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1840-202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499279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9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Y T 1840-202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LY T 1840-202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LY T 1840-202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LY T 1840-202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LY T 1840-202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40 B 65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业 行 业 标 准 LY/T 1840 2020 代替 LY/T 1840-2009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Technology Regulation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Karst Zone 2020 - 03 - 30 发布 2020 - 10 - 01 实施 国家林业 和草原 局 发布 LY/T 1840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LY/T 1840-2009 喀斯特 石漠化 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 除

2、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修 改 了 标准的适用范围(见 1.2);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 2); 修改了喀斯特定义(见 3.1); 修改了植被恢复原则(见 5); 修改了种子使用原则(见 7.3.1); 修改了苗木使用原则(见 7.3.2); 修改了造林密度(见 7.6); 删除了设施林业和集约经济林有关内容(见 2009 年版 7.9.4); 增加了附录 C 物种并在附录 D 中列出相应拉丁文(见附录 C、 D) 。 本标准 由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 由 全国防沙治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365)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

3、林业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 究院 、普定县林业 技术推广站 、 广州市绿化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生、姚小华、 吴永彬、 任华东、 薛亮、 王佳、 沈海岑、 戴 晓 勇、张显松、郑 丕煌 、 黄颂谊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LY/T1840-2009。 LY/T 1840 2020 1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喀斯特 地区 植被恢复相关的 土地石漠化 的定义、分类与分级、植被恢复原 则、植被恢复方式、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检查验收及技术档案建立等内容和有关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我 国 热带、亚热带 喀斯

4、特地区 石漠化土地的 植被恢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163 封山 (沙 )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8337 生态公益林建设(所有部分) LY/T 2829 石漠化 山 地 经济林营造 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喀斯特 karst 喀斯特

5、 又称岩溶。水 和 CO2 共同 作用于 碳酸盐岩等 可溶性岩石 导致的岩石溶解作用 ,称为 喀斯特 作 用 ,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 地貌 统称为 喀斯特 。 3.2 石漠化 rocky desertification 在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喀斯特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 自然 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地 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砂砾堆积,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 现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乃至消失的现象。 3.3 石漠化率 rock desertification rate 石漠化率指在单位面积内, 无植被覆盖的 地表岩石面积所占的比例。 3.4 LY/T 1

6、840 2020 2 季相石漠化 seasonal karst rock desertification 石漠化中的石漠化率呈季节性波动的现象。 4 石漠化分类与分级 4.1 中国石漠化区划 根据我国 喀斯特 分布特点、地带性气候、大地貌特征及 喀斯特 地貌特点,将我国 热带、亚热带 喀斯 特地区 的 石漠化区域区划为 4 个一级区划单位和 13 个二级区划单位,见附录表 A.1。 4.2 土地分类 喀斯特 地区土地分为石漠化土地和未石漠化土地两大类。 4.2.1 石 漠化土地 岩石裸露度 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石漠化土地。 a) 植被综合盖度 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b) 植被综

7、合盖度 70%的草地; c) 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 d) 非梯 田 旱地。 4.2.2 未石漠化土地 未石漠化土地分为潜在石漠化土地和非石漠化土地。 4.2.2.1 潜在石漠化土地 岩石裸露度 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潜在石漠化土地。 a) 植被综合盖度 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 b) 植被综合盖度 70%的牧草地; c) 梯 田 旱地。 4.2.2.2 非石漠化土地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非石漠 化土地。 a) 岩石裸露度 3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旱地; 草地;未利用地; b) 苗圃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等林地

8、;水田;建设用地;水域。 4.3 石漠化程度分级 石漠化的程度分为四级:轻度石漠化 ( )、中度石漠化 ( )、重度石漠化 ( )和极重度石漠化 ( )。 4.3.1 石漠化程度评定因子及指标 石漠化程度评定因子有岩石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综合盖度和土层厚度。 石漠化各因子及评分标准见附录 表 B.1。 4.3.2 石漠化程度评定标准 LY/T 1840 2020 3 石漠化 程度 分级和评定标准如下: a) 轻度石漠化 ( ):各指标评分之和 45; b) 中度石漠化 ( ):各指标评分之和为 46 60; c) 重度石漠化 ( ):各指标评分之和为 61 75; d) 极重度石漠化 ( )

9、:各指标评分之和 75。 5 植被恢复原则 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应坚持以下原则: a)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b) 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c) 根据石漠化不同程度选择不同植被恢复方式进行分级治理。 d) 保护原有植被, 可持续发展。 e) 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 ,混交造林 。 6 植被恢复方式 6.1 植被恢复方式为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 6.2 根据石漠化程度选择植被恢复方式: a) 轻度石漠化地段:以人工营造特色生态经济林为主。 b) 中度石漠化地段:在坡度小于 25 的适宜地区,以培育生态经济林为主;坡度大于 25 地区 以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态林 为

10、主。 c) 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地段:以封山育林为主, 人工造林为辅, 建立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 生态林 。 7 人工造林 7.1 造林 调查与作业 设计 调查与作业设计步骤如下: a) 小班或施工地块 的划分应根据石漠化程度来划分,石漠化程度一致的立地类型划分为一小班。 b) 造林 作业 设计 以石漠化程度一致的 小班或施工地块为单位。 c) 造林 调查与作业 设计 按 GB/T 15776 执行。 7.2 树种选择原则 树种选择遵循以下 基本原则 : a) 地带性 原则 : 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b) 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原则 : 以生态树种为主,适当选择经济

11、树种 或者生态经济型兼用树种。 c) 多样性原则 : 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乔木和灌木,选择多树种造林。 d) 乡土树种优先 原则 : 以乡土树种为主 (参见附录 C、 附录 D),适应 喀斯 地区干旱、高钙环境 。 7.3 种子和苗木 LY/T 1840 2020 4 7.3.1 种子 种子使用遵循以下原则: a) 优先选用优良种源和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无良种基地条件可选择优良林分的优良单株采种。 b) 禁止使用带有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c) 林木种子质量达到 GB 7908 或地方标准 规定的 种子质量标准 。 d)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按 GB 27

12、72 执行。 7.3.2 苗木 苗木质量按 GB 6000 或地方苗木质量标准 执行。 7.4 造林整地 7.4.1 整地方 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地方法,在石山下部、土壤覆盖度高、缓坡或谷地的地段采用穴状整地,石山中 上 部 陡坡地段采用穴状整地和鱼鳞坑整地结合的方式。 7.4.2 整地规格 穴状整地,口径 30 cm 60 cm,深度 30 cm 50 cm。 7.4.3 整地时间 造林前 10 d 15 d 完成 整地 ,回填表土。 7.5 造林季节 7.5.1 冬季造林 根据树种的物候期适时安排造林,在树木发芽前完成,土壤墒情好时应尽 早进行。 有冰冻地区,在 土壤解冻 后安排造林。 7

13、.5.2 雨季造林 a) 播种造林要注意雨情动态,在雨季将近时及时播种造林。 b) 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要注意雨情动态,在雨季到来雨水下透土壤后及时造林。 7.6 造林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 林 种确定造林密度 : a) 生态 公益林 按 GB/T 18337(所有部分) 执行; b) 生态经济林按 LY/T 2829 执行; c) 其他林种按 GB/T 15776 执行; d) 在不影响生长情况下提倡密植。 7.7 造林 a) 按 GB/T 15776 执行。 b) 推荐使用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 c) 直播造林要挖小穴。 LY/T 1840 2020 5 7.8 植物配置

14、7.8.1 营造混交林。 7.8.2 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混交方式。 7.8.3 提倡乔灌草(藤)混交。 7.8.4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加大灌木树种和草种的比重。 7.8.5 在季相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加大常绿树种比例。 7.9 幼林管护 7.9.1 松土 砍 草 及时进行松土 砍 草, 在不影响幼树生长的情况下保留原有植被。穴内松土连续 2 a 3 a,每年 1 次 2 次。 7.9.2 补植、补播 当年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及时进行 补植、补播 。 7.9.3 有 害 生物 防治 做好 造林地管护和 林木 有 害 生物 防治。 8 封山育林 育草 8.1 人工促进

15、封山育林 在植被类型与植被综合盖度因子指标 之 和大于 13、 小于 26 的重度与极重度石漠化地段可以进行人 工促进封山育林。 8.2 封山育林 育草 在重度与极重度石漠化地段,植被综合盖度在 30 70之间的区域进行全封育林 育草 ,按 GB/T 15163 执行。 9 检查验收 按 GB/T 15776 执行。 10 技术档案建立 按 GB/T 15776 执行。 LY/T 1840 2020 6 A A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 中国 石漠化区划体系 表 A.1中国 石漠化区划体系 一级区划 二级区划 两广热带、南亚热带区 -1 粤西、北 喀斯特 丘陵区 -2 桂西 喀斯特 丘陵

16、区 -3 桂中、桂东北 喀斯特 低山区 云贵高原亚热带区 -1 长 江水系乌江流域黔西区 -2 长江水系黔东、黔中、黔东南区 -3 长江水系黔西北、东北 喀斯特 区 -4 珠江水系南北盘江等黔南 喀斯特 区 -5 滇东、滇东南高原 喀斯特 区 湘鄂中、低中丘陵中亚热带区 -1 湘西 喀斯特 中、低山区 -2 湘南、湘中 喀斯特 丘陵区 -3 鄂西 喀斯特 中低山区 川渝鄂北亚热带区 -1 东南 喀斯特 山地 -2 渝东、鄂北山地丘陵区 LY/T 1840 2020 7 B B 附 录 B ( 规范性附录 ) 石漠化 评定因子与评分标准 表 B.1石漠化 评定因子与因子评分标准 岩石裸露度 植被

17、类型 植被综合盖度 * 土层厚度 程度 评分 程度 评分 程度 评分 程度 评分 30% 39% 20 乔木型 5 50% 69% 5 级 (40 cm 以上 ) 1 40% 49% 26 灌木型 8 30% 49% 8 级 (20 cm 39 cm) 3 50% 59% 32 草丛型 12 20% 29% 14 级 (10 cm 19 cm) 6 60% 69% 38 旱地作物型 16 10% 19% 20 级 (10 cm 以下 ) 10 70% 44 无植被型 20 10% 26 *注:旱地农作物植被综合盖度按 30% 49%计。 LY/T 1840 2020 8 C C 附 录 C (

18、资料性附录)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工造林参考物种 表 C.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工造林参考物种 一级区划 二级区划 参考物种 两广热 带、南亚 热带区 -1 粤西、北 喀斯特 丘陵区 杜鹃、八角、台湾相思 -2 桂西 喀斯特 丘 陵区 任豆、吊丝竹、苏木、香椿、肥牛树、南酸枣、柚木、降香黄檀、苦楝、桤木、台湾相 思、喜树、毛葡萄、山银花、木豆、象草等 -3 桂中、桂东北 喀 斯特 低山区 竹子、任豆、香椿、喜树、毛葡萄、山银花、木豆、柏木、核桃等 云贵高 原亚热带 区 -1 长江水系乌江 流域黔西区 滇柏、柏木、藏柏、泡桐、滇楸、麻栎、栓皮栎、女贞、臭椿、刺槐、苦楝、化香、喜 树、猴樟、复羽叶栾

19、树、桤木、杜仲、黄柏、花椒、核桃、乌桕、漆、桑、油桐、盐肤 木、梨、桃、黔竹、刺梨、紫穗槐、金银花、火棘、龙须草等 -2 长江水系黔东、 黔中、黔东南区 滇柏、福建柏、柏木、滇楸、栲树、光皮桦、麻栎、栓皮栎、女贞、臭椿、刺槐、苦楝、 喜树、猴樟、黔竹、桤木、杜仲、黄柏、花椒、核桃、乌桕、漆、桑、盐肤木、刺梨、 紫穗槐、金银花、火棘、龙须草等 -3 长江水系黔西 北、东北 喀斯特 区 滇柏、柏木 、藏柏、滇楸、响叶杨、麻栎、白栎、栓皮栎、女贞、臭椿、刺槐、猴樟、 复羽叶栾树、杜仲、黄柏、花椒、核桃、乌桕、川桂、漆、桑、盐肤木、黔竹、慈竹、 刺梨、紫穗槐、金银花、火棘、龙须草、方竹等 -4 珠江水

20、系南北 盘江等黔南 喀斯特 区 云南松、滇柏、柏木、滇楸、光皮桦、麻栎、白栎、栓皮栎、女贞、臭椿、刺槐、苦楝、 猴樟、复羽叶栾树、杜仲、黄柏、花椒、核桃、乌桕、漆、桑、油桐、盐肤木、梨、桃、 黔竹、车桑子、刺梨、紫穗槐、金银花、火棘、龙须草等 -5 滇东、滇东南高 原 喀斯特 区 滇柏、藏柏、墨西哥柏、柳杉、 云南松、华山 松、湿地松、马尾松 、滇合欢、 新银合欢、 滇青冈、高山栎、 桉树、滇楸、光皮桦、旱冬瓜、黑荆、女贞、臭椿、刺槐、苦楝、圣 诞树、高山栲、 黄连木、栾树 、杜仲、黄柏、香椿、 麻栎、栓皮栎、梓树、金竹、 花椒、 核桃、乌桕、漆、桑、盐肤木、 石榴、小桐子 、车桑子、刺梨、紫

21、穗槐、金银花、 木豆、 马鹿花、紫花苜蓿、三叶草、百脉根 、龙须草等 湘鄂 中、低中 丘陵中亚 热带区 -1 湘西 喀斯特 中、 低山区 圆柏、火炬松、柳杉、麻栎、白栎、栓皮栎、女贞、臭椿、刺槐、桤木、杜仲、乌桕、 漆、桑、盐肤木、刺梨、紫穗槐、金银花等 -2 湘南、湘中 喀 斯 特 丘陵区 圆柏、火炬松、柳杉、麻栎、白栎、栓皮栎、女贞、臭椿、刺槐、苦楝、桤木、杜仲、 乌桕、漆、桑、盐肤木、梨、桃、刺梨、紫穗槐、金银花等 -3 鄂西 喀斯特 中 低山区 柏木、侧柏、圆柏、泡桐、响叶杨、麻栎、白栎、栓皮栎、女贞、青冈、枫香、杜仲、 香椿、乌桕、漆、桑、油桐、盐肤木、刺梨、火棘、紫穗槐、金银花、马

22、桑等 川渝鄂 北亚热带 区 -1 东南 喀斯特 山 地 圆柏、火炬松、柳杉、响叶杨、麻栎、白栎、栓皮栎、杜仲、乌桕、漆树、盐肤木、梨、 刺梨、紫穗槐、金银花等 -2 渝东、鄂北山地 丘陵区 柏木、泡桐、响叶 杨、麻栎、白栎、栓皮栎、女贞、刺槐、桤木、杜仲、乌桕、漆、桑、 油桐、刺梨、紫穗槐、金银花等 LY/T 1840 2020 9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工造林参考物种拉丁文 表 D.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工造林参考物种拉丁文 物种名 拉丁名 物种名 拉丁名 桉树 Eucalyptus L.Herit 方竹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

23、is (Fenzi) Makino 八角 Illicium verum Hook.f. 肥牛树 Cephalomappa sinensis (chun et How ) Kosterm. 白栎 Quercus fabri Hance 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百脉根 Lotus corniculatus Linn. 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 (Dunn) A. Henry et Thomas 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复羽叶栾树 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 藏柏 Cupres

24、sus torulosa D. Don 高山栲 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 Franco 高山栎 Quercus aquifolioides Rehd. et Wils. 车桑子 Dodonaea viscosa (Linn.) Jacq. 光皮桦 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 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 旱冬瓜 Alnus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 川桂 Cinnamomum wilson

25、ii Gamble 核桃 Carya kweichowensis Kuang et A. M. Lu ex Chang et Lu 慈竹 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Keng f. 黑荆 Acacia mearnsii De Wilde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 猴樟 Cinnamomum bodinieri Lvl. 刺梨 Rosa Toxburghii Tratt.F. normalisRehd. et Wils. 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滇柏 Cupressus duclouxi

26、ana Hickel 华山松 Pinus armandii Franch. 滇合欢 Albizia simeonis Harms 化香 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 滇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Schotky 黄柏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滇楸 Catalpa fargesii Bur. f. duclouxii (Dode) Gilmour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吊丝竹 Dendrocalamus minor (McClure) Chia et

27、 H. L. Fung var. amoenus (Dai et C.F.Huang) Hsueh et D.Z.Li 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杜鹃 Rhododendron kwangtungense Merr. et Chun 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金银花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 山银花 Lonicera confusa (Sweet) DC. 苦楝 M

28、elia azedarace Linn. 圣诞树 Acacia dealbata Link 梨 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湿地松 Pinus elliottii Engelmann 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 石榴 Punica granatum Linn. 龙须草 Poa sphondylodes Trin.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Blume 栾树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苏木 Caesalpinia sappan Linn. 麻

29、栎 Quercus acutissima Carr. 台湾相思 Acacia confusa Merr. LY/T 1840 2020 10 马鹿花 Butea suberecta (Dunn) Blatter 桃 Prunus persica (Linni) Batsch 马桑 Coriaria nepalensis Wall. 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inn.) Roxb.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毛葡萄 Vitis heyneana Roem. et Schult 香椿 To

30、ona sinensis (A. Juss.) Roem. 墨西哥柏 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er 响叶杨 Populus adenopoda Maxim. 木豆 Cajanus cajan (Linn.) Mill sp. 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a (Roxb.) Burtt et Hill 小桐子 Jatropha curcas Linn. 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 新银合欢 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 de Wi

31、t cv. Salvador 泡桐 Paulownia fargesii Franch. 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 桤木 Alnus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 油桐 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 漆 Toxic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F. A. Barkl. 柚木 Tectona grandis Linn. f. 黔 竹 Dendrocalamus tsiangii (McClure)Chia et H.L.Feng 圆柏 Sabina chinensis (Linn

32、.) Ant. 青冈 Fagus longipetiolata Seem. 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任豆 Zenia insignis Chun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inn. 三叶草 Trifolium subterraneum Linn. 紫穗槐 Amorpha fruticosa Linn. 桑 Morus mongolica (Bur.) Schneid. 火炬松 Pinus taeda Linn.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Bl. 梓树 Catalpa ovata G. Don. 红椿 Toona ciliata Roem 苦刺 Solanum deflexicarpum C. Y. Wu et S. C. Huan 金竹 Phyllostachys sulphurea (Carr.) A. et C. Riv. LY/T 1840 2020 11 参 考 文 献 但新球 .我国石漠化区域划分及造林树种选择探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23(4):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LY林业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