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T 1857.5-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 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8051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 T 1857.5-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 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NY T 1857.5-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 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NY T 1857.5-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 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NY T 1857.5-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 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NY T 1857.5-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 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04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857.5-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Rules for evaluation of cucumber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 Part 5 : Rule for evaluation of cucumber for resistance to cucumber scab 20.10-05-20发布2010-09-07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1857.5-2010 前NY/T 1857-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

2、技术规程为系列标准,共8部分:第1部分:黄瓜抗霜霉病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黄瓜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程;第3部分:黄瓜抗枯萎病鉴定技术规程;一第4部分z黄瓜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一一第6部分z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第7部分z黄J1l抗黄瓜花叶病毒病鉴定技术规程;第8部分z黄瓜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本部分为.NY/T1857-2010的第5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宇红、谢丙炎、冯兰香、杨翠荣、龚慧芝。I 1 范围黄瓜主要

3、病富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NY/T 1857.5一2010本部分规定了黄瓜抗黑星病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接种体制备、鉴定条件及试验设计、接种、病情调查、抗病性评价和鉴定记载表格。本部分适用于各种黄瓜资源对黄瓜黑星病抗性的室内鉴定及评价。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2. 1 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2.2 抗病性鉴定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四istance通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定植物对特定病害的抵抗水平。2.3 抗性评价evaluation of resi

4、stauce levels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4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2.5 人工接种artificial inoculation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置于植物体适当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2.6 病情级别dise国erating scale 人为定最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2. 7 病原分离物pathogenic isolate 采用人工方法从植物发病部位分离获得的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培养的病原物。2. 8 培养基culture medium 可以使病原物生长的自然或人工

5、配制的基质。2.9 接种体inoculnm 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物或病原物的一部分。2.10 1 NY/T 1857.5-2010 2. 11 2 12 接种悬浮液inoculum suspension 用于接种的含有定量接种体的液体。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 1) 通过对植物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黄瓜黑星病Cncumber scab 由瓜疮咖枝抱霉(Clados户onumcu口merinumEll. et Arthur l所引起的可为害叶片、茎蔓、卷须和瓜条,产生暗绿色、圆形或菱形病斑的黄瓜病害。3 接种体制备3. 1 病

6、原物分离从发病植株叶片、茎蔓或病果的典型病斑上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黑星病病原物。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瓜疮痴枝J包霉Clados户oriumcucumerinum Ell. et Arthur后,通过单于自分离进行分离物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后,保存备用。3. 2 接种体繁殖和保存在接种前需要进行病原物接种体的繁殖。常用的繁殖方法为:将黄瓜黑星病菌接种子PDA斜面培养基上生长7d左右,用少量元菌水冲洗斜面培养基上的分生于包子,倒于培养皿中的PDA平板培养基上,轻轻摇动,使之散布均匀,然后将其置于20C恒温培养箱内培养5d7 d,加入适量元菌水后,刮取PDA平板培养基上的黑绿色霉层,两层纱布过滤,

7、滤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稀释至接种浓度。将黄瓜黑星病菌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0C恒温培养箱内培养5d7 d,置1C2C冰箱内保存,可存活28年。4 室内抗性鉴定4. 1 鉴定室设置人工接种鉴定室应具备人工调节温度、湿度及光照的条件,使人工接种后具备良好的发病环境。4. 2 鉴定对照晶种鉴定时设中农13号黄瓜为抗病对照品种,津杂4号黄瓜为感病对照品种。4. 3 鉴定设计鉴定材料随机或顺序排列,每份材料重复3次,每重复10株苗。4. 4 鉴定材料育苗鉴定材料种子经5%次氯酸纳溶液浸种10min后,用清水冲洗,放入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然后于恒温培养箱中28C催芽。待胚根长至O.5cm时,将其播

8、于装有播种基质的塑料育苗钵内。育苗基质为草炭、挺石和菜回土(2 1 1),基质经高温蒸汽灭菌(134C,30 minl。在20C25C的日光温室内育苗,幼苗应生长健壮、一致。4. 5 接种4.5. 1 接种期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接种期为1片真叶期。4.5.2 接种浓度约2X106抱子/mL4.5.3 接种方法接种采用喷雾接种法。用小型手持喷雾器将接种液均匀地喷于叶的正、反面至有水滴流出为止。2 NY/T 1857.5-2010 4.6 接种后管理接种后将植株置于鉴定室内黑暗保湿(RH为100%)24h,以后白天RH大于60%,夜晚RH大于85%,接种期间温度控制在200C230C范围内。5 病情

9、调查5 1 调查时间病情调查于接种后7d10 d进行。5.2 调查方法调查每份鉴定材料接种株发病情况,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调查,记载病情级别,计算出病情指数(DI)。病情指数按公式(1)计算z); (s X n) DI=主土一一X100 . (1) NXS 式中zDI 病情指数;一各病情级别代表数值;n各病情级别病株(叶)数;N一一-调查总株(P十)数;S 最高病情级别代表值。5 3 病情分级室内病情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0表1黄瓜黑星病病情级别划分病情级别症状描述。元症状1 叶片上有零星病斑,茎上无病斑2 叶柄缝缩,叶上有零星病斑,主主有小病斑3 叶柄鳞缩,心叶凋萎,茎上病斑

10、微F陷4 心叶干枯,茎上病斑下陷,或叶片折断5 叶柄、叶片全部凋萎枯死6 抗性评价6 1 鉴定有效性判别当感病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CDI4日,该批次抗黑星病鉴定视为有效。6.2 抗性评价标准依据鉴定材料的发病程度(病情指数)确定其对黑星病的抗性水平,划分标准见表2。表2黄瓜对黑星病抗性评价标准病情指数抗性评价O65 高感(HS)3 NY/T 1857.5-2010 7 鉴定记载表格黄瓜抗黑星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表3,表3黄瓜抗黑星病鉴定结果记载表病情级别抗性评价|编号品种名称来源病情指数。级1级2级3级4级5级1.播种日期32.接种日期z3.接种生育期24接种病原菌分离物编号:5生理小种

11、类型26.调查日期2鉴定技术负责人(签字k4 NY/T 1857.5-20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黄瓜黑星病病原菌和生理小种A.1 学名瓜疮航校于包霉CClados户。iumcucumerinum EIL et Arthur)。A.2 形态描述菌丝白色至灰色,具隔膜。分生于包子梗细长,丛生,褐色或淡褐色,形成合轴分枝,大小160m520mX4m5.5m分生抱子近梭形或长梭形,单生或串生,有O2个隔膜,淡褐色。单胞,分生于包子大小11.5m17. 8mX4m5m,双胞,19.5卢n24.5 /L皿X4.5m5.5m。分生于包子与分生抱子梗间的细胞往往可脱落、萌发而生成菌丝,较于包子略大,1至多胞。对于黄瓜黑星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苗则彦等认为,黄瓜黑星病菌具有较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且初步认为该病菌可能存在23个生理小种。该研究结果还有待于筛选出一套鉴别寄主后加以验证。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NY农业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