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1412757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药品中,显影或定影液都用的是(分数:2.00)A.明矾B.冰醋酸C.溴化钾D.亚硫酸钠E.碳酸钠2.在自动洗片机中,决定显、定影时间的是(分数:2.00)A.延时系统B.温度控制系统C.水洗系统D.循环系统E.启动系统3.需要降低胸部摄影条件的情况是(分数:2.00)A.大量胸腔积液B.肺炎C.肺气肿D.肺纤维化E.肺结核4.需要增加摄影条件的情况是(分数:2.00)A.骨硬化B.骨囊肿C.骨质疏松D.溶骨性破坏者E.卧床很久的患者骨摄影5.以下连线与解剖学上的颅底水平面平行的是(分数:2.00)A.

2、瞳间线B.听眦线C.听口线D.听眶线E.眉间线6.X 线胶片卤化银颗粒,以下错误的是(分数:2.00)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C.晶体颗粒大小一致,宽容度大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E.X 线胶片卤化银颗粒平均为 1.71m7.与 X 线照片影像密度、对比度、清晰度都有关的因素是(分数:2.00)A.管电流B.曝光时间C.摄影距离D.增感屏E.水洗时间8.激光打印机的基本结构不包括(分数:2.00)A.控制系统B.温度控制系统C.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D.胶片传递系统E.激光打印系统9.关于宽容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指产生诊断密度(0.252.0)

3、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B.反差系数越大,宽容度越小C.反差系数越大,不同组织间的影像锐利度越高D.反差越小,宽容度越大E.反差越小,信息量减少10.常规 X 线摄影时,下列显示枕骨最佳的体位是(分数:2.00)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枕骨切线位D.汤氏位E.柯氏位11.与模拟方法摄影比较,不是数字摄影优势的是(分数:2.00)A.较大的动态范围B.较高的空间分辨率C.较高的密度分辨率D.图像可以进行后处理E.图像可以存储传递12.CR 用的成像板(1P)的构成中,关键的一层是(分数:2.00)A.保护层B.成像层C.支持层D.背衬层E.反射层13.对干式激光打印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

4、.00)A.可在明室操作B.无需排水供水系统C.无废液污染环境D.加重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E.所占空间小14.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来观察图像,要提高观察范围内组织的对比分辨率首先应采取(分数:2.00)A.适当减小窗宽B.适当增大窗宽C.适当提高窗位D.适当降低窗位E.以上都不是15.多层螺旋 CT 的发明是在第三代 CT 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了滑环技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X 线管连续旋转B.连续进床C.连续曝光D.连续采集E.采用低热容量球管16.空间分辨率又称高对比分辨率,是指 CT 对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下列主要影响因素,错误的是(分数:2.00)A.探

5、测器的几何尺寸B.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C.探测器之间的间隙D.图像重建的算法E.探测器的数量和总数据量17.DSA 检查技术的适应证不包括(分数:2.00)A.血管性疾病B.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C.血管病的介入治疗D.心脏冠状动脉疾病E.血管外伤的诊断与介入治疗18.DSA 检查中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分数:2.00)A.股动脉B.股静脉C.肱动脉D.颈外动脉E.肱静脉19.CT 扫描机特殊功能软件,不包括(分数:2.00)A.三维图像重建B.平滑滤过C.图像重建D.灌注成像E.定量骨密度测定20.整个脊柱中与其他椎骨差别最大的是(分数:2.00)A.第 1 颈椎B.第 7 颈椎C.第 12

6、胸椎D.第 1 腰椎E.第 5 腰椎由 X 线管焦点辐射出的 X 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 X 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 X 线照片影像。(分数:10.00)(1).决定 X 线“质”的因素主要是(分数:2.00)A.kVB.mAsC.焦点大小D.X 线管方向E.被检体部位(2).人体对 X 线的吸收最多的是(分数:2.00)A.肌肉B.脂肪C.骨骼D.肺组织E.皮肤(3).被检体各组织对 X 线的吸收和散射是由于(分数:2.00)A.X 线对比度

7、B.物体对比度C.人工对比度D.胶片对比度E.光学对比度(4).透过的 X 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称之为(分数:2.00)A.X 线对比度B.物体对比度C.人工对比度D.胶片对比度E.光学对比度(5).胶片上形成的银颗粒的空间分布称为(分数:2.00)A.光学密度B.潜影C.X 线影像D.肉眼可见E.可在明室操作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分数:4.00)(1).下面对垂体微腺

8、瘤的 CT 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2).下面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

9、射对比剂 50ml 时开始扫描随着 DSA 技术的发展,对于运动部位的 DSA 成像以及 DSA 成像过程中 X 线管与检测器同步运动而得到系列减影像,已成了事实。所以,将 DSA 成像过程中,X 线管、人体和检测器规律运动的情况下,而获得 DSA图像的方式,称之为动态 DSA。按照 C 形臂的运动方式分为:旋转运动、岁差运动、钟摆运动和步进。这些检查技术,可实时动态三维显示。(分数:6.00)(1).利用 C 臂的两次旋转动作,第一次旋转采集一系列蒙片像,第二次旋转时注射对比剂、曝光采集充盈像,在相同角度采集的两幅图像进行减影,以获取序列减影图像是(分数:2.00)A.岁差运动B.钟摆运动C

10、.连续运动D.旋转运动E.步进(2).主要用于腹部、盆腔血管重叠的器官,以观察血管立体解剖关系的是(分数:2.00)A.旋转运动B.连续运动C.岁差运动D.步进E.钟摆运动(3).关于步进方式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分为分段步进和连续步进B.可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C.分段步进的曝光时序难以与对比剂的充盈高峰相吻合D.可获得该血管的全程减影像E.采用低速脉冲曝光采集图像,实时减影成像患者,男性,56 岁。右肘关节疼痛 3 个月来诊。查体:右前臂近肘关节外侧压痛,右肘关节活动自如,局部未见明显红肿及静脉怒张。(分数:12.00)(1).该患者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为(分数:2.00)A.MRI

11、B.血管造影C.CTD.X 线平片E.体层摄影(2).影像显示右桡骨粗隆不规则骨质破坏,边缘呈虫蚀状,未见骨膜反应及肿瘤骨,最可能诊断为(分数:2.00)A.多发骨髓瘤B.转移瘤C.骨肉瘤D.骨髓炎E.骨结核(3).询问患者病史:有咳嗽,曾有痰中带血丝;可建议患者行下列哪种检查(分数:2.00)A.手术探查B.专家体检C.放射性核素扫描D.支气管镜E.胸部 X 线片(4).该检查显示左肺门增大,右侧膈肌抬高,纵隔向左侧移位,肺内首先考虑(分数:2.00)A.转移瘤B.周围型肺癌C.中央型肺癌D.支气管扩张E.肺结核(5).下列检查方法首选(分数:2.00)A.MRI 平扫B.血管造影C.CT

12、平扫D.超声E.体层摄影(6).若患者胸部影像显示左肺门结构紊乱,局部血管、纵隔及不张的左肺下叶结构不清,左肺下叶支气管呈“鼠尾状”狭窄、闭塞,则应建议患者行下列哪种检查(分数:2.00)A.MRI 平扫B.血管造影C.CT 增强D.CT 平扫E.MRI 增强在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 X 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分数:4.0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能使用了聚焦式滤线栅B.可能是滤线栅反置了C.可能是滤线栅双重偏离D.密度变

13、化可能是栅切割效应所致E.密度变化与滤线栅无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B.栅密度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C.曝光量倍数越小越好D.滤线栅反置时两侧密度高,中间密度低E.滤线栅不能改善影像对比度X 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 X 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

14、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 X 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分数:4.00)(1).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称为(分数:2.00)A.物体对比度B.X 线对比度C.胶片对比度D.光学对比度E.人工对比度(2).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所形成的对比度称为(分数:2.00)A.胶片对比度B.X 线对比度C.物体对比度D.光学对比度E.人工对比度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总题数:3,分数:20.00)A (分数:8.00)(1).X 线最短波长是(分数:2.00)A.B.C.D.E.(2).X 线最强波长是(分数:2.00)A.B.C.D.E

15、.(3).X 线平均波长是(分数:2.00)A.B.C.D.E.(4).医用 X 线波长范围是(分数:2.00)A.B.C.D.E. A.420nm B.550nm C.633nm D.820nm E.950nm(分数:8.00)(1).感蓝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B.C.D.E.(2).感绿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B.C.D.E.(3).红外线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B.C.D.E.(4).氦氖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B.C.D.E. A.雷登 B.豪斯菲尔德 C.曼斯菲尔德 D.傅立叶 E.爱迪生(分数:4.0

16、0)(1).CT 图像重建理论来源于哪位奥地利数学家的理论(分数:2.00)A.B.C.D.E.(2).CT 的发明人是(分数:2.00)A.B.C.D.E.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药品中,显影或定影液都用的是(分数:2.00)A.明矾B.冰醋酸C.溴化钾D.亚硫酸钠 E.碳酸钠解析:2.在自动洗片机中,决定显、定影时间的是(分数:2.00)A.延时系统B.温度控制系统C.水洗系统D.循环系统 E.启动系统解析:3.需要降低胸部摄影条件的情况是(分数:2.00)A.大量胸腔积液B.肺炎C.肺气肿 D.肺纤维化E.肺结核解析:4

17、.需要增加摄影条件的情况是(分数:2.00)A.骨硬化 B.骨囊肿C.骨质疏松D.溶骨性破坏者E.卧床很久的患者骨摄影解析:5.以下连线与解剖学上的颅底水平面平行的是(分数:2.00)A.瞳间线B.听眦线C.听口线D.听眶线 E.眉间线解析:6.X 线胶片卤化银颗粒,以下错误的是(分数:2.00)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C.晶体颗粒大小一致,宽容度大 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E.X 线胶片卤化银颗粒平均为 1.71m解析:7.与 X 线照片影像密度、对比度、清晰度都有关的因素是(分数:2.00)A.管电流B.曝光时间C.摄影距离D.增感屏 E.水洗时间解析:8.激

18、光打印机的基本结构不包括(分数:2.00)A.控制系统B.温度控制系统 C.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D.胶片传递系统E.激光打印系统解析:9.关于宽容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指产生诊断密度(0.252.0)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B.反差系数越大,宽容度越小C.反差系数越大,不同组织间的影像锐利度越高D.反差越小,宽容度越大E.反差越小,信息量减少 解析:10.常规 X 线摄影时,下列显示枕骨最佳的体位是(分数:2.00)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枕骨切线位D.汤氏位 E.柯氏位解析:11.与模拟方法摄影比较,不是数字摄影优势的是(分数:2.00)A.较大的动态范围B.较高的空间分辨

19、率 C.较高的密度分辨率D.图像可以进行后处理E.图像可以存储传递解析:12.CR 用的成像板(1P)的构成中,关键的一层是(分数:2.00)A.保护层B.成像层 C.支持层D.背衬层E.反射层解析:13.对干式激光打印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在明室操作B.无需排水供水系统C.无废液污染环境D.加重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E.所占空间小解析:14.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来观察图像,要提高观察范围内组织的对比分辨率首先应采取(分数:2.00)A.适当减小窗宽 B.适当增大窗宽C.适当提高窗位D.适当降低窗位E.以上都不是解析:15.多层螺旋 CT 的发明是在第三代 C

20、T 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了滑环技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X 线管连续旋转B.连续进床C.连续曝光D.连续采集E.采用低热容量球管 解析:16.空间分辨率又称高对比分辨率,是指 CT 对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下列主要影响因素,错误的是(分数:2.00)A.探测器的几何尺寸B.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 C.探测器之间的间隙D.图像重建的算法E.探测器的数量和总数据量解析:17.DSA 检查技术的适应证不包括(分数:2.00)A.血管性疾病B.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 C.血管病的介入治疗D.心脏冠状动脉疾病E.血管外伤的诊断与介入治疗解析:18.DSA 检查中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分数

21、:2.00)A.股动脉 B.股静脉C.肱动脉D.颈外动脉E.肱静脉解析:19.CT 扫描机特殊功能软件,不包括(分数:2.00)A.三维图像重建B.平滑滤过C.图像重建 D.灌注成像E.定量骨密度测定解析:20.整个脊柱中与其他椎骨差别最大的是(分数:2.00)A.第 1 颈椎 B.第 7 颈椎C.第 12 胸椎D.第 1 腰椎E.第 5 腰椎解析:由 X 线管焦点辐射出的 X 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 X 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 X 线照片影像

22、。(分数:10.00)(1).决定 X 线“质”的因素主要是(分数:2.00)A.kV B.mAsC.焦点大小D.X 线管方向E.被检体部位解析:(2).人体对 X 线的吸收最多的是(分数:2.00)A.肌肉B.脂肪C.骨骼 D.肺组织E.皮肤解析:(3).被检体各组织对 X 线的吸收和散射是由于(分数:2.00)A.X 线对比度B.物体对比度 C.人工对比度D.胶片对比度E.光学对比度解析:(4).透过的 X 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称之为(分数:2.00)A.X 线对比度 B.物体对比度C.人工对比度D.胶片对比度E.光学对比度解析:(5).胶片上形成的银颗粒的空间分布称为(分数:2.00)A

23、.光学密度B.潜影 C.X 线影像D.肉眼可见E.可在明室操作解析: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分数:4.00)(1).下面对垂体微腺瘤的 CT 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

24、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解析:(2).下面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 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 50ml 时开始扫描解析:随着 DSA 技术的发展,对于运动部位的 DSA 成像以及 DSA 成像过程中 X 线管与检测器同步运动而得到系列减影像,已成了事实。所以,将 DSA 成像过程中,X 线管、人体和检测器规律运动的情

25、况下,而获得 DSA图像的方式,称之为动态 DSA。按照 C 形臂的运动方式分为:旋转运动、岁差运动、钟摆运动和步进。这些检查技术,可实时动态三维显示。(分数:6.00)(1).利用 C 臂的两次旋转动作,第一次旋转采集一系列蒙片像,第二次旋转时注射对比剂、曝光采集充盈像,在相同角度采集的两幅图像进行减影,以获取序列减影图像是(分数:2.00)A.岁差运动B.钟摆运动C.连续运动D.旋转运动 E.步进解析:(2).主要用于腹部、盆腔血管重叠的器官,以观察血管立体解剖关系的是(分数:2.00)A.旋转运动B.连续运动C.岁差运动 D.步进E.钟摆运动解析:(3).关于步进方式叙述错误的是(分数:

26、2.00)A.分为分段步进和连续步进B.可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C.分段步进的曝光时序难以与对比剂的充盈高峰相吻合D.可获得该血管的全程减影像E.采用低速脉冲曝光采集图像,实时减影成像 解析:患者,男性,56 岁。右肘关节疼痛 3 个月来诊。查体:右前臂近肘关节外侧压痛,右肘关节活动自如,局部未见明显红肿及静脉怒张。(分数:12.00)(1).该患者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为(分数:2.00)A.MRIB.血管造影C.CTD.X 线平片 E.体层摄影解析:(2).影像显示右桡骨粗隆不规则骨质破坏,边缘呈虫蚀状,未见骨膜反应及肿瘤骨,最可能诊断为(分数:2.00)A.多发骨髓瘤B.转移瘤 C.骨肉瘤D.骨

27、髓炎E.骨结核解析:(3).询问患者病史:有咳嗽,曾有痰中带血丝;可建议患者行下列哪种检查(分数:2.00)A.手术探查B.专家体检C.放射性核素扫描D.支气管镜E.胸部 X 线片 解析:(4).该检查显示左肺门增大,右侧膈肌抬高,纵隔向左侧移位,肺内首先考虑(分数:2.00)A.转移瘤B.周围型肺癌C.中央型肺癌 D.支气管扩张E.肺结核解析:(5).下列检查方法首选(分数:2.00)A.MRI 平扫B.血管造影C.CT 平扫 D.超声E.体层摄影解析:(6).若患者胸部影像显示左肺门结构紊乱,局部血管、纵隔及不张的左肺下叶结构不清,左肺下叶支气管呈“鼠尾状”狭窄、闭塞,则应建议患者行下列哪

28、种检查(分数:2.00)A.MRI 平扫B.血管造影C.CT 增强 D.CT 平扫E.MRI 增强解析:在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 X 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分数:4.0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能使用了聚焦式滤线栅B.可能是滤线栅反置了C.可能是滤线栅双重偏离D.密度变化可能是栅切割效应所致E.密度变化与滤线栅无关 解析:(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差B.栅密度越大消除散射线能力越

29、差C.曝光量倍数越小越好 D.滤线栅反置时两侧密度高,中间密度低E.滤线栅不能改善影像对比度解析:X 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 X 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 X 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分数:4.00)(1).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称为

30、(分数:2.00)A.物体对比度B.X 线对比度 C.胶片对比度D.光学对比度E.人工对比度解析:(2).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所形成的对比度称为(分数:2.00)A.胶片对比度B.X 线对比度C.物体对比度 D.光学对比度E.人工对比度解析: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总题数:3,分数:20.00)A (分数:8.00)(1).X 线最短波长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X 线最强波长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X 线平均波长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医用 X 线波长范围是(分数

31、:2.00)A.B.C.D. E.解析: A.420nm B.550nm C.633nm D.820nm E.950nm(分数:8.00)(1).感蓝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感绿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红外线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B.C.D. E.解析:(4).氦氖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是(分数:2.00)A.B.C. D.E.解析: A.雷登 B.豪斯菲尔德 C.曼斯菲尔德 D.傅立叶 E.爱迪生(分数:4.00)(1).CT 图像重建理论来源于哪位奥地利数学家的理论(分数:2.00)A. B.C.D.E.解析:(2).CT 的发明人是(分数:2.00)A.B. C.D.E.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