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436085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预防医学-1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Nox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A支气管 B眼结膜 C气管 D鼻腔 E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分数:1.00)A.B.C.D.E.2.SO2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A细支气管 B上呼吸道 C毛细支气管 D肺泡 E食管(分数:1.00)A.B.C.D.E.3.SO2是下列哪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 A肾炎 B冠心病 C高血压 D食管癌 E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分数:1.00)A.B.C.D.E.4.必需脂肪酸的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 A牛油 B猪油 C羊油 D奶油 E植物油(除椰子油)(分数:1.00)A.B.C.D.E.5.不属

2、于变异指标的是( ) A四分位数间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中位数 E全距(分数:1.00)A.B.C.D.E.6.不属于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是( ) A作用时间 B联合作用 C个体感受性差异 D气象条件 E剂量(分数:1.00)A.B.C.D.E.7.长期不吃新鲜蔬菜水果可发生( ) A干眼病 B坏血病 C癞皮病 D软骨病 E脚气病(分数:1.00)A.B.C.D.E.8.成人早餐摄取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 ) A5%10% B15%20% C25%30% D35%40% E45%50%(分数:1.00)A.B.C.D.E.9.传染源是指( ) A感染病原体的人 B病原携带者

3、C感染病原体的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 E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分数:1.00)A.B.C.D.E.10.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 ) A普查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分数:1.00)A.B.C.D.E.11.从医院选取了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观察体重是否超重与糖尿病的联系,需计算的指标为( ) A患病率 B发病率 C发病率比 D患病率比 E比值比(分数:1.00)A.B.C.D.E.12.当怀疑某因素致某病时进行该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 A患该病的患者 B不患该病

4、的患者 C具有该因素的人群 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分数:1.00)A.B.C.D.E.13.当某种疗法能延长某病的生存期但不能使其彻底治愈时,将出现( ) A该病的发病率将升高 B该病的死亡率将降低 C该病的患病率将升高 D该病的发病率将降低 E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降低(分数:1.00)A.B.C.D.E.14.当样本量足够大时,总体阳性率与阴性率均不接近于 0和 1,总体率 95%的可信区间的估计公式为( ) AP2.58Sp BP1.96SD CP1.96Sx DP2.58Sx EX1.96Sx(分数:1.00)A.B.C.D.E.15.等距离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

5、为( ) A单纯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分数:1.00)A.B.C.D.E.16.定群研究,又称为( ) A队列研究 B现况调查 C病例对照调查 D临床随访研究 E实验研究(分数:1.00)A.B.C.D.E.17.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 A均数 B相对数 C标准差 D中位数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1.00)A.B.C.D.E.18.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 ) A医学观察 B留验 C隔离 D访视 E就地诊验(分数:1.00)A.B.C.D.E.19.反映一个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是指该测验的 ( ) A信度 B效度 C样本

6、 D常模 E误差(分数:1.00)A.B.C.D.E.20.分析四格表资料时,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用连续性校正公式( ) A1T40 BT5 CT1 或 n40 DT1 或 n100 ET5 和 n40(分数:1.00)A.B.C.D.E.21.氟摄入过多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 A脚气病 B克山病 C斑釉齿和氟骨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 E大骨节病(分数:1.00)A.B.C.D.E.22.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治愈率 E病死率(分数:1.00)A.B.C.D.E.23.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社会心理因素 B生物因素 C遗传因素 D物理因素

7、 E化学因素(分数:1.00)A.B.C.D.E.24.观察各种死亡原因所占的比重大小,最好绘制的图形为( ) A直条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线图 E半对数线图(分数:1.00)A.B.C.D.E.25.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指( ) A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间的动态平衡 B人与环境间物质转换的平衡 C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D环境、非生物因素与人类之间的动态平衡且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的动态平衡(分数:1.00)A.B.C.D.E.26.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 A环境污染影响的范围广 B对人群健康影响时间长 C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 D对人群健康

8、的影响常为复杂的多因果关系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27.环境污染非特异性损害是( ) A急性中毒 B致癌作用 C致畸作用 D慢性中毒 E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增高(分数:1.00)A.B.C.D.E.28.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程度首先取决于( ) A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 B环境污染物的性质 C蓄积作用 D机体免疫状态 E个体感受性差异(分数:1.00)A.B.C.D.E.29.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 A公害病 B职业病 C传染病 D食物中毒 E地方病(分数:1.00)A.B.C.D.E.30.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 ) A二巯基丙醇 B小剂量亚

9、甲蓝 C硫代硫酸钠 D二巯基丁二酸钠 E依地酸二钠钙(分数:1.00)A.B.C.D.E.31.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 ) AM BQ CX DG ES(分数:1.00)A.B.C.D.E.32.居民区发生饮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应采用 ( ) A常量氯化消毒 B过量氯化消毒 C碘消毒 D臭氧消毒 E紫外线消毒(分数:1.00)A.B.C.D.E.33.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太阳辐射光线是( ) A红外线 B可视线 CA 段紫外线 DB 段紫外线 EC 段紫外线(分数:1.00)A.B.C.D.E.34.具有最强杀菌能力的紫外线是( ) A200275nm B275320n

10、m C320400nm D400500nm E300400nm(分数:1.00)A.B.C.D.E.35.流行病学主要研究( ) A医院内的患者及患病有关因素 B正常人群的健康水平 C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 D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社区内高危人群及健康水平(分数:1.00)A.B.C.D.E.36.描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 A中位数 B变异系数 C标准差 D算术均数 E标准误(分数:1.00)A.B.C.D.E.37.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E方差(分数:1.00)A.B.C.D.E.38.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

11、量资料的变异度,宜选择 ( ) A全距(R) B中位数(M) C标准差(S) D变异系数(CV)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1.00)A.B.C.D.E.39.某单位一周内发生伤寒患者 30例,罹患率为 15%,试判断该疾病的发生属于( ) A流行 B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 E局部流行(分数:1.00)A.B.C.D.E.40.某地区欲找出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为( ) A某病病死率 B某病患病率 C某病死亡率 D某病患病构成比 E某病发病率(分数:1.00)A.B.C.D.E.41.某地区欲找出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

12、和评价的统计指标为( ) A病死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患病构成比 E发病率(分数:1.00)A.B.C.D.E.42.某年夏季,某工地 20余名工人晚餐吃炒米饭后 13 小时,20 余名工人中 10多名工人出现恶心、上腹痛、剧烈呕吐、腹泻等,不发热,首先应考虑的食物中毒是( ) A沙门菌菌属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C副溶血型弧菌食物中毒 D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E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分数:1.00)A.B.C.D.E.43.某农民将一头死猪以低价出售给邻居食用,造成多人发病,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可考虑诊断为( ) A大肠杆菌属食物中毒 B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C

13、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D肉毒杆菌毒素中毒 E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分数:1.00)A.B.C.D.E.44.某贫困地区,终年食用玉米,皮炎、舌炎、腹泻及周围神经炎患者较多,当地痴呆患者也相对较多。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1 C维生素 E D维生素 PP E维生素 C(分数:1.00)A.B.C.D.E.45.某蓄电池厂,浇铸工,男,40 岁脐周持续性绞痛月余,手按压腹部疼痛可缓解,时有睡眠障碍、感觉乏力、肢端发麻,面部呈灰白色,血象呈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可能诊断为( ) A铅中毒 B汞中毒 C苯中毒 D尘肺 E二氧化硫中毒(分数:1.00)A.B.C.D.E.46.某医师

14、抽样调查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各 20名 15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情况。拟了解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和非病区 15岁女学生身高发育是否不同,宜采用( ) A两样本均数 t检验 B配对计量资料检验 C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t检验 D四格表资料 X2检验 E配对四格表资料 X2检验(分数:1.00)A.B.C.D.E.47.目前预防碘缺乏病,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 ( ) A口服碘化物 B碘化饮水 C碘化食盐 D碘化食品 E预防注射碘油(分数:1.00)A.B.C.D.E.48.哪项不是职业病特点( ) A病因明确 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C多为群发性 D需用特殊治疗方法 E可以预防(分数:1.00)A.B.

15、C.D.E.49.平均数是用于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 ) A分布情况 B离散趋势 C集中趋势 D抽样误差 E个体间变化水平(分数:1.00)A.B.C.D.E.50.切断传播过程的措施不包括( ) A早期发现患者 B预防接种 C开展健康教育 D杀虫 E隔离患者(分数:1.00)A.B.C.D.E.51.三大营养素占热能的比例为( ) A糖 60%65%,蛋白质 10%25%,脂肪 12%15%, B糖 40%60%,蛋白质 20%30%,脂肪 10%20% C糖 60%65%,蛋白质 10%15%,脂肪 15%25% D糖 40%50%,蛋白质 10%20%,脂肪 20%30% E糖 50%6

16、0%,蛋白质 20%30%,脂肪 10%20%(分数:1.00)A.B.C.D.E.52.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 ) A病因预防 B“三早”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临床期预防 E病残预防(分数:1.00)A.B.C.D.E.53.社区卫生服务特点中不包括( ) A综合性服务 B连续性服务 C协调性服务 D可及性服务 E特需性服务(分数:1.00)A.B.C.D.E.54.生产性毒物在生产场所中最常见的存在形态 ( ) A固体、液体 B气体、蒸汽 C气溶胶 D烟、尘 E气体、蒸汽、气溶胶(分数:1.00)A.B.C.D.E.55.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不包括( ) A饮水中不得含有致

17、病的微生物 B化学组成对人体有益无害 C水的感官性状好 D满足生活饮用需要 E不得有细菌和大肠菌群数(分数:1.00)A.B.C.D.E.56.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形式是( ) A新陈代谢 B信息传递 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 E食物链(分数:1.00)A.B.C.D.E.57.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主要取决于( ) A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总量 B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值 C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比值 D储留氮与摄入氮比值 E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值(分数:1.00)A.B.C.D.E.58.食物中铁吸收率最高的是( ) A动物血 B鱼 C蛋黄 D大豆 E小麦(分数:1.00)

18、A.B.C.D.E.预防医学-1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Nox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A支气管 B眼结膜 C气管 D鼻腔 E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部位”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3 年考试真题)2.SO2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A细支气管 B上呼吸道 C毛细支气管 D肺泡 E食管(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部位”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1 年考试真题)3.SO2是下列哪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 A肾炎 B冠心病 C高血压 D食管癌 E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19、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原因”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2 年考试真题)4.必需脂肪酸的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 A牛油 B猪油 C羊油 D奶油 E植物油(除椰子油)(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最”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 (1999 年考试真题)5.不属于变异指标的是( ) A四分位数间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中位数 E全距(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指标”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0 年考试真题)6.不属于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是( ) A作用时间 B联合作用 C个

20、体感受性差异 D气象条件 E剂量(分数:1.00)A.B.C.D. 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属于”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3 年考试真题)7.长期不吃新鲜蔬菜水果可发生( ) A干眼病 B坏血病 C癞皮病 D软骨病 E脚气病(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不”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 (2004 年考试真题)8.成人早餐摄取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 ) A5%10% B15%20% C25%30% D35%40% E45%50%(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早餐摄取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 25%3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21、(2000 年考试真题)9.传染源是指( ) A感染病原体的人 B病原携带者 C感染病原体的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 E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释点评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是传染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2005 年考试真题)10.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 ) A普查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分数:1.00)A.B.C.D. E.解析:(2000 年考试真题)11.从医院选取了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观察体重是否超

22、重与糖尿病的联系,需计算的指标为( ) A患病率 B发病率 C发病率比 D患病率比 E比值比(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指标”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2 年考试真题)12.当怀疑某因素致某病时进行该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 A患该病的患者 B不患该病的患者 C具有该因素的人群 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最”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5 年考试真题)13.当某种疗法能延长某病的生存期但不能使其彻底治愈时,将出现( ) A该病的发病率将升高 B该病的死亡率将

23、降低 C该病的患病率将升高 D该病的发病率将降低 E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降低(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不能”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1999 年考试真题)14.当样本量足够大时,总体阳性率与阴性率均不接近于 0和 1,总体率 95%的可信区间的估计公式为( ) AP2.58Sp BP1.96SD CP1.96Sx DP2.58Sx EX1.96Sx(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不”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1 年考试真题)15.等距离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为( ) A单纯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

24、阶段抽样(分数:1.00)A.B. C.D.E.解析:(1999 年考试真题)16.定群研究,又称为( ) A队列研究 B现况调查 C病例对照调查 D临床随访研究 E实验研究(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队列研究:定群研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001 年考试真题)17.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 A均数 B相对数 C标准差 D中位数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1.00)A.B. 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指标”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0 年考试真题)18.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 ) A医学观察 B留验 C

25、隔离 D访视 E就地诊验(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诊断”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1 年考试真题)19.反映一个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是指该测验的 ( ) A信度 B效度 C样本 D常模 E误差(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定义”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5 年考试真题)20.分析四格表资料时,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用连续性校正公式( ) A1T40 BT5 CT1 或 n40 DT1 或 n100 ET5 和 n40(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数值”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3 年考

26、试真题)21.氟摄入过多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 A脚气病 B克山病 C斑釉齿和氟骨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 E大骨节病(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引起”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3 年考试真题)22.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治愈率 E病死率(分数:1.00)A.B. C.D.E.解析:(2003 年考试真题)23.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社会心理因素 B生物因素 C遗传因素 D物理因素 E化学因素(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构成”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5 年考

27、试真题)24.观察各种死亡原因所占的比重大小,最好绘制的图形为( ) A直条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线图 E半对数线图(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最”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2 年考试真题)25.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指( ) A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间的动态平衡 B人与环境间物质转换的平衡 C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D环境、非生物因素与人类之间的动态平衡且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的动态平衡(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释点评 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

28、003 年考试真题)26.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 A环境污染影响的范围广 B对人群健康影响时间长 C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 D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常为复杂的多因果关系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特点”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1999 年考试真题)27.环境污染非特异性损害是( ) A急性中毒 B致癌作用 C致畸作用 D慢性中毒 E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增高(分数:1.00)A.B.C.D.E. 解析:(2001 年考试真题)28.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程度首先取决于( ) A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 B环境污染物的性质 C蓄积作用 D机体免疫状态 E个体感受性差异(分数:1.00)A. B.C.D.E.解析:解释点评 注意“首先”为常考点,提醒大家注意。(2002 年考试真题)29.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 A公害病 B职业病 C传染病 D食物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