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7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41967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7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7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7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7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基础医学-47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医学-4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B 型题(总题数:9,分数:32.00) 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分数:3.00)(1).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分数:1.00)A.B.C.D.E.(2).上消化道出血可引起(分数:1.00)A.B.C.D.E.(3).严重腹泻可引起(分数:1.00)A.B.C.D.E. A.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B.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C.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微血栓形成 D.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处于动态平

2、衡 E.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分数:3.00)(1).休克早期(分数:1.00)A.B.C.D.E.(2).休克进展期(分数:1.00)A.B.C.D.E.(3).休克晚期(分数:1.00)A.B.C.D.E. A.红细胞变形力下降 B.红细胞聚集 C.白细胞黏着嵌塞 D.血小板聚集 E.血浆黏度增加(分数:5.00)(1).ADP 释放可引起(分数:1.00)A.B.C.D.E.(2).细胞表面电荷减少可导致(分数:1.00)A.B.C.D.E.(3).壁切应力下降可引起(分数:1.00)A.B.C.D.E.(4).细胞内酸中毒可引起(分数:1.00)A.B.C.D.E.(5).内毒素直接

3、作用可引起(分数:1.00)A.B.C.D.E. A.CVP 下降,BP 上升,CO 下降 B.CVP 上升,BP 下降,CO 下降 C.CVP 不变,BP 下降,CO 上升 D.CVP 下降,BP 上升,CO 上升 E.CVP 正常,BP 上升,CO 正常(分数:3.00)(1).失血性休克早期时可出现(分数:1.00)A.B.C.D.E.(2).心源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D.E.(3).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D.E.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高动力型休克 C.血管源性休克 D.神经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分数:3.00)(1).烧伤所

4、至的休克类型为(分数:1.00)A.B.C.D.E.(2).心肌梗死可引起(分数:1.00)A.B.C.D.E.(3).青霉素过敏所至的休克类型属于(分数:1.00)A.B.C.D.E. A.CO 升高,总外周阻力下降,血乳酸盐含量正常 B.CO 升高,总外周阻力下降,血乳酸盐含量升高 C.CO 下降,总外周阻力升高,血乳酸盐含量升高 D.CO 下降,总外周阻力升高,血乳酸盐含量正常 E.CO 不变,总外周阻力不变,血乳酸盐含量升高(分数:4.00)(1).创伤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D.E.(2).烧伤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D.E.(3).高动力性感

5、染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D.E.(4).失血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D.E. A.肥大细胞 B.血小板 C.内皮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分数:4.00)(1).组胺主要来自于(分数:1.00)A.B.C.D.E.(2).PGI 2 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分数:1.00)A.B.C.D.E.(3).TXA 2 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分数:1.00)A.B.C.D.E.(4).TNF- 主要来自于(分数:1.00)A.B.C.D.E. A.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 B.收缩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 C.收缩血管,抑制心肌收缩力 D.扩张血管,抑制血小

6、板聚集 E.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分数:4.00)(1).血栓素 A 2 可(分数:1.00)A.B.C.D.E.(2).前列环素可(分数:1.00)A.B.C.D.E.(3).血小板活化因子可(分数:1.00)A.B.C.D.E.(4).儿茶酚胺可(分数:1.00)A.B.C.D.E. A.内毒素 B.组胺 C.血栓素 D.氧自由基 E.前列环素(分数:3.00)(1).休克时血小板可释放(分数:1.00)A.B.C.D.E.(2).休克时白细胞可释放(分数:1.00)A.B.C.D.E.(3).休克时肥大细胞可释放(分数:1.00)A.B.C.D.E.三、X 型题(总题数:7,分数:1

7、4.00)1.休克时引起微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有(分数:2.00)A.PGI2B.MDFC.LTD4D.TXA22.休克时引起微血管扩张的体液因子有(分数:2.00)A.肾上腺素B.PGEC.LTC4D.内啡肽3.脓毒性休克的补体激活可引起(分数:2.00)A.白细胞呼吸爆发B.微血管收缩C.白细胞溶酶体酶释放D.细胞死亡4.休克合并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分数:2.00)A.心输出量(CO)降低B.中心静脉压(CVP)升高C.肺动脉楔压(PAWP)升高D.血压降低5.休克时引起微循环无复流现象的因素(分数:2.00)A.血压过低B.白细胞嵌塞C.血管内皮肿胀D.微血栓形成6.休克时引起血小

8、板聚集的体液因子有(分数:2.00)A.MDFB.PAFC.LTB4D.TXA27.休克时细胞膜主要对以下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A.Na+ B.Fe2+ C.Ca2+ D.Mg2+(分数:2.00)A.B.C.D.四、问答题(总题数:5,分数:35.00)8.阐述血压下降不是早期休克诊断指标的原因。 (分数:7.00)_9.简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原理。 (分数:7.00)_10.简述高排低阻型休克微循环灌流量不足的机制。 (分数:7.00)_11.简述感染性休克易合并 DIC 的原理。 (分数:7.00)_12.简述补充血容量对各型休克治疗的共同原则及机制。 (分数:7.00)_五、

9、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9.00)患者,女,40 岁。因为骑摩托车撞上高速公路的护栏而被送入急诊室。检查脉搏 140 次/分,血压90/40mmHg,腹软腹胀。请问:(分数:9.00)(1).患者可能发生的病理过程是什么?(分数:3.00)_(2).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分数:3.00)_(3).患者处于该病理过程的哪一个时期?为什么?(分数:3.00)_患者,男,60 岁。被汽车撞伤后送入急诊室。有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和低血压,心率为 70 次/分。请问:(分数:10.00)(1).此患者处于何种病理过程?可能的解释是什么?(分数:5.00)_(2).此患者的心率变化和毛细血管再充盈

10、延迟是否符合相应的病理过程的反应特征?为什么?(分数:5.00)_基础医学-4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B 型题(总题数:9,分数:32.00) 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分数:3.00)(1).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分数:1.00)A.B. C.D.E.解析:(2).上消化道出血可引起(分数:1.00)A.B.C. D.E.解析:(3).严重腹泻可引起(分数:1.00)A.B.C. D.E.解析: A.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B.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组织

11、液生成增多 C.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微血栓形成 D.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处于动态平衡 E.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分数:3.00)(1).休克早期(分数:1.00)A. B.C.D.E.解析:(2).休克进展期(分数:1.00)A.B. C.D.E.解析:(3).休克晚期(分数:1.00)A.B.C. D.E.解析: A.红细胞变形力下降 B.红细胞聚集 C.白细胞黏着嵌塞 D.血小板聚集 E.血浆黏度增加(分数:5.00)(1).ADP 释放可引起(分数:1.00)A.B.C.D. E.解析:(2).细胞表面电荷减少可导致(分数:1.00)A.B. C.D.E.解析:(3).壁切应力下

12、降可引起(分数:1.00)A.B.C. D.E.解析:(4).细胞内酸中毒可引起(分数:1.00)A. B.C.D.E.解析:(5).内毒素直接作用可引起(分数:1.00)A.B.C.D. E.解析: A.CVP 下降,BP 上升,CO 下降 B.CVP 上升,BP 下降,CO 下降 C.CVP 不变,BP 下降,CO 上升 D.CVP 下降,BP 上升,CO 上升 E.CVP 正常,BP 上升,CO 正常(分数:3.00)(1).失血性休克早期时可出现(分数:1.00)A. B.C.D.E.解析:(2).心源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 C.D.E.解析:(3).高动力型感染性休

13、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答案是 C。少数类型的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高动力型休克的特征,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低,血压略低,心脏排出量高。发生机制与有舒张血管作用的炎症因子(如组胺、NO、TNF-)的大量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有关;而内毒素本身可以激活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使 CO 增加;与低血容量性休克比较,因为没有明显的失血和失液,CVP 可以不降低。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高动力型休克 C.血管源性休克 D.神经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分数:3.00)(1).烧伤所至的休克类型为(分数:1.00)A. B.C.D.E.解析:(2

14、).心肌梗死可引起(分数:1.00)A.B.C.D.E. 解析:(3).青霉素过敏所至的休克类型属于(分数:1.00)A.B.C. D.E.解析: A.CO 升高,总外周阻力下降,血乳酸盐含量正常 B.CO 升高,总外周阻力下降,血乳酸盐含量升高 C.CO 下降,总外周阻力升高,血乳酸盐含量升高 D.CO 下降,总外周阻力升高,血乳酸盐含量正常 E.CO 不变,总外周阻力不变,血乳酸盐含量升高(分数:4.00)(1).创伤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 D.E.解析:(2).烧伤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 D.E.解析:(3).高动力性感染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

15、1.00)A.B. C.D.E.解析:(4).失血性休克时可出现(分数:1.00)A.B.C. D.E.解析: A.肥大细胞 B.血小板 C.内皮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分数:4.00)(1).组胺主要来自于(分数:1.00)A. B.C.D.E.解析:(2).PGI 2 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3).TXA 2 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4).TNF- 主要来自于(分数:1.00)A.B.C.D. E.解析: A.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 B.收缩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 C.收缩血管,抑制心肌收缩力

16、 D.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 E.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分数:4.00)(1).血栓素 A 2 可(分数:1.00)A.B.C.D.E. 解析:(2).前列环素可(分数:1.00)A.B.C.D. E.解析:(3).血小板活化因子可(分数:1.00)A.B.C.D.E. 解析:(4).儿茶酚胺可(分数:1.00)A.B. C.D.E.解析: A.内毒素 B.组胺 C.血栓素 D.氧自由基 E.前列环素(分数:3.00)(1).休克时血小板可释放(分数:1.00)A.B.C. D.E.解析:(2).休克时白细胞可释放(分数:1.00)A.B.C.D. E.解析:(3).休克时肥大细胞可释放

17、(分数:1.00)A.B. C.D.E.解析:三、X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休克时引起微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有(分数:2.00)A.PGI2B.MDF C.LTD4 D.TXA2 解析:2.休克时引起微血管扩张的体液因子有(分数:2.00)A.肾上腺素B.PGE C.LTC4D.内啡肽 解析:3.脓毒性休克的补体激活可引起(分数:2.00)A.白细胞呼吸爆发 B.微血管收缩C.白细胞溶酶体酶释放 D.细胞死亡 解析:解析 本题答案是 A、C、D。脓毒性休克时补体的活化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呼吸爆发和溶酶体酶的释放,并可介导补体参与的细胞毒作用,即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膜表面相应抗

18、原结合,形成复合物而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所形成的攻膜复合物对靶细胞发挥裂解效应,导致细胞死亡。题目 74 的部分内容也已提到,内毒素介导补体激活的主要后果是引起血管扩张。4.休克合并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分数:2.00)A.心输出量(CO)降低 B.中心静脉压(CVP)升高C.肺动脉楔压(PAWP)升高 D.血压降低 解析:解析 本题答案是 A、C、D。单纯的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时,可以由于右心室功能障碍、容量负荷过度或其舒张顺应性降低而导致中心静脉压的升高。但当休克合并心力衰竭时,由于外周循环衰竭,大量血液淤积在外周血管中,使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可以不高甚至降低;此时如果心力衰竭继续

19、恶化,中心静脉压可以逐渐上升。5.休克时引起微循环无复流现象的因素(分数:2.00)A.血压过低B.白细胞嵌塞 C.血管内皮肿胀 D.微血栓形成 解析:6.休克时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体液因子有(分数:2.00)A.MDFB.PAF C.LTB4D.TXA2 解析:7.休克时细胞膜主要对以下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A.Na+ B.Fe2+ C.Ca2+ D.Mg2+(分数:2.00)A. B.C. D.解析:四、问答题(总题数:5,分数:35.00)8.阐述血压下降不是早期休克诊断指标的原因。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休克早期由于代偿反应,可使血压维持在一定的范围甚至升高。发生机制包括

20、外周总阻力增高:多个部位器官组织的微、小动脉收缩可增加外周阻力,有助于血压的维持。心输出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使心输出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加:由于水钠潴留、快速自身输血和缓慢自身输液的效应使回心血量增加。血管的收缩减少了血管容量,使它与失血等因素引起的血容量不足互相适应;血压的维持和血液的重新分布有助于保证心脑血液的供应,但却引起内脏器官血液灌流不足,组织产生缺血性缺氧。因此,组织器官微循环障碍发生在血压明显下降之前,血压下降并不是早期休克的判断指标。9.简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原理。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由

21、于心泵功能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下降所引起的休克,成为心源性休克。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原理包括:心肌坏死: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血压在休克早期就明显降低。外周阻力失调:由于动脉血压下降等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管过度收缩,外周阻力增高,后负荷加大,心肌耗氧增多,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可使梗死范围加大。在心肌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由于心输出量显著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和压力增高,通过心室壁的牵张感受器,从而反射性地抑制交感神经中枢,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促使血压下降。10.简述高排低阻型休克微循环灌流量不足的机制。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高排低阻型或高

22、动力型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低,血压略低,心脏排出量高。此时仍然有组织微循环灌流不足,主要是因为血管过度扩张,使血液淤滞在外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供血不足;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血液未经交换即回流,真毛细血管血流仍有不足,不能实现交换功能,血中乳酸含量增加。11.简述感染性休克易合并 DIC 的原理。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不同类型的休克在晚期都有可能发生 DIC,感染性休克也不例外,其机制主要有:血管内皮损伤:内皮损伤会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激活凝血因子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损伤的内皮亦可释放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损伤

23、:组织损伤时大量的组织因子释放入血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血细胞大量破坏,释放促凝物质:红细胞的膜内磷脂有直接的促凝作用,释放的 ADP 和其他炎性介质激活血小板;白细胞破坏使组织因子等凝血活酶样物质释放入血。此外,外源性促凝物质入血,蛋白 C 缺乏或活性下降和纤溶活性改变等也参与休克时 DIC 的发生。感染性休克时,内毒素可直接激活血小板,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白细胞溶酶释放,激活补体,使组织凝因子释放等。加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毛细血管血流缓慢,缺氧及酸中毒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更易诱发 DIC 的发生。12.简述补充血容量对各型休克治疗的共同原则及机制。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

24、析:各种休克都有有效循环血量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因此,补充血容量是提高心输出量和改善组织灌流量的根本措施。除了补充丢失量以外,还要填补开放的毛细血管容量,提倡扩容疗法,甚至提出超量输液。但对于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由于大量输液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血液稀释使切应力下降导致 NO 释放减少,过量输液影响凝血功能和造成水肿等原因,现提出对这些患者实行限制性输液的概念,建议临床上休克的救治不需要快速提升血压至正常,而可先把血压回升到 70mmHg左右,以达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不发生功能障碍的最低要求。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9.00)患者,女,40 岁。因为骑摩托车

25、撞上高速公路的护栏而被送入急诊室。检查脉搏 140 次/分,血压90/40mmHg,腹软腹胀。请问:(分数:9.00)(1).患者可能发生的病理过程是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病史和血压、心率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发生了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出血性休克。(2).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患者腹软,说明没有腹部炎症,腹胀可能是因为器官内脏出血而导致。因此,该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因为腹腔内脏器官(脾和肝)的破裂出血。(3).患者处于该病理过程的哪一个时期?为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患者的血压为 90/40mm

26、Hg,收缩压处于正常下限,说明患者的休克处于代偿期。患者,男,60 岁。被汽车撞伤后送入急诊室。有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和低血压,心率为 70 次/分。请问:(分数:10.00)(1).此患者处于何种病理过程?可能的解释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病例描述,该患者发生了外伤造成的创伤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发生的可能性最大。按照休克发生发展机制来分析,不管患者处于休克的哪一个阶段,患者都会因为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而有心率加快的表现。但该患者的心率为 70 次/分钟,这是需要分析和找到合理解释之处。最合理的解释是该患者的心率受到了外力控制而不接受交感神经兴奋的刺激,从而维持不变的心率。事实是该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心率被人为控制在 70 次/分钟,不受机体本身神经兴奋性变化的影响。(2).此患者的心率变化和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是否符合相应的病理过程的反应特征?为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患者有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是因为出血性休克,出现了典型的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减少。本病例用于提醒学生,休克整个过程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兴奋;临床患者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临床表现各有参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