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282.3-2006 仪表着陆系统(ILS) 第3部分 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7382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4282.3-2006 仪表着陆系统(ILS) 第3部分 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GB T 14282.3-2006 仪表着陆系统(ILS) 第3部分 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GB T 14282.3-2006 仪表着陆系统(ILS) 第3部分 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GB T 14282.3-2006 仪表着陆系统(ILS) 第3部分 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GB T 14282.3-2006 仪表着陆系统(ILS) 第3部分 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53.200 M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282.3-2006 代替GB/T14282.3-1993 仪表着陆系统(ILS)第3部分: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lLS)一Part 3: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ILS localizer 2006-10-10发布2007-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瘟总局也t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品叩G/T 14282.3-2006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2、 . . . . . . .11. . . . . I .田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性能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1 一般要求4. 2 发射机性能.4. 3 监控-4.4 控制与切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 5 天线-4. 6 电源84. 7 遥控和状态显示4

3、.8 ILS设备的联锁. . 4 . . . . . . . . . . I . 9 5 测试方法5. 1 测试条件-5. 2 测试用仪器、仪表和设备. . . . . . . I . . . . . . . . 9 5. 3 一般要求的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4 发射机性能5. 5 监控125. 6 控制与切换. . . . .四5. 7 天线5.8 电源四5.9 遥控和状态显示. . . . . . . . . . I . 13 5. 10 ILS设备的联锁. . . .

4、 . . . . . . . .四I G/T 14282.3-2006 目IJ GB/T 14282(仪表着陆系统(ILS)分为四个部分:-二第1部分:下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一一第2部分:下滑信标接收机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一一一第3部分: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一一第4部分:航向信标接收机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本部分为GB/T14282的第3部分,代替GB/T14282.3-1993(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本部分与GB/T14282.3-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 在格式上按照GB/T1. 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

5、定进行了修订;b) 在标准内容上,主要变化有:1)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2) 在第4章中增加了一般要求,包括航道对准的准确度、航道结构、覆盖区内的调制度和覆盖区内位移灵敏度等有关系统性能指标要求;3) 增加了载波加边带波(CSB)调制度差(DDM)的稳定性要求;的增加了CSB输出功率稳定性和SBO/CSB输出功率相对稳定性要求;5) 增加了SBO/CSB射频相位的调整范围;6) 在监控要求中增加了载波频差告警门限和单音调制度告警门限要求:7) 增加了塔台重复显示器及远程监视和维护系统;的对调制单音相位关系的要求和曲线做了修改;9) 对谐被辐射的要求做了修改;10) 对航道线调整的要求做了修改;1

6、1) 增加了ILS设备的联锁要求。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国营第七六四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许中兴、姜亚尚、费群、闰金丽、张满业、徐春玲。本部分从发布之日起代替GB/T14282. 3-19930 mM GB/T 14282.3-2006 仪表着陆系统(ILS)第3部分: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1 范围GB/T 14282的本部分规定了仪表着陆系统CILS)航向信标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本部分适用于仪表着陆系统CILS)航向信标产品。2 规括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4282的

7、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9390 导航术语KJB 13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飞行检验规范MH 2003 飞行校验规则3 术语和定义GB/T 9390和GB/T14282. 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 1 航道扇区course sector 在包含航道线的水平面内并最靠近航道绒的DDM为O.155的各点轨迹所限制的扇区。3.2 前向航道扇区front course

8、sector 位于航向信标与跑道相同一侧的航道扇区。3.3 半航道扇区half course sector 在包含航道线水平面内并最靠近航道线的DDM为0.0775的各点轨迹所限制的扇区。3.4 位移灵敏度displacement sensitivity 测得的DDM与偏离适当基准线的相应横向位穆的比率。3.5 仪表着陆系统n点ILS point n 在跑道中心线上方4m、距跑道人口向着航向信标的方向900m的一点。3.6 仪裹着陆系统E点ILS point E 在跑道中心线上方4m、距跑道终端向跑道人口方向600m的一点。l GB/T 14282.3-2006 4 性能要求4. 1 一般要求

9、4. 1. 1 通则航向信标天线系统的发射应产生一个由90Hz和150Hz单音对载披幅度调制的合成场型。该场型应产生一个在航道一侧为一种单音占优势,在另一侧为另一种单音占优势的航道扇区。当观测者在跑道进场端位于跑道中心线上面向航向信标时,其右手一侧应为150Hz单音调制占优势,左手一侧应为90Hz单音调制占优势。用于确定航向信标场型的所有水、,JD 扇区信号的航向信标天线阵中心算起。4. 1. 2 航道对准的准确度在仪表着陆系统基准数以内:道中心线的位移在下列限度4. 1. 3 极化航向信标发a) 1类辐射下1态时,在航道线上、B,tD 时,在航道线上c)田面成4. 1. 4 覆盖4. 1.

10、4. 1 覆盖航向a) 在前航b) 在前航道c) 如果提供左右d) 为0.02限DDM为区内并以与水平在误差。进场区能提供满意的覆盖,覆盖区的其余部分可减少到18. 5 km (10 n mile) ,如在中间和最后进场区内最高点的标高以上300m高度(以较高的为准),应能接收到航向信标信号;f) 在规定的距离上,向上直到从航向信标天线阵向外延伸并与地平面成7。夹角的平面,应能接收到航向信标信号,如图1c)所示。2 GB/T 14282.3-2006 航道线巨白白白46.3km 图1航向倍标覆盖示意图3 GBjT 14282.3-2006 4. 1. 4. 2 辐射场强辐射场强要求如下:a)

11、在4.l. 4. 1规定的覆盖范围内,场强不应低于40V/m(一114dBCW /m2) ; b) 1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在仪表着陆系统下滑道上和航向信标的航道扇区内,从18.5km 到包含跑道人口的水平面以上60m高度,场强不应低于90V/mC-107dBCW/m2); c) II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在仪表着陆系统下滑道上和航向信标的航道扇区内,在18.5km 处场强不应低于100V/m( -106 dB(W /m2),在包含跑道人口的水平面以上15m高度上场强不应低于200V/m(-100dB(W/m2); d) 皿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在仪表着陆系统下滑道上和航向信标的航道扇区内,在

12、18.5km 处场强不应低于100V/m(-106dB(W/m2)。在包含跑道人口的水平面以上6m的高度上场强不应低于200V/m(100dBCW/m2),从这一点到距从跑道人口300m处跑道中心线上方4m高度的一点,此后向着航向信标所在方向沿跑道长度4m高度上,场强不应低于100V/m(-106 dB(W/m2); e) 在70仰角以上,信号应尽量减低;f) 当航向信标使用双射频载波达到覆盖时,一个载波在前向航道扇区提供一个辐射场型,另一个载披在该扇区以外提供一个辐射场型,在前向航道扇区直到4.1. 4. 1所规定的覆盖限度的空间内,两载披信号强度之比不应低于10dBo对于E类设备性能的航向

13、信标,在前向航道扇区空间内,两载披信号强度之比不应低于16dB。4. 1. 5 航道结构4. 1. 5. 1 1类设备性能的航道结构I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航道线的弯曲不应大于表1所示的幅度。表1区域幅度(95%概率)从覆盖区的边缘到ILSA点O.03 1DDM 从ILSA点到ILSB点在ILSA点为O.031DDM,线性下降到ILSB点的O.015DDM从ILSB点到ILSC点O.015DDM 注:表中所涉及的幅度是当设备准确调整后,由于航道弯曲而在平均航道线上呈现的DDM。4. 1. 5. 2 II类和田类设备性能的航道结构E类和E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航道线的弯曲不应大于表2所示的幅度。

14、表2区域幅度(95%概率)从覆盖区的边缘到ILSA点O.03 1DDM 从ILSA点到ILSB点在ILSA点为O.031DDM,线性下降到ILS跤点的O.005DDM从ILSBO.005DDM 只对田类:从ILST点到ILSDO.005DDM 从ILSD在ILSD点为O.005DDM,线性增加到ILSE点的O.OlODDM注:表中所涉及的幅度是当设备准确调整后,由于航道弯曲而在平均航道线上呈现的DDM,4. 1. 6 位移灵敏度4. 1. 6. 1 位移灵敏度的额定值在半航道扇区内,仪表着陆系统基准数据点处的额定位移灵敏度应为0.00145 DDM/m,在I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不能满足规定位移

15、灵敏度的场合例外,但应调整得尽可能接近该值。GB/T 14282.3-2006 4. 1. 6. 2 位移灵敏度的窑差横向位移灵敏度应调整和保持在下列限度内1a) 1类和E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为额定值的士17%; b) m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为额定值的土10%。4. 1. 6. 3 航道扇区航道扇区不应大于6004. 1. 6. 4 覆盖区内位移灵敏度从前航道线直到航道线两边DDM为O.180的范围内,角位移和DDM的增加应为线性。从该角到航道钱两边各100范围DDM不应小于O.180。从航道线两边100-350范围DDM不应小于0.1550如需要35。以外覆盖,则在该覆盖区内的DDM不应小于

16、0.15504. 1. 7 覆盖区内的调制度和由90Hz和150日z单音调制的射频载波调制度和,在要求的覆盖区范围内不应超过60%或低于30%。4.2 发射机性能4.2. 1 载波频率4.2.1.1 航向信标的载波频率应为108MHz-lll. 975 MHz颇段内的指配频率,它与配套使用的下滑信标载波频率应按表3配对。表3单位为兆赫航向信标下滑信标航向信标下滑言标108. 10 334.70 110. 10 334.40 108. 15 334.55 110. 15 334.25 108.30 334. 10 110. 30 335.00 108.35 333.95 110.35 334.8

17、5 108.50 329.90 110.50 329.60 108.55 329. 75 110.55 329.45 108. 70 330.50 110. 70 330.20 108. 75 330.35 110. 75 330.05 108.90 329.30 110.90 330.80 108.95 329.15 110.95 330.65 109. 10 33 1. 40 11 1. 10 33 1. 70 109. 15 33 1. 25 11 l. 15 331.55 109.30 332.00 11 1. 30 332.30 109.35 33 1. 85 11l. 35 332

18、.15 109.50 332.60 11l. 50 332.90 109.55 332.45 11l. 55 332.75 109. 70 333.20 11 1. 70 333.50 109.75 333.05 11 1. 75 333.35 109.90 333.80 11 1. 90 331. 10 109.95 333.65 11 1. 95 330.95 5 GB/T 14282.3一20064.2. 1.2 对于双频航向信标,两载波所占用的额定频段应对称于指配频率,加上所有容差,两载披的频率间隔不应小于5kHz,又不应大于14kHzo两载披频率的标称值一般分别为指配频率土(4kHz

19、5 kHz)。4.2. 1. 3 载披频率容差不应大于2X10-5,4.2.2 载波调制4.2.2.1 戴波调制度单音调制度要求如下:a) 由90Hz和150Hz对射频载波调幅的额定调制度应各为20%; b) 由90Hz和150Hz每单音调制的射频载波调制度不应超出18%22%(对于I类和E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或19%21%(对于四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的限度。4.2.2.2调制单音的频率叫四叫阿凡调制单音的频率要求如下:a) 调制单音的频b) 1类和E类(1士1.5%) c) 田类设备性4.2.2.3 调制单音调制单音的谐a) 90 Hz、lb) 1lI 1土1.5%) Hz和150X (

20、1土1.0%) Hz。在同一时刻(tla) 单频I叫150 Hz成分的1) 2) A 2 1 Pl=P2=1. 唱自nu n, 0.005 0.01 0.015 0.02 0.025 圄2调制单音90Hz和150Hz的相位关系0.03 t 6 GB/T 14282.3-2006 b) 双频航向信标系统,调制每一个载设的两调制单音的相位关系除符合4.2. 2. 4a)要求外,分别调制两载波的两90Hz和两150Hz的相位也应锁定,以使解调的两90Hz和两150Hz波形在同一方向、相对于各自频率的下列相位内通过零:1) 1类和E类设各性能的航向信标为200; 2) 皿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为100。

21、4.2.2.5 其他成分的调制田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由电源频率或其谐波或其他无用成分所调制的射频载波的调制度不应大于0.5%。电掘谐披或其他无用噪音成分可能与90Hz和150Hz导航音频或其谐波相互调制而产生航道线波动,这些成分的射频载军步制霄末酋吏于4.2.2.6 CSB调制平衡的可CSB调制平衡的可调优于0.0050 DDMo 4.2.3 输出功率及输出功率应士5%。4.2.4 谐波和载波的二4.2.5 SBO/ SBO/ 4.2.6 发射发射4.2.7.1航进场方向度应在5%15信标的覆盖区内iI 1 放在最前面,4.2.7.4 在航向信标码点的持续时间应为O.1 s 个典型的点时间,

22、误差不大于土4.3 监控4. 3. 1 监控器功能以及150Hz占优),稳定性应输1!ti功率相对稳定性应优于一个为特定跑道和识别信号。其调制性关系应避免在航向等间隔)发送识别信号。电时间,点划的间隔应相当于一点的时间。当航向信标不是为飞行监控器告警门限应可调,告警后应有相应的显示,并能储存告警状态。当发生4.3.2所述的任何一种情况并持续下去时,自动监控系统应向指定的控制点发出告警,并在4.4.2规定的时间内发生下列动作之-:a) 使主用机切换到备用机或关机停止发射;b) 将导航和识别成分从载波中排除;c) 在E类和皿类设备性能存在需要降级的情况下,将设备转换到较低类别。7 GB/T 142

23、82.3-2006 4.3.2 监控器告蕾门限监控器告警门限要求如下:a) 1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在仪表着陆系统基准数据点处,平均航道线偏移跑道中心钱大于10.5 ffi; b) n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在仪表着陆系统基准数据点处,平均航道线偏移跑道中心线大于7.5 ffi; c) 四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在仪表着陆系统基准数据点处,平均航道线偏移跑道中心线大于6 ffi; d) 单频航向信标,射频输出功率下降到额定值的50%以下;e) 双频航向信标,任何一载波的射频输出功率下降到额定值的80%以下,允许下降到额定值的80%50%的除外;f) 1类和E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位移灵敏度变化超过

24、额定值的土17%; g) III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位移灵敏度变化超过额定值的土10%; h) 1类和E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由90Hz和150Hz每单音调制的射频载波调制度超出18%22%范围;i) 阻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由90Hz和150Hz每单音调制的射频载披调制度超出19%21%范围;j) x5t频航向信标,在前航道线两边各100以外所要求的覆盖范围内DDM不小于0.155;k) 双频航向倍标,两载肢的频差超过5kHz14 kHz范围时应产生告警。4.3.3 监控器故障告警当监控器本身发生故障时,应发出告警。4.4 控制与切换4. 4. 1 控制与切换功能控制和切换系统的主要功能如

25、下za) 开/关机;b) 选择主、备用机;c) 选择本地控制或遥控;d) 备用机可选择冷备份或热备份工作方式;的当监控器发出告警时,应能自动关闭主用机,开启备用机工作。若监控器仍告瞥,应能自动关机;f) 面板上应有与上述主要功能相应的指示。4.4.2 主、备用机切换时间从出现4.3. 2中任一情况到主、备用机切换后开始发射正常信号的总时间不应超过下列规定za) 1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为10的b) n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为5S; c) m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为2So 4.5 天线天线的主要性能要求如下:a) 频率范围:108MHz1l2 MHz; b) 输入阻抗:50.0.,驻波比:l.2; c

26、) 极化:水平板化。4.6 电源4. 6. 1 设备应具有交、直流两种供电方式,正常情况以交流电源供电为主。当交流电源断电后,应能不GBjT 14282.3-2006 间断地自动切换到备用直流电晾供电,在交流供电的电据中,应有过流、过压等保护电路64.6.2 设备采用的交流电掠应为单相220V士33V,45日z63Hzo 4.6.3 设备采用的备用直流电掘(电池)额定电压应为24V或48V,允许变化范围由产品规范规定。4.6.4 交流电掘应在对设备正常供电的同时,对备用直流电掘浮充屯。4.7 遥控和状态显示4. 7. 1 遥控具体要求如下:的设备在遥控状态时,利用遥控器能遥控开、关机,当监控器

27、告警时主、备用机能自动切换或关机,并有相应的状态指示;b) 可采用无线或两对以下遥控钱遥控;c) 遥控器应有交、直由两种供电方式,保证市电中断后遥控器仍能正常工作;d) 遥控线路故障后遥控器要发出声光告警,但不应影响设备正常工作。4.7.2 塔台重复显示器根据使用需要可配置塔台重复显示器,显示设备主要工作状态。4.7.3 远程监视与维护系统远程监视和维护系统,可远距离监视、存储和控制设备的主要参数。4.8 ILS设备的联锁4. 8. 1 在用两套ILS设备分别为一条跑道的两个相反方向提供服务时,应设有联锁装置,以便保证只让正在为进近方向提供服务的航向信标辐射。4. 8.2 为同一跑道的相反两端

28、或为同一机场的不同跑道提供服务的使用同一配对频率的两套ILS设备应有联锁装置,以保证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套设备发射。当从一套设备转到另一套设备发射时,应在一套设备中断发射20s以后再开启另一套设备。5 YI试方法1)5. 1 测试条件若无特妹要求,所有的测试应在下列正常条件下进行za) 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由度:150C 350C; 相对捏度:25%75%; 气压z试验场所的气压。b) 正常的电源条件交流输入电晦应为220V土4.4V , 50 Hz土0.5Hz; 直流电掘电压应为24V土0.48V或48V土0.96V o 5.2 测试用仪器、仪表和设备所用测试仪器、仪表和设备的精度一般应比被割试

29、指标精度高一个数量级,具体要求可由产品规范规定。5.3 一般要求的测i式使用机载专用设备按KJB13或MH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飞行校验。5.4 发射机性能5. 4. 1 载波频率测试系统图(见图3),用数字式频率计测量设备连续工作也内的载波频率的最高和最低值,按公1)本章所推荐的为常用的测试方法,随着测试仪器、仪表的更新,不排除使用其他方法测试。9 GB/T 14282.3-2006 式(1)、公式(2)计算载披频率误差Dco对于双频航向信标,要分别测量两个载波的最高和最低频率,然后分别计算两载波的频率误差。航向信标设备式中:Dc一一载波频f.-航向信fcmax-实测最fc min一一-实跚

30、最5.4.2 载波调制5.4.2.1 载波调制度测试系统图(见图3制度。5.4.2.2 调制单音的频率测试系统图(见图3),用5.4.2.3 调制单音的谐波成分通过式功率计测试系统图(见图3),用失真度测形分析仪测量90Hz及其二次谐披成分。5.4.2.4 调制单青的相位关系5.4.2.4.1 单频航向信标两调制单音的相攸关系定向梢合楞50.n同粮负载频率计调幅度仪或ILS专用测试仪频率计50.n同轴负载. . . . 仙.( 2 ) 和150Hz的谐波失真,用披测试系统图(见图3),用示设器测量90Hz和150Hz合成波形(披形如图4、图5)的Pj和P2值。对于I类和E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P

31、z/Pj应大于0.903;对于囚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PdPj应大于0.95105.4.2.4.2 现频航向信标调制单音的相位关系调制每一载波的90Hz和150Hz两调制单音相位关系的测试方法与5.4.2.4.1相同;分别调制两个载披的两个90Hz之间和两个150Hz之间的相位,可直接用双迹示波器测量。GB/T 14282.3-2006 A 1 A 2 。-0.5 一10.005 圄A 1 。.5。0.5 A 2 l 。nu n, 0.02 0.03 t 0.005 0.01 0.015 0.025 圄5m类设备性能航向信标的90Hz和150Hz的相位锁定范围11 GB/T 14282.3-20

32、06 5.4.2.5 其他成分的调制测试系统图(见图3),将90Hz和150Hz调制单音信号及1020 Hz识别信号去掉后,用调幅度仪酣量其他成分的调制度。5.4.2.6 CSB调制平衡的可调范围以及DDM稳定性测试系统国(见图3),用ILS专用测试仪检查设备连续工作2h以内的DDM稳定性;然后调节调制平衡控制器检查DDM的变化范围。5.4.3 输出功率及其稳定性测试系统图(见图3),将CSB、SBO发射机的输出功率调至额定值,用通过式功率计测量输出功事以及连续工作2h输出功率的变化,记录变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按公式(3)、公式(4)计算CSB输出功率辑、宽性D册,按公式(5)、公式(的计算S

33、BO/CSB输出功率相对稳定性DSBO/臼BoPmax -Pn. _., , 0.1 Dm=王一x 100% Pm;n - P DCSB =一节;X100%式中:DCSB一一CSB输出功率稳定性;Pmax一一实削CSB输出功率的最大值,单位为瓦(W);Pmin一一实测CSB输出功率的最小值,单位为瓦(W); Pn一-CSB输出功率额定值,单位为瓦(W)oD Amx-An)寸00%SBO/CSB =一一二一一-;x.lVU/O Amn -A DSB01四=互了x 100% 式中zDSBO/CSB一-SBO/CSB输出功率相对稳定性;Amax-._-同一时间的SBO/CSB输出功率比的最大值;Am

34、in-一一同一时间的SBO/CSB输出功率比的最小值;An-SBO/CSB输出功率额定值之比。5.4.4 谐波和杂散成分( 3 ) . ( 4 ) . ( 5 ) ( 6 ) 测试系统图(见图白,将CSB发射机的输出功率调至额定值,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载波的二次、三次谐世以及载波上、下10MHz以内的杂散成分。5. 4. 5 SBO/CSB射颇相位的调整范围SBO/CSB射颜相位调整范围的测试方法由产品规程规定。5.4.6 识别信号测试系统图见图3),用颇率计测量识别信号频率;用调幅度仪或ILS专用测试仪测量识别信号调制度。用示波器测量电码的点、划、间隔时间及重复周期目5.5 监控5.5. 1 监

35、控器告菁门限测试系统图(见固的,用ILS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作为设备监控器的输入信号,按4.3. 2各杂的要求分别检查告警门限。在测量各参数告警门限以前,应将ILS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调整到各参数的额定值,将监控器校正,然后再进行告警门限检查。对于JS.颇航向信标,人为改变一个载波的频率直至监控器发出告瞥,检查监控器是否在规定的频盏范围产生告誓。GB/T 14282.3-2006 |m信号发生器卜寸航向信标设备|图6监控特性测试系统固5.5.2 监控器故障告瞥监控器故障告警的检查方法由产品规范规定。5.6 控制与切换5. 6. 1 控制与切换功能搜4.4.1的要求检查设备的控制和切换功能。5.6.2

36、主、备用机切换时间在检查5.5. 1监控器告警门限的同时,用秒表测量从ILS信号发生器给出告警状态信号到监控器产生告警,主用机切换至备用机正常工作的总时间。5. 7 天线测试系统图(见图7),天线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在测试架上,振子离地高度不应低于1.8 m,在天线前方至少50m和天线左右至少20m范围内应无障碍物和反射物,测试仪表和工作人员都应在天线后面2m以外的地方。将网络分析仪的扫描范围定在108MHz1l2 MHz,测量天线的输入驻波比。|阳分析仪卜图7天结特性测试系统圈5.8 电源电掘性能的测试方法由产品规范规定。5.9 遥控和状态显示5. 9. 1 遥控功能检查遥控功能的检查方法由产品

37、规范规定。5.9.2 塔台重复显示器塔台重复显示器的测试方法由产品规范规定。5.9.3 远程监视和维护系统远程监视与维护系统的检测方法由产品规范规定。5. 10 ILS设备的联锁ILS设备的联锁测试方法由产品规范规定。OON|的.NN立问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仪表着陆系统(lLS)第3部分:航向信标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14282.3-2006 国白快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争夺印张1.25 字数30千字2007年2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07年2月第一版定价13.00元铃书号:155066 1-27688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G8fT 14282.3由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