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00.2-2003(2015) 无公害食品 竹荪 第2部分 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4439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400.2-2003(2015) 无公害食品 竹荪 第2部分 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3 T 400.2-2003(2015) 无公害食品 竹荪 第2部分 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3 T 400.2-2003(2015) 无公害食品 竹荪 第2部分 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3 T 400.2-2003(2015) 无公害食品 竹荪 第2部分 栽培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3 T 400.2-2003(2015) 无公害食品 竹荪 第2部分 栽培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33T 400.22003 无公害食品 竹荪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竹荪栽培的季节、原料选择、堆制发酵、栽培地选择、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长裙竹荪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7281991 食用菌术语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

2、/T 127281991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发菌期 担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单核菌丝) ,两个不同因素的初生菌丝结合,经质配形成次生菌丝(双核菌丝) ,进一步形成菌丝束。 3.2 菌蕾期 菌丝束向土层延伸部分到达土表的菌丝束先端膨大,分化成原基,长成菌蕾,菌蕾进而分化形成子实体,随着菌蕾发育成熟,呈球状的过程。 1 DB33T 400.22003 3.3 出荪期 菌球顶端破裂,菌柄伸长,撇下菌裙的过程。 4 栽培季节 一般在 2 月至 4 月底,日均温度 10 16为播种最佳时期。 5 原料选择 应符合 NY 5099 中 4.2 的规定,不能用桉、樟、槐、苦楝等含有害

3、物质树种的阔叶树木屑,宜采用竹业加工下脚料(竹屑) 、竹根、竹鞭、竹枝;阔叶树的树枝、木屑;谷壳、油菜秆、豆秆、麦秆、玉米、秆芯、棉籽壳等均可以使用。培养料配方见附录 A(资料性附录) 。 6 堆制发酵 6.1 时间 一般在上年 10 月份开始进行。 6.2 方法 在培养料中撒入 3石灰粉,再加 NY 5099 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拌匀,加水量以手抓紧略有水渗出为准(含水量 60 70) ,一般以 4000kg 5000kg 的原料为一堆,堆高 1.5m 左右,堆放发酵 2 个月以上,期间翻堆 2 3 次。 7 栽培地选择 选择冬暖夏凉、背风保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腐殖质高的水田、农地、桔园

4、地和平缓的竹林地等。水、壤土符合NY 5099 中 4.1 和 4.4.2 的规定要求。 8 栽培方法 8.1 大田栽培 8.1.1 做畦 畦宽80cm 左右,高 10cm 15cm,畦面做成瓦背状,沟宽 20cm 30cm。 2 DB33T 400.22003 8.1.2 土壤消毒 撒石灰粉 750kg hm2杀虫灭菌。 8.1.3 搭荫棚 铺料前用木料或毛竹搭 2 米高荫棚,棚顶用杉木枝或茅草或遮阳网遮盖,遮荫度 70 80。 8.1.4 浇水 用符合NY 5099 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把畦床浇透。 8.1.5 铺料 把含水量 60 70的培养料铺到畦上,略压实,厚度 3 cm 左右,堆成瓦背

5、状。 8.1.6 接种 把菌种按梅花状接种在培养料表层上, 接种点间距 10cm 15cm, 每个菌块 1cm3大小, 再覆一层 5cm培养料,每公顷接种量 1.05 万袋 1.20 万袋。 8.1.7 施肥 在播完种后的培养料表面撒上一层过磷酸钙或复合肥,用量为375kg/hm2。 8.1.8 覆土 在施肥后,用符合NY 5099 规定的壤土覆盖,厚度以 5cm 6cm 为宜。 8.1.9 盖草 覆土后再盖上 2cm 5cm 厚的稻草。 8.1.10 盖膜 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覆盖薄膜。温度低于 18时,要把塑料薄膜盖紧,周围压实,每天中午通风 0.5h。温度高于 23时,可以不盖膜。 8

6、.2 套种栽培 宜套种在三分阳七分阴的柑桔、玉米、豆类、竹林中。方法如下: a) 挖沟:在桔畦两边或玉米、豆类、竹林等地纵向挖沟,宽度视桔树、玉米、豆类、竹林等株行 3 DB33T 400.22003 距而定,深 10cm 15cm。 b) 铺料、接种、施肥、覆土、盖草、盖膜:按8.1.5 8.1.10 执行。 8.3 发菌期管理以培养基含水量保持在 60 70之间,土壤含水量 20 25,温度保持 23 28为宜。播种后 25d 30d 内为发菌时期一般不喷水,如遇连续晴天则要喷水,喷水至土壤和盖的稻草湿润即可。下雨时一定要盖好薄膜,防止雨水渗透到菌床,造成积水溺死腐烂菌丝。 8.4 菌蕾期

7、管理接种 30d 后菌丝爬上畦面,并形成菌索,菌索尖端扭结形成菌蕾。菌蕾生长期小气候的温度控制在22 30,此期间需水量增加,使土壤含水量保持 2 25,一般晴天每天早晚各喷一次水,相对湿度达到 80 85。 8.5 出荪期管理菌床表面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 90 95,温度以 23 32出荪为好。播种后 70d 左右子实体形成,菌球尚未破口,此时更要注重保湿,除雨天外,早晨在六点左右,下午在傍晚时都应喷水。 8.6 采后管理 采完第一潮菇后,喷水量稍微减少,土壤含水量 20,约经 7d 10d,第二潮菇的菌蕾长出后,管理方法按 8.3 8.5 进行,以此类推。 9 病虫害防治 9.1 病害防治

8、 竹荪的主要病害有:青霉、绿霉、毛霉、曲霉、鬼伞菌等。 9.1.1 发菌前期发现杂菌,应及时挖净,用生石灰在病区消毒,并及时补播菌种。 9.1.2 发菌期可用 1:500800 倍多菌灵溶液喷治,用药量为20mLm2。 9.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白蚁、蛞蝓、红蜘蛛等。 4 DB33T 400.22003 9.2.1 白蚁防治 山野场地要防治白蚁,宜用白蚁灵或灭蚁粉放入蚁巢和蚁路上。9.2.2 蛞蝓防治 傍晚用石灰粉撒在蛞蝓活动处,每隔 3d4d 撒一次。或用人工捕杀。 9.2.3 红蜘蛛防治 堆料时常发现红蜘蛛,喷 1:100 倍的石硫合剂。 9.3 药物禁忌 9.3.1 在菌蕾形成后禁用药

9、物防治。 9.3.2 在菌蕾形成期,禁止对套种作物使用农药,如确实需要使用,则喷施前用塑料薄膜覆盖,隔离48h。 5 DB33T 400.2200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原料配方 A.1 原料要求 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 A.2 配方一 以竹业加工下脚料为主料,在原料中可加入 0.2过磷酸钙或 0.5人粪尿,促使原料发酵腐熟。原料含水量为 60 70,pH 值为5 5.5,每公顷需栽培原料 60T 75T。 A.3 配方二 采用竹屑 80,木屑、秸杆等其他原料 20。在原料中可加入 .2过磷酸钙或 0.5人粪尿,促使原料发酵腐熟。原料含水量为 60 70,pH 值为5 5.5,每公顷需栽培原料60T 75T。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