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知识-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关于公式 Kx=e-d 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 X 线透过物质后的分布差异 B. 为吸收系数 C.d 为 X 线传播的距离 D.Kx 与物质的特性无关 E. 随管电压升高而降低(分数:2.00)A.B.C.D.E.2.照片密度值为 2.0 时对应的透光率是 A.10 B.1 C.1/10 D.1/100 E.1/1000(分数:2.00)A.B.C.D.E.3.关于影响照片影像密度的因素,错误的是 A.正常曝光时,密度与照射量成正比 B.管电压增加,照片密度增
2、加 C.被照体厚度、密度增加,影像密度增加 D.摄影距离增大,密度降低 E.与照片的显影加工条件有关(分数:2.00)A.B.C.D.E.4.X 线能使胶片产生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 E.脱色作用(分数:2.00)A.B.C.D.E.5.关于 X 线管焦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灯丝电子撞击的面积为实际焦点 B.实际焦点在像面上的投影为有效焦点 C.实际焦点由主焦点和副焦点构成 D.有效焦点为圆形 E.有效焦点标称值没有单位(分数:2.00)A.B.C.D.E.6.红外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为 A.250nm B.550nm C.633nm D.820nm E.9
3、50nm(分数:2.00)A.B.C.D.E.7.关于聚酯片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熔点高 B.热稳定性好 C.化学稳定性低 D.收缩性低 E.弹性高(分数:2.00)A.B.C.D.E.8.关于增感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钨酸钙屏荧光转换效率高 B.稀土屏只能与感蓝胶片配合使用 C.稀土屏的发光效率高于钨酸钙屏 D.钨酸钙屏的发射光谱为 420nm E.稀土屏的发射光谱为 560nm(分数:2.00)A.B.C.D.E.9.关于胶片特性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密度值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 B.横轴表示曝光量对数值,纵轴表示密度值 C.能够表达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D.横轴表示密度值,纵轴表
4、示曝光量 E.可称为 H-D 曲线(分数:2.00)A.B.C.D.E.10.X 线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是指 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 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 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 D.密度与照射量没有联系的部分 E.也称为肩部(分数:2.00)A.B.C.D.E.11.关于灰度级数与图像的关系,错误的是 A.像素位数越多灰度级数越多 B.像素位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C.灰度级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D.灰度级数越少图像质量越高 E.灰度级数越多图像越细腻(分数:2.00)A.B.C.D.E.12.对 IP 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IP 应装在暗盒内使用 B.IP 潜
5、影消除后可重复使用 C.IP 潜影未消除时可重复读取 D.IP 只要不损伤可无限期使用 E.IP 外观酷似增感屏(分数:2.00)A.B.C.D.E.13.将图像上的重要内容突出,将不重要的内容抑制以改善图像质量的方法是 A.图像重建 B.灰度处理 C.强化处理 D.均衡处理 E.频率处理(分数:2.00)A.B.C.D.E.14.为提高微细强度差异的可察觉性可采用 A.滤波处理 B.均衡处理 C.灰度处理 D.频率处理 E.强化处理(分数:2.00)A.B.C.D.E.15.12 位(bit)的成像系统能提供的灰度级数为 A.256 B.512 C.1024 D.2048 E.4096(分数
6、:2.00)A.B.C.D.E.16.若某图像中的最高频率成分为 15kHz,则采样频率至少应为 A.20kHz B.7.5kHz C.15kHz D.30kHz E.45kHz(分数:2.00)A.B.C.D.E.17.当采样间隔大于采样点大小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像噪声增加 B.图像模糊度增加 C.采样点排列不连续 D.采样间隔小,图像的像素多 E.采样间隔小于采样点时模糊度增加(分数:2.00)A.B.C.D.E.18.按一定间隔将图像位置信息离散地取出的过程称为 A.A/D 转换 B.量化 C.采样 D.降噪 E.D/A 转换(分数:2.00)A.B.C.D.E.19.将连续变化的
7、灰度或密度信息转化成离散的数字信息的过程称为 A.采样 B.A/D 转换 C.D/A 转换 D.量化 E.过滤(分数:2.00)A.B.C.D.E.20.直接 FPD 中将射线转化为电信号的是 A非晶硒 B非晶硅 C光激励荧光体 D光电倍增管 ECCD(分数:2.00)A.B.C.D.E.21.关于平板探测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直接转换型和间接转换型 B.其极限分辨率比屏/片系统低 C.其 MTF 比屏/片系统低 D.其 DQE 比屏/片系统高 E.DOE 比 CR 系统高(分数:2.00)A.B.C.D.E.22.关于 CR 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CR 将透过人体的 X 线影像信息
8、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 B.IP 不能重复使用 C.IP 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D.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 E.CR 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分数:2.00)A.B.C.D.E.23.关于 CR 摄影系统的影像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影像板上的信息可永久保存 B.影像板上的信息为模拟信号 C.影像板可反复使用 D.影像板代替胶片保存 X 线影像 E.影像板信息未读取时呈潜影状态(分数:2.00)A.B.C.D.E.24.DSA 造影期间一般进行两次曝光,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前,另一
9、次是在 A.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后 B.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时 C.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后 D.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前 E.对比剂消退后(分数:2.00)A.B.C.D.E.25.IVDSA 的缺点不包括 A.造影剂到达感兴趣区时被稀释严重 B.小血管显示效果不好 C.有一定损伤性 D.需要高浓度造影剂 E.外周静脉显示效果差(分数:2.00)A.B.C.D.E.26.能量减影成像是使用两种_进行成像 A.不同能量的造影剂 B.不同能量的 X 线 C.不同能量的电流 D.不同能量的机械波 E.不同能量的机器(分数:2.00)A.B.C.D.E.27.决定 D
10、SA 信号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X 线管电压 B.X 线量 C.曝光时间 D.摄影部位 E.血管内碘浓度(分数:2.00)A.B.C.D.E.28.理想的 DSA 摄影条件,应达到 A.足够高的信噪比 B.最低的患者照射剂量 C.适当的 X 线管负荷 D.最小的 X 线脉冲宽度 E.以上均应达到(分数:2.00)A.B.C.D.E.29.关于灰阶与 CT 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 CT 值部分被转换为黑色 B.高 CT 值部分被转换为白色 C.X 线衰减越大,转换成灰阶后颜色越深 D.图像中 X 线未被衰减,它将显示为白色图像 E.改变窗宽,也可改变被显示物体的 CT 值(分数:2.0
11、0)A.B.C.D.E.30.决定 CT 图像空间分辨力的主要因素是 A.扫描方式 B.有效视野 C.重建矩阵 D.显示矩阵 E.探测器的灵敏度(分数:2.00)A.B.C.D.E.31.下列指标,CT 低于平片的是 A.最大密度 B.最小密度 C.灰度等级 D.密度分辨力 E.空间分辨力(分数:2.00)A.B.C.D.E.32.CT 成像的物理基础是 A.X 线的吸收衰减 B.计算机图像重建 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 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 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分数:2.00)A.B.C.D.E.33.与 X 线体层摄影比较,CT 最主要的优点是 A.无层面外组织结构重叠干扰 B.采用激
12、光相机拍摄 C.辐射剂量较低 D.可连续扫描 E.体位简单(分数:2.00)A.B.C.D.E.34.若 CT 图像像素长宽均为 1mm,层厚为 2mm,则对应体素的高度为 A.1mm B.2mm C.3mm D.4mm E.0.5mm(分数:2.00)A.B.C.D.E.35.多排螺旋 CT 的特点不包括 A.扫描速度快 B.图像分辨率高 C.可以多参数成像 D.提高了 X 线利用率 E.可以进行更薄层扫描(分数:2.00)A.B.C.D.E.36.“视野”的英文简写是 A.FOV B.TOF C.FT D.pitch E.MSCT(分数:2.00)A.B.C.D.E.37.密度分辨率又称为
13、 A.密度函数 B.密度响应曲线 C.低对比度分辨率 D.高对比度分辨率 E.密度可见度(分数:2.00)A.B.C.D.E.38.CT 图像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 A.患者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 B.X 线剂量不足 C.计算机处理故障 D.电路不稳定 E.被检者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或异物(分数:2.00)A.B.C.D.E.39.关于 CT 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噪声的大小与扫描层厚有关 B.CT 的图像质量与噪声无关 C.噪声不受 X 线照射剂量的影响 D.噪声与激光胶片上的曝光量有关 E.噪声是一种外界干扰因素(分数:2.00)A.B.C.D.E.40.螺距等于 A.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
14、距离比检测器排数 B.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间距 C.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数 D.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中心 E.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厚或射线准直宽度(分数:2.00)A.B.C.D.E.41.滤波反投影法的运算流程为 A.预处理卷积反投影 B.预处理反投影卷积 C.预处理迭代反投影 D.预处理傅里叶变换重建 E.预处理傅里叶变换反投影(分数:2.00)A.B.C.D.E.42.下列 CT 技术中,应用最早的技术是 A.双排探测器系统 B.螺旋 CT 扫描设备 C.滑环技术 D.多排螺旋 CT E.高速 CT 扫描(分数:2.00)A.B.C.D.E.43.
15、CT 重建的 FOV 为 12cm,矩阵大小为 512512,则重建后图像的最大空间分辨率可为 A.1.0LP/cm B.3.0LP/cm C.5.0LP/cm D.10LP/cm E.20LP/cm(分数:2.00)A.B.C.D.E.44.下列信号由 180射频脉冲产生的是 A.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B.自旋回波信号 C.梯度回波信号 D.质子密度信号 E.弛豫加权信号(分数:2.00)A.B.C.D.E.45.MR 成像层厚增大后,不会带来的影响是 A.分辨率降低 B.信噪比提高 C.采集层数可减少 D.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E.会缩短 TR 时间(分数:2.00)A.B.C.D.E.46.下列
16、不属于相位编码方向选择原则的是 A.选择扫描层面上解剖径线较短的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B.尽量避免伪影重叠于主要观察区 C.优先选择减少伪影的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D.考虑受检脏器在不同方向上对空间分辨率的要求 E.相位编码方向应尽量平行于肢体长轴方向(分数:2.00)A.B.C.D.E.47.磁共振现象的产生条件不包括 A.自旋核体系 B.主磁场 C.梯度磁场 D.射频脉冲 E.射频磁场(分数:2.00)A.B.C.D.E.48.MRA 是 A.磁共振波谱成像 B.磁共振血管成像 C.磁共振功能成像 D.磁共振弥散成像 E.磁共振灌注成像(分数:2.00)A.B.C.D.E.49.关于 MR 快
17、速成像序列特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R 弥散成像测量的是分子水平的质子运动 B.弥散成像常用血氧合水平依赖法 C.灌注成像可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D.MR 功能成像用于皮质中枢功能区定位 E.灌注成像常用对比剂团注示踪法(分数:2.00)A.B.C.D.E.50.在 MR 性能参数中,mT/m/ms 表示 A.梯度切换率 B.梯度场强 C.磁体长度 D.采集时间 E.固有磁场场强(分数:2.00)A.B.C.D.E.初级放射医学技师专业知识-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关于公式 Kx=e-d 的说法错误的是
18、 A.表示 X 线透过物质后的分布差异 B. 为吸收系数 C.d 为 X 线传播的距离 D.Kx 与物质的特性无关 E. 随管电压升高而降低(分数:2.00)A.B.C.D. E.解析:2.照片密度值为 2.0 时对应的透光率是 A.10 B.1 C.1/10 D.1/100 E.1/1000(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照片透光率是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在数值上等于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如果照片密度值为 2.0,则其阻光率为 100,因为透光率为阻光率的倒数,所以该照片的透光率为 1/100。3.关于影响照片影像密度的因素,错误的是 A.正常曝光时,密度与照射量
19、成正比 B.管电压增加,照片密度增加 C.被照体厚度、密度增加,影像密度增加 D.摄影距离增大,密度降低 E.与照片的显影加工条件有关(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照片影像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密度增加而降低。4.X 线能使胶片产生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 E.脱色作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X 线照射到胶片时,可使感光银盐发生感光作用,形成显影中心。5.关于 X 线管焦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灯丝电子撞击的面积为实际焦点 B.实际焦点在像面上的投影为有效焦点 C.实际焦点由主焦点和副焦点构成 D.有效焦点为圆形 E
20、.有效焦点标称值没有单位(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有效焦点是长方形,大小为 ab sin。6.红外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为 A.250nm B.550nm C.633nm D.820nm E.950nm(分数:2.00)A.B.C.D. E.解析:7.关于聚酯片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熔点高 B.热稳定性好 C.化学稳定性低 D.收缩性低 E.弹性高(分数:2.00)A.B.C. D.E.解析:8.关于增感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钨酸钙屏荧光转换效率高 B.稀土屏只能与感蓝胶片配合使用 C.稀土屏的发光效率高于钨酸钙屏 D.钨酸钙屏的发射光谱为 420nm E.稀土屏
21、的发射光谱为 560nm(分数:2.00)A.B.C. D.E.解析:9.关于胶片特性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密度值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 B.横轴表示曝光量对数值,纵轴表示密度值 C.能够表达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D.横轴表示密度值,纵轴表示曝光量 E.可称为 H-D 曲线(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X 线胶片的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其横坐标为曝光量,以 1gE 表示;纵坐标为密度值,以 D 表示。10.X 线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是指 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 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 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
22、分 D.密度与照射量没有联系的部分 E.也称为肩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完整的 X 线胶片特性曲线分为趾部、直线部、肩部及反转部。其中直线部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该部分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一定比例关系。11.关于灰度级数与图像的关系,错误的是 A.像素位数越多灰度级数越多 B.像素位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C.灰度级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D.灰度级数越少图像质量越高 E.灰度级数越多图像越细腻(分数:2.00)A.B.C.D. E.解析:12.对 IP 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IP 应装在暗盒内使用 B.IP 潜影消除后可重复使用 C.IP 潜影未消除时可重复读取 D
23、.IP 只要不损伤可无限期使用 E.IP 外观酷似增感屏(分数:2.00)A.B.C.D. E.解析:13.将图像上的重要内容突出,将不重要的内容抑制以改善图像质量的方法是 A.图像重建 B.灰度处理 C.强化处理 D.均衡处理 E.频率处理(分数:2.00)A.B.C. D.E.解析:14.为提高微细强度差异的可察觉性可采用 A.滤波处理 B.均衡处理 C.灰度处理 D.频率处理 E.强化处理(分数:2.00)A.B. C.D.E.解析:15.12 位(bit)的成像系统能提供的灰度级数为 A.256 B.512 C.1024 D.2048 E.4096(分数:2.00)A.B.C.D.E.
24、 解析:解析 能提供的灰阶数为 212=4096。16.若某图像中的最高频率成分为 15kHz,则采样频率至少应为 A.20kHz B.7.5kHz C.15kHz D.30kHz E.45kHz(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应为最高频率的 2 倍,即 152=30。17.当采样间隔大于采样点大小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像噪声增加 B.图像模糊度增加 C.采样点排列不连续 D.采样间隔小,图像的像素多 E.采样间隔小于采样点时模糊度增加(分数:2.00)A.B. C.D.E.解析:18.按一定间隔将图像位置信息离散地取出的过程称为 A.A/D 转换
25、 B.量化 C.采样 D.降噪 E.D/A 转换(分数:2.00)A.B.C. D.E.解析:19.将连续变化的灰度或密度信息转化成离散的数字信息的过程称为 A.采样 B.A/D 转换 C.D/A 转换 D.量化 E.过滤(分数:2.00)A.B.C.D. E.解析:20.直接 FPD 中将射线转化为电信号的是 A非晶硒 B非晶硅 C光激励荧光体 D光电倍增管 ECCD(分数:2.00)A. B.C.D.E.解析:21.关于平板探测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直接转换型和间接转换型 B.其极限分辨率比屏/片系统低 C.其 MTF 比屏/片系统低 D.其 DQE 比屏/片系统高 E.DOE 比 C
26、R 系统高(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平板探测器的对比度传递能力在中低频区域高于屏/片系统。22.关于 CR 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CR 将透过人体的 X 线影像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 B.IP 不能重复使用 C.IP 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D.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 E.CR 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分数:2.00)A.B. C.D.E.解析:23.关于 CR 摄影系统的影像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影像板上的信息可永久保存 B.影像板上的信息为模拟信号
27、C.影像板可反复使用 D.影像板代替胶片保存 X 线影像 E.影像板信息未读取时呈潜影状态(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IP 上的影像信息 8 小时后会丢失 25%左右的信息。24.DSA 造影期间一般进行两次曝光,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前,另一次是在 A.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之后 B.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时 C.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后 D.对比剂到达感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前 E.对比剂消退后(分数:2.00)A.B. C.D.E.解析:25.IVDSA 的缺点不包括 A.造影剂到达感兴趣区时被稀释严重 B.小血管显示效果不好 C.有一定损伤性
28、 D.需要高浓度造影剂 E.外周静脉显示效果差(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IVDSA 是静脉 DSA,外周静脉显示效果不差。26.能量减影成像是使用两种_进行成像 A.不同能量的造影剂 B.不同能量的 X 线 C.不同能量的电流 D.不同能量的机械波 E.不同能量的机器(分数:2.00)A.B. C.D.E.解析:27.决定 DSA 信号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X 线管电压 B.X 线量 C.曝光时间 D.摄影部位 E.血管内碘浓度(分数:2.00)A.B.C.D.E. 解析:28.理想的 DSA 摄影条件,应达到 A.足够高的信噪比 B.最低的患者照射剂量 C.适当的
29、 X 线管负荷 D.最小的 X 线脉冲宽度 E.以上均应达到(分数:2.00)A.B.C.D.E. 解析:29.关于灰阶与 CT 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 CT 值部分被转换为黑色 B.高 CT 值部分被转换为白色 C.X 线衰减越大,转换成灰阶后颜色越深 D.图像中 X 线未被衰减,它将显示为白色图像 E.改变窗宽,也可改变被显示物体的 CT 值(分数:2.00)A.B. C.D.E.解析:30.决定 CT 图像空间分辨力的主要因素是 A.扫描方式 B.有效视野 C.重建矩阵 D.显示矩阵 E.探测器的灵敏度(分数:2.00)A.B.C.D. E.解析:31.下列指标,CT 低于平片的
30、是 A.最大密度 B.最小密度 C.灰度等级 D.密度分辨力 E.空间分辨力(分数:2.00)A.B.C.D.E. 解析:32.CT 成像的物理基础是 A.X 线的吸收衰减 B.计算机图像重建 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 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 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分数:2.00)A. B.C.D.E.解析:33.与 X 线体层摄影比较,CT 最主要的优点是 A.无层面外组织结构重叠干扰 B.采用激光相机拍摄 C.辐射剂量较低 D.可连续扫描 E.体位简单(分数:2.00)A. B.C.D.E.解析:34.若 CT 图像像素长宽均为 1mm,层厚为 2mm,则对应体素的高度为 A.1mm B.
31、2mm C.3mm D.4mm E.0.5mm(分数:2.00)A.B. C.D.E.解析:35.多排螺旋 CT 的特点不包括 A.扫描速度快 B.图像分辨率高 C.可以多参数成像 D.提高了 X 线利用率 E.可以进行更薄层扫描(分数:2.00)A.B.C. D.E.解析:36.“视野”的英文简写是 A.FOV B.TOF C.FT D.pitch E.MSCT(分数:2.00)A. B.C.D.E.解析:37.密度分辨率又称为 A.密度函数 B.密度响应曲线 C.低对比度分辨率 D.高对比度分辨率 E.密度可见度(分数:2.00)A.B.C. D.E.解析:38.CT 图像的放射状伪影通常
32、产生于 A.患者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 B.X 线剂量不足 C.计算机处理故障 D.电路不稳定 E.被检者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或异物(分数:2.00)A.B.C.D.E. 解析:39.关于 CT 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噪声的大小与扫描层厚有关 B.CT 的图像质量与噪声无关 C.噪声不受 X 线照射剂量的影响 D.噪声与激光胶片上的曝光量有关 E.噪声是一种外界干扰因素(分数:2.00)A. B.C.D.E.解析:40.螺距等于 A.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检测器排数 B.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间距 C.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数 D.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中心 E.旋
33、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距离比层厚或射线准直宽度(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螺距=扫描机架(旋转架)旋转-周床运动的距离/层厚或射线准直宽度。41.滤波反投影法的运算流程为 A.预处理卷积反投影 B.预处理反投影卷积 C.预处理迭代反投影 D.预处理傅里叶变换重建 E.预处理傅里叶变换反投影(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滤波反投影法先对每个投影值进行滤波再进行反投影计算,简化了算法复杂度。42.下列 CT 技术中,应用最早的技术是 A.双排探测器系统 B.螺旋 CT 扫描设备 C.滑环技术 D.多排螺旋 CT E.高速 CT 扫描(分数:2.00)A.
34、B.C. D.E.解析:43.CT 重建的 FOV 为 12cm,矩阵大小为 512512,则重建后图像的最大空间分辨率可为 A.1.0LP/cm B.3.0LP/cm C.5.0LP/cm D.10LP/cm E.20LP/cm(分数:2.00)A.B.C.D.E. 解析:44.下列信号由 180射频脉冲产生的是 A.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B.自旋回波信号 C.梯度回波信号 D.质子密度信号 E.弛豫加权信号(分数:2.00)A.B. C.D.E.解析:45.MR 成像层厚增大后,不会带来的影响是 A.分辨率降低 B.信噪比提高 C.采集层数可减少 D.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E.会缩短 TR 时间(
35、分数:2.00)A.B.C.D.E. 解析:46.下列不属于相位编码方向选择原则的是 A.选择扫描层面上解剖径线较短的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B.尽量避免伪影重叠于主要观察区 C.优先选择减少伪影的方向为相位编码方向 D.考虑受检脏器在不同方向上对空间分辨率的要求 E.相位编码方向应尽量平行于肢体长轴方向(分数:2.00)A.B.C.D.E. 解析:47.磁共振现象的产生条件不包括 A.自旋核体系 B.主磁场 C.梯度磁场 D.射频脉冲 E.射频磁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磁共振现象需要三个条件:自旋核体系、主磁场和射频磁场(通常为射频脉冲形式),梯度磁场是磁共振成像必需的,但不是磁共振现象必需的。48.MRA 是 A.磁共振波谱成像 B.磁共振血管成像 C.磁共振功能成像 D.磁共振弥散成像 E.磁共振灌注成像(分数:2.00)A.B. C.D.E.解析:49.关于 MR 快速成像序列特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R 弥散成像测量的是分子水平的质子运动 B.弥散成像常用血氧合水平依赖法 C.灌注成像可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D.MR 功能成像用于皮质中枢功能区定位 E.灌注成像常用对比剂团注示踪法(分数:2.00)A.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