原齐名的西汉散文家是( )。(分数:2.00)_10.纪行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题材源于刘歆的( )。(分数:2.00)_11.四愁诗的作者是( ),五噫歌的作者是( )。(分数:2.00)_12.汉末“古诗十九首”最初被收入梁代( )主持编纂的文选。(分数:2.00)_13.郭茂倩编( ),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
3、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分数:2.00)_14.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 )的咏史,其内容是汉时缇萦救父的事。(分数:2.00)_15.秦嘉的( )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6.吕氏春秋(分数:2.00)_17.淮南子(分数:2.00)_18.今古文经之争(分数:2.00)_19.说文解字(分数:2.00)_20.谶纬之学(分数:2.00)_21.论衡(分数:2.00)_22.纪行赋(分数:2.00)_23.述志赋(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4.简要回答谏逐
4、客书的艺术特点。(分数:2.00)_2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分数:2.00)_26.简述贾谊过秦论的内容与艺术特点(分数:2.00)_27.简要介绍子虚赋和上林赋的内容与艺术特点。(分数:2.00)_28.简要回答汉书的艺术特色。(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9.论述史记的叙事艺术。(分数:2.00)_30.论述史记的风格特征。(分数:2.00)_31.论述史记与汉书的不同点。(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秦汉文学)模拟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
5、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秦代在文学上的建树很少,可以称述者,只有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编成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谏逐客书)解析:3.西汉( )曾说过“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由此给战国策命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刘向)解析:4.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此书原称(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淮南鸿烈)解析:5.新文体赋的鼻祖可以推到战国时期的( )和宋玉,前者有作品赋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荀子)解析:6.贾谊的( )表
6、现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尊敬,揭露了造成诗人不幸的社会现实。(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吊屈原赋)解析:7.王延寿的( )为他赢得了“辞赋英杰”的声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鲁灵光殿赋)解析:8.洞箫赋以善于描摹物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者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褒)解析:9.史记中与屈原齐名的西汉散文家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贾谊)解析:10.纪行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题材源于刘歆的(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遂初赋)解析:11.四愁诗的作者是( ),
7、五噫歌的作者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张衡,梁鸿)解析:12.汉末“古诗十九首”最初被收入梁代( )主持编纂的文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萧统)解析:13.郭茂倩编( ),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乐府诗集)解析:14.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 )的咏史,其内容是汉时缇萦救父的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固)解析:15.秦嘉的( )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赠妇诗)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
8、8,分数:16.00)16.吕氏春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的杂家著作,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撰而成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239 年左右。吕氏春秋既为吕不韦众门客集体编成,内容自然不免驳杂,风格也不完全统一,但它有严密的体系。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组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解析:17.淮南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编成,共 21 篇,是西汉一部大著述,原称淮南鸿烈,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东汉高诱即说此书:“其旨近老子
9、,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淮南子要略认为它并非一部抽象论道之书,其重点乃在于“纪纲道德。经纬人事”,处处紧密关合着现实,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解析:18.今古文经之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今古文经之争是汉代儒学内部的学术之争。秦代焚书,禁止诗书流传,一些老儒以口头相授的方式用隶书记载的儒家经典,称“今文经”。而焚书时埋藏起来,在汉初发现的用篆书记载的儒家经典称为“古文经”。刘歆在整理经文时,建议在太学设立学官,引起两者之争,争论的焦点在设立学官上。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以兼采二家的方式注释经典,今古文经之争基本结束。今古文经之争促进了
10、学术发展。)解析:19.说文解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许慎用 22 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 9350 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文(西周、春秋文字)1163 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 540 部,全部解说不过 13 多万字,简明扼要。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解析:20.谶纬之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谶纬之学是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学迷信学说。“谶”,指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宗教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
11、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该学说大体以易经中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根据,编造影射性的图谶符命,为巩固统治或改朝换代提供天命上的根据。王莽利用图谶“改制”。东汉光武帝用图谶为中兴汉朝作根据。东汉章帝集白虎观会议,写成白虎通义,使儒学神秘化,谶纬学也更为发展。东汉末年,这一学说逐渐衰落。)解析:21.论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论衡是东汉王充的哲学论著。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做过州郡小吏,大部分时间以教学为生。写成了论衡85 篇(今存 84 篇),20 余万言。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
12、观。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根据这种道理,他反对人死为鬼之说。王充受当时生产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他自己引为论据的某些自然现象,有时理解错误。所以他不得不用天命来解释社会事物变化的终极原因,用骨相来解释个人的贵贱天寿,因而陷入了宿命论。)解析:22.纪行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纪行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感慨的赋作。这类题材源于刘歆的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续作。纪行赋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述怀,写景叙事,一般篇幅不太长,和那些铺张扬厉的京都大赋明显不同,是汉赋发展过程中开辟出的一个新境界,是赋家在抒情言志上别寻新途的一种大胆尝试,也是后代游
13、记文学的先声。代表作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东汉纪行赋的代表是蔡邕的述行赋。)解析:23.述志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述志赋”,是指赋家在社会动乱、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的作品,是东汉赋向抒情方面转变的又一新发展。冯衍的显志赋是东汉早期述志赋的重要作品,在精神上与屈原作品相近。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的当属张衡。他的思玄赋采用骚体句式,表现手法也较多地学习离骚,他的归田赋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和艺术才能,使张衡成为文坛上独领风骚的作家。东汉末年,赵壹创作的述志赋别具特色,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刺世疾邪赋。)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4.简要回答谏逐客书
14、的艺术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李斯的作品主要是谏逐客书。这篇文章是一封写给秦王的书信,建议秦王不要驱逐在秦国的外地人。这篇文章辞采华美,音节流畅,排比铺张,理气充足,有战国纵横家文辞之风,同时兼有汉赋的华丽。在文章的中间一段,语词丰富,语奇字重,极具开合之势,可谓骈体之祖。这种气势也成为后世奏疏的楷模。 在说明事实时,作者着重于正面叙说,而略于反面推论,点到为止,一正一反,对比强烈,是非清楚。如列举自穆公至昭王进用客卿,终于国富兵强的事实后,只用三言两语设想不用客卿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又如详举秦王从异国的珍宝声色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感的事实,然后以简要的语言说明秦地
15、音乐之单调原始。如此对比设想,话语不多,却能使秦王深思,由古及今,从物到人,豁然在目,引导他自然想到逐客之非。 本文语言极富有文采,多用对偶排比句式,词语也极其丰富。如连用“拔”“平”“收”“取”“包”“制”“据”“割”等动词来写秦惠王开拓疆土之功。许多句子既整齐又注意变化,读起来很有韵致。)解析:2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出现了像七发那样为汉赋体制奠定基础的作品。汉初政论文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
16、切。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他们的辞赋和政论文都有较高的成就。 (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史传文学也发展到高峰,不朽的传记文学名著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完成。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逐渐定于一尊,因此,政论散文也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格上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乐府的强化,使大量民歌被采集、记录下来,此时宫廷文人也竞相创作乐府诗。 (3)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这一时期,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涌现出扬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的汉书在此期间问世,成为继史
17、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由于经学的日益深人人心,文坛的模拟风气日趋严重,王充的论衡却以其“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和当时陈陈相因的不良倾向形成鲜明对比。(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张衡集中体现了汉代文学的历史转变,从他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京都大赋也发展到顶点。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辞赋更加贴近现实,批判精神很强。五言古诗进入成熟阶段,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诗文的日趋整饬华美,预示着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解析:26.简述贾谊过秦论的内容与艺术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
18、案:(正确答案:在贾谊的新书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过秦论。这是一篇专题政论文,分上中下三篇,文章不仅见解深刻,而且在艺术方面极其富有感染力。 上篇先讲秦国自孝公至秦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优势的地理,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战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在写作方法上,文章大量采用了排比和铺陈的句式,极尽夸张和渲染之能事,犹如秦国统一六国的排山倒海气势。接下来,文章笔锋陡转,运用对比的手法,写秦始皇竟然被陈涉所灭,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样,文章就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重点分析秦在统一六国之后的政策失误:百姓希望过太平清静的生活,而二世却横征暴敛,实行酷刑严法,官逼民
19、反,终于失去了天下。接下来也很自然地得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精辟结论。 下篇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第一是子婴的不才;第二是秦王的暴政和君臣分离,这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从三篇文章一起来看,可以知道秦国的灭亡不在外因,而在于自身,“本末并失,故不能长”。三篇文章层层分析,思维严谨,说理透辟,见解非凡。文章表面看是在写秦国的灭亡,其实是在劝诫西汉王朝,所以最后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收结全文。在这篇文章中,不但可以看到贾谊的政治智慧,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风采。文章的风格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而且有诗人的气质,语词讲究,多用修饰,感情充沛,行文流畅,可以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 文章的主要艺术特点是铺排
20、和排比的句式,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种句式和气势,都使人读起来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非常酣畅。)解析:27.简要介绍子虚赋和上林赋的内容与艺术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性的作品,前者是司马相如任梁孝王宾客时的作品,后者是作于汉武帝召见他之际,但两篇作品构思一贯,内容相属,结构严谨,可以说是一篇作品的上下篇。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并且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田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
21、度,构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子虚赋写楚臣子虚出使齐国,齐王款待子虚,与使者出猎。猎罢,子虚访问乌有先生,遇亡是公在座。子虚讲述齐王田猎之盛,而自己却在齐王面前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在子虚看来,齐王对他的盛情接待中流露出大国君主的自豪,而作为楚国的使者,他要借楚王游猎云梦来显示自己的国力强盛,乌有先生则批评子虚,不应该只夸耀楚国的奢侈,应该称颂楚王的公德。这是一种很巧妙的劝喻手法。 上林赋上承乌有先生的言论展开,写亡是公对子虚、乌有乃至齐楚诸侯的批评,并通过渲染上林苑游猎之盛以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艺术地展现了汉代盛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游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民的关心。但其立意比子虚赋要高出许
22、多。在文章的叙述中,天子的奢华生活得到生动的表现,对上林苑的描写极尽巨丽之美,但作品却以天下大治的理想来否定这种巨丽之美,从而达到了讽喻的目的和宗旨。 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一种恢弘壮丽之美,这表现在对楚国云梦和上林苑的描写和天子狩猎的宏大气势上,通过作者夸张的描绘,赋予作品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得作品具有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巨丽之美,这种夸张渲染的艺术手法和严正的艺术旨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艺术之美和社会意义较好地融为一体。 两篇文章的结构,都是前几段用散文领起,中间用韵文铺叙,结尾又用散文,作品气势恢弘,波澜起伏,一转再转,但气脉连贯,一泻千里。在句法上灵活多变,中间有很多排比句,又夹杂长短句,在进
23、行景物描写时,作者善于使用短句,以四字句写山水景物,以三字句写游猎,音节短促,使人应接不暇,和作品的内容相得益彰,气势宏伟,文采斑驳陆离。 总之,子虚赋和上林赋在许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人,成为千古绝调,是汉赋的典范之作,也是后世赋体文学的楷模,司马相如正是因此而成为“汉赋四大家”之一。)解析:28.简要回答汉书的艺术特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书的笔法非常精密,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1)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中寄寓褒贬和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如在霍光金日碑传中对二人谨慎程度的描写,各不相同,但很有分寸。 (2)汉书不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24、,而且对于有起始性质的事件特别加以强调,引起读者的兴趣。如在公孙弘传中介绍先拜相后封侯的描写。 (3)汉书的谨严有法,还表现在对一些材料的特殊安排上,并且这种位置一以贯之。如对逸闻趣事的安排多在篇末,很少例外。 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谨严有法,使得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9.论述史记的叙事艺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
25、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兴衰沿革。史记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如游侠列传酷吏列传等。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3)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
26、述,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司马迁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在叙事时反复加以强调,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
27、理清晰,游刃有余,如陈涉世家把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千头万绪的事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来。司马迁对事态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于心。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如写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史记固然时而穿插生活琐事,但司马迁更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这也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解析:30.论述史记的风格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史记在写人物的时候,虽然也穿插了一些生活琐事,但更多的描写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上展开。这使得
28、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韵,形成了雄浑雅健的风格。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对人物的命运进行不同侧面的展现,揭示人物命运中偶然性和历史必然性的关系。在叙事写人中,司马迁既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导演者、演员,又把他们写成事件的造就者,通过描写,揭示出个体命运和历史时势的相互作用和复杂的关系,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阔画面,蕴含深刻的历史、人生哲学。 (2)司马迁在史记中成功刻画了一大批悲剧性的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史记的悲剧人物有很多种类型,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有的人物悲剧是当时的历史造成的,这类人物是历史的先行者,他们的主张和做法注定不会成功,因此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
29、价,如一些变法人物吴起、商鞅等;还有些悲剧人物是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如田横及其所率领的五百义士。按照人物的性格来划分,有的悲剧人物是完美的,如一些刺客;有的悲剧人物由于自身性格有某些缺陷,导致了他们人生的悲剧,如项羽。 (3)史记的悲剧之美,和作者自己的命运悲剧是密切相关的。在众多的悲剧人物刻画中,包含很多司马迁个人的人生感慨和思索。司马迁写悲剧人物,无疑是“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在探索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时,司马迁表现出无限的感慨和怀疑,以及迷茫和无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司马迁对天道和天命的质疑。在列传中,第一篇伯夷列传很短,但主要的思想就是对人生命运的追寻的质疑,它几乎可以看作是列传的
30、序言。 (4)史记极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在史记中,传说故事的描写为全书增加了许多神秘感。比如写刘邦的神奇发迹和张良的神秘,这些都不可以坐实来看,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微言大义。 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摇曳回荡,跌宕有致,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神奇的效果。)解析:31.论述史记与汉书的不同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数千年的历史。汉书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前 206),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23),共 230 年的史事。 (1)写作动机。司马迁与班固撰史的动机皆有继承父业之意。同时,都有为大汉王朝歌功颂德,润色鸿业之意。然而,和班固著史动机不同的是司马迁著史记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把个人对历史的认识,对个人身世浮沉的变化的感慨,对历史上先贤伟人的崇敬而抒发心中的不平而作。受李陵之祸的牵连,司马迁惨遭宫刑,整个人的形体精神受到很大的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司马迁热情歌颂那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