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 T 1004-2003 白银市A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杏.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6037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2 T 1004-2003 白银市A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62 T 1004-2003 白银市A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62 T 1004-2003 白银市A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62 T 1004-2003 白银市A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62 T 1004-2003 白银市A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杏.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9 BAH DB62 甘肃省地万标准DB62/丁1004-2003程见47 术技-u广生3口E口食杏色绿级An 市自以日2003-02-01发布2003-03-01实施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2/丁1004一-2003十一一口本标准白白银TJ农牧局、片肃条山集团公可、甘肃省内银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甘肃条山集团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春、TJ或信、!刮到廷、王斌。DB62/T 1004 2003 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杏生产的产地环境、产量指标、栽培技术、收获及后续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白银

2、市绿色食品杏的生产。在气候正常年份,按本标准实施,可使生产的商品杏达到A级绿色食品标准。的究有研所方后各随的其议止川时准妇川剧柑阳准寻一-泪下i的本引调捕和削刺眼词勘翩j-L其椒街川止仆的轧文准hm用标料引本i十七叫叩头有月成部日件而不注条用均不量则则引版日起质准准的TJ凡境用用准腕。环使使标剧本地药料本川版产农肥过容新品品品通内最食食食l款的的色色色丰表丰条误件绿绿绿时见划的勘文中刷境求中括比一一-I134环牛环是阴阳明时3相翻一切制阴阳刊单研盯W川川萨环1知去改否52修是331表1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杏产地景观环境指标项目指标(m)/一一/染一污一活一业生一企、一矿院一工医一2000 100

3、0 3.2 土壤条件地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层厚度O.加以上,PH值在7-8之间,总盐量在0.24%以下,并且做到集中连片,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土壤应具有良好通透性的砂壤士。3.3 灌水条件利用符合灌溉标准的地上水源或地下水源进行灌溉。3.4 环境质量符合NY/ 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3.5 危险物的管理有毒有窑的农药、除草剂、调节剂、激素等危险物应有严格管理规定,不得在田间存放。4 农药、肥料使用要求4. 1 农药使用要求严格按照NY/丁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进行。4.2 肥料使用要求严格按照NY/ 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进行。5 栽培技

4、术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措施,仍按常规农艺措施实施。DB621T 1004-2003 5. 1 栽培季节的划分5. 1. 1 定植在每年春季土壤解冻后,4月中旬进行,定植时一般采周南北行向。5. 1. 2 株行距为2m-3m至4m-5m,长方形定植,定植穴方,可在上年秋季进行,这样有利于盐碱士壤的改良和穴内土壤的热化。5.2 品种5.2.1 品种选择选择以耐早、耐寒、适应性强的山杏作时木,根系完整,生长充实,无病虫害,无创伤的优质苗木。成品苗接口在10cm以上,直径1cm,接口安全愈合,苗高100cm以上,50cm-60cm处整形带应有5个以上。5.3 栽植5.3.1 整地施肥园地要求灌排条件良

5、好,地势平扭,士层厚度在1m以上。5.3.2 栽植时间定植在每年春季解冻后4月中上旬进行。5.4 田间管理5.4.1 杏树具有两性花,白花授粉结果率低,所以建园时要设置2-3个主栽品种,品种之间具有良好的杂交亲和性,可以互为授粉树,既可按一定比例栽植方可等量栽植。主栽品种为1个种,授粉树与主栽树比例为1:4-6为宜,隔行定植。5.4.2 施肥、灌水杏树的基肥应在杏果实采摘后的8、9月份进行,宜早不宜迟,结合士壤的扩穴深翻来完成,数量要保证每亩3000kg-5000kg,施肥时将园内种植的绿肥、作物秸杆及杂草等一并施入。5.4.3 追肥杏树的追肥可分两次,一次是化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1

6、5kg。二次是果实膨大肥,在5月中旬,每亩施磷二钱15kg一30kg。方法是多穴肥,施肥点挖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施肥后及时灌水。5.4.4 叶面颐肥根据杏树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求特征进行,盛花期喷0.3%尿素+0.3%棚酸,果实膨大期喷氨基酸复合微肥,果实转色期喷0.5%的磷酸二氢饵1-2次,果实采摘后至落叶可连续多次,并逐渐加大浓度喷尿素和磷酸二氢饵,以利于恢复树势,增加营养积累。在采摘前40d内禁用任何农药化肥。5.4.5 杏因灌水杏园全年灌水5次,原则是:花前水早灌,生长发育期巧灌,冬水饱灌。具体时间为:花前水4月上旬,果实膨大水5月中旬,第二次果实转色前即6月中旬,第四次是果实采摘后7

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视天气、降雨情况而定,冬灌在10月下句。5.5 杏树的整形修剪5.5.1 树型的选择及结构特点自然园头型。干高50cm-60cm,树高3m左右,领导干上依次向上错开排列5-8个主枝,主枝上每隔30cm一50cm留侧校或大型结果枝组,一般大型枝组间距40cm-50cm,中型枝组间距30cm-40cm,小型枝织间距15cm-30cm。这种树型成型快,修剪量小,结果早,易丰产。缺点是内膛枝纽容易枯死,而致使结果部位外移。自然开心刑。干高50cm-60cm,没有中央领导干,主干着生3-5个主枝,均匀排列,主校的基角450C-500C,主枝两侧配置侧枝或大型校织,第一侧枝距主干40c

8、m-50cm,以上每隔30cm-50cm配各侧枝,主校之上视空间大小安排校组,但一般不设大型校细,避免形成背上大侧,侧枝上配备结果枝绍,间距根据其大小分别在10cm40cm之间,这种树形符合杏树臼然特性,光m奸,结果面积大,生长较强。缺点是基部主校少,早期产量低,易形成背上大枝。7 DB62/T 1004-2003 5. 5. 2 幼树及初结果期树的修剪么J树和i初结果则是杏树形成树j毡,构成骨架的主要时期,该时期杏树一般生长比较旺盛,树势较难控制,虽有大量花芽形成,但不易座果,产量较低,此时期的修剪任务是以培养骨干枝、形成树冠为主。修剪时,每年对选留的各级骨校的延长头进行适度短截,其余枝条一

9、律甩放不动,一是增加骨干枝级次,二是相应增加辅养枝,及时对徒长枝、背上枝、密生枝、交叉枝、重叠枝进行疏除或扭梢,培养成结果枝,严禁形成背上大枝,保证树冠内膛通风透光。5.5.3 盛果期杏树的修剪杏树一般在定植7a-8a后进入盛果期,此时期树势已经缓和,形成了大量的花束状结果枝,产量迅速递增,是经济效益最佳年龄时期,此期内若修剪不当,容易造成内膛及中、下部光照不足,小枝枯死,缩短了盛果期年限。修剪的重点是:保持中庸健壮的树势,维持各级骨干校的从属关系,改善冠内光照,不断调整更新技组,具体做法:一是对各级骨干校的延长枝适度短截,保持枝头的领导势力,对己趋于衰弱的枝头,从强枝处回缩,增强或维持原有势

10、力。二是对结果后衰弱的校组要及时因缩,使其更加紧凑,并促发新梢,以利更新。三是对内膛及下部的枝条相应重剪,使之不断有新梢萌发,防LC冠内光秃,结果部位外移。因是及时利用!每芽萌发的徒长枝,更新各类结果枝组,保持枝组连续结果的能力,达到连续丰产,延长盛果期年限。5. 6 杏树病虫害的防治病虫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防治方法上,力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杜绝药物残留,杜绝污染。5.6.1 杏树落叶后结合冬剪,剪除虫枝,摘除虫叶,消除园内枯枝落叶,填埋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源。5.6.2 每年三月底花芽萌动后,喷施波美度4Be-5Beo的石硫合剂,可有效防治杏球坚阶、流胶病、斑点病和越

11、冬虫害以及病菌,喷施石硫合剂要求一定均匀周到,仔细认真。5.6.3 杏树流胶病。除早春喷石硫合剂,冬季树干涂白外,重点应放在土壤的改良上,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根系生态环境,是防止流胶病的根本措施。5.6.4 生长夏季可根据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释放赤眼峰、七星瓢虫等天敌,捕食蹒类和蚓虫等害虫,对流胶病、斑点病严重的植株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花后防治一次。5. 7 采摘杏树的果实分早、中熟品种,一般从六月中旬开始陆续成熟,届时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运输的工具和路途远近,以及加工类型的需求,进行采摘,采摘时在同一株树上要先下后上,先外后内,边熟边采,严禁手摇棍打。用手轻轻摘下,一次分级,放入包装容器内,避免压伤、碰伤,严格等级标准,挑出虫果、病果,保证果品质量。同时防止折断树枝,碰掉花芽,损伤树叶而影响来年产量。5.8 杏树的其他管理5.8. 1 防霜冻晚霜是影响杏树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决定着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杏树的花期及幼果期必须做好晚霜的预防,具体措施有:提前灌水,花前复剪,霜前喷防冻液或在园内放烟等。5.8.2 树干涂白为保护树体,冬季可给树干涂白,减轻冻伤及日灼,并防治在树干粗皮下越冬的虫害,涂白剂一般常用水:生石灰:食盐:石硫合剂原液为10:3: 0.5: 0.5混合而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