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4270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5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9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 70 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安徽萧县、怀远和宁国分别有葡萄、石榴和核桃等特产。这些物种最先由西域传入中原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今年发掘出来的大运河文物。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 3.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

2、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4.安徽的喜剧艺术异彩纷呈,其中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地方剧种是 A.凤阳花鼓戏 B.庐剧 C.黄梅戏 D.京剧 5.6 月 26 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世界禁毒日”。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领导者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康有为 6.1912 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右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 年 B.1925 年 C.1926 年 D.1927 年 7.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

3、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8.近代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的政体是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总统制共和制 D.议会共和制 9.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 的是 A.二战爆发:1939 年 B.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10.今年是欧元正式启用 10 周年。下列标志所代表的组织中,与欧元密切相关的是 A B C D 二、组合列举题: (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阅读下

4、列描述,将句子填写完整) 11.古代中国,女性在许多领域有过杰出的贡献。 (1)_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创立殿试制度,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2)_远嫁松赞干布,把中原许多作物和技术带到吐蕃,是汉藏交往的使者。 (3)_生活在两宋之交,词风委婉清新,留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名作。 12.漫长的世界史中,许多文学名著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 (1)_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_是一部古代民间故事集,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名篇,生动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3)_为文艺复兴先驱但丁所著,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13.历史上的

5、许多改革或法律,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平等。 (1)_颁布于法国大革命初期,宣传人生来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_改革开始于 1861 年,俄国从此走上近代化道路。改革中,沙皇颁布法令,解放农奴。 (3)_(改革名称)开始于 1868 年,日本从此步入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革中,政府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14.下列诞生于 20 世纪中国的歌曲,唱响了不同时代的主旋律。 (1)“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一队队官兵高唱着战歌,奔赴_(1926-1927 年)前线。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歌颂了_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3) “1979 年

6、,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 歌词表明, 我国_的“窗口”从此打开。 15.20 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救国强国梦,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 (1)1905 年形成了_,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_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中共“七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_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6 小题 10 分,第 17 小题 12 分,共 2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近来,朝核问题引发全球关注。 材料一 2005 年是“

7、世界物理年”。为了纪念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全球物理学界开展了名为“物理改变世界”的系列活动。 (1)爱因斯坦提出的最重要的科学理论是_,(2 分)这一理论在科学史上有何重大意义?(2 分) 材料二 爱因斯坦在二战后期表示: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2)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认为“提议研制核武器”是“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2 分)他希望科学研究用于什么目的?(2 分) 材料三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宣布 于5月25 日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声明中称,200 9年5月25日, 朝

8、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3)请你谈谈中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2 分) 17.2009年1月 ,具有黑人血统的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 材料一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1)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2 分) 材料二 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成功的讲话说:“安尼克松库伯已经 106 岁高龄了。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看到了一

9、个民族通过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的战胜了恐惧。当日本的炸弹投向珍珠港,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代人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 (2)材料二中提到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于_年的美国;(2 分)领导实施“新政”和面对珍珠港事件进行反击的美国总统是_。(2 分) (3)20 世纪以来,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请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各举一个合作、对抗的典型事例。(4 分) 合作: 对抗: (4)2008 年 9 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不管谁任总统,中美关系都要向前发展。”请结合中美关系以来的 30 年历史,谈谈你对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认识。(2 分) 四、

10、分析与探究(13 分) 18.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2009 年 5 月 26 日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比喻两岸关系与发展。 【历史回眸】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请将下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3 分) 朝代 相关史实 朝 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清朝 1662 年, (人物)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次年设台湾府,隶属 省。 (2)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因_战争中清军战败而被日本割占。(2 分)中国政府 1945 年

11、能够成功收回台湾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时事追踪】 (3)1979 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台海两岸关系各层次交流日趋频繁。不久,“_,一国两制”,即“_”、“通商”、“_”。(2 分) 【学史方法】 (4)台湾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之前,大陆和台湾之间就有往来。如果请你就这一结论搜集相关史料,除上网查询和咨询他人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2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A 6.B 7.D 8.A 9.D 10.C 二、组合列举题: 11. (1)武则天;(2)文成公主;(3)李清照。 12(1)荷马史诗;(2)天方夜谭(或一千

12、零一夜);(3)神曲 13.(1)人权宣言(或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或 1791 年宪法);(2)农奴制(或废除农奴制,或亚历山大二世;(3)明治维新。 14.(1)北伐;(2)渡江;(3)对外开放。 15(1)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 三、材料解析题: 16.(1)相对论(2 分),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是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之一等(2 分,答出一点即可得 2 分)。 (2)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2 分) 造福人类,而不是用于战争。(2 分) (3)朝鲜重返六方会谈;在联合国框架内和平解决;停止核

13、试验;朝鲜半岛无核化等(2 分,答出一点即可得 2 分)。 17.(1)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废除了蓄奴各州的黑奴制度)(2 分)。 (2)1929(2 分),富兰克林罗斯福(2 分)。 (3)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或共同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 分); 对抗:美国阻止中国统一台湾(或朝鲜战争)(2 分)。 (4)应加强对话与交流;平等交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2 分,答出一点即可得 2 分,答出意思相近的其他答案,也可同等得分)。 四、分析与探究: 18.(1)元(1 分),郑成功(1 分),福建(1 分)。 (2)甲午中日(或甲午)(2 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或世界犯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 分,答出一点即可得 2 分)。 (3)和平统一(2 分),通邮(1 分),通航(1 分)。 (4)查阅历史书籍文献;对比历史地图;寻找历史文物、遗址等(2 分,答出一点即可得 2 分,答出意思相近的其他答案,也可同等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