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4366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FeZn0反应时间 /s氢气质量/0加入水的质量 /g溶液pH70盐酸的质量 /g气体质量/0蒸发水的质量 /g溶质质量分数 %100mL9.0mL进气 浓硫酸 镊子 pH 试纸 A干燥氧气 B.测定溶液 pHC.量取 9.0mL 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黄冈市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可供参考使用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Na:23Ba:137Cl:35.5Fe:56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2、 7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Cl2、 NaClB.NH4Cl、 HNO3C.MnO2、 K2MnO4D.P2O5、 Ca3(PO4)28.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合金比组成

3、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 B. C.D.11. 下列图 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12.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 10 10 10 2 ( g) 反应后质量( g

4、) 待测 2 21 2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可能是催化剂 B a、 b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 c 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 b 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 3g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35.( 9 分)从 C、 H、 O、 N、 S、 P、 Na、 Fe、 Ba 等 9 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 ;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 ;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盐 。 ( 2)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 ( 3)

5、高炉炼铁(以赤铁矿为例)过程中还原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 (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 ( 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 。 36.( 4 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服用含 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 。 ( 2)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 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 ( 3)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 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

6、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7 ( 6 分)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 A、 B 常温下为液态, C、 G为单质,医疗上用 F 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B 和 C; D与 E 反应生成 F 和 B;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通过 NaOH 溶液 B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aCl2(CaCO3) 加水、过滤、蒸发 D HNO3溶液 (HCl)加适量 AgNO3溶液、过滤 双孔C与 G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 H 或 I; J和 K 分别与 D 反应都生成 B、 F 和 I, J 中的组成

7、元素比 K 多一种。 ( 1)写出 E 的化学式 。 ( 2) D 所属物质类别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 ; ( 3)写出 A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B 和 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4)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 ( 5)将等质量的 J 和 K 分别加入到足量的 D 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 I 快慢,并说明理由 ; 。 六、探究与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38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 1)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 2) 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 ;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8、: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 3) 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 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 其验满方法是 。 (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可能含有单质碳;可能含有单质铜;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 步骤 实 验 方 法 现 象 和 结 论 12 3【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

9、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 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 七、计算题(本题共5分。)39将 100gNa2CO3溶液和 153.7gBaCl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的质量为 234g。求: ( 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 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0年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凡要求写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若化学式有误不给分;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不给分;化学仪器名称、专用术语出现错别字不给分,未写反应条件或未标出 “”“”等符号的扣

10、该方程式的一半分,每小题按 4 舍 5 入的原则计整数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6.B7.D8.C9.D10.A11.B12.D13.A五、填空简答题35.(每空 1 分,共 9 分。 ) ( 1) SO24; Fe2+; H2SO4; NH3; Na2CO3( 2) 4P+5O2点燃2P2O5( 3) 3CO+Fe2O3高温2Fe+3CO2( 4) H2SO4+Ba(OH)2BaSO4+2H2O( 5) C6H12O6+6O2酶6CO2+6H2O36.(每空 1 分,共 4 分) ( 1) Al(OH)3+3HClAlCl3+3H2O(2) 灰白色粉末状、铵态

11、氮肥 ( 3) C60+60O2点燃60CO237.(每空 1 分,共 6 分) ( 1) NaOH(或 Na2O)( 2)酸 ( 3) 2H2O2MnO22H2O+O2 ( 4)复分解反应 ( 5) NaHCO3比 Na2CO3快 ,因为每生成 1 个 CO2分子, NaHCO3只需 1 个 HCl 分子,而 Na2CO3需要 2 个 HCl 分子,所以 NaHCO3比 Na2CO3与盐酸反应更容易产生 CO2。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六、探究与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 38.( 1)长颈漏斗 ( 2);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 3)将燃着的木条平放

12、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 CO2已收满。 ( 4)过滤 【设计实验】步骤 1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步骤 2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 【反思】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七、计算题(本题共5分。)39 ( 1) 19.7g(1 分 )( 2)解: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xNa2CO3+BaCl2BaCO3+2NaCl(1 分 )197 11719.7g x(1 分 )19719.7g=117xx=11.7g(1 分 )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1.7g234g100 =5 答: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 1 分) 说明: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