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73020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GB 50547-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N:1580177.377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aa P GB 50547 - 2010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tailings embankment 2010 - 01 -18 发布2010 - 07 -01实施句qt-nv一元宁一n句-nu-EA- 。一3。-1iFhd- 咱EA-Am川1-1 号一书一定统-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eo

2、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tailings embankment GB 50547 - 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Z 0 1 0 年7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 _., 京北2010 Ili-!lit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47-2010 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

3、/32 2.5印张60千字2010年6月第1版2010年6月第1次印刷印数1-6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377 定价:13.00元r 城做飞呜革后括始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96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547-2010,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o. 3、4.3.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年一月十八日一一泊叮叮e啊啊附F字号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

4、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J124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会同其他6个有关勘察、设计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共9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察工作布置、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勘察文件编制、监测、加固与治理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管理处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

5、察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46号,邮政编码:710054 , E-mail: djbytgf126. com) ,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 卢. 主要起草人:林颂恩黄经秋郭乐群(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于行海万凯军王汉

6、强李大毛李珍英李福申刘文连沈楼燕辛利武杨书涛杨传德曾昭建董忠级喻国安主要审查人:林在贯医歪理李广信卢廷浩田文旗刘石桥任宝珍谭昌奉目次1总则(1 ) 2术语(2 ) 3 基本规定(4 ) 4 勘察工作布置(6 ) 4. 1 一般规定 1. ( 6 ) 4.2 资料搜集与工程地质测绘.J(6 ) 4. 3 勘探与取样(7 ) 4.4 原位测试与试验(9 ) 5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门口5. 1一般规定门川5. 2 静力触探试验(11) 5. 3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2) 5.4 标准贯入试验(12) 5.5 十字板剪切试验(12) 5.6 现场直剪试验(13) 5.7 波速测试门的5.8 抽水试验(

7、1 4 ) 5.9 注水试验(1 5 ) 5.10 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U们5.11 室内动力试验(1 7) 6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8) 7 勘察文件编制(22) 8监测门的8. 1 一般规定( 24) 2 .eFl?7一,.,.一一一一叫+二8.2 日常巡视 8. 3 地下水和库内水位监测 (2 4) 8.4 坝体变形监测9 加固与治理门们9.1 一般规定门川队2加固和治理(28) 9. 3 抢险治理方案U的附录A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附录B尾矿堆积坝工程地质钻探要求( 32) 附录C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方法( 3 5 ) 本规范用词说明.(36) 引用标准名录(37) 附:条文说明(

8、39)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Basic requirement . ( 4 ) 4 Arrangement for investigation ( 6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 ( 6 ) 4. 2 Data collection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 6 ) 4. 3 Exploratio丑andsampling ( 7 ) 4. 4 In-situ tests a口dlaboratory tests ( 9 ) 5 In-si

9、tu tests and laboratory tests (11) 5. 1 General req山rement(11) 5. 2 Static cone penetration test (1 1 ) 5.3 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 (1 2) 5. 4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1 2 ) 5.5 Vane shear test (1 2 ) 5. 6 In-situ shear test ( 13) 5.7 Wave velocity test 门的5.8 Pumping test (1 4 ) 5.9 Water injec

10、tion test (1 5 ) 5.10 Laboratory tests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1 6 ) 5.11 Laboratory tests of dynamic properties (1 7) 6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1 8 ) 7 . Compil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22) 8 Monitoring (24)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4) 3 8. 2 Dai

11、ly inspection ( 24) 8. 3 Monitoring of the ground water level and ponded water level (2 4) 8. 4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 ( 2 6 ) 9 Stabilization and regulation ( 28) 9.1 General requirement ( 28) 9.2 Stabilization and regulation (28) 9.3 Regulation plan for emergency . (29) Appendix A Th巳taskof ge

12、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for tailings embankment ( 3 1) Appendix B Requirement of engineering geologic dri1ling for tailings embankment ( 32) Appendix C Method of installation of pore pressure gauges ( 3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3 6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37) Addition: Explanati

13、on of provisions .( 39) 1总JHH可旧旧川1. 0.1 为在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尾矿堆积坝的勘察、评价、监测和治理。1. O. 3 尾矿堆积坝在堆筑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1. O. 4 本规范规定了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勘察、评价、监测和治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 O. 5 尾矿堆积坝的勘察、评价、监测和治理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 4 1 一-】:;,且Ye2术语2.0.1 尾矿tailings 选矿和工业生产中形成的细粒或粗粒的,采用水力输送排放,可用士的特征描述的固体物质。本规范中尾矿还包括铝土矿提取氧化铝后的固体废弃物赤泥。2.0.2 尾矿库tailings pond 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尾矿的场所。堆存赤泥的常称为堆场。2.0.3 初期坝starter dam 用土、石材料筑成的,作为堆积坝的排渗或支撑体的坝。2. 0.4 尾矿堆积坝(堆积坝)tailings embankment (embank-ment) 生产过程中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尾矿冲积堆筑而成的坝。2.0.5 尾矿坝tailings d

15、am 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构筑物,常泛指尾矿库初期坝和堆积坝的总体。2.0.6 全库容the whole reservoir capacity 尾矿坝某标高顶面、下游坡面及库底面所围的容积,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五个部分。设计最终堆积高程时的全库容称为总库容。2.0.7 沉积滩deposi ted beach 尾矿冲积形成的沉积体表层。其露出水面的部分称为干滩或干面滩。2.0.8 滩长(干滩长度)beach length 由滩顶至库内水边长的水平距离。设计最高洪水位时的滩长称作最小滩长。2.0.9 滩顶beach crest 沉积滩面与堆积坝外坡的交线,为沉积滩

16、的最高点。2.0.10 浸润线seepage line 库区内的水体向坝体下游方向渗流时,在坝体内形成的自由水位。.2.0.11 堆积高度accumulation height 尾矿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顶的高差。2.0.12 坝高height of dam 堆积坝坝顶与初期坝坝轴线处坝底的高差。达到设计最终堆积高程时的坝高称为总坝高。 3 飞.,.,.3,基本规定3.0.1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勘察(以下简称堆积坝勘察)应依据委托单位提供的勘察任务书进行。任务书的内容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3.0.2 堆积坝勘察可根据尾矿库等别确定其勘察等级。I等至E等尾矿库的堆积坝勘察等级宜定为甲级,其余可

17、定为乙级。3.0.3 尾矿库等别应根据该期的全库容和坝高按表3.O. 3-1确定,尾矿堆积坝的级别应根据尾矿库的等别按表3.O. 3-2确定。表3.O. 3-1 尾矿库等别等别全库容V(X106m3)坝高H(m)I E等库具备提高等别条件者E V二,100H二,100皿10三V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5.3.3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绘制单孔触探试验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2 分层统计触探贯人锤击数的平均值,统计时应对异常值分析原因并权衡剔除。5.4 标准贯入试验5.4.1 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性、粉性和教性尾矿。5.4.2 标准贯入试验应符合下列技

18、术要求:1 试验应提供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2 在孔壁不稳定时宜采取套管护壁或泥浆护壁的回转钻进法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应清除孔底残土再进行试验。5.4.3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绘制单孔标准贯入锤击数与深度关系的直方图或将锤击数直方图标注在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相应深度上。2 分层统计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的平均值,统计时应对异常值分析原因并权衡剔除。5.5 十字板剪切试验5.5.1 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饱和软茹性尾矿层中进行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测试。5.5.2 十字板剪切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 当尾矿堆积层中存在厚度大于0.5m的饱和软、流塑状态藉性尾

19、矿或地基中存在软土时,宜在钻孔中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其不排水抗剪强度及灵敏度。2对均质土层,十字板剪切试验点竖向间距宜为1.Om 1. 5m,同一层位测定总数不宜少于3个;对非均质或夹薄层粉性、砂性尾矿的层位,宜先做静力触探,结合土层变化,选择软站土部位进行试验。3 当试验点的深度超过10m时,应注意安装好导正系统及测试设备,拧紧接箍,消除人为与机械误差。5.5.3 十字板剪切试验整理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1 计算各试验点饱和软、流塑状态教性尾矿或坝基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灵敏度。2 根据土层条件和工程经验,对实测的十字板不排水抗剪强度进行修正。3 绘制单孔不排水峰值强度、残余

20、强度和灵敏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需要时,绘制抗剪强度与扭剪角的关系曲线。5.6 现场直剪试验5.6.1 现场直剪试验适用于尾矿层、尾矿软弱夹层的接触面、库岸基底地层的软弱结构面的剪切试验。5.6.2 现场直剪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 试验的场地应根据尾矿的沉积特征或库岸基底软弱层结构面的展布状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验。2 试验的剪切方向应与岩土体可能发生的滑动方向一致。3 每组的试验不应少于3个试验点,每一组的各试验点岩性应基本相同,试体的高度不宜小于20cm,剪切面积不宜小于0.25m2。 13 .; 4 最大正应力应大于该滑动面上最大法向压力。5.6.3 现场直剪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

21、下列内容:1 绘制剪应力与垂直应力关系曲线、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2 确定强度参数。5.7波速测试5.7.1 波速测试适用于各类尾矿堆积层及坝基各类天然土层的压缩波、剪切波的波速测定,以获得各岩土层的动力参数。5.7.2 波速测试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 波速测试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单孔法、跨孔法。2 测点宜布设在孔内地层岩性交界面处,当层厚较大时,可在层中部增加测点,测点间距宜为1.Om3. Omo 5.7.3 波速测试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1 按不同深度提出各测孔的压缩波、剪切波波速Vp、Vs;2 计算各岩土层的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和动泊松比。5.8抽水试验5.8.1 抽水试验适用于获

22、得尾矿的综合渗透系数、涌水量、影响半径及下降漏斗的形态等水文地质参数。5.8.2 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 抽水试验可根据场地条件,选择稳定流或非稳定流的试验方法。稳定流试验宜做三次降深;非稳定流试验,其出水量应保持常量。2 当水位较深、水量不大时,可选择用抽筒提水进行简易抽水试验。3 观测孔宜垂直和平行地下水流向各布条观测线,每条观测线宜布置1个3个孔。观测孔与抽水孔的距离应根据含水层的厚度、透水性能等确定。4 试验期间,应对坝体上的钻孔水位及库内水位、库坡渗水点进行静水位、动水位、恢复水位的测量。5.8.3 抽水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1 抽水试验成果应编制抽水试验综合图,内容包

23、括钻孔平面位置、钻孔柱状图、抽水钻孔结构图以及涌水量Q与时间t关系曲线Q=j(t)、水位降深S与时间t关系曲线5=j(t)、涌水量Q与降深S关系曲线Q=j(5)、单位涌水量q与降深S关系曲线q=j(5)。2 根据上述成果和水文地质条件,计算影响半径和渗透系数。5.9注水试验5.9.1试坑注水试验适用于测定尾矿层的垂直渗透系数,钻孔注水试验适用于测定尾矿土层的垂直渗透系数和水平渗透系数。5.9.2 注水试验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 当尾矿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地下水埋深大于5m时,可采用试坑注水法;对砂性尾矿宜采用单环注水法;对教性、粉性尾矿宜采用双环自流注水法。2 对地下水位以上或以下的渗透性较

24、弱的粉性、教性或砂性尾矿土宜采用钻孔降水头注水法,对地下水位以下渗透性较强的砂性尾矿、初期坝堆积层宜采用钻孔常水头注水法。5.9.3 注水试验成果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1 试坑单环法和试坑双环法的成果整理应绘制稳定流量Q与时间t关系曲线Q=j(t) ,并计算试验土层的垂直渗透系数h。2 钻孔降水头法应绘制水头高度H与初始水头高度Ho之比H/Ho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确定滞后时间已钻孔常水头法应绘制流量Q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确定稳定流量。两种方法各根据试验段的渗水方式和试验装置条件计算试验段尾矿层的水平渗透系数A、垂直渗透系数队和平均有效渗透系数儿。 15 5.10 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5.10.1

25、 颗粒分析试验应根据尾矿类别采用筛析法、沉淀法、密度计法、移液管法进行试验,分析的最小粒径应至0.002mm,并应提供平均粒径、有效粒径、不均匀系数。5.10.2 尾矿的垂直、水平渗透试验,应分别沿垂直、平行尾矿自然沉积层理的方向进行,测定尾矿的垂直渗透系数和水平渗透系数。5.10.3 土的固结试验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试验方法,并提供下列成果:1 当采用压缩模量进行沉降计算时,应进行压缩试验,最大压力应与最终坝高相适应,并提供e-p曲线及各压力段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2 当考虑土的应力历史进行沉降计算时,应进行先期固结压力试验,最大压力应满足e-lg曲线下段出现较长的直线段,提供e-lg曲线及土

26、的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与回弹指数。3 当需要进行沉降历时分析时,应进行固结系数试验,提供相关土层的固结系数。5.10.4 尾矿的三轴压缩试验应根据计算分析模型选择适用的试验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按总应力法时,应采用固结不排水剪CCU);当按有效应力法时,应采用固结不排水剪测孔压CCU),对砂性尾矿应采用固结排水剪CCD)。2 试验应采用不少于3种小主应力的,其中最大的小主应力应与拟分析的坝高的自重应力相当。3 三轴压缩试验应根据分析计算的要求提供各试验方法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强度包线,提供相应的强度指标,以及计算模型所需其他各项参数值。 16 r 5.11 室内动力试验5.11.1

27、测定尾矿的动力性质应采用振动三轴仪或共振柱。测定小应变范围内的动力特性参数宜采用共振柱试验,测定较大应变范围内的动力特性参数宜采用动三轴试验。5.11.2 砂性尾矿的动力性质试验可采用扰动土制备试样。试样制备时采用的干密度、含水率应根据不扰动样的试验成果确定。5.11.3 动力性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动强度试验的固结比宜采用1.0、1.5、2.0;最小主应力可采用100kPa、200kPa、300kPa,振动破坏周次可采用10周、20周、30周。2 测定液化应力比时,采用的最小主应力宜与可能液化层位深度的应力相适应。3 测定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时,采用的最小主应力宜与坝高相适应。4 共振柱试

28、验的围压应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宜采用50kPa、100kPa、200kPa、400kPa。5.11.4 尾矿的动力试验成果宜包括下列内容:1 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动强度、液化应力比等参数。2 动三轴试验提供动弹性模量、阻尼比与动应变的关系曲线,不同固结比和振次的动应力和动应变关系曲线,饱和土的液化应力比与振次关系曲线。3 共振柱试验提供小应变时的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 17 一一一 -;j 与6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6.0.1 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尾矿堆积坝的特点和要求进行。6. O. 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根据堆积坝的

29、勘察成果,结合尾矿的沉积规律进行概化分区,并根据工程需要选用适宜的分析计算方法。尾矿和坝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应按概化分区进行统计。6.0.3 尾矿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包括渗流稳定性分析、静力稳定性分析;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O.10g的地区还应包括动力稳定性分析和液化稳定分析。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饨的地区的5级尾矿堆积坝,当坝外坡比小于1: 4时,除尾秸土和尾粉质稀土组成的堆积物以及软弱坝基外,可不进行稳定性计算。6.0.4 坝体稳定性计算应选取不少于两个筑坝高度分别进行计算,第一计算阶段应为勘察时的已有坝高,第二计算阶段为最终设计坝高。此外,尚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其他条件下堆积

30、坝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6.0.5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分析应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选取相应的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尾矿和坝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根据计算方法和土的类别按表6.0.5选取。6.0.6 抗滑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洪水运行条件下应采用浸润线调整后的指标。2 计算参数除应考虑试验室与原位实测数据外,还应结合有关工程经验数据和通过反分析确定。表6.0.5尾矿及坝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强度计算土的类别试验方法和强度指标试样起始状态方法无事古性土固结不排水剪,Ccu、1,u固结快剪,C、总应少秸性土力法团结不排水剪,Ccu、小ul.坝体材料含水量及密度宜团结快剪,C、骨与原状样一致;教性

31、土浸润线以下应预团结不排水剪,Ccu、1,u先饱和;试验应力应与坝f曼剪,C、体实际应力一致无数性土2.坝基应采用原有效团结排水剪l,cd、骨d状土样应力法慢剪,C、教性土固结不排水剪、视tl孔压,Ccu、#cu,Cf 、1注:1少数性主指秸粒含量小于15%的尾矿;2 软弱尾教土类秸性土采用固结快剪指标时,应根据其固结程度确定;当采用十字板抗剪强度指标时,应考虑土体固结后强度的增长。6.0.7 尾矿堆积坝应进行渗流稳定分析,并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堆积坝体的浸润线及其下游可能出逸点的位置。2 计算坝体和坝基的渗流量。3 当发生坝坡或坝基浸润线出逸时,应确定渗透流量,评价产生管涌、流土的可能性

32、,评价其出逸比降以及堆积坝中不同尾矿圭层之间的渗透比降。6.0.8 渗流计算应考虑尾矿筑坝时放矿方式的影响。对1级3级堆积坝宜采用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法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渗流分析,山区尾矿库渗流分析宜进行三维有限元法计算或由模拟试验确定。对4级、5级堆积坝的渗流可根据排渗条件采用二维渗流计算方法进行近似计算或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计算。6.0.9 尾矿堆积坝的静力稳定性分析宜采用计及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法,也可采用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对1级3级堆积坝尚宜选用适宜的模型进行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法的应力应变分析。6.0.10 尾矿堆积坝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时应根据要求采用正常运行、洪水

33、运行和特殊运行三种不同条件分别计算,各种计算条件下的荷载组合应根据运行情况按表6.0.10采用。表6.0.10不同计算条件的荷载组合表6.0.11-2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瑞典圆弧法)2 4、5正常运行1. 30 1. 25 1. 20 1. 15 行一行运一运水一殊洪一特1. 20 1. 10 1. 15 1. 10 1. 05 1. 05 1. 05 1. 00 严?!1 2 3 4 5 总应力法有有正常运行有效应力法有有有总应力法有有洪水运行有效应力法有有有总应力法有有有特殊运行有效应力法有有有有6.0.12 尾矿堆积坝的动力稳定性分析可采用拟静力法进行计算,对1级3级尾矿堆积坝尚宜

34、采用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法进行动力分析6.0.13 二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坝体静力或动力的应力应变分析时,单元划分除应考虑概化尾矿分层界面外,还应结合监测成果考虑浸润线位置,荷载中还应考虑渗透压力;选择的计算模型应与试验统计模型相对应。6.0.14 尾矿的液化判别和评价可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执行。对4级、5级尾矿堆积坝的液化分析可采用一维简化动力法计算,对1级3级尾矿堆积坝可采用二维时程分析法计算。注z荷载类别表示如下.1筑坝期正常高水位的渗透压力;2坝体自重;3二坝体及坝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4最高洪水位有可能形成的稳定渗透压力;5 地震荷载。6.0.11 当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计算时,坝坡抗滑稳定

35、安全系数K不应小于表6.O. 11-1规定的数值;当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时,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不应小于表6.0.11-2规定的数值。表6.0.11-1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简化毕肖普法)2 3 4、5正常运行1. 50 1. 35 1. 30 1. 25 洪水运行特殊运行1. 30 1. 25 1. 20 1. 15 1. 20 1. 05 1. 15 1. 10 21 . 20 一:二;二,二品、7 勘察文件编制7.0.1 勘察报告应在原始资料整理、检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应做到资料齐全、论证有据、评价正确、建议合理。7.0.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和所需

36、要评价的问题进行编制,并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尾矿堆积坝的设计参数、现状条件和运行状况等。2 勘察技术要求、勘察工作实施的依据和技术标准。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4 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概况。5 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尾矿堆积层的层位分布、岩性特征、沉积规律等。施。6 初期坝、堆积体及坝基岩土的工程性能指标等。7 堆积坝水文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8 场地地震动参数。9 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10 堆积坝存在病患的分析和整治处理措施建议。11 对监测项目及监测工作的建议。12 为保障堆积坝的稳定与安全运营的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措7.0.3

37、勘察报告应附下列图表: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2 图例。3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4 工程地质剖面图。5 稳定性分析计算图表。6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7 室内试验成果图表。7. O. 4 勘察报告可根据需要附下列图表:1 区域地质图。2 综合工程地质图。3 工程地质柱状图。4 与工程有关的照片。5 各种有关的物探测试成果图表。6 其他需要的图表。7.0.5 勘察报告可根据需要附下列附件:1 工程任务委托书(或含勘察技术要求的勘察合同)。2 与工程相关的重要函电。3 与工程相关的审查报告或审查会议纪要。4 专门性试验、专题研究报告或监测报告。5 其他需要的报告及资料。7.0.6 勘察文件的文字、术语

38、、符号、数值、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3 ,- 8监测8.1一般规定8. 1. 1 为提供坝体稳定性分析、安全性评价和加固的基础资料,以及预测环境影响,应对堆积坝进行监测。8. 1. 2 监测项目和要求应根据堆积坝的规模、工程环境、运营状况确定。监测项目宜包括地下水动态监测、库内水位和坝体排渗监测、溢流监测、坝体变形监测,以及库岸不良地质监测等。8. 1. 3 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并建立监测图表记录档案,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报告。8.2日常巡视8.2.1 日常巡视应包括安全设施的运营状况,坝坡的维护和异常变形,库内水位的涨落,浸润线出逸引起的管涌,排渗流量和浑浊度变化

39、,以及影响堆积坝安全的库岸滑坡、泥石流、岩榕、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8.2.2 巡视工作宜采用现场记录、绘制草图、拍照、录像等手段进一千了。8.2.3 巡视周期可每周一次,暴雨季节或坝体出现险情时应连续监视。8.3 地下水和库内水位监测8.3.1 坝体浸润线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浸润线监测可通过布设在坝坡上的滤水管井水位进行观测。2 观测井宜沿垂直坝轴线方向的剖面布置。对于沟谷型 24 坝,宜布置3条观测剖面,短坝可于沟谷中心布设1条观测剖面。平地筑坝,可区别不同坝段,分别选择代表性剖面布设观测井。3 观测剖面应自初期坝坝趾至堆积坝坝顶,并随堆积坝加高而向上延伸。渗流水对坝外环境有

40、不良影响的地段,坝前应根据其影响范围增设观测井。4 观测井间距可按25m50m布置,并视坝体规模和渗流变化情况调整。其中初期坝坝坡、初期坝与堆积坝的结合部,以及排渗设施两侧均应布置观测井。5 观测井深度应至浸润线设计埋深以下3m5m。6 观测井宜采用清水钻孔,当采用泥浆钻进时必须采用清水洗井。井管下部渗水管长度宜为3m5m,外包无纺布和粗砂滤料,管底应封闭。7 71GB50021和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等有关标准的规定。B.4.2 在钻孔中采取I、E级尾矿和土试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尾矿、软土和砂土中采用套管护壁时,取样位置应低于套管底3倍孔径的距离。2 放置取土器前应仔细清孔,孔

41、底残留的浮土厚度不得大于 33 均有毒概酬俨一一一一取土器上端废土段长度(活塞取土器除外)。3 取土器应缓慢匀速下放,严禁冲击孔底。4 软黠性尾矿和软土宜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样,砂性尾矿和砂层宜采用重锤少击法取样。5 不得使用刃口卷折、内壁锈蚀或活塞不灵的取土器。6 取土器提出地面后,严禁敲打和水冲,应用专用工具取出试样,并立即密封和妥善存放。B.4.3 试样必须及时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填写工程名称、勘探点及试样编号、取样深度、试样等级、试样曰测定名、取样日期和取样人等内容。B.5现场编录B.5.1 钻进过程中各项深度数据均应丈量获得,累计量测允许误差为:!:5cm。B.5.2 记录必须真实及

42、时,字迹应清楚端正,钻孔按回次逐次编录,探井应边挖边进行编录,严禁事后追记或用橡皮擦改。原始记录签署必须齐全。B.5.3 各类尾矿和岩土层颜色应在天然湿度下进行描述,并应副色在前、主色在后。B; 5. 4 尾矿的岩性描述内容应符合同类天然土层的描述要求。B.5.5对尾矿层中厚度大于或等于30cm的软弱夹层应单独描述。B.5.6 所有钻孔均应按100m分段依次摆放岩芯,并对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钻孔拍摄岩芯照片,以便检查和核对原始钻探记录。B.5.7 探井描述应反映地层的平均厚度、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当地层水平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测定;当地层倾斜时,应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测定;当地层复杂或

43、工程需要时应做出井壁展示图并标出井壁方向。 34 一一一附录C孔隙水压力计埋设方法C.O.l 孔隙水压力计可采用钻孔法埋设,钻孔直径1l0mm150mm,清水钻进。如果使用泥浆护壁钻孔,当钻孔达到最终深度时必须进行清水洗孔。C.O.2 成孔后应先填入约20cm厚度的中砂,随之将最下面一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送到预定深度,再用中砂掩盖,中砂掩盖至传感器以上50cm左右,然后用教土球封堵至上一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设置深度。再填入20cm厚度中砂,开始埋设上一层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直至把不同深度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全部埋设完成,剩余孔段用秸土球封孔,并做好孔隙水压力计的接头和电缆管的安装保护。C.O.3 孔隙

44、水压力计埋设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发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 35 A丁二?言=-司-;C币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气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36 引用标准名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 E

45、一一一一一丐酣楞酣管肾功F一一- 37 _, !叫一7十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47 - 2010 条文说明一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一叫-,-制定说明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50547201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1月18日以第496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近20多年来在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勘察、监测、治理等方面的工程经验和工程事故教训,在已有的通用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工作制定了更先进、更具体的规定。为了便于广大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