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516-2014 地理标志产品 玫瑰茶淀葡萄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44260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2 T 516-2014 地理标志产品 玫瑰茶淀葡萄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2 T 516-2014 地理标志产品 玫瑰茶淀葡萄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2 T 516-2014 地理标志产品 玫瑰茶淀葡萄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2 T 516-2014 地理标志产品 玫瑰茶淀葡萄栽培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2 T 516-2014 地理标志产品 玫瑰茶淀葡萄栽培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ICS 65.020.20 B 31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2/ T 5162014 地理标志产品 茶淀玫瑰香葡萄栽培技术规范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hadian Muscat Hamburg Grap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14 - 04 - 22发布 - 07 - 20实施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2/ T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78号“关于批准对茶淀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的相关要求制

2、定。 本标准由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葡萄种植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葡萄种植业协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淑芬、唐宗成、商佳胤、王峰、侯少华。 本标准于2014年4月首次发布。 DB12/ T2012 1 茶淀玫瑰香葡萄栽培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淀玫瑰香葡萄园建立、土壤管理、施肥、水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茶淀玫瑰香葡萄。 2 果园建立 2.1 道路与沟渠 主干路贯穿全园,路宽4m6m,园内作业道3m4m,上水渠设在作业道一侧。果园四周排水沟渠上宽6m8m,沟底宽1.5m2m,深2m

3、2.5m,田面两侧排水沟宽2.5m3m、深1.5m,通过构筑台田,使地下水位雨季控制在0.6m以下。 2.2 小区面积 小区面积2.0公顷3.3公顷,挖沟筑台,台面呈南北方向,长度50m80m、宽度8m12m。 2.3 防护林 果园排水沟外侧设防护林,采取乔灌木结合,植树35行。 2.4 建园整地 定植的前一年秋季对台田进行翻耕,深度15cm20cm,翻后灌足冻水,来年春季按规划的行距挖定植沟,沟深 0.5m、宽 0.8m,表土与有机肥混匀,每 667m2施腐熟有机肥 3000kg-5000kg。定植前每667m2施磷酸二铵15kg25kg。 2.5 架式 单臂篱架:架高 2.0m,行内每隔

4、6m8m 立一支柱(一般为水泥柱、木柱等),架面上牵引 4 道12 号(直径:2.769mm)镀锌铁丝,第一道镀锌铁丝离地面高 0.5m,其它间距为 0.45m。双臂篱架:架高2.0m,窄行两侧支柱,架面上牵引4道镀锌铁丝,第一道镀锌铁丝离地面高0.5m,其它间距为0.45m。Y型架:架高2.0m,架上端开口宽度1.2m,架面牵引镀锌铁丝7道,第一道镀锌铁丝离地面高0.8m,其它间距为各0.4m。 DB12/ T2012 2 2.6 栽植密度 单臂篱架:株距0.8m,行距2.0m,每667m2定植416株。双臂篱架:株距1.0m,宽行行距2.0m,窄行行距0.3 m,每667m2定植333株。

5、Y型架:株距1.0m,行距2.8m,每667m2定植238株。 2.7 直插建园 2.7.1 种条的选择 采穗圃母树上生长健壮的穗条。要求枝条粗壮、充实、芽眼饱满、节间长度一致、粗度在0.75cm以上,髓部不超过直径的1/3 ,无病虫害、充分成熟并具有该品种特征的一年生枝条。 2.7.2 种条的储藏 硬枝种条采集后妥善贮藏以防失水。贮藏前需要杀菌消毒。一般先用5Be(波美度)石硫合剂浸1min3min,取出晾干后即可贮藏,采用沟藏或窖藏。地点要选择避风干燥并有排水条件的地方。贮藏沟宽1.0m1.5m,深0.8m1.5m,长度随枝条数目而定。沟间距2m3m。 2.7.3 扦插时间 硬枝扦插一般从

6、解冻到4月中下旬均可,最好在气温810时进行。 2.7.4 扦插前处理 将种条按一定长度截成插穗。单芽插穗5cm10cm,双芽插穗8cm15cm.。上端剪口距芽0.5cm1.0cm平剪,下端尽量留长,剪口斜剪。然后再清水中浸泡12h24h,使插条充分吸水,可用50mg.L-1的ABT生根粉浸根5cm8cm,2h3h后扦插。可利用电热温床、塑料棚等加温办法催根,催根时可将插条插于沙床中,待其愈伤组织形成后移入大田。催根期间应适当遮阴,使上部芽不萌发或少萌发,保存插条的养分。 2.7.5 扦插方法 在建园整地的基础上,4月上旬沿定植行做0.5m宽、稍低于台面的畦,耙细,覆塑料薄膜后灌水。4月中旬选

7、用经催根处理后的种条,按规划株距斜插入定植孔内,第一芽高于畦面1cm2cm,方向朝南。 2.8 苗木定植 一年生苗4月下旬定植。苗木的覆土深度与育苗深度一致,栽后踩实,浇透水。 2.9 苗期管理 当新梢生长到20cm左右时,每667m2施尿素10kg15kg,新梢达0.8m1m进行摘心。6月上旬立架,将枝蔓绑缚。6月中旬以后喷23次波尔多液,主要预防霜霉病、黑痘病。 DB12/ T2012 3 3 土壤管理 3.1 生长期间每次灌水后、雨后进行中耕除草,行间不可间种其它作物。 3.2 11月中旬将冬剪后的植株下架,顺主蔓方向压倒埋土,枝蔓上土层厚度20cm以上,埋实后上冻前灌足冻水。 4 施肥

8、 4.1 基肥 落叶后,结合灌水果实采收后距栽植行0.5m,开深0.3m0.4m的沟埋施腐熟有机肥(主要有机肥料三要素含量参见附录A中表A.1),每667m2施肥量3000kg4000kg。 4.2 追肥 4.2.1 果树常用根外追肥的种类和稀释浓度 参见附录A中表A.2。 4.2.2 催芽肥 4月上中旬,芽眼膨大之前进行,每667m2施尿素15 kg20kg,磷酸二铵20 kg30 kg。 4.2.3 催条肥 开花前10天左右,每667m2施尿素10kg15kg,磷酸二铵15kg25kg。 4.2.4 催果肥 葡萄浆果膨大期,每667m2施复合肥20kg30kg。 4.2.5 催熟肥 葡萄浆

9、果开始着色初期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10天,喷0.2%0.3%磷酸二氢钾23次,穴施含钾复合肥20 kg25kg1次。 5 水分 5.1 灌水 结合催芽肥、催条肥、催果肥、果实采收后施肥各灌一次水,土壤封冻前灌冻水,浆果生长期视土壤含水量情况灵活掌握。 5.2 排水 DB12/ T2012 4 视地下水位高度排水,平时控制在0.8m以下,雨季控制在0.6m下。 6 整形修剪 6.1 篱架双蔓的成形 株距0.8m,行距2m。于定植当年培养2个主蔓,冬剪剪口粗度1厘米左右,第二年每蔓培养23个结果枝,延长头剪留56个芽,每667m2产量控制在800kg1000kg,第三年每蔓培养3-4个结果枝,每6

10、67m2产量控制在1000 kg1500 kg,第四年进入盛果期,每667m2产量控制在2000 kg。 6.2 篱架多主蔓的成形 株距1.2m1.5m,行距2m2.4m。可用单、双臂篱架。主蔓间距40cm50cm,单臂篱架需34个主蔓,双臂篱架68个主蔓,每个主蔓培养45个结果枝。多主蔓(视株距而定主蔓)从地表直接发出,按一定角度规则地在架面上呈扇开排列。结果母枝以短梢修剪为主。整形方法是第一年从地面附近培养新梢作所需主蔓,冬剪时粗壮的主蔓留40cm60cm短截,细弱的留12芽短截。第一年主蔓数量不够时,第二年选基部萌发的枝条培养主蔓。多余枝条全部剪除,第三年萌芽后按双蔓标准选留结果枝组。

11、6.3 冬季修剪 延长枝剪留57个芽,结果枝剪留23个芽,每667m2留结果枝45005000个。 6.4 夏季修剪 4月下旬芽眼萌动时进行抹芽,定枝在新梢长10cm上时进行,始花期5天开始进行果枝摘心,花序以上留57片叶,同时去除全部副梢。另外在花序伸展后到花期进行花穗修整,疏除花器发育不好、花穗小等劣质花穗,对大而散的果穗去除1/5。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7.2 病源的消灭 7.2.1 冬季埋土防寒前,刮掉老皮,并集中深埋,春季出土后萌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菌和虫源。 7.2.2 定期中耕除草,消灭病源和害虫的中间寄生。 7.2.3

12、 发现病穗、病果及病叶及时摘除,远离葡萄园深埋,避免二次侵染。 DB12/ T2012 5 7.2.4 秋季落叶修剪后,及时清除落叶、枝蔓,并集中加工制作有机肥。 7.2.5 采用果穗套袋,避免果穗受到侵染。 7.3 病害的种类及防治 7.3.1 病害的种类 7.3.1.1 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真菌侵染,病部表面着生霉状物和粉状物,主要病状有病斑、腐烂、变色、坏死、萎蔫。 7.3.1.2 生理病害病部无菌核、菌丝及霉状物和粉状物,一般表现为病部变色、坏死、萎蔫、生长势弱、枝叶生长畸形等症状。 7.3.2 常见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 常见病害的防治参见附录B。 7.4 虫害的种类及防治 7.4.

13、1 虫害的种类 葡萄虫害主要有螨类、介壳类及金龟子类。 7.4.2 葡萄虫害的防治原则 7.4.2.1 葡萄虫害的防治应和病害防治结合进行。 7.4.2.2 葡萄虫害的防治主要使用杀虫剂。 7.4.2.3 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时,要注意不能降低药效。 7.4.3 常见虫害的危害及防治 常见虫害的危害及防治参见附录C。 7.5 化学防治的注意事项 7.5.1 遵循农业安全使用标准及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7.5.2 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做到对症下药。 7.5.3 注意喷药时期,做到及时、适时。 7.5.4 注意喷药时间和气温、风速,一般选择晴朗天的下午4时以后,气温不超过30,风速不超过3级的天气进

14、行喷药。 7.5.5 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尽量避免连续使用一种农药或同剂型农药以免出现抗药性。 7.5.6 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要即混即用。混合要合理,如出现气泡、变色、沉淀等现象,应立即停止。酸性和碱性农药不能混用。 7.5.7 采前60天禁止使用有毒和有残留的农药。 DB12/ T2012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有机肥料三要素含量表、果树常用根外追肥的种类和稀释浓度表 A.1 主要有机肥料三要素含量见表A.1。 表A.1主要有机肥料三要素含量表 肥料种类 氮(%) 磷(%) 钾(%) 人粪尿(腐熟) 0.5 0.1 0.2 粪干 1.02 1.34 1.11 猪圈肥

15、0.6 0.4 0.4 牛圈肥 0.32 0.25 0.15 羊圈肥 0.7 0.5 0.3 堆肥 0.40.5 0.180.26 0.450.7 鸡粪 1.6 1.5 0.9 鸭粪 1.1 1.4 0.6 A.2 果树常用根外追肥的种类和稀释浓度见表A.2。 表A.2果树常用根外追肥的种类和稀释浓度表 名称 使用浓度% 喷布时间 备注 尿素 0.30.5 生长期 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混用 磷酸二氢钾 0.20.5 生长期 硼酸、硼砂 0.20.3 花期 硫酸锌 35 萌芽期 防治小叶病 硫酸锌 0.15 生长期 防治小叶病 硫酸亚铁 0.3 生长期 防治黄叶病 硫酸锰 0.20.3 生长期 防

16、治缺锰症 硫酸钙 0.30.4 生长期 防治苦痘病和水心病 过磷酸钙(侵出液) 23 生长期 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混用 草木灰(浸出液) 35 果实膨大期 不能与氮肥、过磷酸钙混用 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 0.30.5 生长期 DB12/ T2012 7 A A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常见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 B.1 葡萄霜霉病 B.1.1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得病后叶面出现半透明油浸状的淡黄病斑,叶背面长出许多白色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死亡。 B.1.2 发病规律:以一般6、7月份开始发病,8、9月份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较快。 B.1.3 药剂防治:保护药

17、剂为主,发病前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或78%科博600倍液或大生M-45(80%可湿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直至采收。发病期可喷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50%瑞毒铜600800倍液或25%甲霜灵500600倍液。 B.2 葡萄白粉病 B.2.1 症状:可危害叶片、新梢、果实。叶片受害时,表面出现灰色霉斑,上生白粉;果粒受害时与叶片相似,将灰白色霉毛抹掉,果皮上有褐色丝状纹,受害果实,色变深,粒发硬,长大时遇雨裂果,严重影响产量。 B.2.2 发病规律:5月中下旬一次性降雨超过20,6、7月份高温闷热发病率高。 B.2.3 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保护药

18、剂可用百菌清。发病时喷0.20.3度石硫合剂23次,也可喷50%硫悬浮剂200500倍液,仙生(62.2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B.3 葡萄炭蛆病 B.3.1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初发病时,果实上发生水渍状褐色斑纹,病部凹陷,逐步产生黑色小粒点,并有粉红色胶状物,此病在果实近成熟时发展迅速。 B.3.2 发病规律:一般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感病,接近成熟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导致病害流行。 B.3.3 药剂防治:前期采用科博、退菌特、福美双等药剂保护剂中后期用炭蛆福美500800倍液,硫悬浮剂8001000倍液均有很好的效果。葡萄果穗早期套袋是防治炭疽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B.4

19、葡萄白腐病 B.4.1 症状:果穗发病时,先从穗轴或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35天就可蔓延到果粒,使果粒变色,软腐脱落。叶片发病时,先从叶尖、叶边发病,像开水烫伤,严重时叶片枯死。 B.4.2 发病规律: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带土向上飞溅,果实上色前后是发病高峰期,多雨年份发病重,严重时减产幅度非常大。 B.4.3 药剂防治:潜伏期始于6月份,要注意防治。座果后如发现有病穗应立即喷药,隔1015天喷一次,共35次。药剂可采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仙生(62.2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8%科博500600倍液。 DB12/ T2012 8 B.5 葡萄黑痘病

20、 B.5.1 症状:在叶片上发生圆形淡红色斑点;在果实上发生的病斑可扩至(35)mm,病斑凹陷,使果实硬化,畸形,不能成熟。 B.5.2 发病规律:6月开始发病,7月上、中旬最重,雨多,病也多,发展快。 B.5.3 药剂防治:春季出土后喷5度石硫合剂,花前或花后喷200倍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大生M-45,发病初期也可喷50%多菌灵800倍液、仙生(62.2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科博500600倍液。 B.6 葡萄毛毯病 B.6.1 症状:毛毯病是一种极小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子(壁虱),寄生在叶子背面。受害叶片背面有许多深1毫米,凹陷的浅窝,内有毛绒虫,随病情加重,茸毛变成褐色,好像一层

21、毛毯。 B.6.2 发病规律:从葡萄展叶到叶落均可发生,但以前期发病率较高。 B.6.3 药剂防治:葡萄出土后,在芽膨大期茸球状时喷3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发病喷0.20.3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较好。 B.7 葡萄灰霉病 B.7.1 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感病后先发生褐色凹陷病斑,扩展后整个果实腐烂,先在果皮裂缝处产生灰色孢子堆,后蔓延到整个果面,使整个果穗产生绒毛状鼠灰色霉层。果梗受害时出现褐色凹陷病斑,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穗采摘同时果粒脱落。发生严重园造成毁灭性危害。 B.7.2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穗上越冬,病菌孢子在条件适宜时靠风雨传播。花前花后为该病害初侵染期,果实成熟期遇高湿适于

22、此病菌流行。果穗紧密侵染重,果穗稀疏发病较轻。 B.7.3 药剂防治:结合防治其它病害在埋土前、萌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花前、果实着色前、成熟期喷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腐霉剂、戴措霉等药剂。 DB12/ T2012 9 B B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常见虫害的危害及防治 C.1 葡萄二黄斑叶蝉与葡萄斑叶蝉(别名:浮尘子)同翅目,叶蝉科。 C.1.1 危害 以成虫、幼虫聚集在叶的背面吸食汁液,先从枝蔓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危害。一般不危害嫩叶,叶片出现失绿小白点,严重时全叶失绿,早期叶落。每年发生34代,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可能造成危害。成虫在枯叶,杂草等处越冬

23、。 C.1.2 防治 C.1.2.1 加强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秋后清扫园内落叶及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C.1.2.2 药剂防治:在幼出期喷洒触杀性杀虫剂,如4000倍敌杀死10%歼灭40005000倍液等。 C.2 葡萄短须螨(别名:葡萄红蜘蛛)属叶螨总科,细须螨科,短须螨属。 C.2.1 危害 以幼虫、成虫先后危害嫩梢、叶片、果实及副梢等,被害处呈现黑褐色斑处,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果粒受害后,果皮粗糙呈铁锈色,每年可发生6代,以雌成虫在老皮裂缝内,以松散的芽鲮绒毛内群集越冬。每年越冬雌虫于4月中、下旬出蛰,可一直危害至11月上旬,发生危害是从散生到密集,以7、8月危害最重。 C.2.2

24、防治 C.2.2.1 刮老皮:春季葡萄出土后,刮除树皮,消灭越冬虫。 C.2.2.2 化学防治:春季葡萄上架后展叶前,喷布3度Be 石硫合剂,生长季喷0.20.3度石硫合剂。 C.3 远东盔蚧(别名:东方盔蚧)属蚧总科,坚蚧科,坚蚧亚科,坚蚧族。 C.3.1 危害 以幼虫和成虫危害枝叶和果实。每年发生2代,以二龄幼虫在枝蔓的开裂缝、老皮下及叶痕处覆盖在蜡层下越冬。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8月危害最重,10月开始越冬。在危害期间,经常排泄出五色粘液,落于叶面和果实上,阻碍了叶的生理作用,同时还招致蝇类吸食和霉菌发生,在表面呈现煤烟状,影响外观和生食,严重时,枝条枯死,树势衰弱。 C.3.2 防治 春季出土上架后,以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幼虫,或人工刮治。 C.4 金龟子类(别名:金壳郎,铜壳郎) DB12/ T2012 10 C.4.1 危害 此虫种类很多,食性杂,幼虫统称蛴螬,食害根部,是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成虫食害嫩芽、叶、花、果实。活动时间成,食量大,危害严重。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 C.4.2 防治 C.4.2.1 秋季深耕,春季浅耕,破坏越冬场所。 C.4.2.2 人工扑杀。 C.4.2.3 利用黑光灯、电灯诱杀。 C.4.2.4 在成虫危害盛期用杀虫剂防治(菊酯类药剂,可用10%歼灭40005000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