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 T 1134 2016 双季早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seedlings matching cultivation for early rice (报批稿) 2016 - 01 - 20发布 2016 - 03 - 20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134 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
2、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4.1 种子 . 2 4.2 插秧机 . 2 4.3 田块要求 . 2 4.4 水质 . 2 5 作业流程 . 2 6 育秧技术 . 3 6.1 种子处理 . 3 6.2 播种期 . 3 6.3 播种量 . 3 6.4 育秧技术 . 3 7 大田准备 . 4 7.1 田块耕整 . 4 7.2 施基肥 . 4 8 机械插秧 . 4 8.1 机具调试 . 4 8.2 田间作业 . 4 9 大田管理 . 4 9.1 追肥 . 4 9.2 水分管理 . 5 9.3 除草 . 5 9.4 病虫害防治 . 5 10 收获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
3、法 . 6 DB42/T 1134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管理 。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机局、湖北省京山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建平、赵锋、陈少愚、徐得泽、游艾青、吴建平、李阳、杨如辉、秦少兰、 曾令龙、黎银忠。 DB42/T 1134 2016 III 引 言 传统双季稻区推行“单改双”有利于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
4、,是确保我国粮 食持续增产的一个重要举措。 但受低温、茬口衔接困难、劳动力缺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传统种植模式 下的早稻面积在逐年缩小。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 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等优点。因此,逐步扩大早稻种植面积的关键是 要在机械化插秧环节有所突破。 本规程根据湖北早稻机械化插秧生产特点提出并制定,内容涵盖了早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基本要 求、作业流程、田块选择与耕整地要求、机具调试、田间作业、田间管理及收获等诸环节,解决了早稻 机械化栽植过程中因缺乏统一规范的栽培技术标准而导致的育秧质量差 、漏秧率高、肥水管理不科学、 产
5、量和收益较低的现象。早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示范,对于农民增收与增效具有重 要意义。 DB42/T 1134 2016 1 双季早稻 机械化 育插秧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季早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 技术 的 基本要求、作业流程、 育秧技术 、 大田准备 、 机械 插秧 、 大田管理 及收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双季稻区早稻机械栽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
6、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 8321.8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8321.9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准则 (九) GB/T 17980.40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 防治水稻田 杂草 GB/T 2
7、0864 水稻插秧机 技术条件 NY/T 390 水稻育秧塑料钵体软盘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1922 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DB23/T 020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33/T 681 机插水稻盘式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DB42/T 713 机动水稻插秧机 操作规程 DB42/T 714 机动水稻插秧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软盘育秧技术 technology of rice seedling raising with plastic soft plate DB42/T 1134 201
8、6 2 该技术是从工厂化育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低成本简易化育秧技术,主要采用规格为 58 cm 28 cm的塑料软盘代替育秧硬盘,在人工控制或部分人工控制的适宜秧苗生长环境下,按照规范的工艺流程 进行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育秧。 3.2 根系盘结力 roots twining power 反映机插秧苗盘根能力的指标。栽插时取规格为 58 cm 28 cm为标准秧块,一端固定,另一端用 长 28 cm、宽 4 cm木条上下固定后,用弹簧称钩拉,秧块断裂时的拉力即为盘结力。 4 基本要求 4.1 种子 选择早稻品种应考虑生育期、米质、产量三大因素。其中,选择早稻品种确保 7月 20日前成熟收获。 早稻
9、种子应符合 GB/T 4404.1中规定的良种级标准。 4.2 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应符合 GB/T 20864的要求;其操作规程符合 DB42/T 713要求,作业质量符合 DB/T 714 的要求。 4.3 田块要求 选择排灌条件好,适合机插秧的田块。 4.4 水质 农田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中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 作业流程 早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作业流程 见图 1。 图 1 早稻机械化 育插秧栽培作业流程图 DB42/T 1134 2016 3 6 育秧技术 6.1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晒种、浸种和催芽。 6.2 播种期 播种期 3月 15日 20日,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2
10、以上后才开始播种, 3月 25日左右结束。机插前 25 d 30 d播种,根据品种特性,综合考虑茬口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6.3 播种量 每盘播干谷常规稻 90 g 110 g,杂交稻 70 g 80 g左右。 6.4 育秧技术 6.4.1 工厂化 育秧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符合 NY/T 1534的要求 。 6.4.2 软盘旱育秧 机插水稻盘式育秧技术操作 符合 DB33/T 681和水稻育秧塑料钵体软盘 NY/T 390的要求 。 6.4.3 秧苗标准 秧苗整齐均匀,成苗 (1 2) 株 /cm2,苗高 10 cm 20 cm,根系盘结力 3.5 kg,秧块提起不散,可整 体放入
11、秧箱内。 6.4.4 床土准备 每公顷本田秧苗需 1050 kg 1500 kg营养土。取肥沃菜园土或疏松稻田表土浇入人畜粪尿,并加复 合肥(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不低于 30%) 15 kg,堆沤 30 d以上,然后风干打碎过筛。播种前用壮秧剂 拌土。 床土应取自前茬未施丁草胺,甲磺隆和其他灭生性除草剂地块。 6.4.5 育秧盘准备 每公顷本田,备软盘约 375 个 450个。 6.4.6 技术要 点 6.4.6.1 制作秧床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方便、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秧板田,按照秧田本田比 1 60 1 70 准备秧床。秧床按宽 1.4 m,沟宽 0.4 m,沟深 0.15
12、 m制作,并达到表面平整。 6.4.6.2 摆放秧盘 每厢横向摆放软盘两排,保持盘与盘的飞边重叠,盘底与床面紧贴,确保秧盘不变形,不翘边角。 整个床面呈南北向排列。 6.4.6.3 铺放床 土 秧盘上按厚度为 1.8 cm 2.0 cm(约 2.5 kg营养土)铺放床土,用木条刮平表面、浇湿底土。 6.4.6.4 播种 播种前按秧盘数量称重,分次 匀播。 DB42/T 1134 2016 4 6.4.6.5 覆土 使用未加壮秧剂的营养土覆盖种子,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并清除盘间接缝处泥土。 6.4.6.6 拱棚盖膜 采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旱育秧。小拱棚育秧采用竹片起拱,竹弓间距 60 cm 1
13、00 cm,弓高 40 cm 45 cm。播种后覆盖地膜,四周盖严、捂实。温度管理和水分管理 符合 NY/T 1922和 DB23/T 020的要求 。 6.4.6.7 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应符合 NY/T 2156 的要求。 6.4.6.8 苗期追肥 苗期追肥 应符合 DB23/T 020的要求 。 6.4.6.9 起秧 起秧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尽量减少搬动次数,保证秧块不变形、不断裂、不伤苗。 7 大田准备 7.1 田块耕整 7.1.1 整地 土地耕整,耕层深度 100 mm 150 mm。 7.1.2 平田和沉实 耕整后田块表面高低差距不超过 30 mm。沙质土沉实 1 d
14、,壤土沉实 2 d,粘土沉实 3 d左右,达到泥 水分清,沉淀不板结。 7.2 施基肥 选 用 N15P15K15三元 复合肥 450 kg/hm2,或用相同含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要注意碳铵深施、磷 肥面施,适当增加有机肥。 8 机械插秧 8.1 机具调试 机具调试 方法和方式符合 DB42/T 713 的 规定。 8.2 田间作业 田间作业 的 步骤和方法 符合 DB42/T 714的 规定。 9 大田管理 9.1 追肥 9.1.1 分蘖肥 栽插后 5 d左右追施分蘖肥 。 DB42/T 1134 2016 5 9.1.2 穗粒肥 在倒 4叶龄期,用尿素 60 kg/hm2 90kg/h
15、m2。 9.2 水分管理 9.2.1 分蘖期水分管理 薄水灌溉,促进早生分蘖,培育健壮群体。 9.2.2 中期水分管理 当每公顷苗数达到 300万 375万时,晒田 7 d 10 d;之后,拔节至抽穗始期 浅水勤灌,干干湿湿, 每次水层 2 cm 3 cm,待落干后再进行下一次。 9.2.3 结实期水分管理 孕穗至扬花期深水灌溉,水层 4 cm 5 cm;灌浆期后至乳熟期湿润灌溉,每次灌 1 cm左右的薄层水, 干湿交替,保持田面潮湿。黄熟期自然落干,直至收割前 7 d彻底断水。 9.3 除草 防治水稻田杂草 , 按照 GB/T 17980.40中的要求进行。 9.4 病虫害防治 9.4.1
16、防治原则 农药 安全 的 合理使用 , 应符合 GB/T 8321.1 8321.9中 的 要求。 9.4.2 防治方法 机械化插秧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准则 , 参照附录 A。 10 收获 当 85%以上稻穗黄熟时, 抢晴机械收割。 DB42/T 1134 2016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 A.1 给出了双季早稻机械化育插秧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 表 A.1 双季早稻机械化育插秧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虫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及用量 克、毫升(有效成份) /公顷 用药方法 稻蓟马 秧田卷叶株率 15%,百 株虫量 200 头;大田卷 叶株率 30%,百株虫量 30
17、0 头。 吡虫啉 30-45;啶虫脒 9-13.5;乐果 375-450 喷雾 稻水象甲 百穴有成虫 30 头以上 杀虫双 750;噻虫腈 7.5-15;乙酰甲胺磷 750 喷雾 褐飞虱 卵孵高峰至 1-2 龄若虫 期 噻 嗪酮 112.5-187.5;毒死蜱 450-600、 600-720(大发生时);噻虫 嗪 7.5-15;异丙威 450-600;吡蚜酮 60-75 喷雾 白背飞虱 卵孵高峰至 1-2 龄若虫 期 吡虫啉 15-30;噻嗪酮 112.5-150;毒死蜱 360-600;异丙威 450-600 喷雾 稻纵卷叶螟 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 毒死蜱 600-720;氯虫苯甲酰胺 3
18、0;氟虫双酰胺 30;呋喃虫酰肼 150-180;丙溴磷 600-720;杀虫双或杀虫单 810-1080;苏云金秆菌 ( 8000IU/mg) 3750-4500 喷雾 二化 螟 卵孵高峰期 三唑磷 300-450;氯虫苯甲酰胺 30;氟虫双酰胺 30;毒死蜱 450-600; 杀虫单 675-945 喷雾 三化螟 卵孵盛期 三唑磷 300-450;氯虫苯甲酰胺 30;氟虫双酰胺 30;杀螟丹 600-750; 杀虫单 675-945 喷雾 稻叶蝉 卵孵高峰至 1-2 龄若虫 期 异丙威 900-1200;敌百虫 450-900;乐果 375-450;噻虫腈 15-22.5; 艾美乐 31.
19、5-47.25 喷雾 秧苗立枯病 水稻秧苗 2-3 叶期 广枯灵 45-90;敌克松 875-975 喷雾 稻瘟病 发病初期 三环唑 225-300;稻瘟灵 600-800;异稻瘟净 900-1200;春雷霉素 30-45; 肟菌 戊唑醇 168.75-225 喷雾 纹枯病 发病初期 井冈霉素 150-187.5;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 67.5-90;噻呋酰胺 45.3-81.5;肟菌 戊唑醇 112.5-168.75;己唑醇 45-75 喷雾 白叶枯病 发病前期 叶枯唑 300-375;噻森铜 300-375; 喷雾 稻曲病 破口前 3-5 天 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 67.5-90;戊唑醇 77.4-90.3;肟菌 戊唑醇 112.5-168.75;己唑醇 52.5-75;琥胶肥酸铜 375-450;络氨铜 525-750; 碱式硫酸铜 254-339;腈苯唑 54-72 喷雾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