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1485689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0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37 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1.040.27 J9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715 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Using medium and low calorific value of coal gas turbine operation maintenance guideline 2010 - 12 - 30 发布 2011 - 01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715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2、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利、张彦、徐开峰、罗方涛、吴文水、张雷、程建光、李树坤、董正庆、 孙永奎。 DB37/T 17152010 1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煤制合成气、 化工生产废气、 焦炉煤气等中低热值煤气作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系统。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中低热值煤气 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 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制得的煤气,其发热量小于15.07MJ/Nm 3 。 2.2 稳态运行 是指在15

3、min内,燃气轮机轮间温度的变化不超过5F(3)。 3 总则 3.1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的运行与维护,应由专职人员进行。专职人员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应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2 燃气轮机的重要设备、重要部位应设有明显的识别标志。 3.3 燃气轮机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4 燃气轮机外围系统 4.1 一般要求 4.1.1 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外围系统通常包括燃油供应系统、煤气供应系统和氮气系统。 4.1.2 操作及管理人员应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4.2 燃油供应系统 4.2.1 运行管理 4.2.1.1 燃油系统运行前应进行如下检查

4、: a) 燃油储罐应储备足够的合格燃油; b) 燃油泵应状态良好,处于备车状态; DB37/T 17152010 2 c) 燃油供应管线所有阀门、仪表状态应正确且良好; d) 燃油系统气密性良好; e) 燃油系统所有装置、管线静电接地、跨接装置良好; f) 各种操作工具准备齐全。 4.2.1.2 启动燃油泵,检查燃油系统无漏油,控制燃油压力至规定的范围。 4.2.1.3 燃气轮机启动点火、燃油升降负荷及燃料切换过程中,燃油压力应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 4.2.2 安全操作 4.2.2.1 燃油系统运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4.2.2.2 开关阀门时,应缓开缓关,阀门及节流元件之间应设

5、置跨接线。 4.2.2.3 燃油储罐区及燃油泵房应严禁烟火,在界区内设置危险源标识牌,并在明显处设置警示标识。 4.2.2.4 燃油泵运行后,应对燃油输送管线、燃油过滤器进行放气处理,直至管线、设备内无空气。 4.2.2.5 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保证分离系统正常工作。 4.2.3 技术指标 4.2.3.1 进入燃气轮机底盘的燃油入口压力、温度、流量、过滤精度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 求。 4.2.3.2 燃油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 0.12MPa 时,更换燃油过滤器滤芯。 4.2.4 维护保养 4.2.4.1 燃油泵应定时例检和定期交替运行。 4.2.4.2 对燃油储罐定期排污,排除罐底污

6、水及渣油。 4.2.4.3 及时更换燃油过滤器滤芯。 4.2.4.4 定期检查燃油供应系统静电接地、跨接装置是否正常。 4.3 煤气供应系统 4.3.1 运行管理及安全操作 4.3.1.1 煤气供应系统的运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3.1.2 煤气供应前应检查如下内容: a) 煤气供应管线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确且良好; b) 煤气系统所有设备、管线氮气置换合格; c) 安全阀已校验合格; d) 做气密性试验,确认无泄漏; e) 界区内无关人员已撤离现场。 4.3.1.3 煤气系统所有放空应引至火炬燃烧后排放。 4.3.1.4 定时巡检煤气系统,巡检人员应携带 CO 报警仪。 4.3.

7、1.5 应除去煤气中的液态物质。 4.3.1.6 进入燃气轮机的煤气压力、温度、流量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求。 4.3.2 维护保养 4.3.2.1 定时对煤气系统进行巡检,确认燃料供应压力稳定、无泄漏,各仪表、阀门符合要求。 4.3.2.2 每年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煤气系统内所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安全阀进行检验和校验。 DB37/T 17152010 3 4.3.2.3 煤气系统阀门、压力开关、压力表、温度计定期进行整定、校验。 4.3.2.4 危险气体检测器及 CO 报警仪应定期校验。 4.4 氮气系统 4.4.1 氮压机运行 4.4.1.1 氮压机的运行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4.

8、1.2 氮压机启动前的检查主要包括: a) 场地清洁无杂物,无影响安全运行及运行人员工作的任何障碍物; b) 低压氮气已送至氮压机入口阀前; c) 氮压机及出入口管道、阀门、压力表等完好,所有压力表根部阀门打开; d) 对氮压机进行手动盘车,压缩机轴转动灵活,无异音; e) 关闭氮压机进口阀、出口阀,再循环阀全开; f) 关闭氮压机换热器放气阀和放水阀,投入氮压机冷却水系统; g) 氮气储罐安全阀已校验; h) 电机已送电。 4.4.1.3 氮压机的运行操作主要包括: a) 检查准备工作完毕,然后启动电机; b) 检查氮压机运转情况; c) 逐渐打开氮压机入口阀、出口阀及氮气储罐进气阀,关闭回

9、流阀,向氮气储罐充气。 4.4.1.4 运行检查主要包括: a) 定时巡回检查,记录运行数据; b) 发现异常或缺陷,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记录; c) 氮气系统是否存在泄漏; d) 各轴承的温度; e) 记录再循环阀和减压阀的阀位; f) 氮气储罐压力值; g) 电动机的电流值; h) 各设备状态灯的指示情况; i) 氮压机轴承振动值; j) 氮气进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值; k) 冷却器进出口的水温及水压。 4.4.1.5 出现下列情况之者,应紧急停机: a) 各监测参数已达到跳闸定值,而保护不动作; b) 氮压机发生剧烈喘振,并且无法调节; c) 氮压机气系统泄漏严重; d) 氮压

10、机油系统严重泄漏,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e) 冷却水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f) 清晰听到氮压机内部有异常声音,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4.4.2 技术指标 控制进入燃气轮机的氮气压力、温度、流量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求。 4.4.3 维护保养 DB37/T 17152010 4 4.4.3.1 定期对氮压机进行例检并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 4.4.3.2 每年至少对氮气系统的所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压力表等进行一次校验、检查。 5 燃气轮机本体 5.1 一般要求 5.1.1 燃气轮机本体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及管理包括燃气轮机本体各系统开停车、安全操作、工艺 指标

11、控制、正常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 5.1.2 燃气轮机操作、维修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5.1.3 燃气轮机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应熟悉燃气轮机本体各系统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工艺指标。 5.2 运行管理 5.2.1 燃气轮机启动点火前的检查 5.2.1.1 转子灵活性,有无异常声音。 5.2.1.2 润滑油系统工作情况。 5.2.1.3 管路有无泄漏。 5.2.1.4 启动控制系统工作情况。 5.2.1.5 检查进气系统空气过滤器,应清洁、完好无损。 5.2.1.6 CO2消防系统应处于自动投入状态,氮气瓶压力与二氧化碳气瓶的称重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 5.2.

12、1.7 循环水系统已投入运行并满足燃气轮机运行的需要。冷却水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应处于如下状 态: a) 燃气轮机冷却水系统进出口各阀门开; b) 发电机空气-水热交换器进出口阀门开; c) 运行润滑油冷油器进出口阀门开; d) 备用润滑油冷油器进出口阀门关; e) 各放气阀门打开放气后关闭。 5.2.1.8 确认氮气系统各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氮气储罐压力达到要求。 5.2.1.9 确认燃气轮机润滑油指标合格,辅助润滑油泵、应急润滑油泵、各冷油器、滤油器处于良好 备用状态,润滑油箱液位指示器在 1/2 与 1 之间,润滑油温度应在 10以上(油温在 25左右最好), 否则应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并启动

13、辅助交流油泵进行油循环。 5.2.1.10 启动辅助润滑油泵,运行稳定后,观察系统各压力表读数应符合要求,否则应根据情况调整 润滑油压力整定阀,润滑油系统正常无泄漏。 润滑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应处于如下状态: a) 主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 b) 辅助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出口管路上的放气阀关; c) 应急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出口管路上的放气阀关; d) 润滑油母管压力表阀门开; e) 润滑油过滤器压差计两端阀门开; f) 润滑油母管低压报警压力开关及润滑油压力低事故滑油泵启动的放油阀关; g) 润滑油冷油器连通阀及泄油阀关; h) 润滑油过滤器连通阀及泄油阀关; i) 润滑油排污

14、阀关。 DB37/T 17152010 5 5.2.1.11 确认各路电源已送电。 5.2.1.12 确认仪表空气入界区阀门打开,仪表空气送至界区。 5.2.1.13 确认煤气前置系统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温度和压力应符合运行要求。 5.2.1.14 确认液体燃料系统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温度和压力应符合运行要求。 5.2.1.15 确认液压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处于如下状态: a) 液压油母管压力表阀门开; b) 液压油过滤器切换阀处于工作位置一侧; c) 液压油过滤器连通阀、泄油阀关; d) 液压油差压计两端阀门开; e) 液压油供油压力开关放油阀关; f) 可转导叶系统蓄能器隔离阀开、排

15、放阀关; g) 启动系统离合器油动机液压油切换阀处于指向工作位置。 5.2.1.16 确认遮断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处于如下状态: a) 遮断油压力表阀门开; b) 遮断油过滤器差压计两端阀门开; c) 遮断油压力开关泄油阀关。 5.2.1.17 起动系统离合器油动机液压油切换阀应处于指向工作位置。 5.2.1.18 确认雾化空气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处于如下状态: a) 雾化空气系统进气隔离阀开; b) 主雾化空气压缩机出口母管上的隔离阀开、通气阀关; c) 雾化空气系统所有低位排泄阀关,辅助雾化空气压缩机进出口通气阀关; d) 雾化空气系统压力表阀门开,水清洗管路上的电动阀门关; e) 轴承冷却密封

16、空气阀和防喘放气阀开; f) 压气机排气抽气管道上的阀门开,排气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表阀门开; g) 进气室底部管道排污阀关; h) 启动未成泄油管道排污阀开; i) 排气室底部排污管道上排污阀开。 5.2.1.19 确认的电机和恒温加热器均处于如下状态: a) 辅助润滑油泵开关在自动位置; b) 辅助液压油泵开关在自动位置; c) 应急润滑油泵开关在自动位置; d) 启动电机控制开关在自动位置; e) 所有风机开关在自动位置; f) 需运行恒温加热器在自动位置。 5.2.1.20 确认主燃油泵、启动雾化空气压缩机、主雾化空气压缩机、燃油过滤器、燃油系统各设备处 于良好备用状态,备有足够的合适的燃

17、料油。 5.2.1.21 确认启动电机及液力变扭器系统、盘车系统处于良好备用状态,不得有卡涩现象;首次启动 或燃气轮机经检修后启动应对电机点动试验转向,电机不可长时间运转。 5.2.1.22 确认启动离合器脱开,并手动盘动变扭器输出轴两圈,应转动自如,无卡涩现象。 5.2.1.23 确认直流电系统完好备用。 5.2.1.24 确认危险气体检测报警仪完好,反应灵敏可靠。 5.2.1.25 检查确认液力变扭器泄油阀开启、关闭是否正常,不得渗、漏油。 DB37/T 17152010 6 5.2.1.26 检查确认启动离合器及限位开关是否工作正常,检查油压缸带动离合器爪是否合扣,行程是 否正确。 5.

18、2.1.27 各转动机械及电机地脚螺栓、连接螺栓紧固无松动,手动盘车轻松无卡涩。 5.2.1.28 检查各管路、阀门、窥视窗、孔板等是否齐全、各种表计应齐全,指示准确。 5.2.1.29 防喘放气阀已全部打开。 5.2.1.30 所有泵的进口滤网都应冲洗干净,润滑油过滤器、液压油过滤器应干净,必要时更换滤芯。 5.2.1.31 各种油过滤器的切换阀及冷油器的切换阀均切换到其中一个位置(1#或 2#位),不允许停 留在阀的中间位置。 5.2.1.32 燃气轮机盘车正常。盘车投入时,应检查燃气轮机内部有无异常声响。 5.2.1.33 检查以下各窥窗及就地仪表: a) 滑油过滤器窥窗应有油流,备用组

19、应无油流; b) 燃气轮机各轴承窥窗应有油流; c) 启动雾化空气压缩机滑油油位应在窥窗 1/2 以上; d) 各轴承进口滑油压力表显示油压正常。 5.2.1.34 检查危急遮断油阀应在复位位置。 5.2.1.35 检查燃油流量分配器转子是否可以用手动自由转动,分配器上转速传感器间隙应合适。 5.2.1.36 检查启动未成泄油阀应打开,排气室排水阀关闭,燃油截止阀开关应灵活。 5.2.1.37 检查煤气管路及附件各部分不应有泄漏。 5.2.1.38 检查所有管路及接头是否连接可靠,所有盲盖是否拆除。 5.2.1.39 所有人孔应关紧。 5.2.1.40 检查燃油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润滑油过滤器

20、盖子应完好紧固。 5.2.1.41 检查火花塞能否正常打火(不得在易爆环境中进行)。确认燃烧室电火花塞完全进入火焰筒 内,动作应灵活。 5.2.1.42 所有热电偶的读数应接近大气温度。 5.2.1.43 水系统通水检查后应无泄漏。 5.2.1.44 检查油气分离器仪表是否工作正常,风机的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5.2.1.45 将油气分离器进风口管、排风管系上的阀门全部打开。 5.2.1.46 启运油气分离器风机,待风机运转正常后检查设备上各仪表是否工作正常。 5.2.1.47 关闭各仓室仓门。 5.2.1.48 检查轮控盘是否有报警信号,确认应复位的信号已复位,报警故障已清除,开机检查通过。

21、5.2.1.49 做应急润滑油泵低压自投试验。 5.2.2 新装或大修燃气轮机启动前应进行的工作 新装或大修燃气轮机启动前应进行系统调试, 调试内容和步骤按照燃气轮机调试大纲或调试方案进 行。 5.2.3 燃气轮机点火启动 5.2.3.1 在下列情况下严禁启动燃气轮机: a) 润滑油管上的任意一个窥窗未见回油; b) 任一接地故障未排除之前; c) 两支防喘振放气阀不能全部打开时; d) 燃气轮机间燃料泄漏未消除之前。 5.2.3.2 燃气轮机点火启动按燃气轮机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DB37/T 17152010 7 5.2.3.3 燃气轮机盘车时如发现燃气轮机转子卡住应停止盘车,让转子静止

22、 30h,直到转子恢复自由 才可继续盘车,但要检查是否有碰磨声音。 5.2.3.4 若点火后 1min 内没检测到火焰,即点火失败,燃气轮机将清吹后再次点火,若仍未成功,燃 气轮机将自动发出停止电机运转的信号,燃气轮机将惰走至零转速。 5.2.3.5 燃气轮机停机后,在第二次启动前,燃气轮机应液压盘车至少 20min。 5.2.3.6 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应进行巡检检查,确认燃气轮机各设备、仪表正常,工艺控制指标合格。 5.2.4 燃气轮机正常运行 5.2.4.1 燃气轮机燃料切换及在设计负荷下的正常运行,应按燃气轮机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5.2.4.2 燃气轮机油-气切换前,确定氮气系统至阀

23、站前所有手动阀门全开,排污阀全关,阀站仓门关 闭,现场无人员。 5.2.4.3 燃气轮机油-气切换过程中,应确认燃料阀站无泄漏,危险气体检测盘正常投用,且无报警。 5.2.4.4 燃气轮机正常运行后,应按时对燃气轮机进行全面巡检检查。 5.2.4.5 正常运行过程中,值班人员应记录运行参数。 5.2.4.6 燃气轮机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手动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 a) 燃气轮机运行中发生紧急故障,而保护不动作时; b) 清晰听到轮机内部有异常声响; c) 燃气轮机喘振; d) 其他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故障; 5.2.5 燃气轮机停机 5.2.5.1 燃气轮机停机操作应按燃气

24、轮机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5.2.5.2 燃气轮机停止运行后,各阀门应恢复初始位置状态,打开燃气轮机各放液口及密封门,清理 设备。 5.2.5.3 燃气轮机停机后,应及时记录停机过程中润滑油、振动等各种参数,记录惰走时间,保存停 机画面及各种趋势。 5.2.5.4 如果燃气轮机紧急停机而又未经盘车则: a) 停机后 15 分钟内,燃气轮机可用正常启动程序不经盘车而启动; b) 停机超过 15 分钟,燃气轮机未经过盘车,不得试图启动。 5.2.5.5 如果燃气轮机已停机,并且一直没有盘车,则应停机 48h 确定无转轴弯曲危险后重新启动。 5.2.5.6 正常停机或遮断停机时应盘车,并注意巡检盘

25、车电机、液力变扭器及管路,防止漏油或管道 破裂。 5.2.5.7 盘车期间应按时巡检润滑油泵及管路系统,确定润滑油系统正常。 5.2.5.8 当透平轮间测温点中温度最高的小于 65时,方可以停盘车。 5.2.5.9 燃气轮机处于点火状态下停机之后,要立即进行盘车,以便对转子提供均匀的冷却。 5.2.5.10 不能采用打开燃气轮机间的门或罩壳的面板来加速燃气轮机冷却。 5.2.5.11 燃气轮机在停机后应立即盘车, 盘车时间不得少于 24h, 停机后连续液压盘车宜在 48h 以上, 以保证转子均匀冷却。 5.2.5.12 在冷却盘车期间,燃气轮机任何时候都可以起动和加载。 5.3 安全操作 5.

26、3.1 负荷选择与操作 DB37/T 17152010 8 5.3.1.1 燃气轮机并网后带负荷情况应按调度指令执行。 5.3.1.2 手动升、降有功功率时,可通过改变预选负荷的设定值来升降有功功率,输入数值时,应仔 细确认,确保输入数值正确。 5.3.1.3 燃气轮机升降负荷时,应通知相关岗位。 5.3.2 润滑油过滤器切换操作 5.3.2.1 润滑油过滤器压差达到 0.12MPa 时应进行切换。 5.3.2.2 润油过滤器切换应由技术员及其以上技术管理人员下令执行。 5.3.2.3 检查确认备用过滤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5.3.2.4 缓慢开启运行与备用润滑油过滤器之间的连通阀。 5.3

27、.2.5 观察备用组油流窥窗,待油流正常后,将切换阀切至备用组,关闭连通阀。 5.3.2.6 切换过程中,应注意监视油滤前后的压差变化,切换应迅速,不得在中间位置停留,如发生 异常情况立即切回原状态,停止操作。 5.3.3 润滑油冷却器的切换操作 5.3.3.1 冷油器的切换应由技术员及其以上技术管理人员下令执行。 5.3.3.2 检查确认备用冷油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5.3.3.3 缓慢开启备用组与运行组冷油器之间的连接阀。 5.3.3.4 观察备用冷油器窥窗,待油流正常后将切换阀切至备用冷油器,随即开启备用冷油器冷却水 进出口阀门,关闭原运行冷油器冷却水进出口阀门,关闭连通阀。 5.3.

28、3.5 切换过程中应注意监视滑油压力变化,切换应迅速,不得在中间位置停留,如发生异常情况 应立即切换回原状态,停止操作,切换完毕后一段时间内应注意观察滑油温度的变化情况。 5.3.3.6 不应在冷油器无油压的情况下向其送冷却水。 5.3.4 前置燃油过滤器的切换 5.3.4.1 前置燃油过滤器压差达到 0.2MPa 时应切换到备用过滤器。 5.3.4.2 前置燃油过滤器的切换应事先得到技术员及其以上技术管理人员的下令执行。 5.3.4.3 微开备用过滤器进口截止阀,打开放气阀,对备用过滤器放气。当放气管线有连续燃油流出 且无气泡时,放气结束,关闭放气阀。 5.3.4.4 检查确认备用过滤器排油

29、阀和放气阀均己关闭,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5.3.4.5 缓慢开启备用燃油过滤器进口截止阀。 5.3.4.6 缓慢开启备用过滤器出口截止阀。 5.3.4.7 缓慢关闭运行过滤器出口阀。 5.3.4.8 缓慢关闭运行过滤器进口阀。 5.3.4.9 切换过程中应注意压力变化,避免动作过快造成系统震荡,如有异常现象如压力大幅波动有 抽空声,应立即按相反步骤恢复原阀门,停止切换操作。 5.3.5 液压油过滤器的切换 5.3.5.1 液压油过滤器压差达到 0.4MPa 时应进行切换操作。 5.3.5.2 液压油过滤器切换应事先得到技术员及其以上技术管理人员的下令执行。 5.3.5.3 检查确认备用液压油

30、过滤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5.3.5.4 缓慢开启运行组与备用组过滤器之间的连通阀。 5.3.5.5 缓慢开启备用过滤器的排气阀,对备用过滤器充油放气。 DB37/T 17152010 9 5.3.5.6 待油流正常后, 关闭备用过滤器的排气阀, 静置 1min2min 后, 再开启备用过滤器的排气阀, 油流正常后关闭,如果有气排出,重复此步骤直至过滤器内的气完全排出。 5.3.5.7 将切换阀的插销拨起,快速将切换阀切至备用过滤器,插好插销。 5.3.5.8 关闭连通阀。 5.3.5.9 切换过程中,应注意监视过滤器的压差变化和油压变化,切换应迅速,不得在中间位置停留, 如发生异常情况立即

31、切回原状态,停止切换操作。 5.3.6 空气压气机离线水洗 5.3.6.1 空气压气机水洗应具备以下条件: a) 应在停机后进行; b) 水洗前,叶轮间两点平均温度低于 149; c) 水温与叶轮间两点平均温差最大值应小于 66; d) 水质满足:pH 为 68,不溶解物(包括固体水溶物)含量小于 100ppm,钠和钾的总含量小于 25ppm。 5.3.6.2 水洗前清理水洗罐及药罐,冲洗水洗罐及其前后管线,多次排污直至排污水干净为止。如加 热器外端盖漏水,抽出加热器,处理漏点后复原。 5.3.6.3 水洗前向水洗罐内灌水至三分之二液位,投入加热器,加热至 8095。 5.3.6.4 水洗前将

32、水与药以 2.5:1 比例加入药罐内,混合均匀。 5.3.6.5 水洗前检查进气道入口是否有大块沉积物,用高压水泵冲洗干净。 5.3.6.6 在系统设计及操作过程中,应谨防将水及清洁剂漏入燃机不可进水的部位(例如润滑油中), 水洗前应确认如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a) 四个火焰检测器阀门; b) 启动未成泄油阀过滤器进口球阀; c) 压气机排气压力表引出管根部针形阀; d) 轴承冷却密封空气阀手动蝶阀; e) 排气压力传感器前截止阀; f) 启动未成泄油阀控制气源管解开; g) 雾化空气气管道上的进气隔离阀,关闭雾化空气环行管前的隔离阀; h) 压气机抽气管道上的阀门。 5.3.6.7 水洗前应

33、确认: a) 水洗进水电动阀手动打开; b) 进气室排空管阀门全开。 5.3.6.8 进入水洗控制界面,设置水洗模式,启机至冷拖转速,确认进口可转导叶开度为最大。 5.3.6.9 将水洗泵的出口压力调至 0.7MPa0.8MPa,缓慢手动开启燃气轮机水洗进口电动阀,喷清水 5min 之后启动加药泵。喷药液 15min 后停机。停机过程中继续冲洗,直到喷不进冲洗液为止。 5.3.6.10 停机浸泡 25min。 5.3.6.11 冷拖漂洗。再次启动至冷拖转速,喷清水(水温 6582,压力 0.6MPa)若干分钟(一 般为 15min20min,具体时间应根据水洗站剩余水量和检查启动未成泄油阀排出

34、水的清洁度来定), 直至排出的水清洁为止。然后停机 20min。 5.3.6.12 关水洗电动阀,停水洗站电源,排尽水洗罐及药罐内余水。 5.3.6.13 盘车除水。再次启动燃气轮机高速盘车 20min,甩干燃气轮机。 5.3.6.14 将所有阀门复归至水洗前状态,即关闭水洗前开启的阀门,开启水洗前关闭的阀门。 5.3.6.15 低位放水,主要包括: DB37/T 17152010 10 a) 压气机排气压力变送器和启动未成泄油阀的过滤器; b) 压气机底部低位放水丝堵或阀门; c) 燃烧室外所有排污; d) 透平冷却风机出口低位排污丝堵或阀门。 5.3.6.16 确认各阀位正常, 退出燃气轮

35、机离线水洗程序, 燃气轮机再次启机点火定速, 烘干燃气轮机。 从点火到发停机令一般为 30min。 5.4 技术指标 燃气轮机运行期间监控如下数据,满足燃气轮机设备规范要求: 润滑油母管温度:正常值、报警值、遮断值; 润滑油压力指标:液压油压力、遮断油压力; 燃气轮机冷却水压力、发电机进水压力; 进气过滤器压损; 润滑油过滤器压差; 遮断油过滤器压差; 液压油过滤器压差; 燃气轮机透平轮级间温度指标; 燃油指标:压力、温度、过滤精度; 煤气工艺参数 : 额定工作压力、额定温度、高温报警温度、高温遮断温度; 排气分散度。 5.5 维护保养 5.5.1 燃气轮机停机后,若环境温度5,燃料阀站应投入

36、加热设备。 5.5.2 燃气轮机停机后,若环境温度10,或者潮湿的天气,开机前发电机加热器应投用。 5.5.3 润滑油泵、辅助泵应定期运转,润滑油冷却器、滤油器每月切换一次,以防止润滑油系统生锈。 在低环境温度下,为保证润滑油合适的粘度,应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和循环。 5.5.4 在环境温度5时,应对燃油加热和循环,以保持合适的粘度。 5.5.5 在高环境温度下,控制室空调器投入,以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在设计温度范围内。 5.5.6 大雾天气、空气湿度大、有霜冻时,为防止空气过滤器阻塞,可适当降低燃气轮机负荷;同时 对过滤器进行反吹。 5.5.7 不宜在控制盘附近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 5.5.8 阀

37、站入口燃气过滤器、压气机空气过滤器需定期清洗或更换。 5.5.9 运行中要严密监视润滑油的温度变化; 5.5.10 定期加润滑剂一般可供参考的周期为: a) 进口可转导叶环和执行机构连杆:每半年加润滑剂一次; b) 压气机放气阀杆和阀体:每半年加润滑剂一次; c) 启动雾化空气压缩机每运行 1000h 换油一次,平时开机前检查油位; d) 启动电机两轴承加润滑脂。每运行约 500h 后轴承处加油一次。 5.5.11 各种电机轴承:每半年加一次润滑脂,每年应清洗更换润滑脂一次。 5.5.12 燃气轮机大修时或每隔半年应对燃气轮机大油箱取润滑油进行化验分析。 5.5.13 燃气轮机的振动超过允许值

38、时,应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5.5.14 当环境温度已低到燃气轮机的负载极限对应的温度时, 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决不允许负荷超过 极限对应温度的负荷。 DB37/T 17152010 11 5.5.15 燃气轮机运行期间,不能正常工作的排气热电偶数目不得超过两个,且在相邻的三个热电偶中 只能有一个,对故障的热电偶应在下次停机时进行更换。 5.5.16 灭火装置的维护保养: a) 灭火装置的工作环境温度应保证在-1555; b) 启动用氮气瓶的储气压力若低于额定值的 90%,应重新充装; c) 每年用称重装置检查二氧化碳灭火剂重量一次,若低于额定值的 90%,应重新充装; d) 每年对本装置各阀件进

39、行维护检查,无异常现象方可使用,同时检查储瓶支承、管道吊架、挂 钩或压板是否稳固; e) 每隔三年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对管道和喷嘴吹扫一次; f) 消防系统每次动作后,应重新充装灭火介质及复位。 5.5.17 空气过滤器的运行维护保养: a) 空气过滤器的压损超过允许值时,自动反吹系统如未动作,则应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 b) 定期检查取样管以防堵塞; a) 定期通过疏水阀将储气罐和压缩机空气母管中的积水放出。 5.5.18 油气分离器的运行维护保养: a) 定期检查设备上各仪表是否在正常工作位置; b) 当设备上进出口风负压差超过允许值时,清洗和更换粗粒化聚合分离器元件; c) 油沫捕捉器和气

40、体分配器清洗后,应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干后方可从新放入设备。 6 维修检查 6.1 一般要求 6.1.1 燃气轮机应由专职人员进行维修。 6.1.2 设备维修检查应严格按照维修规程进行,并对检修过程和验收结果进行记录。 6.2 维修类型 6.2.1 燃气轮机的维修检查,可分为停机备用检查、运行检查和分解检查,分解检查又按先高温部件、 后其它部件的次序分为三项,即燃烧检查、热通道检查和大修检查。 6.2.2 各项分解检查的检修周期以燃气轮机的等效运行小时和等效起动次数为判别准则。此两项准则 是独立的,只要其中一项达到规定值后,就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6.2.3 检修周期如表 1 所示。 表1 燃气轮

41、机的检修周期(时间间隔) 检查项目 等效运行小时数 等效起动次数 燃烧检查 12000 800 热通道检查 24000 1200 整机检查 48000 2400 6.3 停机备用检查 6.3.1 停机备用的燃气轮机应定期进行检查,尤其是以起动可靠性作为主要要求的调峰燃气轮机或间 隔运行的燃气轮机。 DB37/T 17152010 12 6.3.2 停机备用检查包括对燃气轮机各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清洁,更换过滤器,检查水位和油位,检查 和标定各类测量元件和仪表等。 6.4 运行检查 6.4.1 运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地连续地观察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 6.4.2 以新机或大修后燃气轮机首次运行的数据

42、为基准,与现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燃气轮机是 否恶化。 6.4.3 基准数据包括燃气轮机正常起动参数及稳态运行参数,应定期观察和记录燃气轮机数据,以便 评估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所需的维修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运行检查记录的主要数据列于表 2。 表2 运行检查主要数据 转速 负荷 起动次数 运行小时 现场大气压力 压力 压气机排气 滑油泵 滑油母管 冷却水 燃料 过滤器(燃料、滑油、进口空气) 各种功率下的振动数据 发电机 输出电压 相电流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励磁电压 励磁电流 静子温度 振动 起动时间 温度 环境进气 压气机排气 透平排气 透平轮间 滑油母管 滑油箱 轴承回油 排气温度分散度 隋走

43、时间 6.5 燃烧检查 6.5.1 燃烧检查为短时间停机分解检查。其检查范围包括从燃烧室头部至过渡段出口所有属于燃烧系 统的部件,也包括因进行燃烧检查而可以接近的其它部件,需检查的主要部件为燃料喷嘴、火焰筒、过 渡段、联焰管及持环、火花塞、火焰检测器和燃烧室导流套等。 6.5.2 检查的重点在火焰筒、联焰管和燃料喷嘴。 6.5.3 燃烧检查具体内容包括: a) 检查联焰管、持环和火焰筒是否磨损、涂层脱落、裂纹、掉块; b) 检查燃烧室内部是否有碎金属片或外物; c) 检查导流套焊缝是否有裂纹; d) 检查过渡段是否有磨损和裂纹; e) 检查燃料喷嘴是否有积炭、旋流器是否堵塞、旋流器孔是否磨损;

44、 f) 检查燃料喷嘴各流体(油、雾化空气、煤气)通道是否堵塞、磨损或烧伤; g) 检查火花塞组件特别是电极和绝缘层的状态是否完好; h) 更换所有易耗件和易损件,如密封片、锁紧片、垫片等,必要时包括螺栓和螺母; i) 目测检查第一级喷嘴和孔探仪检查第一级透平动叶,记录其磨损和变形程度,以帮助制定热通 DB37/T 17152010 13 道的检查计划; j) 用孔探仪观察压气机后端的动叶状态; k) 目测检查压气机进气和透平排气区域, 检查进口导叶及其衬套, 检查末级动叶和排气系统部件; l) 检查燃油系统的清吹阀和单向阀; 6.6 热通道检查 6.6.1 热通道检查除包含燃烧检查的全部内容外

45、,还包括透平各级喷嘴、动叶和动叶外围的静止护环 检查。 6.6.2 进行热通道检查时应揭开透平气缸的上半部分。揭缸之前应用千斤顶支撑各气缸下半部分,确 保静子、转子正确对中,以便准确测量动静间隙,防止气缸变形。 6.6.3 进行热通道检查时,燃烧室过滤段及第一级透平喷嘴组件应全部拆下。至于第二、三各级喷嘴 扇形段是否拆下,则可根据目测检查及间隙测量的结果决定。应就地仔细检查各级动叶,必要时可作荧 光渗透检查。此外,在热通道检查时,应测量透平内全部径向和轴向间隙(揭缸和合缸)。 6.6.4 典型的热通道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检查和记录动叶的状态。如果需要拆下透平动叶,拆卸时应详细记录,对第

46、一级透平动叶的涂 层,评估其剩余寿命; b) 检查和记录喷嘴的状态; c) 检查和记录末级喷嘴隔板的状态,检查其密封的碰擦情况和间隙变化; d) 记录动叶叶顶间隙,检查动叶叶柄密封的间隙、碰擦和变形; e) 检查透平静子护环的间隙、裂纹、碰擦和积垢; f) 检查和更换有问题的轮间热电偶; g) 进入压气机进气室观察压气机前端的状态,特别要关注进口导叶,检查衬套的腐蚀、磨损(其 迹象是间隙过大)和叶片的裂纹; h) 用孔探仪观察压气机后端动叶的状态; i) 目测检查透平排气区域的裂纹和变形迹象; 6.7 大修检查 6.7.1 大修检查包括上述的燃烧检查和热通道检查,此外,应揭开从压气机进气气缸至

47、透平气缸的各 个气缸的上半部分,详细检查内部的各种零部件。揭缸前各气缸的下半部分要用千斤顶支撑。 6.7.2 大修整机检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a) 所有的径向和轴向间隙(揭缸和合缸),并和原始数据相比较; b) 所有的气缸的裂纹和腐蚀; c) 压气机进气和内部流道的污垢、磨损、腐蚀和泄漏,检查进口导叶的衬套的腐蚀、磨损和叶片 的裂纹; d) 压气机动、静叶的叶顶间隙、碰擦、撞击损坏、腐蚀坑、弯曲和裂纹; e) 透平静止护环的间隙、磨损、碰擦、裂纹和积垢; f) 喷嘴和隔板密封的碰擦、腐蚀和热变形; g) 拆下透平动叶,对叶片及轮盘上的根槽作无损探伤,评估第一级动叶的涂层,以判断其剩余寿 命,无涂层的第一级动叶应在热通道检查时更换; h) 轴瓦和轴封的间隙和磨损; i) 进气系统的腐蚀、零件松动、消音器是否开裂; j) 进气系统的裂纹、消音片及绝热层是否破损; k) 燃气轮机对发电机、燃气轮机对辅件齿轮的对中。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