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3.010 CCS P11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070 2021 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测量标准 Jiangsu Province code for construction survey of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2021 - 08 -03 发布 2022 - 02 - 01 实施 江苏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江苏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32/T 4070-2021 I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4 5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2、 . 4 5.1 一般规定 . 5 5.2 管理制度的制定 . 5 5.3 基本工作内容 . 6 5.4 放样数据的准备 . 6 5.5 点位放样方法选择 . 7 6 控制测 量 . 7 6.1 一般规定 . 7 6.2 卫星定位测量 . 10 6.3 导线测量 . 16 6.4 三角形网测量 . 22 6.5 建筑方格网测量 . 26 6.6 建筑基线测量 . 27 6.7 水准测量 . 28 6.8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 30 6.9 卫星定位拟合高程测量 . 31 6.10 资料提交 . 32 7 土方工程施工测量 . 32 7.1 一般规定 . 32 7.2 土方工程施工测量 .
3、 32 7.3 土方工程量计算 . 34 8 绿化栽植工程施工测量 . 35 8.1 一般规定 . 35 8.2 栽植基础施工测量 . 36 8.3 栽植穴、槽的挖掘施工测量 . 37 8.4 植物材料规格测量 . 38 8.5 植物的修剪、栽植与移植测量 . 38 8.6 设施空间绿化施工测量 . 39 8.7 坡面绿化施工测量 . 39 DB32/T 4070-2021 II 8.8 重盐碱重黏土土壤改良施工测量 . 39 9 园林附属工程施工测量 . 40 9.1 一般规定 . 40 9.2 园路、广场工程施工测量 . 41 9.3 园林理水工程施工测量 . 41 9.4 园林石景工程施
4、工测量 . 42 9.5 园林建筑、桥梁与设施工程施工测量 . 42 9.6 园林设备工程施工测量 . 43 10 竣工测量 . 43 10.1 一般规定 . 43 10.2 绿化栽植工程 . 44 10.3 园林附属工程 . 45 10.4 资料整编 . 46 11 资料管理 . 46 11.1 一般规定 . 46 11.2 资料整理与归档 . 47 11.3 资料管理程序 . 4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常用放样方法的精度估算公式 . 4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悬挂钢尺传高法 . 5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59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方向观测
5、法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计算公式 . 6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 . 63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 64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自由设站法测量 . 66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单基站 RTK 放样 . 68 附录 I(规范性附录) 关于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的定义及转换 . 71 DB32/T 4070-2021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20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南京市园林经济开发有 限责任公司 、 河海大学 、 南京市园林工程指导中心 本标准主
6、要起草人: 赵康兵 、 郑德华 、 陈兵 、 李桂华 、 张荫 、 马利 、 马晓斌 、 曹素丽 、 胡雪澄 、 刘 晔 、 徐佳 、 陈光保 、 陈小浩 。 DB32/T 4070-2021 1 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测量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工程中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 控制测量 、 土方工程施工测量 、 绿化栽植工程 施工测量 、 园林附属工程施工测量 、 竣工测量 、 资料管理 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城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园 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测量及相关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 必不可少
7、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 量规范 GB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CJJ/T 8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GJ32/TJ20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施工测量 construction survey 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所进行的控制、放样和竣工等的测量工作。 3.2 竣工测量 finish construction survey 为获得各种建(构)筑
8、物等施工完成的平面位置、高程及其他相关尺寸而进行的测量。 3.3 三角形网 triangulation network DB32/T 4070-2021 2 由一系列三角形连接构成的测量控制网,它是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的统称。 3.4 三角形网测量 triangular control network survey 通过测定三角形网中各三角形顶点水平角、边的长度,来确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方法,是三角测量、 三边测量和边角网测量的统称。 3.5 1级仪器 1 calss instrument 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标称为 1的测角仪器,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等。 2级仪 器和 6级仪器
9、的定义方法相似。 3.6 5 mm 级仪器 5 mm class instrument 当测距长度为 1 km 时,由电磁波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公式计算的测距中误差为 5 mm 的仪器,包 括测距仪、全站仪。 1 mm 和 10 mm 级仪器的定义方法相似。 3.7 土方工程 earthwork engineering 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 3.8 方格网法 square grid method 将地形图划分成若干具有一定尺寸的方格并按设计高程和自然高程定出各开挖点挖填高度和零点 位置,分别求出各方格的填挖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3.9 工程独立坐标系 engineering indep
10、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为满足工程需要而建立的以特定位置为原点、以特定方向为坐标轴,并与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 之间具有换算关系的坐标系统。 3.10 园林绿化工程 landscape afforestation project DB32/T 4070-2021 3 体现园林地貌创作的植物种植工程(含养护作业)、土方工程、园林筑山工 程(如掇山、塑山置石 等)、园林理水工程(驳岸、护坡、喷泉等工程)、园林铺地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园林用电工程、其 他造景工程等。 3.11 绿化栽植工程 green plant project 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的栽植。
11、 3.12 胸径 trunk diameter 高度在 1.3m 处的树干直径。 3.13 地径 ground diameter 苗干贴近地表面处的直径。 3.14 冠径 crown diameter 又称冠幅、蓬径。指苗木冠丛垂直投影面的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3.15 株高 tree height 从地表面至苗 木自然生长冠顶端的垂直高度。 3.16 园林桥梁 bridge in landscape garden 园林中建造的跨度总长小于 30m、单孔跨径小于 20m 的兼具实用和观赏功能的架空桥梁。 3.17 验收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andsc
12、ape project 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 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的确认。 3.18 DB32/T 4070-2021 4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照同一施 工条件,经过检查评定汇总组成的检验体。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 测距仪或 GNSS接收机标称的固定误差; b 测距仪或 GNSS接收机标称的比例误差系数; d 各边往返测距离的较差; M 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WM 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 Dm 测距中误差; m 测角中误差;
13、 N 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的个数、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 n 测站数、测段数、边数、基线数、三角形个数、异步环的边数; W 闭合差; Z 天顶距; 不符值; 基线长度中误差; P 观测量的权; D 平均边长、测距长度; 单位权中误差; K 大气折光系数; R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常数, 206265。 5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5.1 一般规定 DB32/T 4070-2021 5 5.1.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根据工程施工整体要求,制定有关施工测量人员、仪器、技术、安全、质量等的规章制度。 b) 根据工程施工总体布置图和有关测绘资料,布设施工控 制网。 c) 园林绿化
14、工程中土方工程的测量、计算及检查。 d) 进行绿化栽植工程和园林附属工程的放样及其检查工作。 e) 重要园林绿化及隐蔽工程进行竣工和验收测量。 f) 施工测量资料的管理工作。 5.1.2 施工测量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a) 施工测量人员应与工程其他专业人员密切配合,了解园林绿化工程特点、工程进度、施工工艺 等内容。 b) 施工测量开始前,应熟悉工程设计图纸和文件,了解工程总体和单项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对 测量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必要时可进行技术论证。 c) 观测记录手簿应随测随记,内容填写完整、字迹清晰,严禁转抄、伪造。采用电 子手簿时,应 由现场测量人员检查确认后方可存档使用
15、。 d) 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e) 测量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定期送往法定计量认证检验机构检定。 f) 施工测量成果应进行自检、互检双复核,成果资料应统一编号、分类归档、妥善保管。 5.1.3 施工测量中一般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标准,本标准中以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5.1.4 放样工作开始前,应详细查阅设计图纸,核对已知及放样数据资料,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 条件。根据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选择合理的放样方法,并编制放样作业实施细则。 5.1.5 应按检核确认后的设计图 纸和文件(包括变更通知)进行放样。 5.1.6 施工放样加密控制点应埋设牢固,
16、使用方便,并妥善保护。施工加密控制点的测量精度应达到 表 1 和 表 4 中规定等级的测量精度。 5.1.7 点位放样完成后,应利用已有检核条件进行点位检核;施工现场获取的放样资料,须经复核确 认无误后使用。 5.1.8 放样完成后,应及时填写放样成果报验单。 5.1.9 工程建设中各阶段施工测量结束后,应及时提交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并编写施工测量技术报告。 5.2 管理制度的制定 5.2.1 项目实施前,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安 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等,确保项目施 工测量管理和质量受控。 5.2.2 人员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机构及人
17、员设置。 b) 各级机构及人员的岗位职责。 5.2.3 仪器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仪器检定、检校周期。 DB32/T 4070-2021 6 b) 仪器的保管方法与要求。 c) 仪器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2.4 技术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制定控制点及其成果交接、控制点的保护、放样测量成果提交、竣工测量成果移交、控制点复 测等程序。 b) 测量方案的编制、审核和报批,测量方案的交底等程序。 c) 测量成果自检和复核。 d) 施工测量日志的内容、填写和管理要求。 e) 测量资料管理办法及要求,明确测量资料的分类、保管、归档等的责任人。 5.2.5 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
18、下列内容: a) 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器设备和人员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以及责任划分。 b) 测量仪器、人员安全应急预案。 5.2.6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施工测量及相关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及制度 化。 5.2.7 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应在项目施工开始前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报备。 5.3 基本工作内容 5.3.1 施工测量人员应熟悉图纸,参加设计交底,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施工图纸中与施工测量相关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等内容进行全面复核,对 施工图中出现的差错、疑问,及时按照相关程序向设计 方提出。 b) 工程前期在工程区域建有测
19、量控制网(点)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测量控制网(点)的交接和 相关资料的检查以及控制网(点)的复核,如有差错、疑问,及时按照相关程序向提交方提出。 同时,应对控制点设置保护措施,防止控制点被破坏。 5.3.2 施工单位进场后,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图纸对工程区域现场进行详细踏勘,了解现场 的地上地下障碍物、管网、地形地貌、土质、红线范围、周边情况及现场电源、交通等情况。 5.3.3 应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踏勘情况,结合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和节段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并按照 相关程序报批。 5.4 放样数据的准备 5.4.1 放样前 ,应根据设计图纸或施工控制有关数据以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
20、绘制放样 草图,所有数据均应经两人独立校核。使用程序计算放样数据时,应核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5.4.2 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各级控制点成果及计算放样数据编制成册,方便使用和调阅。 5.4.3 现场放样的测量数据,应记录在放样手簿中,各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体应整齐清楚,不应任 意涂改。填写内容应包括: a) 工程部位,放样日期,气象条件,观测员、记录员及检查员姓名。 b) 所使用的控制点名称、坐标和高程成果,设计图纸编号,放样数据来源。 c) 放样数据及草图。 DB32/T 4070-2021 7 d) 放样过程中的实测资料、与 设计数据的偏差。 e) 放样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放样方法。 5.
21、5 点位放样方法选择 5.5.1 平面坐标放样方法可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单基站 RTK 测量法、网络 RTK 测量法、支距法、 直角坐标法、交会法、自由设站法等。 5.5.2 在进行平面坐标放样前,应进行放样点位的精度估算,并根据放样点位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 件、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合理选择放样方法。点位精度估算方法可参照附录 A。 5.5.3 平面坐标放样宜利用等级平面控制点。若利用施工加密控制点(如轴线点、临时控制点)进行 放样,应考虑加密点的测量精度。 5.5.4 高程放样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法、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法、 悬挂钢尺传高法等。在进行低精度 要求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放样时,亦可采用单
22、基站 RTK 测量法或网络 RTK 测量法。 5.5.5 高程放样中误差要求不大于 10 mm 的部位,宜采用水准测量法。 5.5.6 高程放样采用水准测量难以施测的,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法,且应加入地球曲率改正和 大气折光改正,并校核相邻点的高程。 5.5.7 园林工程建(构)筑物的高程传递,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法或悬挂钢尺传高法。悬挂钢 尺传高法可参照附录 B。 6 控制测量 6.1 一般规定 6.1.1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三角形网测量、导线测量、建筑方格网测量和建筑 基线测量等方法。 6.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
23、一、二、三级,导线 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建筑方格网依次 为一、二级,建筑基线为三级。 6.1.3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根据工程类别、规模、内容和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合理 确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等级选择宜符合 表 1 的规定。 6.1.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工程区域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 2.5 cm/km 的要求下,作下 列选择: a)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 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b) 采用高斯投影 3带 ,投影面为工程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c) 工程规模较小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
24、标系统。 d) 可沿用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原先建立的坐标系统。 6.1.5 各等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均不应大于 50 mm,最弱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均 不应大于 25 mm。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应符合 表 2 的规定。 DB32/T 4070-2021 8 表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选择 工程内容 面积 S( m2) /包含项目 平面控制网等级 首级控制网 加密控制网 绿化工程 100000S 三等 四等、一级、二级 50 000 100 000S 三等 四等及以下 30 000 50 000S 四等 一级及以下 30000S 一级 二级、三级 附属工程 园路、硬质景
25、观、水景景观、园林建筑、 桥梁、设施、海绵城市等工程 二等 三等、四等、一级 其他工程 四等 一级及以下 注: 在首级平面控制网不能满足施 工需要时,应建立加密控制网。 表 2 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测量等级 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等 1/120000 三等 1/55000 四等 1/35000 一级 1/15000 二级 1/10000 三级 1/5000 6.1.6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高程系统应采用建设单位或 设计指定的高程系统;建设单位或设计未指定时, 宜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测区内已建有高程控制网时,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统。与邻近衔接关联 工程的高程系统不一致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26、高程系统应给出与其他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 6.1.7 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 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卫星定位拟合高程测量。各等级高程控 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 表 3 的规定。 表 3 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M mm 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 WM mm 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 km 二等 1 2 三等 3 6 50 四等 5 10 16 五等 15 DB32/T 4070-2021 9 6.1.8 园林绿化工程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类别、规模、内容和设计要求
27、的施工精度合理确 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网等级选择宜符合 表 4 的规定。 表 4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网的等级选择 工程内容 面积 S/包含项目 m2 高程控制网等级 首级控制网 加密控制网 绿化工程 100000 三等 四等、五等 100000 四等 五等 附属工程 园路、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园林建筑、桥梁、设施、 海绵城市等工程 二等 三等、四等 其他工程 四等 五等 6.1.9 首级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6.1.10 首级高程控制网宜与邻近的国家等级水准点进行联测。联测精度不应低于相应首级高程控制网 所采用等级的精度要求。 6.1.11
28、各等级高程控制网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 20 mm。 6.1.12 平面控制网和高 程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a) 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 b)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需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邻近有衔接关联工程需与国家或地方高 等级控制点进行联测时,需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c)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需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d) 加密控制网可同等级扩展或越级布设,其布设级数需根据地形条件及放样需要决定,但不宜大 于 2 级;增设或补设控制点应采用同精度内插的方法测量。 6.1.13 对于规模大、周期较长的园林绿化工程,控制网建立后应定期进行复测。首级控制网复
29、测周期 应小于 1 年,加密网复测周期应小于 6 个月, 复测精度应与控制网建立时保持一致;在汛期或雨季过后, 严寒地区春季组织施工前,宜进行复测。使用过程中发现控制点明显位移,应根据现场条件及时组织复 测。 6.1.14 控制网技术设计应以精度适宜、便于实施、质量可靠为标准。技术设计工作应在了解工程总体 布置、工程区域地形特征及施工精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设计应同时考虑。技术设 计前应收集下列资料: a) 施工区及周边区域现有地形图资料; b) 工程总体布置图及有关设计技术文件; c) 勘测设计阶段已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控制网图、点之记、成果表及技术总结; d) 有关测量规范
30、、标准及招投标文 件资料。 6.1.15 平面控制网布设前,可按下列程序进行精度估算: a) 在工程设计图上绘制主要施工对象的轮廓点,对控制点的分布及位置进行初步设计。 DB32/T 4070-2021 10 b) 进行实地踏勘,考虑所选用控制测量方法的技术特点及现场地形条件,确定控制点的概略位置 并连接成网。 c) 选定控制网的等级和类型,确定各观测量的先验权。 d) 采用可靠的控制网优化设计程序,估算各点的点位中误差及误差椭圆参数,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规定的精度要求。 e) 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调整图形结构、改变网的类型,或提高观测元素的测量精度,并重复 第 c、 d 项工作,直至满足规定
31、的精度要求。 6.1.16 确定高程控制 网的布设方案前应进行下列工作: a) 根据工程主要施工对象的特征点,对控制点的分布及位置进行初步设计。 b) 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高程控制网观测时,需先实地踏勘,初步确定水 准施测路线,估算路线长度,确定控制网的略图。 6.1.17 应根据实地选点和精度估算结果,编写控制网测量方案。测量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工程概况和对已有控制测量资料的评价和利用情况说明; b) 控制网设计图、建立方法、施测等级及精度; c) 采用的坐标系统和主要技术依据; d) 测量标志规格及埋设要求; e) 采用的仪器、设备、观测方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32、f) 施测计划和进 度表; g)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h) 上交资料清单。 6.2 卫星定位测量 6.2.1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可采用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方法施测。动态测量可采用单基站 RTK 测量方 式或网络 RTK 测量方式;在已建立 CORS 网的区域,宜采用网络 RTK 测量方式。 6.2.2 静态测量可施测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平面控制网;动态测量可施测一、二、三级平面控制 网。 6.2.3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 表 5 的规定。 表 5 静态卫星 定位 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固定误差 a mm 比 例误差 系数 b mm/km 约束点间的边长 相对中
33、误差 约束平差后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二等 10 2 1/250000 1/120000 三等 10 5 1/150000 1/70000 四等 10 10 1/100000 1/40000 一级 10 20 1/40000 1/20000 二级 10 40 1/20000 1/10000 6.2.4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基线长度中误差,可按式( 1)计算: DB32/T 4070-2021 11 22()a b D . (1) 式中 : 基线长度中误差,单位为毫米( mm); a 固定误差,单位为毫米( mm); b 比例误差系数,单位为毫米每千米( mm/km); D 平均边长,单位为千米
34、( km)。 6.2.5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按式( 2)计算: 1 3 WWm Nn . (2) 式中: m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 mm); N 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 n 异步环的边数; W 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单位为毫米( mm)。 b)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 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要求,并符合式( 3)的规定。 m . (3) 6.2.6 动态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宜符合 表 6 的规定。对于困难地区或规模较小的园林 绿化工程,相邻点间距离可缩短至 表 6 规定长度的 2/3,边长较差不应大于
35、 20 mm。 表 6 动态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点间距离 m 点位中误差 mm 相对中误差 方法 起算点等级 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 km 测回数 一级 500 50 1/20000 网络 RTK 4 二级 300 50 1/10000 网络 RTK 3 单基站 RTK 四等及以上 6 三级 200 50 1/6000 网络 RTK 3 单基站 RTK 四等及以上 6 二级及以上 3 6.2.7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质、交通条件,园林绿化工程内容、施工精度要求,卫星观测可视条件, 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及测区已有测量资料进行
36、综合设计,并编制测量技术方案。 DB32/T 4070-2021 12 b)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首级网布设时,宜与测区邻近的 2 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联测或 地方坐标系的高等级控制点,当施工测量坐标系为工程独立坐标系时,应与 2 个以上的工程独 立坐标系下的高等级控制点联测。 c)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控 制网中独立基线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基线数的 1.5 倍,且应由独立 观测边构成闭合环,边数不宜多于 6 条;网中不应出现自由基线。 d) 动态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宜选择均匀分布于测区周围的 3 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 标系的高等级控制点作为已知点;当施工测量坐标系为工程独立坐标系时,应选择均匀分布于 测区的 3 个以上的已知工程独立坐标系控制点作为已知点。 e)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