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 1014-2016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492397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 T 1014-2016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61 T 1014-2016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61 T 1014-2016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61 T 1014-2016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61 T 1014-2016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3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0142016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 Rule for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2016 - 02 - 24 发布 2016 - 05 - 01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014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中心。 本标

2、准主要起草人:王保通、李强、姚撑民、康振生、周永明。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电话: 029-87092601 地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 3 号 邮编: 712100 DB61/T 10142016 1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抗白粉病的鉴定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原物制备、抗性评价及鉴定报告等内 容。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生产品种、农家品种、高代品系及小麦近缘种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613 小麦白粉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 967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小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小麦品种 Wheat v arieties 小麦品种指的是小麦生产品种、新育成品系、高代品系、农家品种和各类抗源材料等,根据需要可 以扩展至小麦的近缘种属。 3.2 反应型(侵染型) Infec tion type 根据寄主植物过敏性坏死反应有无和反应程度来划分的病斑类型。 4 病原物制备 4.1 病原物菌种库建立 采自陕西省小麦产区不同生态区的小麦白粉病病株,经活

4、体分离、纯化、毒性鉴定后,按毒性菌株 毒性谱建立菌种库。 4.2 病原物选择 接种体一般为陕西省关中灌区、 渭北旱塬和陕南等生态区内的小麦白粉病菌毒性谱较宽和毒性较强 的混合接种体,或用特定生态区的小麦白粉病菌优势毒性菌株作为接种体,也可以根据委托单位要求从 菌种库中选择。 DB61/T 101 2 4.3 病原 物 从发 病 孢子堆分 离 备用。 5 抗病性 鉴 5.1 苗期 鉴 5.1.1 盆 栽 在温 室 品种和感 病 (穴), 5粒 法或扫抹 法 分发病后, 5.1.2 离 体 当温 室 剪 3个叶片, 繁殖好的 孢 养箱中培 养 5.2 成株 期 5.2.1 鉴 定 成株 期 用开畦

5、条 播 埂 125 cm处 长 100 cm, 13次。顺 序 田间 鉴 注: 实 线 5.2.2 接 种 42016 物 鉴定和制 备 病 植株叶片的 离 ,经一套已 鉴 定 鉴 定 栽 法鉴定 室 中进行, 温 病 对照(可用 粒 8粒种子 法 充分接种白 按本标准 5.3 体 叶段法鉴 定 室 培养的待测 整齐排列 在 孢 子粉在接 种 养 ( 16 h光照, 期 鉴定 定 圃设置 期 抗性鉴定圃 播 、等行距配 处 顺畦种 1行 诱 行距 33 cm, 序 排列、编 号 鉴 定病圃的 栽 线 表示诱发行 和 种 时期和方 法 备 典型病斑上 进 知基因载体 温 度控制在 17 陕 22

6、5或京 双 。播种后加 盖 粉菌分生孢 子 规定的方 法 定 品种第一叶 完 在 直径 10 cm培 种 筒内对上 述 8 h黑暗) 7d 设置在小麦 置方式 (如 图 诱 发行,品 种 每行播种 1个 号 ,鉴定圃 四 栽 培条件应均 匀 和 对照品种; 虚 法 进 行分离纯 化 品种致病性 测 1之间 双 16)播种 于 盖 透明塑料 罩 子 。接种后 加 法 记载第一片 完 全展开时 , 培 养皿中的 水 述 离体叶段进 10d后, 按 白粉菌人工 诱 图 1所示 )。畦 埂 种 可选用陕 22 个 品种(约 5 四 周设 100 cm 匀 一致。田 间 虚 线表示鉴定 品 图1 鉴 定

7、 化 ,经形态 学 测 定后,进 一 ,自然光照 于 直径 10cm小 罩 放在温室 中 加 盖透明塑 料 叶的反应型 , 在超净台 上 水 琼脂培养 基 行接种,接 按 本标准 5.3规 诱 发鉴定圃 或 埂 宽 50 cm, 5或京双 16, 克 6克种 子 宽的保护 区 间 管理上要 多 品 种。 定 圃田间配 置 学 鉴定确认 为 一 步在感病 品 。根据鉴定 小 花盆或 50穴 中 培养。待 小 料 罩放在温 室 。 上 选取麦苗 第 基 上(培养 基 种后盖上培 养 规 定的方法 调 或 病害常发 区 畦宽 250 cm 在诱发行 两 子 ),每隔 20 区 。 多 灌水,多 施

8、置 示意图 为 Blumeria gr 品 种陕 225或 小麦品种( 系 穴 的育苗穴 盘 小 麦第一片 叶 室 培养, 7d1 第 一叶,剪 3 基 含苯骈咪 唑 养 皿盖,置 于 调 查、记载 品 区 域自然诱 发 ,畦长视地 两 侧 20 cm横 行种植一行 施 氮肥,创 造 aminis f.sp. t 京双 16上扩 繁 系 )的数量 将 盘 中,每品 种 叶 完全展开后 0d待感病对 照 cm长度叶 段 唑 60 g/ml) 于 17 1 的 品 种(系)的 反 发 鉴定圃。 品 种 形、地势而 定 向种植鉴定 品 行 感病对照品 种 造 有利于发 病 ritici,单 繁 ,保

9、存 将 待测的 种 播种 1盆 ,用抖接 照 品种充 段 , 每品种 。然后用 的 光照培 反 应型。 种 种植采 定 ;距畦 品 种,行 种 ,重复 病 的环境。 DB61/T 10142016 3 5.2.2.1 接种时期一般在小麦拔节后期进行。 5.2.2.2 接种前,根据鉴定需要选择小麦白粉菌菌株,菌种在感病品种幼苗上繁殖。当感病品种充分 发病后,采用扫抹法把病菌孢子接于病圃的诱发行上,每隔 500 cm 接 100 cm 诱发行。为确保发病充分 需在 2 天3 天后于不同接种点再接种一次。接种前(5 天7 天)后田间需灌溉一次,确保田间湿度。 5.2.3 调查时期和方法 小麦扬花期和

10、灌浆期各调查一次,根据本标准 5.3规定的方法每行随机选取 10株左右进行调查并记 载病情级别(反应型或严重度)。 5.2.4 最高病情级别确认 5.2.4.1 每个品种取 2 次调查结果中的最大值。如果每个重复最高病情级别植株只有 1 株(叶),需 根据外部特征确定是否为杂株。如不是杂株则以该株小麦发病级别为准;如是杂株,应以其它植株的反 应型或严重度为准。 5.2.4.2 若一个鉴定群体中出现明显的抗、感类型,应在调查表中注明“抗性分离” ,用“/”表示。 5.3 病情级别划分标准 5.3.1 反应型分级标准 反应型分级标准见表1,该标准适合苗期和成株期鉴定用。 表1 白粉病反应型分级标准

11、 反应型级别 症 状 0 级 植株无病斑 0; 级 坏死反应,叶片有枯死斑 1 级 病斑小于 1mm,菌丝稀薄透绿 2 级 病斑小于 1mm,不透绿 3 级 病斑大于 1mm, ,病斑较多,菌丝层较厚,不连片 4 级 病斑大于 1mm, ,病斑多,菌丝层厚且连片 5.3.2 成株期严重度划分标准 将植株由上而下划分 9个相等的区段,根据各区段病位高度及叶片严重度二个因素综合定级,分级 标准见表 2,分级标准示意图见图 2。 表2 成株期严重度分级标准 级别 症 状 0 级 全株无病 1 级 第一段叶片有少数病斑(病斑占叶面积 2以下) 2 级 第二段叶片有少数病斑(第一段叶片轻度发病) 3 级

12、 第三段叶片轻度发病,第二段叶片中度发病,第一段叶片严重发病 4 级 第四段叶片轻度发病,第三段叶片以下中到严重发病 DB61/T 101 4 6 抗性评 价 6.1 抗性 类 6.1.1 按 反 按反 应 6.1.2 按 严 42016 级别 5 级 6 级 7 级 8 级 9 级 价 类 别划分 反 应型划分 抗 应 型划分标准 严 重度划分 抗 表 第五段 叶 第六段 叶 第七段 叶 第八段 叶 整体叶 片 图2 小 麦 抗 性分级 见表3。 最高反应型 0 级 0;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抗 性类别 表 2 成株期 严 叶 片轻度发病, 叶 片轻度发病, 叶 片轻度发病,

13、叶 片轻度发病, 片 严重发病, 穗 麦 白粉病 0 级 表3 按 反 级别 严 重度分级 标 症 第四段叶片 以 第五段叶片 以 第六段叶片 以 第七段叶片 以 穗 部不同程度 发 级 -9 级严重 度 反 应型划分 抗 缩写 I HR R MR S HS 标 准( 续 ) 症 状 以 下中到严重 发 以 下中到严重 发 以 下中到严重 发 以 下中到严重 发 发 病 度 分级标准 示 抗 性分级 抗性类别 发 病 发 病 发 病 发 病 示 意图 类别 免疫 高抗 抗 中抗 感 高感 DB61/T 10142016 5 按严重度划分抗性类别见表4。 表4 按严重度划分抗性类别 严重度级别

14、抗性类别 缩写 类别 0 级 I 免疫 1-2 级 HR 高抗 3-4 级 MR 中抗 5-6 级 MS 中感 7-8 级 HS 高感 9 级 ES 极感 6.1.3 抗病类别记载 抗病类别记载可参考附录A。 6.2 有效性判别 感病对照品种的抗性反应型级别达到 34级或严重度级别达到 7 9级时,该批次鉴定有效。 6.3 抗性评价 6.3.1 对于达到免疫 -高抗的品种,需在第二年做重复鉴定。当两年抗性类别不一致时,应以级别重的 年份为最终鉴定结论。 6.3.2 人工接种鉴定,同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如果两年抗性级别相差 1 个等级,取抗性级数值较大 的鉴定结果;如果两年抗性级别相差 2 个级

15、别以上(包括 2 个级别)的,则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取 位于中间的抗性级别,重新划分抗性类别。 6.3.3 同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一年在 5 级以上,另一年在 5 级以下的 , 则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 按其中两年鉴定级别相同或相似抗性级别划分抗性类别。 7 鉴定报告 7.1 人工接种鉴定一般以鉴定品种对特定生态区内不同毒性菌株的混合接种体或特定毒性菌株(群) 的抗性反应出具鉴定报告。鉴定报告一般以单个品种单独出具。如集中批量送样的,也可以多个品种出 一份报告。鉴定报告格式见附录 B。 7.2 鉴定报告应盖鉴定单位公章,还应有鉴定人和复核人签字。 DB61/T 10142016 6 A A

16、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鉴定记载表 A.1 小麦品种苗期抗白粉病鉴定记载表 表A.1 小麦品种苗期抗白粉病鉴定记载表 鉴定方法: 盆栽法鉴定 离体叶段法鉴定 鉴定地点: 播种时间: 接种时间 : 接种菌株: 调查时间: 品种 编号 品种 名称 品种 来源 各级反应型级别株数 最高反 应型级 别 抗性 类别 0 级 0; 级 1 级 2级 3级 4级 鉴定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DB61/T 10142016 7 A.2 小麦品种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记载表 表A.2 小麦品种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记载表 鉴定方法: 自然诱发接种 人工诱发接种 鉴定地点: 播种时间: 接种时间 :

17、接种菌株: 调查时间: 品种 编号 品种 名称 品种 来源 各级严重度级别株数 平均严 重度级 别 抗性 类别 0 级 1-2 级 3-4 级 5-6 级 7-8 级 9 级 鉴定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DB61/T 10142016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鉴定报告单 B.1 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报告单(单个品种) 表B.1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结果报告单(单个品种) 报告编号: 品种来源: 品种名称 鉴定结果 苗 期 成株期 反应型(或严重 度) 抗性类别 反应型(或严重 度) 抗性类别 供鉴品种 对照品种 抗性评价 鉴定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鉴定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DB61/T 10142016 9 B.2 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鉴定结果报告单(多个品种) 表B.2 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报告单(多个品种) 报告编号: 第 页 共 页 品种名称 鉴定结果 苗 期 成株期 反应型 (或严重度) 抗性类别 反应型 (或严重度) 抗性类别 供鉴品种 1 供鉴品种 2 供鉴品种 3 对照品种 鉴定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鉴定单位 (公章 ):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