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4019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广东省佛山市 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分)( 2013佛山)人闻到 “笑气 ”( N2O)易发笑, “笑气 ”属于( ) A 碱 B 酸 C 盐 D 氧化物 考点 :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 解: “笑气 ”( N2O)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 D 点评: 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2( 2 分)( 2013佛山)微量

2、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 ) A 碘 B 硒 C 氟 D 铁 考点 :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硒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少或过量均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正确 B、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故选项错误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

3、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 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 2 分)( 2013佛山)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 A 甲烷 B 淀粉 C 乙醇 D 丙氨酸 考点 :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专题 :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尿素、丙氨酸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 解: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 A错误; B、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 B正确; C、乙醇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故 C 错误; D、

4、丙氨酸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 4( 2 分)( 2013佛山)常温下,将 1g 以下物质分别加入 100g 的水中,充分搅拌(或振荡),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 A 汽油 B 蔗糖 C 氯化银 D 氧化铁 考点 :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 解: A、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A错; B、蔗糖易溶于水,蔗糖分子均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

5、物,属于溶液,故 B正确; C、氯化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C 错; D、氧化铁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5( 2 分)( 2013佛山)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考点 : 水的净化 专题 :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过滤、结晶、蒸馏、吸附的净水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 B、蒸

6、发结晶不用于净化水 C、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D、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是纯水 故选 C 点评: 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操作中,由于蒸馏后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 6( 2 分)( 2013佛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C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D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 考点 :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 化学与能源 分析: A、根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

7、源进行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进行解答; C、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吸收热量的进行解答; D、根据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A错误; B、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故 B正确; C、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吸收热量的,例如碳和氧化铜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故 C 错误; D、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例如氧化钙和水反应就放出热量,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2 分)( 2013佛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 均一、稳

8、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考点 :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氨水中的溶质是氨气是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

9、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2 分)( 2013佛山)以下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均要验纯 B 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搅拌稀释 C 加热蒸发皿直至溶液完全蒸干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考点 :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加热器皿 -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停止加热的

10、时机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一不可 ” 解答: 解: 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均要验纯,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两查、两禁、一不可 ”,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 本操作的

11、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 2 分)( 2013佛山)有关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单质 B 元素组成不同 C 硬度相同 D 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考点 :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 :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碳的单质,由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与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很软,它们的硬度不同,故

12、选项说法错误 D、金刚石、石墨和 C60 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 不同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 C60)、碳单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 2 分)( 2013佛山)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B 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 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 :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能改变反应速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本题 解答: 解: A、催化剂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故 A正确;

13、B、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 B正确; C、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度,而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还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 C 错误; D、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度,所以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通过做本题可知催化剂的定义,掌握要点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11( 2 分)( 2013佛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 钠比铝的抗腐蚀能力强 C 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 木炭和 ZnO 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考点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

14、途;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常温下,金属汞是液体; B、由于金属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与其它物质的反应,而钠化学性质活泼,又不能形成致密的薄膜; C、合金是由两种金属以上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木炭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和氧化锌反应 解答: 解: A、常温下,金属汞是液体,故说法错误; B、由于金属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与其它物质的反应,抗腐蚀能力强,而钠化学性质活泼,又不能形成致密的薄膜,抗腐蚀能力差,故说法错误; C、合金是由两种金属以上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 ,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故

15、说法正确; D、木炭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和氧化锌反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掌握金属的性质、合金的概念以及木炭的化学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 2 分)( 2013佛山)黄金是贵重金属性质稳定,应用广泛有关金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荷数为 276 B 原子序数为 118 C 中子数为 79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197.0 考点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根据 “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可知其核电荷数;根据 “相对原子质量

16、 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 ”可的其中子数 解答: 解: A、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原子序数为 79,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可知其核电荷数为 79,故说法错误; B、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原子序数为 79,故说法错误; C、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97,又核内质子 数 =原子序数 =79,所以根据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近似整数值) ”,则中子数 =197 79=118,故说法错误; D、由题目中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

17、97.0,故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注意: “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和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近似整数值) ”的运用 13( 2 分)( 2013佛山)要除去 FeSO4 溶液中少量的 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 铁粉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氧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 A B C D 考点 :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

18、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氢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 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

19、的试剂正确 故 符合要求 故选 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 2 分)( 2013佛山)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 第二周期的 Li, Be 和 B均为金属元素 C Mg2+、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2 和 0 D Na+和 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考点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

20、层数都是 3 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的名称、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若最外层电子数 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 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解: 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 3 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B、 Li、 B均为金属元素,但硼( 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化学反应

21、中易失去 2 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 Mg2+、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8 和 0,故说法说法错误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 去 1 个、 3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 Na+和 Al3+核外电子数都为 1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 2 分)( 2013佛山) 100g2%NaOH

22、 溶液的配制等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 500mL 量筒量取 98.0mL 水 B 将 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 2.0gNaOH 固体 C 将 pH试纸伸入 2%NaOH溶液测的 pH=13.7 D 10mL2%的 NaOH溶液中加入 10mL 水稀释得到 1%NaOH 溶液 考点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 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 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D、由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水的

23、密度不同,则 10mL2%的 NaOH溶液与 10mL 水的质量不同,由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 500mL 量筒量取98.0mL 水,误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将 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 2.0gNaOH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 pH试纸测得某 NaOH溶液的 pH不可能精确为 13.7;且不能将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不同, 10mL2%的 NaOH溶液与

24、 10mL 水的质量不同,则稀释后的 NaOH溶液不是 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酸碱度的测定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二、选择题(本题共 3 题,每题 2 分,共 6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 2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 0 分) 16( 2 分)( 2013佛山)如图是稀 HCl 和 NaOH溶液反应的 pH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5、A 该反应是稀 HCl 滴入 NaOH溶液 B ag 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C A点溶液的溶质为 HCl 和 NaCl D 检验 B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 Mg( NO3) 2,静置后再滴加少量 AgNO3 考点 :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从 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 pH逐渐升高,说明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根据横轴的意义分析, ag 是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C、 A点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 D、先滴加足量的 Mg( NO3) 2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氢氧化钠,且氢氧化钠被完全反应掉,静置后再滴加少量 AgNO3 溶液,有白色

26、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 解答: 解: A、从 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 pH逐渐升高,说明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故 A错; B、 ag 是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故 B错; C、 A点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因此 A点溶液的溶质为 HCl 和生成的 NaCl,故 C正确; D、先滴加足量的 Mg( NO3) 2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氢氧化钠,且氢氧 化钠被完全反应掉,静置后再滴加少量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故 D 正确 故选 C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以及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 2 分)( 2013佛山)分别向 a、 b

27、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 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 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 两支试管中铁片均被腐蚀 C 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D 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考点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铁锈蚀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植物油可以把铁片与水和氧气隔开,防止生锈,据此分析 解答: 解: A、植物油可以把铁片与水和氧气隔开,防止生锈,故说法正确; B、两试管中只有 b 中铁片被锈蚀,因为 a 中的植物油把铁片与水和

28、氧气隔开,不容易生锈,故说法错误; C、 b 中的铁片容易生锈,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而 a 中的铁不易生锈,因此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故说法错误; D、 b 中的铁片容易生锈,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而 a 中的铁不易生锈,因此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故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能力,学生只有熟悉铁的性质即其生锈的条件,认真分析已知条件,才能正确答题 18( 2 分)( 2013佛山)如图,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 a 可作实验室制备 CO2 B 装置 b 烧杯中加水后,干燥

29、管内外液面一致,则气密性良好 C 装置 c 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 D 装置 d 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 考点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可以用同一装置制取 解答: 解: A、装置 a 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因为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同时铁容易被腐蚀不正确 B、装置 b 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一致,说明装置漏气,干燥管内外液面不一致,说明气密

30、性良好不正确 C、加热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斜向上容易导致试管炸裂不正确 D、装置 d 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制取 故选: D 点评: 制取气体时,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方法对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影响很大 三、填空与简答题(共 5 题,共 32 分) 19( 6 分)( 2013佛山)掌握好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完成以下选择和填空: ( 1)浓硫酸能使白纸变黑,是因为它有 c ( 1)( 4)填编号 a氧化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 2)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 b a氧化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 3)可用作脱色制白糖的是 c a小苏打 b熟

31、石灰 c活性炭 (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b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纯碱 ( 5)用化学式表示 3 个锰酸根离子: 3MnO42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 考点 :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生石灰能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

32、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氧元素和氢元素可组成水,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白纸炭化,因此浓硫酸能使白纸变黑 (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一氧化碳冶炼铁 (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作脱色制白糖 ( 4)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33、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锰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3MnO42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氧元素和氢元素可组成水,水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 1) c;( 2) b;( 3) c;( 4) b;( 5) 3MnO42 ;( 6) 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即 可正确解答本题 20( 6 分)( 2013佛山)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 pH 7(填 “ ”、 “=”或 “ ”) (

34、 2) 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50 g ( 3)大于 3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 “ ”、 “=”或 “ ”) ( 4) 40 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饱和的混合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20 时,析出主要物质是 Na2CO3 (填化学式) ( 5)为检验( 4)中析出的物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 HCl (填化学式)溶液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加入几滴稀 AgNO3 (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考点 :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 1)根据碳

35、酸钠显碱性,氯化钠显中性考虑;( 2)根据溶解度的查法考虑;( 3)根据溶解度曲线在上边的溶解度就大考虑;( 4)根据降温后溶解度减小的多的析出的晶体就多;( 5)根据碳酸盐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能产生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碳酸钠显碱性,氯化钠显中性,所以二者的混合物显碱性,溶液的 pH值 7; ( 2)从 40 向上作垂线,与碳酸钠的交点再向纵坐标作垂线,所以碳酸钠的溶解度是 50g; ( 3)大于 3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上边,所以大于 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 ( 4)降温后溶解度减小的多的析出的晶体就多,由溶解度曲

36、线可知 40 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饱和的混合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20 时,碳酸钠溶解度减小的多,所以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碳酸钠; ( 5)检验碳酸钠时加入稀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 1);( 2) 50;( 3);( 4) Na2CO3;( 5) HCl; AgNO3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的比较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降温后溶解度减小就会析出晶体,溶解度减小的数值越大,析出的晶体越多 21( 6 分)( 2013佛

37、山)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C2H5OH) (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B (填序号) A乙醇属于有机物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属于 物理 (填“物理 ”或 “化学 ”)变化 ( 3)汽油和乙醇汽油完全燃烧后产物相同则汽油中一定含有 C 和 H (填元素符号) ( 4)汽车尾气中含有 CO、 NO,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分别是 N2 、 CO2 (填 化学式) 考点 :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

38、机物的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 : 化学与能源 分析: ( 1)根据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燃烧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乙醇可以使用粮食发酵法制得进行解答; ( 2)根据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 ( 3)根据乙醇( 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 4)根据 CO 和 NO 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 A乙醇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乙醇可以使用粮食发酵法制得,所以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C使用乙醇汽油可

39、减少大气污染,故正确;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故正确;故填: B; ( 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 3)乙醇( 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汽油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填: C; H; ( 4) CO 和 NO 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故 填: N2; CO2 点评: 此题是对生活以及环保相关的知识的考查,对生活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的结合是解决的关键 22( 6 分)( 2013佛山)硫酸钙转化为 K2SO4 和 CaCl26H2O 的工艺流程如下:

40、( 1)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2NH3=( NH4) 2CO3 ( 2)操作 I 的名称为 过滤 ,沉淀的主要物质为 CaCO3 (填化学式) ( 3)蒸氨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 AB (填编号)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 4)操作 包含一系列操作: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 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 NH3 外,还有 CO2、 CaO (填化学式) 考点 :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 物质的制备 分析: ( 1)在

41、吸收过程中,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铵,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2)碳酸铵与硫酸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是固液混合物,利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开; ( 3)根据在蒸氨过程发生的反应,分析发生的反应类型; ( 4)根据氯化钙溶液结晶的过程分析操作; ( 5)分析硫酸钙转化为 K2SO4 和 CaCl26H2O 的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物质,找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解答: 解:( 1)在吸收过程中,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碳酸铵,反应的方程式是: CO2+H2O+2NH3=( NH4) 2CO3; ( 2)碳酸铵与硫酸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是固液混合物,利用过滤的方

42、法将它们分开;所以,操作 I 的名称为过滤,沉淀的主要物质为 CaCO3; ( 3)在蒸氨过程中,氧化钙 与水化合生成了生成了氢氧化钙,反应是:CaO+2HCl CaCl2+H2O;该反应有两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氨气、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2NH4Cl+Ca( OH) 2=CaCl2+2H2O+2NH3,该反应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 AB 正确, CD 错误; ( 4)从氯化钙溶液中结晶析出 CaCl26H2O,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 5)由硫酸钙转化为 K2SO4 和 CaC

43、l26H2O 的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物 质可知, NH3外, CO2 CaO 可以可循环利用 故答为:( 1) CO2+H2O+2NH3=( NH4) 2CO3;( 2)过滤, CaCO3 ;( 3) AB;( 4)冷却结晶;( 5) CO2, CaO 点评: 本题属于综合性试题,涉及知识点比较多,要求学生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8 分)( 2013佛山)如图, 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忽略):已知 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请回答下列问题:( 1) B是 CuO E 是 CH4

44、(均填化学式) ( 2) AC 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ED 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2O2 CO2 +2H2O BA属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 3)已知: Cu2O 是红色固体,难溶入水,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2O+H2SO4 Cu+CuSO4+H2O 若 BA属置换反应,在发生置换过程可能发生副反应产生 Cu2O,产物为红色固体,其产物组合可能有 三 种小思同学称取 14.4g产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得到 8.6g 固体,则产物的成分为 CuO、 Cu2O (填化学式) 考点 :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

45、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已知 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80,从所学的黑色固体主要有碳、氧化铜、二氧化锰等,而这些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的只有氧化铜, 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所以 E 是甲烷, A通电能够分解,则 A是水, B能够由 C 制得且 C 是水的分解产物,所以 C 是氧气,以此为突破口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已知 B是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80,从所学的黑色固体主要有碳、氧化铜、二氧化锰等,而这些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的只有氧化铜, E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所以 E 是甲烷, A通电能够分解,则 A是水, B能够由 C 制得且 C 是水的分解产物,所以 C 是氧气, D 是甲烷反应的产物,所以 D 是二氧化碳(可由甲烷的燃烧制得也可由碳和氧气反应制得); ( 1)由分析知 B是 CuO, E 是 CH4; ( 2) AC 是水的电解过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ED是甲烷燃烧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 CH4 +2O2 CO2 +2H2O, BA属复分解反应时生成水,则该反应是氧化铜和稀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以是CuO+H2SO4=CuSO4+H2O;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