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13.310 CCSA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 HS/T662021 海关CT型行包或货物智能 检查设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X-ray CT baggage/cargo intelligent inspection equipment for customs 2021-06-11发布202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行 业 标 准 海关CT型行包或货物智能 检查设备技术要求 H S / T 6 6 2 0 2 1 *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 1 0 0 0
2、2 3 ) 编辑部: ( 0 1 0 ) 6 5 1 9 4 2 4 2 - 7 5 0 9 网址: w w w . c u s t o m s k b . c o m / b o o k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 开本8 8 0 1 2 3 0 1 / 1 6 印张1 . 5 字数4 5千字 2 0 2 1年7月第1版 2 0 2 1年7月第1次印刷 印数 1 5 0 0 * 书号: 1 5 5 1 7 5 6 8 9 定价24.00元 目 次 前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设备类型4 4 . 1 按传输速度分类4 4 . 2 按通道尺寸分类4 5
3、技术要求5 5 . 1 外观、重量、结构与荷载5 5 . 2 功能要求5 5 . 3 性能指标8 5 . 4 安全要求9 5 . 5 电源适应性要求1 0 5 . 6 电气安全要求1 0 5 . 7 电磁兼容性1 0 5 . 8 环境适应性1 0 6 试验方法1 0 6 . 1 试验环境条件1 0 6 . 2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工具1 0 6 . 3 外观与结构检查1 0 6 . 4 功能检查1 1 6 . 5 性能试验1 1 6 . 6 安全试验1 2 6 . 7 电源适应性试验1 2 6 . 8 电气安全要求1 2 6 . 9 电磁兼容性试验1 3 6 . 1 0 环境适应性试验1 3 7
4、检验规则1 3 7 . 1 检验分类1 3 7 . 2 型式检验1 3 7 . 3 出厂检验1 3 7 . 4 验收检验1 3 7 . 5 检验项目1 3 8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1 4 8 . 1 包装1 4 8 . 2 标志1 4 HS/T662021 8 . 3 运输1 5 8 . 4 贮存1 5 9 随机技术文件1 5 9 . 1 概述1 5 9 . 2 用户手册1 5 9 . 3 服务手册1 5 附录A (规范性) 测试箱1 7 A . 1 测试箱1 1 7 A . 2 测试箱2 1 8 表1 按传输速度分类4 表2 按通道尺寸分类5 表3 外观尺寸及重量5 表4 二维透视图像的技
5、术参数要求8 表5 禁限品识别能力要求9 表6 应税品识别能力要求9 表7 轻包极限通过能力包裹尺寸9 表8 检验项目1 4 表A . 1 测试箱1中内嵌铝板厚度与空间分辨率对应关系1 8 表A . 2 测试箱1中铝板厚度与Z向分辨率对应关系1 8 HS/T6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 B / T 1 . 1 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 本文
6、件主要起草人:宋京雁、赵鹏、王璞、战俭、吕晓宁、韩照志、侯永明、兰世泽、刘彩霞、魏存峰、 邢宇翔、郑钧正、宋祥睿、王隽。 HS/T662021 海关CT型行包或货物智能 检查设备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关C T型行包或货物智能检查设备(以下简称“设备” )的分类、技术要求、包装、标 志、运输和贮存、随机文件等要求,描述了试验方法,确立了设备的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海关C T型行包或货物智能检查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7、,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 B / T 1 9 1 2 0 0 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T 4 2 0 8 2 0 1 7 外壳防护等级( I P代码) G B 1 5 2 0 8 . 1 2 0 1 8 微剂量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 B 1 5 2 0 8 . 2 2 0 1 8 微剂量X 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安全检查系统技术要求 G B 5 0 0 0 9 2 0 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 B 1 5 2
8、0 8 . 1 2 0 1 8 、 G B 1 5 2 0 8 . 2 2 0 1 8 、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 一种利用一系列不同角度的X射线透视图像通过计算机运算处理得到物体内部截面图像的成像 方法。 来源: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 3 . 1 3.2 多能射线成像 multi-energy imaging 利用至少两种不同能谱的X射线对物体进行成像的方法。 3.3 海关CT型行包或货物智能检查设备 X
9、-ray CT baggage/cargo intelligent inspection equipment for customs 一种利用多能成像方法、透视成像方法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对行李、物品进行成像的产 品,可以得到被检物体的透视图像、 C T断层图像和衰减系数、密度等信息,并给出目标物的报警提示以 及同屏比对结论的设备。 1 HS/T662021 3.4 等效原子序数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Ze f f 代表某种材料属性理论元素的原子序数,该理论元素与这种材料有相同的X射线衰减特性。 来源: G B 1 5 2 0 8 . 1 2 0 1 8 , 3
10、 . 1 3.5 等效有机物 effective organic material 等效原子序数低于1 0的物质。 来源: G B 1 5 2 0 8 . 1 2 0 1 8 , 3 . 2 3.6 等效无机物 effe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等效原子序数高于1 8的物质。 来源: G B 1 5 2 0 8 . 1 2 0 1 8 , 3 . 3 3.7 等效混合物 effective mixed material 等效原子序数介于1 0和1 8之间的物质。 来源: G B 1 5 2 0 8 . 1 2 0 1 8 , 3 . 4 3.8 线对 line pair
11、 多个尺寸相同且平行的铝板,两板之间的间隔与板厚相同。用板厚( m m )表示线对的规格。 来源: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 3 . 3 3.9 空间分辨率 spatial resolution 设备在与传输方向垂直的面上分辨线对的能力。 注: 一般用设备所能识别的单位距离内的最大线对( l p / c m )数表示。 来源: G B 1 5 2 0 8 . 2 2 0 1 8 , 3 . 5 ,有修改 3.10 Z向分辨率 Z-direction resolution 设备在沿传输方向上分辨线对的能力。 注: 一般用设备所能识别的单位距离内的最大线对( l p
12、/ c m )数表示。 3.11 密度分辨率 density resolution 设备能够区分密度相近物质的能力。 注: 用两种物质密度差的绝对值相对于其中低密度物质密度值的百分比表示。 来源: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 3 . 5 3.12 线分辨力 wire display 设备能分辨单根实芯铜线的能力。 注: 一般用线的标称直径( m m )或所对应的线规( A W G )表示。 来源: G B 1 5 2 0 8 . 2 2 0 1 8 , 3 . 1 ,有修改 2 HS/T662021 3.13 穿透分辨力 useful penetration res
13、olution 设备能分辨规定厚度合金铝阶梯下单根实芯铜线的能力。 注: 一般用线的标称直径( m m )或所对应的线规( A W G )表示。 来源: G B 1 5 2 0 8 . 2 2 0 1 8 , 3 . 2 ,有修改 3.14 穿透力 penetration 设备穿透被检对象的能力。 注: 一般用钢板的厚度( m m )表示。 来源: G B 1 5 2 0 8 . 2 2 0 1 8 , 3 . 3 ,有修改 3.15 测试体 test block 用于测试和评价图像性能指标的测试物。 来源: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 3 . 9 3.16 检出率
14、 detection rate 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设备能够正确检测出规定目标物(禁限品或应税品)的比率,其计算方法见公 式( 1 ) 。 DP=N1 /N2 1 0 0 % ( 1 ) 式中: DP 检出率, % ; N1 正确报警次数; N2 总测试次数。 3.17 误报率 false alarm rate 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设备对未装有目标物的行包货物错误报警的比率,其计算方法见公式( 2 ) 。 FR=M1 /M2 1 0 0 % ( 2 ) 式中: FR 误报率, % ; M1 错误报警次数; M2 总测试次数。 3.18 识别能力 recognition capacity 设备能
15、够对被扫描行包/货物中的目标物进行自动报警的能力。 注: 一般用目标物的检出率( % )和误报率( % )表示。 3.19 测试箱 test case 用于盛装测试体,可整个通过设备,以完成对设备部分性能指标检查的特制行李箱。 来源: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 3 . 9 ,有修改 3.20 泄漏射线剂量率 leakage of dose rate 单位时间内穿过设备辐射屏蔽防护,泄漏到设备外部指定位置的电离辐射强度(单位为 G y / h ) 。 3 HS/T662021 3.21 目标物 target item 海关所需监管、查验的禁限类物品及应税物品。 3.
16、22 嫌疑物图像注入 threat image projection;TIP 在扫描的行李图像中随机插入嫌疑物图像,用于考核判图员的人工判图能力。 来源: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 3 . 1 1 ,有修改 3.23 二次电源 secondary power 由设备主输入电源进行电源变换而生成的用于二次回路的电源。 来源: G B / T 3 7 1 2 8 2 0 1 8 , 3 . 1 4 3.24 智能审图 intelligent recognizing image 学习C T设备输出的大量图像数据,对目标物进行特征建模。扫描实际箱包后,从图像数据中提取 特
17、征与目标物模型进行搜索比对,实现目标物检测和识别,并在图像中框选标记。 3.25 智能同屏比对 intelligent comparison on same screen 针对具备电子通关数据的场景,实现申报信息与C T三维图像的自动比对,得出商品品名、数量或 重量是否单货相符的结论。 3.26 智能同屏比对数据修正功能 intelligent comparison on same screen data correction 针对智能同屏比对结果进行修正,实现对人工查验后发现的申报品名、数量、计量单位等申报信息 有误(伪报品名、数量、计量单位等)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改。 3.27 轻包极限通过能
18、力 limit passing capacity 给定特定尺寸、特定重量的包裹,在进入设备时,能够顺利通过且姿态不发生翻转,且无明显位移的 概率。 4 设备类型 4.1 按传输速度分类 设备按传输速度分类要求见表1 。 表1 按传输速度分类 类型A型B型C型 速度V/ ( m / s ) 0 . 1 V 0 . 2 5 0 . 2 5 V 0 . 4 5V 0 . 4 5 4.2 按通道尺寸分类 设备按通道尺寸分类要求见表2 。 4 HS/T662021 表2 按通道尺寸分类 类型型型型 宽度W/ m m 6 0 0 W 9 0 0 9 0 0 W 1 2 0 0W 1 0 0 0 高度H/
19、m m 4 0 0 H 6 0 0 6 0 0 H 1 0 0 0H 1 0 0 0 注: 通道宽度为设备传送带顶面位置的通道宽度。通道高度为设备通道最大宽度处所对应的通道高度。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质量、结构与荷载 设备的外观与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a ) 各类别设备的主体宽度及质量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外观尺寸及重量 通道类别设备主体宽度 m m 设备重量 k g 承重要求 k N / m 2 型 1 7 0 0 3 0 0 0 轻量化 型 1 3 5 0 2 0 0 0 3 . 5 a 型 2 0 0 0 5 0 0 0 轻量化 型 2 0 0 0 4 0 0 0 3 . 5
20、 a 型 2 1 0 0 6 0 0 0 轻量化 型 2 1 0 0 5 0 0 0 3 . 5 a a设备对承载面均布载荷不大于3 . 5 k N / m 2 ,详见G B 5 0 0 0 9 2 0 1 2中5 . 1 . 1 。 b ) 设备外观应完好,表面应平整光洁、无锐利边角,色泽均匀,无明显机械损伤,金属件应无锈 蚀,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 c ) 设备表面及显示面板上的标志和字符应清晰可辨; d ) 设备框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正常搬运中不应产生变形和损坏; e ) 设备坡台高度适中,设备两侧无外接分拣线时,两侧应设置1 0 0 c m 2 0 0 c m长、 3 0 c m
21、5 0 c m高的防护栏。 f ) 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 B / T 4 2 0 8 2 0 1 7 中 I P 2 0的要求。 5.2 功能要求 5.2.1 基本功能 设备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a ) 被检行李经过设备后所显示的图像能显示行李的整体轮廓; 5 HS/T662021 b ) 用户密码分级控制及用户使用权限分别设置; c ) 可供选择的图像判读模式(人工/自动)及设备运行模式(单机/集成) ; d ) 操作面板和屏幕文本信息为图标或中文界面,并支持软件版本显示和查询; e ) 进行诊断和校准时不出现图像丢失或者图像不完整的情况。 5.2.2 CT断层图像处理 设备应具备C T
22、断层图像的灰色、彩色显示、反色、图像放大等功能。 5.2.3 二维透视图像处理 设备应具备透视图像的灰色显示、彩色显示、边缘增强、超级穿透、超级增强、图像放大等功能。 5.2.4 三维图像处理 设备应具备以下C T断层图像的三维显示功能和针对三维图像的操作功能: a ) 灰色; b ) 反色; c ) 有机物剔除; d ) 无机物剔除; e ) 边缘增强; f ) 表面增强; g ) 超级穿透; h ) 三维标记; i ) 三维测量; j ) 三维裁切; k ) 嫌疑物单独显示。 5.2.5 图像存储与检索 设备应具备下列存储与检索功能。 a ) 图像存储功能:图像存储溢出时,以先入先出的原则
23、自动按成像时间有序删除存储图像,所存 图像关联信息应至少包括设备识别号(设备I D ) 、操作员身份号(操作员I D )及图像生成时间。 b ) 图像检索功能:根据操作员I D 、图像生成时间等参数对所存储图像进行检索。 c ) 图像存储安全功能:保证所存储图像的安全,只有被授权人员能删除所存储图像。 d ) 图像转存功能:离线设备具备光盘刻录的功能;联网设备具备网络转存通用格式图像数据的 功能;移动存储设备和网络转存,被授权人员可以转存图像,并在日志文件中显示进行转存的 图像I D和人员I D 。 e ) 图像存储容量:硬盘存储空间不小于8 T 。 f ) 图像再现:图像的原始数据应能通过生
24、产厂家专用软件再现,再现图像处理功能与设备功能 相同。 5.2.6 图像畸变 图像的长宽比例应与被检测行包实际长宽比例相符,误差应在 1 0 %以内。 5.2.7 嫌疑物图像注入 设备应具备下列嫌疑物图像注入和管理功能。 6 HS/T662021 a ) 嫌疑物图像注入功能可以设置为手动注入或设备按事先设定的规则自动注入。设备支持注入 整包图像或单个危险品图像供操作员判识,对判识结果的正确性给出明显的提示。 b ) 管理员及维修员可以对该T I P 功能的嫌疑物图像数据库进行更新、添加或删减图像。 c ) 设备支持通过网络实现集中T I P 管理。 5.2.8 图像拼接 设备应能在扫描过程中随
25、时暂停,停止输送行李物品。在保持传送带上行李物品位置(包含行李物 品处于扫描束流面)不后退的情况下,恢复扫描时,未完成扫描的行李物品应能正常显示二维和三维图 像,且无拼接痕迹,不影响判图。 5.2.9 远程判图 设备应具备远程判图功能,即可在非本地控制中心查看图像。 5.2.10 计时与计数 设备应具备设备工作计时、射线发射计时、行李计数和计数复位功能。 在更换射线源和其他部件后,应能完整保存上述计时和计数。 5.2.11 智能审图 设备应具备智能审图功能。智能审图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 ) 设备能够在三维图像和透视图像上显示目标物的报警区域及种类、数量等信息; b ) 能够设置目标物的报警
26、数量(或体积、质量)门限值。 5.2.12 报警模式 设备检出禁限品、应税品或其他设置的目标物时,应能自动提示并辅以声、光报警。 5.2.13 目标物数据库扩展 设备应具备目标物数据库扩展功能。 5.2.14 网络通信功能 设备应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网络通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 具有至少两个千兆的网络接口; b ) 可通过海关规划的I P地址进行包括设备状态监控、查验作业监控、人员/设备/现场业务统计 等远程管理; c ) 设备应至少能与智能分拣系统联动控制; d ) 符合机检设备接入海关业务管理网相关规定。 5.2.15 网络通信安全 设备应满足以下海关网络通信安全要求: a ) 支持软件
27、升级、补丁更新,以解决存在的安全漏洞; b ) 符合海关网络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5.2.16 输送线对接 设备应能与输送线系统实现业务对接,支持分拣结论、设备状态信息等数据的交互。 7 HS/T662021 5.2.17 智能同屏比对 设备应具备对已建模目标物进行智能同屏比对的功能,能根据报关信息和数据,结合C T扫描图 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给出实际物品与报关信息品名是否一致、数量是否相符的结论。 5.2.18 数据上云 设备应能按照海关指定的路径和上传方式,将机检图像数据上传到海关大数据云平台。 5.2.19 智能同屏比对数据修正 设备应具备对已建模目标物的基础数据进行修正的功能,能对已
28、建模但经人工查验发现申报数据 存在异常的图像信息数据进行修正。 5.3 性能指标 5.3.1 空间分辨率 设备的空间分辨率应不小于2 . 5 l p / c m 。 5.3.2 Z向分辨率 设备的Z向分辨率应不小于1 . 6 7 l p / c m 。 5.3.3 密度分辨率 设备的密度分辨率应不大于3 % 。 5.3.4 材料分辨 设备应能分辨等效有机物、等效混合物和等效无机物的3种材料样本,并在C T断层图像和三维图 像上分别赋予橙色、绿色和蓝色。 5.3.5 原子序数测量值准确性 设备应能给出聚甲醛、聚四氟乙烯、硅胶、镁合金( A Z 3 1 ) 4种材料的原子序数测量值,且测量值的 大
29、小关系正确。 5.3.6 二维透视图像 设备应具备二维透视成像功能,其二维透视图像的线分辨力、穿透分辨力、空间分辨率、穿透力应同 时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二维透视图像的技术参数要求 技术参数 技术要求 线分辨力 0 . 1 2 7 m m ( A W G 3 6 ) 穿透分辨力 0 . 4 0 4 m m ( A W G 2 6 ) 空间分辨率 1 . 3 m m 穿透力 3 2 m m 8 HS/T662021 5.3.7 识别能力 设备应能自动识别和报警海关相关测试规范中规定的目标物。目标物的识别能力要求见表5 、 表6 。 表5 禁限品识别能力要求 指标名称 指标要求 检出率/ % 平
30、均检出率 9 0 误报率/ % 1 0 表6 应税品识别能力要求 指标名称 指标要求 检出率/ % 平均检出率 9 5 误报率/ % 5 5.3.8 智能同屏比对准确率 按照海关相关测试规范进行测试,设备的智能同屏比对准确率应不低于9 0 % 。 5.3.9 设备噪声 在距设备主体(不含辊道)外表面1 m的任意处,噪声值应不大于6 5 d B ( A ) 。 5.3.10 载重能力 设备的载重能力应符合以下要求: a ) 设备输送带载重能力不小于1 0 0 k g ; b ) 负载1 0 0 k g时,传送过程中带速不低于额定速度的9 0 % 。 5.3.11 轻包极限通过能力 设备对各规格轻
31、包裹的极限通过能力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 轻包极限通过能力包裹尺寸 包裹尺寸(长宽高) m m m m m m 包裹质量 k g 通过率 % 2 5 0 1 6 0 9 0 0 . 5 8 0 3 2 0 2 9 0 1 7 0 2 . 0 8 5 4 9 0 3 7 0 3 7 0 7 . 5 9 0 5.4 安全要求 设备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9 HS/T662021 a ) 有明显的设备通电和射线发射显示装置(指示灯) ,设备指示灯为绿色,射线发射指示灯为 红色。 b ) 在方便操作人员触及的位置应装有紧急停止开关。单机使用的设备至少在设备入口、出口左 右两侧设置紧急停止开关,联网设备
32、除单机设备要求外,在主控制台须设置紧急停止开关。发 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其立即切断设备X射线发射装置和运动装置的供电电源。紧 急停止开关为红色。 c ) 设备设有钥匙开关和二次电源开关,钥匙开关的“通” “断”位置标识清晰可辨,应仅在“断”位置 上允许插入和拔出。 d ) 在X射线发射区和带有旋转部件的旋转区的罩板处应装有安全防护连锁装置,一旦罩板打 开,连锁装置断开, X射线发射装置和运动装置供电电源应立即断开。 e ) 在距设备主体(不含辐辊道)外表面5 c m的任意处(包括设备的入口、出口处) , X射线的泄漏 剂量率不大于1 G y / h 。 5.5 电源适应性要求 设备的电
33、源适应性要求应符合G B / T 3 7 1 2 8 2 0 1 8的要求。 5.6 电气安全要求 设备的电气安全要求应符合G B / T 3 7 1 2 8 2 0 1 8的要求。 5.7 电磁兼容性 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应符合G B / T 3 7 1 2 8 2 0 1 8的要求。 5.8 环境适应性 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应符合G B / T 3 7 1 2 8 2 0 1 8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G B / T 3 7 1 2 8 2 0 1 8的要求,若设备使用地区气候条件比设备适用的气候条 件严酷,可在设备外加适当防护设施,以达到设备正常工
34、作的气候条件。 6.2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工具 6.2.1 测试体:具体要求按照附录A执行。 6.2.2 散射体:具体要求见G B 1 5 2 0 8 . 2 2 0 1 8 。 6.2.3 高灵敏度剂量仪:符合G B 1 5 2 0 8 . 1 2 0 1 8中6 . 2的要求。 6.2.4 耐压测试仪:量程0 5 k V 。 6.2.5 声级计:符合G B 1 5 2 0 8 . 1 2 0 1 8中6 . 2的要求。 6.2.6 线速度测试仪:用于测量带速。 6.3 外观与结构检查 6.3.1 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测量尺寸、称重等方法进行检查。 01 HS/T662021 6.3.2 外壳
35、防护等级试验 按G B / T 4 2 0 8 2 0 1 7 中第1 2章的要求对外壳防护等级进行试验。 6.4 功能检查 按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检查5 . 2中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6.5 性能试验 6.5.1 空间分辨率试验 运行设备,将测试箱置于检测区域底部几何中心位置,测试箱长度方向沿输送带运动方向,扫描测 试箱,目测测试体2的三维图像,或选择成像效果最佳的C T图像,以能够识别的最小线对卡在表A . l 中所对应的l p / c m值为设备的空间分辨率值。判断设备分辨线对的能力是否符合5 . 3 . 1的要求。 6.5.2 Z向分辨率试验 运行设备,将测试箱1 置于检测区域底部
36、几何中心位置,测试箱长度方向沿输送带运动方向,扫描 测试箱,目测测试体4的三维图像,以能够识别的最小线对卡在表A . 2 中所对应的l p / c m值为设备的Z 向分辨率值。判断设备分辨线对的能力是否符合5 . 3 . 2的要求。 6.5.3 密度分辨率试验 运行设备,将测试箱l置于检测区域底部几何中心位置,测试箱长度方向沿输送带运动方向,扫描 测试箱,目测测试体1的三维图像,或选择成像效果最佳的C T断层图像,分辨3个氯化钠溶液棒与基 底水箱之间的灰度值差别。能够分辨的氯化钠溶液棒所对应的密度分辨率,即为设备的密度分辨率。 选择成像效果最佳的断层图像,判断设备的密度分辨率是否符合5 . 3
37、 . 3的要求。 6.5.4 材料分辨试验 运行设备,将测试箱1置于检测区域底部几何中心位置,测试箱长度方向沿输送带运动方向,扫描 测试箱,目测测试体3的C T图像和三维图像,判定有机物、混合物、无机物是否用橙色、绿色、蓝色 显示。 6.5.5 原子序数测量值准确性试验 运行设备,将测试体4 、测试体5 、测试体6 、测试体7以随机顺序置于检测区域底部几何中心位置, 以长度方向沿输送带运动方向进行扫描,分别统计每个测试体的原子序数测量值的平均值Z4 、Z5 、Z6 、 Z7 ,判断是否满足Z4 Z5 Z6 Z7 。 6.5.6 二维透视图像试验 运行设备,将G B 1 5 2 0 8 . 2
38、2 0 1 8中A . 2的测试体A置于检测区域底部,测试箱长度方向沿输送带 运动方向,扫描测试箱,目测测试体A的二维透视图像,判断是否符合5 . 3 . 6的要求。 6.5.7 识别能力试验 依据海关相关测试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目标物扫描试验,统计检出率。判断是否符合5 . 3 . 7的 要求。 依据海关相关测试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正常物品扫描试验,统计误报率。判断是否符合5 . 3 . 7的 11 HS/T662021 要求。 6.5.8 智能同屏比对试验 依据海关相关测试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智能同屏比对试验,统计比对准确率。判断是否符合5 . 3 . 8 的要求。 6.5.9 设备噪声试验 在
39、环境本底噪声不大于5 0 d B ( A )的区域,设备处于空载运行时,在距设备1 m处的任意点,用声级 计测量并记录实测噪声值。判断是否符合5 . 3 . 9的要求。 6.5.10 载重试验 在设备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1 m范围内均匀放置不小于1 0 0 k g 的载重物,测量输送带的输送速 度。判断是否符合5 . 3 . 1 0的要求。 6.5.11 轻包极限通过能力试验 在输送带上放置尺寸要求符合表7的包裹,三类包裹各扫描2 0次,共6 0次扫描,三类包裹分别至 少有对应比例的包裹传输通过设备后,不能出现翻滚,且偏移量不大于1 0 c m 。判断是否符合5 . 3 . 1 1 的要求。 6
40、.6 安全试验 6.6.1 二次电源 目测设备设有钥匙开关和二次电源开关且钥匙开关的“通” “断”位置标识清晰可辨,设备上电至少 通过钥匙开关和二次电源开关才能完成。钥匙开关仅在“断”位置上才能插入或拔出。 6.6.2 联锁装置试验 断开设备任一联锁装置,设备X射线应立即停止发射, X射线发射指示灯灭,同时设备运动装置电 源自动断开。 6.6.3 紧急停机试验 按下设备任一紧急停止开关,设备X射线应立即停止发射, X射线发射指示灯灭,同时设备运动装 置电源自动断开。 6.6.4 泄漏射线剂量率试验 传送装置静止时,将散射体放入设备检测通道内扫描束面位置处,设备持续发射X射线,在距离设 备外表面
41、5 c m处任意点,用高灵敏度剂量仪测量设备的泄漏射线剂量率。判断是否符合5 . 4的要求。 6.7 电源适应性试验 应按G B / T 3 7 1 2 8 2 0 1 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8 电气安全要求 应按G B / T 3 7 1 2 8 2 0 1 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21 HS/T662021 6.9 电磁兼容性试验 应按G B / T 3 7 1 2 8 2 0 1 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10 环境适应性试验 应按G B / T 3 7 1 2 8 2 0 1 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验收检验。 7.2
42、 型式检验 在产品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设计定型及转产时; b ) 产品设计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时; c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 海关要求进行时。 型式检验的样品从出厂检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台 2 台。 型式检验的项目全部合格,该批产品判为合格;型式检验中如发现安全项目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 品不合格,其他不合格项,允许对产品的相关部件进行调整或更换后重新检测,若不合格项经过两次调 整后仍不合格,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7.3 出厂检验 所有产品出厂前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获得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该产品判为合
43、格;检验过程中如有不合格项,应退回返修,返修后可再提交 检验。复检时,允许仅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如仍不合格,该产品判为不合格。 7.4 验收检验 所有产品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交付使用前都应逐台进行验收检验。 验收检验项目全部合格,该产品判为合格;检验过程中如有不合格项,根据客户与制造商的合同约 定处理。 7.5 检验项目 不同类型检验的检验项目按表8的规定。 31 HS/T662021 表8 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验收检验 1外观、结构与载荷5 . 1 6 . 3 5 . 1 f )可选 5 . 1 f )可选 2功能5 . 2 6 . 4 3空间分辨率5 . 3 . 1 6 . 5 . 1 4 Z向分辨率5 . 3 .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