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259—2020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479999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1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 T 3259—2020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21 T 3259—2020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21 T 3259—2020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21 T 3259—2020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21 T 3259—2020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40 B 65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259 2020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评价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valuation of wild orchid plant resources in Liaoning 2020 - 04 - 30 发布 2020 - 05 - 30 实施 辽宁省 市场 监督 管理 局 发布 DB21/T 3259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制定依据 GB/T 1.1 2009。 本标准附录 A、 B、 C、 D、 E、 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管理局 提出并 归

2、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辽宁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沈阳农业大学 。 本标准起草人: 陈罡 、 白丽萍 、 曲波 、 邵美妮 、 马冬菁 、 陈旭辉 、 王敬贤 、 赫亮 、 刘怡菲 、 苗青 、 姚凯 、 房春果 、 许玉凤 、 金山 、 侯海燕 。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鸭绿江街 12号( 110032),联系电话: 024-82241813。 DB21/T

3、 3259 2020 1 野生兰科植物 资源 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范了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 调查与评估的 术语和定义、工作流程、调查 与评估 内容、物种调查、 数据分析与评估 结果 编写的技术要求 。 本 标准 适用于 辽宁省内 开展的以自然地理或行政区域为调查单元的 野生 兰科植物资源调查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710.1 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LY/T 1820 野生植物资

4、源调查技术规程 LY/T 18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受威胁物种 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评估等级为极危、濒危、易危 的 物种 。 3.2 极危 物种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的生物, 其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机率非常 高。 3.3 濒危 物种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 色名录中被列为 濒 危的生物,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 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导致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机率很高的物种。 3.4 易危 物种 在世界自然保护

5、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 易 危的生物, 指现存一些快成为濒危物种的生物, 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 3.5 近危物种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 近 危的生物, 保护现状比较低,但可能在不久的将 来有濒危或灭绝等危险。 DB21/T 3259 2020 2 3.6 无危物种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 无 危的生物 ,已经被评估但是不属于其他任何 分类 的物种。 3.7 数据缺乏物种 当缺乏足够的信息对某一物种的灭绝风险进行评估时,则该种的等级为“数据缺乏” 3.8 地方特有 种 分布区域狭窄,仅生长在某一有限的区域或某种局部特殊生境中的

6、物种 。 3.9 块根 是由营养繁殖的植株不定根或实生苗侧根膨大形成的,组成不含下胚轴和茎的部分,完全由根构成。 3.10 块茎 是 地下茎末端形成膨大而不规则的块状变态茎,适于贮存养料和越冬。顶部肥大,有发达的薄壁组 织,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 3.11 根状茎 是 地下的变态茎之一,具有横生的肉质茎,明显的节和节间, 先端生有顶芽,节上通常有退化的鳞 片叶与腋芽,并常生有不定根。 3.12 合蕊柱 着生雄蕊和雌蕊的柱状结构,是兰科特征之一。 3.13 样方 用于调查植物群落数量而随机设置的取样地块。要求尽量小,并且能包含大多数物种。 3.14 生境 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3.

7、15 植物群落 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每种植物个体通过互利、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适应 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3.16 多度 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 3.17 盖度 指植物地 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3.18 频度 某种植物个体数目占一个样方中植物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DB21/T 3259 2020 3 4 调查 内容 与评估 4.1 调查 内容 对辽宁省 境内的 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生境、生长状况、受威胁情况和保护现状 进行调查 。 设定目标物种时应重点考虑: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高等植物卷中的受威胁物种,包括

8、极危物种、濒危物种 、 易危物种 、 近危物种 ,以及数据缺乏物种; 地方特有种。 4.2 评估 4.2.1 评估 内容 兰科植物所在区域内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包括物种丰富度、特有性以 及珍稀濒危状况; 兰科植物受威胁情况; 兰科植物保护空缺。 4.2.2 评估 指标 物种丰富度 ; 物种新记录 ; 物种特有性 ; 珍稀濒危物种 ; 受威胁程度 ; 保护空缺 程度 。 5 工作流程 5.1 准备 5.1.1 收集兰科植物资料 收集分析与调查区域有关的植物志、科考报告、文献、标本、数据库等资料,整理初步的兰科植物 物种名录 。 5.1.2 制定方案 了解调查区域内相关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收集分析

9、植被、气候、地形、地貌、道路等数据资料, 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 5.1.3 组织与培训 根据调查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组织力量足够的调查团队,配备植物分类学专业力量,明确人员 责任 。 开展调查方法、技术、质量控制与管理、安全、急救、野外生存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5.2 外业调查 布设调查线路与 兰科植物 调查样方,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实施调查,采集标本,做好相应的调查记 录,并拍摄生境及物种的照片。 DB21/T 3259 2020 4 5.3 数据整理与分析 整理调查记录、照片;制作与鉴定标本;编制物种名录,整理物种分布信息,绘制相关图件;开展 数据分析与评估,并编写报告。整理调查成果,将

10、项目成果上报管理系统。 6 物种调查 6.1 调查方法 以县域为调查单元,采用样方调查法。观察记录目标物种所在生境、植物群落等信息以及样方内目 标物种的种群状况,并采集目标物种标本 。 6.2 样方布设 6.2.1 布设原则 按照典型取样原则,在目标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合理布设样方 。 6.2.2 样方数量 对于罕见、稀有、种群数量稀少的种类,在调查区域内发现的所有分布点均应布设样方。对于分布 较广泛的种类,在调查区域内,每种目标物种调查的总样方数不少于 15 个。 6.2.3 样方大小 乔木植物的调查的样方面积大小为 20 m 20 m。 灌木、小半灌木植物调查样方大小为 10 m10 m。 草

11、本植物调查样方大小为 5 m5 m。对于一些特殊种类,样方大小和形状需根据植物实际生长情况进 行调整。 6.2.4 样方编号 调查样方的编号采取“县级行政区代码” +“调查对象代码” +“样方序号”的方式 ; 按照 GB/T 2260的规定。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县级行政区划代码 ; 以 兰科植物学名 为 调查对象代码 ; 按县级行政区与调查对象进行编号 , 各县不同调查对象的调查样方从 1号起编,以 Q0001、 Q0002、 Q0003 为 样方序号。 6.3 样方调查 6.3.1 样方经度、纬度 按照 LY/T 1814中的要求, 用 GPS 记录样方中心点的地理位置信息 , 经纬度

12、精确读取到秒后两位 , 用百进制 。 6.3.2 样方海拔 用 GPS 记录样方中心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海拔以米为单位,精确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 。 6.3.3 层片种类组成 记录植物群落各层片的优势种、亚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 。 DB21/T 3259 2020 5 6.3.4 层片高度 记录植物群落各层片中间点的高度 , 以米为单位 。 6.3.5 人为干扰影响强度 按照 HJ 710.1 2014的要求, 记录农林牧业活动、开发建设、环境污染等人为干扰的具体类型 , 参 见附录 C表 C.1; 影响强度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等级 , 参见附录 C表 C.1。 6.3.6 自然干扰及影响强度 按

13、照 HJ 710.1 2014中的要求, 记录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火灾等自然干扰的具体类型 参见附录 C表 C.1; 影响强度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等级 , 参见附录 C表 C.2。 6.3.7 乔木特征 记录样方内目标物种胸径 5 cm 的个体数 ; 枝干离地面 1.3 cm处为胸径测量标准 位置。测量时,胸径尺必须贴并垂直于被测量枝干;胸径 测量误差控制在 1 mm以内 ; 测量从地面到植株茎叶最高处的垂直高度。以米为单位。树高不足 9 米时,测量误差小于 3%;树 高 9 米以上时,测量 误 差小于 5%; 分别测量乔木树冠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宽度 ,记为冠幅 。 记录营养期、

14、花蕾期或抽穗期、开花期、结果或结实期、落果期或落叶期或枯黄期、休眠期或枯死 期 等物候特征 ; 优 、中、差、濒死、枯立 等生活状况 , 参见附录 E 表 E.1。 6.3.8 灌木 株(丛)数以株、丛为单 位,记录样方内目标物种的总个体数 ; 高度测量从地面到植株茎叶最高处的垂直高度。以米为单位 , 测量误差小于 3%; 基径 用游标卡尺测量植物个体 根颈部位的 直径 ; 优、中、差、濒死、枯立 等生活状况 , 参见附录 E表 E.1。 6.3.9 草本植物特征 调查指标包括物种名称、多度、平均高度和冠幅、物候、盖度 ; 多度 采用目测估计法,采用德式( Drude)多度等级进行估计 , 参

15、 见附录 D表 D.1; 投影在地 面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冠幅宽度的平均值,观测时测量东西方向冠幅宽度(冠幅 EW) 和南北方向冠幅宽度(冠幅 SN) ; 物候期划分为营养期、花蕾期或抽穗期、开花期(初花、盛花、末花)、结果期或结实期(初 果、盛果、末果)、落果期或落叶期、休眠期或枯死期 ; 分别观测单个物种盖度,同时估计整个样方的总盖度 ; 好 、 良好 、 一般 、 差等生活状况分级 , 参 见附录 E表 E.2; 记录 土面 、岩石、树干、腐木、叶面、水中、树根、倒木及其他 基质 。 6.4 照片拍摄 拍 摄植物全株、花、果等具有鉴定特征的特写。拍照的植株应与采集的标本相对应。图片要求清

16、晰、自然,能准确反映植物形态特征。 DB21/T 3259 2020 6 拍摄植物所在群落外貌以及小生境的彩色照片。应包含一张以生境为背景、 GPS 定位仪屏幕为前景 的照片。 GPS 定位 仪屏幕上显示内容为调查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与海拔 。 6.5 物种名规范 植物学名应符合最新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物种中文名应使用中文正名,参照最新版中国 生物物种名录 。 7 数据分析与评估 7.1 兰科植物多样性 评估指标 计算方法 7.1.1 物种丰富度 统计 调查 区域 兰科植物种类 ,计算 占 调查样方总物种数比例。 7.1.2 物种新记录 调查到的 现 有 资料未记录的兰科植物物种

17、数。 7.1.3 物种特有性 分别统计调查区域内的中国特有兰科植物比例和辽宁省地方特有兰科植物比例。 计算公式: 式中: PE 特有种比例 ; SE 调查区域内的中国特有种 /地方特有种的种数,个; S 调查区域内的物种总数,个 。 7.1.4 珍稀濒危物种 珍稀濒危 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 统计调查区域内列入统计调查区域内被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 录 高等植物卷中的受威胁 种物中的受威胁种及种数,包括极危物种、濒危物种与易危物种。 7.1.5 受 威胁 程度 包括外来物种影响、人为活动影响、其他主要威胁 : 强:生境受到严重干扰;植被基本消失;野生动物难以栖息繁衍; 中 :生境受到干扰;植被

18、部分消失,但干扰消失后,植被仍可恢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受到一 定程度影响,但仍可以栖息繁衍; 弱: 生境受到一定干扰;植被基本保持原有状态;对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影响不大; 无: 生境没有受到干扰;植被保持原有状态;对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没 有影响。 7.1.6 保护空缺 程度 基于植物种多样性分布与自然保护区,识别未纳入保护区管范围的高多样性域 ,统计 未纳入自 然保护区管护范围的 高 多样性区域占调查区域比例 ; DB21/T 3259 2020 7 从物种分布、种群数量、种群更新能力、适宜生境的质量与范围、已有保护措施等 5个方面, 根据目标物种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识别种群稀少、受威胁程度严重

19、、需要重点保育的物种,统计亟 待重点保育的物种占调查区域物种总数比例。 7.2 县域兰科植物分布与 资源储量评估 7.2.1 兰科植物分布评估 Wi =ni /n 其中 : Wi 为某物种出现频率; ni 为目的物种分布的样方(带)数; n 为总样方(带)数。 7.2.2 兰科植物 资源量 评估 N=A1Ni/Si 其中: Ni 为某物种在第 i 个样方(带)内分布量; Si 为某物种在第 i 个样方(带)面积; N 为 某物种资源总量 , 方法依据 LY/T 1820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 DB21/T 3259 2020 8 A A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兰科植物 具有兰科特

20、征的植物。 具有以下特征的植物: 陆生、腐生或附生草本。叶互生或退化为鳞片。花常 排成总状、穗状、伞状或圆锥花序,基部常有鞘 , 花两性, 两侧对称,花被片 6,内轮具一唇瓣,雄蕊 1 或 2,与花柱、柱头结合成合蕊柱,花粉黏合成花粉块。蒴果,种子微小,无胚乳 。 DB21/T 3259 2020 9 B B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调查记录表 表 B.1 野外植物 物种资源样方调查表 编号 : _ 省: _ 市(州): _ 县 : _ 乡 ( 镇 ) : _ 村: _ 日期 : _ 样方号 : _ 经纬度 : E_; N_ N_ 坡向 : _ 坡度 : _ 坡 位 : _ 海拔 : _ m

21、 样方面积 : _ m_m 生境 : _ 干扰 : _ 群落 类型及组成: _ 调查人 : _ 表格 编号: _ 物种编号 片 种名 ( 俗名 ) 学名 数量 物候期 盖度 ( %) 多度 受威胁 因素 备注 注:( 1)群落类型为:乔木、灌木、草本层主要的物种组成;( 2)生境:石 /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 3) 层次: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 4)数量:物 种的株(木本)、丛(草本)数;( 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 6) 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 7)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表 B.2 目标 物种个体汇总 表 _省(自治区、直辖市) _

22、县 填表时间 _ 填表人 _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生活型 植被类型 株 ( 丛 ) 数 幼树 /幼苗 株 数 DB21/T 3259 2020 10 DB21/T 3259 2020 11 C C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干扰类型分类 表 C.1 干扰类型分类表 干扰来 源 具体类型 干扰来源 具体类型 人 为 干 扰 农林牧渔 毁林、毁草开垦 自 然 干 扰 气象灾害 台风 围湖造田 造林 暴雨 采集 洪涝 林木砍伐 干旱 狩猎 寒潮 放牧 其他(具体说明) 捕捞 地质灾害 地震 草地围栏 滑坡 其他(具体说明) 泥石流 开发建设 矿山开发 崩坍 路桥建设(公路、铁路、桥梁、 隧道等)

23、地面塌陷 房屋建造 其他(具体说明) 旅游 开发 生物灾害 病害 水坝建设 虫害 其他(具体说明) 草害 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 鼠害 水污染 外来物种入侵 大气污染 其他(具体说明) 噪声污染 火灾 火灾 其他(具体说明) 其他 (具体说明) 其他 (具体说明) 表 C.2 影响强度分级表 影响强度等级 状况描述 强 生境受到严重干扰;植被基本消失;野生动物难以栖息繁衍。 中 生境受到干扰;植被部分消失,但干扰消失后,植被仍可恢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受到 一定程 度影响,但仍可以栖息繁衍。 弱 生境受到一定干扰;植被基本保持原有状态;对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影响不大。 无 生境没有受到干扰;植被保持原有

24、状态;对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没有影响。 DB21/T 3259 2020 12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德式( Drude)多度等级 表 D.1 德式( Drude)多度等级 多度等级 多度特征 多度等级 代号 7 植物数量极多,植物密集,形成背景 Sor 6 植物数量很多 Cop3 5 植物数量多 Cop2 4 植物数量尚多 Cop1 3 植物数量不多,散布 Sp. 2 植物数量稀少,偶见 Sol. 1 植物在样方里只有 1 或 2 株 Un. DB21/T 3259 2020 13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生活状况分级 表 E.1 木本植物生活状况分级 分级标准 分级特征 优 枝干 存活、

25、正常、无折断枯梢 中 主干存活,但倾斜, 1.3m 以上有折断 差 枝干活, 1.3m 以上有折断 濒死 枝干活, 1.3m 以下有折断 枯立 枝干死亡,未倒 表 E.2 草本植物 生活状况分级 分级标准 分级特征 好 植株根、茎、叶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繁殖力 良好 植株根、茎、叶能生长正常, 具有繁殖力 一般 植株根生长正常,茎、叶生长不良,繁殖力低 差 植株根、茎、叶生长不良,无繁殖能力 DB21/T 3259 2020 14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评估指标 表 F.1 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估指标 评估 内容 评估 指标 评估 参数 兰科植物 物种多样性现状 物种 丰富度 物种 种 数 物种 新 记 录 新 记 录 的种类和数量 物种 特 有 性 特有 物种比例 珍稀濒危 物种 珍稀濒危 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受威胁 情况 受威胁 程度 外来 物种影响 人为 活动影响 其他 主要威胁 保护 空缺 保护 空缺 程度 未纳入 自然保护区管护范围的多样性 区域 亟待 重点保育的物种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