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898-2020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1502617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898-2020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11 T 898-2020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11 T 898-2020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11 T 898-2020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11 T 898-2020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CCS B 62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98 2020 代替 DB11/T 898 2012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ted cultivation of garden mum 2020 - 12 - 24 发布 2021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898 2020 I 目 次 目 次 . I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品种选择 . 2 5 核心母本生产 . 2 6 繁殖母本生

2、产 . 3 7 生产母本生产 . 6 8 种苗生产 . 8 9 成品生产 . 8 10 有 害生物防控 . 11 11 包装与运输 . 11 附 录 A (资料性) 消毒方法 . 12 附 录 B (资料性) 生根苗质量等级划分 . 13 附 录 C (资料性) 母本病原物检测目录 . 14 附 录 D (资料性) 花期调控方法 . 15 附 录 E (资料性) 间歇弥雾操作方法 . 16 附 录 F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 17 DB11/T 898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3、。 本文件代替并废止 DB11/T 898 2012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与 DB11/T 898 2012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核心母本、繁殖母本、生产母本等术语(见 3); b)增加了核心母本生产,繁殖母本生 产,生产母本生产等相关描述(见 5、 6、 7); c)增加了材料来源及组培移栽等相关内容(见 5); d)删除了 4.1一级母本, 4.2二级母本等相关内容描述; e)删除了株型控制等相关描述。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丽芳、鲍青松、

4、王中轩、焦芳、金志勇、刘辉、孙凯。 本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 898 201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1/T 898 2020 1 盆栽小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盆栽小菊品种 选择、核心母本生产、繁殖 木本生产 、生产 木本生产、 种苗生产、成品 生产、有害生物防控及包装与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盆栽小菊种苗和成品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4

5、91 花卉植物病毒检测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盆栽小菊 potted garden chrysanthemum 株型整齐,分枝力强,花朵密集,花径通常小于 8cm的菊花类型。 3.2 反应时间 reaction time 对于特定品种,从感受短日照处理到植株 50% 60花蕾透色的时间。 3.3 初花期 beginning blooming stage 植株有 20% 30%花蕾开放的发育阶段。 3.4 核心母本 nuclear stock 经过脱毒或组培复壮的组培苗,经检测无目标病毒,用于生产繁殖母本的材料。 3.5 繁殖母本 propagation st

6、ock DB11/T 898 2020 2 由核心母本扦插扩繁而来,用于繁殖生产母本的材料。 3.6 生产母本 production stock 由繁殖母本扦插扩繁而来,用于生产商品插穗的母本。 3.7 真实型检测 true to type test 对母本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是否符合目标品种特性进行的检测。 4 品种选择 4.1 花期分类 根据小菊在北京地区的自然花期可分为 5种类型: a) 极早花类型:初花期在 9 月 5 日之前; b) 早花类型:初花期在 9 月 5 日至 9 月 20 日; c) 中花类型:初花期在 9 月 21 日至 10 月 5 日; d) 晚花类型:初花期在 10

7、 月 6 日至 10 月 20 日; e) 极晚花类型:初花期在 10 月 20 日之后。 4.2 品种选择 根据用途选择 株型适宜、花期和目标花期相吻合,耐湿热、抗病性强的品种。 5 核心母本生产 5.1 核心母本来源 在秋季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株材料进行重度修剪(地上部分仅留 5枚叶片),待新芽发出 后进行虫害诊断与病理检测。通过检测的健康植株可作为后续扩繁材料来源,通过组培方式生产核心母 本。没有通过检测的植株,若母本材料充足,及时销毁;若母本材料紧缺,应通过茎尖培养的方法进行 脱毒,获得无毒的核心母本组培苗。 5.2 核心母本移栽 核心母本移栽应在核心母本区进行。移栽过程如下:

8、a) 用 75%酒精对手套进行消毒,用 10%磷酸三钠溶液对移栽工具 进行消毒; b) 将组培苗从培养基中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 c) 宜采用 128 200 孔的穴盘进行移栽,使用前应对穴盘消毒,消毒方法见 表 A.1,每移栽一株 对手套和移栽工具进行消毒; d) 宜选用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 7:3 的基质,使用前对基质消毒,消毒方法见 表 A.2,基质 pH 值为 5.8 6.2, EC 值不高于 0.2; e) 移栽时在基质中央打 2 cm 左右深的孔,将组培苗插入,将茎部周围的基质捏实; f) 插上标有组培苗编号与移栽日期的标签。 DB11/T 898 2020 3 5.3 核心母本定

9、植 核心母本应定植在核心母本区,一般在移栽后的 12 14天进行,定植过程如 下: a) 宜 选 择口径 18 cm 以上的容器定植,容器使用前消毒,消毒方法见 表 A.1; b) 基质选择参见 5.2 d),基质填充时宜与容器表面齐平或略低,定植 前浇透水; c) 选择二级或以上的生根苗 定植 ,生根苗质量等级划分见附录 B,不同级别宜分别 定植; d) 定植 深度以生根苗根茎部位与栽培基质上表面齐平或略低; e) 移栽后 5 d 内对植株进行适当遮荫,照度不应高于 5 000 Lx。 5.4 核心母本生产要求 5.4.1 设施要求 设施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核心母本生产应在只用于生产盆栽

10、小菊的核心母本的隔离区域进行,该区域应选择温度、光 照和湿度 等环境条件可 调控的场地, 场地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 见 表 A.3;场地周围应使 用孔径小于 0.25 mm0.31 mm(约 80 目)的防虫网进行防护; b) 每株核心母本应单独盆植,且配有专有取穗和修剪工具,置于离地苗床上,保持一定株行距 以避免各植株之间相互接触; c) 宜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 d) 应设置一个扦插小区,用于繁殖母本的扦插生根。 5.4.2 养护要求 养护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定植后 5 d 以内,保证空气湿度为 90% 95%,照度 不高于 5 000 Lx, 光照时长 16 h 20 h, 白天

11、温度 21 24 ,不宜高于 30 ,夜 间 温度 18 20 ,不宜低于 15 ; b) 待新根长出, 温度保持不变, 照度 控制在 30 000 Lx 40 000 Lx,光照时长不低于 16 h; c) 核心母本宜每周进行修剪,保证其营养生长状态; d) 每次浇水时施用氮磷钾比例 为 20 10 20的水溶性复合肥,肥水 EC值 2.0 mS/cm 2.5 mS/cm, 氮浓度为 250 mg/L 300 mg/L。 5.4.3 病原物检测要求 核心母本植株定植后 1周内,应对所有植株进行病原物检测,检测病毒种类 见附录 C。第一次检测后, 每隔 3个月对所有植株进行一次病原物检测,检测

12、方法按照 NY/T 1491执行 。 5.4.4 真实型检测 核心母本移栽后,待有 3个分枝即可进行真实型检测。从每株核心母本上采收 3个插穗扦插生根,生 根完成后上盆,正常栽培至自然开花,观察其株型、株高、花色等形态特征是否符合品种特性。 6 繁殖母本生产 6.1 插穗采收 插穗采收的时间根据生产计划和生长周期而定。 从核心母本上 采收茎杆健壮、叶片健康、整齐一致, 长 4 cm 6 cm、具 2 3片成熟叶,解剖镜检无花芽的顶芽作 为繁殖母本插穗。使用专有刀片采收插穗, DB11/T 898 2020 4 采收时应戴手套,采收完成后用 75%酒精对手进行消毒。 如未及时扦插,插穗应在 1

13、4环境条件下 贮藏,贮藏时间不 宜超过 48 h。 6.2 插穗生根 6.2.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如下: a) 场地:应在核心母本区域内设置的扦插小区进行; b) 容器:选择 128 200 孔的穴盘,穴盘使用前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见 表 A.1; c) 基质:宜选择疏松透气的无土配方基质, pH 值为 5.8 6.2, EC 低于 0.2 mS/cm ,基质可采用 纤维长度小于 10 mm 的泥炭与珍珠岩混配,泥炭和珍珠岩 混配比例为 7 3,或采用专业扦插 基质块,基质使用前的消毒方法见 表 A.2; d) 光照:在整个插穗生根阶段应给予人工光照处理。宜在 22 00 2 00 给予叶面

14、 照度不低于 150 Lx 的 暗期中断处理,处理时间见 表 D.1,或采用叶面照度不低于 150 Lx 的人工光照,光 照时长 16 h 20 h。 6.2.2 扦插生根 6.2.2.1 第一阶段 6.2.2.1.1 时间 从扦插至愈伤组织出现的阶段,通常是扦插后的 3 d 5 d。 6.2.2.1.2 扦插 扦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扦插前应充分湿润基质; b) 未经生根剂处理的插穗可选用 1000 mg/L 1500 mg/L 的吲哚丁酸( IBA)溶液速蘸或 200 mg/L 300 mg/L 的 IBA 溶液浸泡 10 min,速蘸操作时, IBA 溶液不应污染插穗叶片; c

15、) 扦插深度宜为 1.5 cm 2.0 cm;不同插穗之间叶片不相互接触;扦插不同核心母本植株上采 的插穗应使用 75%酒精对手进行消毒; d) 扦插时应使基质与插穗良好接触,扦插后宜采用微雾喷头进行喷雾。 6.2.2.1.3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要求如下: a) 基质温度应 21 23 ,空气温度白天 24 27 ,夜间 21 23 ; b) 适当遮荫,控制照度为 3000 Lx 5000 Lx; c) 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90%以上,保持基质湿 润,可采用间歇弥雾或覆盖无纺 布等,间歇弥雾 操作方法 见附录 E。 6.2.2.2 第二阶段 6.2.2.2.1 时间 从愈伤组织出现至根系开始

16、伸长的阶段,通常是扦插后的 5 d 8 d。 6.2.2.2.2 环境控制 DB11/T 898 2020 5 环境控制要求如下: a) 基质温度应 21 23 ,空气温度白天 24 27 ,夜间 21 23 ; b) 应适当遮阴,控制照度为 10 000 Lx 20 000 Lx; c)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 80% 90%。 6.2.2.2.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如下: a) 应保持基质湿润,植株不萎蔫; b) 愈伤组织 出现后宜喷施氮磷钾比例为 20 10 20 水溶性复合肥 1 次 ,肥水 EC 值不高于 0.65, 氮浓度为 50 mg/L 100 mg/L。 6.2.2.3 第三

17、阶段 6.2.2.3.1 时间 从根系开始伸长至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的阶段,通常是扦插后的 8 d 11 d。 6.2.2.3.2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要求如下: a) 空气温度白天为 20 24 ,夜间为 16 20 ; b) 控制照度为 30 000 Lx 40 000 Lx; c)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 50% 70%。 6.2.2.3.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如下: a) 开始降低基 质湿度,保持潮湿状态,逐步加 大干湿循环,保持植株不萎蔫; b) 交替施用氮磷钾比例分别为 20 10 20 和 13 2 13 的水溶性复合肥,每 5 d 轮换施用 1 次, 水肥 EC 值为 0.65 1

18、.0,氮浓度为 150 mg/L 200 mg/L。 6.2.2.4 第四阶段 6.2.2.4.1 时间 从形成良好根系结构至出圃前的阶段,通常是扦插后的 11 d 14 d。 6.2.2.4.2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要求如下: a) 空气温度白天为 18 22 ,夜间为 16 18 ; b) 照度为 30 000 Lx 50 000 Lx; c)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 40% 60%。 6.2.2.4.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如下: a) 基质保持有规律的干湿循环,植株不萎蔫; b) 停止施肥。 DB11/T 898 2020 6 6.3 定植 6.3.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应做如下准备: a

19、) 应选择温度、光照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可调控的,具有防虫设备,经消毒后的设施,防虫网网 孔尺寸小于 0.25 mm 0.31 mm ( 80 目); b) 根据品种特性,宜选择口径 18 cm 以上的容器栽植,使用前 应 消毒,消毒方法见 表 A.1; c) 无土配方基质应疏松透气、保水性强、固着力好, pH 值 为 5.8 6.2, EC 值 为 1.2 mS/cm 1.5 mS/cm;有 土基质宜选择砂质壤土,可混入体积 比为 30% 70%的腐殖土, pH 值 为 6.2 6.6, 初始 EC 值 不高于 1.2 mS/cm,基质混配时调整基质含水量至 60% 70%。使用前 应 消毒,消

20、毒 方法见 表 A.2; d) 每 50 盆植株固定一把取穗用刀,刀具每月用 500 ppm 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1h 进行一次 消毒 ; e) 繁殖母本生产区域内 , 宜设置扦插小区,用于生产母本的扦插生根。 6.3.2 定植 繁殖母本生好根后进行定植,定植过程 见 5.3。 6.3.3 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措施如下: a) 空气温度白天为 21 24 ,不宜高于 30 ,夜间为 18 20 ; b) 照度为 40 000 Lx 80 000 Lx; c) 人工光照处理方法见 6.2.1 d); d) 保证良好的水肥管理,保持基质潮湿,每次浇水时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20 10 20 的水溶性复

21、合肥,肥水 EC 值 2.0 mS/cm 2.5 mS/cm, 氮浓度为 250 mg/L 300 mg/L; e) 宜每周进行修剪保证 其处于 营养生长状态 ,宜剪掉长度为 3 个节间的顶芽。 6.4 病原物检测 移栽后 4周,进行一次病原物检测;第一次检测后,每 4个月检测一次,检测比例为 10%。检测的病 原物种类见附录 C,检测方法按照 NY/T 1491执行。 6.5 真实型 检测 移栽后,待有 3个分枝即可进行真实型检测。随机选取 10%的繁殖母本植株,从每株采收 3个插穗并 扦插生根,生根完成后 3棵一盆上盆,正常栽培至自然开花或人工短日照促成开花,主要观察花色性状 是否与目标品

22、种一致。 7 生产母本生产 7.1 插穗采收 生产母本前期应保留足够生长时间,生长到一定体量才能进入取插穗生产阶段,保证整个生产季有 稳定的产量。插穗采收时间和操作同 6.1。 7.2 插穗生根 DB11/T 898 2020 7 7.2.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同 6.2.1,区别在于场地应在 繁殖 母本区域内设置的扦插小区进行。 7.2.2 扦插生根 7.2.2.1 第一阶段 7.2.2.1.1 时间 从扦插至愈伤组织 出现的阶段,通常是扦插后的 3 d 5 d。 7.2.2.1.2 扦插 扦插方法同 6.2.2.1.2。 7.2.2.1.3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同 6.2.2.1.3。 7.

23、2.2.2 第二阶段 7.2.2.2.1 时间 从愈伤组织出现至根系开始伸长的阶段,通常是扦插后的 5 d 8 d。 7.2.2.2.2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同 6.2.2.2.2。 7.2.2.2.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同 6.2.2.2.3。 7.2.2.3 第三阶段 7.2.2.3.1 时间 从根系开始伸长至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的阶段 ,通常是扦插后的 8 d 11 d。 7.2.2.3.2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同 6.2.2.3.2。 7.2.2.3.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同 6.2.2.3.3。 7.2.2.4 第四阶段 7.2.2.4.1 时间 从形成良好根系结构至出圃前的阶段,

24、通常是扦插后的 11 d 14 d。 7.2.2.4.2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同 6.2.2.4.2。 DB11/T 898 2020 8 7.2.2.4.3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同 6.2.2.4.3。 7.3 定植 7.3.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准备工作同 6.3.1,区别在于: a) 每 100 盆植株固定一把取穗用 刀,刀具每月用 500 ppm 的 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1h 进行一次 消毒 ; b) 生产母本区域内不再设置扦插小区。 7.3.2 定植过程 生产母本生好根后进行定植,定植过程 见 5.3。 7.3.3 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措施同 6.3.3。 7.4 病原物检测 移栽后 4周,

25、进行一次病原物检测;第一次检测后,每 4个月检测一次,检测比例为 1%。检测的病原 物种类 见附录 C,检测方法按照 NY/T 1491执行。 7.5 真实型 检测 移栽后,待有 3个分枝即可进行真实型检测。随机选取 1%的生产母本植株,从每株采收 3个插穗并扦 插生根,生根完成后可不上盆,直接在穴盘里观察花色性状 是否与目标品种一致。 8 种苗生产 种苗生产流程参照 6.2。 9 成品生产 9.1 准备 工作 9.1.1 场地准备 应选择光照良好、通风良好、不积水的场地进行生产,使用前应平整场地,铺园艺地布,对生产场 地用杀菌剂进行消毒,宜使用 50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 冲洗地面和苗床,

26、冲洗后场地密闭空置 1周后通风, 待气味消失 后入场。 9.1.2 基质配制 基质配制要求如下: a) 基质应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无土配方基质可用泥炭与粒径为 3 mm 5 mm 的珍珠岩混合配制 (泥炭、珍珠岩体积比可为 8 2 或 7 3), pH 值宜为 5.8 6.2,初始 EC 值不高于 1.5 mS/cm; 有土基质宜选择砂 质壤土,可混入体积比 30% 70%的腐殖土, pH 值为 6.2 6.6,初始 EC 值 不高于 1.2 mS/cm; DB11/T 898 2020 9 b) 可选择氮磷钾比例为 14 14 14、释放期为 3 4 个月的控释肥,每立方基质加入 4 kg

27、6 kg, 如基质中加入控释肥,之后每次施用水溶性肥时,氮浓度应降低为 50 mg/L 100 mg/L; c) 应调整基质的含水量至 60% 70%。 9.1.3 容器选择 根据植株的目标冠幅和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规格,常用容器的口径为 12 cm 18 cm,容器规格 选择 见 表 D.2。 9.1.4 定植 定植参见 5.3。 9.2 营养生长期 9.2.1 第一阶段 9.2.1.1 时间 从移栽至根系到达盆壁和盆底。 9.2.1.1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要求如下: a) 根据天气情况和植株状态,在植株移栽后 2 d 3 d 可适当遮荫,照度控制在 40 000 Lx 60 000 Lx

28、; b) 夜间温度不宜低于 16。 9.2.1.2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如下: a) 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浇水宜在 10 00 前完成; b) 基质湿度控制在 60 80,植株不应 发生萎蔫; c) 种苗移栽当日应施肥,此后每次浇水均宜施肥; d) 可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20 10 20 的水溶性复 合肥,无土配方基质氮浓度为 300 mg/L 400 mg/L, 有土基质氮浓度为 250 mg/L 300 mg/L。 9.2.2 第二阶段 9.2.2.1 时间 从根系达到盆壁和盆底至开花诱导前。 9.2.2.2 水肥 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如下: a) 浇水宜在 10 00 前完成,宜采用滴灌

29、设施进行浇水; b) 可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浇水频率,植株不应发生萎蔫,重摘心后的植株应适当减少浇水量; c) 每次浇水均宜施肥,可每施用 2 次氮磷钾比例为 20 10 20 的水溶性复合肥,间隔施用 1 次 氮磷钾比例为 15 0 15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基质氮浓度为 300 mg/L 400 mg/L,有 土基质氮浓度为 250 mg/L 300 mg/L; DB11/T 898 2020 10 d) 雨后应及时补肥,补肥浓度为正常施肥浓度的 120% 130%。 9.3 生殖生长期 9.3.1 第一阶段 9.3.1.1 时间 从开始成花诱导至花蕾直径达 3 mm 5 mm。 9.3.

30、1.2 自然开花栽培 自然开花栽培措施如下: a) 可根据品种提前 3 d 5 d 进行适度控水,并防止植株发生萎蔫; b) 每次浇水可交替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20 10 20 和 15 0 15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基质 氮浓度为 250 mg/L 300 mg/L,有土基质氮浓度为 200 mg/L 250 mg/L。 9.3.1.3 短日照促成栽培 短日照促成栽培措施如下: a) 处理时间: 自然花期晚于目标花期的品种应根据目标花期、反应时间和目标冠幅确定短日照处 理的起始日期,一般品种短日照处理时间为 21 d 28 d, 秋季小菊短日照处理时间见 表 D.2; b) 光照控制:保持

31、暗期 13 h 以上,照度应低于 20 Lx,宜在 1900 800 间进行; c) 温湿度控制:夜间宜进行通风处理,温 度 为 15 25 ,相对空气湿度不高于 50%; d) 水分管理:可适当控水,每天短日照处理前应保持植株叶面干燥, 并 防止植株发生萎蔫; e) 肥料管理:宜每次浇水时施肥,可每施用 2 次氮磷钾比例为 201020 的水溶性复合肥间隔 施用 1 次氮磷钾比例为 15015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基质氮浓度为 200 mg/L 250 mg/L,有土基质氮浓度为 150 mg/L 200 mg/L。 9.3.2 第二阶段 9.3.2.1 时间 从花蕾直径达 3 mm 5

32、 mm至 30% 50%花蕾透色。 9.3.2.2 水肥 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如下: a) 应保持基质潮湿,防止植株萎蔫; b) 每周应施肥 2 次,可施用氮磷钾比例为 10 30 20 的水溶性复合肥,无土配方基质氮浓度为 50 mg/L 100 mg/L,有土基质氮浓度为 25 mg/L 50 mg/L,如基质中混 入控释肥,此阶段可 不施肥。 9.3.3 第三阶段 9.3.3.1 时 间 从透色至初花期,生产完成。 9.3.3.2 水肥 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如下: DB11/T 898 2020 11 a) 及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防止植株萎蔫,浇水时不宜淋湿花序; b) 停止施肥。 10

33、有害生物防控 10.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色锈病、枯萎病、黄萎病、猝倒病、病毒病等。防治措施见 表 F.1。 10.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菊潜叶蝇、菊天牛、红蜘蛛(螨类)、蓟马、白粉虱等。防治措施见 表 F.2。 11 包装与运输 11.1 包装 11.1.1 种苗包装 种苗包装要求如下: a) 种苗包装材料宜采用带孔纸箱,纸箱内用经过防潮处理的纸板分层; b) 装 箱前,种苗基质含水量宜控制在 60% 70%,在穴 盘的短边贴上标签,包括品种名、系列、 花色等信息; c) 装箱时应分层放置,完成后用胶带封口,箱体外侧应有明显的“禁止倒置”标识; d) 在纸箱内存放的时间不

34、宜超过 24 h。 11.1.2 成品包装 短距离运输可使用简易包装,长距离运输时,容器口径在 18 cm或以下的宜提前套袋,其他规格不 宜长距离运输。 11.2 运输 11.2.1 种苗运输 应选择厢式货运汽车,运输温度不应超过 15 ;抵达目的地后,应立即打开包装,将种苗取出放 置于荫凉通风处,可叶面喷水使其恢复正常的伸展状态,尽快安排种植。 11.2.2 成品运输 应选 择厢式货运汽车,温度为 10 25 ,做好防 风措施。 DB11/T 898 2020 1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消毒方法 A.1 容器消毒 穴盘等容器宜用 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0 min。 A.2

35、基质消毒 将基质装入密闭容器内消毒,通入温度不高于 100 的 混合热蒸汽,基质温度应达到 80 100 并保持 30 min。 A.3 场地消毒 宜用 50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 冲洗地面和苗床,冲洗后场地密闭空置 1周后通风,待气味消失 后入场。 A.4 开阔场地消毒 宜用 50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或 1000倍喷洒 地面, 随后即可入场。 DB11/T 898 2020 13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生根苗质量等级划分 生 根苗质量等级划分见表 B.1。 表 B.1 生根苗质 量等级划分 项目 等级 一级 二级 根系 健康发达,充满基质,有良好的根系结构和明 显的根毛。 健

36、康发达,充满基质,有较好的根系结构。 叶片 厚实、健康,叶色正常。 健康,叶色正常。 株型 紧凑。 较紧凑,无徒长。 顶芽 未发生花芽分化。 未发生明显花芽分化。 DB11/T 898 2020 14 C C 附 录 C (资料性) 母本病原物检测目录 表 C.1给出了母本病原物检测目录。 表 C.1 母本病原物检测目录 病毒种类 核心母本 繁殖母 本 生产母本 检测方法 症状表现 菊花 B 病毒 ( CVB) ELISA 酶联免疫法 病株心叶黄化 或花叶,叶脉绿色,叶片自下而上 枯死;病株幼苗叶片畸形,心叶上有灰绿色略 隆起的线状条纹,排列不规则,后期症状逐渐消 失;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斑块

37、,边缘界限明显; 叶片暗绿色,小而厚,叶缘或叶背呈紫红色,发 病植株易染霜霉病和褐斑病致叶片早枯。 番茄斑萎病 毒( TSWV) ELISA 酶联免疫法 为花叶,叶变形,幼小植株叶片出现褪绿带,斑 驳,后期产生大量枯死斑,不能显花,植株甚至 畸形。 凤仙环斑坏 死病毒 ( INSV) ELISA 酶联免疫法 在叶面 上可发生圆形,褐色坏死斑或呈同心圆环状坏死。有时 受害叶产生坏死线纹。 番茄不孕病 毒( TAV) ELISA 酶联免疫法 碎花,矮化、畸形,有些品种出现无叶片症状和 丧失生殖能力。 菊花茎坏 死病毒 ( CSNV) ELISA 酶联免疫法 与番茄斑萎病毒造成的症状类似,但比其更严

38、重,严重时会造成茎秆整体坏死。 菊花矮化类 病毒( CSVd) PCR 聚合酶链式反 应法 主要引起菊花矮化,嫩叶叶色变浅,叶子和花序 变小,出现早花现象,生根能力减弱,有些品种 叶片还能看到叶片斑点和斑纹。 菊花褪 绿斑 驳类病毒 ( CChMVd) PCR 聚合酶链式反 应法 枯黄斑点等症状,叶片完全变黄后出现斑点现象。 注:“”表示该级别母本需要检测这种病毒或类病毒。 DB11/T 898 2020 15 D D 附 录 D (资料性) 花期调控方法 暗期中断处理的时间见表 D.1。 表 D.1 暗期中断处理的时间 月份 暗期中断处理时间 10 月 3 月 4 h( 22:00-02:0

39、0) 4 月 5 月, 8 月 9 月 3 h( 22:00-01:00) 6 月 7 月 2 h( 22:00-00:00) 容器规格选择及生产安排见表 D.2。 表 D.2 容器规格选择及生产安排 容器口径 cm 目标冠幅 cm 生根时间 d 营 养生长时间 d 短日处理时的冠幅 cm 短日处理时间 d 反应时间 d 生长周期 d 12 15 20 14 21 21 28 9 12 21 28 42 49 77 98 15 25 30 14 21 28 35 15 18 21 28 42 49 84 105 18 35 40 14 21 42 49 21 24 21 28 42 49 98

40、 119 一般情况下,短日照处理时的植株冠幅为最终冠幅的 60%。 DB11/T 898 2020 16 E E 附 录 E (资料性) 间歇弥雾操作方法 间 歇弥雾操作方法见表 E.1。 表 E.1 间歇弥雾操 作方法 时间 操作 第 1 d第 4 d 每 10 min 15 min 喷雾 5 s(昼夜) 。 第 5 d第 8 d 每 15 min 20 min 喷雾 5 s(仅白天) 。 第 9 d第 14 d 每 25 min 30 min 喷雾 5 s(仅白天) 。 第 14 d 后 停止喷雾 。 DB11/T 898 2020 17 F F 附 录 F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

41、施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见表 F.1。 表 F.1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病害 名称 病原 病害及症状 发病时期 防治措施 灰霉 病 Botrytis cinerea 叶、茎、花部病害。病部呈灰白色 水渍状病斑, 高湿时腐烂并产生浅 灰色、蓬松状霉层。 连续阴雨,冬 季温室内。 保持温室湿度低于 98%; 50% 扑海因 1000 倍液、 50%速克 灵 1000 倍液、 40%施佳乐悬 浮剂 1200 倍液叶面喷雾。 白锈 病 Puccinahoriana 叶部病害。叶面生淡黄色病斑,叶 背相应处有白色或灰白色小包,后 期变淡褐色或黄褐色,病叶提早枯 死。 春、秋雨季发 病严重。 清除病残体,合

42、理密植,避 免过湿;预防: 24%腈菌唑 2000 倍液、 50%联苯三唑醇 1000 倍液、 80%代森锰锌 400 倍液全株喷雾 ;治疗: 25% 阿米西达 1500 倍液; 5%三 唑醇 2000 倍液; 50%醚菌酯 1000 倍液全株喷雾。 枯萎 病 Fusarium oxysporum 全株病害。下部叶片失绿发黄,接 着植株叶片开始萎蔫,变褐下垂并 脱落,茎秆横切或纵切,可见维管 束变褐色或黑褐色;根部变黑腐烂。 春、秋雨季发 病比较严重。 采用无菌插穗;进行工具消 毒,防止人为传染; 46%咪 酰胺 1000 1500 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 1200 1500 倍 液叶面喷

43、雾。 黄萎 病 Verticilliumdahliae 全株病害。叶片由边缘开始褪绿, 植株自下而 上枯萎,可部分发病, 维管束变黑褐色。 6 月和 8 月 为 发病高峰。 使用消毒基质; 46%咪酰胺 1000 倍液全株喷洒。 猝倒 病 Pythium spp. 根、茎部病害。侵染植株根部褐色 腐烂状,全株或部分枯萎,由下至 上侵染,幼苗茎基部发病缢缩,萎 蔫倒伏,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絮 状物。 苗期遇阴雨 天气发生严 重。 20%甲基立枯灵 1000 倍液、 72.2%普力克水剂 600 倍液 全株喷洒。 菊花 B 病 毒病 Chrysanthemum virus B 全株病害。 染病后幼苗叶片畸形, 叶片暗绿,小而厚,叶缘或叶背呈 紫红色,花叶或 具黄色不规则坏死 斑,严重时产生褐色枯斑,叶片自 下 而上枯死;或不显症状。 田间蚜虫发 生早、发生量 大的地区或 年份易发病。 喷洒 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 3.85%病毒必克可 湿性粉剂 700 倍液。 DB11/T 898 2020 18 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见表 F.2。 表 F.2 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害虫名称 害虫学名 危害特点 危害时期 防治措施 菊小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