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 T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4497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1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 T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FZ T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FZ T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FZ T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FZ T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1995-12-01发布1996-07-01实施中国纺织总会发布前-l-B 本标准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和产品实际生产使用情况对FZ323-85特种工业用织物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修订的,编写规则按GB/T1. 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队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能保持与国际标准、国内标准水平的一致性,能发挥测试仪器、设备、材料的通用性。本标准修订时保留了FZ323-85标准中实践证明合适的特种工业用织物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能直接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的直接采用,如:织物撕破强力、阻燃性(垂直法)、

2、透气性等的测定方法根据特种工业用织物特点,本标准以原标准为基础重新编写的有织物幅宽、密度、平方米重量、厚度、断裂强力和伸长率、抗渗水性、毛细管效应等测试方法。特种工业用织物特有测试项目仍然保留的有防灼性、阻燃性(酒精灯法)。6 本标准从1996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FZ323-85。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l陕西省纺织工业公司本标准协助起草单位1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金秀琴杨树怡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 65001-1995 特种工业用织物物理性能试验方法代替FZ323-85 1

3、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特种工业用织物的长度、幅宽、断裂强力和伸长率、重量、密度、厚度、透气性、阻燃性、抗渗水性、毛细管效应以及防灼性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特种工业用织物的试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3917-83 织物单舌法撕破强力试验方法GB 3918-83 织物梯形法撕破强力试验方法GB 3919-83 织物落锤法撕破强力试验方法GB 5453-85 织物透气量试验方法GB 5455-85 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ZBW 0400

4、6-89 温度与回潮率对棉及化纤纯纺、漉纺制品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3 采样3. 1 织物物理性能试验的采样,按不同品种、不同加工类别及不同使用要求进行分组采样。3.2 生产厂品质鉴定试验采样按同一品种、同一加工类别、同一加工过程所生产的产晶,抽取样品310%进行物理性能试验。但对有透气性要求的织物,应每匹或每联匹采样进行各项物理指标试验。3. 3 样品上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3.4 样品应在离开匹端o.5 m以上的地方剪取,长约O.5 m。但不经加工处理的原色布或原色绸,除了“了机布”外,可在匹头采样,剪取时应沿纬纱方向防止歪斜。3. 5 剪取的每份样品上应标明:a)产品名称zb)组号或匹号

5、Fc)实测幅宽Fd)采样时间。4 标准大气和调温4. 1 试验用标准大气为温度20士2C;相对湿度65土2%。4.2 试验前将试样暴露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24h,蚕丝、合成纤维织物平衡4h。5试验项目5. 1 t乏度s. 1. 1 原理整段织物上标出用带刻度钢尺连续量出的片段,然后从各片段的长度得出织物的总长。中国纺织总会1995-10-15批准1996一07一01实施7 FZ 65001 -1995 5. 1. 2 工具钢尺,标有厘米及毫米刻度。5. 1. 3 测量程序5. 1. 3. 1 在叠好的布匹上进行测量时,受测织物应去除张力,用钢尺均匀测量10处折幅长度,然后求出折幅长度的平均数

6、。测量精确到0.1cm,计算到O.01 cm,舍入到0.1cm。再数整段织物的折数,并测量其余不足一折的实际长度(精确到1cm)。s. 1. 3. 2 在验布机上进行测量时,使织物张力保持最小限度,将整段织物通过测长装置,直接从计数器上读出总民度(精确到o.1 m). 5. 1. 4 测量结果的计算2- b- 一-nu n-o 一唱EA- 1- tw- L 式中:L一一段诀,m;n一一折数Fl1一一实际折幅伏,cm;l2不足折幅实际长,cm。计算精确到0.01m,舍入到O.l m。5. 2 幅宽s. 2. 1 原理用钢尺在织物不同点测量幅宽。5. 2. 2 工具钢尺,标有厘米及毫米刻度。测定桌

7、,宽度大于被测织物幅宽。s. 2. 3 测量程序受测织物去除张力。一般在叠好的布匹上进行(或在验布机上直接测量)。将布摊在测定桌上,均匀地测量幅宽至少五处。测量处须距织物头、尾端至少Sm。5. 2. 4 测量结果的计算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织物的幅宽。测量精确到O.l cm,计算精确到o.01 cm,舍入到0.1cm。s. 3 密度5. 3. 1 原理数出织物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s. 3. 2 仪器、工具织物往复移动式密度镜,或钢尺、剪刀,或斜线光栅密度镜。s. 3. 3 测量程序s. 3. 3. 1 测定距离5cm,但密度在100根以下时,测定距离为10cm。5. 3. 3. 2 经

8、密检验一般在布匹(距布的头尾不少于5m)的中间部位进行,同一纬向上均匀测五处,其中两处应在距布边5cm处进行。纬密检验应在经向不同位置至少测量五处,各测量点距离应大致相等。s. 3. 3. 3 采用往复移动式密度镜法测定,应精确到o.25根,起施点均以两根纱线孔隙中间为标准,如吃点在纱线中心,则最后一根纱线作o.5根计,如不足0.25根的不计,0.25o.75根作o.s根计,0.75根以上作1根计。5. 3. 3. 4 采用织物分解点数法测定,剪取一定宽度,钢尺测量,逐根拆点,应精确至o.5根。s. 3. 3. 5 采用斜线光栅密度镜法测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8 FZ 65001-199

9、5 5. 3. 4 测量结果的计算经、纬纱线密度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精确到0.01根,舍入到o.1根。5,4断裂强力和伸长率5. 4. 1 原理用适宜的机械方法,对试样给予逐步增加的拉力,使其伸长直至发生断裂,并指示出断裂时的最大拉力和伸长或标准强力时的伸长。s. 4. 2仪器、工具强力机在所使用的强力范围内的任何一点,其误差不得超过1%,伸长误差不超过1mm. 剪刀、钢尺(标有厘米及毫米刻度)。s. 4. 3 样品和试样s. 4. 3. 1 样品试验样品要具有代表性,要求布面平整,不能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每一块样品要求为长度约40cm的整幅布样。s. 4. 3. 2 试样每块样布

10、裁剪经向试样T和纬向试样W至少各5条,若幅宽小于100cm,可取经向i式样T3条,纬向试样W4条。各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织物的经纱或纬纱。要求两个试样的长度方向不得含有相同的纱线。经向距布边6cm处裁取。试样裁剪尺寸见表1。一般织物的试样长度应满足名义夹持长度达到20cm.试样裁剪如图1。表1试样尺寸一块样布布条数一块布条的裁剪尺寸试验项目经向纬向cm 5 5 断裂强力。73338(3) (4) 回潮率1 33 38 13 38 - 布幅宽- Wl W2 。飞荫里Tl T2 W3 T3 T4 TS 3 W4 WS 6 7 一一一3338一一6cm 6cm cm cm 注,ws为测定回潮率的试祥

11、。图1裁剪图试样裁剪的宽度,应根据织物留有毛边的宽度而定,一般在织物两边各留5mm毛边。拉去边纱后的试样宽度为50mm,对于十分稀松的织物可留有10mm的毛边,纱线易于滑脱的织物在试验前拆除布条两侧的纱线使布条的两侧各比Scm多几根纱线(不被夹钳夹住)。5. 4. 4 试验步骤9 FZ 65001-1995 5, 4, 4, 1 仪器校正试验前校正强力指针和伸长指针的零位。校正强力机上下夹钳之间距离为20cm(精确至1mm)并使夹钳相互对齐和平行,确保试验受力后不产生歪斜。强力机下央钳下降速度为1011cm/min。选择适宜的载荷重锤,并使强力指示读数落在刻度盘的2075%范围内。5,4,4,

12、 2 预加张力根据试样平方米重量大小决定预加张力大小,见表2。表2预加张力试样每平方米标准重量预加张力g/m gf 丝绸100及以下200 棉布90及以下丝绸100.1179.9 棉布90以上500 丝绸180及以上1000 5, 4, 4, 3 试样的夹持在夹钳中心位置夹持试样,使试祥在预加张力作用下,其纵向轴线与夹钳的钳口线互成直角。夹持试样时则应关闭上夹钳制动器。将试样一端置入上夹钳的中间位置,稍加拧紧,再将试样的另一端置入下夹钳内,悬挂预加张力重锤,使试验全幅纱线在预加张力作用下达到均匀挺直,然后拧紧上夹钳,松开上夹钳制动器,检查刻度盘上的指针是否恰为悬挂重量的刻度,然后拧紧下夹钳,取

13、下张力重锤,开启马达进行测定。当试样断裂时,读取断裂强力值和断裂伸长值。如需测定织物的标准伸长,注意观察强力指针达到被测织物的标准强力时,立即停止伸长标尺下降,读取伸长率,但下夹钳仍继续下降,不得中停。直至试条断裂,读取强刀值。5.4. 4,4 测定强力时,可在夹钳内垫放衬物,以免布条滑移。断裂伸长率计算公式:式中:E一一实测断裂伸长率,%;L.1实际断裂伸长,cm;Lo一一上下夹钳距离,20cm。E去叫5, 4, 4, 5 试验中,如发生布条滑移、布条沿夹钳的央持线或在夹钳内断裂,试验得出的数字无效,应另换布条再行试验。如断裂强力已达到指标要求,也可不必再行试验。5, 4, 4, 6 试验人

14、员读数的视线应与刻度盘在同一水平线上。5, 4, 5 测量结果的计算平均断裂强力取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到o.1 N,舍入到lN。平均断裂伸伏率和平均标准伸长率分别取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到o.01%,舍入到0.1%。5. 5 非仲裁性常规测定见附录AC标准的附录)。5, 5, 1 回潮率10 FZ 65001一1995取测定回潮率试样Ws称重,放入八篮烘箱中烘至恒重为止(前后两次称重差异不超过0.1%,则认为恒重),称得烘后试样重,称量精确到o.01 g。按下式计算w - GI - G2 ,唱毛一vG2八vv川式中:W一一试样回潮率,%;G1烘前试样重,g;G2一一烘后试样重.g

15、。5.6 平方米重量5. 6. 1 原理将样品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后,按规定尺寸从样品上裁取试样称量计算每平方米重量。5.6.2仪器、工具钢尺,标有厘米、毫米刻度。剪刀或裁剪器(精度100cm2士1%)。天平,精确度为o.01 g 0 5.6. 3 测量程序5. 6. 3. 1 若织物边的重量与织物本身重量有明显差别,测量时,要去除织物边后的样品,即去边重量5. 6. 3. 2 剪取整幅试样o.5 m,修剪平齐。测量长(距边10cm)、宽各三处。或在平衡后试样上,用裁剪器均匀裁出100cm2的困形试样5块。5, 6. 3. 3称重5, 6. 4 测量结果的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M一一旦一L B

16、 vvv 式中:M一一平衡后样品每平方米重量,g/m2;G一一试样重量,g;L一一试样长度,cm;B一一试样宽度,cm。测量精确到0.1cm,称重精确到o.01 g,计算精确到0.01,舍入到o.1。5, 6. 5 若要求出1平方米干燥重量,应在样品上剪取10cm长整幅试样,按5,5. 1测定织物回潮率。按下列公式计算:M 一旦一一。1+w 式中:M.。一一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包含非纤维物质在内),g/m2。5, 7 厚度5, 7, 1 原理试样放置在基准板上,另一与基准板平行的圆形压脚对试样施加规定的压力,两块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作为织物试样厚度的测量值。5, 7.2 仪器5, 7, 2. 1

17、厚度试验仪a) 压脚面积为10cm2。b) 压重为500gf。c) 基准板表面直径至少大于压脚直径50mm。11 FZ 65001-1995 d) 移动压脚的装置。试验时移动方向垂直于基准板的上表面,使压脚支承面与基准板的表面保持平行,不平行度在0.2%之内,并使压力能够施加于基准板托持的试样上。e) 指示表,用于指示压脚支承面与基准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指示表的分度值为O.01 mm. 5. 7. 2. 2 秒表5. 7. 3 试样准备5. 7. 3. 1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避免在折痕、弄皱或有织疵的部位选取,且不能费烫。s. 7. 3. 2 可不必剪裁试样,若需剪裁试样时,试样尺寸应不小于基准

18、板面积。s. 7. 3. 3 每一试样至少测定10次。每次应包含不同的经纱和纬纱,织物幅宽1/10的布边和离匹端2m以内处不得测量。5-7.4测量程序s. 7. 4. 1 清洁压脚和基准板,将厚度指示表读数调节为零。s. 7. 4. 2 升起压脚,在试样不受张力的情况下放置在基准板上。s. 7. 4. 3 轻轻放下压脚于试样上,30s以后记录读数。工厂常规试验可采用5s以后记录读数。5. 7. 5 测量结果的计算试验结果用各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织物厚度超过0.1mm时,精确到o.01 mm,织物厚度不超过0.1mm时,精确到O.001 mm。s. 8透气性s. 8. 1 按GB5453-

19、85标准执行。5.8.2 织物两面压差采用5mm水柱。5. 9 阻燃性5. 9. 1 按GB5455-85执行。5. 9. 2 酒精灯法在离布边5cm处裁剪515cm试样?块。将试样水平放于酒精灯火源氧化焰部分,燃烧30s。当试样离开火焰后,不应有余燃和阴燃现象,表示合格。5. 10 抗渗水性5. 10. 1 原理以织物承受的静水压来表示水透过织物所遇到的阻力。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试样的一面承受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有三处渗水为止,并记录此时的压力,可以从试样的上面或下面施加水压。选用哪种方式应在报告上注明。试验结果与织物在短时间或稍长时间受水压后呈现的性能直接有关。5. 10. 2 仪器5.

20、 10. 2. 1 试验仪器应能以下述方式夹紧试样:a) 试样水平放置,且不鼓起pb) 织物上面或下面承受持续上升水压的面积为100cm2; c) 试验时,夹紧装置不应漏水Fd) 试祥在夹紧装置中不会滑移Fe) 尽量减少试样在央紧装置边缘处产生渗水的可能性。5. 10. 2.2 与试样接触的水必须是新鲜蒸馆水或去离子水,温度保持在20土2或27土2,选用哪种温度应在试验报告上注明(用较高温度的水,会得出较低的水压值,其影响的大小,因织物不同而异)。5. 10. 2. 3 水压上升的速率应为60士3cm H20/min. _ 5. 10. 2. 4 压力计与试验头相连接,压力读数应精确费u.5

21、cm HiO。5. 10. 3 试样准备FZ 65001-1995 拿到样品后,尽量少用手触摸,避免用力折叠。除了平衡外不作任何方式的处理(如费烫在织物的不同部位至少取五块试样,尽可能使试样具有代表性。试验时也可不剪下试样,但不应在有很深折皱或折痕的部位进行试验。5.10. 4 测量程序每块试样均需用新鲜蒸馆水或去离子水。擦净夹紧装置表面的水,把平衡过的试样夹紧在试验头中,使织物表面与水接触。央紧时使水不会在试验开始前因受压而透过民样。然后立刻对试样施加递增的水压,并不断注视渗水的迹象。记录试样上第三处水珠刚出现时的水压,以厘米水柱高度表示。读取水压的精确度如下zlm水柱以下:0.5 cm;

22、12m水柱:1cm; 2m水柱以上:2cm。不考虑那些形成以后不再增大的微细水珠,在织物同一处渗出的连续性水滴不作累计。注意第三处渗水是否产生在夹紧装置的边缘处,若此时导致水压值低于同一样品的其它试样的最低值,则此数据应予剔除,需增补试样另行试验,直至获得正常结果所必需的次数为止。5. 10. 5 结果的计算测定结果以各次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到O.l cm,舍入到读数精度。5. ll 撕破强力按GB3917-83、GB391883或GB3919-83执行。5. 12 毛细管效应5. 12. 1 原理垂直放置的纺织品,一端浸在液体中,在规定时间内液体浩纺织品的缝隙上升或掺入,用量具测量

23、液体上升的高度。5. 12. 2 测量程序5.12.2.1 在距布边1/10幅宽处,顺经向(或直向)在左、中、右部位至少各剪1条,经向长25cm,纬向宽5cm。5, 12. 2. 2 将蒸锢水注入毛细管效应仪水槽内,至适当高度,调整毛细管效应仪水平位置和水位高低。试样的一端夹在试样夹上,此时布条应垂直,然后下降试样架使试样下端浸入蒸情水中,读数标上的零点与水面平齐。静置30min,记录试样上水分渗透上升最低高度,读数精确到0.1cm。5. 12. 3 测量结果的计算取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到O.01 cm,舍入到0.1cm。5, 13 防灼性5. 13. 1 仪器CIA型防灼试验仪。5.

24、 13. 2 试验准备5. 13. 2. 1 摩擦轮上应包有经防灼处理过的514或528锦丝平纹绸。其绸条尺寸为36cm 2. 8 cm,抽去其边纱宽为2.7 cm,每做50次试验调换一次,如在50次内任何一次发现包卷材料有损坏,应立即调换5. 13. 2. 2 试验参数a)摩擦轮线速度不小于50m/s b)启动时间5s c)摩擦工作时间5s d)试条摩擦接触长度lcm5. 13. 2. 3 试样裁剪如图2所示。将试样沿绸布的经线方向裁剪成30cm2cm的试条两条,抽去其两边边纱至宽度为1.5 cm。13 FZ 65001-1995 5. 13. 3 试验操作5. 13. 3. 1 将试条一端

25、夹于针板内,另一端按规定吊挂配重。5. 13. 3. 2 盖好护罩,闭合电源开关,按“启动”电钮。5.13.3.3 电据自动切断后,打开护罩在试条上划上标记,取下试条。织物幅宽-2cm Jill!;布边5cm一一图2裁样图表3试条预加配重织物原料细度吊挂砖码质量备tex(d) g . 俨3。 3 注10(90)以上50 不同细度纤维交织的产品以号数粗10 5(90 45) 5(4日以下5. 13. 4 试条预加配重如表3。5.13. 5 注意事项lOO 的挂配重250 5.13.5.1 在试验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校正“工作时间”及“启动时间”旋钮的位置。s. 13. 5. 2 不得将任何异物放在仪

26、器腔体内,并经常清扫摩屑。5. 13. 5. 3 在试验过程中如听到异声,应立即按“停止”电钮,进行检查。5. 13.6 试验结果的评定以无烧结性的灼伤为合格。s. 14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za) 试验标准号Fb) 试样品种、规格;c) 取样数量;d) 测试结果ze) 有关测试条件;f) 测定日期;g) 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地方。5. 15 试验结果的综合和复试14 FZ 65001-1995 5.15.1 抽样的试验结果,如有任一份试样的任一项指标不符标准时,则应在连接原取样处剪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项目的复试。复试结果以两份试样均符合标准为合格,幅度复试应在同匹上双倍测量,并以双倍

27、测量的平均数符合标准为合格。生产广如发现经复试后仍不符合标准时,则除原采样一匹作不合格外,其余各匹可逐匹采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以次为准,不得复试。5, 15. 2 各项试验结果的计算以算术平均数表示,计算平均数时化整方法按GB8170的规定进行。15 附录A(标准的附录)FZ 65001-1995 非仲裁性常规测定Al 试验用标准大气可以采用温度20士3,相对湿度65土5%。A2 若在工厂内部定等、质量控制试验等,可在一般温湿度条件下进行试验,根据实测回潮率Ws,然后按ZBW 04006 - 8 9的规定进行换算,修正试样的断裂强力,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必须保持稳定。A3 用斜线光栅密度镜测定织物密度,因精度较低,仅用于丝绸织物。A3.1 选用植围合适的密度镜。A3. 2 测定时,先将织物放平,再将斜线光栅密度镜放于织物上,使密度镜长边与被测纱线平行,这时会出现接近对称的光带曲线花纹,它们交叉处短臂所指刻度读数即为织物每厘米的纱线根数。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FZ纺织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