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107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415299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107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107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107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107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107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卫执业医师-10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PaCO 2 升高时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接受刺激的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D.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E.中枢化学感受器2.外呼吸指(分数:2.00)A.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气体交换C.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间气体交换D.外界 O2 进入肺的过程E.体内 CO2 出肺的过程3.肺换气时气体通过的部位是(分数:2.00)A.支气管B.细支气管C.肺泡壁D.肺泡小管E.呼吸膜4.肺通气的原动

2、力是(分数:2.00)A.呼吸运动B.胸内压的变化C.肋间内肌与外肌的收缩D.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E.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5.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等于(分数:2.00)A.潮气量 x 呼吸频率B.肺通气量的 1/2C.(潮气量-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D.功能余气量E.(肺通气量-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6.肺泡内压在下列哪一呼吸时相中与大气压相等(分数:2.00)A.呼气初与呼气末B.吸气初与吸气末C.吸气初与呼气末D.吸气末与呼气末E.吸气初与呼气初7.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分数:2.00)A.和水结合形成碳酸B.形成碳酸氢盐C.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D.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物理溶解8.0

3、 2 在血液中主要是和哪种蛋白结合来运输的(分数:2.00)A.血浆蛋白B.清蛋白C.肌红蛋白D.血红蛋白E.纤维蛋白9.正常成人时间肺活量第 1 秒末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是(分数:2.00)A.60%B.63%C.80%D.96%E.99%10.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分数:2.00)A.肺总量B.深吸气量C.补呼气量D.时间肺活量E.肺活量11.决定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是(分数:2.00)A.呼吸频率与无效腔的大小B.余气量的多少C.肺活量D.潮气量的大小E.呼吸频率,潮气量与无效腔的大小12.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分数:2.00)A.0.048B.

4、0.084C.0.24D.0.48E.0.8413.有关胸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下是负压B.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D.使肺维持一定的扩张程度E.产生气胸时负压增大14.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分数:2.00)A.呼吸道存在阻力B.胸膜腔密闭C.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E.吸气肌收缩15.体内 CO 2 分压最高的部位是(分数:2.00)A.动脉血B.静脉血C.毛细血管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16.让受试者先用力作深吸气,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尽力呼出气体,分别测量第 1、2、3 秒末的呼出气量,计算其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

5、称为第 1、2、3 秒的(分数:2.00)A.肺活量B.用力肺活量C.用力呼气量D.深吸气量E.最大通气量17.呼吸频率从 12 次/分增加到 24 次/分,潮气量从 500ml 减少到 250ml,则(分数:2.00)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减少18.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 7500ml/min,呼吸频率为 20 次/分,无效腔容量为 125ml,每分肺血流量为 5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是(分数:2.00)A.0.7B.0.8C.0.9D.1.0E.1.119.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气体溶解度B.气体分

6、压差C.气体分子量大小D.呼吸膜通透性E.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20.肺的通气/血流比值反映肺部气体交换时气泵和血泵的匹配情况。如果通气/血流比值增大,说明出现(分数:2.00)A.肺内气体交换障碍B.解剖无效腔增大C.肺泡无效腔增大D.解剖动静脉短路E.功能性动静脉短路21.下列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错误(分数:2.00)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B.稳定肺泡内压C.维持肺泡于适当的扩张状态D.维持肺的回缩力E.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22.关于胸膜腔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保持肺的扩张状态B.有利于静脉回流C.维持正常肺通气D.使中心静脉压升高E.胸膜腔

7、负压消失可导致肺塌陷23.正常情况下消化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升结肠E.降结肠24.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错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酸性环境B.使食物中的蛋白变性,易于分解C.杀菌D.促进维生素 B。:吸收E.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液、胆汁等的分泌25.促进胃排空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大量食物入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B.十二指肠内的酸性刺激C.十二指肠内的脂肪增加D.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增高E.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26.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C.黏

8、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糖蛋白E.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27.分泌促胃液素的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胃体B.胃窦和十二指肠C.十二指肠D.空肠E.回肠28.胆汁中与消化有关最重要的物质是(分数:2.00)A.消化酶B.胆盐C.卵磷脂D.胆色素E.脂肪酸29.能促进维生素 B 12 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00)A.胃蛋白酶B.HClC.碳酸氢盐D.内因子E.黏液30.消化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分数:2.00)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大肠E.食管31.下列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分数:2.00)A.蛋白质、脂肪、糖B.脂肪、糖、蛋白质C.糖、蛋白质、脂肪D.蛋白质、糖、脂

9、肪E.糖、脂肪、蛋白质32.胆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分数:2.00)A.消化酶B.胆盐C.卵磷脂D.胆色素E.胆固醇33.对于保护胃黏膜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分数:2.00)A.胃蛋白酶B.内因子C.水分D.黏液碳酸氢盐屏障E.无机离子34.泌酸腺壁细胞可分泌(分数:2.00)A.内因子B.胃蛋白酶C.促胃液素D.缩胆囊素E.抑胃肽35.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原B.促进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C.促进维生素 B12 的吸收D.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E.促进铁和钙的吸收36.在所有的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唾液B.胃液

10、C.胆汁D.胰液E.小肠液37.调节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迷走神经兴奋B.促胃液素C.促胰液素D.支配胰的内脏大神经E.血管活性肠肽38.小肠特有的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分数:2.00)A.蠕动B.蠕动冲C.紧张性收缩D.分节运动E.容受性舒张39.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与分泌的作用是(分数:2.00)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E.胃肠内的括约肌抑制40.支配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下述哪一种活动不增强(分数:2.00)A.胃液分泌B.胰液分泌C.胃的运动D.小肠运动E.支配消化道

11、的交感神经活动41.胃大部切除患者出现贫血,其主要原因是 AHCl 减少 B黏液减少 C内因子减少 D (分数:2.00)A.B.C.D.E.42.胃液中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的吸收的成分是(分数:2.00)A.HClB.内因子C.黏液D.碳酸氢盐E.维生素 B1243.小肠是吸收的最主要部位。这主要与小肠的哪项特点有关(分数:2.00)A.长度长B.肠壁厚C.通透性高D.面积大E.消化酶多44.以下哪一项不是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分数:2.00)A.促进胃酸分泌B.刺激消化道黏膜生长C.促进胃肠运动D.抑制食管-胃括约肌E.提高幽门泵的活动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 A

1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B.肺泡表面液体薄层 C.肺泡上皮细胞 D.间质 E.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细胞(分数:6.00)(1).肺泡表面张力来自(分数:2.00)A.B.C.D.E.(2).肺泡型上皮细胞分泌(分数:2.00)A.B.C.D.E.(3).气体交换时肺泡内氧首先通过(分数:2.00)A.B.C.D.E.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通气/血流比值 E.肺扩散容量(分数:2.00)(1).测定肺换气效率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D.E.(2).测定肺通气效率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D.E. A.余气量 B.肺活量 C.功能余气量 D.用力肺活

13、量 E.肺泡通气量(分数:4.00)(1).呼吸肌完全松弛时的肺容量等于(分数:1.00)A.B.C.D.E.(2).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是(分数:1.00)A.B.C.D.E.(3).用力最大吸气,尽力、快速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分数:1.00)A.B.C.D.E.(4).对肺泡气中的 O 2 和 CO 2 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是(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10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PaCO 2 升高时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接受刺激的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主动脉体和颈动脉

14、体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D.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E.中枢化学感受器 解析:2.外呼吸指(分数:2.00)A.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气体交换C.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间气体交换 D.外界 O2 进入肺的过程E.体内 CO2 出肺的过程解析:3.肺换气时气体通过的部位是(分数:2.00)A.支气管B.细支气管C.肺泡壁D.肺泡小管E.呼吸膜 解析: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分数:2.00)A.呼吸运动 B.胸内压的变化C.肋间内肌与外肌的收缩D.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E.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解析:5.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等于(分数:2.00)A.潮气量 x 呼吸频率B.肺通

15、气量的 1/2C.(潮气量-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D.功能余气量E.(肺通气量-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解析:6.肺泡内压在下列哪一呼吸时相中与大气压相等(分数:2.00)A.呼气初与呼气末B.吸气初与吸气末C.吸气初与呼气末D.吸气末与呼气末 E.吸气初与呼气初解析:7.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分数:2.00)A.和水结合形成碳酸B.形成碳酸氢盐 C.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D.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物理溶解解析:8.0 2 在血液中主要是和哪种蛋白结合来运输的(分数:2.00)A.血浆蛋白B.清蛋白C.肌红蛋白D.血红蛋白 E.纤维蛋白解析:9.正常成人时间肺活量第 1 秒末呼出气量

16、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是(分数:2.00)A.60%B.63%C.80% D.96%E.99%解析:10.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分数:2.00)A.肺总量B.深吸气量C.补呼气量D.时间肺活量E.肺活量 解析:11.决定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是(分数:2.00)A.呼吸频率与无效腔的大小B.余气量的多少C.肺活量D.潮气量的大小E.呼吸频率,潮气量与无效腔的大小 解析:12.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分数:2.00)A.0.048B.0.084C.0.24D.0.48E.0.84 解析:13.有关胸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下是负压B.胸内压=

17、肺内压-肺回缩力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D.使肺维持一定的扩张程度E.产生气胸时负压增大 解析:14.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分数:2.00)A.呼吸道存在阻力B.胸膜腔密闭 C.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E.吸气肌收缩解析:15.体内 CO 2 分压最高的部位是(分数:2.00)A.动脉血B.静脉血C.毛细血管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 解析:16.让受试者先用力作深吸气,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尽力呼出气体,分别测量第 1、2、3 秒末的呼出气量,计算其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第 1、2、3 秒的(分数:2.00)A.肺活量B.用力肺活量C.用力呼气量 D.深吸气量E.最大通

18、气量解析:17.呼吸频率从 12 次/分增加到 24 次/分,潮气量从 500ml 减少到 250ml,则(分数:2.00)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减少 解析:18.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 7500ml/min,呼吸频率为 20 次/分,无效腔容量为 125ml,每分肺血流量为 5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是(分数:2.00)A.0.7B.0.8C.0.9D.1.0 E.1.1解析:19.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气体溶解度B.气体分压差 C.气体分子量大小D.呼吸膜通透性E.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解析:20.肺

19、的通气/血流比值反映肺部气体交换时气泵和血泵的匹配情况。如果通气/血流比值增大,说明出现(分数:2.00)A.肺内气体交换障碍B.解剖无效腔增大C.肺泡无效腔增大 D.解剖动静脉短路E.功能性动静脉短路解析:21.下列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错误(分数:2.00)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B.稳定肺泡内压C.维持肺泡于适当的扩张状态D.维持肺的回缩力 E.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解析:22.关于胸膜腔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保持肺的扩张状态B.有利于静脉回流C.维持正常肺通气D.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E.胸膜腔负压消失可导致肺塌陷解析:23.正常情况下消化道吸收水

20、分的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胃B.十二指肠 C.小肠D.升结肠E.降结肠解析:24.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错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酸性环境B.使食物中的蛋白变性,易于分解C.杀菌D.促进维生素 B。:吸收 E.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液、胆汁等的分泌解析:25.促进胃排空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大量食物入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B.十二指肠内的酸性刺激C.十二指肠内的脂肪增加D.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增高E.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解析:26.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C.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

21、门腺分泌糖蛋白E.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解析:27.分泌促胃液素的主要部位是(分数:2.00)A.胃体B.胃窦和十二指肠 C.十二指肠D.空肠E.回肠解析:28.胆汁中与消化有关最重要的物质是(分数:2.00)A.消化酶B.胆盐 C.卵磷脂D.胆色素E.脂肪酸解析:29.能促进维生素 B 12 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00)A.胃蛋白酶B.HClC.碳酸氢盐D.内因子 E.黏液解析:30.消化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分数:2.00)A胃B.十二指肠C.小肠 D.大肠E.食管解析:31.下列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分数:2.00)A.蛋白质、脂肪、糖B.脂肪、糖、蛋白质C.糖、蛋白质、脂肪

22、D.蛋白质、糖、脂肪E.糖、脂肪、蛋白质解析:32.胆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分数:2.00)A.消化酶 B.胆盐C.卵磷脂D.胆色素E.胆固醇解析:33.对于保护胃黏膜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分数:2.00)A.胃蛋白酶B.内因子C.水分D.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E.无机离子解析:34.泌酸腺壁细胞可分泌(分数:2.00)A.内因子 B.胃蛋白酶C.促胃液素D.缩胆囊素E.抑胃肽解析:35.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原B.促进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C.促进维生素 B12 的吸收 D.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E.促进铁和钙的吸收解析:36.在所

23、有的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 E.小肠液解析:37.调节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迷走神经兴奋B.促胃液素C.促胰液素D.支配胰的内脏大神经 E.血管活性肠肽解析:38.小肠特有的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分数:2.00)A.蠕动B.蠕动冲C.紧张性收缩D.分节运动 E.容受性舒张解析:39.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与分泌的作用是(分数:2.00)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E.胃肠内的括约肌抑制解析:40.支配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下述哪一种活

24、动不增强(分数:2.00)A.胃液分泌B.胰液分泌C.胃的运动D.小肠运动E.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活动 解析:41.胃大部切除患者出现贫血,其主要原因是 AHCl 减少 B黏液减少 C内因子减少 D (分数:2.00)A.B.C. D.E.解析:42.胃液中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的吸收的成分是(分数:2.00)A.HCl B.内因子C.黏液D.碳酸氢盐E.维生素 B12解析:43.小肠是吸收的最主要部位。这主要与小肠的哪项特点有关(分数:2.00)A.长度长B.肠壁厚C.通透性高D.面积大 E.消化酶多解析:44.以下哪一项不是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分数:2.00)A.促进胃酸分泌B.刺激消

25、化道黏膜生长C.促进胃肠运动D.抑制食管-胃括约肌 E.提高幽门泵的活动解析: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 A.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B.肺泡表面液体薄层 C.肺泡上皮细胞 D.间质 E.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细胞(分数:6.00)(1).肺泡表面张力来自(分数:2.00)A.B. C.D.E.解析:(2).肺泡型上皮细胞分泌(分数:2.00)A. B.C.D.E.解析:(3).气体交换时肺泡内氧首先通过(分数:2.00)A.B. C.D.E.解析: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通气/血流比值 E.肺扩散容量(分数:2.00)(1).测定肺换气效率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D. E.解析:(2).测定肺通气效率较好指标是(分数:1.00)A.B.C. D.E.解析: A.余气量 B.肺活量 C.功能余气量 D.用力肺活量 E.肺泡通气量(分数:4.00)(1).呼吸肌完全松弛时的肺容量等于(分数:1.00)A.B.C. D.E.解析:(2).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用力最大吸气,尽力、快速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分数:1.00)A.B.C.D. E.解析:(4).对肺泡气中的 O 2 和 CO 2 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是(分数:1.00)A.B.C. D.E.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