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 1410-202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531545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6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 T 1410-202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61 T 1410-202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61 T 1410-202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61 T 1410-202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61 T 1410-202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61/T 1410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产地环境. 1 5 生产管理技术. 1 6 采收 . 4 附录 A(规范性)番茄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 . 5 DB61/T 1410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

2、主要起草人:景炜明、张文超、陈永利、王刚、刘勇、赵志国。 本文件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917-8226408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朝阳路56号 邮编:722499 DB61/T 14102021 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番茄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生产管理和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和设施栽培的番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T 33129 新鲜水果、蔬菜包装和冷链运输通用操作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的通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露地番茄 open field tomato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生长发育过程的栽培方式。 3.2 设施番茄 greenhouse tomato 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

4、设施进行番茄生产的栽培方式。 4 产地环境 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块。远离工 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 DB61/T 14102021 2 5 生产管理技术 5.1 品种选择 5.1.1 冬春栽培宜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早春栽培宜选择早熟、耐霜冻、 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越夏栽培宜选择抗病毒、耐高温、耐强光、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5.1.2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3 的规定。 5.2 育苗 5.2.1 基质选择 宜选择商品化专用基质育苗。

5、也可选用无病虫源的露地田块土壤、腐熟农家肥、微生物肥、有机- 无机复混肥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要求疏松、保肥、保水,孔隙度约65 ,pH 67.5,速效氮 85 mg/kg,速效磷45 mg/kg,速效钾125 mg/kg。 5.2.2 播种床 5.2.2.1 穴盘育苗 将含水量50 60 的育苗基质装入穴盘中,用木条将穴盘表面刮平,去除多余基质。装盘时每 8 盘10 盘为一摞,用力下压,使每个穴盘孔下沉0.8 cm1.0 cm,再将穴盘摆放到育苗床上。 5.2.2.2 苗床准备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播种床,进行苗床消毒。将育苗基质或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 5 cm15 cm,含

6、水量60 %80 %。 5.2.3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秋冬季节:6 h8 h,夏季:早晨或傍晚2 h3 h),晾晒时翻动3 次4 次。播种前用55 温汤浸种15 min20 min。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 h8 h后捞出洗净,置于温度24 26 、湿度60 %80 %设施环境条件下催芽。 5.2.4 播种 5.2.4.1 播种期 冬春栽培宜在8月中下旬10月上旬;早春栽培宜在上一年12中旬翌年1月下旬;越夏栽培宜在3 月上旬4月下旬。 5.2.4.2 播种量 穴盘育苗每穴播种1 粒2 粒种子;苗床育苗每平方米播种2 g3 g种子。 5.2.5 苗床管理 5.2.5.1 白天温度控制在

7、 25 28 ,夜间 15 18 ,相对湿度 60 %75 %,加强光照管理, 冬春育苗用反光幕等增光,夏秋育苗用遮阳网适当遮光。 5.2.5.2 2 叶 1 心期及时分苗。 5.2.5.3 早春茬定植前炼苗 7 d10 d,白天温度 15 20 ,夜间温度 5 10 ;夏秋茬分阶 段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 DB61/T 14102021 3 5.2.6 壮苗 冬春育苗:株高15 cm20 cm,茎粗0.5 cm以上,6 片7 片真叶,节间短,叶色浓绿,子叶健在, 无病虫害,大苗带花蕾,苗龄在80 d以内;夏秋育苗:株高10 cm15 cm,茎粗0.4 cm以上,5叶1心, 叶色浓绿,子叶

8、健在,无病虫害,在30 d内育成。 5.3 定植前准备 5.3.1 整地施基肥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施优质农家肥45000 kg/hm 2 75000 kg/hm 2 ,或商品有机肥45000 kg/hm 2 。肥 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规定。 5.3.2 棚室消毒 定植前15 d20 d扣膜,越夏和夏秋栽培加盖遮阳网。土壤消毒宜采用高温闷棚30 d40 d;棚室消 毒宜采用熏蒸消毒。 5.4 定植 适期定植, 早春茬在1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定植。 早春和秋季大棚栽培每公顷定植45000 株52500 株,行距50 cm70 cm,株距35 cm40 cm;春夏和夏秋露地栽

9、培每公顷定植37500 株 45000 株,行距50 cm70 cm,株距45 cm50 cm。 5.5 田间管理 5.5.1 环境调控 5.5.1.1 温度 缓苗期:白天温度25 28 ,晚上不低于15 ;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20 25 ,晚上不 低于10 ;结果期:白天温度22 26 ,晚上温度13 15 ,夜间7 13 。 5.5.1.2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无滴防尘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日光温室后部张挂反 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秋季节适当遮阳降温。 5.5.1.3 湿度 缓苗期80 %90 %、开花坐果期60 %70 %、结果期50 %60 %。可采用

10、地面覆盖、滴灌或暗灌、 通风排湿等措施调控棚室内的空气湿度。 5.5.1.4 二氧化碳 坐果至采收旺期,可以在晴天10 时15 时,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棚内二氧化碳适宜浓度为1200 mg/kg1500 mg/kg。 5.5.2 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3 d5 d后浇缓苗水。土壤相对湿度冬春季应保持60 %70 %,夏秋季节应保 持70 %80 %,结合灌水及时追肥。 DB61/T 14102021 4 5.5.3 植株调整 5.5.3.1 插架或吊蔓 用吊蔓绳吊蔓或用细竹竿插架。 5.5.3.2 整枝 根据需要采用单杆整枝或双杆整枝。单干整枝:保留主干结果,其他侧枝及早疏除,留适量穗 果

11、,在最后一个花序前留2片叶摘心;双杆整枝:保留主茎外再留一条第1花序下叶腋抽生的侧枝,任 其生长形成双杆,其余侧枝全部疏除。 5.5.3.3 摘心、打叶 留足果穗数量后摘心,早春和越夏茬4 穗果5 穗果,越冬茬6 穗果8 穗果。第一穗果白熟 后,摘除其下部叶片。 5.5.4 保果疏果 花期采用生长调节剂人工辅助授粉。适时疏果,去除病果、畸形果、多余果。大果型品种第1穗选 留3 果4 果;中果型品种第1穗留4 果5 果,其余留果数保持在3 果4 果。 5.5.5 病虫害防治 5.5.5.1 主要病虫害 苗床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蚜虫。田间主要病虫害:灰霉病、晚疫病、叶霉 病、早疫病

12、、青枯病、枯萎病、病毒病,蚜虫、潜叶蝇、茶黄螨、白粉虱、烟粉虱、棉铃虫。 5.5.5.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的防治原则。 5.5.5.3 物理防治 采用色板诱杀,或安装捕虫灯诱杀害虫,也可用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 5.5.5.4 生物防治 利用瓢虫、烟盲蝽、巴氏钝绥螨、丽蚜小蜂等天敌防治蚜虫、烟粉虱等害虫。可采用植物源农药 如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天然酸;采用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生物 农药防治病虫害。 5.5.5.5 药剂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

13、所有部分)的规定。主要病虫害与部分推荐农药品种详见 附录A。 DB61/T 14102021 5 6 采收 及时采收,产品质量符合GB/T 33129的规定。采收后按成熟度、色泽、大小、品质进行分类分 级,分别包装。 DB61/T 14102021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番茄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 表A.1 番茄主要病虫害 病虫害名称 传播途径 适宜发生条件 猝倒病 Pythium aphanidermatum 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 农具、种子 温度 15 16 、土壤水分足、幼苗长势弱、纤 细、徒长、抗病力下降。 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种子、土壤、

14、肥料 温度 20 24 、土壤水分多、播种过密、施用 未腐熟肥料。 早疫病 Alternaria solani 风雨、气流 温度 26 28 、 相对湿度 80%以上或阴雨天气。 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风雨、气流 温度 25 28 、相对湿度 75%以上。 叶霉病 Fulvia fulva 气流传播、带菌种子 温度 20 25 ,相对湿度 95%以上。 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气流、雨水、露珠、农事操 作 温度20 23 ,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 青枯病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雨水、灌溉水、农具 温度 30 37

15、、pH 6.6、土壤含水量超过 25%。 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o 种子、病残体、土壤 土质黏重偏酸连作地、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氮肥 施用过多,磷、钾不足田块。 病毒病 TMV、CMV、PVX 蚜虫、汁液接触、 农事操作 适宜发病温度 15 38 ,最适发病温度 20 35,相对湿度 80%以下。 蚜虫 Aphis gossypii Glover 风、有翅蚜迁飞 温度 24 26 ,相对湿度 60%-70%。 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风、迁飞 最适温度 25 30 茶黄螨 Polyphagotarsonem

16、us latus 迁飞、残枝 最适温度 20 30 ,喜干旱条件。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迁飞、残枝 最适温度 28 32 ,相对湿度 7595, 土壤含水量 2030。 潜叶蝇 Pegomya hyoscyami 卵、幼虫、蛹随寄主植株、 带虫叶片 低于 14 蛹的羽化率明显降低,高于 35 显著影 响幼虫存活及化蛹,最适温度 24 27 。 DB61/T 14102021 7 表A.2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猝倒病 Pythium aphanidermatum 发病初期,用奥力克-青枯立克 5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或灌根,3 d5 d/次, 连

17、续防治 23 次。 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发病初期, 用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500倍液或 15%恶霉灵水剂 400倍液喷 雾,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早疫病 Alternaria solani 发病初期,用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 500倍液 喷雾,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 发病初期, 用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90&疫霜灵 600倍液喷雾,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叶霉病 Ful

18、via fulva 发病初期, 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发病初期,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青枯病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发病初期,用青枯立克 90150倍+大蒜油 10001500倍进行喷雾+灌根,间 隔 2 d3 d,连续防治 23次。 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o 发病初期,

19、用青枯立克 90150倍+大蒜油 10001500倍进行喷雾+灌根,2 d3 d/次,连续防治 23次;或 3 d5 d/次,连续灌根 2次。 病毒病 TMV、CMV、PVX 发病初期,用 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2%氨基寡糖素水 剂 300倍液喷雾,5 d7 d/次,连续防治 23次。 蚜虫 Aphis gossypii Glover 发病初期,用 2.5%溴氰菊酯乳剂 3000倍液或 40%吡虫啉水溶剂 15002000 倍液喷雾,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发病初期,用 10%吡虫啉 2000

20、倍液或 2.5%菊马乳油 10001500倍液喷雾, 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 次。 茶黄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发病初期,用 35%杀螨特乳油 1000倍液或 20%螨克 10001500倍液喷雾, 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 次。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发病初期, 用 2.5%功夫乳油 5000倍液或 4.5%氯氰菊酯 30003500倍液, 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潜叶蝇 Pegomya hyoscyami 发病初期, 用 50%二溴磷乳油 1500倍液或 40%二嗪农乳油 10001500倍液 喷雾,7 d10 d/次,连续防治 23次。 注:以上药剂宜轮换使用,如有适宜无公害番茄生产的药剂,应优先使用。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