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33.060.99 M 3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YD/T 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 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空中接口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Uu-T interface of LTE based 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B-TrunC) system (Phase 2) (报批稿)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 YD YD/T 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1 3 缩略语 .1 4 物理层概述 .2 5 物理信道和调制 .3 6 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3 6.1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3 6.2 信道编码、复用和交织 .3 7 物理层过程 .4 7.1 UE 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过程 .4 7.2 CQI/PMI/RI 上报 .5 7.3 ACK/NACK 上报 .5 7.4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相关过程 .5 7.5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过程 .5 7.6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过程 .7 8 物理层测量 .7 9 层二 MAC 协议 .7 9.1 MAC 结构 .7 9.2 信道和信道映射 .7 9.3 MAC PDU 设计 .9 9.4 RN
3、TI 的取值和用途 .10 9.5 DL-SCH 数据传输的下行分配接收 .11 9.6 TPCH 接收 .12 9.7 集群组呼 PDCCH 搜索空间控制 .12 9.8 集群 BSR 上报(可选) .13 10 RLC 协议 .15 11 PDCP 协议 .15 YD/T XXXXXXXX II 12 RRC 协议 .15 12.1 概述 .16 12.2 系统消息 .16 12.3 RRC 过程 .17 12.4 其它方面 .19 12.5 协议数据单元、格式以及参数 .21 12.6 变量和常量 .44 12.7 节点之间的消息 .46 13 终端在空闲模式下的过程 .48 13.1
4、空闲态下 UE 接收集群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等过程 .48 13.2 集群寻呼 DRX .48 YD/T XXXXXXXX III 前 言 本标准是 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B-TrunC)系统(第二阶段) 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 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a)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B-TrunC)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b)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安全技术要求 ; c)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空 中接口; d)
5、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终 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e)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集 群基站与集群核心网间接口; f)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集 群核心网间接口; g)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术要求 集 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h)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
6、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空 中接口; i)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终 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 j)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集 群基站与集群核心网间接口; k)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集 群核心网间接口; l) YD/T 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测试方法 集 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
7、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 (中国 ) 有限公司 、 国家无 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信威通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迎、郑伟
8、、蔡杰、吴迪、叶亚娟、陈钢、李晓华、曾朝晖、孙向涛、张玲、 刘为 、 林力 、 徐霞艳 、 龚达宁 、 宋得龙 、 黄标 、 方箭 、 朱颖 、 毛磊 、 焦斌 、 谭源春 、 赵洪坤 、 丁俊 、 周 欣、杨小倩、褚丽、徐晖、周志宏、张志辉、徐维江、万强、杨宝国、潘磊。 YD/T XXXXXXXX 1 基于 LTE 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接口技 术要求 空中接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 B-TrunC) 系统 (第二阶段 ) 的空中接口技术要求 , 包 括物理层概述、物理层信道和调整、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物理层过程
9、、物理层测量、层二 MAC协议、 RRC协议、终端在空闲模式下的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 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 B-TrunC)系统(第二阶段)的终端和基站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2560.1-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1部分 : 概述 YD/T 2560.2-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2部分 : 物
10、理 信道和调制 YD/T 2560.3-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3部分 : 物理 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YD/T 2560.4-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4部分 : 物理 层过程 YD/T 2560.5-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5部分 : 物理 层测量 YD/T 2561.1-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1部分 : MAC协 议 YD/T 2561.2-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
11、动通信网 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2部分 : RLC协 议 YD/T 2561.3-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3部分 : PDCP协 议 YD/T 2562.1-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层三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1部分 : RRC协 议 YD/T 2562.2-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层三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 2部分 : 空闲模 式下的 UE过程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SR 缓存状态报告 Buffer Status Report YD/T XXXXXXXX
12、2 CQI 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CRC 循环冗余校验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DL-SCH 下行共享信道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eNodeB 演进型 NodeB Evolved NodeB E-UTRAN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Evolved UTRAN G-RNTI 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Group-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HARQ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LCID 逻辑信道标识 Logi
13、cal Channel ID LTE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MAC 媒体访问控制 Medium Access Control NAS 非接入层 Non-Access Stratum PBCH 物理广播信道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CH 寻呼信道 Paging Channel PCFIC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DCC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P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acket Dat
14、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S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 PHICH 物理混合 ARQ 指示 道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MCH 物理多播信道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PMI 预编码矩阵索引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RA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UCC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
15、USC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RI 秩指示 Rank Indication RLC 无线链路控制 Radio Link Control RNTI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RRC 无线资源管理 Radio Resource Control TCCH 集群控制信道 Trunking Control Channel TDD 时分复用 Time Division Duplex TDRB 集群数据无线承载 Trunking Data Radio Bearer TGID 组标识 Tr
16、unking Group Identification TPCCH 集群寻呼控制信道 Trunking Paging Control Channel TPCH 集群寻呼信道 Trunking Paging Channel TP-RNTI 集群寻呼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Trunking Paging-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TSRB 集群信令无线承载 Trunking Signalling Radio Bearer TTCH 集群业务信道 Trunking Traffic Channel YD/T XXXXXXXX 3 4 物理层概述 B-TrunC
17、 系统点对点业务(包括单呼等) 的物理层处理见 YD/T 2560.1-2013。 以下只定义 B-TrunC 系统点对多点业务的物理层。 支持集群功能时,物理层的物理信道定义、 调制方式以及信道编码方式见 YD/T 2560.1-2013。 下行物理信道有: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 PDSC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 PDCCH); 物理广播信道 ( PBC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 PCFICH) ; 物理 HARQ 指示信道 ( PHICH)。 上行物理信道有: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 PRAC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USCH)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UCCH) 。 物理层
18、的测量需要支持系统内的测量,不考虑异系统的测量。 5 物理信道和调制 物理信道和调制的要求见 YD/T 2560.2-2013。 6 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6.1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 映射 上行链路,上行传输信道和 上行控制信道信息 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与 YD/T 2560.3-2013相同。 下行链路, 定义新的传输信道 : 集群寻呼信道 TPCH,承载集群组呼和集群单呼相关的寻呼, TPCH传 输信道映射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上。其它下行传输信道和 下行控制信道信息 到物理信道的映 射与 YD/T 2560.3-2013相同。 表 1定义了下行传输信道与对应的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
19、。 表 1 下行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映射 传输信道 物理信道 下行共享信道( DL-S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 广播信道( BCH) 物理广播信道( PBCH) 寻呼信道( P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 集群寻呼信道( TP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 6.2 信道编码、 复用和交织 信道编码、复用和交织应符合 YD/T 2560.3-2013的要求, 并且: YD/T XXXXXXXX 4 集群寻呼信道 TPCH 的编码方案和编码率, 与 PCH 相同。 集群寻呼信道 TPCH 的传输信道处理过程与 PCH 相同。 下行控制信息( DCI) DCI1A
20、/DCI1C 增强支持以新增的 TP-RNTI( 指集群寻呼 RNTI) 进行 CRC 加扰。 UE 接收以 TP-RNTI 进行 CRC 加扰的 DCI 1A/1C, 按照与 P-RNTI 相同的方式处理 DCI 1A/1C 中的 各字段。 对于 G-RNTI/SPS G-RNTI 加扰的 DCI 中的 TPC 域的应为无效,接收端不做处理。 对于 G-RNTI/SPS G-RNTI 加扰的 DCI,集中式为必选,分布式不要求。 7 物理层过程 7.1 UE 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过程 如果 UE 被高层配置解码用 TP-RNTI( 指集群寻呼 RNTI) 扰码 CRC 的 PDCCH, UE
21、 应根据表 2 中定义 的任意组合来解码 PDCCH 和对应的 PDSCH。 对应于这些 PDCCH 的 PDSCH 用 TP-RNTI 来进行扰码初始化 。 表 2 采用 TP-RNTI 的 PDCCH 和 PDSCH DCI 格式 搜索空间 PDSCH 的发射方法 DCI 格式 1A 公共 如果 PBCH 的天线端口数目为 1, 采用天线端口 0;否则,采用发射分集。 DCI 格式 1C 公共 如果 PBCH 的天线端口数目为 1, 采用天线端口 0;否则,采用发射分集。 处于 RRC IDLE 态的 UE, 如果被高层配置解码用 G-RNTI( 指集群的组 RNTI) 扰码 CRC 的
22、PDCCH, UE 应根据表 3 中定义的任意组合来解码 PDCCH 和对应的 PDSCH。 对应于这些 PDCCH 的 PDSCH 用 G-RNTI 来 进行扰码初始化。 表 3 采用 G-RNTI 的 PDCCH 和 PDSCH( RRC IDLE 态 UE) DCI 格式 搜索空间 PDSCH 的发射方法 DCI 格式 1A 公共空间和群组 G-RNTI 专用空间 如果 PBCH 的天线端口数目为 1, 采用天线端口 0; 否则 , 采用发射 分集。 处于 RRC 连接态的 UE, 如果被高层配置解码用 G-RNTI( 指集群的组 RNTI) 扰码 CRC 的 PDCCH, UE 应根据
23、表 4 中定义的任意组合来解码 PDCCH 和对应的 PDSCH。 对应于这些 PDCCH 的 PDSCH 用 G-RNTI 来 进行扰码初始化。 表 4 采用 G-RNTI 的 PDCCH 和 PDSCH( RRC 连接态 UE) YD/T XXXXXXXX 5 DCI 格式 搜索空间 PDSCH 的发射方法 DCI 格式 1A G-RNTI PDCCH 盲检能力类型 1 终端 : 公共 空间和群组 G-RNTI 专用空间; G-RNTI PDCCH 盲检能力类型 2 终端 : 公共 空间。 如果 PBCH 的天线端口数目为 1, 采用天线端 口 0;否则,采用发射分集。 G-RNTI PD
24、CCH 盲检能力 类型 1、 类型 2 终端的定义见 9.7.1。 处于 RRC空闲态的 UE, 如果被高层配置解码用 SPS G-RNTI扰码 CRC的 PDCCH, UE应根据表 5中的定义来 解码 PDCCH和对应的 PDSCH。当没有对应的 PDCCH而单独传输 PDSCH时, PDSCH也采用相同的配置。对应于 这些 PDCCH的 PDSCH以及没有对应 PDCCH而单独传输的 PDSCH,采用 SPS G-RNTI来进行扰码初始化。 表 5 采用 SPS G-RNTI 的 PDCCH 和 PDSCH( RRC 空闲态 UE) DCI 格式 搜索空间 PDSCH 的发射方法 DCI
25、格式 1A 公共空间和群组 G-RNTI 专用空间 如果 PBCH 的天线端口数目为 1, 采用天线端口 0; 否则 , 采用发射 分集。 处于 RRC连接态的 UE, 如果被高层配置解码用 SPS G-RNTI扰码 CRC的 PDCCH, UE应根据表 6中的定义来 解码 PDCCH和对应的 PDSCH。当没有对应的 PDCCH而单独传输 PDSCH时, PDSCH也采用相同的配置。对应于 这些 PDCCH的 PDSCH以及没有对应 PDCCH而单独传输的 PDSCH,采用 SPS G-RNTI来进行扰码初始化。 表 6 采用 SPS G-RNTI 的 PDCCH 和 PDSCH( RRC
26、连接态 UE) DCI 格式 搜索空间 PDSCH 的发射方法 DCI 格式 1A G-RNTI PDCCH 盲检能力类型 1 终端 : 公共 空间和群组 G-RNTI 专用空间; G-RNTI PDCCH 盲检能力类型 2 终端 : 公共 空间。 如果 PBCH 的天线端口数目为 1, 采用天线端 口 0;否则,采用发射分集。 G-RNTI PDCCH 盲检能力 类型 1、 类型 2 终端的定义见 9.7.1。 以 TP-RNTI加扰的 PDSCH的调制方式、传输块大小( TB Size)的确定同 P-RNTI加扰的 PDSCH。 以 G-RNTI加扰的 PDSCH的调制方式、传输块大小(
27、TB Size)的确定同 C-RNTI加扰的 PDSCH。 7.2 CQI/PMI/RI 上报 CQI/PMI/RI上报的要求见 YD/T 2560.4-2013。 7.3 ACK/NACK 上报 UE接收以 G-RNTI加扰的 PDSCH(即组呼),不支持 ACK/NACK上报。 7.4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相关过程 见 YD/T 2560.4-2013的第 8章。 YD/T XXXXXXXX 6 7.5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过程 7.5.1 PDCCH 分配 过程 除了满足 YD/T 2560.4-2013的第 9章要求外,补充规定 PDCCH的群组专用搜索空间。 群组专用搜索空间 内的第 m 号
28、候选 PDCCH 对应的 CCEs 为: , 。 为给定搜索空间内监控的候选 PDCCH 的数目。 群组专用搜索空间, 支持的集合等级为 1, 2, 4, 8。 定义搜索空间的集合等级如表 7 中所示。 表 7 UE 监控的群组专用搜索空间内候选 PDCCH 搜索空间 集合等级 大小 以 CCE 为单位 PDCCH 候选数量 1 6 6 2 12 6 4 8 2 群组专用 8 16 2 对于集合等级 ,群组专用的搜索空间 ,变量 定义如下: 式中 , , 以及 , 为一个无线帧内的时隙序号; 取系统分配给群组的 G-RNTI。 7.5.2 集群组呼半持续调度的 PDCCH 确认 只有满足以下条
29、件时, UE 确认一个集群组呼半持续调度分配 PDCCH: - PDCCH 净荷的 CRC 奇偶校验位用半持续调度 G-RNTI 进行加扰。 - 新数据指示域置为 “0”。 如果 DCI1A 内各字段根据表 8 或表 9 进行配置, 则实现 PDCCH 的确认。 如果完成确认, UE 应该相应认为接受到的 DCI 信息为有效的半持续调度激活或释放。 )(LkSCE,od/kkYNLi0,1iL ()0,1LM )(L )(LkS )(LML)(LkSkY1modkkAD0 RNTI1nY39827A6537Ds2nsRNTIn YD/T XXXXXXXX 7 表 8 半持续调度激活的 PDCC
30、H 确认特殊字段设置 DCI 格式 1A HARQ 进程数 设置为 0000 调制与编码方式 最高有效位( MSB)设置为 0 冗余版本 设置为 00 表 9 半持续调度释放的 PDCCH 确认特殊字段设置 DCI 格式 1A HARQ 进程数 设置为 0000 调制与编码方式 设置为 11111 冗余版本 设置为 00 资源块分配 设置为全 1 7.6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过程 见 YD/T 2560.4-2013的第 10章。 8 物理层测量 见 YD/T 2560.5-2013。 9 层二 MAC 协议 9.1 MAC 结构 图 1是 UE侧 MAC实体的一种可能结构,但不限制具体的实现。
31、图 1 UE 侧 MAC 结构 9.2 信道和信道映射 随 上 上 上 上 上 T PCCH BCCH CCCH DCCH DTCH MAC - control 上 层 T PCH BCH DL - SCH UL - SCH RACH 上 层 复 上 / 上 复 上 逻辑 上 上 优 上 级 ( 仅 上 上 ) HARQ 上 上 TCCH TTCH 上 复 上 PCCH PCH MCCH MTCH M CH 上 复 上 YD/T XXXXXXXX 8 9.2.1 逻辑信道分类 表 10 列出了集群业务所涉及的逻辑信道, 在利用现有 LTE 逻辑信道基础上还需增加集群专用的逻 辑信道。 表 10 集群业务涉及的逻辑信道分类 逻辑信道 作用 CCCH 点到点双向信道, 用于在 UE 和网络之间传递控制信息。 用于无 RRC 连接的 UE。 PCCH 传输普通 LTE 业务的寻呼消息和系统修改指示(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