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66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冲泡及饮用方法.pdf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546386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0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 T 66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冲泡及饮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3 T 66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冲泡及饮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3 T 66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冲泡及饮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3 T 66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冲泡及饮用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3 T 660-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冲泡及饮用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3DB43/T 660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7.140.10X 55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冲泡及饮用方法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Anhua dark teaThe methods of making and drinking a cup of Anhua dark tea 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08发布-292021-10实施-29代替DB43/T 656-2011DB43/T 660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茶室环境 1 5 选茶 2 6 择水 2 7

2、 备器 2 8 流程与要求 3 9 饮用方法 6 DB43/T 6602021II DB43/T 660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43/T 6562011安化黑茶冲泡及饮用方法。与 DB43/T 6562011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范围,将“规定了安化黑茶冲泡、饮用的器具、程序和方法”更改为“规定了安化黑茶安化黑茶冲泡的茶室环境、选茶、择水、备器、流程与要求、饮用方法”;b)增加了“安化黑茶散茶”和“安化黑茶紧压茶”定义;c)将“3 泡茶与饮茶器具

3、,4 品茶环境,5 茶、水、器的选择”条款调整为“4 室内环境,5 选茶,6 择水,7 备器”;d)“选茶”中增加“产品质量符合 DB43/T 657 的要求”;e)“备器”中增加“泡(煮)茶器具、饮茶器皿、泡(煮)茶辅助器具、茶具质地选择”内容;f)“饮茶”调整为“饮用方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学会、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

4、主要起草人:朱海燕、李适、肖力争、陈勋、黄建安、牛丽、张苓岭、黎娜、康胜良、周晓红、刘雪慧、陈芳。本文件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3/T 6562011 安化黑茶冲泡及饮用方法。DB43/T 6602021IV DB43/T 6602021 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冲泡及饮用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冲泡的茶室环境、选茶、择水、备器、流程与要求、饮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的冲泡及饮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5、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80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玻璃制品 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480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 DB43/T 657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安化黑茶 散茶 Anhua dark tea loose tea 以安化黑茶 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整理、半成品拼堆、汽蒸、(发花)、干燥等工艺过程

6、制成的散状黑茶。3.2 安化黑茶 紧压茶 Anhua dark tea compressed tea 以安化黑茶 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整理、半成品拼堆、汽蒸、压制、(发花)、干燥等工艺过程制成的紧压黑茶。4 茶室环境 4.1 要求品茶区干净整洁、空间开阔,室内面积以不小于 12 m2为宜。4.2 室内主色调宜选用白色、米白色、灰色等浅色调,光线应柔和、明亮,无色彩干扰。4.3 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使人感觉舒适。DB43/T 66020212 4.4 室内应无异味,禁止抽烟,泡茶和品茶人员均不使用香味明显的化妆品。4.5 品茶时尽量保持安静,避免高声喧哗。5 选茶 5.1 产品质量符合 DB4

7、3/T 657 的要求。5.2 天尖等散茶,要求茶叶条索匀整、洁净,色泽乌润。5.3 紧压茶则要求形态正常,模纹清晰,茶砖(块)内外无黑霉、青霉、白霉等霉斑(迹)。5.4 干闻茶香纯正,无异味。6 择水 6.1.1 选用净化水、瓶装或桶装纯净水、天然的山泉水、饮用井水和静置处理的城市自来水等冲泡。6.1.2 水质纯净,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符合 GB 5749 的要求,包装饮用水应符合 GB 19298 的要求。6.1.3 水须新鲜烧沸,水温应达到 100,忌反复烧沸。7 备器 7.1 泡(煮)茶器具 包括但不限于:a)盖碗(三件套);b)飘逸杯;c)紫砂壶;d)煮茶机;e)

8、煮茶壶。7.2 饮茶器皿 包括但不限于:a)白瓷品茗杯;b)紫砂品茗杯;c)玻璃品茗杯。7.3 泡(煮)茶辅助器具 包括但不限于:a)公道杯;b)过滤网;c)茶道组合(茶夹、茶匙);d)茶刀或茶锥;e)茶船(或水盂);f)茶荷;DB43/T 6602021 3 g)茶巾;h)电随手泡;i)便携式电子秤。j)奉茶盘;7.4 茶具质地选择 可选用陶瓷、紫砂、玻璃、金属(银、铁等安全金属)等材质。应符合 GB 4806.4、GB 4806.5、GB 4806.9、GB 4806.10 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7.5 不同泡饮方式器具准备 7.5.1 盖碗(三件套)泡饮法 选用敞口圆腹,边沿略外伸,

9、容量 120 ml 或 150 ml 的盖碗一只,容量150 ml 的公道杯一个,过滤网一个,容量约 40 ml 的品茗杯若干(视饮茶人数而定),随手泡一只,其他辅助用具根据需要选用。7.5.2 飘逸杯泡饮法 选用容量 500 ml、600 ml 或 900 ml 的飘逸杯一个,容量约 50 ml 的品茗杯若干(均视饮茶的人数而定),随手泡一只,其他辅助用具根据需要选用。7.5.3 紫砂壶泡饮法 选用造型周正、腹部宽、出水流畅,容量 200 ml 或 250 ml 的紫砂壶一个,容量250 ml 的公道杯一个,过滤网一个,容量约 40 ml 的品茗杯若干(均视饮茶的人数而定),随手泡一只,其他

10、辅助用具根据需要选用。7.5.4 煮茶机煮饮法 煮茶机一个、容量约 50 ml 的品茗杯若干(视饮茶的人数而定),其他辅助用具根据需要选用。8 流程与要求 8.1 取茶 8.1.1 天尖等散茶可将茶轻轻拨散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抓取,必要时用便携式秤称取所需茶量。8.1.2 紧压茶需借用茶刀、茶锥顺着茶叶纹理层层撬开,将茶碎成边长(直径)2 cm 的茶块后,按需要取茶量:12 人取茶 5 g7 g,35 人取茶 8 g10 g,610 人取茶 15 g18 g。8.1.3 应根据泡茶器具大小、冲泡方法、饮茶人习惯等的不同酌情调整取茶量。8.1.4 安化黑茶天尖茶冲泡品饮器具及用茶量见表 1,冲

11、泡其他茶类以此类推。表 1 安化黑茶天尖茶冲泡品饮器具及用茶量 泡茶方法 饮茶人数 盖碗冲泡法 飘逸杯冲泡茶 紫砂壶冲泡法 煮茶机冲泡法 1-2 人 5 g7 g 茶,100 ml120 ml 杯 5 g7g 茶,250 ml(内杯 100 ml)5 g7 g 茶,150 ml 3-5 人 8 g10g 茶,120 ml150ml 杯 10 g12 g 茶,500 ml(内杯 180 ml)10 g12 g 茶,200 ml 10 g12 g 茶,500 g550 ml 水 DB43/T 66020214 表 1 安化黑茶天尖茶冲泡品饮器具及用茶量(续)泡茶方法 饮茶人数 盖碗冲泡法 飘逸杯冲

12、泡茶 紫砂壶冲泡法 煮茶机冲泡法 6-10 人 15 g18 g 茶,600 ml(内杯 200 ml)15 g17 g 茶,250 ml 15 g17 g 茶,600 g800 ml 水 11-15 人 20 g25 g 茶,900 ml(内杯 250 ml)18 g20 g 茶,800 ml1000 ml 水 8.2 泡茶 8.2.1 盖碗杯冲泡法 8.2.1.1 烫洗杯具 用 100 开水将盖碗(包括碗盖)、公道杯、品茗杯烫洗一遍。8.2.1.2 投入茶叶 将称取好的茶叶投入碗中,尽量将碎小的置于下层。8.2.1.3 浸洗茶叶 用回旋法向杯中注入开水至稍有溢出,约 10 s 后将浸洗茶叶

13、的水倾入茶船或是水盂中,用杯盖刮去表面的浮沫,然后用开水冲洗杯盖。8.2.1.4 正式冲泡 将水注入杯中至离杯 5 mm 处,盖上杯盖,一定时间后将茶汤经过滤网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各品茗杯中。8.2.1.5 泡茶时间 8.2.1.5.1 应根据茶叶本身的质量,存放的年份,个人的喜好,冲泡时间与投茶量可略加调整。8.2.1.5.2 以 120 ml 的盖碗投茶 8 g,150 m1 的盖碗投茶 10 g 为例(茶:水1:15),出汤时间分别为:第一泡,散茶约 15 s,紧压茶约 30 s;第二泡,散茶约 10s,紧压茶约 20 s;第三泡,散茶约15 s,紧压茶约 30 s;第四泡,散茶约 2

14、5 s,紧压茶约 40 s;第五泡,散茶约 40 s,紧茶约 50 s;此后,每泡延长 30 s,直至茶味平淡,即可换茶。8.2.2 飘逸杯冲泡法 8.2.2.1 烫洗杯具 用 100 开水将飘逸杯(包括内胆)、品茗杯烫洗一遍。8.2.2.2 投入茶叶 将称取好的茶叶投入泡茶内杯中,尽量将碎小的置于中层。8.2.2.3 浸洗茶叶 用向内杯注入开水至满,10 s20 s 后,按放水钮,让浸洗茶叶的水流入外杯,然后倒弃。DB43/T 6602021 5 8.2.2.4 正式冲泡 一定时间后按放水钮,让浸泡茶叶的水流入外杯,然后分入各品茗杯中。8.2.2.5 泡茶时间 8.2.2.5.1 应根据茶叶

15、本身的质量,存放的年份,个人的喜好,冲泡时间与投茶量可略加调整。8.2.2.5.2 以 500 m1 飘逸杯(内杯 180 m1)投茶 12 g 为例,出汤时间分别为:第一泡,散茶约 20 s,紧压茶约 40 s;第二泡,散茶约 15 s,紧压茶约 30 s;第三泡,散茶约 20 s,紧压茶约 30 s;第四泡,散茶约 30 s,紧压茶约 40 s;第五泡,散茶约 60 s,紧压茶约 60 s;此后,每泡延长 30 s,直至茶味平淡,即可换茶。8.2.3 紫砂壶冲泡法 8.2.3.1 烫洗杯具 用 100 开水将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烫洗一遍。8.2.3.2 投入茶叶 将称取好的茶叶投入紫砂壶

16、中,尽量将碎小的置于下层。8.2.3.3 浸洗茶叶 用回旋法向壶注入开水至稍有溢出,浸泡 10 s 后,将浸洗茶叶的水倾入茶船或是水盂中,用壶盖刮去表面的浮沫,然后用开水冲洗壶盖。8.2.3.4 正式冲泡 将水注入杯中至壶口齐平,盖上壶盖,一定时间后将茶汤经过滤网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再分入各品茗杯中。8.2.3.5 泡茶时间 8.2.3.5.1 应根据茶叶本身的质量,存放的年份,个人的喜好,冲泡时间与投茶量可略加调整。8.2.3.5.2 以 150 m1 壶投茶 10 g,250 m1 壶投茶 15 g 为例,出汤时间分别为:第一泡,散茶约 15 s,紧压茶约 30 s;第二泡,散茶约 10 s

17、,紧压茶约 20s;第三泡,散茶约 15 s,紧压茶约 20 s;第四泡,散茶约 25 s,紧压茶约 30 s;第五泡,散茶约 40 s,紧压茶约 40 s;此后,每泡延长 30 s,直至茶味淡,即可换茶。8.2.4 煮茶机冲泡法 8.2.4.1 烫洗杯具 用 100 开水将煮茶机(盛水器皿、煮茶袋)、品茗杯烫洗一遍。8.2.4.2 投入茶叶 将称取好的茶叶投入煮茶袋中,按 500 m1 容量投茶量 10 g,600 ml 容量投茶量 15 g 的标准置茶(投茶量可以根据茶叶本身的质量、存放的年份、个人喜好等进行略加调整)。尽量将碎小的置于上层。8.2.4.3 浸洗茶叶 用开水将盛放茶叶的煮茶

18、袋浸洗 10 s20 s,将水滤净,将煮茶袋安置好。DB43/T 66020216 8.2.4.4 正式冲泡 打开煮茶开关,待水煮干后,关开关,取下煮好的茶汤分入各品茗杯中,第三次起每次减少水量20 m1。9 饮用方法 9.1 闻香气 9.1.1 品鉴香气的类型、浓度、纯度、持久性。9.1.2 不同的品类的安化黑茶香气不同,湘尖茶(天尖、贡尖、生尖)带松烟香,茯茶有菌花香。9.1.3 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安化黑茶随贮藏年份延长,陈香味逐渐明显。9.2 赏汤色 9.2.1 不同品类的安化黑茶的茶汤,汤色色度、明暗度和清浊度等均有所区别。9.2.2 安化黑茶随存放年份增加,汤色会逐渐变深,大致变化规律是:颜色从橙黄橙红红浓转变,茶汤由微浊到透亮。9.3 尝滋味 9.3.1 品鉴茶汤的浓淡、厚薄、醇涩、纯异等。9.3.2 安化黑茶滋味有醇厚、醇和、浓醇等类型。9.4 评叶底 品鉴叶底的嫩度、色泽、明暗度和匀度(包括嫩度匀度和色泽匀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