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1.040.01 Q 09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860 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2020 - 03 - 16发布 2020 - 04 - 16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860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 要求 . 3 4.1 工作目标 . 3 4.2 工作原则 . 3 4.3 成立组织机构 . 3 4.4 职责 . 3 4.5 编制体系文件 . 4 4.6 部署实
2、施 . 5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 6 5.1 风险点确定 . 6 5.2 危险源辨识 . 7 5.3 风险评价 . 8 5.4 风险控制措施 . 9 5.5 风险分级管控 . 10 6 文件管理 . 11 7 分级管控的效果 . 11 8 持续改进 . 11 8.1 评审 . 11 8.2 更新 . 11 8.3 沟通 . 1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析记录 . 13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及风险点统计表 . 9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重大风险 点统计表 . 203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风险评价方法 . 208 DB37/T 38602020 II 前 言
3、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国信上实城市物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 岛国信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鑫安泰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东、张建阳、杨瑞建、薛嵘杰、王德义、祝宏祥、杨雪、徐连国、朱忠强、 滕宏伟、张恩、邓肖丽、张利军、王斌、冯守珍、闫宾萍、赵旋、刘家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7/T 38602020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 DB37/T 2882 2
4、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通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行业安全生产风 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 城市功能 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 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DB37/T 38602020 1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
5、、会展场馆)管理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 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的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 场馆)管理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风 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其他类别企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6565 职业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85 固定资
6、产分类与代码 GB/T 26165 经济贸易展览会 术语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 本规范 GB/T 36731 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 31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218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 DB37/T 288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307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07第 505号)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 GB/T 26165、 JGJ 31、 JGJ 21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 以下
7、重复列出了 DB37/T 2882、 GB/T 26165、 JGJ 31、 JGJ 218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体育馆 gymnasium 配备有专门设备而供单项或多项室内竞技比赛和训练的体育建筑。主要由比赛和练习场地、看台 和辅助用房及设施组成。体育馆根据比赛场地的功能可分为综合体育馆和专项体育馆;不设观众看台 及相应用房的体育馆也可称训练房。 DB37/T 38602020 2 体育场 stadium 具有可供体育比赛和其他表演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同时为大量观众提供座席的建筑物。 展览场所 exhibition venue 可供举办展览活动的场地及建筑物。 注: 包括独立的永 久性场地或建
8、筑物,博物馆、图书馆等永久性场所为展览活动提供的专门场地,以及临时搭建 的用于举办展览活动的场地。 会展场馆 exhibition centre 以举办展览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永久性建筑物。 展览 exhibition 对临时展品或服务的展出进行组织,通过展示促进产品、服务的推广和信息、技术交流的社会活 动。 城市功能设施管理企业 urban functional facilities management enterprises 本标准中城市功能设施管理企业是指管理体育场馆或会展场馆,并确保其各 系统、装置安全、有 效运行的组织,包括自有企业、物业企业等。 大型活动 large activiti
9、es 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 1 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 (一)体育比赛活动;(二)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三)展览、展销等活动;(四)游 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五)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 风险 risk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 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 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 险 =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点 risk site of special equipment 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
10、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 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危险源 hazard DB37/T 38602020 3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 的组合。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物理实体;状态是指设备的状态、使用介质和环境的状态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4 基本要求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面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价活动,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深入落
11、实全员安全生 产责任制,实现责任到人、措施到人、管理到人、监督到人、检查到人,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 闭环管理,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目标。 工作原则 4.1.1 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企业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熟悉本岗位安全职责 ,掌握必要 的风险辨识、评价及应急处置方面的技能,积极主动履行安全职责。 4.1.2 坚持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企业应对所有管理过程所涉及的操作、设备及设施进行全面梳理与辨识、评价活动,确保不漏项。 4.1.3 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 根据风险辨识、评价结果,分析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存在的不足,有针
12、对性地制定补充措施,对高 风险点(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防控措施及补充措施重点关 注,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要求。 4.1.4 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风险等级及岗位职责,确定各风险点责任人及责任要求。 4.1.5 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企业应定期对风 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过程。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 人以及安全、设备、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划分依据职业分类与代码 GB/T 6565) 和重要岗位人员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
13、面负责组织风险分 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 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在领导小组下设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办 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制定体系 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为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提供强 有力的组织保障。 职责 DB37/T 38602020 4 4.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组长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 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员、设备、物 资、信息、技术、财
14、务等资源; 确定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负责实施方案及各项工作计划的审批; 确保全员参与风 险分级管控体系,履行其职责。 4.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负责对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等工作统一部署协调,其主要职 责: 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制度的审核;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负责实施方案的落实及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4.1.8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按照企业风险分级管
15、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度的要求,落实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其主要职 责: 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点确定、危 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等工作; 根据现场变化、新设备的应用、管理流程变更,对管控体系持续更新,确保与实际相符; 负责对分管范围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知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并掌握基本 的风险分析、辨识技能。 4.1.9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 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部门,其职责如下: 负责组织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起草及会审工作。 负责组织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有关制度的建设工作。 组织各部门或专业对风险点确定
16、、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及管控措施 编制进行讨论、修 改和完善; 负责风险告知牌板的设计、制作、安装; 负责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资料的建档管理; 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落实领导小组有关要求。 4.1.10 各岗位人员 负责本岗位职责范围内风险点的排查,危险源的辨识、分析,按照分级结果实施风险管控。 编制体系文件 4.1.11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明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应提出 具体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保障措施,从组织协调、资金保障、宣传推广、基础能力建设、培训交 流、督查考核等方面制定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DB37/T
17、38602020 5 4.1.12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应规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层次风险管控职责。应规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标准、管控层级确定、管控措施编 制、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 4.1.13 培训教育制度 应规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明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投入等职责,明确各基层单位落实培训计划、组织学习风险 分级管控相关内容的职责,明确员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学习义务。 4.1.14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应明确企业、 部门、班组、岗位
18、的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形式, 明确考核的方法和程序。应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物质奖励等结合,强化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4.1.15 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应明确更新标准、评审程序、沟通机制和考评内容,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和风险分析,并更新完善风险信息。 4.1.16 记录文件 企业应编制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 SCL) 评价记录、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点统计表等有关文件。 部署实施 4.1.17 宣传发动 企业应针对全员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宣传发动工
19、作,宣传内容包括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的 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评价准则,典型示范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相关行业领域事故案 例,以及企业员工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可采取简报、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 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召开专项会议等多种形式。 4.1.18 实施全员培训 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初期,企业要制定培训计划,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培训工作。企业应分层 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 系建设实施方案、运 行制度、相关概念、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 持续改进要求等。培训结束应进行闭卷考试,
20、考核结果应记入安全培训档案,保存好教育培训计划、 课程表、学员考勤签到表、教师教案、培训图片、考核结果等资料。 企业应明确培训教育职责,加强培训督促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奖惩挂钩。风险分级管控培 训应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4.1.19 落实分工 企业应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 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清单的任务。 DB37/T 38602020 6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风险点 确定 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类风险点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
21、独立、易于管理、范围 清晰”的原则。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类风险点可 以按照各功能系统、作业区域、设备设施进行分类,对于系统复杂、规模大的,可以按设备设施、部 位进行细分,城市功能设施的功能系统主要包含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制冰系统、暖 通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提升运输系统、辅助维修系统、水处理系统、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其 他配套设施: 消防系统:消防控 制室、消防泵房、视频监控通讯设施、固定消防设施、可移动消防设施、 消防驱动设施等; 供配电系统:变配电室、变配电柜、开关柜、线路等; 给排水系统:给水设施、地面排水设施、屋面排水设施等;
22、 制冰系统:制冰机房、制冰机等; 暖通系统:通风设施、制冷设施、采暖设施等; 停车管理体系:场地设施、停车控制设施等; 提升运输系统:扶梯、客梯、观光梯和货梯; 辅助维修系统:维修工具、升降设施等; 水处理系统:水过滤设备、水加热设备等; 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体育场、游泳馆、滑冰厂、临时舞台(含看台)等。 企业应根据本企业 实际,全面、合理划分风险点,并应涵盖全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岗位。 5.1.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作业活动应包括上述所列区域、设施、设备
23、等的日常 运行、维护、保养、维修、改造及外包过程控制等作业活动: 日常运行: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暖通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提升运输系统、 辅助维修系统、水处理系统、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其他配套设施的日常运行及巡检作 业,以及大型活动前的专项巡检作业; 维保: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暖通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提升运输系统、辅 助维修系统、水处理系统、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其他配套设施的维护保养及保洁、绿 化等维保作业; 维修: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暖通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提升运输系统、辅 助维修系统、水处理系统、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其他配套设施等的维修作
24、业; 改造:土方作业、焊接作业、吊装作业、安装作业、拆除作业、涂刷作业等作业; 外包过程控制:外包企业资质审查、外包作业人员资格审查、施工方案审查、施工过程监督 检查等作业; 赛事活动: 包含施工方案审核、施工人员培训、舞台搭建期间的安全管理、舞台检测检验和 关键工序验收管理、赛事活动期间入场及撤场秩序维护、施工和赛事活动期间电力 /电梯保障、 车辆导向设置及车辆管理等内容。 DB37/T 38602020 7 高处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吊装作业等危险作业风险点应单独列出。 5.1.2 风险点排查 5.1.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
25、业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经营活动区域 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作业活动清 单和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 A.1作业活动清单、 A.2 设备设施清单)。 设备设施清单中的设备类型依据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GB/T 14885)确定。 5.1.2.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企业应组织各部门及岗位人员,发动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各功能系统、设备设施、作业 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风险点排查应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 调研、座谈询问等方法,同时可征询外部专家人员意见。 危险源
26、辨识 5.1.3 辨识方法 5.1.3.1 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 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 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参照附录 A.3。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应先将管理的作业活动划分成多个工序,找出每个工序中的危 险源,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 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 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
27、平。 5.1.3.2 安全检查表法( SCL) 安全检查表法是依据相关的标准 、规范,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 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参照附 录 A.4。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操作 规程; 有关事故案例,经验教训; 企业安全生产经验,特别是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实践经验; 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应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 列入检查表。 5.1.4 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
28、的作业活动和 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DB37/T 38602020 8 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5.1.5 辨识实施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 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 辨识时应依据 GB/T 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 素进行全面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在这四 种因素里面,人的因
29、素是核心,首先要分析人 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其次是物的因素(物的 不安全状态),再分析环境因素(主要是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等),最后 再分析管理因素。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过程中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有坍塌、 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起重伤害、爆炸、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灼烫、淹 溺以及其他伤害。 风险评价 5.1.6 风险评价方法 本标准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参照附录 D.2,对风险 进行评价。评价时, L、 E、 C的取 值应建立在企业现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根
30、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 ( LS)参照附录 D.1、风险程度分析法( MES)参照附录 D.3等其他风险评价方法。 5.1.7 风险评价准则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根 据选择的评价方法,严格按照评价方法中规定的评价参数取值要求进行。 5.1.8 风险评价与分级 企业应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 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 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风险级别,分
31、别 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并确定不同风险点的风险管控层级及责任主体 : 1级风险 (红色 )/重大风险: 应增加(调整)管控措施并有效落实,相关过程应建立记录文件; 对于该级别风险,公司应重点管控,只有当风险已降低至可接受风险时,才能开始或继 续作业; 落实公司、项目(部门)、班组、岗位管控。 2级风险(橙色) /较大风险: 必须现场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点,项目(部门)应控制管 理,落实部门、班组、岗位管控。 3级风险(黄色) /一般风险: 需要制定控制措施或专人监督管理;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班组应控制管理,落实班组、岗位管控。 4级风险(蓝色) /低风险: DB37
32、/T 38602020 9 不采取防范措施,易导致伤害事故的风险,对该级别的风险,岗位应控制管理,具体落 实相关监督确认措施。 5.1.9 确定重大风险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于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无论评价级别为何种等级,可直接判定为重 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均为重大风险;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 在的均为重大风险; 参加人数超过 1 000人次的赛事活动、展会活动; 设有看台,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场所; 具有火灾、坍塌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及以上的为重大风险;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企业应按照“
33、从严从高”、“应判尽判”的原则确定重大风险,提高管控层级。重大风险统计参 见附录 C。 5.1.10 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风险控制措施 5.1.11 风险控制措施要求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可靠 性、先进性、安全性 、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管控措施应包括:工程 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五个方面。 5.1.12 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5.1.12.1 工程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是指作业、设备设施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通常采用的工程
34、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 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 使用漏电保护装置、起升高度限制器、防坠器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 险、危害的措施,如 设置安全防护网、安全电压、避雷装置等;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危害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 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拆除脚手架设置隔离区、氧气瓶与乙炔瓶分开放置等;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 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35、,如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设置声音报警装置;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的位置。 5.1.12.2 管理措施 通常采用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DB37/T 38602020 10 监测监控; 警报和警示信号; 安全互助体系; 风险转移(共担)。 5.1.12.3 培训教育措施 通常采用的培训教育措施主要包括: 新员工三级培训; 转岗、复岗培训;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培训; 每年再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继续教育; 外来人员培训。 其他方面的培训。 5.1.12.4 个体防护措施 通常采用的个体防
36、护措施主要包括: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 呼吸器、安全绝缘穿戴或用具等; 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当处置异常 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未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5.1.12.5 应急处置措施 通常采用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5.1.13 控制措施实施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可行性有效性措施
37、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 风险(重大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相关过程应建立记录文件。 各风险点、危险源确定的管控措施,应按程序经评审确定。 风险分级管控 5.1.14 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 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 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项目级(部门)、班组级和岗位级,也 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
38、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 5.1.15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DB37/T 38602020 11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 展场馆)管理企业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 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 B。 5.1.16 风险告知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公示岗位安全 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 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
39、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 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 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6 文件管理 企业应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档案的 保存要求等。安全风险因素变化后,要及时评估,形成动态化的管理机制。 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 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7 分级管控的效果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至少在
40、以下方 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 提高安全可靠性;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应建立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8 持续改进 评审 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 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培训。 更新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
41、,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 息 :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 识和风险评价。 DB37/T 38602020 12 沟通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 递风险信息,树立内 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 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DB37/T 386
42、02020 1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析记录 A.1 作业活动清单 体育场馆作业活动清单见表 A.1。 表 A.1 体育场馆作业活动清单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地点 活动频率 备注 1 高压电工作业 变配电室内电工倒闸、断电、接线、更换配电柜、整流柜等 电工 频繁进行 / 2 低压电工作业 配电柜、动力柜、配电箱、开关箱等的安装、接线、布线,箱内开关的更换、安装等 电工 频繁进行 / 3 设备检维修作业 空调机组、各类 泵、风机、管道的检维修 维修工 频繁进行 / 4 高处作业 利用人字梯、登高梯、登高车等在高处更换灯泡、保洁、布线等作业 维修工 定期进行 / 5 水处理作业 包括游泳馆热水的过滤和加热、中水处理等 操作工 特定时间进行 / 6 有限空间作业 进入污水井、化粪池进行清理 维修工 定期进行 / 7 动火作业 使用电焊、气焊、切割机等进行维修作业 维修工 特定时间进行 / 8 临时用电 从配电箱内临时接线进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