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19789-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6 0 7 2 0 0 6 高寒 草甸牦 牛放牧 利用技 术规程 2 0 0 6 - 1 1 - 1 0 发布 2 0 0 6 - 1 1 - 2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6072006 I 前 言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过度放牧利用。因 此,本 规程依据 GB/T1.1 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 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总结牦牛放牧试验结果, 本着科学、 实用、先进的 原 则, 特制定本 规程 。 本 规程 由
2、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 本 规程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 规程 主要起草人: 赵新全 , 马玉寿 ,董全民,王启基,施建军 。 DB63/T 6072006 1 高寒草甸牦牛放 牧利用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 规程 规定了 高寒草甸牦牛放牧利用率、 最 佳放牧强度、 两 季轮牧草场的最佳配置、 植 被不退化 最 大放牧强度 等技术内容。 本 规程 适用于 青海省海拔 3500m 4500m高寒草甸两季轮牧草场牦牛放牧利用及科研、教学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3、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 71371993 镀锌网围栏基本参数 JB/T7138.17138.31993 编结网围栏技术条件 DB63/T209 1994 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规程 DB63/T373 2001 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规范 DB63/T3902002 天然草地改良技术 规程 DB63/T462 2004 牦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高寒草甸 高寒草甸类是高山 (高原) 亚寒带、 寒
4、带、 半湿润、 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草地, 由耐寒的旱中生 或 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组成的草地类型。 主 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 青 海省和甘肃省境内。 常 占 据海拔 3500m 4500m的高原面、 宽 谷、 河 流高阶地、 湖 盆外缘及山体中上部地形部位。 分 布区气候寒 冷 , 属高寒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均温 0 -4 ,年降水量 300m 500mm左右。 3.2 放牧利用率 以放牧为牧草利用形式,在一定时间内,放牧家畜在单位面积上的采食量占牧草产量的比例。 3.3 最佳放牧强度 最佳放牧强度,是指在既不造成草地退化,又可获得单位草地面积最大家畜生产力的放牧强度。 3.4 两季
5、轮牧草场最佳配置 受地理条件、环境因素和放牧习惯的影响,在高寒牧区形成了冷季草场和暖季草场两季轮牧制度。 两季轮牧草场最佳配置指两季放牧草场在不退化情况下,草 场的年度家畜生产力最大时的草场面积的 比 例。 4 放牧管理 4.1 围栏 围栏按 JB/T 71371993和 J B/T7138.17138.3 1993执行 4.2 放牧季节 暖季草场放牧时间为 6 月初 10月底,冷季草场放牧时间为 11月初翌年年 5 月底。 4.3 放牧牦牛 DB63/T 6072006 2 放牧牦牛为 3 岁生长牦牛, 平 均体重为 120Kg-140Kg/头, 折 合 2.5个羊单位, 而 一头成年育成牛
6、相 当 于 5 个羊单位。 4.4 牦牛疫病防治 牦牛常见疫病防治按 DB63/T373 2001和 DB63/T462 2004执行。 5 放牧利用标准的确定 5.1 畜群和草场资源的调查 畜群数量、结构和草场资源调查,按 DB63/T209 1994执行。 5.2 牦牛体重及采食量的确定 依据放牧家畜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生产状况的营养需求,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放牧畜群的采食量: 成年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Kg)牦牛活重 (Kg) 2.4 ( 1 ) 生长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Kg)牦牛活重( Kg) 2.5 ( 2 ) 怀孕母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Kg)牦牛活重( Kg) 2.6 ( 3 ) 5
7、.3 牧草产量的测定 牧草产草量于每年生物量高 峰期 8 月中下旬测定,测产取样按 DB63/T390 2002执行;牧草产量为 1800 2000Kg DM/hm2 。 5.4 最佳放牧强度 高寒草甸天然草地的最佳放牧强度为:暖季草场为 0.93 1.26头 / hm2 ( 4.65 6.30羊单位 /hm2 ) , 冷季草场为 0.46 0.84头 / hm2 ( 2.30 4.20羊单位 /hm2 ),年最佳放牧强度为 1.54 2.52羊单位 /hm2 。 5.5 两季轮牧草场的最佳配置 暖季草场面积冷季草场面积 1 1.68。 5.6 放牧利用率 放牧利用率(放牧家畜头数 采食量)
8、/ (草地面积 牧草产量) ( 4 ) 根据以上各指标综合计算, 暖 季草场合理的放牧利用率约为 40 6 0 , 冷 季草场合理的放牧利用 率 约为 70 80。 DB63/T 6072006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J ones和 Sandland(1974)考察了从热带到温带 33个不同植被类型牧场的大量放牧强度试验数据, 发 现家畜的个体增重 Y 与放牧强度 X (只 / 公顷)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Y=a-bX( b 0) ( 1 ) 尽管对极轻和极重的放牧强度下直线或曲线的形状存在一些争议,但 对很大放牧强度范围内存在 着 线性关系,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 表 1 牦牛个体
9、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回归方程 从表 1 可以看出, 高 寒草甸上牦牛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确实存在着如方程( 1 ) 所 示的线性关 系 , 表明放牧强度是引起牦牛个体增重变化的主要原因。 回归方程中的 Y 轴截距 ( a ) 和 斜率 ( b ) 均不相同, 一 般认为 a 分别表示草场的营养水平。 a 值越大 表 示草场营养水平越高,低放牧强度下家畜个体增重越大;而斜率 ( b ) 则表示草场关于放牧强度的空间稳 定性 ( 家畜在不同强度的啃食下, 草场维持潜在生产力和植被组成不变的能力) 及 恢复能力 (植被组 成 改变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 b 值越小个体增重减少越慢, 直 线
10、Y 就趋向水平, 草 场的空间稳定性 越 好,恢复能力越强。 但是, 这 种解释只适于放牧时间长度相差不多的季节性草场之间的比较, 以 家畜的个体增重变化 间 接相对度量草场的质量截距 ( a ) 以 及草场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斜率 ( b ) 。 年 度回归方程显然不宜与季 节 性草场比较。因为牦牛个体的总增重等于两季草场上牦牛个体年度的增重之和,从而年度回归方程在 Y 轴上的截距( a )必然大于两季草场回归方程在 Y 轴上的截距之和(表 1 )。换言之,如果年度回归方程 与两季草场的回归方程相比较的话, 只 会得出在试验期内草场的营养水平高于两季草场的误解。 对 于 斜 率 ( b ) 也
11、存在类似的问题。 回归直线 Y 与 X 轴的交点 ( X=a/b) 表 示家畜个体增重为 0 的放牧强度。 即 在该放牧强度之下, 草场 只 能支撑家畜的维持代谢。 若高于该强度, 家畜体重则呈负增长。 称其为草场的最大负载能力 Xc , 这也 是 草场理论上容纳家畜数量的能力。 当放牧强度为 X , 也 即每公颂草地有 X 头 牦 牛 时 , 由方 程 ( 1 ) , 每 公颂草地的牦牛总增重 YT( / h m2 ) 为: YT=aX-bX2 (2) 对于每公颂的草地, 若 以牦牛的活重来度量其牦牛生产力, 则方程 ( 2 ) 表 示每公颂草地牦牛生 产 力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因为
12、b0,YT达到最大值的放牧强度为 X* =a/2b ( 3 ) X* 恰好是草场最大负载能力 Xc 的一半。相应的 YT最大值为 YTmax=a2 /4b=(a/b) a/4=Xc a/4 ( 4 ) 表明每公颂草地的最大牦牛生产力仅由草场的最大负载能力和营养水平决定。可 见营养水平和最 大 负载能力是评价草场的重要指标。 在暖季草场放牧 5 个月、 冷 季草场放牧 7 个月、 各 放牧强度两季草场牧草利用率控制基本相同的条 件 下, 暖季草场、 冷季草场最佳放牧强度分别为 1.26头 / hm2 ( 6.3羊单位 /hm2 )、 0.84头 / hm2 ( 4.2羊单 位 /hm2 )。 回
13、归方程 R 值 显著水平 冷季 Y=46.925-28.365X -1.0000 P0.001 暖季 Y=50.6-24.05X -0.8499 P0.05 第一年 Y=99.692-67.978X -0.9914 P0.01 DB63/T 6072006 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周立等( 1995)通过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对海北定位站轮牧草场放牧强度最佳配置进行了分析证 明, 证 明了非线性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解的存在和唯一性, 提 出了优化方法和并给出两季草场最佳放牧 强 度的解析表达式: X1 =(b2 /b1)1/2 X2 X2 =(a1+a2)/2(b1b2)1/2+b2 其中 b
14、 、 a 为两季草场牦牛体重增长方程中的系数, X1 表示夏季草场放牧强度, X2 表示冬季草场放 牧强度。 将 表 1 中的回归方程的系数用于上式, 得 出两季草场最佳配置为: 夏 季草场为 0.91头 / hm2 ( 4.55 羊单位 /hm2 ) , 冬季草场为 0.54头 / hm2 (2.70羊单位 /hm2 ) :暖季草场面积冷季草场面积 1 1.68。 DB63/T 6072006 5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经回归分析, 优 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均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关系。 优 良牧草比例 的 年度变化( Rd)、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 Bg)与放牧强度 (S)
15、之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Rd=16.29-5.77*S(R=-0.9823,P0.02) (1) Bg=13.767-4.4*S(R=-0.9206,P0.05) (2) 表 牦牛个体增重和优良牧草比例年度变化 放牧强度为 0.93头 / hm2 时基本能维持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不变。 如 果放牧强 度 高于该强度, 优 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第二年下降,反 之上升; 而 且偏离越远上升或下降幅度越 大 。 因此, 结 合两季草场的最佳放牧强度, 可 以认为放牧强度 0.93 1.26头 / hm2 大约是高寒草甸暖季草场 不 退化的最大放牧强度;另 外,依 据冬季草场牧草营养减损情况,冬 季草场不退化的最大放牧强度约为 0 .46 0.84头 / hm2 。 放牧处理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放牧强度 (头 / 公顷) 0.89 1.45 2.08 牧草利用率 (%) 30 50 70 优良牧草比例的年度变化 (%) 3.93 -0.07 -7.61 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 (Kg/头 ) 10.6 3.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