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1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41.00)1.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分数:1.00)A.B.C.D.2.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A一般价值形式 B偶然的价值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分数:1.00)A.B.C.D.3.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A价格 B竞争机制 C市场机制 D市场(分数:1.00)A.B.C.D.4.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A经济体制的不断变更 B社会制度不
2、断变更C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D经济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分数:1.00)A.B.C.D.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分数:1.00)A.B.C.D.6.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分数:1.00)A.B.C.D.7.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
3、动二重性决定的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分数:1.00)A.B.C.D.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转化为资本(分数:1.00)A.B.C.D.9.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分数:1.00)A.B.C.D.10.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
4、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分数:1.00)A.B.C.D.1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劳动价值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商品经济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分数:1.00)A.B.C.D.12.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条件是指A平均的劳动强度 B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D社会止常的销售条件(分数:1.00)A.B.C.D.1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 B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社会必
5、要劳动时间成反比(分数:1.00)A.B.C.D.14.商品经济条件下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主要依靠A价值规律 B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分数:1.00)A.B.C.D.15.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A使用价值 B供求关系 C价值 D自然属性(分数:1.00)A.B.C.D.16.在一个部门中,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但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则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 B后者变化而前者不变C两者都不变 D两者都变化(分数:1.00)A.B.C.D.17.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生产的
6、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分数:1.00)A.B.C.D.18.私人劳动在数量上不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意味着商品生产者A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利润 B所生产的商品能全部卖出去C能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D可能面临亏损的局面(分数:1.00)A.B.C.D.19.在历史上或在现实生活中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B资本是货币的最初表现形式C任何资本都表现为货币形式 D任何货币都表现为资本形式(分数:1.00)A.B.C.D.20.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
7、价值形式是A简单的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 B偶然的价值形式与总和的价值形式C总和的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分数:1.00)A.B.C.D.21.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是A价值尺度 B价格标准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分数:1.00)A.B.C.D.22.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经济体制 B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也不变C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也相同 D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相同(分数:1.00)A.B.C.D.23.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流通根本上是由于A国家的强制力量B货币执行
8、流通手段时的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必是足值的货币C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能兑换成金属货币(分数:1.00)A.B.C.D.24.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能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作用的货币职能是A流通手段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分数:1.00)A.B.C.D.25.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分数:1.00)A.B.C.D.26.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因购销债务相互抵销会使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与到期支付总额相等(分数:1.00)A.B.C.D
9、.27.据韩国三星公司对印度手机市场的调研,发现有 50%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对目前三星推出的机型有不同需求。为了能更好地留住这些潜在用户,三星公司特别重视这些特殊顾客的需求,近来三星公司开始接受特殊造型的定货服务。印度顾客对手机机型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价格(分数:1.00)A.B.C.D.28.从 2004 年 1 月 7 日起,铁道部将根据运输能力紧张、旅客人数众多的事实,决定春运票价上浮,春运结束后票价下调。这说明A商品价格由供求状况决定B商品价格由政府部门自行决定C铁路客运仍实行计划经济D国家能够运用价值规律对
10、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分数:1.00)A.B.C.D.29.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里,这个载体是A交换价值 B财富 C社会分工 D商品经济(分数:1.00)A.B.C.D.30.在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在A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B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C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分数:1.00)A.B.C.D.31.资本家非常关心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效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检测商品是否合格、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资本家关心商品使用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本家能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B迫于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法令的严格规定C使
11、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制约着商品价值,从而剩余价值能否顺利实现D商品性能越好,使用价值越高,所含价值量就越高,从而一定能卖出更高的价钱(分数:1.00)A.B.C.D.32.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分数:1.00)A.B.C.D.3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指A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B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C某一
12、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D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分数:1.00)A.B.C.D.34.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是A使用价值的特殊性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C价值是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分数:1.00)A.B.C.D.35.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的A劳动生产率不同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C劳动积极性不同 D产量不同(分数:1.00)A.B.C.D.36.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
13、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分数:1.00)A.B.C.D.37.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 10 元钱可购买 5 斤苹果 B顾客购买 5 斤苹果,一周后付款 10 元C顾客用 10 元钱购买了 5 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 2 元的价格预定 5 斤苹果(分数:1.00)A.B.C.D.38.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赊买赊卖的情况所体现的货币职能属于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分数:1.00)A.B.C.D.39.
14、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A具体劳动而增殖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C抽象劳动而增殖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分数:1.00)A.B.C.D.4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分数:1.00)A.B.C.D.4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
15、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4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银行(E-banking)、电子政务(E-government)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许多人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分数:2.00)A.一般等价物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43.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 1 元,每 2 个空汽水瓶可以换 1 瓶汽水,但不可以兑换现金。使用 10 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
16、 20 瓶汽水。在获取这 20 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分数:2.00)A.商品流通B.易货交易C.货币支付D.货币借贷44.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分数:2.00)A.社会性质B.物质对象C.水平和结构D.具体方式45.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是指(分数:2.00)A.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B.该社会的经济基础C.该社会的经济体制D.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46.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分数:2.00)A.经济组织和管理制度、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形式47.经济制
17、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是(分数:2.00)A.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前者强调经济利益关系,后者强调经济组织关系B.二者反映的层次不同,前者反映深层次的所有制关系,后者反映资源配置方式C.前者相对稳定,后者要根据生产力和前者的要求及时调整D.二者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8.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阐述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C.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D.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4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分数:2.00)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B.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C.两者是同一劳动过
18、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而D.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50.当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后,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有(分数:2.00)A.待售商品及赊销商品价格总额B.到期支付价格总额C.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D.货币流通速度51.市场经济(分数:2.00)A.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B.出现于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的阶段C.存在和发展以商品经济为前提和基础D.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52.劳动二重性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分数:2.00)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B.具体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
19、价值C.抽象劳动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D.抽象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53.产生经济危机形式上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分数:2.00)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54.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分数:2.00)A.商品价值总量不变B.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C.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D.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55.商品的价目表说明(分数:2.00)A.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B.货币在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商品价格的高低56.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分数:2.00)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B.以价值为基
20、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C.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D.与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57.商品交换必须实现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分数:2.00)A.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B.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C.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D.它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并不一定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58.恩格斯提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分数:2.00)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1、的价值才能实现B.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C.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D.价值才能决定价格59.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分数:2.00)A.劳动者及其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B.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C.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D.平均的劳动强度60.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保持不变(分数:2.00)A.待售商品总量的减少同价格上涨保持相同比例B.待售商品总量不变,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同价格上涨一样迅速C.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比价格上涨更迅速D.待售商品总量的增加与价格上涨保持相同比例6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数:2.00)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
22、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6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分数:2.00)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63.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不能完全等同是因为(分数:2.00)A.财富除包含人类劳动之外,还包含着自然物质,而价值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成分,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B.二者并不是始终
23、同比例增长C.价值创造仅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财富生产既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又存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D.价值创造是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创造,财富生产是总体工人劳动的结果64.2007 年元旦之际,各大商场均采取打折让利的促销手段。商家打折让利促销(分数:2.00)A.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化了B.导致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C.是为了实现其商品的价值D.是为了更好地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65.我国近年来连续多次下调电信资费,一方面是电信技术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体现。这里所说的劳动生产率(分数:2.00)A.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B.是指社会劳动生产率C.可以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
24、示,也可以用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D.与该行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从业者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密切相关66.通货膨胀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分数:2.00)A.货币供给过度B.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C.单位货币贬值D.物价持续上涨67.下列例子中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有(分数:2.00)A.某消费者得到工资和奖金B.某消费者还欠别人的钱C.某消费者用现金从超市购买某些生活用品D.某消费者在每月底用现金缴房租68.下列经济行为中,只在一定时间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未转让商品所有权的商品交换有(分数:2.00)A.劳动力商品的买卖B.资本的借贷C.住宅、店铺的租赁D.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上的交易69.下列属于货
25、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有(分数:2.00)A.菜单上标明每份豆腐 10 元B.合同标明工程总预算 1000 万元C.旺市超市中一斤萝卜标价 0.5 元D.小李租房交定金 1000 元70.马克思指出:“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这段话说明(分数:2.00)A.价格与价值不一致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C.价格与价值经常是一致的D.个别场合的商品交换不一定等价,但就整体来说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71.2007 年 3 月新华网报道,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把社会劳动
26、生产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标准之一。未来 20 年内,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应力争提高 6 至 8 倍,即由目前的人均 12556 元增长到人均 10 万元。请回答:(1)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它对商品生产者有何意义?(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何?(分数:10.00)_72.下面是有关货币流通量的两个材料:材料 1假设一年社会所需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 14000 亿元,单位货币每年平均流通次数为 8 次。材料 2假设一年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 14000 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 3500 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 4000 亿元,互相抵销商品价格总额为 2500 亿元,单位货币每年平
27、均流通次数为 8 次,当年发行纸币2000 亿元。请回答:(1)根据材料 1,计算一年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根据材料 2,计算一年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如果货币发行过多,贬值多少?贬值后每元货币值多少?(分数:10.00)_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三)答案解析(总分:11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41.00)1.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分数:1.00)A.B.C. D.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
28、律支配的,受三个因素制约,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价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可以看出,货币流通次数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答案是 C。2.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A一般价值形式 B偶然的价值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分数:1.00)A.B.C.D. 解析:价值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最初表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如 1 只羊=2 把石斧;然后是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一系列商品上,如 1 只羊 ,进一步发展形式是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
29、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如1 只羊。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货币形式,当一种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其等式为3.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A价格 B竞争机制 C市场机制 D市场(分数:1.00)A.B.C. D.解析: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故 C 项说得最确切。4.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A经济体制的不断变更 B社会制度不断变更C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D经济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分数:1.00)A
30、.B.C. D.解析: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反映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它变革的一般规律就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分数:1.00)A.B. C.D.解析: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即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如果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人们共同占有,不存在不同利益要求的利益主体,劳动创造的产品就不存在你我之分,那么彼此之间就不需要把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商品经济也就不
31、存在。6.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分数:1.00)A.B.C. D.解析:商品的效用、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因而在量上难以比较,比如 1 度电与 1 尺布在效用上很难比较,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7.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32、物质承担者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分数:1.00)A.B. C.D.解析: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告诉我们,交换价值是形式,价值才是本质,故 B 正确。本题题干可变为“商品的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或可变为辨析题“交换价值就是价值”。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转化为资本(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与第 5 题类似,属于同一问题不同问法。9.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分数:1.00)A. B.C.D.解析:具体劳动形成不同的使用价值,它是自然物与具体劳动相结合的产物,体现
33、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10.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分数:1.00)A.B. C.D.解析:题目的关键在于小麦的品尝谈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封建社会的农奴、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谈的是社会生产
34、关系。故能表明 B 项。1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劳动价值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商品经济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分数:1.00)A.B. C.D.解析:劳动二重性学说(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2.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条件是指A平均的劳动强度 B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D社会止常的销售条件(分数:1.00)A.B.C. D.解析
35、:“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具有的生产条件,这是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条件。1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 B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分数:1.00)A.B.C. 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生产个别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高。14.商品经济条件下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主要依靠A价值规律 B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分数:1.00)A. B.C.D.解析:价值规律三大作用之一就是可以自发地调节
36、资源配置与经济活动。15.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A使用价值 B供求关系 C价值 D自然属性(分数:1.00)A.B.C. D.解析: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它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16.在一个部门中,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但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则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 B后者变化而前者不变C两者都不变 D两者都变化(分数:1.00)A.B.C. D.解析:部门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某种商品的部门单位劳动时间平均生产的商品数量,如汽车行业 1 小时平均生产 5 辆汽车。尽管如丰田公司 l 小时可生产 8 辆汽车,即个别企业
37、劳动生产率变化,但生产每辆汽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会变化(每辆汽车还是需 12 分钟造出来)每辆汽车的价值量也不会变化。17.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分数:1.00)A. B.C.D.解析: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意味着农业单位时间平均生产的农产品数量减少,从而使用价值量减少,而单位产品包含的价值量就增加,即生产一件农产品要耗费更多的劳动。18.私人劳动在数量上不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意味着商品生产者
38、A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利润 B所生产的商品能全部卖出去C能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D可能面临亏损的局面(分数:1.00)A.B.C.D. 解析:私人劳动在数量上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即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不适合社会需要,售卖不出去,它就可能面临亏损的局面。19.在历史上或在现实生活中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B资本是货币的最初表现形式C任何资本都表现为货币形式 D任何货币都表现为资本形式(分数:1.00)A. B.C.D.解析: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货币都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并不是任何货币都表现为资本形式,货币刚出现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用于商品交换的。20.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
39、值形式是A简单的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 B偶然的价值形式与总和的价值形式C总和的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分数:1.00)A.B.C.D. 解析: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都是一切商品价值由某种商品以一般等价物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两者没有本质区别。21.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是A价值尺度 B价格标准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分数:1.00)A.B. C.D.解析: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价格标准,如我国人民币价格标准中,基本单位是元,1 元等分为 10 角,1 角等分为 10 分。22.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采取多种
40、多样的经济体制 B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也不变C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也相同 D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相同(分数:1.00)A. B.C.D.解析: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着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的规定,正因为如此,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也可以用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来实现。23.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流通根本上是由于A国家的强制力量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的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必是足值的货币C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具有一定
41、的含金量,能兑换成金属货币(分数:1.00)A.B. C.D.解析:国家的强制力量只是为纸币的流通提供了信用保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既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那么也无需纸币;在现代经济中,纸币通常是不能兑换成金属货币的。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是现实的货币,同时它只是凭借国家信用流通,当然是不足值的货币。因此,答案为 B。24.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能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作用的货币职能是A流通手段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分数:1.00)A.B. C.D.解析: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如社会上缺乏金属货币,它会再进入流通,能起到
42、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25.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分数:1.00)A. B.C.D.解析: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比如 1 台彩电值 2000 元,它并没有进入流通领域,可以采用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26.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因购销债务相互抵销会使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与到期支付总额相等(分数:1.00)A.B. C.D.解析: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27.据韩国三星公司对印度手机市场的调研,发现有 50%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对目前三星
43、推出的机型有不同需求。为了能更好地留住这些潜在用户,三星公司特别重视这些特殊顾客的需求,近来三星公司开始接受特殊造型的定货服务。印度顾客对手机机型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价格(分数:1.00)A. B.C.D.解析:“手机机型”是指手机的款式、花色、功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故选 A 项。28.从 2004 年 1 月 7 日起,铁道部将根据运输能力紧张、旅客人数众多的事实,决定春运票价上浮,春运结束后票价下调。这说明A商品价格由供求状况决定B商品价格由政府部门自行决定C铁路客运仍实行计划经济D国家能够运用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44、(分数:1.00)A.B.C.D. 解析:供求状况影响价格,但不能决定价格,故 A 项错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不实行计划经济,对价格的制定,政府部门可以宏观调控,但调控的前提和基础是遵循价值规律,故 BC 项错误。29.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里,这个载体是A交换价值 B财富 C社会分工 D商品经济(分数:1.00)A.B. C.D.解析:财富可类同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30.在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在A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B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C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分数:1.00)A.B.C. D
45、.解析: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比如 1 台彩电值 2000 元,它并没有进入流通领域,可以采用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31.资本家非常关心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效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检测商品是否合格、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资本家关心商品使用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本家能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B迫于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法令的严格规定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制约着商品价值,从而剩余价值能否顺利实现D商品性能越好,使用价值越高,所含价值量就越高,从而一定能卖出更高的价钱(分数:1.00)A.B.C. D.解析:商品性能好,容易卖出去,这个道理,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46、关系来说,就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载体),所以,正确选项是 C。选项 A,从资本的本性来说,不能成立。选项 B会有影响,但是外部因素,不是根本原因。选项 D,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不是正相关关系。所以,都是干扰项。32.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分数:1.00)A.B.C.D. 解析:选项 A、B、C 均从使用价值本身来说的,没有涉及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的关系,所以,是干扰项。3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
47、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指A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B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C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D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分数:1.00)A.B.C.D. 解析:此题考查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重要概念内涵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必要劳动既然是针对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来说的,相对应的当然是“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所以正确选项是 D。选项 A、B、C 都是干扰项。34.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是A使用价值的特殊性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C价值是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
48、之间的经济关系D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分数:1.00)A.B.C. D.解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同,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的交换表示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各个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正确选项是 C。35.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的A劳动生产率不同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C劳动积极性不同 D产量不同(分数:1.00)A. B.C.D.解析:这是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低,按市场上同一价格出售,赚钱;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