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医学-5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X 型题(总题数:34,分数:51.00)1.以下与内毒素引起 DIC 有关的机制有(分数:1.50)A.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B.使白细胞释放凝血活酶C.直接激活因子D.释放 PF32.纤溶酶在 DIC 发生中的作用是(分数:1.50)A.水解凝血酶B.降解纤维蛋白原C.破坏内皮细胞间的连接D.降解纤维蛋白3.DIC 引起出血主要是因为(分数:1.50)A.凝血物质的消耗B.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C.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D.维生素 K 缺乏4.凝血因子a 可直接激活(分数:1.50)A
2、.外源性凝血系统B.内源性凝血系统C.激肽系统D.补体系统5.凝血因子经下列何种酶的作用而生成因子f(分数:1.50)A.激肽释放酶B.蛋白组织酶C.磷脂酶D.纤溶酶6.在 DIC 发生过程中凝血酶的作用是(分数:1.50)A.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B.使可溶性纤维蛋白转化为非溶性纤维蛋白C.使蛋白 C 变为激活的蛋白 CD.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7.在 DIC 发生过程中纤溶酶的作用是(分数:1.50)A.水解凝血酶B.激活补体C.激活蛋白 CD.降解纤维蛋白原8.DIC 的病理变化包括(分数:1.50)A.广泛微血栓形成B.红细胞破坏C.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升高D.脏器功能衰竭9.以
3、下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分数:1.50)A.交感神经兴奋B.纤溶系统的过度抑制C.血液的高凝状态D.大量前列腺素的释放10.以下可直接引起 DIC 的有(分数:1.50)A.血管内皮细胞受损B.肝功能严重受损C.血小板受损伤D.组织因子入血11.在 DIC 发展过程中,FDP 促出血的机制有(分数:1.50)A.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B.抗凝血酶作用C.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D.增强微血管壁通透性12.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容易诱发 DIC,主要是因为(分数:1.50)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B.纤溶系统活性增高C.血液处于高凝状态D.大量促凝物质入血13.单核
4、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可诱发 DIC,主要是因为(分数:1.50)A.纤维蛋白清除不足B.FDP 清除不足C.内毒素清除不足D.纤溶酶清除不足14.肝功能严重障碍促进 DIC 形成,其机制有(分数:1.50)A.抗凝血酶产生减少B.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释放增加C.肝处理乳酸的能力减低D.蛋白 C 在肝合成减少15.凝血因子a 在 DIC 发展中的作用有(分数:1.50)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C.激活网状内皮系统D.激活激肽系统16.挤压综合征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引发 DIC,其过程包括(分数:1.50)A.凝血因子被激活B.组织细胞损伤释放大量组织因子C.同时使和因子被激活D
5、.活化的因子的参与17.临床上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 DIC 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分数:1.50)A.易合并感染,造成血管内皮受损B.激活血小板C.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D.抑制激肽系统活性18.DIC 发展到晚期往往会出现(分数:1.50)A.休克B.多器官功能严重障碍C.溶血性贫血D.微血管内广泛血栓阻塞19.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易诱发 DIC 的原因为(分数:1.50)A.凝血因子增多B.抗凝血酶降低C.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减少20.恶性肿瘤晚期容易并发 DIC,下列因素与之有关的是(分数:1.50)A.肿瘤细胞释放组织凝血活酶B.肿瘤细胞释放纤溶抑制物质C.凝
6、血因子不易活化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21.急性 DIC 时引起休克的机制有(分数:1.50)A.出血B.补体激活C.FDP 的大量形成D.回心血量减少22.DIC 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分数:1.50)A.凝血因子的消耗B.血小板的消耗C.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D.维生素 K 缺乏23.DIC 促使休克发生、发展的机制有(分数:1.50)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微血栓的形成使回心血量减少C.微循环血流加快D.心肌损伤使心输出量减少24.DIC 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表现为(分数:1.50)A.红细胞数目减少B.外周血有红细胞碎片C.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D.血细胞比积降低25.纤溶酶可水解的凝
7、血因子有(分数:1.50)A.凝血因子B.凝血因子C.凝血因子D.凝血因子26.DIC 时的出血可表现为(分数:1.50)A.多部位B.突发的C.自发的D.伤口渗血27.代偿型 DIC 主要表现为(分数:1.50)A.凝血物质生成超过消耗B.凝血物质消耗超过生成C.凝血物质生成与消耗相平衡D.凝血与纤溶程度相平衡28.在 DIC 发生过程中,激肽释放酶的作用是(分数:1.50)A.加速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B.加速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C.加速补体系统激活D.加速纤溶系统激活29.急性失代偿型 DIC 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50)A.出血B.脏器功能衰竭C.低血压D.贫血30.RBC 大量破坏引起
8、DIC 的机制是(分数:1.50)A.释放血红蛋白B.释放大量磷脂入血C.溶酶体破裂D.释放 ADP31.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试验)是检查(分数:1.50)A.凝血酶原的存在B.纤维蛋白原的存在C.纤维蛋白单体的存在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片段的存在32.DIC 患者可出现以下哪些临床表现(分数:1.50)A.明显的皮肤黏膜苍白B.呼吸困难C.肾衰竭D.出血33.下列与急性 DIC 引起休克有关的是(分数:1.50)A.微血栓阻塞微循环B.补体、激肽系统被激活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心脏缺血、缺氧D.出血使循环血量减少34.DIC 的治疗中,下列治疗原则正确的有(分数:1.50)A.使用
9、肝素须坚持“宜早勿晚”的原则B.确诊为急性 DIC 后可静脉输入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C.DIC 出血明显时立即使用 6-氨基己酸D.凡是 DIC 都可使用链激酶三、问答题(总题数:9,分数:31.00)35.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为何易诱发 DIC? (分数:3.00)_36.酸中毒患者容易发生 DIC 的机制是什么? (分数:3.00)_37.胎盘早剥引起 DIC 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分数:3.00)_38.DIC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分数:3.00)_39.阐述严重感染引起 DIC 的机制。 (分数:3.00)_40.DIC 和休克有什么相互联系?阐述其具
10、体机制。 (分数:4.00)_41.在 DIC 病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类型的缺氧?并简述其缺氧的原因和机制。 (分数:4.00)_42.DIC 患者的贫血是何种类型?发生机制是什么? (分数:4.00)_43.D-二聚体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 (分数:4.00)_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8.00)44.患者,男,4 岁。因发热,呕吐、皮肤有出血点 2 天入院。查出血点涂片可见脑膜炎双球菌。治疗中皮肤出血点逐渐增多呈片状,血压由入院时的 98/70mmHg 降至 60/40mmHg。 问:患儿可能发生了什么病理过程?应进一步对该患儿做什么检查? (分数:9.00)_患者,女,30 岁
11、。因妊娠 39 + 周,伴下腹痛待产 3 小时入院。患者曾于妊娠 33 周做产前检查时,诊断为“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体格检查:体温 36.8、呼吸 20 次/分、脉搏 88 次/分、血压150/100mmHg、皮肤无出血点,心肺无异常。分娩经过:进入第二产程不久,孕妇在用力分娩时有气促,随后不久分娩出一正常男婴,患者气促加重。呼吸 28 次/分,心悸明显,心率 130 次/分,产道发生大出血,约 1200ml 以上,且流出血不凝固。血压下降至 90/60mmHg。实验室检查:红细胞(RBC)1.510 12 /L正常(3.55.5)10 12 /L,血红蛋白(Hb)50g/L(正常 110
12、150g/L),白细胞(WBC)11.010 9 /L正常(4.010.0)10 9 /L,血小板(PLT)4510 9 /L正常(100300)10 9 /L。尿常规显示尿蛋白(+)、RBC(+)、WBC(+)、颗粒管型(+)。凝血酶原时间(PT)25s(正常对照约 14s),凝血酶时间(TT)21s(正常对照约 12s),纤维蛋白原定量(Fg)0.98g/L,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外周血红细胞碎片6%,D-二聚体(乳胶法)阳性(+)。产后观察见注射部位有血肿、淤斑。抽血检验及病理活体检查报告称血中有羊水成分及胎盘组织细胞。 问:(分数:9.00)(1).该患者发生了 DIC,其具
13、体原因是什么?(分数:3.00)_(2).该病例中促进该患者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分数:3.00)_(3).该患者 DIC 的临床表现有什么?(分数:3.00)_基础医学-5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X 型题(总题数:34,分数:51.00)1.以下与内毒素引起 DIC 有关的机制有(分数:1.50)A.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B.使白细胞释放凝血活酶 C.直接激活因子 D.释放 PF3解析:2.纤溶酶在 DIC 发生中的作用是(分数:1.50)A.水解凝血酶B.降解纤维蛋白原 C.破坏内皮细胞间的连接D.降解纤
14、维蛋白 解析:3.DIC 引起出血主要是因为(分数:1.50)A.凝血物质的消耗 B.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C.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D.维生素 K 缺乏解析:4.凝血因子a 可直接激活(分数:1.50)A.外源性凝血系统B.内源性凝血系统 C.激肽系统 D.补体系统解析:5.凝血因子经下列何种酶的作用而生成因子f(分数:1.50)A.激肽释放酶 B.蛋白组织酶C.磷脂酶D.纤溶酶 解析:6.在 DIC 发生过程中凝血酶的作用是(分数:1.50)A.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 B.使可溶性纤维蛋白转化为非溶性纤维蛋白 C.使蛋白 C 变为激活的蛋白 C D.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 解析:7.
15、在 DIC 发生过程中纤溶酶的作用是(分数:1.50)A.水解凝血酶B.激活补体 C.激活蛋白 CD.降解纤维蛋白原 解析:8.DIC 的病理变化包括(分数:1.50)A.广泛微血栓形成 B.红细胞破坏 C.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升高 D.脏器功能衰竭 解析:9.以下影响 DIC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分数:1.50)A.交感神经兴奋B.纤溶系统的过度抑制 C.血液的高凝状态 D.大量前列腺素的释放解析:10.以下可直接引起 DIC 的有(分数:1.50)A.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B.肝功能严重受损C.血小板受损伤 D.组织因子入血 解析:11.在 DIC 发展过程中,FDP 促出血的机制有(分数:1
16、.50)A.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B.抗凝血酶作用 C.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 D.增强微血管壁通透性 解析:12.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容易诱发 DIC,主要是因为(分数:1.50)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B.纤溶系统活性增高C.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D.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解析:1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可诱发 DIC,主要是因为(分数:1.50)A.纤维蛋白清除不足 B.FDP 清除不足 C.内毒素清除不足 D.纤溶酶清除不足 解析:14.肝功能严重障碍促进 DIC 形成,其机制有(分数:1.50)A.抗凝血酶产生减少 B.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释放增加 C.肝处理乳酸的能
17、力减低 D.蛋白 C 在肝合成减少 解析:15.凝血因子a 在 DIC 发展中的作用有(分数:1.50)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C.激活网状内皮系统D.激活激肽系统 解析:16.挤压综合征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引发 DIC,其过程包括(分数:1.50)A.凝血因子被激活 B.组织细胞损伤释放大量组织因子 C.同时使和因子被激活 D.活化的因子的参与 解析:17.临床上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 DIC 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分数:1.50)A.易合并感染,造成血管内皮受损 B.激活血小板C.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D.抑制激肽系统活性解析:18.DIC 发展到晚期往往会出现
18、(分数:1.50)A.休克 B.多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C.溶血性贫血 D.微血管内广泛血栓阻塞解析:19.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易诱发 DIC 的原因为(分数:1.50)A.凝血因子增多 B.抗凝血酶降低 C.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减少解析:20.恶性肿瘤晚期容易并发 DIC,下列因素与之有关的是(分数:1.50)A.肿瘤细胞释放组织凝血活酶 B.肿瘤细胞释放纤溶抑制物质 C.凝血因子不易活化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 解析:21.急性 DIC 时引起休克的机制有(分数:1.50)A.出血 B.补体激活 C.FDP 的大量形成 D.回心血量减少 解析:22.DIC 引起出血的主
19、要原因有(分数:1.50)A.凝血因子的消耗 B.血小板的消耗 C.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 D.维生素 K 缺乏解析:23.DIC 促使休克发生、发展的机制有(分数:1.50)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微血栓的形成使回心血量减少 C.微循环血流加快D.心肌损伤使心输出量减少 解析:24.DIC 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表现为(分数:1.50)A.红细胞数目减少 B.外周血有红细胞碎片 C.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D.血细胞比积降低 解析:25.纤溶酶可水解的凝血因子有(分数:1.50)A.凝血因子 B.凝血因子 C.凝血因子D.凝血因子 解析:26.DIC 时的出血可表现为(分数:1.50)A.多部位
20、 B.突发的 C.自发的 D.伤口渗血 解析:27.代偿型 DIC 主要表现为(分数:1.50)A.凝血物质生成超过消耗B.凝血物质消耗超过生成C.凝血物质生成与消耗相平衡 D.凝血与纤溶程度相平衡解析:28.在 DIC 发生过程中,激肽释放酶的作用是(分数:1.50)A.加速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B.加速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C.加速补体系统激活D.加速纤溶系统激活 解析:29.急性失代偿型 DIC 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50)A.出血 B.脏器功能衰竭 C.低血压 D.贫血 解析:30.RBC 大量破坏引起 DIC 的机制是(分数:1.50)A.释放血红蛋白B.释放大量磷脂入血 C.溶酶体破裂
21、D.释放 ADP 解析:31.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试验)是检查(分数:1.50)A.凝血酶原的存在B.纤维蛋白原的存在C.纤维蛋白单体的存在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片段的存在 解析:32.DIC 患者可出现以下哪些临床表现(分数:1.50)A.明显的皮肤黏膜苍白B.呼吸困难 C.肾衰竭 D.出血 解析:33.下列与急性 DIC 引起休克有关的是(分数:1.50)A.微血栓阻塞微循环 B.补体、激肽系统被激活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心脏缺血、缺氧 D.出血使循环血量减少 解析:34.DIC 的治疗中,下列治疗原则正确的有(分数:1.50)A.使用肝素须坚持“宜早勿晚”的原则 B.确诊为急
22、性 DIC 后可静脉输入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 C.DIC 出血明显时立即使用 6-氨基己酸 D.凡是 DIC 都可使用链激酶解析:三、问答题(总题数:9,分数:31.00)35.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为何易诱发 DIC?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肝功能严重障碍诱发 DIC 的具体机制有:损伤的肝细胞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肝产生蛋白C、AT-及纤溶酶原等抗凝物质的能力降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致肝损伤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系统;肝的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显著下降。36.酸中毒患者容易发生 DIC 的机制是什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酸中毒患者容易发生 D
23、IC 的机制有:酸中毒时机体的代谢产物酮体、乳酸等可刺激或损伤内皮细胞,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酸性条件下,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血小板易于聚集和黏附,且释放的促凝因子也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7.胎盘早剥引起 DIC 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胎盘早剥引起 DIC 发生的机制是:任何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组织损伤和有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者都可引起 DIC。子宫组织含有丰富的组织因子,胎盘早剥时,胎盘的剥离面和损伤的蜕膜中的组织因子释放入母体血液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妊娠 3 周开始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逐渐增多
24、,而 AT-、tPA、uPA 等含量降低,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增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末期最为明显。38.DIC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DIC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出血。 (2)出血的特点为:常为 DIC 最早的临床表现;多部位严重出血倾向;不易用原发病或原发病当时的病情来解释;常合并休克、栓塞、溶血等 DIC 的其他表现;常规止血药治疗效果欠佳,往往需要用肝素抗凝结合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综合治疗。 (3)出血的发生机制: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消耗。全身广泛微血栓的形成,造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大
25、量消耗,凝血功能障碍。继发纤溶亢进。在凝血过程启动的同时,纤溶系统也被启动,最终出现继发性纤溶亢进,大量纤溶酶产生,使已经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和纤维蛋白原溶解,还可使多种凝血因子水解。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FDP 具有抗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和多聚体生成;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作用。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缺氧和代谢障碍导致微血管受损。39.阐述严重感染引起 DIC 的机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严重感染引起 DIC 的机制:严重感染时产生的 TNF、IL-1 等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使 TF 表达增加;而同时又可使内皮细胞上的 TM、HS 的表达明显减少,血
26、管内皮表面的抗凝状态变为促凝状态。严重感染时的细胞因子可激活白细胞,释放蛋白酶和活性氧等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系统强烈激活。感染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胶原暴露,血小板被胶原和内毒素活化。激活的血小板进一步释放血小板致聚剂,大量血小板黏附、聚集,促进微血栓形成。此外,内毒素也可通过活化 PAF,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炎性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tPA 减少,而 PAI-1 生成增多,导致形成的微血栓溶解障碍。40.DIC 和休克有什么相互联系?阐述其具体机制。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DIC 和休克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进展。 (1)急性 DIC
27、 常伴发休克: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中大量微血栓形成,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广泛出血使血容量丢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肌受累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心输出量减少;凝血因子的激活,可相继激活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和纤溶系统,产生激肽、组胺、补体等血管活性物质,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回心血量减少;FDP 能增强组胺和激肽的作用,促进微血管舒张。 (2)各种休克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并发 DIC:微循环衰竭,血流缓慢、淤滞,血细胞聚集,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可引起组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性损伤,TF 释放,因子激活,启动凝血系统;酸中毒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度
28、增大;肝、肾等脏器的低灌流状态,无法及时清除某些凝血因子或纤溶产物;代谢性酸中毒可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增强。41.在 DIC 病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类型的缺氧?并简述其缺氧的原因和机制。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在 DIC 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出现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其缺氧的原因和机制如下: (1)低张性缺氧:DIC 可引起休克,休克肺的发生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引起低张性缺氧;DIC 时肺血管微血栓的形成使部分肺泡血流不足,V/Q 增大,导致死腔样通气,肺换气功能障碍,引起低张性缺氧。 (2)血液性缺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9、使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而致血液性缺氧。 (3)循环性缺氧:冠脉微血栓的形成可导致心功能障碍,从而发生全身性循环性缺氧;组织器官局部的微血栓可致局部循环性缺氧。 (4)组织性缺氧:DIC 引起休克,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性损伤,线粒体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组织性缺氧。42.DIC 患者的贫血是何种类型?发生机制是什么?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DIC 患者伴发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具体发生机制为:微血栓的形成使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红细胞流过时常会黏着、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网上,在血流的不断冲击作用下,易引起红细胞破裂;微血流通道受阻,红细胞
30、可由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裂隙挤出血管,导致红细胞扭曲、变形和碎裂;微血栓广泛形成引起的机体缺氧、酸中毒,可直接造成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破裂。43.D-二聚体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D-二聚体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的产物。只有当纤维蛋白原首先被凝血酶分解产生纤维蛋白多聚体,然后再由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多聚体才能生成 D-二聚体。因此,D-二聚体检查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血栓性疾病溶栓疗法的监测。溶栓药物使血栓迅速溶解,D-二聚体明显升高。如药物已获疗效,则 D-二聚体升高后很快下降,如升高后维持在高水平,则提示药物用量可能不足。四
31、、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8.00)44.患者,男,4 岁。因发热,呕吐、皮肤有出血点 2 天入院。查出血点涂片可见脑膜炎双球菌。治疗中皮肤出血点逐渐增多呈片状,血压由入院时的 98/70mmHg 降至 60/40mmHg。 问:患儿可能发生了什么病理过程?应进一步对该患儿做什么检查? (分数:9.00)_正确答案:()解析:从患儿的临床表现看患儿有可能发生了 DIC。为了确诊,应进一步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进一步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DIC 患者血小板计数通常低于 10010 9 /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4 秒),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 1.5g/L。患者,女,30 岁。因妊
32、娠 39 + 周,伴下腹痛待产 3 小时入院。患者曾于妊娠 33 周做产前检查时,诊断为“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体格检查:体温 36.8、呼吸 20 次/分、脉搏 88 次/分、血压150/100mmHg、皮肤无出血点,心肺无异常。分娩经过:进入第二产程不久,孕妇在用力分娩时有气促,随后不久分娩出一正常男婴,患者气促加重。呼吸 28 次/分,心悸明显,心率 130 次/分,产道发生大出血,约 1200ml 以上,且流出血不凝固。血压下降至 90/60mmHg。实验室检查:红细胞(RBC)1.510 12 /L正常(3.55.5)10 12 /L,血红蛋白(Hb)50g/L(正常 110150
33、g/L),白细胞(WBC)11.010 9 /L正常(4.010.0)10 9 /L,血小板(PLT)4510 9 /L正常(100300)10 9 /L。尿常规显示尿蛋白(+)、RBC(+)、WBC(+)、颗粒管型(+)。凝血酶原时间(PT)25s(正常对照约 14s),凝血酶时间(TT)21s(正常对照约 12s),纤维蛋白原定量(Fg)0.98g/L,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外周血红细胞碎片6%,D-二聚体(乳胶法)阳性(+)。产后观察见注射部位有血肿、淤斑。抽血检验及病理活体检查报告称血中有羊水成分及胎盘组织细胞。 问:(分数:9.00)(1).该患者发生了 DIC,其具体原因是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该患者发生 DIC 的原因为羊水栓塞、胎盘组织细胞入血等可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因素。(2).该病例中促进该患者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该病例中促进 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是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该患者 DIC 的临床表现有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和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