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318-2011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62704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7318-2011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GB T 17318-2011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GB T 17318-2011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GB T 17318-2011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GB T 17318-2011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21 量B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GB/T 17318-2011 代替GB/T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Rules of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soybean basic seed 2011-12-30发布2012-04-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T 17318-2011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7318 1998(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与GB/T17318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

2、下:一二在术语、定义方面:1)本标准增加一条术语育种家种子breeders seed ,它定义为由育种家生产的、具备本品种特征特性、纯度达到100%的种子;2)本标准在大豆原种定义中删除了大豆原种包括原种一代和原种二代内容,而增加了由育种家提供或委托生产和.优良种性等内容。一一在大豆性状、特性描述方面:1)本标准在4.3.2.3选择标准和方法中,将病害情况改为抗病虫情况、将英型改为英形02)在4.3.3.3田间鉴评中,将株行整齐度改为株行纯度飞将有杂株的改为有分离的、将丰产性低的改为丰产性差的03)在A.1.12叶形中,删除了三角形和长圆形,增加了披针形04)增加了A.1. 13结英习性(有限

3、、亚有限、元限)和A.1. 14英熟色(灰褐、褐、深褐、黑)两条内容。5)在A.2. 2粒色中,将自黄修改为浅黄,并且增加了黄绿和暗红06)在A.2. 4粒形中,增加了扁椭圆形、长椭圆形、肾形三种类型。一-在技术标准或技术参数方面:1)本标准在4.3.3.1田间设计中,将每隔49行设l行对照中的49行改为39行02)在4.3.4.1田间设计中,结尾处增加了周围需要种植4行6行同品种的原种作为保护行一句。3)在4.3.5原种圃中,增加一项4.3.5.1田间设计,具体内容为原种圃面积依上年株系圃入选的种子量来定,原种圃四周需要种植4行6行同品种的原种作为保护行。的在A.1. 5成熟期中,将摇动时有

4、响声的株数达到50%的日期修改为摇动时有响声的株数达到70%的日期05)在A.1. 8倒伏性中,将原来的0级直立不倒改为0级1级直立不倒。的在A.2. 6虫食率中,将单株考种取100粒改为单株考种取全部粒数,而且以英文字母代替计算虫食率公式中的文字描述。7)在A.2. 7 病粒率中,修改内容与A.2. 6相同。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内蒙古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

5、人=朱保葛、陈应志、智海剑、李卫东、刘丽君、杨光宇、张万海、卢为国。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GB/T17318 19980 I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原种生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应于大豆原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7318-2011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jT 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 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z豆类GBj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6、于本文件。3. 1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 seed 由育种家生产的、具备本品种特征特性、纯度达到100%的种子。3.2 原种basic seed 由育种家提供或委托生产并保持原品种优良种性和典型性、不带检疫性病害、虫害和杂草,按照本标准生产出来的符合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4 原种生产4. 1 原种生产方法原种生产可采用三圃法或二圃法,也可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方法。4.2 隔离为了避免种子混杂,保持优良种性,原种生产田周围30m以内不得种植其他大豆品种。4.3 用三圃法生产原种4.3. 1 三圃即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4.3.2 单株选择4.3.2. 1 单株来源单株在株行圃、株系圃

7、或原种圃中选择,如元株行圃或原种圃时可建立单株选择圃,或在纯度较高1 GB/T 17318-2011 的种子田中选择。4.3.2.2 选择时期选择在花期和成熟期进行。4.3.2.3 选择标准和方法要根据本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典型性强、生长健壮、丰产性好的单株。花期根据花色、叶形、抗病虫害情况选单株,并做标记;成熟期根据株高、株型、成熟度、茸毛色、结英习性、英形、英熟色从花期入选的单株中选拔。选拔时要避开地头、地边和缺苗断垄处。4.3.2.4 选择数量根据原种需要量决定选择株数,一般每一品种每公顷需决选单株6000株7500株。4.3.2.5 室内考种及复选见附录A。入选植株首先要根据植株的单株

8、英数、粒数,选择典型性强的丰产单株,单株脱粒,然后根据籽粒整齐度、光泽度、粒形、粒色、脐色、百粒重、抗病虫情况等进行复选。决选的单株在剔除个别病虫粒后,每株一袋编号保存。4.3.3 株行圃4.3.3. 1 田间设计各株行的长度应一致,行长5mlO rn,每隔19行或39行设一对照行,对照应用同品种的原种。4.3.3.2 播种要适时将上年入选的每株种子播种1行,密度略低于大田,单粒点播,或2粒、3粒穴播,出苗后留1株。4.3.3.3 田间鉴评田间鉴评分三期进行。苗期根据幼苗长相、幼茎颜色B花期根据叶形、花色、茸毛色、抗病虫性等;成熟期根据株高、成熟度、株型、结英习性、茸毛色、英形、英熟包来鉴定品

9、种的典型性和株行的纯度。通过鉴评要淘汰不具备原品种典型性的、有分离的、丰产性差的、病虫害重的株行,并做明显标记和记载。对入选株行中个别病、劣株要及时拔除。4.3.3.4 收获收获前要清除应淘汰的株行,对入选株行要按行单收、单晾晒、单脱粒、每行装一袋,袋内外均需标签。4.3.3.5 决选见附录A。在室内要根据各株行籽粒颜色、脐色、粒形、百粒重、整齐度、病虫粒轻重和光泽度进行决选,淘汰籽粒性状不典型、不整齐、病虫粒重的株行,决选株行种子每行一袋,袋内外均需标签,妥善保管。GB/T 17318-2011 4.3.4 株系圃4.3.4. 1 田间设计株系圃面积依上年株行圃入选行种子量而定。各株系行数和

10、行长应一致,每隔9区或19区设一对照区,对照应用同品种的原种,周围需要种植4行6行同品种的原种作为保护行。4.3.4.2 播种将上年入选的株行种子每行种植1小区,单粒点播或2粒、3粒穴播出苗后留1株,密度略稀于大田。4.3.4.3 田间鉴评田间鉴评各项标准同4.3.3.3,若小区出现杂株或不典型/不整齐时,应淘汰该小区。同时要注意各株系间的一致性。4.3.4.4 收获先将淘汰区清除后对入选区单收、单晾晒、单脱粒、单装袋、单称重,袋内外均需标签。4.3.4.5 决选决选标准同4.3.3.5。入选株系的种子混合装袋,袋内外均需标签,妥善保存。4.3.5 原种圃4.3.5. 1 田间设计原种圃面积依

11、上年株系圃入选的种子量来定,原种圃四周需要种植4行6行同品种的原种作为保护行。4.3.5.2 播种将上年株系圃决选的种子适度稀植于原种田中,播种时要将播种工具清理干净,严防机械混杂。4.3.5.3 去杂去劣在苗期、花期、成熟期要根据品种典型性严格拔除杂株、病株、劣株。4.3.5.4 收获成熟时及时收获,整个原种圃混收。要单收、单运、单脱粒、专场晾晒,严防混杂。4.4 二圃法生产原种4.4. 1 二圃即株行圃、原种圃。4.4.2 二圃法生产原种方法其单株选择和原种圃做法均同4.3。株行圃除决选后将各株行种子混合保存外,其余做法同4. 3。3 G/T 17318-2011 4.5 用青种家种子直接

12、生产原种4.5. 1 种子来源由品种育成者或育成单位提供。4.5.2 生产方法由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的方法同4.3.5。4.6 田间管理4.6. 1 原种生产回应由固定的技术人员负责,并有田间观察记载,详见附录A。4.6.2 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质良好、排灌方便、不重茬、不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地块。4.6.3 各项田间管理均要根据品种的特性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种子繁殖系数,并应注意管理措施的一致性。5 种子的贮藏与检验5. 1 种子贮藏按GB/T7415标准执行。5.2 原种生产单位要搞好种子检验,并由种子检验部门根据GB/T3543(所有部分)进行复检,对符合GB 4404.

13、2规定标准的原种种子签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种子,提出处理意见。4 -GB/T 17318-20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豆原种生产调查记载标准A.1 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A. 1. 1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日/月,下同)。A. 1.2 出苗期子叶出土达50%以上的日期,即50%以上的子叶出土并离开地面的日期。A. 1.3 出苗情况分良、中、差,出苗率在90%以上为良,70%90%为中,70%以下为差。A. 1.4 开花期开花株数达50%以上的日期。A. 1.5 成熟期籽粒完全成熟,呈本品种固有颜色,粒形、粒色已不再变化,且不能用指甲刻伤,摇动时有响声的株数达到70%的日期。A. 1.6 典

14、型性分别根据下胚轴颜色、花色、叶形、茸毛色、英熟色、粒形、种皮色、脐色、子叶色、结英习性、株高、分枝、株型、熟期等观察记载品种典型性。A. 1.7 整齐度根据植株生长的繁茂程度、株高及各性状的一致性记载,分整齐和不整齐两级。A. 1.8 倒伏性根据目测群体的倒伏程度分四级:0级1级直立不倒,2级倾斜在150以内,3级倾斜在150450 ,叫级倾斜超过450。A. 1.9 病虫害记载病害、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A. 1. 10 花色白、紫。D GB/T 17318-2011 A. 1. 11 茸毛色灰、棕。A. 1. 12 叶形披针形、椭圆形、卵圆形、圆形。A. 1. 13 结英习性有限、亚有限、

15、无限。A. 1. 14 英熟色灰褐、褐、深褐、黑。A.2 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A. 2.1 百粒重从样品中随机取出100粒完整粒称重,两次重复,取平均值,以g表示,重复间相差不得超过0.5 g。A.2.2 粒色浅黄、黄、深黄、黄绿、绿、褐、暗红、黑、双色。A.2.3 种脐色白、淡黄、黄、淡褐、褐、深褐、灰、蓝、黑。A.2.4 粒形圆形、椭圆形、扁椭圆形、长椭圆形、肾形、扁圆形。A.2.5 粒光泽强、微、元。A.2.6 虫食率从未经粒选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取全部粒数,挑出虫食粒,按式(A.l)计算虫食率。式中:X1 虫食率,%;nl一一虫食粒数,单位为粒;N1一一取样粒数,单位为粒。A

16、.2.7 病粒率X1二nl/N1X 100% .( A.1 ) 从未经粒选的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取全部粒数,挑出病粒,按式(A.2)计算病粒率。6 式中zX2一病粒率,%;叫一一病粒数,单位为粒;N2一一取样粒数,单位为粒。GB/T 17318-2011 X2 =n2/N2 X 100% .( A.2 ) -FON|的hF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T 17318-2011 国由t*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印张O.75 字数15千字2012年3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12年3月第一版当酝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定价书号,155066. 1-44361 GB/T 17318-2011 打印H期:2012年3月29H 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