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T 145-19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5514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 T 145-19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NY T 145-19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NY T 145-19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NY T 145-19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NY T 145-19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z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D /T Dn J: n n 1 血肉7on .且.,.墨aJ. UU u-.ru 叫什飞的一(-qO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玉米、大豆生产技术规程1990-04-07发布1990-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目录N呀ItZB/TB05 001-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收!马-和ZB/TB05 002-90 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川ZB/T B05 003-90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 . . . . .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6/T 605 001-90 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移

2、植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生育时期、积温指标及栽培技术。本规程适用于年活动积温:24003 600.C的东北三省稻区。实施这一规程,公顷产量可达6OOO 9 000 kgo 2 产量构成因素2.1 穴数及基本苗数每平方米z辽宁省:2025穴;80125苗。吉林省:2530穴;125150苗。黑龙江省:2538穴;120200苗。2.2 穗数每平方米:辽宁省:400500穗E每穴1722穗。吉林省:400500穗z每穴1620穗。黑龙江省:450550穗;每穴1620稽。2.3 每穗实粒数辽宁省:6090粒。吉林省:6080粒。黑龙江省:5080粒。2.4 千粒重辽宁省:2527go 吉林省:2

3、526黑龙江省l25263 主要生育时期和活动积温指标辽宁省:4月1日15日播种育苗;5月15日插秧;9月30日成熟;全生育期160175 d;活动积温3 3003 600.C。吉林省:4月10日15日播种育苗;5月15日插秧;9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58163 d;活动积温2 9003 200.C。黑龙江省:4月15日播种育苗;5月15日插秧;9月15日成熟;全生育期145153d;活动积温2 4002 700.C。3.1 育苗期辽宁省:3540d,需积温600700.C。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0-04-07批准1990-05-01实施1 Z8/T 805 001-90 吉林省:35-

4、40d,需积温600-670C。黑龙江省:30-35d,需积温500-600C。3.2 本田生育期辽宁省:125-135d,积温2700-2 900C。吉林省:123-130d,积温2400-2 700C。黑龙江省:115-120 d,积温2000-2 200C。3.2.1 返青期辽宁省z插秧至分囊始期10-15d,积温200-250C。吉林、黑龙江省z插秧至分囊始期15d左右,积温250C左右。3.2.2 分囊期辽宁省z分囊始期至幼穗分化始期30-35d,积温600-700C。吉林省z分囊始期至幼穗分化始期30d,积温630C左右。黑龙江省:分囊始期至幼穗分化始期28-30d,积温600C左

5、右。3.2.3 孕穗期辽宁省、吉林省z幼穗分化始期至出穗期30-32d,积温750-800(;。黑龙江省:幼穗分化始期至出穗期30d左右,积温600C左右。3.2.4 灌浆成熟期辽宁省z出穗至成熟期45-50d,积温900C左右。吉林省t出穗至成熟期45d,积温890C左右。黑龙江省:出穗至成熟期40d,积温800C左右。4 栽培技术4.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耐寒、耐肥、抗病、抗旱、抗倒、质佳的当地中熟与中晚熟品种为主,适当搭配晚熟与早熟品种。品种要按积温区种植,选用品种所需积温指标可与当地注10C的积温相似,通过保温育苗,增加积温,稳产高产。4.2 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纯度98%

6、,净度97%,发芽率90%以上,发芽势80%以上,含水量14.5%。4.3 种子处理4.3.1 晒种z播前选晴暖天气在干燥场地上将稻种摊开,翻晒2-3d o 4.3.2 精选:筛选清除草籽,小粒。有芒种需脱芒,脱芒率达90%以上,用比重1.13盐水漂选,保持盐水浓度,选后用清水洗净。4.3.3 消毒、浸种与催芽:用35%恶苗灵250倍或60%澳硝醇600倍液,保持液温10C以上,浸种5-7d , 每天搅拌-食,防治水稻恶苗病等病害,吸水饱和出行催芽,催芽温度最高不超过32(;,芽长不超过1. 5 mm. 4.4 育盯:采用规范化旱育苗及盘育苗。4.4.1 选地z育苗场地一定要土质疏冶皑夜,无盐

7、碱(或轻盐碱),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灌排及运输方便,最好在房前屋后菜地、旱回摘庭园育苗,稻田中可摘高台育苗,育苗场地固定,常年培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4.4.2 秧本田比:旱育苗1140-60;盘育苗1:80-100。4.4.3 架棚:大、中棚于头年秋季打好立柱孔眼,播前5-7d架棚盖膜F大棚高2.1-2.3m,宽6m左右;中棚高1.5m左右,宽3-5m,开闭式地棚,播种后架棚盖膜,棚高40cm两侧不低于20cm。2 Z8/T 805 001-90 4. 4. 4 整地作床z旱育苗头年秋季浅翻10cm,秋作床或播前作床F每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农肥5-10 kg,化肥纯氮、磷各1015

8、g,饵510g,土肥混匀,细致整平、压实。床沟宽3540cm,深10cm,高台育苗,床面高出田面30cm,床宽1.8-2. 0 m。要用调酸剂将床土pH值调至4.55. 5.每平方米喷1 000倍液50%-55%敌克松液2.53. 0 L。消毒床土。育苗地周围要有防风设施或防风障。4.4.5 床土配制z隔离层旱育苗及盘育苗要人工配制床土.4.4.5.1 采土z用水田土,含有机质高的旱回土或山地腐殖土与粉碎过筛的草炭或腐熟有机质肥料,按容积3:1混合。混合土有机质含量达4%以上。盘育苗每盘用土4kg,早育苗每平方米用土25kg。4.4.5.2 床土施肥z每100kg床土加纯氮、磷、拥各2540g

9、,所加化肥应用生理酸性肥料并需粉碎过筛。4.4.5.3 调酸z用硫酸或硫酸制成的调酸剂将床土pH调至4.55. 5。4.4.6 播种4.4.6.1 播种期z气温稳定通过5-6C时播种,旱育苗4月1日至15日,盘育苗4月10日20日。4.4.6.2 播种量z旱育苗每平方米播芽种220250g,盘育苗每盘播芽种125130g,最好用播种机播种。4.4.6.3 浇水:早育苗播前一天浇透水,盘育苗结合床土消毒于播种时每盘先浇50%-55%敌克松2000倍液1kg左右。4.4.6.4 复土E播后轻压复土0.5-1.0 cm,均匀而不露粹。4.4.6.5 摆盘z盘育苗播种后置床,要做到整齐规正,盘底紧贴床

10、面,松紧合适,不变形。4.4.6.6 盖膜t于棚内平铺一层地膜以增温、保温,出苗后及时揭除。4.4.7 秧田管理4.4.7.1 水分管理z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如缺水要补足。盘育苗,出苗至1.5叶,床土发白,早晨叶尖无水珠时浇透水;1.52. 5叶,每天上午混水;2.5叶以后,上、下午各浇一次水。旱育苗根据缺水情况及时补水,防止浇水过多,影响根系发育。要有晒水池,把水温提高到1516C。4.4.7.2 棚温管理z棚温最低不低于5C。最高不超过30C。秧苗1.5叶前后,保持棚温25C左右;2.5叶后,保持棚温20C左右。4.4.7.3 追肥1分别在1.5叶,2.5叶及插秧前23d追肥23次,按秧苗大

11、小及长势每平方米施用纯氮510 g,兑水100倍追肥。追肥前苗床不烧水,迫肥后要用清水冲洗秧苗。4.4.7.4 病、虫、草害防治a. 病害防治:1. 5叶时,结合浇水浇一次50% 55% 1 000倍敌克松稀释液。每平方米2. 53. 0 L。床土pH回升快时,可喷用硫酸兑成的pH值为4(98%硫酸约兑水4000倍)的酸化水,防治立枯病。插前拔除恶苗病病株。b. 除草:播后用药剂封闭灭草。50%杀草丹乳袖,每10m24. 55. 0 mL或60%丁草胶每10 m22. 2 mL,兑水30倍喷洒床土。最好用进口丁草胶,如用国产丁草股,要求田面平整,复土严密,不露种芽,浓度、用量准确,喷洒均匀。喷

12、洒后及时盖膜,或在碑草1.O1. 5叶时,棚温不超过30C的条件下,每100时苗床用20%敌碑乳油150J此,兑水30倍,在秧苗叶片不沾露水时用细喷雾器喷雾灭草。C. 地下害虫防治z在苗床土上撒施5%甲拌磷包衣颗粒剂防治搂站,每10m2用2.23. 0 g. 4.5 本田整地4.5.1 平整稻回z要求渠系配套,排灌畅通,单排单灌,格田以t妖方形为宜,每格面积0队.1公顷左左.右。田面高低差不起过23cm 4.5.2 翻靶地z以秋翻为主,秩、春翻相结合,旱靶为主,水找平为辅。秋翻在土壤含水量降至30%以下时抓紧进行,深度1臼518cm叽。春翻在耕层解冻1臼5cm时进行,深度1臼21臼5cm。不漏

13、耕、不丢边,旱把后水靶,拖平,整平雹沟。早靶要达到耕层细碎平整,水把达到寸水不露泥。4.5.3 推行旋耕整地,一般可旋耕两年,翻耕一年。3 Z8/T 805 001-90 4.6 插秧4.6.1 插秧时壮苗标准旱育苗z整齐,均匀,苗高16.-.18 cm,叶龄4.5.-. 5. 5叶,第一完全叶鞠不超过2cm,茎粗0.3.-.0.4 cm,分囊O.5.-. 1. 0个,根系14.-.16条自根,地上部百苗干重4g左右。盘育苗z苗高12.-.14 cm,叶龄3.5叶,根系12.-.14条白根,茎粗0.2.-.0.3cm,第一鞠长2.-.3cm,地上部百苗干重2g左右。4.6.2 插秧期2日平均气

14、温稳定通过13.-.14.C时为插秧始期,5月20日至25日为丰产插秧期。中晚熟品种,力争适期早插,5月末结束插秧。4.6.3插秧规格行距乘穴距一般稻田为(28.-.30)X (10.-. 16)cm,每穴插3.-.5苗。积温高,田肥、苗壮、先插、分冀力强的品种,管理水平高的可稀些。积温低,田瘦、苗弱、后插、分囊力弱品种,井水种稻,盐碱稻田、管理水平低的可密些,插秧深度不超过3cm. 4.6.4 质量标准z行穴距,每穴株数及插秧深度均匀一致,不丢穴,不空边,不漂秧,不窝根,随插秧随补苗,保穴率要达98%以上。4.6.5 机插秧要求4.6.5.1 秧片规整,长、宽、厚58X28X(2. 5.-.

15、3. O)cm,不缺苗,叶龄3.5叶。4.6.5.2 插前2.-.3d靶好地,粘质土壤间隔时间可稍长,泥浆沉实后插秧。4.6.5.3 浅水插秧,水层1cm(花达水),插后及时补水护苗。4.6.5.4 边插边人工补苗。4.6.5.5 边起苗,边运苗,边插秧,防止秧苗萎焉。4. 7 本田管理4.7.1 施肥4.7. 1. 1 施肥量z中等肥力稻田,土壤有机质2%左右,公顷施农肥20.-.40 t,农肥不足,可r3年轮施一次。配方施用化肥,公顷施纯氮150.-.175 kg,磷100.-.120闻,饵50.-.80 kg,三要素比为31211。低洼冷浆地适当增加饵肥。4.7.1.2 施肥方法z按底、

16、囊(含补肥、穗、粒肥分期施用。底肥:要求深施,在早把或旋耕时施入,磷肥与饵肥作底肥为主,氮肥作底肥占总施氮量的30%.-. 40%。襄肥z插秧后10d左右施用,施用氮肥量占总施氮量的30%左右。6月20日前后每平方米茎数达不到550.-.600时,可补施氮肥。若达到以上茎数时可不施,穗肥z抽穗前15.-.20d施用,施用氮量占总施氮量的20%.-.25%。粒肥z在抽穗期施用,施用氮肥量占总施氮量的5%.-.10%。在抽穗期晚、贪青晚熟及易发病田块可不施。4.7.2 灌水z推行节水栽培灌水模式z浅一湿(晒一浅一间歇,以浅为主。4.7.2.1 返青至有效分囊期水深不超过3cm,稳定水层提高水温,促

17、进分靡。4.7.2.2 有效分囊终止期至幼穗分化始期,保持田面湿润或适当晒田,控制无效分靡。4.7.2.3 孕穗至乳熟期,保持土壤充足水分,浅水灌田,遇17.C以下低温,深灌10cm以上护胎。4.7.2.4 腊熟期后间歇灌水,浅湿交替,黄熟期排水停灌。4.7.3 中耕z圃杆拔节前,结合迫肥中耕1.-.2次。4.7.4 除草、防病、治虫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艺措施与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4.7.4.1 除草插秧前除草:12%恶草灵乳油每公顷3.5.-. 4 L。将药甩洒已灌水3.-.5 cm稻田里,用药后48h后插4 ZB/T BO 5 00 1 - 9 0 秧。插秧后除草:在缓苗后每公顷用60%

18、丁草胶2.5L或96%禾大壮3L,毒土法施用。田间保持3cm水层5-7d. 中期除草:眼子菜等阔叶草多的田块,在6月中、下旬每公顷用25%西草净3.0-3.5悔。盐碱地用量酌减。毒土法施用,浅水施药,施药后保持水层3-5d,或用48%苯达松,每公顷1.5-3. 0 L,在排干水后喷施。有条件时可采用复合除草剂,如禾田净等。在施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应进行二次人工藤草。4.7.4.2 治虫负泥虫z发现有大量成虫,褐色卵块和部分幼虫时,用1.5%1605粉,公颐用药25kg,或5%西维因粉25 kg喷粉,或2.5%敌杀死乳袖,公顷用量0.22-0.45L,加水450L喷施。潜叶蝇z插秧后要防止深水灌田

19、,避免潜叶蝇转株危害。发现叶片上有大量白色虫卵时,用5%甲拌磷每公顷5-7kg,制成毒土撒施,施后堵住水口7d,或喷施百治屠粉剂25kg,或虫卵孵化20%时每公顷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喷雾,公顷用药液570L,秧田期如遇成虫产卵盛期,可在秧田喷施乐果。4.7.4.3 防病稻瘟病:要定点观察,叶瘟达2级时进行防治,穗颈瘟要普遍防治,在始穗期喷一次药,长势繁茂田.在齐穗期再补喷次药。可用40%富士一号,20%三环略,灭稻瘟一号,每公顷用药1.5 kg,兑水500倍,在无雨天均匀喷雾。公顷用药液量750L。纹枯病z分囊末期,丛发病率达3%-10%,孕穗期达0%-15%时进行防治,用井岗霉素100

20、g兑水50 L,或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g兑水60-70L喷雾。用药液量同上。稻曲病z出穗前10d用6%多菌嗣粉,公顷30-37.5kg喷撒呻50%町杀菌剂,公顷1.5-2. 5 kg 800倍液喷雾,在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前喷雾1-2次,用药液量同上。5 收获5. 1 收获期z在黄熟末期适时收割,5.2 方法:人工收割边割边捆,立码晾晒。机械收割稻谷在充分晾晒后及时归仓。附加说明z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司提出。本标准由吉林、黑龙江、辽宁省农业厅、技术监督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榴生、何绍植、王镇沂、王一凡、王力、吴限、许巾英。5 。|的oo-00凶。因H国N华人民共和专业标准东北地区移植水稻、玉米、大亘生产技术规程ZB/T B05 001-003-90 国中*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外三里河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1%字数270001991年1月第一版1991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300 定价1.25元标目153-46书号I155066-2-775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NY农业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