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2656-2023 基于ESG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pdf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546777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 T 2656-2023 基于ESG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B43 T 2656-2023 基于ESG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DB43 T 2656-2023 基于ESG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DB43 T 2656-2023 基于ESG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DB43 T 2656-2023 基于ESG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43/T 26562023 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13.020.10Z 04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08发布-222023-11实施-22基于ESG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Guidelines for peak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neutrality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ESG evaluationDB43/T 26562023 I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和缩略语 2 5 总体原则 3 5.1 科学性原则 3 5.2 适用性原则 3

2、5.3 全面性原则 3 5.4 可持续性原则 3 6 需要考虑的因素 3 6.1 通则 3 6.2 碳数据自查初评 3 6.3 明确双碳工作目标 4 6.4 制定双碳工作方案 4 6.5 方案的实施与监督 5 6.6 双碳工作效果检测 5 附录 A(规范性)企业碳排放相关数据调查 6 附录 B(规范性)企业温室气体核算 11 附录 C(资料性)ESG 评价指标体系 15 附录 D(资料性)减排措施 17 参考文献 24 DB43/T 26562023II DB43/T 26562023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3、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睿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双碳研究院、国家工程实验室金融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研究中心、希而思(长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市仓储与供应链商会、湖南名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敏、曾祥国、李科、危平、何毅、方映国、田亚、罗慧、孙晨、朱筱的、解丰华、彭雁舟、肖莺、肖丹妮、曹苇航、芦佳怡、蒋明希、唐磊、李超、赵敏茜、乔娟娟、胡媚。DB43/T 26562023IV DB43/T 26562023 V 引 言 现阶段全球范围气候变化无常,温室效

4、应明显,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已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可持续发展。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3060 目标”。企业是实现“3060 目标”的关键主体,运用 ESG 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估企业运营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稳妥有序推进企业绿色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促进国家“3060 目标”的实现。本文件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总体框架和基本工作建议,可指导企业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5、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B43/T 26562023VI DB43/T 26562023 1 基于 ESG 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基于 ESG 评价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工作的总体原则、需要考虑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关信息。本文件适用于企业开展的双碳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

6、T 32151(所有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GB/T 33760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通用要求 GB/T 40758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术语 JR/T 0244 碳金融产品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150、GB/T 33760、GB/T 40758 和 JR/T 024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ESG 评价 ESG evaluation基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面向企业的评价。3.2 碳达峰 peak carbon emissions在某一个时间点,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3.3 碳中和 c

7、arbon neutrality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3.4 排放因子 emission factor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来源:GB/T 321502015,3.13 3.5 基准线情景 baseline scenarioDB43/T 265620232 用来提供参照的,在不实施项目的情景下可能发生的假定情景。来源:GB/T 337602017,3.4 3.6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来

8、源:GB/T 407582021,3.1.2 3.7 碳汇 carbon sink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固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3.8 碳排放权交易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的碳排放配额等交易。3.9 碳配额 carbon allowance主管部门基于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要求,向被纳入温室气体减排管控范围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注:1 单位碳配额相当于 1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额度。来源:JR/T 02442022,3.2 3.10 碳信用 carbon credit项目主体依

9、据相关方法学,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经过第三方的审定和核查,依据其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效果所获得签发的减排量。注:国内主要的碳信用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国际上主要的碳信用为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核证减排量(CER)。来源:JR/T 02442022,3.8,有修改 3.11 碳抵消 carbon offset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实现补偿或抵消气体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3.12 零碳供应链 zero-carbon supply chain 核心企业通过计算温室气体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整个供应链环节碳

10、抵消。3.13 碳行为 carbon behavior企业及其员工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做出的会产生碳排放的行为。4 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RISESG 评价体系:可靠、独立且可持续的 ESG 评价体系(Responsible,Independent,Sustainable DB43/T 26562023 3 ESG)5 总体原则 5.1 科学性原则 企业开展双碳工作,在收集数据、填报数据、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的整个流程中,宜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采用合理可行的工作方法,真实、客观地反应企业情况。5

11、.2 适用性原则 企业开展双碳工作,宜从自身情况出发,设定的目标和制定的方案宜符合企业特点及行业规范。5.3 全面性原则 企业开展双碳工作,宜全面考虑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的所有属性和因素,对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5.4 可持续性原则 企业开展双碳工作,宜将整个工作流程设置成闭环模式,使企业在降低碳排放的工作中,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改进,优化目标,完善方案。6 需要考虑的因素 6.1 通则 企业宜通过以下五个阶段开展双碳工作:a)碳数据自查初评;b)明确双碳工作目标;c)制定双碳工作方案;d)方案实施与监督;e)双碳工作效果检测。6.2 碳数据自查初评 6.2.1 概述 企

12、业开展双碳工作,了解自身碳排放现状、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二氧化碳减排潜力是十分必要的。6.2.2 确定所属行业 不同行业碳排放考虑点不同,企业宜参照 GB/T 4754 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特点,确定本企业所属行业。6.2.3 搜集相关数据 6.2.3.1 企业宜结合自身现状,按照附录 A 给出的表格,搜集、整理碳排放相关数据,了解自身碳排放现状。6.2.3.2 企业在核算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时,宜按照附录 B 给出的步骤和方法。DB43/T 265620234 6.2.4 进行初次评估(ESG 评价)6.2.4.1 企业宜通过第三方机构,针对双碳工作进行 ESG 评价,诊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以及二氧化碳减排潜力。6.2.4.2 第三方机构评估时,宜构建符合行业或区域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附录 C 给出了一种可参考的 ESG 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说明。6.3 明确双碳工作目标 6.3.1 概述 企业宜根据 ESG 评价结果,确定自身双碳工作方向,并进行布局规划,提出对应的双碳工作目标。6.3.2 双碳工作规划 企业宜根据 ESG 评价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双碳工作具体规划,降低碳排放强度:a)能源结构优化(针对 E 评分过低);b)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针对 E、G 评分过低);c)积极参与碳汇、碳排放权交易(针对 E 评分过低);d)完善碳减排监督及管理体制(针对 E、G 评分过低

14、);e)承担低碳发展社会责任(针对 S 评分过低)。6.3.3 碳减排目标 6.3.3.1 企业宜根据已制定的双碳工作规划,进一步确定具体的碳减排目标。6.3.3.2 在制定碳减排目标时,宜考虑以下因素。a)获得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实现减排,宜转变整个企业的行为与决策。高级管理层特别是董事会/首席执行官层面的支持和承诺,是碳减排计划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b)确定目标类型。碳减排目标按是否为绝对值分为:绝对目标和强度目标。同时,按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有利于对碳减排进行大额投资和长期规划,但其取决于不确定的未来发展情况,因此相较于短期目标风险也更大。c)确定目标边界。目标边界

15、规定了目标所涵盖的温室气体、运营地区、排放源和活动,企业宜清晰自身温室气体目标边界。d)选择目标基准年。选择时,宜考虑基准年排放量数据对目标年排放量数据的可比较性。e)设定目标承诺期的长度。目标承诺期是实际对照目标衡量排放绩效的期间,目标承诺期的长度是决定企业承诺水平的重要因素。f)确定碳抵消的使用。报告目标时,宜具体说明是否使用抵消量以及因此实现多少目标减排量。g)制定目标重复计算政策。此项用来解决碳减排量和抵消量重复计算的问题。h)宜考虑的其他因素包括:1)了解影响碳排放量的关键推动因素;2)调查排放量预测值随着减排策略变动的情况;3)了解碳排放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注:g)仅适用于参加碳抵

16、消量交易、且其目标边界与其他企业的目标或外部计划存在重叠的企业。6.4 制定双碳工作方案 6.4.1 概述 DB43/T 26562023 5 企业宜根据 6.3 中确立的具体目标,进一步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企业双碳工作思路和具体内容。6.4.2 具体方案 具体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a)改进措施的类别及数量;b)每项改进措施实施的具体时间及范畴;c)执行各项改进措施需要的资金预算,及总资金预算的筹措路径及金额;d)通过各项改进措施最终实现的减排数量;e)针对已确立的双碳工作规划(见 6.3.2),企业宜按照附录 D 的建议进行改进。6.5 方案的实施与监督 6.5.1 概述 6.5.1.1 企

17、业宜根据 6.4 中确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合规有序地开展双碳工作,并加强实施方案的落实和考核评价。6.5.1.2 为了保障方案的实施,企业宜建立完善的碳数据信息化监测体系和工作方案实施监督体制。6.5.2 碳数据信息化监测 双碳工作实施过程中,企业宜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工作实施与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提升能耗、碳排放数据透明度,持续优化监测与运营管理水平。宜参考如下措施。a)企业宜使用数据采集设备从源头监测并量化碳排放行为。b)企业宜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真实、科学、有效的碳行为数据收集点,为碳数据库建设奠定基础。c)碳行为数据收集过程中,宜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分析优化,建立实时数字化系统对全流程

18、碳排放进行更精准的管控。d)碳排放监测系统宜根据排放方式的不同,按固定燃烧、移动燃烧、工艺燃烧、无组织燃烧等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与跟踪。e)企业宜建立相关碳数据库,保存碳行为数据。数据入库的过程宜包括数据真实和有效性检验。f)企业宜与其他企业交流探讨、建立合作,携手降低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能耗。6.5.3 双碳工作方案实施监督体制 6.5.3.1 为确保双碳工作方案的顺利实施,企业宜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并设立专门的实施监督小组。6.5.3.2 监督小组的具体职责宜包括以下内容。a)小组宜定期督查工作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并将结果通告全体员工;重大纰漏或特殊情况宜随时汇报,并视情况采取

19、适当的补救措施。b)宜对阶段性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编制督查报告,并提出修正建议。c)宜对修正建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反馈调整,持续改进。d)监督结果宜与公司内部的考核奖惩办法挂钩。6.6 双碳工作效果检测 6.6.1 企业宜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双碳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ESG 评估。6.6.2 企业宜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案,持续改进,形成闭环的双碳工作流程。DB43/T 265620236 附 录 A(规范性)企业碳排放相关数据调查 表 A.1表 A.6 给出了基于 ESG 评价体系的双碳工作内容相关的企业数据调查表模板,为所有行业都适用的通用型表格,如企业属于八大

20、重点排放行业,还需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要求,补充填报相关排放数据。表 A.1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注册地址 办公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传真 通信地址 邮编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分管领导 电话 传真 碳排放管理部门名称 负责人 电话 手机 电子邮件 传真 联系人 电话 手机 电子邮件 邮编 主要的四种产品 或服务 核算和报告边界 DB43/T 26562023 7 表 A.2 企业排放数据统计表 企业排放统计a 净消耗量 净消耗量单位 排放因子 排放因子单位 碳排放量 tCO2 化石燃料燃烧 原煤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无烟煤 (t,万

21、 Nm3)(tCO2/t,tCO2/万 Nm3)烟煤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褐煤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型煤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洗精煤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洗中煤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煤矸石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煤泥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其他洗煤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蓝炭 (t,万 Nm3)(tCO2/t,tCO

22、2/万 Nm3)固体石蜡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焦炭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其他煤制品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其他焦化产品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原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燃料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汽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柴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煤焦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一般

23、煤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航空汽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航空柴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液化天然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液化石油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溶剂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焦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粗苯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石脑油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润滑油 (t,万

24、Nm3)(tCO2/t,tCO2/万 Nm3)DB43/T 265620238 表 A.2 企业排放数据统计表(续)企业排放统计a 净消耗量 净消耗量单位 排放因子 排放因子单位 碳排放量 tCO2 化石燃料燃烧 石油焦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石油沥青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其他石油制品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焦炉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高炉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转炉煤气 (t,万 Nm3)(tCO2/t,tCO2/

25、万 Nm3)发生炉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其他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天然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半焦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炼厂干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水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重油热解裂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焦炭制气 (t,万 Nm3)(tCO2/t,tCO

26、2/万 Nm3)压力气化煤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密闭电石炉炉气 (t,万 Nm3)(tCO2/t,tCO2/万 Nm3)石灰生产 石灰 吨 tCO2/t 电石生产 电石 吨 tCO2/t 己二酸生产 己二酸 吨 tCO2/t 硝酸生产 硝酸 吨 tCO2/t HCFC-22生产 HCFC-22 吨 tCO2/t 电力设备生产 SF6 吨 半导体生产 CHF3 千克 CF4 千克 C2F6 千克 SF6 千克 氢氟烃生产 HFC-23 千克 HFC-32 千克 DB43/T 26562023 9 表 A.2 企业排放数据统计表(续)企业排放统计a 净消耗量

27、净消耗量单位 排放因子 排放因子单位 碳排放量 tCO2 化石燃料燃烧 HFC-125 千克 HFC-134a 千克 HFC-143a 千克 HFC-152a 千克 HFC-227ea 千克 HFC-236fa 千克 HFC-245fa 千克 净购入电力、热力 电力购入 MWh tCO2/MWh 电力销售 MWh tCO2/MWh 热力购入 GJ tCO2/GJ 热力销售 GJ tCO2/GJ a 报告主体可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业实际消耗的其他能源品种。表 A.3 供应商信息记录表 供应商概况 供应商数量(个)供应商中中小微企业占比()本地供应商交易额占供应商交易额比例()主要供应商中披露

28、 ESG 数据的供应商占比()执行 ESG 战略的供应商资产规模占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ESG战略培训的供应商占比()主要供应商减碳能力 供应商用电绿色比例()较上年温室气体减排量(吨)较上年温室气体减排比例()单件产品环保材料成本/单件产品总成本()表 A.4 风险及监管信息记录表 风险类别 是否制定相关风险识别、防范和管理的政策 是否设置专职部门 应对相关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气候风险 注:气候风险:指企业遭受气候影响产生损失的可能性。DB43/T 2656202310 表 A.5 企业研发投入记录表 年份 研发投入金额(万元)绿色研发投入金额(万元)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研发

29、投入金额变化率()绿色研发投入金额变化率()研发人员数量(人)研发人员占比()0 1 2 3 注1:年份“0”表示企业成立的第一年,“1”表示企业成立的第二年,以此类推。注2:研发投入金额变化率=(上年研发投入金额-今年研发投入金额)/上年研发投入金额。注3:绿色研发投入金额变化率=(上年绿色研发投入金额-今年绿色研发投入金额)/上年绿色研发投入金额。表 A.6 企业绿色创新成果记录表 年份 发明专利申请数(件/年)绿色发明专利申请数(件/年)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件/年)绿色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件/年)0 1 注:年份“0”表示企业成立的第一年,“1”表示企业成立的第二年,以此类推。DB43/T

30、26562023 11 附 录 B(规范性)企业温室气体核算 B.1 概述 附录 B 给出了各行业通用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对于已有政策要求的行业企业宜参考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的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和 GB/T 32151(所有部分)的核算步骤和方法。B.2 总则 企业宜参照以下步骤,对自身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评估:a)确定组织边界;b)确定运营边界;c)跟踪长期排放量,确定基准年;d)识别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e)核算温室气体减排量。B.3 确定组织边界 B.3.1 企业在搜集整理自身双碳工作相关数据之前,宜先确定企业数据采集的组织边界,确定哪些数据是属于本企业的核算范围。B.3.2

31、 组织边界的确认,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a)股权比例法。企业根据其在业务中的股权比例确定相关数据的核算范围;b)控制权法。公司对其控制业务范围内的全部数据进行核算,对其享有权益但不持有控制权的业务产生的数据不核算。B.3.3 与确定组织边界相关的内容见表 B.1。表 B.1 组织边界确定表 组织关系类别 定义 核算数据比例 股权比例法 财务控制权法 集团公司/子公司 母公司能够直接对这家公司的财务与运营政策做出决定,并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一般情况下,这一类型也包括母公司享有财务控制权的法人合资企业与非法人合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集团公司/子公司实行完全合并,意味着将各子公司的收入、费用、

32、资产与负债分别 100纳入母公司的损益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当母公司的权益不等于 100时,合并后的损益账户和资产负债表要扣除少数所有者的利润和净资产 股权比例 100 关联公司 母公司对公司的运营与财务政策有重大影响,但对公司没有财务控制权。通常情况下,这一类型也包括母公司有重大影响但没有财务控制权的法人合资企业、非法人合资企业及合伙企业。财务核算时采用股权比例法确认母公司持有的关联公司的利润和净资产份额 股权比例 0 DB43/T 2656202312 表 B.1 组织边界确定表(续)组织关系类别 定义 核算数据比例 股权比例法 财务控制权法 合作方享有共同财务控制权的非法人合资企业/合伙企业

33、/业务 按比例对合资企业/合伙企业/业务进行合并,各合作方对合资企业的收入、支出、资产与负债享有相应比例的利益 股权比例 股权比例 固定资产投资 母公司既没有重大影响也没有财务控制权,这一类型也包括上述情况的法人合资企业、非法人合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财务核算时对固定资产投资采用成本/分红法。这意味着只有收取的红利被认定为收入,投资作为成本处理 0 0 特许 特许机构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大多数情况下,特许经营的授权人对特许业务没有股权或控制权。因此,合并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不应当包括特许业务。但是,如果特许权授予人享有股权或运营/财务控制权,那么按照权益或控制权法进行合并时适用同样的规则 股权比例 1

34、00 B.4 确定运营边界 B.4.1 概述 B.4.1.1 当企业按照 B.3 确定了组织边界后,宜设定其运营边界,识别与其运营相关的排放,将其分为直接与间接排放,并选定间接排放的核算与报告范围。B.4.1.2 为便于描述直接与间接排放源,提高透明度,以及为不同类型的机构和不同类型的气候政策与商业目标服务,宜设定三个“范围”(见 B.4.2B.4.4)。各企业原则上宜核算并报告“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信息。B.4.2 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B.4.2.1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产生自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例如拥有或控制的锅炉、熔炉、车辆等产生的燃烧排放;拥有或控制的工艺设备进行化工生产所

35、产生的排放。B.4.2.2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不计入“范围一”,宜单独报告。B.4.2.3 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的温室气体排放,如氟氯碳化物、氮氧化物等,不计入“范围一”,宜单独报告。B.4.3 范围二: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B.4.3.1“范围二”核算一家企业所消耗的外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外购电力是指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进入该企业组织边界内的电力。B.4.3.2“范围二”的排放实际上产生于电力生产设施。B.4.4 范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B.4.4.1“范围三”是一项选择性报告,考虑了所有其他间接排放。B.4.4.2“范围三”的排放是一家公司活动的结果,但并不是

36、产生于该公司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例如,开采和生产采购的原料、运输采购的燃料,以及售出产品和服务的使用。DB43/T 26562023 13 B.5 跟踪长期排放量,确定基准年 B.5.1 企业宜通过跟踪长期排放量,管理风险与机会服务于长期减排目标。B.5.2 跟踪长期排放量时宜选择基准年,作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基准年,并说明选取理由。基准年宜具备可供核查的排放数据,可以选择单一年份或多个连续年份的平均排放量为基准。如果清算基准年排放量较困难,通常宜选择滚动目标基准年,将企业本期排放量目标对标往期,并按一定时间滚动比较。B.5.3 企业宜指定基准年排放量重算政策,明确重算依据和相关因素,在企业进行

37、合并收购、资产剥离以及排放活动的外包、内包等排放行为发生变化时,对变化部分进行相应增减清算,保证长期减排量的真实性。B.5.4 企业选择或重算基准年时宜考虑本企业的商业目标和背景,并结合内部管理目标和外部温室气体计划。B.6 识别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B.6.1 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 B.6.1.1 识别时,宜对企业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分类。一般来讲,温室气体排放包含:固定设备燃料燃烧排放,移动运输工具燃料燃烧排放,工艺排放,无组织排放等四种类别。B.6.1.2 宜对上述四种类别的排放进行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的识别。B.6.2 选择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 B.6.2.1 最普遍的温室气体

38、排放量计算办法,是采用有记录的排放因子来计算。排放因子是排放源活动水平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比率。B.6.2.1 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B.6.2.2 已出台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 24 个行业,排放因子宜参考对应的政策。其余行业,排放因子可参考国家最新统计年鉴中的数据(http:/ 收集活动数据 活动数据包括消耗的燃料吨数,生产产品的吨数等。高质量的活动数据是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前提,宜采取如下措施来保障活动数据的质量。a)制定能够在未来高效收集同一数据的数据收集规程。b)在应用碳含量排放因子之前,把燃料消耗数据换算为能量消耗量。与燃料质量相比,燃料能量与燃料碳含量的相

39、关性更高。c)比较当年数据与历史趋势。如果数据表明年度之间的变化不一致,宜调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10的年度变化可视为开展进一步调查的理由)。d)如果可能,宜将多个参照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如:政府调查数据或行业协会的汇总数据)与本企业数据进行比较。这种检查能保证向所有相关方报告的数据是一致的。同时,也可在企业内部不同设施之间进行数据比较。e)检查活动数据的收集工作是否正确并一致地采用了选定的运营与组织边界。f)调查可能影响数据质量的偏差或其他特性。将质量管理措施扩展到用于估算排放强度或其他比率的其他数据(销售额和产量等)。B.6.4 选择排放因子 B.6.4.1 对多数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而

40、言,宜采用公布的排放因子并按照购买的商业燃料(如:天然气DB43/T 2656202314 和取暖用油)数量来计算“范围一”的温室气体排放量。B.6.4.2“范围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通过电表显示的用电量以及特定供应商、本地电网或其他机构公布的排放因子来计算。B.6.4.3“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通过燃料用量或旅客里程等活动数据、公布的或第三方的排放因子来计算。B.7 核算温室气体减排量 B.7.1 概述 核算时,宜核算温室气体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产生的碳抵消。B.7.2 企业温室气体减排量 宜通过比较企业在一定时间的实际排放量相对基准年的变化,计算出企业的减排量。

41、其中,由于企业间接排放的减排量在不同时间会发生变化,通常进行粗略评估。如果企业需要进行精确的评估,宜采用项目定量法更详细地评估实际减排量。B.7.3 减排项目产生的碳抵消 企业在量化用作碳抵消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时,宜考虑以下因素。a)选择基准情景和排放量。基准情景反映了没有减排项目情况下发生的情形,基准排放量是这种情景下的假定排放量,计算的项目减排量是基准与项目实际排放量之间的差值。b)考虑额外性问题。如果项目减排量用作碳抵消额度,则量化过程应当考虑到额外性的问题。在使用项目减排量进行碳抵消时,即被允许在目标或限额以外排放同样数量的温室气体。这需要表明项目本身不是基准的一部分,且项目排放量低于基

42、准排放量。如果该项目无论如何都会发生(即它不是额外的),给这个项目签发减排量将导致全球排放量增加。c)识别并量化相关的次要影响。次要影响通常是项目无意导致的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d)考虑可逆性带来的风险。有些项目通过捕获、移除和/或储存生物或非生物碳汇中的碳,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但是,这种减少可能是临时的,因为有些被移除的二氧化碳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因为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返回到大气层中。e)避免重复计算。只有某处的排放源或碳汇不在排放限额或者目标的限制范围内时,该处的减排量才能用于抵消排放限额或目标的限制,因为只有这样能避免重复计算。同时,如果减排量产生的排放源或碳汇不是由业主持有或控制

43、(即减少了间接排放),宜明确减排量的所有权,以避免重复计算。DB43/T 26562023 15 附 录 C(资料性)ESG 评价指标体系 表 C.1 给出了部分双碳工作可参考的 ESG 评价指标及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了港交所 ESG 报告披露指南以及国内主流的 ESG 评价指标体系,如:中证 ESG 评价指标体系、富时罗素 ESG 评价指标体系等。表 C.1 RISESG 评价指标及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说明 环境(E)环境制度管控 企业内部环境制度建立 企业为降低碳排放而制定相关目标、制度,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等建立环境管理组织,制定环境管理制度,进行相应计划、执行、检查

44、、改进,建立环境风险识别机制,识别、监测和评估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环境影的负面影响。企业外部环境制度响应 在控制排放总量、降低排放强度等方面制定减排目标,并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和处理措施确保排放物得到安全处理、移动、储存、使用、回收或再利用和处置等。环境相关披露 气候变化 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制定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案,有效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环境相关发展机会 绿色转型相关发展机会 绿色转型发展机会是指经济发展摆脱对高消耗、高排放和环境损害的依赖,转向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排放减少和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机会。社会(S)员工招聘与 保障 企业招聘 衡量企

45、业招聘成本与招聘效率,反映企业招聘制度是否经济有效、是否考虑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等,考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员工能力与职业 发展 反映企业是否具备完善的内部激励与晋升政策,衡量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发展支持力度,注重环保低碳意识培养,为社会培育人才,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品规范与 生产 生产设备与知识 产权 反映企业规范生产情况,生产设备是否符合碳排放标准,是否拥有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等相关的知识产权,旨在衡量企业生产是否遵守生产规范制度与知识产权保障程度,考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供应链与经济关系 供应商战略 企业对供应商业务能力、绩效水平、发展潜力、减碳能力的考

46、核以及绿色环保意识、ESG理念在供应链的贯彻,鼓励企业选择和培训供应商时更多地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供应链战略 企业原材料管理能力、管理水平以及所在供应链的稳定性、抗风险能力、绿色环保意识和数字化水平,鼓励企业参与全供应链的控制,以及供应链间企业互通共享。DB43/T 2656202316 表 C.1 RISESG 评价指标及说明(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说明 社会(S)企业社会关系与社会责任 企业与社会 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热心公益事业、承担公民责任、应对公共危机、贯彻减碳环保理念的情况。ESG响应与宣传 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全流程对ESG理念的贯彻,以及企业对本土文化和ESG宣

47、传的情况。鼓励企业作为ESG的参与者和推广者,扩大自身的ESG战略深度和ESG理念的传播广度。治理(G)企业治理架构 股东大会组成、运作、权利与义务 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其它机构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它是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东构成及持股情况、股东权益和义务、股东的环保理念等。董事会和专业委员会组成和运作 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构,是治理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董事会成员及背景、董事会运作程序和情况、专业委员会构成及运作、董事会成员的减碳环保理念等。监事会组成和运作 监事会代表股东大会执行监督职能,是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

48、分。包括监事会成员构成及背景、监事会运作程序和情况、监事会成员的减碳环保理念等。高级管理层组成和运作 高级管理层是指公司管理层中担任重要职务、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掌握公司重要信息的人员,是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高级管理层人员构成及背景、高级管理层人员运作程序和情况、高级管理层人员持股、高层管理层人员的减碳环保理念等。其他最高治理机构组成和运作 指除三会一层外的其他治理机构。包括治理架构、最高治理机构的人员构成和背景情况、运作程序和情况、治理机构成员的减碳环保理念等。企业治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在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环保风险,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方面

49、有重要作用。企业治理水平 企业发展规划 企业发展规划是指企业根据环境变化,依据本身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包括企业使命与愿景、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绿色环保理念等。企业ESG融入 企业不仅要考虑自我生存和经营目标,也要考虑企业行为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经营和投资等方面。包括ESG融入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企业文化内涵、价值观、文化培训、绿色环保意识培养、减

50、碳行为培养。DB43/T 26562023 17 附 录 D(资料性)减排措施 D.1 企业低碳技术改造 D.1.1 钢铁行业 D.1.1.1 宜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炼钢废钢比,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D.1.1.2 宜成立区域大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中心,提升废钢资源供给保障能力。D.1.1.3 宜优化工艺结构,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力度,有序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推进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实施焦化、烧结、炼铁、炼钢工艺装备改造升级,加强余热余压余气梯级综合利用。钢铁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重点方向见表 D.1。D.1.1.4 宜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强高韧、耐蚀耐腐、节材节能等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