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4066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连云港 市 2013 年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毛泽东曾写道: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 这里的 “始祖 ”是指 A禹 B舜 C尧 D黄帝 2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司母戊鼎 人面鱼纹彩陶 兵马俑 汉、胡服佣 A B C D 3有人认为, “人类今天须回到 2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 ”这里的 “智慧 ”是指 A “无为而治 ” B “尚贤 ”与 “节俭 ” C “依法治国 ” D “仁 ”和 “礼 ” 4右面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

2、乙和丁 D丙和丁 5清政府 “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 ”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册封 “达赖 ”“班禅 ”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抗击沙俄侵略 6有人认为,道光皇帝( 18211850 年在位)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 “土地 ”是指 A钓鱼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 7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 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乔冠华开怀大笑 A国防现代化 B新中国外交 C祖国统一大业 D两岸交流 8 “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 ”的政体发源于 A古希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9达尔文提出, “自然界的

3、美 ”“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 ”,与之相关的理论被称为 A太阳中心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10 1943 年 3 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 “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个 “转折点 ”是指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海战 x k b 1 .co m C斯大林格勒会战 D诺曼底登陆 11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12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 A蔡伦:造纸术 /施耐庵:西游记 B毕昇:指南针 /李时珍:天工开物 C王羲

4、之:(兰亭序 /曹雪芹:红楼梦 D 顾恺之:洛神赋图 /司马迁:资治通鉴 13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 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 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这些内容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臧克家曾写道: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 在这里 , 我们击退寇兵 ! 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这里领导 “我们发挥威力 ”的将领是 A蔡廷锴 B赵登禹 C佟麟阁 D李宗仁 1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 “最可爱的人 ”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的是 甲 : 和平使者,扬成异域 乙 : 探寻新路,

5、寻找黄金 丙 : 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 : 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黄继光 邱少云 董存瑞 雷锋 A B C D 16右图反映了新中国 5060 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 导致 甲 到 乙 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召开中共八大 D实施一五计划 17某同学搜集到下列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贡献归纳到一个主题中。这个主题应是 但丁 伏尔泰 陈独秀 马克思 A资产阶级革命 B思想解放运动 C国际工人运动 D 近代文学艺术 二 、非选择题(第 36 题 10 分,第 37 题 12分,第 38题 14分 , 共 36分) 18 “梦想成真 ”是每个人的追求。历

6、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 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0 分) (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 这里的 “文武制度 ”指什么?为 “自强 ”,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 3 分) ( 2)梦想要成真 , 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 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 “梦想 ”是什么?为此,他在 1912 年和 1924 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

7、3 分) ( 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 1930 年指出, “朱德毛泽东式 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 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19341936 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 “梦想 ”得以 “成真 ”的标志是什么? ( 4 分) 19 历史时间是 “实实在在的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 ( 1)在时间中,潜伏着各种事件。写出 1861 年美国开始第二次革命的名称。 1945 年,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写出二战最终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3 分) ( 2)各种事件在时间中的顺序往往暗含

8、了它们间的因果关系。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哪次爱国运动?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苏联哪一经济政策的出台?( 3 分) ( 3)时间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从长时段来看,中国古代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的历史。写出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朝代。从中时段来看, 17601800 年的世界史,是资本主义确立和巩间的 历史。分别写出此时英,法两国革命的名称( 3 分) ( 4)综上所述,我们应怎样利用时间的特性进行历史学习?(分层次问答。 3 分) 20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 分) ( 1)史料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下列两段史料,均属于一

9、手史料。 这两段史料分别标志着中国和西欧进入怎样的历史时期?( 2 分) 甲 乙 丙 丁 甲: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乙:(法外长)要求 “创造具体事实,作为团结行动的先决条件,以克服德法之间的旧日仇恨。 ”签订 是沿着这条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这就)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 兵戎相见的状态。(阿登纳回忆录) ( 2)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写出一例落实甲精神的具体措施。写出乙中 “第一步 ”的名称,及迈出这 “一步 ”后的直接效果。概括丙中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5 分)

10、 丙:美国与欧共体六国 GDP 统计表 1975 年 1983 年 1991 年 1999 年 西欧六国 3213870 3836859 4672299 5403597 美国 3516825 4433129 5775948 7651223 (单位:百万 1990 年国际元。采编自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 3)史料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和检验历史成果。举一史实,说明甲的实施效果。据丙,指出法德等国迈出 “第一步 ”后的效果。举两例能导致丙中美国经济特征的科技成就。由上述史料,概括当时世界发展的共同主题 。 ( 5 分) ( 4)运用史料的前提是判断史料真伪,一手史料具有权威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11、) 连云港市 2013 年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 、选择题 ( 第 1928 题,每小题 1 分;第 2935 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 ) 15 DADBA 610 BBACC 1117 ACCDADB 二 、非选择题 ( 第 36 题 10 分,第 37 题 12分,第 38题 14分,共 36分 ) 18( 10 分) ( 1)封建制,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3 分) ( 2)为中国谋幸福。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共合作(筹建黄埔军校)。( 3 分) ( 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 分)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长征)。( 1 分)建

12、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 分) 19( 12 分) ( 1)美国内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制)。日本投降。( 3 分) ( 2)五四运动。( 1 分)新经济政策。( 2 分) ( 3)秦朝。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 3 分) (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分三个层次赋分,每层次 1 分,共 3 分 表述意思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层次一:利用时间的具体性,如把握事件的起止时间等; 层次二:利用时间的连续性,如理解事件间的因果关系等; 层次三:利用时间的多样性,如归纳历史发展趋势或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 ; 20( 14 分) ( 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西欧走向联合。( 2 分)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 1 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结束了法德战争局面,( 2 分)持续增长。( 2 分) ( 3)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 分)促进西欧各国经济增长。( 1 分)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2 分)都谋求经济发展。( 1 分) ( 4)比较客观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原貌。(类似表述均对给分。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