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 T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4497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 T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FZ T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FZ T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FZ T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FZ T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1995-12-01发布1996-07-01实施中国纺织总会发布前.1-. Ei 本标准根据GB/T1. 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1. 3-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在FZ324-85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本标准中的所有计量单位都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对FZ324-85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删除了原标准防灼试验部分试验仪器(一)中的特种防灼试验机试验内容,试验仪器直接用CIA防灼试验机。2.将原标准中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平均数化整方法四舍五入法修订为平均

2、数化整GB8170执行。本标准从1996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FZ324-85。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四川省海蓉绸厂本标准协助起草单位:上海申达(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幼宁王岩松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代替FZ324-85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特种工业用编织绳和带子包括棉纤维、丝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绳带物理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特种工业用绳带的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如另有特殊要求的绳带应在该绳带的质量标准中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另订

3、协议。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3 抽样3. 1 抽样比例3. 1. 1 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的抽样,应按不同的品号、不同的使用要求分批分捆抽样。3, 1. 2 生产厂品质鉴定试样在同一品号、同一机台(如经后加工的绳带,还应注意同一加工过程)所生产的产品中取,供航空专用时根据质量稳定情况每批抽取25100%的捆数,供其他用途时每批抽取10%的捆数进行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和防灼性能试验。3.2 样品数量3, 2. 1

4、绳子在一捆内任意抽取一根,绳子试样可在绳头处剪取(剪样前应预先在开剪处打好相邻两个结头,然后在两个结头之间剪下),每份试样长约1.6 m,或根据不同类型的强力试验夹具,自行决定取样长度。3. 2. 2 带子在一捆内任意抽取三个带卷,试样可在每卷带头处剪取一个带条,长约o.6 m,或根据不同类型的强力试验夹具,自行决定取样长度。三个带条组成一份试样。3. 2. 3 作防灼试验用的试样应另行剪取,每个试样长O.4 m。3. 2. 4 剪取的试样不得有各种外观疵点,如经防灼处理的产品不得有防灼剂浸轧不匀或未上到防灼剂的现象。3. 2. 5 剪取试样后,应在原来绳头或带头的标签上住明抽样数量。3. 2

5、. 6 剪取的每个试样,应附上标签,标签上应记录下列各项a)产品名称Fb)捆号;c)绳卷或带卷编号;d)抽样时间。4试验条件测定重量和断裂强力时,试验室的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20土3,相对湿度65土5%,试样应在上列规中国纺织总会1995-10-15批准1996一07-01实施19 FZ 65002-1995 定的温度及相对湿度条件下展开放置24h后,并在该条件下进行试验。5 试验项目5. 1 宽度5. 1. 1 试验用具5. 1. 1. 1 一般带子包括套带)用刻度精确到0.5mm的钢皮直尺。5. 1. 1. 2 带边呈圆形、厚度超过2mm的双层及多层组织的厚带子,用刻度精确到0.1mm的游标

6、卡尺。5. 1. 2 操作步骤5. 1. 2. 1 带子宽度在容差范围内,在每个试样中间位置测量一次,共三次。5, 1. 2. 2 用钢皮直尺测量时,将试样平放在工作台上,把直尺的“。”点对齐带边,并与带边垂直读取其宽度数,读数精确到0.5mm。5. 1. 2. 3 用游标卡尺测量时,一手握带,一手持尺,将带子插入卡尺钳口内再将卡尺钳口慢慢夹紧,使卡尺钳口与带边没有空隙,又使带子能在卡尺钳口问自由移动,同时注意带面不能有凹凸变形现象,读取其宽度数,读数精确到O.l mm. 5. 1. 2. 4 平均数计算至O.lmm,化整为O.5 mm(化整方法:0.2及以下舍去,o.30.1算作o.5 ,o

7、. 8及以上算作1)。5. 1. 2. 5 空芯绳压扁后的宽度测量方法同一般带子。5. 2 厚度5. 2. 1 试验用具5. z. 1.1 Y-531型织物厚度仪,刻度精确到o.01 mm。5. 2. 2 操作步骤5. 2. 2. 1 每个试样共测量三次,一处在试样中间位置另两处分别在距离试样顶端100mm左右位置。5. 2. 2. 2 底盘面积,在带宽标准为40mm及以下时,采用6.5 cm2;带宽标准超过40mm时,采用10cm2。5. 2. 2. 3 将试样平放在厚度试验仪上下底盘中间,将上盘提高到超过带厚23mm处,使之自由落下,如此连续三次,记录最后一次读数,读数精确到o.01 mm

8、,平均数计算至O.001 mm,化整至O.01 mm0 5. 3 总经根数(或辫线与芯线数5. 3. 1 操作步骤剪下试样约20mm,抽出整个试样的经线(或辫线、芯线),数其根数。5. 3. 2 结果的表示绳子的辫线、芯线与带子不同织物结构的经线,均应分别表示。5. 4 纬密或辫线编织数)5. 4. 1 试验用具5. 4. 1. 1 绳子用织物密度分析镜。5. 4. 1. 2 带子的纬密在8根cm及以节时用钢皮直尺,纬密在8根cm以上时用织物密度分析镜。5,4.2 操作步骤5. 4. 2. 1 绳子在每个试样上共测量三次,一处在试样中间位置,另两处分别在距离试样顶端200mm左右位置。5. 4

9、. 2. 2 带子在每个试样中间位置测量一次,共三次,双层组织及套带仅测量面线的纬密数5. 4. 3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根据表l中给出的实测长度规定。20 FZ 65002-1995 表1每次的实测长度绳子带子标准下限编织数每处实测长度标准下限纬密每处实测长度个cmcm 根cmcm 10.0及以上1 14.0及以上1 s.1 9. 9 2 8.1 13. 9 3 s.o及以下3 s. 0及以下5 5. 4. 4 测量起点绳子应在2根辫线交织点中间。带子应在2根纬线中间,如迄点亦在上述位置即作1根计算,如迄点在纱的中心即最后l根作1/2根计算,凡不足1/2根者不计,超过1/2根不足1根者作1/2根

10、计,读数精确到1/2根,纬密结果换算到标准规定的表示单位。5. 5 重量5. 5. 1 试验用具5. 5. 1. 1 感量为o.01 g的工业天平。5. 5. 1. 2 长度大于lm,精确度为1mm的非折叠直尺。5. 5. 2 操作步骤5. 5. 2. 1 每份试样试验一次。5. 5. 2. 2 试样平放在试验工作台上,呈自然状态。5. 5. 2. 3 绳子z将试样沿靠尺边,量取一定长度,剪去其多余部分后,在两端打上摇头。5. 5. 2. 4 带子:沿试样经线方向,在每个试样上,量取一定长度,各剪去其多余部分。5. 5. 2. 5 在天平上称量,读数精确到o.01 g,然后换算至lm重量,lm

11、重量计算至o.01 g,化整为o. 1 g。5. 6 断裂强力及伸长率5. 6. 1 试验仪器具有伸长测定装置的强力试验机。5. 6. 2 仪器的选择和校正5. 6. 2. 1 强力试验机刻度盘使用范围的选用,应在全刻度的2080%以内。5. 6. 2. 2 强力试验机上下夹钳的距离,测定绳子和带子的经向断裂强力时,为20cm;测定带子的纬向断裂强力时,带子宽度在100mm以上时为5cm,在100mm及以下时为2.5 cm。5. 6. 2. 3 下夹钳未受载荷时,下降速度为100110mm/min。5. 6. 2. 4 强力指针及伸记指针均应在“0”点。5. 6. 2. 5 上下夹钳的内外两面

12、应贴有良好衬垫物,并可在试样与衬垫物间洒上粉末状的松香,以克服打滑现象。5. 6. 2. 6 预张力重锤按表2中给出的配挂。5. 6. 3 操作步骤5. 6. 3. 1 试验绳子时,每个试样进行三次。试验带子时,每个试样进行一次共三次。5. 6. 3. 2 宽度较大的带子,根据指标要求,试样裁剪后抽去两边边纱修齐为一定宽度的试条,宽度以试条中间位置为标准允差为1/2根纱线。凡试验时纱线容易滑出的织物在试条两边应各留24根保护线,并将保护线两头剪断,试验时不被夹钳夹住,纬向试条长度不能为上下夹钳充分夹住和悬挂预张力重锤时应21 FZ 65002-1995 表2预张力量锤绳子带子lm标准重量预张力

13、重锤lm标准重量预张力重锤g g g g 。飞5及以下10 o. 6 1. 0 30 s.o及以下100 1.1 s.o 50 5. 1 12. 5 200 5.1 10.0 100 12. 630.。500 10. 120.。200 30. 160.。1000 20.1及以上500 60. 1及以上2000 注z防灼处理过的绳带按该产品未防灼时的重量决定预张力重锤。缝上其他带子补足必要的试条长度。5. 6. 3. 3 试验时,首先放下夹持器,固定上夹钳,将1根绳子或3根带条的一端对齐后同时放入上夹钳的中央位置(在双方试验结果有差异需进行会试时以1根试样放入上夹钳为准),初步拧紧上夹钳,再将试

14、样另一端放入下夹钳内(试验有芯绳子时可用帆布或组织紧密的棉带紧紧卷裹住试样,然后放入夹钳内夹紧),悬挂预张力重锤,将上夹钳略加放松试验有芯绳子时不放松使试样由于重力作用,稍有下降而垂直,即拧紧上夹钳,放松夹持器,然后再拧紧下夹钳,移去预张力重锤进行试验。如需测定断裂伸长率,则当下夹钳开始下降后,注意观察断裂瞬时的伸长(芯经无组织点的双层带,应在芯经断裂的瞬时,即两个强力指针第一次分离瞬时的伸民)并同时记录所得断裂强力和伸长率。如需测定标准伸长率时,则应注意观察强力指针,当其转至被测物的标准强力处,停止伸长标尺的下降,记录其伸长率,但下夹钳仍继续下降,不得中停,直至试样断裂,读取强力数。断裂强力

15、和伸长率之读数,应读至刻度盘和标尺的最小刻度。5. 6. 3. 4 平均数计算至0.1N和o.01%,化整至lN和0.1%。5. 6. 4 注意事项5. 6. 4. 1 在试验中如发生试样滑脱或断在夹钳口时(离夹钳边10mm内)应另换1条,重行试验。如断裂强力已达到指标要求,也可不必重行试验。5. 6. 4. 2 在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包括试验读数及机械等)应立即停止试验,检查分析原因。5. 6. 4. 3 操作时,防止夹钳口内试样扭转和歪斜。5. 6. 4. 4 试验时,应经常观察强力指针及伸长指针的“。”点,如有变动及时调整。5. 6. 4. 5 悬挂的预张力重锤其“吃力”点应与夹钳口平

16、行,不得歪斜。5. 7 防灼性能5. 7. 1 试验仪器CIA防灼试验仪5. 7. 2 试验准备摩擦轮上应包有经防灼处理过的514或528锦丝平纹绸,每做30次试验调换一次,如30次内任何一次发现包覆绸损坏,则应立即调换。5. 7. 3 试验操作5. 7. 3. 1 检查与调定试验参数22 a)摩擦轮线速度:50土1.5 m/s; b)启动时间:5s; c)工作时间:5s d)试条摩擦接触长度:带子10mm,绳子4mm。FZ 65002-1995 表3预加配置绳子带标准重量预加重量标准重量g/m g g/m 10及以下5及以下50 5. 1 12. 5 10. 1 20 100 12. 630

17、.。20以上150 30以上5. 7. 3. 2 检查并调换好摩擦轮上的包覆绸条。5. 7. 3. 3 将试条一端夹于夹板内,另一端按规定吊挂配重,并使之坠在滑轮上。5. 7.3.4 盖好防护罩,闭合电源开关,按起动电钮。5. 7. 3. 5 待电机电源自动切断后,打开防护罩,在试条上划上标记,取下试条。5. 7. 4 注意事项5. 7. 4.1 试条预加配重按表3中给出的规定挂置。5. 7.4.2 在试验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校正工作时间、起动时间和旋钮的位置。5. 7. 4. 3 不得将任何异物放在仪器腔体内,并经常清扫磨屑。5. 7. 4. 4 在试验过程中,如昕到异声,应立即按停止电钮,进

18、行检查。5. 7. 5 防灼伤试验结果的评定5. 7. 5. 1 元烧结性的灼伤为合格。子预加重量g 100 150 200 350 5. 7. 5. 2 如出现局部轻度灼伤,可按脂含量试验方法测定防灼剂含量,当C-1防灼剂含量大于2%时为合格。6 试验结果的综合和复试6. 1 抽样的试验结果,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则应在连接原采样处剪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项目的复试,复试结果以两份试样都符合标准为合格。6. 2 生产厂如发现有经过复试后仍不符合标准,则除原采样的一根绳子或一卷带子为不合格,其余各根绳子或各卷带子可再逐根或逐卷采样试验,试验结果以一次为准,不得复试。6. 3 计算平均数时,化整方法一律按GB8170的规定进行。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FZ纺织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