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6693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GB 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GB 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GB 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GB 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83. 120 Q 23 . GB/T 7190.2 2008 代替GB/T7190.2 1997 l曲曰主目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oling tower 一Part 2: Large gI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oIing tower , 2008-06-30发布2009-04-01实施共量发布 GB/T 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z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z第2部分z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本部分代替GB/T7190. 2 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却塔。本部分与

2、GB/T7190.2 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 7190.2 2008 2部分z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将冷却能力的计算方法由水温降对比法改为冷却水量对比法(1997年版的A.7. 5,本版的A.7.5); 增加热力性能评价实例见附录F)。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z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

3、司、大连斯频德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良机集团、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上风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新菱(佛冈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睿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尹证、周长西、王大哲、赵j顶安、张1.)JX,、本部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一。I GB/T 7190.2 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1 范围GB/T 7190的本部分规定了大型冷却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及其他等。

4、本部分适用于冷却水流量不小于1000 m3/h的机力通风工业型冷却塔。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19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GB/T 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GB/T 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240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257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5、 3854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GB/T 8924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GB/T 13041包装容器菱镜险箱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水填料fill 将配水系统喷溅下来的热水,以装置,简称填料。3.2 film fm 能将水在填料表面最大限度地形3.3 点清式填料spIash fiII 能将水溅成细小水滴的一种填料。3.4 填料径深air enb ancing fill Iength 的一种填料。限度地增加水和空气接触面积和时间的一种塔每边的填料进出空气的二端面之间的水

6、平距离。1 GB/T 7190.2 2008 3.5 3.6 3.7 3.8 3.9 配水系统cool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位于填料顶部的水槽或管道与喷头组成的分配进塔热水的系统。头sprayer配水系统的末端组成部分。通常喷头内有一出水套管,即为喷嘴。drift eliminator 用来出塔空气所夹带水滴的一种装置。围护结构surrounding panel structure 设在冷却塔四周或两侧,主要作用是将塔内外分开的板状结构。塔的长.度lengtb of coIing tower 进风口立面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尺寸。3. 10 3. 11 冷却塔

7、的宽度width of cooling tower 与冷却塔长度垂直的塔的尺寸。热力性能曲线thermal performance curves 在直角坐标上,以-f(曲线形式表示冷却塔散热散质能力的曲线。3. 12 设计工况design working conditions 冷却塔设计的热力性能工作状态数据,包括z进塔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力、进塔空气流、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出塔水温等。3. 13 3. 14 3. 15 名义冷却流量nominal c,Iing water capacity 标准设计工况的进塔冷却水流量(m3/h). 气水比air/water ratio 进塔干空

8、气流量(kg/h)与进塔冷却水(kg/h)之比,hDJJlidity of wet air 空气的湿空气中的量(kg)和干空气质量(kg)之比,也称比湿,单位为kg/kg(DA)。3. 16 逼近度approacb 出塔水温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之差。3. 17 淋水密度water drenching density 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水平断面的水县,常以kg/(m2 h)表示。3. 18 水率drifting ratio 单位时间内从出风筒飘出的水量(kg/h)与进塔冷却水流量(kg/h)之比。2 GB/T 7190.2 2008 3. 19 声的标准测点measuring nois

9、e standard point 指距塔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圆形塔为塔的直径,矩形塔为L1.13.;A灭B(A、B为塔的长度、宽度),距水池顶1.5m高处的点。3.20 耗电比consumptive electric power ratio 冷却水1 m3/h风机配用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单位为kW/(旷/h)。4 产品分类4. 1 产品型式冷却塔根据水和空气在填料中流动方向分为两种型式z逆4.2 产品标记4.2. 1 冷却塔按生产厂商特记符号、进出水温差、冷却水名义厂一式。(体积流量和标准号进行标记。执行标准号冷却水名义流量,m3/h进出水温差,.C 制造厂商特记符号示例=表示BNS公司生产的

10、10c温差、冷却水名义流量2000m3/h,执行GB/T7190.2 2008的冷却塔标记为2BNS-10-2000 GB/T 7190.2一2008.5 求5. 1 热力性5. 1. 1 标准设计工况进塔空气干球温度。-31.5C,湿球温度r28.0.C,大气压力P9. 94XI04 Pa,进塔*温t1= 43. 0 c ,出塔水温t233.0C。5. 1.2 热力性能要求按冷却水量对比法求出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份不得小于95%。5.2 玲却塔的噪声不应超过表1值。表1规定值型式名义冷却流量QI(m3/h)标准点噪声值/dB(A)1 000Qsz,+ 7 6 5 0.4卜4

11、0.3 3 0.2 1- 2 1 1. 4 0.9 0.8 0.7 0.6 0.5 0.1 与坦国组副酣销Mm弱常蹦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8 6 4 2 通风式湿球温度飞风这3m/s-5 m1s) 圄A.1 li的求解曲线热平衡计算确定。如果热平衡百分比误差Ll1H三士5%,则为A. 7. 3 热平衡计算某组工况测试结果是否有效,应有效,否则为无效。. ( A.4 ) G,(hz h1) 1 _- .1/, X 100 Q,CW(tl tz) Ll1H 式中zA如一一热平衡百分比误差,%; G同式(A.2); Q,一一-实测的冷却水量,单位为立

12、方米每小时(m3j怡。A. 7.4 热力性能的计算方法按姑差法。A. 7. 5 可按式(A.5E .C A. 5) 可GtQ. =一一-:c x 100 Qdc Qd 式中z热力性能,%设计的冷却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Cm3jh); 的冷却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Cm3/h); ,乌龟12 c一-气水比FG同式(A.2)。A. 7. 6 A. 7.6. 1 当设计或制造单位提供设计工况参数及该塔的热力性能曲线或公式时,c的计算步骤如下za) 根据实测进塔水流量Qt和进塔空气量Gt求实测气水比tF根据实测气水比t和实测工况参数计算实测工况的特性数。:;将气水比配和特性数。:点绘在修正气水比计算

13、图上得b点,如图A.2所示,图中I为该塔设计热力性能曲线,n为冷却塔的工作特性曲线;过b点引设计热力性能曲线I的平行线皿,与工作特性曲线E相交于c点,其相应的气水比人即为所求。GB/T 7190.2 2008 。b) c) d) E E 2.0 1.5 1. 0 1.5 c 1.0 0.8 A. 7.6.2 步修正气水t计算图,没有提供该塔的热力性能曲线或公式时,人的计算图A.2当设计或制造单位仅提供设计工b1和b2两点,如图图上,取两组不同工况参数分别求出气水比,和冷却数。1.将求得的两组气水比人和冷却数。:分别点绘在修正气水比A.3所示。Q a) b) E E 2.0 1.5 llIll-

14、1.0 0.8 1. 0c 1.5 固A.3修正气水比计算固田,直线E与工作特性曲线E相交与c点,C点对应的气水比即为所13 连接b1和b2两点得求的儿.A. 7. 7 2的求解A.7.7.1 逆流式冷却塔冷却数20的c) G/T 7190.2 2008 14 用切比雪夫公式求。n式中zDn ! Cwdt 2 h了hCw6.t I 1 , 1 , 1 , 1 n一斗7十丁十丁+.( A.6 ) .( A.7 ) 6.h! kJ/kg(DA) h:! hG! . ( A. 8 ) h飞-一一在出塔水温t2经过修正以后的温度tcl条件下的饱和空气比焰,kJ/kg(DA)。tc! (C) t2十O.

15、l6.thGj-一第一个点经过修正以后的空气比焰。h! hG! kJ /kg(DA) -h!十O.16.t Cw/ 进塔空气比馆,kJ/kg(DA)。.( A.9 ) . ( A. 10 ) 6.h2 kJ /kg(DA) h飞hC2 . . . ( A. 11 ) htz一-在出塔水温t2经过修正以后的温度tc2条件下饱和空气比焰,kJ/kg(DA)。hG2 t c2 (C) t2 + O. 46.t 第二个点经过修正以后的空气比始。hG2 kJ /kg(DA) h!十0.46.tCw/. ( A. 12 ) . ( A. 13 ) 6.h3 kJ/kg(DA) F(c3 hG3 . . .

16、( A. 14 ) 儿一-在进塔水温t!经过修正以后的温度tc3条件下的饱和空气比烛,kJ/kg(DA)。hG3 K tc3 (C) t!一0.46.t正以后的空气比倍。.( A.15) hG3 kJ /kg(DA) h2一O.46.t Cw/. . .( A. 16) 热量系数,Cw6.t h2 kJ /kg(DA) = hj十7-HH-. . ( A. 17 ) K 1 _ _ _ _!: _ . . . . . . .( A. 18 ) 586一0.56仙一20)6.h4 kJ /kg(DA) F(4 hG4 . .( A. 19 ) ht4一一在进塔水温t!经过修正以后的温度tc4条件

17、下的饱和空气比烛,以J/kg(DA)。hG4 tc4 (C) t!一O.l6.t四个点经过修正以后的空气比倍。( A. 20 ) hG4 kJ /kg(DA) hz一O.1M Cw/. . . ( A. 21 ) 空气比姑值求解z式(A.22)rJ式(A.24)中zh Cg(+X(ro +Cq(). . ( A. 22 ) . X 0.662一立旦旦. .( A.23) P rp 伊-p:一0.000662p( r) 一,. . . . . ( A. 24 ) s Cg-干空气的比热,取1.005kJ/(kg. C); Cq-水蒸气的比热,取1.842 kJ/(kg C); ro一一一温度为O

18、C时水的汽化热,取2500.8,单位为千焦每千克阳/kg);p一-空气温度为0时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单位为千帕CkPa);p一-空气温度为时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单位为千帕CkPa)。GB/T 7190.2 2008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可用下式求肝Zl (kPa) 98.066 5 X 10E . ( A.25 ) 式中z103 103 . n n 1373.16 E 0.014 196 6 3. 142 305 (一一一-一一1,.)十8.21g (一一-L V) 0.002 480 4(373.16 T) T 373. 16 J -. -.0 T .( A. 26) 式中zT一一绝对温度,T273

19、.16+8。饱和空气比给宜根据求比婚公式求出zh Cgt + )( (ro十Cgt). ( A.27 ) 式中zt-饱和空气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x!-一饱和空气含湿量,用式(A.23)求解。空气的比培值及饱和空气的比给值也可借助图表求出。A.7.7.2 当实测进塔水温与设计水温不相等,且温差大于士2C时,应将测定的特性数进行水温修正后再做评价计算,修正计算公式如下zP 寸h一MO - FU O . ( A. 28 ) 式中zn.-修正后特性数5D:-实测特性数;tdl一-设计进塔水温Fttl-实测进塔水温;PO-系数,根据有关淋水填料实测值选用,元资料时取0.4。A.7.7.3 横流

20、玲却塔冷却数0日的求解一一修正系数法先按求逆流冷却塔冷却数的方法求出Dn再除以修正系数Fo。一DnH一瓦. ( A.29 ) 1. h h.、3.5式中z几=1一0.106(1一对h:.(A.30) 15 GB/T 7190.2 2008 附录B范性附录冷却塔噪声试验方法B. 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大型机力抽风冷却塔噪声的试验。B.2 仪表应用标定合格的I级声级计。B.3 副点布置应设在冷却塔进风口外,每侧2个点。测点与塔外缘距离L1. 13;互交B(A、B分别为塔的长度与宽度,距水池顶高1.5rn高处)。B.4 试验条件与要求应与热力性能和风机功率试验同步进行。自然风速4m/s以下,无雨。应排

21、及水泵等噪声的干扰。仪器不得背向声源,传声器与声源间不应有人或物遮挡。试计校准,校准精度为士1dB(A)。实测噪声比环境噪声至少高出2dB(A)。反射、电磁场后,必须对声级当实测噪声与环境噪声差10dB(A)以下时,应对其实测值进行修正,其修正值如表B.10表B.1 睡声修正值表噪声差值/dB(A)3.0 4.0-5.0 6.0-9.0 二10.0 减去的修正值凡B(A)3.0 2.0 1. 0 。B.5结取经过修正后的几个测点值作为最终测试结品。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耗电比试C. 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大型机力抽风冷却塔耗电比的试验。C.2 应用标定合格的三相功率表和互感器。功C.3 刮点布置

22、度,士2.5%。应尽量靠近电动机。当输电电缆较长时,应考虑输电沿途的电能损耗。C.4 试验条件与要求GB/T 7190.2 2008 风机、减速器和电动机运转正常。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不超过规定值。运转电流不超过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耗电比的试验与热力性能试验和噪声试验同步进行。C.5 酒量条件具备以后,用相应仪表测求电动机的输人功率和功率因数,同时测量电流电压。C.6试验结果耗电比按式CC.1)计算z式中zN. -Qt a一一耗电比,单位为千瓦每立方米小时CkW/Cm3/h);N.-实测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 Qt一一实测冷却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Cm3/h)。C C.1 )

23、17 GB/T 7190.2 2008 附录D(规范性附录)D. 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大型机力拍风冷却塔飘水率的试验。D.2 仪表及设施D.2. 1 普通计量秒表。D. 2. 2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D. 2. 3 理化试验室普通干燥设备,塑料袋,120mmX 120 mm普通滤纸,及将滤纸放到冷却塔出口定点位置的固定辅助设备。l土骑马钉币2.5与侧板框焊侧板框滤纸钢丝框绳索曲别针后卡上国.。到l二jA-A 哩的【口时间。同时全2.5钢丝框o -一变形率,%; L1-:受热前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L一一受热后试样中心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取5个试样变形率的算术平均值,

24、作为试验结果。E.2 组装块在65c水中的耐温性能试E.2.1 试样随机抽取200mmX 200 mm的三片已成型的填料片,组装成一块。共三块。E.2.2 试验步骤将以上三块试样,置于(65士。的热水中,浸泡72h后取出,目拥有无明显变形。E.3 组装块承载性能试验方法E. 3. 1 试样随机抽取1000mmX500 mmX500 mm试样一块。E. 3. 2 . ( E. 1 ) 在室温下,将填料块放在筒支支座上且填料片垂直地面,二个支座宽100mm,长600mm.填料块顶上铺满厚度10mm的木板,在木板上均布加载,分二次,每次加1470N。一小时后卸载。目测加载时和卸载后,有元明显变形、残

25、余变形及粘结点松脱现象。20 附录F(资料性附录)热力性能计算实例F. 1 设计或制造单位给出了热力性能曲线F. 1. 1 某机械抽风冷却塔的设计工况及实测工况参数如表F.1所示,性曲线E如图F.l所示表F.1 设计工况及实测工况参数表项目设计工况大气压力/kPa98.0 进塔空气干/C 30.0 进塔空气湿球温度/C27.6 进塔水流量/(m3/h)2271 进塔水温/C46.1 出塔水温/C29.5 风机轴功率/kW175.0 进塔空气流量/(kg/h)2641. 2X103 气水比1. 16 Q E I E 2.5 -一-2.0 1.5 E 1. 0 0.6 0.8 1. 0 1. 18

26、 1.5 2.0 固F.1 修正气水比计算图GB/T 7190.2 2008 的热力性能曲线1,工作特实工况I98.0 26.8 22.6 2078 40.4 26.4 157.5 F. 1.2 由实测数据经计算得实测进塔干空气流量Gt2 589.4 X 103 (kgfh)、实测气水比=1.25、实测特性数。t2. 23,根据t和(,在图F.l上点绘出b点,经过b点作热力性能曲线I的平行线m,直E与工作特性曲线E相交于c点,该点对应的气水比人=1.18即为所求的修正气水比。Qc色25望工主2194. 4(m3 /h) 1. 18 弘一GtQ 一一X100旦旦96.6%Qdc Qd 评价z该冷

27、却塔的实测冷却能力达到设计冷却能力的96.6%。21 GB/T 7190.2 2008 F.2 设计或制造单位未给出热力性能曲线F.2. 1 某机械抽风冷却塔的设计工况及实测工况参数如表F.2所示,对该塔的进行评价。表F.2设计工况及实测工况参数表项目设计工况实工况I实测工况E大气压力(kPa)99.9 100.3 100.4 进塔空气干球温度/C32.6 37.6 33.0 进塔空气湿球温度/C28.2 30.5 29.8 进塔水流量/(m3/h)4000 3980 4530 进塔水温/C43.0 42.7 42.3 出33.0 34.7 34.7 气水比0.68 0.60 特性数l. 25

28、 l. 19 F.2.2 根据设计工况参数,假定不同的气水比计算相应的冷却数。如表F.3所示,并根据假定的气水比相应的冷却数。绘制工作特性曲线II,如图丑2所示。F.3 冷却数计 0.69 0.72 0.76 0.80 0.85 。l. 43 1. 37 l. 31 l. 26 l. 22 Q E 1. 5 皿b,/, I 1. 0 0.9 0.8 0.6 0.73 O. 8 1. 0 固F.2修正气水比计算图将两组实测工况的气水比和特性数分别点绘在图F.2上,得实测工况得b1和b2两点,连接b1和b2两点得直线m,直线皿与工作特性曲线E相交于c点,C点对应的气水比c0.73. 根据公式A.5

29、计算出机由实测工况I吁ZG, Q, 3 980 X O. 68 2 706 X 103 (kg/h) Qc Gt2706 =一=一一= 3 707(rn3/h); c 0.73 G, Qc 3 707 / 1二100=?Tt100=92.7%。、唱!d22 GB/T 7190.2 2008 由工况I得zG, Q, 4 530 X O. 60 2 718 X 103 (kg/h) ; G. 2 718雹Qc=一一一3723(m3 /h); c O. 73 G, Qc nn 3 723 , , nn nn n/ TJ=去了=工三100=7丁艾文X100 93.1%。也唱Id平均值z可=92.9%评价z该冷却塔的实测冷却能力达到设计冷却能力的92.9%。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培第2部分z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7190. 2 2008 CON-N.O白FhH国。国中*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洞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1.75 字数43千字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08年11月第一版善书号:155066 1-33652 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专有侵权必究电话:(010)68533533如有印7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