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402920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7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3.下列有关法的普遍

2、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B.法的普遍约束力是以外在强制力为特征的约束,而其他社会规范以内在强制为主要特征C.法的普遍性在空间上是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因此,它不是绝对的和无限的D.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体的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4.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 )(分数:2.00)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5.不属于法律保障自由实现之直接表现的有( )。(分数:2.00)A.法律把自由意志转化为自

3、由权利B.法律确定各种自由权利的范围C.法律提供选择的机会,增加自由选择的效能D.法律基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而限制自由6.某市政府建新办公大楼,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包。工程按期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市政府由于财政困难,部分工程款一直未按期付给建筑公司,致该公司陷入严重经济困难。建筑公司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遂诉至法院。本案中,市政府应负( )。(分数:2.00)A.侵权责任B.违约责任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 )。(分数:2.00)A.作出具有规范性的决定B.制定基本法律C.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D.撤销国务院有权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8.法律关系

4、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被称为( )。(分数:2.00)A.法律关系内容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载体D.法律关系的目的9.宪法第 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条规定属于( )。(分数:2.00)A.命令性法律规范B.禁止性法律规范C.授权性法律规范D.义务性法律规范10.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分数:2.00)A.根本法与普通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国内法与国际法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的是( )。(分数:2.00)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

5、再发展为成文法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发展到各自独立12.从意识主体的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分为( )。(分数:2.00)A.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B.传统法律意识与现代法律意识C.固有法律意识与传来法律意识D.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1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D.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14.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

6、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15.从法律部门的角度看,下列有关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目的具有独特性B.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C.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D.刑法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16.规定关于本自治区实行的区域自治比较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是( )。(分数:2.00)A.自治条例B.单行条例C.地方性法规D.地方性规章17.刑法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所包含的规范属于( )。(分数:2.00)

7、A.委任性规范B.准用性规范C.强行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18.就国家对法的作用来说,能影响以至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分数:2.00)A.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B.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C.国家的中心任务D.国家职能19.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进行违宪制裁的机关为(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0.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

8、_21.法律的秩序价值包括( )。(分数:2.00)A.建立和维持社会政治秩序B.维护权力运行秩序C.建立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D.维护社会生活秩序22.责任法定原则要求( )。(分数:2.00)A.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B.法有条件地溯及既往C.罪刑法定主义D.无罪推定23.在法的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分数:2.00)A.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B.法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促进了法的产生D.为了处理日益增多和复杂的事务,需要一种新的行为规则24.在划分部门法时要考虑到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并同时注意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机制。对划

9、分部门法的标准的论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应该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B.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传统的关于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不应适用C.根据法律调整的机制,可以合理地区分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范畴,例如经济关系中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就划为民法部门,是非平等关系的具有某种国民经济系统中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的,就划归为经济法D.划分法律部门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法律所直接保护的对象25.下列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由于法律原则的效力高于法律规则,在裁判具体案件时,法

10、律原则比法律规则具有更加直接的适用性B.在裁判一个具体案件时,某一法律规则要么完全适用,要么完全不适用,不存在第三种选择C.应当承认,当遇到具体案件需要权衡不同原则时,有些原则是具有较高的强度的。譬如,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当其他民法中的原则与之冲突时,必须服从于它D.法律原则要比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宽。某一法律规则只能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则可以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26.追究法律责任时,坚持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就要求( )。(分数:2.00)A.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B.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C

11、.法律责任的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D.法律责任的有无与行为人的主观态度相适应27.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有( )。(分数:2.00)A.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此规定为授权性规则B.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C.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

12、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禁止性规则D.我国公证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28.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分数:2.00)A.一切国家机关B.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一切组织C.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D.社会组织29.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 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2.00)A.任意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30.执法的特点是( )。(分数:2.00)A.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

13、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B.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过程的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D.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2.论述民主与法制的一般关系。(分数:2.00)_33.论述法律对政治的功能。(分数:2.00)_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7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

14、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解析:解析: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不为人们所知晓,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法律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宪法赋予各级立法机关的立法权限所决定的。“从新原则”是指新法有溯及力,即新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生效

15、的法律应当使所有公民知晓。但是,法盲不构成免除其刑事责任的理由。3.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B.法的普遍约束力是以外在强制力为特征的约束,而其他社会规范以内在强制为主要特征C.法的普遍性在空间上是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因此,它不是绝对的和无限的D.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体的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 解析:解析: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但法的效力是有局限性的,一国内具体的法律,其效力也是不同的。故 D项不正确。4.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

16、题。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 )(分数:2.00)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解析:解析:法的默示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从理论上讲,立法机关有意废止某项法律时,应当是清楚而明确的。如果出现立法机关所立新法与旧法发生矛盾的情况,应当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的办法解决矛盾,旧法因此被新法“默示废止”。5.不属于法律保障自由实现之直接表现的有( )。(分数:2.00)A.法律把自由意志转化为自由权利B.法律确定各种自由权利的范围C.法律提供选择的机会,

17、增加自由选择的效能D.法律基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而限制自由 解析:解析:法律基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而限制自由不是法律保障自由实现的直接表现,故 D项错误。6.某市政府建新办公大楼,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包。工程按期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市政府由于财政困难,部分工程款一直未按期付给建筑公司,致该公司陷入严重经济困难。建筑公司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遂诉至法院。本案中,市政府应负( )。(分数:2.00)A.侵权责任B.违约责任 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解析:解析: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本题中,市政府依合同约定负有向建筑公司支付承包工程款的义务,却没有

18、履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 )。(分数:2.00)A.作出具有规范性的决定B.制定基本法律 C.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D.撤销国务院有权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解析:解析: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故选B项。8.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被称为( )。(分数:2.00)A.法律关系内容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载体D.法律关系的目的解析: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9.宪法第 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

19、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条规定属于( )。(分数:2.00)A.命令性法律规范B.禁止性法律规范C.授权性法律规范 D.义务性法律规范解析:解析:授权性法律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范,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范。10.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分数:2.00)A.根本法与普通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国内法与国际法 解析:解析:国内法是指由特定国家创制并适用于国家主权所及范围内的法律,其法律关系主体一般是个人或组织;国际法是指由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通过协议制定或公认的,并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法

20、律,其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是国家。故选 D项。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的是( )。(分数:2.00)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发展到各自独立解析:解析:A、B、D 三项都是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之所以不能作为法的起源的共同规律是因为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是法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跟法的起源没有直接联系。12.从意识主体的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分为( )。(分数:2.00)A.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B.传统法律意识与现代法律意识

21、C.固有法律意识与传来法律意识D.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解析:解析:从意识主体的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1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D.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 解析: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律原则是指司法上的平等,而并非立法上的平等。14.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

22、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解析:解析: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不同公民的特殊权利能力是有差别的。一般权利能力即基本权利能力,是一国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排除;特殊权利能力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15.从法律部门的角度看,下列有关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目的具有独特性B.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C.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 D.刑法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解析:解析

23、: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调整范围和方法的不同。16.规定关于本自治区实行的区域自治比较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是( )。(分数:2.00)A.自治条例 B.单行条例C.地方性法规D.地方性规章解析:解析:自治条例,一般是指规定关于本自治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比较重大的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规章,是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为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政区的地方性法规的遵守和执行,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结合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的规范性

24、法律文件。17.刑法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所包含的规范属于( )。(分数:2.00)A.委任性规范B.准用性规范C.强行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 解析:解析:根据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准用性规范和委任性规范。按照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任意性规范,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者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范;强行性规范,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范。刑法规定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是否起

25、诉。法律授权人们自行选择或者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18.就国家对法的作用来说,能影响以至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分数:2.00)A.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B.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 C.国家的中心任务D.国家职能解析:解析:法的形式和法律制度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国家管理形式即政体对法有直接的影响。不同政体往往有不同的法的表现形式。在法的形式方面,单一制国家一般不存在多种法的体系,因而法的形式也不复杂。但联邦制国家有联邦法的体系和联邦各组成部分法的体系。19.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进行违宪制裁的机关为(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

26、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解释宪法、进行违宪制裁。选 B项。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0.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1.法律的秩序价值包括( )。(分数:2.00)A.建立和维持社会政治秩序 B.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C.建立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 D.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解析: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在

27、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A、B、C、D 四项。22.责任法定原则要求( )。(分数:2.00)A.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法有条件地溯及既往C.罪刑法定主义 D.无罪推定解析:解析:责任法定原则要求在认定和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时,要依照法律的预先规定,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23.在法的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分数:2.00)A.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B.法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促进了法的产生 D.为了处理日益增多和复杂的事务,需要一种新的行为规则 解析:解析:A、B、D 项明显可以成立,C 项也正确的理由在于人

28、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这是促进法产生的重要原因。24.在划分部门法时要考虑到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并同时注意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机制。对划分部门法的标准的论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应该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B.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传统的关于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不应适用 C.根据法律调整的机制,可以合理地区分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范畴,例如经济关系中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就划为民法部门,是非平等关系的具有某种国民经济系统中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的,就划归为经济法D.划分法律部门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29、也就是法律所直接保护的对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部门法的划分标准。在法的部门划分方面的主要原则有:粗细恰当原则、多寡合适原则、主题定类原则、逻辑与实用兼顾原则。在划分标准方面,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但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同法律所直接保护的对象要区别开。所以 D项是错误的。在第一位标准不能完成部门法的划分时,要运用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方法来划分部门法。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并不能因为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家就否定公、私法的划分。所以 B项是错误的。25.下列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由于法律原则的效力高于法律规则,

30、在裁判具体案件时,法律原则比法律规则具有更加直接的适用性B.在裁判一个具体案件时,某一法律规则要么完全适用,要么完全不适用,不存在第三种选择 C.应当承认,当遇到具体案件需要权衡不同原则时,有些原则是具有较高的强度的。譬如,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当其他民法中的原则与之冲突时,必须服从于它D.法律原则要比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宽。某一法律规则只能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则可以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 解析:解析: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应主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根据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B、D 项正确。在裁判案件时,优先适用法律规则,故 A项错误。C

31、项前半部分正确,但举的例子是错误的。诚实信用原则确实被称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其他民法原则与之冲突时,必须服从于它,而是指在权衡不同原则时,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应当赋予其较重的分量。26.追究法律责任时,坚持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就要求( )。(分数:2.00)A.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B.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C.法律责任的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D.法律责任的有无与行为人的主观态度相适应解析:解析:法律责任的轻重与种类应当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而不是与其主观态度相适应。27.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

32、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有( )。(分数:2.00)A.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此规定为授权性规则B.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C.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禁止性规则 D.我国公证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

33、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解析:解析:按照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 (1)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作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 (2)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又分为: 1)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2)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A、B 项错误,C、D 项正确。28.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分数:2.00)A.一切国家机关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34、体公民、一切组织 C.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D.社会组织 解析:解析: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组织以及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29.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 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属于( )。(分数:2.00)A.任意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 解析:解析:该规定给行为人确定了一个可选择的义务,既可以告诉也可以不告诉,但只有告诉才能受到特定国家机关的保护。30.执法的特点是( )。(分数:2.00)A.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

35、威性 B.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过程的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 D.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解析:解析:执法即执行法律,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其特点是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过程的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执法的范围极为广泛。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2.论述民主与法制的一般关系。(分数:2.00)_正确

36、答案:(正确答案:(1)民主和法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民主政权是现代法制存在的前提;民主政权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没有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事实的存在,就不可能创立法制;离开了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就不可能制定出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民性的法律;没有法制确认民主关系的路线方向,社会就会动乱,民主就会付诸东流;没有法制规定和确认民主权利的范围,行使民主权利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社会主义民主实际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没有无法制的现代民主,也没有无民主的现代法制。 (2)民主和法制相互渗透,彼此补充。民主中有法制,法制中有民主,有时,民主和法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民主与法制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层

37、建筑的各个部分又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制除了受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外,还要受除经济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政治民主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二者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形式上互相依存、相互渗透。其表现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依法治国;民主程序是现代民主的一个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同时又是一种法律程序,必须由法律来规定、确认和保障;从立法到执法,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民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是现代法制特别是法的适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民主国家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 (3)民主和法制相互保障,彼此促进。法制保障民主的实现,民主又可以保障法制的权威。民主对法制的性质、方向、权威和实现都有一

38、种保障作用;法制是民主制度、民主权利和民主程序的体现和保障,法制的力量来自于民主。 (4)民主和法制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主要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内容直接由法律确认和规定,而且行使民主权利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也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法制必然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民主程序和民主程度都直接影响法制作用的范围。如果民主失去法制的制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法制失去民主的制约,就会使人民受害。故民主应当纳入法制轨道,法制也应当纳入民主轨道。)解析:33.论述法律对政治的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协调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力

39、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的基础是政治利益,法律通过分配政治利益协调政治关系。法律为政治统治权力披上合法的外衣,使其具有社会正当性。 (2)规范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作为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政治行为包括政治斗争、政治管理、政治统治和政治参与等多种形式。以市场经济为经济基础的现代政治管理以法律手段为根本。法律使政治权力规范化,把政治领导、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协调、政治监督等政治管理方式纳入法律轨道,保证政治法治化的形成和维持。此外,法律还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途径,使普通公民通过合法活动实现

40、对政府的相应的控制。 (3)促进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是指对政治关系的变更和调整,表现为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政治关系的质变过程即政治革命。一般地说,政治革命都要冲破体现旧的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而不可能在旧社会的“法制基础”上进行。革命往往不是通过法律进行,而是直接通过暴力进行。但一旦革命成功,胜利者又要以法律巩固自己的成果,法律乃是革命成果的记录。与政治革命不同,政治改革是政治关系的量变过程,是对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政治改革必然是通过一系列政治措施进行的。法律使政治措施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现实性;法律能够为政治改革指明方向,为政治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巩固政治改革的成果,从而防止和清除政治弊端,推动政治不断进步。这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往往被称为“变法”的原因。 (4)解决政治问题。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有的政治问题要靠暴力甚至战争来解决,但同时也有许多政治问题能够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在当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法律正愈来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益发挥出特有的功能。)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