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SH3505-1999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in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1999-04-15发布1999-09-01实施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in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SH3505一1999主编单位z中国石化集团第五建设公司主编部门z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批准部门g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北京
2、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文件国石化政发(l999)150号关于批准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10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的通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z根据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工程建设标准项目计划,你单位组织完成的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10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草案,业经我局批准,现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为z强制性标准z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 SH3507-1999 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盯507-87)2 SH3063-1999 石泊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代替SH3063-94) 3 SH3094-1999 石油化工排雨水明沟设计规范代替S盯1068-84)
3、4 SH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代替SHJ7-88)5 SH3521-1999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代替SHJ521-91)6 SH3531-1999 隔热酣磨混凝土衬里技术规范代替SH3531-94)7 SH3034-1999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代替SHJ34-91)8 SH3004-1999 石油化工来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代替SHJ4-88)9 SH3093-1999 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代替SHJ1070-86)10 SH3505-1999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代替SHJ505-87)以上标准自1999年9月1日起实施,被代替的标
4、准同时废止。国家石泊和化学工业局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五日前吕本规程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对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J 505-87 进行修订而成。本规程分为四篇,四十四章,六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z1、将规程名称改为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2、本规程的结构改为通用规定、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施工测量与理化检验四篇,各篇的章节作了相应调整:趴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大检修n; 4、取消了原通用规定中的打锤作业; 趴在建筑工程中增加了静态爆破方面的内容:趴在安装工程中,将工种作业改为专业作业,取消了隶作业:7、对施工测量与理化检验中y源的管理、使用、运输、故障排除
5、等防护内容作了补充、修订。在修订过程中,针对原规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征求了施工、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程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我公司的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z通讯地址E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康乐路35号邮政编码:730060 本规程的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z中国石化集团第五建设公司主要起草人z李明忠总目次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通用规定SH3505. 1一1999.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工
6、程SH3505. 2-1999. 67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工程SH3505. 3 -1999 . . . . . . . . . . 119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施工测量与理化检验SH3505.4-1999 . . . 169 用词说明. . . 184 附条文说明. . . . . 185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H3505.4-1999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施工测量与理化检验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in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7、 and physicochemical tests) 1999-04-15发布1999-09-01实施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目次1 施工测量. . . . . . . . . . 173 2 化学分析. . 174 3 物理性能试验. . 177 4 无损检测. . . 179 4.1 超声检测. . . 179 4.2 磁粉检测. . . 179 4.3 渗透检测. 179 4.4 射线捡测. . 180 5 暗室作业. . . . . . . . . . 183 1施工测量1. O. 1 进行地面测量时,要注意脚下地面是否平坦、有无洞穴、沟、坑、杂草、灌木、铁丝、木桩、器材等障碍物。1
8、. O. 2 穿越铁路、公路进行测量前,应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1. O. 3 在冰冻地面行走或架设仪器时,应采取防滑措施。1. O. 4 在基坑、基槽里测量时,应防止塌方。1. O. 5 在楼、屋面上测量时,应防止高处坠落。1. O. 6 仪器应装箱上锁,提环、背带、背架应牢固可靠.1. O. 7 在现场连同三脚架一起搬运仪器时,严禁平扛、拖抱,防止仪器与脚手架、门框、管架、设备、钢丝绳、树木等物体相碰、相挂。1. O. 8 测量距离时,钢卷尺不得与电线、电缆相碰。1. O. 9 线坠用线应结实可靠,使用时严禁拿着线端,将线坠松开丢下。1. O. 10 严禁用经纬仪观测太
9、阳。1. O. 11 使用激光经纬仪和红外线测距仪、全站仪时,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和头盔,严禁对着人的眼睛和皮肤进行照射。173 2化学分析2. 0.1 严禁用手直接拿取化学药品和有危险性的物质。2.0.2 剧毒药品的保管和领用,应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剧毒药品,应放在保险柜内由专人保管、领取或使用时,应有两人同时在场.2.0.3 不同种类的废试剂,应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容器内。2.0.4 盛装易挥发、可燃的化学药品(如乙醇、乙醋、汽油、磷等的容器,应分别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处.严禁接近高温和火源。使用易挥发性药品时,应在通风柜内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2.0.5 盛装强酸、强碱的容器,应放在安全
10、地点,不得放在高架上。2.0.6 装有压力气体的钢瓶,应放在室外的指定地点,并用支架固定.2.0.7 严禁将有机物与氯酸钢等氧化剂混在一起研磨。.0.8 开启盛装澳、过氧化氢、氢氟酸、发烟硝酸、盐酸等化学药品的瓶口时,应在通风柜内操作.2.0.9 移动盛有高温液体的容器,应垫上隔热物品,稳拿稳放。2.0.10 在溶液加热前,应将容器内的溶液揽拌均匀,174 防止上下层不同浓度的溶液在加热时产生进沸。加热试管内的溶液时,其管口严禁对人。2. 0.11 切割和加工玻璃管、玻璃棒时,应戴好眼镜、手套。玻璃管、棒的端部应在烧圆和除掉毛刺后方可使用。2. 0.12 向烧杯或容器内塞入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时
11、,不得用力过大.2. 0.13 首次使用的爆炸物品,必须了解该爆炸物的性能、特点,制定可靠安全防护措施。2.0.14 制取气体的仪器或装置,应有安全放空设施。2.0.15 进行碳、硫测定时,所用电炉的接线柱应设安全罩。严禁用燃烧的方法清除试棒上的油污或其他有机物质。2.0.16 移动或使用爆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不得剧烈震动。2.0.17 蒸发酸液、分析有毒试样或对产生有毒、有剌激性的气体进行分析时,应在通风拒内进行。2.0.18 用金属光谱分析仪进行材质分析时,其外接电源应符合金属光谱分析仪的特定要求,并接地良好。2.0.19 金属光谱分析仪在通电时,严禁用手接触电极。分析时他人不得用肉眼观
12、看弧光,更换电极应先切断电源。2.0.20 在金属光谱分析仪操作中,当电极脱离分析试样时,严禁按下电钮。2.0.21 接触有毒物质的操作人员工作结束后,应将污175 染过的工作场所进行清理和消毒,操作人员在作业间歇或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更衣、洗澡、漱口。2.0.22 实验室所用的器皿,应按规定洗涤干净井妥善保管,严禁盛装饮料、食品。2.0.23 有毒废渣、废液的处理排放,应符合石油化工水污染排放标准CGB4281)及有关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的规定。176 3 物理性能试验3.0.1 试验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不得进行检修和保养。3.0.2 在熬制沥青、石蜡、松香或烘干木材、纸张等可燃试样时,应严格控制加
13、热温度。3.0.3 熬制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z1 边熬边搅拌,防止试样溢出:2 移动试样,应先用隔热物品垫好,再用手拿稳、放平:3 熬制沥青试样,应有通风装置。3.0.4 检验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验水泥、石灰等试样,应戴好口罩和手套:2 检验玻璃棉及其他化学纤维时,应扎紧袖口、领口,防止纤维及粉尘进入衣服或与皮肤接触。3.0.5 检验混凝土及其他脆性材料,压碎时应防止碎片蹦出。如果用冷冻法进行检验,应戴棉手套搬取样品,在受力试件周围应装设隔离网。3.0.6 试样在炉内进行热处理时,应通过视镜观看,不得打开炉门观看。3.0.7 装卸试样应戴专用手套。进行有危险的试样检验时,至少有两人操作
14、,并有专人监护。3.0.8 在低温冲击试验中,提取和搬运液氮时应防止容177 器破碎或氨液溢出。3.0.9 放置冲击试件时,应先将冲击锤支撑稳阔,严禁将冲击锤升至冲击高度后,放置试件。3.0.10 在拉力试验中,夹头、试件中心线应与上F钳口的中心线重合。试件被夹长度不得小子钳口夹持长度的2/3。试件夹紧后,必须按规定调整拉伸速度。3. 0.11 在冲击、拉、压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站在机架的侧面。3.0.12 制备金相试验试件时,所戴防护眼镜。抛光时应精力集中拿稳试样。3. 0.13 使用电解液抛光时,应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浓度。178 4无损检测4. 1超声检测4. 1. 1 超声检查人员,必须持
15、证上岗。4.1.2 用水浸法探伤时,应防止水槽内的水溅到仪器上。4.1.3 超声波检测仪通电后,不得打开保护盖。4.2磁粉检测4.2.1 磁粉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2.2 在有可燃介质的场所使用触头式探伤仪进行磁粉检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4.2.3 探伤用的夹具和触头,应用导电良好、熔点低、硬度不高的金属制成。4.2.4 旋转磁场磁粉探伤仪如用380V或220V电压的电源,其电源箱及交叉磁轮应接地良好,不得将电源零线兼作地线。通电时间不宣过长。并应按照磁粉探伤仪的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执行。4.3渗透检测4.3.1 渗透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3.2 渗透检测作业场所及其周围严禁明
16、火,并应通风179 良好,罐装检测液不得靠近热源存放。4.3.3 配制和使用渗透液的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作业时不得对人喷射。4.3.4 在容器内进行渗透检测时,应防止有机溶液中毒,容器外应设专人监护。4.4射线检测4.4.1 施工企业必须取得放射装置工作许可证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登记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应射线作业.射线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自觉遵守有关射线防护的规定。4.4.2 射线作业现场,必须设有警戒区,并挂有辐射警示旗及写有射线作业莫入字样的警示牌,旦设专人监护。开机照射时任何人员不得进入警戒区。4.4.3 射线作业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z1 在容许条件下,尽量缩短射线照射时间:2 在满
17、足作业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加大与放射线、源之间的距离:3 需要屏蔽的场所,应按照射线种类和强弱,选择适当厚度的屏蔽材料进行防护。4.4.4 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具,携带计量准确的个人剂量仪(TLD)、报警器、巡测仪。个人剂量仪应佩带在作业人员按受射线照射最强的部位,随时监测射线剂量。4.4.5 在探伤间进行射线作业时,探伤间必须用防射线180 材料进行有效防护,并有良好的通风设备。4.4.6 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对大型容器进行长时间透照时,应安排监测人员值班,加强巡回检查。4.4.7 现场放射作业时间应尽量与正常施工时间错开,不得同时进行。4.4.8 y源机及放射源必须由专
18、人管理,领用、归还必须登记签字。4.4.9 y源机应存放在射源库内,射源库的钥匙必须是两人管理,各持一把,向时开锁方能打开。存放地应设有明显的放射危险的警示牌。y源(机的铅箱应符合安全防护规定,存放时加锁。4.4.10 新旧y源的更换应在专用换源器(1ftJ源罐)内进行,废源应送回制造厂或当地指定y源处理单位处理,严禁任意丢弃。4.4.11 y源的运输应符合交通部及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托运前自行测定达到允许托运标准,并经运输和卫生部门核查,发给剂量检验证明书方可托运,严禁个人随身携带或作为一般货物交车、船、飞机运输。4.4.12 在射线探伤过程中如发生卡源、掉濒等故障时应按下列要求作紧急处理:1
19、 立即封锁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2 及时向有关领导及部门汇报,成立故障排除小组:3 调查故障原因,测定事故现场的放射水平,确定影响范围和程度,制定周密的事故处理方案:181 4 准备好防护用品、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仪(TLD)、个人剂量报警器、排障处理专用工具和设备等E5 挑选熟悉探伤机结构和操作木员去清除故障:6 处理复杂故障时,应在有资格的安全防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尽量减少照射时间和照射强度:7 处理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全套防护用品、个人剂量计(TLD)和个人剂量报警器:8 不允许操作人员擅自进行故障处理.4.4.13 射线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及放
20、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16387的规定执行.182 5暗室作业5.0.1 暗室内应保持整洁有序。药品、试剂和用具应放在指定位置.5.0.2 暗室内的刀闸开关必须装有绝缘防护罩,在黑暗中操作时,应戴橡胶绝缘手套。5.0.3 用裁纸刀裁切胶片时,切刀与手应保持一定距离。5.0.4 暗室应排风良好。5.0.5 暗室内严禁存放食品、做饭、就餐。183 用词说明对本规程条文中要求执行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一)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二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三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采用可.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 中国石化集团勘察设计院印刷厂印刷、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