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pdf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6377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GB 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GB 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GB 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GB 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古籍著录规则81 bliographlcal descrlptlon ror Cblne田antlquarlanbooks UDC 016 408.4 G83792.7-87 1.1 本标准依据GB3792.1-83 (文献著录总!i!U),参考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古书) ISBD (A) ).结合我国古籍特点及著录传统制订。1. 2 本标准主要著录对象为汉语文古籍。1. 3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各类型古籍问录。E名词、术语2.1 古籍z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白写或印刷于1911年以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2.2 正书名z古籍的主要名称,包括合

2、主IJ书名。2.3 合刻书名z同一版本组合在起、没有总书名的几种书的书名。2.4 并列书名s与正书名相对照的另一种文字的书名。2.5 著者E对古籍内容的创作、整理、加工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或团体。2.6 第一著者s一部古籍具有几种不同著作方式的著者时,依他们之间的逻辑顺序居于首位的著作方式的著者。2.7 其他著者s第一著者以外的著者。2.8 附件z内容与19籍主要部分有直接联系,形式上分离于该书主要部分以外的附加材料。乱古籍著录z对被著录古籍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2.10 著录格式=著录项目在款目中的顺序、位置及其表达方式。罩著录项目1.1 书名与著者项a. 正书名b. 并

3、列书名c. 说明书名文字d. 文献类型标识符e. 第一著者f. 莫他著者3.2 版本项u 文献特殊细节项3.4 出版发行项3.5 载体形态项a.册(函)数b.图国家标准局1987-01-03发布1987-10-01实施c. 版框尺寸d. 附件3.6 !书项8. 正丛书名b. 丛书著者c. 丛书内部编号d. 附属丛书名1.7 附注项1.8 装订与获得方式项8. 装订b. 获得方式1.9 提要项3.10 排检项4 著录项目标识符与著录内容识到符4.1 著录项目标识符GB 3792.7-87 4. 1.1 本标准的各著录项目前冠以如下标识符z各大项(书名与著者项及另起段落的大项除外hz 并列书名,说

4、明书名文字、图、获得方式,/ 第一著者,不同著作方式的著者、同一著者的第二合刻告名、版框尺寸、丛书内部编号,相同著作方式的著者、书名各部分的间隔,附属丛书名,+ 附件,/ 析出文献的出处。4. 1. 2 著录项目标识符说明4. 1.2 .1 除.一占两格(不宜移行外,其他标识符均占一格。4. 1. 2.2 不进行著录的大、小项目,其标识符连同项目一并省略。4.2 著录内容识别符4.2.1 本标准采用如下著录内容识别符s( ) 中国著者时代、外国著者国别及姓名原文、版本项和载体形态顶的补充说明、丛书项,名=并列书名:说明书名文字立献类型标识符)1第一著者,莫他著者版本册函)数z阻,版框尺寸+附件

5、.-(正丛书名/丛书著者,丛书内部编号附属丛书名附注装订z获得方式提要1 .书名,II.著者,ill.主题,N.分类。注s本格式将著录项目划分为六个段落,自距告片上边1.5厘米与自左向右2.5厘米交会处开始著录书名与著者顶。各著录项目移行时均向左突出一字。每一段落第一字均与正书名齐头书写.附注顶和排检项均与前一项隔一行。一片著录不完需续片著录肘,应在丰卡片著录内容的最后.注明接下片字样,并在各片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注明本片序号和本款目的总张数,中隔/,加叫)。如(2/3)表示本款目共有三张卡片,本片为第二张。5. 1. 2 书本格式正书名=并列书1:说明书名文字文献类型标识符)/第一著者,其他著

6、者.版本.册函)数s图,版框尺寸+附件.-(正丛书名/丛书著者,丛书内部编号附属丛书名一附注.一装订:获得方式提要注z本格式将著录项目划分为两个段落。书名与著者项、版本项、载体形态项、丛书项、附注硕、装订与获得方式项均连续著录,.提要项另起段落著录,与正书名齐头书写。各著录项目移行规则与卡片格式同。5.2 综合著录格式本格式是将丛书、多卷书的各个部分集中起来著录时采用的格式。5.2.1 卡片格式GB 3792 .7-87 正艳名=井,到l书名B说明f;名宜字E芷酣曼型标泪符)1草一著者,翼地著者-!i本册函敷B图,!i握尺寸+附件.一正丛15名/丛彷蕾者,丛书内部蝙号附属丛书名附注子目1.内部

7、植号书名/著者版本2内部蝙号书名/著者腼本量订e蓝得方式撞事1. 15月,n.喜喜事田,主匾,IV.背靠。注2本格式包括对丛书、多卷书的整体著录部分和于目著录部分,后者居于前者中间。子目是附注项的一部分,先著录整体的附注,后著录于日。于日移行突出一字,内部编号与书名间空一格。各于目的版丰与整体部分致时可省略。如不一致则应分别著录。进行综合著录的古籍如是附属丛书,应著录丛书项。续片作法同5.l.1中注。5.2.2 书本格式5.2.2.1 从书名与著者项至丛书项连续著录。5.2.2.2 附注项、装订与获得方式项、提要顶和排检项分段著录(见5.2.1)05.3 分析著录格式本格式是著录古籍中的某一部

8、分时采用的格式。5.3.1 卡片格式析出题名/著者/一阳名/著者.版本.一第x-x册附注提要1 .题名In.著者,田.主题,lV.分类。注,本格式包括对析出部分和出处部分的著录,出处部分前冠11/,与前后项目l目各空行。附注项.提要项和排检项均指析出部分副主。GB 3792.7 -87 5.3.2 书本格式5.3.2.1 附注项、!Ii!要项以外的各个项目采用连续著录。5.3.2.2 附注项、提要项采用分段著录。S 著录详简级次&.1 古籍著录项目分为主要项目和选撑项目。6. 1. 1 主要项目,15名与著者项的正书名、第一著者,版本项,载体形态项,部分附注。6.1.2 选择项目z并列UJ;名

9、、说明书名文字、文献类型标识符、其他著者,丛书顷,附注项,装l丁与获得方式项,提要项,排检项。6.2 著录详简级次分为简要级次、基本级次和详细级次。6.2.1 著录主要项H为简要级次。6.2.2 著录主要项目和部分选择项目为基本级次。6.2:3 著录全部项目为详细级次。6.3 国家古籍书目采用详细级次著录,其他类型古籍目录可以根据目录性质选择著录级次。7 著录用文字7.1般用规范的繁体汉字著录。7.2 书名后的卷数、种数等用汉字数码著录,其他项目rt1的数字用阿拉伯数码著录。7.3 少数民族语文古籍参用本标准时,按其文字书写规则著录。 文献类型标识符按GB346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

10、码执行。 著录来源9.1 古籍善录的来源是被著录的古籍本身。如本身材料不足时,可参考高关材料09.2 各著录项目的主要著录来源如下g住名与著者项一一正文卷端,其次为日次、封面、序跋、版心、J;签及书中其他部分。版本项书中有关版本的文字记载及全书的版本特征、版刻风格。载体形态项、丛书项、附注项、装订与获得方式项、提要项、排检项一一全书。10 各著录项目细则10.1 书名与著者项3. 本项著录,E书名、卷数、并列I书名、说明书名文字、文献类型标识符、第著者、其他著者。b. 符号及基本结构形式正书名卷数=并列J;名z说明书名文字文献类型标识符J/第著者,其他著者10.1 .1 正书名及高关问题10.

11、1.1.1 正书名般按正文卷端所题书名著录。例1,大佛员如来密因修E了义i者菩萨万行首楞严经t卷例2,钦定大清会典则伊j一百八|卷10.1.1.2 正文各卷卷端所题名i羊简、次序不同,按第-卷所题著录,必要时在附注项说明。例:评点春秋纲目左传句解汇镜六卷卷2至卷6书名=评点春秋纲目句解左传汇镜10.1.1.3 il-:文卷端所题15名不能代表全书或未题书名时,可从主要著录来源的其他部分选择适当的iF.书名著录,并在附注项说明。例2厚德堂集验方萃编四卷书名据目录、封面题GB 3792.7 -87 10.1.1.4 主要著录来源中均未题街适当的正书名,但可由其他资料查考出时,按查考出的书名著录,加

12、(),并在附注项说明来源。10.1.1.5 主要著录来源中均未题有运当的正书名,亦未见著于其他资料,可根据书的内容、著者情况拟定ts名,加(J,并于附注项说明。10.1.1.6 书名由前后几部分组成,其间以,间隔。例s容台文集十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10.1.1.7 合刻ts名按下列各条著录za. 同一著者的合刻书名,依次著录两个,在第二个书名前加.。例z秀野草堂诗集五卷,小秀野诗集兰卷!(清)顾嗣丘撰b. 不同著者的合刻书名,分别著录两个艳名和著者,第二个合刻怡名前加.。例z周礼十八卷/(明陈深注.考工记二卷/(肩)杜牧注C. 合刻书1,超过两个,取第一个书名和著者著录,其他书名和著者依次于

13、附注项说明。10.1.1.8 正丛1;名一般按总目录所也丛书名著录。10.1.1.9 丛扫无总日录戎总吕录所题丛书名确属不当,可参照10.1.1.3和10.1.1.4的规定著录。10.1.1.10 正文卷数以书中正文所题为准,在正t5名后空格著录。例:四阳章句集注二十六卷10.1.1.11 卷次用上下、上中下、诗韵、干支、成语、六艺等作为标志,均换算为数字著录。如z上、中、下卷,著录为三卷。一卷中再分若fr卷,仍按一卷著录。10.1.1.12 卷首、卷末、补遗、附录、目录等连同它们的卷数均著录于正文卷数之后。术标卷数的可视为一举,如篇幅过少则省赂。例2王右亟集二十八卷卷首卷卷末一卷10.1.1

14、.13 原书分集(编)再分卷,应据实著录。例2会稽再山章氏家乘初集二卷,汇集六卷,正集三卜一卷10.1 .1 .14 原书分章、节、回等,应按正文所题著录。例1,红楼梦百二十回例2,点浒后传八卷四十回10.1.1.15 残书的残存卷数和卷次在附注项注明。例1,史记百三十卷缺4卷z卷1- 4 例2,新刊监本册府元龟干卷存8卷:卷249,251-254. 261 , 262 , 276 10.1.1.16 jJ文所题卷数,与目录等处所题卷数不符,又未标明原因,按正文所题卷数著录,并在附注项说明。目录标明待刻、嗣出等字样,不作缺卷处理,卷数按曰录所题著录,在附注项说明。10.1.1.17 丛书所收于

15、目的种数和总卷数按原15所题,在正丛书名后空一格著录。f目的卷数每f目书名后空一格著录。10.1.2 并列书名本顶按主要著录来源中所题顺序著录,其llJ均用=连接。例z耶稣教例言Christian customs 10.1 .3 说明书名文字本项著录书名中没布反映出的必要的年代、地区、体裁寺内容,前冠,飞节名后题在上述内容的说明文字时,照录,未题说明文字时,可自拟著录内容,并加(J GB 3792.7-87 例1:上谕条例z乾隆五十年之六十年例2会试录:光绪甲辰(30年恩科例3:顺天府志:(万历例4:王氏族谱:(新城伊tl5 :无双i昔:(画传10.1.4 文献类型标识符本项根据日录的性质决定

16、取舍,必要时直接引用GB3469-830 10.1 .5 著者及有关问题10.1.5.1 著者著录内容及顺序为2著者时代或国别、著者名称、著作方式。10.1.5.2 著者时代或国别8. 中国古代著者须著录时代,外国著者须著录国别,均加()。b. 著者时代一般以卒年为准,按下列朝代名称著录z周,春秋,战国,秦,汉,魏、蜀、吴,晋,南朝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c. 原书所题著者时代有误,按正确的时代著录。必要时可在附注项说明。d. 僧人著者须于时代名称后著录释字,同置于()中。例:(唐释)玄芙撰e. 外国著者以相应的现代国名的统一简

17、称著录。例J:(意)利玛窦(Ricci,Malteo)撰10.1 .5 个人著者名称8. 一般按卷端所题的著者姓名著录,以字号行世的著者按卷端所国的字号著录,僧尼按卷端所题的法名著录。高关情况可在附注项说明。例1: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伊tl2:匡i墨JF.俗八卷/(庸)颜师古撰例3:法苑珠林一百-二十卷/(唐草草)道宣撰例4:茂陵秋雨词二卷/(清)王锡振撰王锡振后更名王拯b. 卷端未题著者姓名,以主要著录来源中其他位置所题的著者姓名著录。卷端所题在附注项说明。c. 主要著录来源中未题著者姓名,以卷端所题的著者其他名称(包括字、号、庙号、封爵等著录。伊tl1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18、二十卷一百回/(明)笑笑生撰例2:乐道堂文钞五卷,续钞一卷/(清)恭亲王撰恭亲王名奕忻d. 主要著录来源的各部分均未题著者,可著录从其他资料中查考出的著者姓名,加()气并在附注项注明依据。无从查考,则从略。e. 少数民族著者以汉译名著录。例g燕京岁时记!(清)富察敦崇撰r. 外国著者以汉译名著录,并附注姓名原文(先著录姓,后著录名),加()。伊tl:(比)南怀仁(Verbiest,F.)撰10.1.5.4 团体著者名称 一般按主要著录来源中所题团体著者名称著录。例g农桑辑要七卷!(元)司农司撰b. 主要著录来源巾所题地方政府名称前未冠必要的地名时,应著录地名于前,并加()。GB 3792.7-

19、87 例g河南财政说明j,/ (清)C河南财政清理局编C. 主要著录来a源源F原、中所题中央各部下属各司名称前未题上级机构名称时,应著录于前,并加气CJ 例z户部陕西司丙戍年奏稿./(清)C户部陕西司编d. 书中未题著者,可按查考出的团体著者名称著录,加CJ.并在附注项注明根据。无从查考,则从略。10.1.5.5 著作方式a. 著作方式一般侬原题著录,未题时可参照以下方式选择著录。撰s著述。编将多种著作整理、编排为种书。辑s收集他人的著述或零散文字,汇集为一种书。注=对一部书的内容、文字进行解释。译,.将一种文字翻译成另一种文字。修、寨z主要指宫修桔的著作方式。主持其事为修,实际编写为慕po绘

20、:插阅、画i苦的创作。书:书法作品的创作。篆刻iJ,笠印的创作户b. 原书所题著作方式为奉教撰、奉般编等,著录时省略奉敷两字。C. 著录相同著作方式的著者一般不超过两个。超过两个时以第一人著录,并加等字,其他著者可在附注项说明。10.1.5.6 第一著者的确定 一部著作集或一部辑侠书所收为同一著者的著作时,以该著者为第一著者,以编辑者民锢侠者为其他著者。多人著作集戎多人著作辑侠tJ.以编辑者或辑侠者为第一著者。义例1,孟浩然集二卷!(唐)孟浩然撰,(唐)王土源编例2,全上古二代秦汉兰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b. 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加工的书籍,以原著者为第一著者,加工者为其他著者。例g史i己一百三

21、十卷!(汉)司吵迁撰,(南朝宋裴驯集解,(唐)司弓贞索隐,(唐)张守节正C. 原著者未题并不可考时,以已知最初加士者为第一著者,其余加工者为其他著者。例:尔雅注疏十卷!(晋)郭喋注,(宋)邢民疏d. 对原f进行重大加工,其内容己基本脱离原作而另成一书,即以加工者为第一著者。例z水经注四十卷/(北魏)邮i盖元撰e. 地方史志以编修主持人为第一著者,以实际编写人为其他著者。地方史志的增补、续修本,一般以原本的编修主持人为第一著者,以增补、续修的主持人为其他著者。如增补、续修不止一次,一般以原本主修人为第一著者,以最后一次增补、续修的主持人为其他著者,其间的增补、续修主持人必要时可说明于附注项。例1

22、,桐乡县志五卷/(清)徐秉元修.(清)仲弘道禀白iJ2,清丰县志十卷!(清)杨嫌修,(清)高俊续修f. 书法作品一般以书写者为第著者。例.道德经/(元)赵孟频书g. 一人的印谱以治印者为第著者,数人的印谱集以收藏者或选辑者为第一著者。例1,二金蝶堂印稿/(清)赵子谦篆刻例2,铁云藏印初集./(清)刘费辐10.2 版本项8. 本项著录版本。b. 符号及基本结构形式.一版本GB 3782.7-87 10.2.1 版本的著录内容及顺序为z版本年代、刻写主持者、刻格地、版本类型。10.2.2 版本年代10.2.2.1 版本年代的著录顺序为:朝代、年号、纪年、公元纪年。10.2.2.2 朝代、年号一般依

23、-!s中所题著录,纪年以干支、太岁等计算的须换算为数字纪年著录,同时附注公元纪年,并加()。例1,明嘉靖3年(1524)例2,清顺治元年(1644) 10.2.2.3 书中仅提供版本的朝代、年号,而纪年无从查考肘,以年号著录。例2清康熙10.2.2.4 书中仅提供版本的朝代初大致时期,可著录为某朝切、某朝末等。例1,明初(一般指没熙前)例2,明末(般指秦昌后)例3清初(一般指11田、康二朝)例4,清末(一般指咸、间、光、宣四朝)10.2.2.5 书中正文各部分的刊刻时间不4致时,可著录该伟刊刻的起止时间,中间用,-连接。例2明嘉清4-6年(1525-1527)王延占,ijIJ本10.2.3 刻

24、写主持者10.2.3.1 刻写主持者般依主要著录来源巾所题著录。10.2.8.2 宫署刻书著录官署名称,官署名称中未包括必要的所在地名称肘,应将所在地名称著录于前。例:明嘉靖8年(1529)南京国子监刻本10.2.3.8 私家刻书著录本家姓氏或姓名和斋室名称,确知所在地时,将所在地名称著录于前。例z清道光.4年(1824)扬州汪氏间礼堂刻本10.2.8.4 书坊刻书著录恪坊名称,确知所在地时将书坊所在地名称著录于前。伊y,清乾隆嘉庆间京都琉璃丁文盛堂京都刻本10.2.3.5 寺观集资刻书即以寺观为flJ刻主持者,著录寺观名称,并将寺观所在地名称著录于前。例s明万历25年(1597)径山兴圣万寿

25、搏寺刻本10.2.4 刻书地10.2.4.1 刻书地指-部书的实际刊刻地点,一般依书中所题著录,书中未题可省略。10.2.4.2 一部书既奋刊刻主持者又有实际刻千古者时,实际刻书者所在地即为刻书地,实际刻书者名称于附注项说明。一部书的刊刻主持者与实际刻书者同是一人或同在地时,仍需著录刻书地。例1,清嘉庆19年(1814)兰陵孙星衍金陵主Ij本金陵;tIJ文奎局刻版例2,元建安余全仲勤奋堂建安要IJ本10.2.5 主要的版本类型8. 稿本s著者亲笔写的或亲笔修改的作品原件。b. 写本2主要指宋以前各代或元以后内府组织专人或著名学者亲笔抄写的本f。如:唐人写经、明代的永乐大典队清代的四库全书b和历

26、朝实录、i普服等。C. 抄本z据某一底本抄写而成的本子。例2清光绪24年(1898)翁同和抄本d. 刻本z雕版印刷的本子。GB 3792.7-87 伊U:明天启元年(1621)马相对齐饭划本e. 影刻本=照书籍的j在版本影摹刻版印刷的本f。例3清同治10年(1871)皖南供氏晦木斋影主1乾隆间汪氏楼松书屋本f . 增刻本z在原本正文基础上增刻新内3的本h伊1:清乾隆55年(1790)鹿城曾氏依绿园刻嘉庆13年(1808)增刻本g. 重修本z将前人刻的1;版1模糊残损的部分修补更换后印成的本子。例E明嘉靖3年(524)徐焰刻万历26年(1598)金氏重修本h. 递修木=书版在长期流传l经过二次以

27、上修补后印成的本子。递修情况可从简著录。伊U:明洪武2年(1369)南京国子监刻明清递修本i. 增修本3在原书版片k增刻或更改部分正文并修补更换模糊残损的版片后印刷的本-fo例z明万历37年(1609)黄学海刻天启间增修本j . 后印本s书版刻成数十年后印刷,并在书中高明确说明的本于。例z明正统10年(1445)内府刻万历26年(1598)印本k. 活字本z用活字排版印刷的本子,各种活字本可根据制字材料的不同,著求为铜活字本、泥活字本等。例1:清道光24年(1844)扬州古微堂木活字本例2:明弘治11年(1498)华氏会通惊铜活字本I . 朱印本2书版刻成后,用红颜色印成的本子。例g明万历34

28、年(16Q6)吴氏树滋堂刻朱印本m. 蓝印本g书版刻成后,用监颜色印成的本子。伊1:明正统7年(1442)彭瞩刻蓝印本n. 套印本2将书籍每一叶中的不同内容分别刻版(或在同一块木版上)用不同颜色依次印刷而成的本子。可根据颜色的不同著录为z朱墨查印本、三色套印本、五色套印本等。例z明万历48年(1620)乌程闵齐假刻朱墨套印本O. 铃印本z以印文作为4文,用若F印章依次直接力日盖在书叶上而成的本f。p. 铅印本g清代后期用铅字印刷机印成的本子。q. 石印本z清代后期用b版印刷机印成的本-J-0 r. 影印本z清代后期以书籍的某一版本作为复制底本,用照相方法制版,机械印刷而成的本于。10.2.6

29、书中奋关刊刻的文字记载不准确(如出于后人错题或作伪等情况),按查考所得的正确结果著录,并将书上的文字和考订依据著录于附注项。10.3 文献特殊细节项本项不适合古籍著录。10.4 出版发行项本项不适合古籍著录。10.5 载体形态项a. 本项著录物质形态特征,包括册(函)数、图、版框尺寸、附件。b. 符号及基本结构形式 册(函)数z图,版框尺寸+附件10.5.1册(函)数10.5.1.1 线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书籍著录实有册数。如:1册。10.5.1.2 卷轴装书籍著录实有卷数。如:3卷。10.5.1.3 单张折叠的图籍善录实有幅数。如:5幅。10.5.1.4 散叶的书籍著录实有时数。如:

30、7叶。缺叶、增叶情况在附注项说明。10.5.1.5 函装书籍在册数后著录实有函数,加(户。匣、联装书籍同。11: 10册(2函)10.5.2图G83792.7-87 10.5.2.1 书中街冠图、插图、附图、彩阁、冠像以及地图、i件系图72,可根据编目要求,据实著录,前冠:气10.5.2.2 格中奋两种或两种以t类型的图,著录为有图。10.5.2.3 j;名rl己反映书中的插图、地图时,可省略著录。10.5.2.4 上图下文的书籍,著录为高图气并可在附注项注明1:图下文。10.5.3 板框尺、f10.5.3.1 板框尺寸前冠J。10.5.3.2 板框尺寸著录高度与广度,高度在前,广度在后,t度

31、计算以厘米为单位,写作cm,中间以x 连接。伊:17 x 12cm 10.5.3.3 扳框高度般以正文首叶上边至下边的距离为准,板框广度一般以正文首叶板心正中至左(右)边的距离为准。10.5.3.4 与本往有边栏可仿以上规定著录,无边栏可依书叶的高广著录。10.5.4 附件10.5.4.1 附件前冠+飞10.5.4.2 与图书主要部分必须结合使用的附件(包括实物附件在此著求。具有自己的题名,可以脱离图书的主要部分单独使用的附件另行单独著录,并各自在附注项注明。例:1册(1函),21xI3.5cm+牙牌(1副)10.6 丛书项a. 本项著录丛书零种所属丛书的正丛iS名、丛书著者、丛书内部编号、附

32、属丛书名。b. 符号及基本结构形式 -(正从15名/丛扫著者,丛书内部编号附属从书名)10.6.1 .tE丛书名按10.1.1.8和10.1.1.9的规定著录。10.6.2 丛的著者般可以省略,必要时按10.1.拍甘规定著录,前冠片。10.6.3 从10内部编号著录书中所题的各零种编次,前冠;。10.6.4 附属从书名按10.1.1.8和10.1.1.9的规定著录,前冠.飞10.7 附注项a. 本项对前述各项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说明。b. 本项首先著录阳籍的残存情况,其他内容依著求项目顺序著录。10.7.1 书名与著者项附注10.7.1.1 宁要著录来源巾所题的、可以和正书名交替使用的异名在此说明

33、。10. 7.1.2 本项其他需加说明的内容见10.1010.7.2 版本项附注10.7.2.1 书中残缺部分用不同版本的书叶配补,在此说明。10.7.2.2 书中题白或过录有较高价值的批点、校勘、题词、且在g等,在此片明。10.7.2.3 没有著求在版本项中的藏版地点,在此注明。10.7.2.4 书11铃有较知名的收藏家印记,在此注明。10.7.2.5 鉴定版本的特征依据,如:避讳、作伪、挖改、印书本的行款、书口形式、版框形式、主IJ二姓名、纸张等,均可在此注明。10.7.2.6 版本项其他需加说明的内容见10.2010.7.3 载体形态顷附注载体形态项需力口的说明内容见10.5010.7.

34、4 丛书项附注丛书项需加的说明内容hllO.6.10.8 装订与获得方式项a. 本项著录装订形式及获得方式。b. 符号及基本结构形式.一装订z获得方式10.8.1 装订GB 3792.7-87 装订形式依扫籍的实际情况著录,如g卷轴、册叶、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10.8.2 获得方式a. 获得方式前冠:。b. 获得方式如系购买,可著录价格,如系赠送,可著录赠字。10.9 提要项a. 本项著录内容可根据编H要求和f籍情况自由拟定,以简明扼要为原则。b. 本项须单独起段著录。10.10 排检项a. 本项为各种排检点的根查,记录书名标目,著者标13,主题标目和分类标日。b. 各种标目按何名

35、、著者、主题、分类排列,分别用1 、II、田、IV标识,一种标目有多个时,按标日的选择依据排列,并以阿拉伯数字为序。c . 作为析、目的书名、著者名称相书名与著者项或附注项中的相应名称完仓相同时,排检点可采取省略著录法,即只著录头一个字,其余以删节号略去。d. 排检点选取规则见附录A。A.l 名词、术语GB 3792.7 -87 附录A标自(补充件标曰:反映古籍内容或形式的某主要特征,决定款目性质及其在目录中的位置,提供检索途径的著录项目。款自z全部著录项目的组合。A.2 标目的类型标目l正分为书名标日、著者标目、主题标目、分类标目。A.3 标目的选择A.3.1 书?;标臼A.3.1.1 作为

36、标H的书名g正书名(包括合刻书名)、析出题名。A.3. 1.2 uJ根据需要作为标目的书名z正t.;名和析出题名以外的其他仍名。A .3.1.8脏不作为标目的书名z并列书名。A.3. 1.4 一书的书名标目数量一般不超过两个OA .3.2 著者标目A .3.2.1 作为标目的著者,对-t.;负有著作责任的著者。A .3.2.2 可根据需要作为标目的著者z校订者、插图者等。A .3.2.3 书的著者标目数量般不超过四个。A .3.2.4 中国清代及其以前的著者均须在名稍林前冠以朝代1,名v气I称,并b加日叫()。A.3.2.5 外籍著者名称前须冠以易f识别的国籍简称,并加叫()户A.3.3 主题

37、标目以被著录古籍的内容为依据。A .3.4 分类标臼以被著录古籍的内容为依据。A.4 统一标目的选择标准A .4.1 书名标目A.4.1.1 .-书有不同名称时,可选撵最为人熟知或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书的内容的书名作统一标目。A.4.1.2 书名所冠钦定、笼注、增r.插图气袖珍等字样均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作为统一标目的组成部分。A .4.2 著者标目A .4.2.1 个人著者标目A.4.2.1.1 个人著者一般以正式名称作统一标目。A.4.2.1.2 以字(号行世的著者以姓字(号)作统一标目。A.4.2.1.3 僧人著者以法名作统一标目。A.4.2.1.4 一著者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正式名称(包括姓名

38、更放)以通行的名称作统一标目。A .4.2.1 .5 无从查考著者姓名时,统一标目可照录原书所题。A.4.2.1.6 不同著者的姓名、时代均相同时,可依字、号、生卒年、籍贯的顺序,选取其中一项GB 3792.7-87 作为区分标志,著录于姓名之后,并加()。A .4.2.1 .7 外籍著者的译名先后不同,依译名表确定统一标日。A .4.2.2 团体著者标臼A.4.2.2.1 G在l体著者原则上以正式全称作统一标目。A .4.2.2.2 不同的团体著者名称、时代相同时,可I将必霎的地名著录在名称之后,并加气() A.4.3 主题标曰根据GB3860 -83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标引。A .4.4

39、分类标目根据分类法有关规定标引oA .5 参照A .5.1 参照的作用参照依作用不同分为单纯参照、相关参照、一般参照。A.5.1.1 单纯参照的作用g指引读者从不用作标目的词或号码去查找用作标目的词或号码。A .5.1.2 相关参照的作用z表爪各标目之间的联系。A .5.1.3 一艇参照的作用z说明著录规则或目录组织规则。A .5.2 参照的性质参照依性质不同分为书名参照、著者参照、主题参照、分类参照。A .&.3 参照的使用范围A.5.3.1书名标日需要表示与其他方面还存在着排检关系时,在它们之间做单纯参照。A.5.3.2 -15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书名标目时,在它们之间做相关参照。A .5.

40、3.3 一著者标H需要表示与其他方面还存在着排检关系时,在它们之间做单纯参照。A .5.3.4 一著者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主著者标曰时,在它们之间做相关参照。A .5.3.5 指引读者从目录中不用作标目的主题i司去查找用作标曰的主题词,在它们之间做单纯参照。A .5.3.6 指引读者从国录中所用的一条主题标目去参考另一条主题标目,在它们之间做相关参照。A.5.3.7 指引读者从目录中不用作标目的类名或类号去查找用作标目的类名或类号,在它们之间做单纯参照。A .5.3.8 指引读者从目录巾所用的一条分类标目去参考另一条分类标目,在它们之间做相关参照。A .5.3.9 需要说明著录规则戎目录组织规则时

41、,做一般参照。A.6 书名款目、著者款目、主题款目、分类款目的著录格式A .6.1 长片格式GB 3792.7-87 目名或著者戎主题戒类?正书名=并)iU归名.说阴阳名文字文献韭型标识符)!第一著者,其他著者.一版本分类号册(函)数z图B版框尺、t+附件.(j丛阳名l从阳著者s丛书内部编号附属丛恬?)0 附注装订g获得方式键要1 .扭名,D.著者,ill.主题s凹.分类。注:(0本格式需将标日著录于款目的第一行,并较正1i名突出-字,但分类号标日刷缅著录于款目的左侧(即目录组织号位置儿书名、著者标目与著革项目中的相应内容致时也可在该内容F划红线以示非;El 0 A.6.2 F.本格式你为斩、日的何名、著者、主题、类名置于书名与著者项上方,比正书名突出一字,分类号置于著录正文的左fj词。A.7 参照的著录格式A.7.1 单纯参照A.7.2 相关参照不用作朝、国的阅或号码见用作标国的词或号码。A.7.1 一般参照标目甲参见标目乙标目乙参见标目甲GB 8782 .7-87 。附加说明:GB 8792.7-87 项目说明文字.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乃文、曹椒文、鲍国强、薛英(以姓氏笔划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