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75.060 E 24 备案号:1651非-2005s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 6638-2005 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Code for desi伊ofenergy saving in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and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2005-07-26发布2005一11一01实施国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060517000006 SY /T 6638-2005 目次E11111223 法方算计的耗消量能件道口统惊文管择系叫用输库选用到引长气的公剧性气储机和情围范则然下动助气言范规总
2、天地原辅J前1234567附I SY /T 6638-2005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天津大港油田集团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孟凡彬、贾桂梅、吴照云、王峰、邱立波、胡颖、刘科慧、:XlJ泽复、李西明。E SY /T 6638-2005 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节能设计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
3、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1062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SY/T 6393-1999 原油长输管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3 总则3.1 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国家法规的规定,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3.2节能措施应重视投资效果,规模较大、以节能为主要目的措施,其投资额、投资回收年限和贷款偿还期,应符合国家或行
4、业现行规定。3.3 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的初步设计应有节能篇(章)。3.4节能篇(章)中的能耗分析,应有不同阶段设计输量下输气单位周转量能耗、输气单位周转量电耗和输气单位周转量气耗指标。能耗计算见附录A。3.5设计中应以系统的方法考虑设计对象与相关部分(如其他输气管道、气田和地下储气库)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项目投产后的运行经济效益。3.6 注气站、输气站和工艺装置消耗的油、气、水、电和蒸汽应设置计量仪表。3.7 设计中应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高效设备,严禁选用国家公布淘汰的产品。4 天然气长输管道4.1 输气工艺设计应充分利用管输气体压力能,提高管道输送效
5、率,降低能量消耗。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根据管道管径、长度和输气要求,合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站间距。4.2 输气工艺设计应减少管输气体放空。应选用结构密封性能好的设备、阀门及管道附件,避免管输气体的漏损。4.3 输气管道应设置清管设施。宜采用有减阻效果的内璧涂层。4.4根据管道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其他可利用的能源。4.5 压缩机的选型和台数,应根据压气站流量、压比、出站压力、气质等参数,结合机组备用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在输量的波动范围内,压气站和压缩机的匹配应能使压缩机在高效区内运行。5 地下储气库5.1 应选择经济合理的地下储气库调峰半径,地下
6、储气库宜靠近调峰用气负荷中心,降低储气库运SY /T 6638-2005 行能耗。5.2 应结合地质情况和开发方案,选择经济合理的地下储气库工作压力区间,降低储气库地面注采系统能耗。5.3 结合输气管道工艺,优化注气系统工艺流程,提高压缩机人口压力。5.4 选择经济合理的注气压缩机驱动方式和原动机,降低压缩机运行能耗。5.5 地下储气库注气压缩机宜选用往复式压缩机,宜兼顾采气期的应用。 注气压缩机冷却方式宜替换?。空冷器布置应避免形成热循环。空冷器宜采用引风式,空冷器的驱动方式宜与压缩机统一5.7采出气处理和外输应充守势鹏咿魄地层压力能,通过工艺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采气集输工艺和参数。
7、5.8 当采用低温法控制采出15.9 采出气处理装置中的预冷器宜亏6 原动机的选择6.1 压缩机原动机的选型,应结合6.2 电动机应选择国家推荐的,采用高压电动机。6.3 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发-调速用的变速齿轮箱传动效率6.4 燃气轮机的选用应符合7 辅助和公用系统7.1 供配电系统设计节能要7.2 变配电设施的位置,7.3 供电电压应根据所在地长度等因素经技术经济7.4 变配电设施应合理配7.5 合理选用电气设备,提7.6 照明设计宜7.7 应根据站场热负荷分布、应采用密闭循环。7.8 供热设备的燃烧器施,降低热损失。7.9 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2 济比较后确定。宜采用直接驱动方式。当原动机
8、和压缩机转速不同时,等级以及输电线路供热方式。供热系统施应采取保温措,降低建筑物能耗。SY /T 6638-2005 附录A(规范性附录)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A.l 能耗是计算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燃料的能量和蒸汽、电力、耗能工质(各种水、压缩空气等)消耗能量的总和。A.2能耗包括装置(站、士沽综合能耗和全厂综合能耗。全厂综合能耗为直接生产能耗(各生产装置的能耗)和非直接生产能越毡截化验室、维修间、管理部门等的能耗)的总和。A.3 站、场、库装置综合锚稀的计算公式式中:Ep -装置综合能耗,MJ/ d; Er-一燃料气能耗,MJ / d; Es -蒸汽能耗,MJ / d; Ee -电力能耗,MJ/出
9、Ew -各种水能耗,MFdsE. -压缩空气能耗,Ex -其他耗能工质能Eh一一与界外交换的有A.3.1 燃料气能耗的计算A.3.2 式中:G翻一一第i种蒸汽消耗量,t/d. Ge -电力消耗量,(kV. h 1也G,;一一第i种水消耗量tcl; Gai -第i种压缩空气消耗量,时/d;Gxi一-第i种其他耗能工质消耗量,t/d或m3/d;A剑一一第i种蒸汽的能量换算指标,MJ/ t; Ae -电力的能量换算指标,MJ/ (kW. h); Awi -第i种水的能量换算指标,MJ / t; A ai -第i种压缩空气的能量换算指标,MJ /m3; + E. + Ex + Eh Axi -第i种其
10、他耗能工质的能量换算指标,MJ/t或MJ/m30. (A. 1) . (A. 2) . CA. 3) CA. 4) 川.i.(A. 5) . CA. 6) .I. . CA. 7) 3 SY IT 6638-2005 A.3.3 燃料气低发热值的计算执行GB11062。A.3.4 蒸汽、电力和各类耗能工质的能量换算指标见表A.1。当表A.1中的能量换算指标与实际出入较大时,以及未列入其他耗能工质的能量换算指标,由设计计算确定。表A.l统一规定的能量换算指标序号类别单位换算值1 电力MJ/ (kW. h) 12.6 2 新鲜水MJ/t 7. 54 3 循环水MJ/t 4.19 4 软化水MJ/t
11、 10. 5 5 除盐(软化)水MJ/t 96. 3 6 除氧水MJ/t 385 7 凝汽式汽轮机凝结水MJ/t 142 8 加热设备凝结水MJ/t 310 9 锅炉供3.5MPa级过热蒸汽MJ/t 3680 10 锅炉供2.5MPa级过热蒸汽MJ/t 3600 11 锅炉供1.0MPa级过热蒸汽MJ/t 3390 12 0.3MPa0.6MPa级过热蒸汽MJ/t 2760 13 背压式向轮机排出1.OMPa级过热蒸汽MJ/t 3180 14 背压式汽轮机排出0.3MPa级过热蒸汽MJ/t 2970 15 净化压缩空气MJ/时1. 53 16 非净化压缩空气MJ/时1. 26 A.3.5 向界
12、外供出的燃料气、蒸汽、凝结水的数量计为负值。A.3.6 向界外交换的有效热量(Eh),供热计为负值,受热计为正值。A.3.7 开工、停工、事故、消防、临时吹扫时的能耗,不予统计。A.4 输气单位周转量能耗见式(A.8)、式(A.9): 备注外购用于湿式空气冷却器用于锅炉或蒸汽发生器用于蒸汽发生器指回收有效热指回收有效热此系无热再生的指标Mo=. (A.8) q q=qvL. CA. 9) 式中:Me -输气单位周转量能耗,MJ/ (104m3 km); Ep -装置综合能耗,MJ/d; q二一输气单位周转量,(104m3 km) /d; qv一-一输气管道气体协。=101. 325kPa, T
13、o = 293K)流量,104时/d;L一-输气管道计算段的长度,kmo A.5 输气单位周转量电耗见式(A.10) : 4 式中:Me= q M二一一输气单位周转量电耗,MJ/ (104m3 km); . (A. 10) Ee -电力能耗,MJ/出q一一输气单位周转量,C1 04m3 km) /do A.6 输气单位周转量气耗见式CA.11): 式中zSY /T 6638-2005 Mf =E2.HH-HH-HH-HH- CA. 11) q M1一一一输气单位周转量气耗,MJ/ C1 04m3 km); EI一一燃料气能耗,MJ/d; q一一输气单位周转量,C1 04m3 km) /d。5 mea-的喃喃回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 6638一2005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石油工业出版社印刷厂排版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880X 1230毫米16开本3/4印张17千字印1一15002005年8月北京第1版2005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书号:155021 5861 定价:8.00元版权专有不得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