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98.8-2003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8部分 西瓜.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6000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198.8-2003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8部分 西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11 T 198.8-2003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8部分 西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11 T 198.8-2003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8部分 西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11 T 198.8-2003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8部分 西瓜.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11 T 198.8-2003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8部分 西瓜.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013888-2003 北京市地方标准DBDB11/T 198.82003代替 DB11/T 03793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 8 部分:西瓜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vegetable seed Part 8: Vatermelon 2003-07-08 发布 2003-08-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198.82003 I 前 言 DB11/T 198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分为九个部分: 第 1 部分:大白菜; 第 2 部分:甘蓝;

2、第 3 部分:花椰菜; 第 4 部分:萝卜; 第 5 部分:番茄; 第 6 部分:辣(甜)椒; 第 7 部分:黄瓜; 第 8 部分:西瓜; 第 9 部分:豆类。 本部分为 DB11/T 198 的第 8 部分。 本部分代替 DB11/T03793西瓜种子生产及品种纯度检验技术规程中的西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部分。 DB11/T03793 把生产、检验、品种写在一起,不利 于生产中使用。本次修订为 DB11/T 199.92003蔬菜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田间检验规程 第 9 部分: 西瓜与本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本部分主

3、要起草人:李季、田雷、张静慈、贾希海、律宝春、邓德江、赵山普。 本部分委托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03793。 DB11/T 198.82003 1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 8 部分 :西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瓜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生产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西瓜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4、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DB11/T 198 的本部分。 3.1 育种家种子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 3.2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良种种子。 3.3 良种 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大田生产。 4 原种繁殖 现在郊区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基本上是杂交种,常规品种少。原种(常规品种和杂交种亲本)生产用育种家种子繁殖。无育

5、种家种子时,可用单株选择“两圃”法提纯复壮生产原种。 4.1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原种 4.1.1 选好地块做好隔离 选择不重茬、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空间隔离距离要求 1000m(米)以上,小面积繁殖可用网纱、套袋、夹花等器械隔离。隔离对象是西瓜的不同品种、不同亲本的花粉。 4.1.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一般 4 月上中旬播种,采用东西向做畦,畦宽 1.2m 左右,在畦北侧东西向做垄,种子播于垄的南侧。密度一般每 667m2(一亩)1500 株1800 株。双蔓整枝,每株留一个瓜。 4.1.3 采种田管理 施足腐熟有机底肥,注意增施磷钾肥。甩蔓期及时整枝、压蔓,防止跑秧不座瓜。结瓜期要保

6、证水肥供应,后期要注意保秧、壮粒。注意防治病虫害。 4.1.4 人工辅助授粉 每天上午 711 时前, 将当日开放的雄花或前一天预先摘好的雄花的花粉均匀涂于当日开花的雌花DB11/T 198.82003 2 柱头上,然后摘去两片萼片做标记。 4.1.5 严格去杂 苗期:观察植株叶形、叶色、分枝习性、第一雌花出现节位,严格去杂。 结瓜期:观察种株生长势、座果特性和瓜形、皮色、花纹、腊粉等特性,严格去杂。 种瓜成熟期:观察植株抗性、丰产性和瓜形、皮色、花纹等特征,严格去杂。 破瓜时:观察瓜瓤颜色,籽粒形状、颜色,严格去杂。 4.1.6 采种瓜取籽 种瓜老熟时,采摘果实性状符合本品种(亲本)特征特性

7、的健康种瓜。破瓜时,还要淘汰果肉异色、有病的种瓜。把符合本品种(亲本)特征特性的种瓜混合取籽,籽瓤装入非铁器容器中不发酵或稍发酵(无籽瓜不许发酵) 。用木棒搅碎果肉,漂去杂物,捞出种子,洗净、晾干。在晾晒、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中防止机械混杂。 4.1.7 种子质量检验 按 GB/T 3543 进行检验。 4.2 单株选择“两圃”法进行提纯复壮生产原种 4.2.1 选择单株 在原种田或纯度较高的采种田中选择。苗期,根据叶形、叶色、分枝习性、第一雌花出现节位等特征,选择符合本品种(亲本)特征特性的优良单株 50 株100 株,做明显标记,分别套袋或夹花自交。结果期,对标记自交植株的座瓜节位和瓜形

8、、皮色、花纹等特征进行检验,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种瓜老熟期,观察标记自交植株抗性、丰产性和瓜形、皮色、花纹等特征,选择符合本品种(亲本)典型性状的种瓜采收。破瓜时,还要观察果肉、籽形、粒色决选。各单瓜种子单收、单晾晒、单保存。 4.2.2 株行比较鉴定 将各单瓜种子分小区种植,每 5 个10 个小区设一(原有的纯度较高的同一品种或亲本)对照。播种、管理同 4.1.14.1.3,各小区隔离自交。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结瓜期严格按照本品种或亲本典型性状检验鉴定,做详细记录。种瓜成熟时,把符合本品种或亲本特征特性,纯度达到原种标准的小区种瓜收回。破瓜取籽时,再观察瓜瓤、籽粒特征,合格小区混合留种。 4

9、.2.3 原种繁殖 同 4.1。 5 良种生产(常规品种和杂交一代品种) 良种生产包括常规品种和杂交一代种子生产。 5.1 杂交一代种子生产 5.1.1 选好地块做好隔离 同 4.1.1,但空间隔离距离要求 1000m 以上。 5.1.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同 4.1.2,但父母本要按比例播种。人工授粉的父本可少占地,一般为 1:101:15,只为取粉用可另一块地单独种植。密度每 667m2(一亩)2500 株3000 株,单蔓整枝,留一个瓜。为使母本适期授粉,要依据父母本花期特点分期播种,一般父本早播 7 天10 天。 5.1.3 制种田管理 同 4.1.3 和 4.1.5,但父母本在同一块

10、地的,授粉结束后拔除父本。 5.1.4 杂交授粉 5.1.4.1 母本去雄套袋 授粉前,结合整枝、压蔓摘除所有的雄花蕾。授粉期间,每天下午逐株检查,摘除全部雄花蕾,并埋入土中。同时把次日要开花的雌花蕾套袋或夹花隔离,并做明显标记。 DB11/T 198.82003 3 5.1.4.2 取父本花粉授粉 授粉前,对父本植株严格检查,根据植株特征特性去杂去劣。授粉前一天傍晚,采摘次日要开放的父本雄花蕾,置于干燥器内干燥或当日早晨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在上午 10 时前涂抹于母本套袋或夹花的雌花柱头上。授粉后仍然套袋或夹花,并做明显标记。 5.1.5 采收种瓜 种瓜老熟时逐一检查,先摘除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

11、的无标记或感病的瓜,然后再摘种瓜。 5.1.6 破瓜取籽 破瓜时要观察瓤色、粒形、粒色严格去杂。把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种瓜混合取籽。籽瓤装入非铁器容器中不发酵或稍发酵(无籽瓜不许发酵) 。用木棒搅碎瓜瓤,漂去杂物,捞出种子洗净,晾干。在晾晒、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中防止机械混杂。 5.1.7 种子质量检验 同 4.1.7。 5.2 常规品种良种生产 5.2.1 播种至采种瓜取籽 同 4.1.14.1.6。 5.2.2 种子质量检验 同 4.1.7。 DB11/T 198.82003 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西瓜检验项目 A.1 成株期植株 A.1.1 叶形 无缺刻(板叶) 、浅裂、中裂、

12、深裂。 A.1.2 叶色 黄绿、浅绿、绿、深绿、黄斑。 A.1.3 叶柄及叶脉色 绿、黄 A.1.4 分枝性 强:主蔓每个节都能出现侧枝,第 3 4 节后都能出现花芽。 中:主蔓每个节都能出现侧枝,第 3 4 节后有的不出现花芽。 弱:主蔓有的节不能萌发侧枝。 A.1.5 花 第一雌花节位:早、中、晚。 早熟品种:57 节出现第一雌花。 中熟品种:79 节出现第一雌花。 晚熟品种:10 节以上出现第一雌花。 A.2 果实 A.2.1 果形 扁圆、圆形、高圆形、短椭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 A.2.2 果皮 底色:白、绿白;浅黄、黄、深黄;浅绿、黄绿、绿、深绿、墨绿。 花纹:网纹、条纹、条斑是否明显,条纹数、条纹色、条斑数、条斑色。 蜡粉:有、无。 A.2.3 果肉颜色 乳白、白色、浅黄、黄、橘黄、粉红、橙红、红、深红。 A.3 熟性(播种到采收的天数) 早熟:生育期 85 天95 天。 中熟:生育期 95 天110 天。 晚熟:生育期 110 天以上。 A.4 抗病性 强、中、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