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 4832021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04 - 14发布 2021 - 05 - 14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7/T 483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利萍、倪勇、张清军、浮光成、冯莉、王莉、崔世慧、李真真。 DB4107/T 4832021 1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
2、定了大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栽培技术、收获与贮藏。 本文件适用于新乡市大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第2部分:豆类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NY/T 496
3、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春大豆 春播大豆系指在春季(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的大豆。 夏大豆 夏播大豆系指在小麦收获后(6月份)播种的大豆。 4 基本要求 环境条件 产地条件符合NY/T 5010要求。 土壤条件 DB4107/T 4832021 2 适宜种植土壤应符合GB 15618-2018的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排灌条件较好,无明显障 碍因子。土壤耕层0 cm20 cm以内有机质含量10 g/kg,全氮(N)含量0.8 g/kg,有效磷(P)含 量10 mg/kg,速效钾(K)含量8
4、0 mg/kg。 灌溉条件 灌溉用水符合GB 5084-2005的要求。 肥料使用原则 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按照NY/T 496要求,以地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磷、钾、微原则进行科学施 肥。有机肥要经高温堆沤,充分腐熟。所用肥料,应不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品质、植物抗性等)产生 不良后果,应符合GB/T 23349的要求。 有害生物控制及农药使用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农药的使用要按GB/T 8321(所有部分)要求执行。 5 栽培技术 轮作倒茬 适宜大豆的前茬作物为禾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高
5、粱、谷子等。 整地 春播大豆地块应在上年收获前茬作物后进行秋耕,深度18 cm22 cm,耕翻后随即耙地待翌年开春 后播种。夏播大豆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贴茬播种。 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110 d左右,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抗裂荚、品质优良的品种,如驻豆19、郑1307、汾 豆79、中黄37、中黄13、郑豆196、郑豆1311、菏豆23、齐黄34、濮豆206等,重茬地块优先选择郑豆1307、 驻豆19、中黄301等多抗广适的品种。 种子质量要求及处理方法 5.4.1 选种要求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的规定。去除杂质、杂粒、病虫粒和秕小粒,留饱满种子。播前晒种1 d 2 d,发芽率不低于85%、
6、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含水率不高于13%。 5.4.2 种子处理 5.4.2.1 根瘤菌拌种 每亩大豆种子用根瘤菌剂0.25 kg,加水搅拌成糊状,避光条件下均匀拌种,拌种后不能混用杀菌 剂,阴干24 h后播种。 DB4107/T 4832021 3 5.4.2.2 微肥拌种 每1 kg种子用钼酸铵0.5 g,溶于20 mL水中,喷洒于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5.4.2.3 种子包衣 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2%0.4%进行包衣,或用29%噻虫咯菌腈霜灵悬浮种 衣剂70 g拌豆种15 kg,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 g均匀拌种15 kg20 kg,晾干后即
7、可播种。 播种 5.5.1 播种适期 春播大豆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夏播大豆在麦收后播种,6月20日前播完。 5.5.2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5.5.2.1 播种方式 有穴播和条播两种方式,以条播为主。穴播每穴23粒种子。条播用播种耧足墒播种,播深3 cm 5 cm。 5.5.2.2 播种量 春播每亩条播3 kg4.5 kg,穴播3 kg4 kg;夏播每亩条播3.5 kg4.5 kg,穴播3.5 kg4 kg。 5.5.3 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瘦、播种迟早等情况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生长势强的品种稍稀,生长势弱的 品种稍密;肥地宜稀,瘦地稍密;播种早、植株繁茂的稍稀,播种迟、生育期短、枝
8、叶不多的稍密。一 般密度行距40 cm,株距10 cm15 cm,春播每亩留苗1.21.5万株,夏播每亩留苗1.52万株。 田间管理 5.6.1 间苗定苗 大豆齐苗后,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杂草,按规定株距留苗。 5.6.2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全生育期至少进行三次。苗高5 cm6 cm时进行第一次,深度7 cm8 cm;大豆分枝前进 行第二次,深度约10 cm12 cm;大豆封垄前进行第三次,深度5 cm6 cm,同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 土。 5.6.3 灌水 夏播大豆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壤墒情不足时及时浇底墒水。在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特别是鼓粒 中期前对水分反应非常敏感,
9、如遇干旱,及时灌水,灌后中耕松土。 5.6.4 追肥 DB4107/T 4832021 4 大豆具有固氮能力,除幼苗期根瘤菌形成前需追施一定量的氮肥外,在大豆生长中后期应注意控氮, 增磷、钾,补微肥,以避免氮肥施用量过大引起大豆疯长,影响产量。 播种时每亩用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10 kg或大豆专用复合肥30 kg作底肥。大豆开花时,土壤肥 力较差、豆苗生长缓慢的田块,每亩追施复合肥4 kg5 kg。开花期根外追施适量的微肥,每亩先用少 量温热水溶解1 g钼酸铵,加150 g200 g磷酸二氢钾,兑水50 kg60 kg进行叶面喷肥,确保花荚正 常发育,提高结荚率。 5.6.5 摘心 对土
10、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块,可进行大豆摘心以防止倒伏,促进植株多分枝和着生较多的花簇, 增加有效荚数,使籽粒饱满,成熟一致,提高产量。 5.6.6 化学调控 在大豆初花期,或株高超过50 cm时,每亩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 g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 g 或25%多效唑悬浮剂25 g,加水30 kg喷施。 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 5.7.1 农业防治 合理进行轮作换茬,实行三年轮作。选用抗病虫品种,严格调种检验,避免从胞囊线虫病较重地区 引调种子。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料,配方施肥。 5.7.2 生物防治 蚜虫发生时可选用27 %皂素烟碱可溶性浓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大豆食
11、心虫可选用释放赤眼蜂和 田间撒施白僵菌菌土防治。大豆灰斑病、花叶病可选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600800倍液防治。 5.7.3 物理防治 可选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地老虎成虫;选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螟虫类;选用在田间挂设银 灰色塑膜条驱避蚜虫。 5.7.4 化学防治 5.7.4.1 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5.7.4.1.1 防治大豆紫斑病、根腐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2)或 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 5.7.4.1.2 防治大豆霜霉病、菌核病,按种子量0.1%0.3%施加25%甲霜灵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拌 种。 5.7.4.1.3 防治线虫病可
12、用淡紫拟青霉菌剂按种子量的1%进行拌种,拌种后堆闷2 h3 h,阴干即可 播种,或在播种时每亩用淡紫拟青霉菌剂0.5 kg1 kg,与5 kg10 kg豆饼等有机肥混合均匀,将 其穴施或条施在种子或幼苗根系周围,施药深度10 cm。 5.7.4.2 出苗至分枝期病虫害防治 5.7.4.2.1 防治立枯病、猝倒病选用20%恶霉灵乳油1000倍液或14.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灌根。 DB4107/T 4832021 5 5.7.4.2.2 防治大豆花叶病应及时防治蚜虫,切断传播源,发病初期,用40%烯羟吗啉胍腺类可溶 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病毒立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防治,连续喷
13、35次。 5.7.4.2.3 防治大豆霜霉病用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喷雾。 5.7.4.2.4 防治大豆红蜘蛛每亩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 mL兑水30 kg进行喷雾。 5.7.4.3 花荚至结荚期病虫害防治 5.7.4.3.1 防治大豆霜霉病、大豆菌核病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 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5.7.4.3.2 防治大豆紫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5.7.4.3.3 防治大豆食心虫、豆荚螟、造桥虫等食叶害虫,每亩选
14、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 mL 10 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5 mL10 mL兑水30 kg40 kg进行喷雾。 5.7.4.4 蜗牛防治 每亩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400 g500 g傍晚撒施防治。 5.7.5 化学除草 5.7.5.1 播种期除草 5.7.5.1.1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在播种后3 d之内,大豆出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 mL 150 mL或33%二甲戊灵乳油150 mL200 mL,加水50 kg80 kg喷施于土壤表面。干旱条件下,要加 大用水量。 5.7.5.1.2 以马齿苋、铁苋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在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 mL加2
15、4% 乙氧氟草醚乳油10 mL15 mL兑水30 kg40 kg喷施土表。 5.7.5.2 生长期化学除草 5.7.5.2.1 以禾本科杂草或者小麦幼苗为主的地块,杂草幼苗期时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50 mL70 mL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 mL40 mL,兑水30 kg40 kg喷施。 5.7.5.2.2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在杂草基本出齐处于幼苗期时,每亩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 mL 30 mL,或25%氟磺胺草醚50 mL100 mL兑水30 kg40 kg喷施。 5.7.5.2.3 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地块,在杂草基本出齐处于幼苗期时,每亩用7.5%氟羧草喹 禾灵
16、乳油80 mL100 mL,或用5%精喹禾灵乳油50 mL75 mL 加25%三氟羧草醚水剂50 mL,兑水30 kg40 kg喷施。以禾本科、莎草科与阔叶杂草混生地块,每亩用10%氟胺草酯乳油20 mL加入48%苯 达松水剂80 mL再加入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50 mL,兑水30 kg喷雾。 6 收获与贮藏 人工收获期 大豆茎秆呈棕黄色,有90%以上的叶片完全脱落,荚中子粒与荚壁脱离,摇动时有响声,即可收获。 机械收获期 DB4107/T 4832021 6 豆叶全部落尽,籽粒已归圆时收获。 安全贮藏 大豆必须充分晾晒,籽粒含水量降至12%左右,在温度210条件下贮藏。 DB4107
17、/T 4832021 7 附录A (资料性) 大豆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 大豆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见表A.1。 表A.1 大豆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 农药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无机砷杀虫剂 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 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甲基砷酸铁铵(田安)福美甲胂、 福美胂 高残留 有机锡杀菌剂 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 高残留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高残留 有机杂环类 敌枯双 致畸 氟制剂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 钠、氟硅酸钠、甘氟 剧毒、高毒、易药害 有机氯杀虫剂 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
18、、五氯酚 钠、氯丹、三氯杀螨醇 高残留 有机磷类杀虫剂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甲基异 硫磷、特丁硫磷 高毒 甲基硫环磷、灭线磷、硫环磷、地虫硫磷、氯唑 磷、苯线磷 甲拌磷、乙拌磷、治螟磷、蝇毒磷、磷胺、内吸 磷 卤化烷类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 致癌、致畸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 高毒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 杀虫脒 慢性毒性致癌 取代笨类杀虫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苯菌灵 国外有致癌报道或二次药害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注:含以上药剂的复配制剂。 DB4107/T 4832021 8 附录B (资料性) 大豆常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
19、节剂及除草剂 大豆常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见表B.1。 表B.1 大豆常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除草剂 农药名称 剂型 常用药量 g(mL)/(次667 m2) 施药方法 阿维菌素 1%、1.8%乳油 20 mL30 mL 喷雾 苏云金杆菌 乳剂、乳油 200 mL 喷雾 白僵菌 普通粉剂 2000 g 喷雾 辛硫磷 50%乳油 50 mL 灌根、喷雾 敌百虫 90%晶体 100 g200 g 喷雾 氯氰菊酯 10%乳油 30 mL50 mL 喷雾 百菌清 75%可湿性粉剂、10%乳剂 100 g 喷雾 多菌灵 25%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40%悬 乳剂 80 g100 g 喷雾 咯菌腈 12.5%乳油 10 mL拌种10 kg 拌种 甲基托布津 50%、70%可湿性粉剂 100 g 喷雾 多效唑 15%可湿性粉剂 30 g50 g 喷雾 乙草胺 50%乳油 100 mL160 mL 土壤处理 异丙甲草胺 72%乳油 100 mL150 mL 喷雾 吡氟禾草灵 12.5%乳油 30 mL40 mL 喷雾 精喹禾灵 5%乳油 30 mL40 mL 喷雾 乙羧氟草醚 10%乳油 15 mL20 mL 喷雾 氟磺胺草醚 25%水剂 50 mL100 mL 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