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1428373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及答案解析(总分:38.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3.00)1.应激相关障碍 (分数:1.00)_2.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数:1.00)_3.闪回 (分数:1.00)_二、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4.心因性精神障碍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分数:1.00)A.McCabeB.S. FreudC.BlulerD.WimmerE.Hippocrates5.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应激反应的特征() (分数:1.00)A.可出现意识障碍B.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C.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D.病程一般不超过 3 个月E.

2、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联系6.以下哪项不是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特点() (分数:1.00)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B.症状常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C.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D.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E.发病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7.以下哪项不是适应性障碍的特征() (分数:1.00)A.应激源常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B.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易患C.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年D.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品行障碍E.症状以情绪和行为障碍为主8.关于感应性精神障碍,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B.原发者与继发者关系一般密切C.原发者与继发者精神症状极

3、不相似D.被感应者个性内向,具有脆弱性和易感素质E.病程多为慢性,患者与原发者分开后症状有缓解趋势9.急性应急障碍与 PTSD 的主要区别在() (分数:1.00)A.起病时间和病程B.应急事件C.临床症状D.预后E.有无精神病性症状10.在 PTSD 的各个阶段,下列哪种治疗是最常见的选择() (分数:1.00)A.焦虑处理治疗B.认知治疗C.药物治疗D.暴露疗法E.电抽搐治疗11.急性应激反应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分数:1.00)A.2 周B.3 周C.4 周D.5 周E.6 周12. PTSD 的精神障碍延迟出现,但一般不会超过() (分数:1.00)A.2 个月B.3 个月C.4 个

4、月D.5 个月E.6 个月13.适应障碍出现的精神障碍多在应急事件发生后() (分数:1.00)A.2 周内B.3 个月内C.1 个月内D.2 个月内E.4 个月内14.适应障碍发生与否,取决于() (分数:1.00)A.应急源的强度B.应激时间C.应急源的强度和个性心理特征D.经济状况E.认知功能15.创伤性事件是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分数:1.00)A.病因B.必要条件C.充分条件D.充分和必要条件E.症状标准16.创伤性事件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伏期为() (分数:1.00)A.几周到数月不等B.超过半年C.很少超过 6 个月D.数分钟至数小时E.23 周内17.创伤后应激障碍(P

5、TSD)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哪一项不正确() (分数:1.00)A.难以入睡B.过分的担心害怕C.注意集中困难D.夜惊E.易激惹18.PTSD 的严重标准是() (分数:1.00)A.社会功能受损B.职业功能受损C.家庭功能受损D.学习功能受损E.躯体症状严重三、(二)X 型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9.关于适应障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1.00)A.应急源的存在和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B.发病多在应急事件发生后的 13 个月之间C.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D.可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E.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6、20.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出现() (分数:1.00)A.闪回B.回避C.警觉性增高D.情感麻痹E.情绪高涨2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依据有() (分数:1.00)A.经历了具有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成灾难性的应激事件或情境B.各种形式的不断回想或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或情境C.持续的回避行为D.持续的警觉性增高E.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到发病存在潜伏期2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程特点为() (分数:1.00)A.症状出现在事件发生后几分钟或在几小时内B.精神障碍延迟发生C.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 3 个月D.症状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发生,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E.症状在事件发生后几天内消失23.发生创伤后应激障

7、碍的危险因素有() (分数:1.00)A.存在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与既往史B.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 岁前父母离异)C.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倾向D.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E.躯体健康状态欠佳24.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性事件的特点是() (分数:1.00)A.应激障碍的诱发事件较轻,如失恋或被解雇等B.明显的长时间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C.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的应激事件或情境D.这类事件或情境可使几乎每个人都出现弥漫性痛苦E.长时间的存在25.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表现为() (分数:1.00)A.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B.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C.

8、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呈现(症状闪回)D.当面临类似情境,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E.与创伤经历有关的幻听、幻视26.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回避行为可表现为() (分数:1.00)A.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B.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C.与别人疏远、不密切,与亲人情感变淡D.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活动仍保持兴趣E.不能回忆创伤性经历的某一重要方面27.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持续警觉性增高可表现为() (分数:1.00)A.难入睡或易惊醒B.激惹性增高C.集中注意困难D.闪回E.过分警觉28.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在于(

9、) (分数:1.00)A.抑郁症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的闯入性回忆与梦境B.抑郁症有兴趣下降、情绪低落、悲观C.抑郁症患者自卑、自责自罪D.抑郁症没有针对特定住他人或场所的回避E.抑郁症患者有“选择性失忆”29.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点有() (分数:1.00)A.遭受创伤事件时有无头部外伤史B.遭受创伤事件时有无意识丧失史C.有无器质性病变的实验室或影像学证据D.有无酒精、药物滥用E.有无躯体疾病30.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特点有() (分数:1.00)A.药物包括抗抑郁剂、抗焦虑药、抗癫痫药、锂盐等B.抗抑郁剂可改善睡眠、抑郁焦虑症状,能减轻闯入和回避症状C.除非病人有过

10、度兴奋或暴力行为,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D.终生用药E.缓解后即可停药3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后特点有() (分数:1.00)A.大多在 1 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B.病程可长达数年C.个别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D.病程波动缓解E.大多几个月后可恢复32.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有() (分数:1.00)A.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B.暴露于这种精神创伤性情境的时间和密切程度C.人格特征、躯体心理素质D.个人经历E.社会支持33. 持续的回避表现包括() (分数:1.00)A.反复去想创伤性经历B.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的活动C.不愿与人交往D.兴趣变狭窄E.选择性

11、遗忘四、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00)34.个体面对精神应激时的心理生理反应包括三个方面: 1、 2、 3。(分数:1.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五、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35. 试述应激相关障碍的共同特点。 (分数:1.00)_36.简述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分数:1.00)_六、案例分析(总题数:1,分数:2.00)【案例】 患者孙某某,女性,35 岁,中专文化,已婚,售货员。 主诉:受惊吓后反复恐惧、回想,做噩梦 1 年。 病史:1 年前患者乘坐的电梯出现故障,电梯在 16 层失去控制,门不能打开,被困半小时后,电梯突然加速降至 10

12、层后,患者被救出,数日后开始出现反复不自主地回忆起当时被困电梯内的情景,非常逼真,仿佛又回到当时一个人被困电梯内,突然电梯下落时的情况,伴随强烈的恐惧,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全身发抖,不愿回忆但却控制不住,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每天反复出现十余次;偶尔会把穿浅蓝色衣服的人错看成电梯维修员而紧张不安;要靠安眠药入睡,否则无法入睡或睡眠不深,经常半夜在噩梦中惊醒,一身大汗,梦中的内容多为被困电梯或从高空坠落。白天则高度警觉,普通的门铃声和电话铃声都会让患者惊跳起来,注意力分散,常常一个人发呆,有木然、淡然的感觉,自己感到似乎对任何事情都发生不了兴趣,过去热衷的跳舞活动现在也兴趣索然,感到与外界疏远

13、、隔离,似乎对什么都无动于衷,难以感受各种细腻的情感,“心灰意冷”,“听天由命”。易激惹,常常对家人大发脾气;为回避坐电梯,将自家高层住房卖掉;半年来患者痛不欲生,无法工作,多次要求鉴定和赔偿。 既往史:否认有严重躯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排行老大,有一弟,母孕期正常,足月顺产,婴幼儿期发育正常。适龄上学,学习成绩一般。技术学校毕业后工作,与同事关系一般。患者平时无特殊兴趣爱好,不嗜烟酒。病前性格:自幼性格内倾,不好交往,胆小敏感,曾数次因割破手等小伤而“晕倒”,父母溺爱,对患者反应特别敏感,过度保护。 月经史:正常。 家族史:否认父母两系三代家庭成员有精神病患者及性格怪异者。 体格检

14、查:正常。 精神检查: 一般表现: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衣着整洁,头发稍凌乱,反应迟缓,精神萎靡,焦虑面容,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精神检查合作。 认知过程:交谈主动,声音低但发音清楚,言谈有条理,无思维松弛表现,诉反复控制不住地回忆电梯内受惊吓体验,体验生动,如诉“太痛苦了,总忘不了电梯失控的事情,想起来就害怕,老是做噩梦”,“看到电梯时,就会心跳加快、出汗、脸色苍白”,承认时有视错觉,“经常将穿浅蓝色衣服的人错看成电梯维修员,立即感到心慌、呼吸困难”,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难于入睡,易惊醒,经常做噩梦,梦中内容多为被困电梯或从高空坠落,“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脑子反应慢”。未

15、及幻觉、妄想,无明显悲观、自卑。 情感过程:在整个面谈过程中,患者情绪稍抑郁,轻度焦虑,情感反应协调,对周围声响比较警觉,如患者面带焦虑的诉说“每天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怕得要死”,“经常担心再次遇到电梯出事”,“家里电话、门铃都停掉了,因为一听到大的声音就会跳起来”,“过去脾气不大的,现在一点耐性都没有,经常朝家里人大发脾气”,“啥兴趣都没了,成天不愿出门,简直不想活了”,“平时不想的时候,心情还稍微好一些”。 意志和行为:持续回避,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电梯事故的事,拒绝乘坐电梯。谈起电梯的事就面色苍白、全身发抖,坐立不安,痛哭流涕,对问话回答反应稍迟钝,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减少,对创伤经历中

16、的重要情节遗忘。“不愿出门,不愿见人,也不能带孩子、做家务了”。未见其他怪异言语和行为,无冲动、自伤行为,饮食、二便正常。 自知力:患者自感非常痛苦,求治愿望迫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数:2.00)(1).该患者有哪些精神症状? (分数:1.00)_(2).该患者诊断为何病?该病发病过程有哪些特征? (分数:1.00)_三基培训考试精神科学应激相关障碍答案解析(总分:38.00,做题时间:60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3.00)1.应激相关障碍 (分数:1.00)_正确答案:(应激相关障碍指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解析:2.创伤后应激

17、障碍 (分数:1.00)_正确答案:(创伤后应激障碍指遭受强烈应激后所出现的延迟性和持续性精神障碍,以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持续性的回避为特征性临床表现。)解析:3.闪回 (分数:1.00)_正确答案:(闪回指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地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解析:二、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4.心因性精神障碍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分数:1.00)A.McCabeB.S. FreudC.BlulerD.Wimmer

18、E.Hippocrates解析:5.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应激反应的特征() (分数:1.00)A.可出现意识障碍B.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C.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D.病程一般不超过 3 个月 E.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联系解析:6.以下哪项不是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特点() (分数:1.00)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B.症状常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C.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D.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E.发病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解析:7.以下哪项不是适应性障碍的特征() (分数:1.00)A.应激源常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B.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易患C.病程一般不超过一

19、年 D.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品行障碍E.症状以情绪和行为障碍为主解析:8.关于感应性精神障碍,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B.原发者与继发者关系一般密切C.原发者与继发者精神症状极不相似 D.被感应者个性内向,具有脆弱性和易感素质E.病程多为慢性,患者与原发者分开后症状有缓解趋势解析:9.急性应急障碍与 PTSD 的主要区别在() (分数:1.00)A.起病时间和病程 B.应急事件C.临床症状D.预后E.有无精神病性症状解析:10.在 PTSD 的各个阶段,下列哪种治疗是最常见的选择() (分数:1.00)A.焦虑处理治疗B.认知治疗C.药物治疗 D.暴露

20、疗法E.电抽搐治疗解析:11.急性应激反应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分数:1.00)A.2 周B.3 周C.4 周 D.5 周E.6 周解析:12. PTSD 的精神障碍延迟出现,但一般不会超过() (分数:1.00)A.2 个月B.3 个月C.4 个月D.5 个月E.6 个月 解析:13.适应障碍出现的精神障碍多在应急事件发生后() (分数:1.00)A.2 周内B.3 个月内 C.1 个月内D.2 个月内E.4 个月内解析:14.适应障碍发生与否,取决于() (分数:1.00)A.应急源的强度B.应激时间C.应急源的强度和个性心理特征 D.经济状况E.认知功能解析:15.创伤性事件是诊断创伤

21、后应激障碍的() (分数:1.00)A.病因B.必要条件 C.充分条件D.充分和必要条件E.症状标准解析:16.创伤性事件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伏期为() (分数:1.00)A.几周到数月不等 B.超过半年C.很少超过 6 个月D.数分钟至数小时E.23 周内解析:17.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哪一项不正确() (分数:1.00)A.难以入睡B.过分的担心害怕C.注意集中困难D.夜惊 E.易激惹解析:18.PTSD 的严重标准是() (分数:1.00)A.社会功能受损 B.职业功能受损C.家庭功能受损D.学习功能受损E.躯体症状严重解析:三、(二)X 型题(总题数:15,分

22、数:15.00)19.关于适应障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1.00)A.应急源的存在和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B.发病多在应急事件发生后的 13 个月之间 C.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 D.可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E.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解析:20.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出现() (分数:1.00)A.闪回 B.回避 C.警觉性增高 D.情感麻痹 E.情绪高涨解析:2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依据有() (分数:1.00)A.经历了具有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成灾难性的应激事件或情境 B.各种形式的不断回想或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或情境

23、 C.持续的回避行为 D.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E.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到发病存在潜伏期 解析:2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程特点为() (分数:1.00)A.症状出现在事件发生后几分钟或在几小时内B.精神障碍延迟发生 C.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 3 个月 D.症状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发生,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 E.症状在事件发生后几天内消失解析:23.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有() (分数:1.00)A.存在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与既往史 B.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 岁前父母离异) C.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倾向 D.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 E.躯体健康状态欠佳 解析:24.引起创伤

24、后应激障碍的创伤性事件的特点是() (分数:1.00)A.应激障碍的诱发事件较轻,如失恋或被解雇等B.明显的长时间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C.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的应激事件或情境 D.这类事件或情境可使几乎每个人都出现弥漫性痛苦 E.长时间的存在解析:25.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表现为() (分数:1.00)A.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 B.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C.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呈现(症状闪回) D.当面临类似情境,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E.与创伤经历有关的幻听、幻视解析:26.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回避行为可表现为() (分数:1.00

25、)A.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 B.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C.与别人疏远、不密切,与亲人情感变淡 D.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活动仍保持兴趣 E.不能回忆创伤性经历的某一重要方面 解析:27.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持续警觉性增高可表现为() (分数:1.00)A.难入睡或易惊醒 B.激惹性增高 C.集中注意困难 D.闪回E.过分警觉 解析:28.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在于() (分数:1.00)A.抑郁症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的闯入性回忆与梦境 B.抑郁症有兴趣下降、情绪低落、悲观 C.抑郁症患者自卑、自责自罪 D.抑郁症没有针对特定住

26、他人或场所的回避 E.抑郁症患者有“选择性失忆”解析:29.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点有() (分数:1.00)A.遭受创伤事件时有无头部外伤史 B.遭受创伤事件时有无意识丧失史 C.有无器质性病变的实验室或影像学证据 D.有无酒精、药物滥用E.有无躯体疾病解析:30.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特点有() (分数:1.00)A.药物包括抗抑郁剂、抗焦虑药、抗癫痫药、锂盐等 B.抗抑郁剂可改善睡眠、抑郁焦虑症状,能减轻闯入和回避症状 C.除非病人有过度兴奋或暴力行为,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D.终生用药E.缓解后即可停药解析:3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后特点有() (分数:1.00)

27、A.大多在 1 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B.病程可长达数年 C.个别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 D.病程波动缓解E.大多几个月后可恢复 解析:32.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有() (分数:1.00)A.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 B.暴露于这种精神创伤性情境的时间和密切程度 C.人格特征、躯体心理素质 D.个人经历 E.社会支持 解析:33. 持续的回避表现包括() (分数:1.00)A.反复去想创伤性经历B.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的活动 C.不愿与人交往 D.兴趣变狭窄 E.选择性遗忘 解析:四、填空题(总题数:1,分数:1.00)34.个体面对精神应激时的心理生理反应包括

28、三个方面: 1、 2、 3。(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心理行为反应)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躯体反应)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运用心理应付机制)解析:五、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35. 试述应激相关障碍的共同特点。 (分数:1.00)_正确答案:(应激相关障碍的共同特点是: 心理社会应是引起本组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 临床主要表现与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 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应相继消失; 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等。)解析:36.简述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分数:1.00)_正确答案:(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反应

29、性朦胧状态:患者主要表现为定向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楚感知,注意力变得狭窄。 反应性木僵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以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呈木僵状态或亚木僵状态。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反应性兴奋状态:表现为伴有强烈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内容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密切联系,并伴有相应情感反应。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以妄想或严重情感障碍为主,反应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易被人理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历时短暂,一般在 1 个月内恢复,经治疗预后良好。)解析:六、案例分析(总题数:1,分数:2.00)【案例】 患者孙某某,女性,35 岁,中专文化,已婚,售货员。 主诉:受惊吓后反复恐惧、回

30、想,做噩梦 1 年。 病史:1 年前患者乘坐的电梯出现故障,电梯在 16 层失去控制,门不能打开,被困半小时后,电梯突然加速降至 10 层后,患者被救出,数日后开始出现反复不自主地回忆起当时被困电梯内的情景,非常逼真,仿佛又回到当时一个人被困电梯内,突然电梯下落时的情况,伴随强烈的恐惧,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全身发抖,不愿回忆但却控制不住,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每天反复出现十余次;偶尔会把穿浅蓝色衣服的人错看成电梯维修员而紧张不安;要靠安眠药入睡,否则无法入睡或睡眠不深,经常半夜在噩梦中惊醒,一身大汗,梦中的内容多为被困电梯或从高空坠落。白天则高度警觉,普通的门铃声和电话铃声都会让患者惊跳起来

31、,注意力分散,常常一个人发呆,有木然、淡然的感觉,自己感到似乎对任何事情都发生不了兴趣,过去热衷的跳舞活动现在也兴趣索然,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似乎对什么都无动于衷,难以感受各种细腻的情感,“心灰意冷”,“听天由命”。易激惹,常常对家人大发脾气;为回避坐电梯,将自家高层住房卖掉;半年来患者痛不欲生,无法工作,多次要求鉴定和赔偿。 既往史:否认有严重躯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排行老大,有一弟,母孕期正常,足月顺产,婴幼儿期发育正常。适龄上学,学习成绩一般。技术学校毕业后工作,与同事关系一般。患者平时无特殊兴趣爱好,不嗜烟酒。病前性格:自幼性格内倾,不好交往,胆小敏感,曾数次因割破手等小伤

32、而“晕倒”,父母溺爱,对患者反应特别敏感,过度保护。 月经史:正常。 家族史:否认父母两系三代家庭成员有精神病患者及性格怪异者。 体格检查:正常。 精神检查: 一般表现: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衣着整洁,头发稍凌乱,反应迟缓,精神萎靡,焦虑面容,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精神检查合作。 认知过程:交谈主动,声音低但发音清楚,言谈有条理,无思维松弛表现,诉反复控制不住地回忆电梯内受惊吓体验,体验生动,如诉“太痛苦了,总忘不了电梯失控的事情,想起来就害怕,老是做噩梦”,“看到电梯时,就会心跳加快、出汗、脸色苍白”,承认时有视错觉,“经常将穿浅蓝色衣服的人错看成电梯维修员,立即感到心慌、

33、呼吸困难”,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难于入睡,易惊醒,经常做噩梦,梦中内容多为被困电梯或从高空坠落,“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脑子反应慢”。未及幻觉、妄想,无明显悲观、自卑。 情感过程:在整个面谈过程中,患者情绪稍抑郁,轻度焦虑,情感反应协调,对周围声响比较警觉,如患者面带焦虑的诉说“每天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怕得要死”,“经常担心再次遇到电梯出事”,“家里电话、门铃都停掉了,因为一听到大的声音就会跳起来”,“过去脾气不大的,现在一点耐性都没有,经常朝家里人大发脾气”,“啥兴趣都没了,成天不愿出门,简直不想活了”,“平时不想的时候,心情还稍微好一些”。 意志和行为:持续回避,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电梯事

34、故的事,拒绝乘坐电梯。谈起电梯的事就面色苍白、全身发抖,坐立不安,痛哭流涕,对问话回答反应稍迟钝,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减少,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不愿出门,不愿见人,也不能带孩子、做家务了”。未见其他怪异言语和行为,无冲动、自伤行为,饮食、二便正常。 自知力:患者自感非常痛苦,求治愿望迫切。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数:2.00)(1).该患者有哪些精神症状? (分数:1.00)_正确答案:(患者的精神症状有:A. 感觉过敏 B. 幻听 C. 错觉 D. 病理性重现(闪回)E 妄想 F 反应迟缓 G 情绪低落 H 情绪焦虑 I 警觉性增高 J 集中注意困难 K 记忆力下降 L 消极观念M

35、情感麻痹 N 持续的回避行为 O 激惹性增高。)解析:(2).该患者诊断为何病?该病发病过程有哪些特征? (分数:1.00)_正确答案:(该患者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该病的发病过程的主要特征如下: (1) 遭受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2)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可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反复出现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3)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可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 (4) 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景的回避,表现为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性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对与创伤经历相关的人和事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5) 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