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T 237-1994 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5523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 T 237-1994 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NY T 237-1994 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NY T 237-1994 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NY T 237-1994 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NY/T 237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公顷产量45006000kg(亩产300400kg)的基础条件、产量构成和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陕、甘、宁、青、新等省区灌溉春小麦种植区域。 2 引用标准 GB 4404 粮食种子 3 基础条件 3.1 土壤条件 土壤含有机质0.91.5,全氮0.050.15,碱解氮56.568mg/kg,速效磷1025mg/kg,速效钾90mg/kg以上,质地良好,灌排方便,含盐量低于0.21。 3.2 气象条件 3.2.1 光照 春小麦生长季太阳总辐射量272.0313.0kJ/cm2,日照9501300h 。 3.2.2

2、温度 春小麦全生育期需活动积温16851850。 3.2.3 降水 春小麦全生育期需水450650mm。 4 产量指标及构成 4.1 产量指标 公顷产量45006000kg(亩产300400kg)。 4.2 产量构成 本区春小麦以主穗为主,力争早蘖成穗。平原灌区每公顷穗数525600万个(每亩3540万个),每穗粒数2530粒,千粒重4045g。冷凉灌区每公顷穗数600675万个(每亩4045万个),每穗粒数2535粒,千粒重4555g。 5 生产技术规程 5.1 土地选择 选择土壤质地良好,含盐量低于0.21、灌排方便。前茬最好为豆科作物或中耕作物。并建立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 页码,1/4N

3、Y/T 23794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237000K.htm5.2 整地与施肥 5.2.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23年深耕一次, 深度2025cm,有冬灌习惯的地区,在封冻前进行冬灌。冬春季应耙耱保墒,达到地平、土松、上虚下实。 播种前耕层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580。 5.2.2 施肥 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7500090000kg(每亩50006000kg),在年前秋耕施入,化肥每公顷施纯氮150225kg(每亩1015kg),磷(P2O5)90120kg(每亩612kg),以氮肥6065做底肥,3540做种肥和追肥,磷肥

4、80做底肥,20 做种肥。野燕麦危害较重的地区,每公顷用40燕麦畏3000g(每亩200g)兑细沙土 375600kg(每亩2540kg)充分混匀随秋耕翻入12cm土层。 5.3 品种选择 选用经过审定并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中矮秆,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早、中熟灌浆快而千粒重大的品种。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 4404的标准。 5.4 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做好种子药剂处理。 5.5 播种 5.5.1 播种期 气温稳定通过1,土壤表层解冻57cm时,即可播种。平原灌区一般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冷凉灌区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 5.5.2 播种量 播种量以每公顷保

5、苗450525万株 (每亩3035万株),田间出苗率80计算,每公顷播种600750万粒(每亩4050万粒),千粒重40g,每公顷播种量240300kg(每亩1620kg);千粒重50g,公顷播种量300375kg(每亩2025kg)。 5.5.3 播种方法 等行距条播,行距15cm,宽窄行播种时,宽行1820cm,窄行68cm。 5.5.4 施用种肥 每公顷施磷(P2O5)30kg(每亩2.0kg)、纯氮15kg(每亩1.0kg)。5.5.5 播种质量 按粒称量播种,下籽均匀,一般深度为35cm,做到播深一致,行直不重播、漏播、覆土均匀,播后耱地保墒。 5.6 田间管理 页码,2/4NY/T

6、 23794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237000K.htm5.6.1 前期管理 出苗前若遇到雨雪,天晴后应及时耙地,破除板结。 5.6.2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即早灌水、早追肥、以水调肥、以早管促早发、培育壮苗。 5.6.2.1 松土保墒 灌头水前,视情况,进行中耕松土。 5.6.2.2 灌水 在三叶至四叶期灌头水,采用畦灌,灌水量每公顷10501350m3(每亩7090m3)。5.6.2.3 追肥 结合灌头水,每公顷追施纯氮37.567.5kg(每亩2.54.5kg)。 5.6.2.4 除草 人工与化学方法相结合。阔叶杂

7、草,每公顷用2,4D-丁酯375mL(每亩25mL) 兑水600750kg(每亩4050kg),在麦苗45叶期叶面喷雾。野燕麦34叶期,结合小麦灌头水,每公顷用40野燕枯30003750mL(每亩200250mL),兑水675750kg(每亩4550kg)叶面喷雾。 5.6.3 中期管理 主要是合理调节水肥,促控结合。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大而不密,个体壮而不旺,促壮秆大穗,为粒多粒重奠定基础。 5.6.3.1 灌水补肥 拔节孕穗期应根据苗情、墒情和地力适时灌好拔节水和孕穗水,每次每公顷灌水量 9001200m3(每亩6080m3)。长势偏弱的麦田,提早灌拔节水,每公

8、顷补追纯氮30kg(每亩2kg),长势偏旺的 麦田或雨水过多的年份,应适当推迟灌水时间。 5.6.3.2 防治虫害 根据虫情预测预报,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喷药防治。每公顷用40乐果乳剂750mL(每亩50mL),兑水600750kg (每亩4050kg)或速灭杀丁6090mL(每亩46mL)兑水600750kg(每亩4050kg) 进行田间喷雾。 5.6.3.3 防止倒伏 对群体过大,生长过旺的麦田和中、高秆品种,拔节期每公顷用50 的矮壮素2250mL(每亩150mL)兑水750975kg(每亩5065kg)喷雾。 页码,3/4NY/T 237942006-3-29file:/C:In

9、etpubwwwrootdatagbrR237000K.htm5.6.3.4 除草 及时拔净株间大株杂草。 5.6.4 后期管理 主攻目标是防早衰、增粒重、防治病虫灾害。 5.6.4.1 灌水 抽穗后灌好灌浆水、麦黄水,每次每公顷灌水量 9001050m3(每亩6070m3),采用大水快灌的方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75。 5.6.4.2 叶面喷肥 抽穗前和开花后各喷一次。每次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15002250g(每亩100150g),加尿素30003750g(每亩200250g),兑水675750kg(每亩4550kg)喷雾。 5.6.4.3 防干热风 在灌浆初期,有干热风危害的地区,可采取灌水和叶面喷施抗旱剂一号每公顷600750g(每亩4050g),兑水150225g(每亩1015kg)叶面喷雾。 5.6.4.4 防治病害 田间发现锈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病中心,及时喷药防治,一般每公顷用25粉锈宁525g(每亩35g), 兑水750g(每亩50kg)叶面喷雾。 5.7 收获 植株变黄,茎节处微带黄绿色,茎秆有弹性,籽粒变硬,呈现品种固有色泽,即可收获。 页码,4/4NY/T 23794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237000K.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NY农业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