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备案号:38499-2013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12312013 白刺夜蛾防治技术规程 2013 - 09 - 06 发布 2013 - 10 - 15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231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林、星学军、苏丽萍、王文殷、侯秀敏、李晓明、何孝德、杨元武、许新新、 杨芳、朱琳、海存秀、辛总秀、金生英、陈生翠。 DB63/T 12312013 1 白刺夜蛾防治
2、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白刺夜蛾调查方法、防治的原则与方法、防效检查等技术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白刺夜蛾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8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 24689.1 植物保护器械 虫情测报灯 GB/T 24689.2 植物保护器械 频振式杀虫灯 LY/T 1681
3、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白刺夜蛾 白刺夜蛾 Leiometopon simyridis Staudinger,1888,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剑纹夜 蛾亚科Acronictinae,僧夜蛾属( Leiometopon Staudinger, 1888) 的昆虫,学名,僧夜蛾,俗名,白刺 夜蛾,白刺毛虫。是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荒漠、半荒漠灌丛草原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主要喜食白刺属植 物叶片,在柴达木地区主要危害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和大果白刺。识别特征参见附录 A。发生特 点参见附录 B。 3.2 标准
4、地和标准株 为调查白刺夜蛾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临时标 准地和永久标准地两种,前者是调查时临时设置的非固定标准地,后者用于长期、定期监测的固定标准 地。标准地内被选取用作系统调查的样树为标准株。 DB63/T 12312013 2 3.3 防治指标 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挽回的经济损失与防治成本等价时的作物受害程度或有害生物种群密度 的数值。 4 虫情监测 4.1 线路踏查 在寄主树种(白刺、枸杞)发生区,主要沿林道、土路、公路、铁路等路线进行踏查,调查发生范 围、危害程度、危害树种等,按每50株l 00株树选1株样株的比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填入
5、白刺夜 蛾踏查记录表。记录表内容见附录C。 4.2 标准地调查 4.2.1 确定标准地和标准株 在已发生区的寄主树种面积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6 7公顷(约1000 亩)林地设一块固定标准地 0.067公顷(约1亩)。如当年固定标准地无虫,可在附近有虫林分另设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观察。每块标 准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标准株3株5株,进行发生为害程度调查。标准株一般采用双对角线法或“Z” 字形法取样。标准地调查时,对每一标准株进行详查。 4.2.2 虫口密度调查方法 每年5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标准株(每丛白刺灌丛)树冠部位上选取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 每个方位中部设长( 50厘米) 宽( 50厘米
6、) 高(树冠厚)的样方1个,调查平均虫口密度、危害程度 等,记录样方内白刺古毒蛾幼虫的数量、总叶片数、被害叶片数。将结果填入白刺古毒蛾幼虫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见附录D。幼虫虫口密度以头/平方米表示,或平均叶片被害率%表示。 5 防治策略 5.1 低虫口密度区 未达到防治指标的白刺夜蛾发生区,实行保护与改善生态条件,采取预防措施为主,重点防控虫源 地的原则。加强营林养护,保护和利用天敌,提升灌丛草地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力。 5.2 中高虫口密度区 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的白刺夜蛾发生区,实施物理防治、生物药剂、仿生药剂和植物源药剂混合的 无公害药剂防治,以及局部化学药剂应急防治的原则。 6 防治技术
7、 6.1 营林技术 6.1.1 封山育林 DB63/T 12312013 3 按GB/T 18337.3执行。 6.1.2 抚育管理 按GB/T 15781执行。 6.2 防治指标 白刺夜蛾防治指标为幼虫虫口密度9头/平方米,或经济损害 允许水平即平均叶片被害率31%。平均 叶片被害率(%)按公式(1)和(2)计算: 100N%, i 样方内总叶片数 样方内害虫危害叶片数 )叶片被害率( (1) n 1i i n N % 调查的样方总数 叶片被害率 )平均叶片被害率( (2) 式中: i 表示调查的样方序号; n表示调查的样方总数; Ni表示第 i 样方叶片被害率( %)。 6.3 防治适期
8、白刺夜蛾防治适期:6月下旬7月上旬第一代2龄3龄幼虫发生盛期。 6.4 最佳使用药液量 常量喷雾。白刺夜蛾防治合理使用药液量为50公斤60 公斤/ 667平方米。 6.5 综合防治 6.5.1 物理防治 6.5.1.1 灯光诱杀 每年5月,可设置白炽灯、高压汞灯、黑光灯、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雄成虫。诱虫灯按GB/T 24689.1和GB/T 24689.2执行。 6.5.2 生物防治 6.5.2.1 以虫治虫 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蜻蜓、寄蝇、寄生蜂等防治白刺夜蛾的幼虫、卵和蛹。 6.5.2.2 以菌治虫 利用微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核多角病毒、内产碱等防治白刺夜蛾幼虫。 6.
9、5.3 药剂防治 6.5.3.1 植物源农药治虫 利用除虫菊素、苦参碱、烟碱、鱼藤酮、印楝素、藜芦碱等防治白刺夜蛾幼虫。 DB63/T 12312013 4 6.5.3.2 化学农药治虫 重度发生区或中度发生区应急时,应采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微生物药剂混用的防治方法。初孵幼 虫可喷施生物激素类药剂,如灭幼脲,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 推荐使用的生物药剂、仿生型药剂、植物源杀虫剂、化学药剂及其参考用量参见附录E、附录F。 农药安全使用执行GB 4285。 7 防治效果检查 7.1 检查内容 检查虫口减退率或防治效果、成灾率。 7.2 调查时间 防治前调查1次,施药后1天、3天、7天各调查一次。如果是
10、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在施药后15 天增加1次调查。 7.3 检查方法 按70公顷不少于1块、500公顷不少于3块、1000公顷不少于5块设置标准地。每标准地设标准株3株 (灌丛),按4.2.2调查防治前后的活虫数,平均叶片被害率(%)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 7.4 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按公式(3)计算,防治效果按公式(4)、成灾率按公式(5)计算: 100% 防治前活虫数 防治后活虫数防治前活虫数 )虫口减退率( (3) 100% 防治平均叶片被害率 防治后平均叶片被害率防治前平均叶片被害率 )防治效果( (4) %100 寄主总面积 实际成灾面积 成灾率 (5) DB63/T 12
11、312013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白刺夜蛾识别特征 A.1 成虫 体长1214毫米 ,展翅约34毫米,淡黄褐色中型蛾子。触角丝状,略扁,基部和下面黄白色。头部 土黄色,头顶白色,着生长鳞片和毛,下唇须灰褐色, 端部伸向前方。胸部背面白色,散布灰色鳞片。 前翅淡黄色,下方有1个狭长的白色纵斑,纵斑下方有1个黑褐色纵斑,缘毛白色。后翅淡灰褐色,边缘 为黑色长斑相连,缘毛白色,前后翅反面灰褐色。 A.2 幼虫 体淡草绿色,着生许多不规则黑紫色斑点。 头部淡黄色, 具很多黑色斑点和稀疏长毛,额上方两侧各 有1根黑色长毛, 其他为较密的白色短毛。前胸背板中央有2条黑色纵线。从中胸至腹
12、部背面, 每节有4 个黑紫色斑, 两侧各1个黄色毛瘤。 毛瘤中央具1根黑色长毛,周围有56根白毛, 身体背面有6条黄色纵 纹。腹面绿黄色,散布紫黑色小斑。胸足黑色,腹足外侧1个黑斑。幼虫各虫龄划分标准见表A.1。 表A.1 白刺夜蛾幼虫虫龄划分标准表 指标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头宽(mm) 0.550.06 0.960.23 1.560. 27 2.490.47 3.450.33 体长(mm) 5.080.39 1.080.95 1.692.25 2.281.51 2.936.21 体重(mg) 2.360.26 5.850.74 26.524.23 68.838.56 172.54
13、84.38 A.3 蛹 体长10毫米14毫米, 褐色或棕红色, 裸蛹, 体表有小刻点, 气门突出,环绕1圈小刺突。 腹部末端 较粗糙, 中央凹陷, 着生刺毛约20根。雄蛹腹部腹面第9节生殖孔呈圆形, 中央具略凹陷的纵沟, 节间 线几呈直线。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节腹面, 呈狭缝状, 节间线呈 “ ”字形。蛹外有茧, 茧由幼虫分泌的 粘液和沙土粒组成。 A.4 卵 呈斗笠形, 高0.62毫米 0.12毫米,直径0.85毫米 0.05毫米,表面有8 条放射状纵棱。卵为卵块, 初产时淡绿色,以后逐渐变暗,临近孵化时变为灰黑,未受精卵乳白色,内空。 DB63/T 12312013 6 A.5 白刺夜蛾的分
14、布 白刺夜蛾在青海省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 引起荒漠植物严重虫害。 白刺古毒蛾在柴达木盆地东部、 中部的天然白刺林中虫口密度较高, 发生较普遍, 而在柴达木西部地区的白刺林中零星分布。 资料记载, 白刺夜蛾在国内外以下地区也有分布: 国外分布:蒙古,俄罗斯; 国内分布: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白刺夜蛾在青海主要分布于省柴达木盆地东部和中部 地区的荒漠草原灌丛地带。 A.6 白刺夜蛾寄主 在青海省分布区,白刺夜蛾最喜食的寄主植物是唐古特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较喜 食的寄主植物有大果白刺( N. roborowskii Kom.)、西伯利亚白刺( N. s
15、ibirica Pall. Fl. Ross.)以及 白刺属植物。 1 2 3 4 5 6 图A.1 白刺夜蛾形态图 1. 雌成虫 2. 卵 3. 一龄幼虫 4-5.老熟幼虫 6.雌蛹 DB63/T 12312013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白刺夜蛾发生特点 B.1 危害特点 白刺夜蛾一龄幼虫孵化后常数十头至上百头群聚在一处,啃食叶片成缺刻、可食尽全叶。吃光白刺 叶片后转移至周围的叶片上,3龄以后分散至邻近白刺枝条上啃食叶片。大龄幼虫吃光白刺叶子后,转 向周围植株。大发生时, 可将全树叶片、嫩枝吃光, 还取食寄主花序(6月), 并能转株为害。在柴达 木盆地的唐古特白刺林、大果白
16、刺灌丛林中,白刺夜蛾的种群密度较大,为害较为严重。 B.2 发生规律 白刺夜蛾在青海分布区,1年发生2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 。越冬蛹5月中旬开始羽化, 5月中下旬 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天然白刺林5月下旬出现第1代卵, 第1代幼虫最早6月上旬出现, 6月下旬7 月上旬为3龄幼虫盛期, 7月中旬为第2代卵的产卵盛期, 第2代幼虫盛期在7月下旬, 大多数幼虫在9月 中下旬入土化蛹越冬。白刺夜蛾由于成虫产卵期拉得很长, 世代发生颇不整齐, 有世代重叠现象。白刺 夜蛾年生活史见图B.1。白刺夜蛾幼虫发生动态见图B.2。 5 6 7 8 9 10翌年 4 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17、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第 一 代 第 二 代 注: 越冬蛹, 幼虫, 蛹,+成虫,卵 图 B.1 白刺夜蛾年生活史 初孵化的1龄幼虫,常聚集在一处啃食危害白刺叶片,白刺叶片吃光后转移至周围的叶片上,3龄以 后分散转移至邻近白刺枝条上危害白刺叶。大龄幼虫吃光白刺叶子后,转向周围植株。12龄幼虫身体 纤弱,死亡率很高。幼虫自3龄以后,取食结束后,头部即开始左右有规律摇摆,每次约持续2小时,每 天次数不定。 老熟幼虫化蛹前食量大减, 身体缩短,体色由黄绿色变为暗绿色, 体重减轻,最后完全停食, 进入前蛹期。根据食性测定,白刺夜蛾幼虫属于杂食性昆虫,但最喜食大果白刺,其次为唐古特白刺和 枸杞。
18、在野外草地上, 第1代5龄老熟幼虫从白刺枝叶上移落到就近地面, 钻入疏松的沙土中进入前蛹 期。第2代老熟幼虫停食前, 在白刺植株下部, 寻找土质较坚硬的土壤上垂直打洞, 然后进入前蛹期作 茧化蛹。该害虫防治重点放在第一代幼虫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 DB63/T 12312013 8 图B.2 白刺夜蛾幼虫发生动态 DB63/T 12312013 9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白刺夜蛾踏查记录表 表C.1 白刺夜蛾踏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县 乡镇(林道) 村(道路) 样地 踏查地块面积(公顷) : 踏查代表面积(公顷) :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人: 踏查项目 踏查内容 天气
19、晴 阴 雨 温度() : 湿度: 植被情况 树种: 树况:平均基径(厘米) : 平均树高(米) : 平均树冠幅: 调查:每个样方被害叶片总数: 幼虫数: 叶片被害虫率( %) : 都兰(灰) 钝蛾斑 螟 调查虫态: 平均虫口密度(头 /平方米树冠) : 发生程度: 立地条 件 海拔(米) : 地理位置:北纬, 东经, 植物群落优势种: 伴生种类: 白刺盖度: 是否新扩散 是 否 防治情况 物候 备注 DB63/T 12312013 10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标准地调查表 表D.1 白刺夜蛾幼虫期调查表 调查地点: 县乡 北纬: 东经: 海拔: 标准地面积(公顷): 代表面积(公
20、顷): 灌丛草地类型: 优势树种: 伴生植物: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人: 标准 株号 幼虫龄期 平均幼虫密度 (头/平方米) 平均叶片被害 率(%) 幼虫危害程度(轻、 中、重),发生面积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平均 晴阴雨 温度: 湿度%: 立地条件: 物候: 发生防治情况: 其它: DB63/T 12312013 11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推荐使用的生物药剂、仿生型药剂、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参考用量 E.1 推荐使用的生物药剂及其参考用量 表E.1 推荐使用的生物药剂及其参考用量表 药剂商品名称 成分 剂型 参考用量 使用浓度 苏云金杆菌 16000I
21、U/毫克苏云金杆菌 可湿性粉剂 750 克 /公顷 900 克 /公顷 兑水稀释 1000 倍 类产碱生防剂 类产碱假单胞菌, 200 亿个活菌 /毫升 悬浮剂 750ml/公顷 900ml/公顷 兑水稀释 1000 倍 草毒蛾生防剂 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200 亿个活菌 /毫升 悬浮剂 750ml/公顷 900ml/公顷 兑水稀释 1000 倍 6%乙基多杀菌素 多杀菌素 悬浮剂 600 ml/公顷 900ml/公顷 兑水稀释 1000 倍 E.2 推荐使用的仿生物药剂及其参考用量 表E.2 推荐使用的仿生物药剂及其参考用量表 药剂商品名称 成分 剂型 参考用量 使用浓度 1.8% 阿
22、维菌素 阿维菌素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300ml/公顷450ml/公顷 兑水稀释 20003000 倍 2% 齐螨素 阿维菌素 乳油 常量喷雾 300ml/公顷450ml/公顷 兑水稀释 20003000 倍 0.9% 虫螨克 阿维菌素 乳油 常量喷雾 400ml/公顷750ml/公顷 兑水稀释 10002000 倍 25% 敌灭灵 灭幼脲号 胶悬剂 常量喷雾 750ml/公顷1000ml/公顷,超低量喷雾 300ml/公顷600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 1000 倍 20% 除虫脲 灭幼脲号 胶悬剂 常量喷雾 750ml/公顷1000ml/公顷,超低量喷雾 300ml/公顷600
23、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 1000 倍 DB63/T 12312013 12 E.3 推荐使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参考用量 表E.3 推荐使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参考用量表 药剂商品名称 成分 剂型 参考用量 使用浓度 1.5%除虫菊素 除虫菊酯 水乳剂 常量喷雾 800ml/公顷 1000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1000 倍 1.8%除虫菊素 苦参碱 除虫菊酯+苦参碱 水乳剂 常量喷雾 800ml/公顷 1000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1000 倍 28木烟碱 木烟碱 微囊悬浮剂 常量喷雾 950ml/公顷 1100ml/公顷, 超低量喷雾 400ml/公顷 800ml/公顷 兑水稀
24、释 7001000 倍 1.2% 烟参碱 烟碱+苦参碱 乳油 常量喷雾 800ml/公顷 1000ml/公顷, 超低量喷雾 2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1000 倍 1% 杀确爽 苦参碱 可溶性液剂 常量喷雾 800ml/公顷 1000ml/公顷, 超低量喷雾 2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1000 倍 20%鱼藤酮 鱼藤酮 水乳剂 常量喷雾 800ml/公顷 1000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1000 倍 20%印楝素 印楝素 水乳剂 常量喷雾 800ml/公顷 1000ml/公顷 兑水稀释 8001000 倍 0.5%藜芦碱 藜芦碱、 烟碱混
25、合物 可溶性液剂 常量喷雾 1000ml/公顷 1500ml/公顷 兑水稀释 500800 倍 DB63/T 12312013 13 F F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推荐使用的化学杀虫剂及其参考用量 表F.1 推荐使用的化学杀虫剂及其参考用量表 药剂商品名称 成分 剂型 参考用量 使用浓度 2.5% 敌杀死 溴氰菊酯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 2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4000 倍 10% 高效氟氯氰菊酯 氟氯氰菊酯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 370ml/公顷 750ml/公顷 兑水稀释 1000-2000 倍 25% 黑光灯 丙溴磷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
26、, 3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2000 倍 5% 速杀星 高氯 吡虫啉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 3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2000 倍 48% 乐斯本 氯吡硫磷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 300ml/公顷 600ml/公顷 兑水稀释 1000-2000 倍 4.5% 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 3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2000 倍 3% 高效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 乳油 常量喷雾或超低量喷雾, 3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2000 倍 20%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乳油 常量喷雾, 300ml/公顷 400ml/公顷 兑水稀释 2000 倍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