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9558-2004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186644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9558-2004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GB T 19558-2004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GB T 19558-2004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GB T 19558-2004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GB T 19558-2004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3.050.01 1I 30 f岳2- I -. 吐./、王G/T 19558 2004 (IC) 事?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integrated Crcuit(lC)card payphone and system 2004-06-08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回回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在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4-12-01实施发布GB/T 19558-2004 目次前言. . . . . . . . . .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3. 1 中央级管理中心3.2 省级管理中心3.3 本地级管理中心-3.4 安全模块4 缩略语和符号5

2、IC卡应用业务种类、定义和运作规定.5. 1 电话通信业务. . . 5.2 电话营业付费业务6 卡的技术要求.123 FORU户hunt无安全认证机和nC卡的技术要求. . 有安全认证机制用户IC卡的技术要求. . . . . . . . . . 安全模块技术要求卡读写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 . . 7.1 7.2 7.3 7.4 概述. . . . . . . . . . . . . . 环挠适用性. . . 机械特性. . . . . . . 电气特性. . . . . . . . 工作寿命. . . . . . . . 8 8. 1 . . . . . . . . . . . .

3、. . . . . 技术要求. . 8.2 测试方法. . . . . . . . . 9 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管理中心技术要求9.1 9.2 9.3 管理体制和网络体系结构. . 中央级管理中心(C-PMS)基本功能. ft级管理中心(P-PMS)基本功能. 9.4 地区级管理中心(A-PMSl基本功能10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 10. 1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 . 10.2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的话机软件传输的通信协议. . II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省级管理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11. 1 11. 2 11. 3 11.

4、4 网络结构图.本地级管理中心与省级管理中心之间信息交换的方式及通信协议. . . . . .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省级管理中心通信呼叫方式. . . . .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省级管理中心之间信息交换的格式E 1 1 1 l 2 2 2 2 3 3 3 4 4 9 9 24 24 24 24 25 27 27 27 31 33 33 35 35 36 37 37 58 62 62 63 63 64 I GB/T 19558-2004 11. 5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省级管理中心之间文件交换的数据格式. 64 11. 6 安全性. . . . . . . 69 11. 7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省级管理中心之

5、间通信的故障处理. . . .,. . . 69 12 省级管理中心与中央级管理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 . . . 70 12. 1 网络结构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12.2 省级管理中心与中央级管理中心之间信息交换的方式及通信协议. . . . . . . . 70 12.3 省级管理中心与中央级管理中心通信呼叫方式. . . 71 12.4 省级管理中心与中央级管理中心之间信息交换的格式. . . . 71 12. 5 省级管理中心与中央级管理中心之间文件交换的数据

6、格式. . . . . . . . . 72 12. 6 安全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12.7 省级管理中心与中央级管理中心之间通信的故障处理78附录A(规范性附录)IC卡电话机参数表. . . . . . . 79 附录B(规范性附录)IC卡电话机计费模式. . . 83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关于IC卡电话机与A-PMS通信口令产生与校验的动态操作过程84附录以资料性附录关于费率表传送命令方式2举例. . . . . . 85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7、 87 E GB/T 19558-2004 -目UF司本标准是IC卡公用付贺电话系统的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各类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标准的依据。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几种类型公用付费电话系统的标准,参照如下: YD/T 1189-2002 (移动IC卡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规范h一YDjT1227-2002 (多妹你IC卡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规范h-YDjT 1150-2001 (衍能公用电话业务技术规范); YDjT 1308-2004 (衍能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要求儿本标准是将通信行业标准YD刊109-1998(集成电话(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上升为回家标准。本标准与YDN109一199

8、8标准相比较,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BjT1. 1的要求修改标准格式;一一增加了有安全认证机制Jll户IC卡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中6.2) ; 一一增加了安全模块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中6.3) .该部分完全等同于ISO781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系列困际标准的相关要求;一一一增加了IC卡电话饥的防盗打技术要求(本标准中8.1.13);一一增加了IC卡电话机的测试方法(本标准中8.2) ; 删除了所有被(1998版)取代的(1995版)内容,注z为了兼顾己存在的边信协议过渡问题,在YD109-1998巾规定了(1995版和(1998版)的要求,并注明新版的1998版替代1995版内容,在本标准

9、中所有被取代的内容都被删除。删除了命令50-53、56(YDN109-1998中第六部分6.4.19-6.4.22,6.4.27); 增加了安全板块数日要求(本标准中8.1.2.14);t曾加了告警命令中故院恢复(YD:-l109-1998中第六部分6.4. 8,本标准中10.1.4.4.9);增加了本地级管如!巾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的话饥软件传输的通信协议(本标准中10.2.5)。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D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I同的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的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广东fF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

10、准主要起草人g何杜立、付莉、胡岗、占履军。本标准委托信息产业部rl!fii传输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标准为YDN109-1998的第一次修订,形成新的网家标准,以替代原邮电技术标准YD:-l 109-19980 田GB/T 19558-2004 成电路(l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用于公用电话预付费用带电子触点的IC储值卡的物理特性、电气性能、接口时序及卡上数据等,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卡读写器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及其测试方法;储值卡与卡读写器之间数据交换的时序;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在TCP/IP协议族之上利用FTP协议实现在本地级管理中

11、心与省级管理中心之间以及省级管理中心与中央级管理中心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接入公共交换电话网使用的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和带电子触点的IC卡储值卡、本地级管理中心、省级管理中心和中央级管理中心的研制、生产和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3453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GB/T3453一1994.ISO 745:1975.NEQ)

12、 GB/T 15279 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GB/T15279-2002) YD/T 923 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检验规程电话机部分(YD/T-1997) YD/T 965 电信终端设备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YD/T965一1998)YD/T 968 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YD/T968-2000) YD/T 993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YD/T993-1998) lTU T V. 22 公用交换电话网和点对点两线租用电路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1200波特双工调制解调器lTU-T V. 23 公用电话网中使用的标准化600/1200波特调制解调器JTU-T V

13、. 24 数据终端设备MN 0.5 m 图23取卡提示音测试原理图32 a) b) c) 用秒表记下发出第一声取卡提示音到结束的时间;在此时间内从测量放大器上读取声级值;从示波器上读取信号频率及信号断续时间。8.2.8.3 公话标识音测试按图24所示连接.600 Q 二二二J 1 GB/T 19558-2004 频曾分析仪注z从示波器上读取J,/j,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从频谱分析仪上读取,/2的频率及电平值.公话标识青测试原理图防富性能的测试按YD/T弘31的有关规定进行。-图24防雷性能测试8.2.9 8.2. 10 安全性能测试安全性能的测试按YD/T965中的有关规定进行.8.2. 1

14、1 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按YD/T968中的有4关规定进行。U集中管理性能的测试8. 2. 12 与管理中心间通信协议的测试按YD/T923及4410.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协议中有关规寇进行.8.2. 13 防盗打性能和抗破坏性能的测试按相应的检验规程规定进行.8. 2. 14 基本环境适应性、寿命试验参照GB/T1527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8.2. 15 表面质量的测试参照GB/T1527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9 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管理中心技术要求9. 1 管理体制和网络体系结构、设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地三级管理体制,由中央级统一省间结弈。PMS逻辑

15、结构如囱25.网络体系结构如图26.33 G/T 19558-2004 C-PMS P-PMSl P-PMS2 P-PMSm A-PMSl A-PMS2 A-PMSn lC卡电话机1IC卡电话机2IC卡电话机s图25PMS逻辑结构C-PMS -Q3 -习AI -同c dN -C Enu 俨1i. _-_-_-_-_-_-_-_-_-_-_-_-_-y-_-_ _-_p. - P-PMSl P-PMS2 Q3 PPMSm -1ll -罔-卢m-nu-FA-PMSl . A-PMSn Qx .-._._._.-._._.-_.-_._ _-, PSTN罔!_._.p._._._._._._._._

16、._.-_-_-_-_._ ._._._. IC卡电话机IC 卡电话机2IC卡电话机s注:体系结构图中各级间的关系说明如下gIC卡电话机通过公用电话网与A-PMS连接,进行数据交换gA-PMS与P-PMS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数据通信网或PSTN网3P-PMS与C-PMS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数据通信网,数据通信网可采用分组交换网或DD:-J网gQx接口通信方式.异步或同步s通信速率,1 200披特,控制规程z参见10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气符合ITU-TV. 23或ITU-TV. 22 , Q3接口z同步方式,通信速率,64 kb/s , 接口标准z按ITU-TX.21或ITU-TX

17、. 21(BIS)建议的规定:差错控制;CRC冗余校验s传输控制规程z按ITU-TX. 25建议的LAPB规程.图26网络体系结构图34 9.2 中央级管理中心(C-PMS)基本功能9.2. 1 IC卡的发行与管理a) IC卡的订货管理, 写卡管理,c) IC卡发行登记管理,d) IC卡的销售登记管理.9.2.2 异常IC卡管理a) 异常IC卡含义gb) 登记异常IC卡。9.2.3 省际间费用的结算与管理9.2.4 IC卡业务数据分类、统计和查询a) 全国话务量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gb) 全国话费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gc) 全国异常IC卡的分类统计与查询,d) 全国销售IC卡的统计与查询ge) 全

18、国IC卡电话机装机数量的统计与查询30 各省IC卡业务费率查询gg) 各省IC卡电话机故障统计与查询.9.2.5 系统安全管理a) 安全算法管理;b) 密钥管理;。安全楼块管理.9.2.6 通信功能G/T 19558-2004 a) 中央级管理中心向省级管理中心下传有效IC卡及异常IC卡信息、该省IC卡在外省IC卡电话机上的使用费用、省际问结算数据和查询费率命令等信息。b) 中央级管理中心接收省级管理中心上报的异常IC卡、外省IC卡在该省IC卡电话机上使用费用、各省分类话务量、月销售IC卡数量、IC卡电话机数量等信息。9.3 省级管理中心(P-PMS)基本功能9. 3. 1 IC卡的管理功能a

19、) IC卡的进货登记管理$b) IC卡的分配登记管理;c) IC卡的销售登记管理;d) 异常IC卡登记管理。9.3.2 完成省内IC卡业务费用的结算9.3.3 负责本省(区、市)IC卡业务费率的生成和更新9.3.4 本省IC卡业务数据的分类统计与查询a) 全省和各地区按每月、年话务量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gb) 全省按每月、年话费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g。全省按每月、年异常IC卡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d) 全省按每月、年销售IC卡统计与查询;e) 全省IC卡电话机故障统计与查询,f) 全省和各地区IC卡电话机安装数量的统计和查询。35 G/T 19558-2004 9.3.5 通信功能a) 与中央级管理

20、中心通信。向中央级管理中心上报异常IC卡、外省IC卡在该省IC卡电话机上使用的费用、各省分类话务量、月销售IC卡数量、每月新装IC卡电话机数量等信息。b) 与地区级管理中心通信。向地区级管理中心下载有效IC卡数据、异常IC卡数据、每月省内通话费结算结果和费率更改命令等信息g接受地区级管理中心上报的异常IC卡、外省IC卡在本地区IC卡电话机上使用费用、分类话务量、月销售IC卡数量、每月IC卡电话机故障告警统计和每月新装IC卡电话机数量等信息.9.4 地区级管理中心CA-PMS)基本功能9. 4. 1 IC卡电话机安装管理a) 登记新安装IC卡电话机的地址、IC卡电话机识别码。0)、电话号码、状态

21、、工作状态、IC卡电话机类型、安装日期、定时报告时间、话单量存储门限等;b) 在IC卡电话机安装前应对本地区级管理中心所管辖IC卡电话机ID码进行分配,并下发到IC卡电话机安装部门。9.4.2 向IC卡电话机配置或更新操作参数9.4.3 话务分类统计管理a) 话务量统计。IC卡电话机话务量、总话务晕、平均话务量、本地市话话务晕、本地网话务量、国内长途话务量和国际长途话务量等。b) 话费统计。IC卡电话机话费和总话费等。9.4.4 IC卡电话机故障分类管理a) 建立IC卡电话机故障历史档案gb) 对没有日汇报的IC卡电话机,应及时下发IC卡电话机检查通知单,对有故障报警的IC卡电话机应及时下发维

22、修通知单.9.4.5 IC卡的跟踪信息统计a) 对本地区IC卡发行量、销售量、外省IC卡在本地区使用情况、异常IC卡情况等进行统计1b) 登记上月IC卡销售数量.9.4.6 对本地区IC卡业务数掘进行分类、统计和查询a) 本地区话务量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5b) 本地区话费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本地区IC卡电话机故障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gd) 本地区安装IC卡电话机数最统计与查询,e) 本地区销t,IC卡、异常IC卡统计与查询-9.4.7 通信功能a) 与省级管理中心通信。接受省管理中心下载的有效IC卡数据、异常IC卡数据、每月省内通话费结算结果和费率更改命令等信息:向省级管理中心上报异常IC卡,外

23、省IC卡在本地区IC卡电话机上使用费用、分类话务量、月销售IC卡数量、每月IC卡电话机故陈告警统计和IC卡电话机数量等信息.b) 与IC卡电话机通信。定时或随时收集各IC卡电话机送来的信息,包括话单、IC卡电话机工作参数、异常IC卡、故障报普及维护测试等报告信息.36 10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协议10. 1 本地级管理中心与IC卡电话机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10. 1. 1 IC卡电话机与管理中心(A-PMS)之间的通信操作过程10. 1.1. 1 过程描述GB/T 19558-2004 IC卡电话机与管理中心(A-PMS)在本地电话网上采用自动呼叫/应答的通信操作过程,通

24、信要求应与ITU-T的有关V系列建议相一致.通信操作过程可用五个独立而衔接的阶段来描述g阶段A呼叫建立;阶段B通信前过程,包括通信识别、选择和识别、选择确认g阶段C通信传输g阶段D通信后过程,包括通信结束、证实:阶段E呼叫释放.图27给出了通信操作过程示意说明图.IC卡电话机主站】阶段A电话呼叫过程阶段B(踵链、交接过程)阶段C通信过程L、阶段D【证实、拆链过程阶段EE电话lIJ叫军事盟过程)10. 1.1. 2 阶段说明10. 1. 1. 2. 1 阶段A-一呼叫建立10. 1. 1. 2. 1. 1 自动呼叫建立呼叫直立标准非标准选择ID曹码图27一选择、识别证实信且立电或阳= 通信结束通

25、信结草、证重通信操作过程示意图A-PMS(从站10. 1.1. 2. 1. 2 特定情况可人工呼叫建立或人工启动下的自动呼叫建立10. 1. 1. 2. 2 阶段B-一通信前过程通信前过程包括必备的标准过程和非标准的选用过程,以及IC卡电话机识别码(10)、密码识别与证实.当只有必备标准的设备与只有选用的非标准设备之间进行建立呼叫时,通信过程即转入切断连接;在双方设备都具有相同的选用功能时,可进入阶段C。10. 1. 1. 2. 3 阶段C一一通信传输应按10.1.3. 2. 3规程说明和10.1.3.2.4规程要素进行通信传输.10. 1.1. 2.4 阶段D一一通信后过程通信后过程包括的信

26、息有z通信结束信号传送、证实信号传送。10. 1. 1. 2. 5 阶段E一一呼叫释放10. 1. 1. 2. 5. 1 自动呼叫释放10. 1. 1. 2. 5. 2 特定条件下的人工自动呼叫释放或人工启动下的自动呼叫释放37 GBjT 19558-2004 10. 1.1. 3 通信协议的选择10. 1. 1. 3. 1 调制方式采用ITU-TV.23调制半双工通信方式、V.22或V.22 bits调制全双工通信方式.10. 1.1. 3.2 链路层控制规程采用基本型控制规程或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下的发送顺序如图30所示。先导序列二进制代码信息选用【非标准帧晶岳标准帧A FCS 按第六章应

27、用层格式安排注g1)允许只发送标准(必备)帧的情况.2)选用(非标准)帧由生产厂家按HDLC帧的要求选用安排。图30离级链路控制规程OIDLC)发送顺序图完成标准或非标准帧选择识别示意如图31,阶段AIC卡电话机A-PMS 进阶段B-噜_t_阶段BE送SARMf非标准)+SARM (标1ftSARM (非标准帧I宇段有重错?否SARM (非标准帧I宇段能识别否?是转入非标准传输过程否是等待对方:lt?SARM(标推帕FCS有主错?否SARM 是【标准帕I宇段h? ?.? ? 其中-Head , 标题(报头儿简写为H0表示不同功能的命令或响应类型,用两个字符表示,如表31中列出Counter:

28、为数据;_f(t.元串String的个数,简写为N,用两个字符表示String, 数据单元串的内容,简写为S。对于基本型控制规程,5表示信息文电的正文;对于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l.s表示信息字段。各String间用间隔符?隔开10. 1. 4.3 命令或响应类型定义如表31所示。4自GB/T 19558-2004 表31命令或晌应类型定义表发送站名代码定义IC卡电话机A-PMS 各注00 链路维持命令 仅用于基本型控制规程01 拆线请求/确认命令+ 1)以下数据适用于两种02 建链/拆链拒绝命令链跻控制规程数据通信启动命令2)有关可修改数据传送10 + 命令和响应挝、44、33、13

29、 口令数据传送命令43、37、45采用一问14 口令数据传送响应牲的通信处理方式,但21 详细语务报告传送命令以方式二传送费率表时,采用打包传送的处理30 告警报告传送命令方式31 费率表传送命令32 例行测试命令33 可查询参数传送命令34 可修改参数传送命令35 时钟校验命令36 .例行呼叫参数命令37 第二份费事参数传送命令 38-39 备用41 费率表传送响应42 例行测试响应 43 可查询参数传送响应 44 可修改垂数传送响应45 第二份费率参数传送响应 46-48 岳用49 自动寻呼台号码及其控制码传送命令54 有效卡全刷新命令55 异常卡全刷新命令 58 芯片厂商及发行商代码传送

30、命令59 简明有效卡刷新命令 60-79 备用80-99 保留10. 1. 4.4 数据段信息定义10. 1. 4.4.1 采用标准格式,对各命令及晌应中的鼓据段信息进行定义10. 1. 4.4.2 .键路维持命令/晌应此命令仅应用于基本型控制规程z当IC卡电话机和A-PMS均暂时没有数据发送,但仍需维持链路不断开时.A-PMS或IC卡电讯机发出此命令。格式如下g47 G/T 19558-2004 其中sHz 代码为00N: 取值为0010. 1. 4.4.3 拆线请求/确认命令此命令表示处于通信状态的IC卡电话机和A-PMS信息内容传送完毕时,IC卡电话机或A-PMS提出拆线请求,通信的另一

31、方同意拆线时也用此命令拆线确认。格式如下2其中zH: 代码为01N: 取值为0010. 1. 4. 4. 4 建链/拆链拒绝命令当A-PMS或IC卡电话机一方发出口令数据传送命令或拆线/请求确认命令后,另一方不同意建链或拆线时发出此命令.格式如下:其中zH: 代码为02Nz 取值为0010. 1. 4.4.5 数据通信启动命令此命令总是由IC卡电话机发起,当通过口令数据传送命令建立通信后,它是第一个由IC卡电话机传送到A-PMS的数据.以确定下一步通信传送内容.格式如下:? 其中H: N Z S: 01 : D22 D 14个字节10个字节2个字节2个字节002 。lz 03: 05: 代码为

32、10取值为01结构为:01020,IC卡咆话机ID码,不足十个字节时前面补。通信版本号。1:原始版本数据通信启动原因IC卡电话机存储量达到门限值的呼叫IC卡咆话机的定时报告IC卡电话机初始化呼叫测试报告06 : 立即告警报告092 数据保护呼叫10: 数据修复呼叫10. 1. 4.4.6 口令数据传送命令此命令由IC卡电话机发起通信,使IC一卡电话机和A-PMS进行口令(PASSWORO)校验,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格式如下z? 其中zH , N: 518个字节48 代码为13取缸为015的结构为BPGBjT 19558-2004 B为10个字节,表示IC卡电话机ID码,不足10字节时前面补零。

33、P为8个字节,表示口令数据,IC卡电话机经安装或维修后,在IC卡电话机中用按键输入或其他方式设定一个8字节初始口令数据,此8字节数据必须和预存于A-PMS中的该IC卡电话机初始口令数据相同。当IC卡电话机与APMS建立正常通信后,其口令数据由标准DES运算进行加密和动态更新。每次DES运算的密钥由A-PMS向下动态传送的十二个数字序列(YYffi, ffi , ddhhffi2ffi2 SS)经压缩处理后,得到有效的48位数据,在此48位数据高端补上8个0比特,从而得到一个56位DES运算的密钥。DES口令运算的第一次原始数据为键入8个数字序列的比特组共64位,第二次DES口令运算的原始数据为

34、上一次DES运算的加密64位数据。取此加密64位数据的前32比特,每4比特一组,对其进行十六进制字符生成,得到U8个ASCII字符,此即为新一次通信传送的口令数据10. 1. 4. 4. 7 .口令数据传送晌应口令数据传送响应表示A-PMS对IC卡电话机的口令数据传送命令作出应答。格式如下2? 其中gH, N , 5213个字节其中gYY年mlml月代码为14取值为01其格式为,YYffi,ffi , ddhhffi2 ffi2 Ssp 取值为00-590,表示没有口令数据1 ,表示口令正确22表示口令不正确10. 1. 4.4.8 详细语务报告传送命令IC卡电话机定时或随时向管理中心A-PM

35、S报告话务信息,格式如下:? ?.? ? dd日hh 小时m2m2 分钟SS秒P 应答结果取值为00-99取值为01-12取值为01-31取值为00-23取值为00-59其中2H, N , 5263个字节其中zKt 16个字节BE 16个字节P,8个字节代码为21取值范围为01-0,j取值为KBPTFMIW卡的序号,缺省时补空格被叫号码,表示来话话单时,填写空格呼叫时间(ffi,ffi , ddhhffi2 ffi2 ) ,其中时间格式gmlm, 表示月取值为01-12,dh JUn 表示日表示小时取值为01-31取值为00-2349 GB/T 19558-2004 TJ个字节FJ个字节ME

36、5个字节Iz5个字节wd个字节W的值。001 02 03 10 11 12 13 r2口表示分钟取值为0059通话时长(hhmm 55),其中55表示秒本次应扣话费(干,百,十,元,角),缺省时补。本次通话后卡的剩余金额(干,百,十,元,角),缺省时补。本次通话前卡上金额(千,百,十,元,角),缺省时补。卡的状态及各用信息含义如下z含义没有错误检测到卡写错误对卡进行写操作过程中,卡被取走属于异常卡本话单与上条话单是换卡后的同一次通话,没有错误本话单与上条话单是换卡后的同一次通话,但检查到卡写错误本话单与上条话单是换卡后的同一次通话,但对卡进行操作过程中,卡被取走本话单与上条话单是换卡后的同一次

37、通话,但属于异常卡2999 备用注2若本次通话前卡上金额(1)减去本次通话后卡上剩余金额(M)不等于本次通话应扣话费(F)时,则应将W字段置为01或11010. 1. 4.4.9 告警报告传送命令此命令在IC卡电话机出现严重故障,不能自行恢复而需服务支持时使用。格式如下E? ?.? ? 其中zH: NZ Sz3个字节代码为30取值范围为001l,取值00表示故障恢复表示故障代码,取值范围为020999020 手柄丢失021 022 023 024 025050 051999 主机板和读卡器之间的错误写卡出错IC卡电话机门被打开电池电压偏低保留备用10. 1. 4. 4.10 费率表传送命令A-

38、PMS向IC卡电话机传送费率表,该费率表共有40个费率类别。每一个费率类别表示具有相同费率的本地市话号码或长途区号的集合,并用归类方法对该集合中的市话号码或长途区号进行简化,以此简化格式向IC卡电话机作快速传送。归类方法:合并同一个费率类别中市话号码或长途区号中前几位相同数字号码,末位用变量(a)表示,其值可为09中的任一数值或多值组合,表示如下z50 (1) (2) (3) (4) (5) a xa xxa xxxa xxxxa G/T 19558一2004(6) (7) (8) (9) (1 0) xxxxxa xxxxxxa xxxxxxxa xxxxxxxxa xxxxxxxxxa 如

39、xxxaa=0139,表示xxxO、xxxl、xxx3、xxx9四个具有相同费率的本地市话号码或长途区号,当第一位x为0,第二位x也为0时,表示国际区号:当第一位x为0,第三位x为非0时,表示因内区号F当第一位为非0时,表示市内号码。送格式如下z方式1: ? ?.? ? 其中zH: NZ Sz可变长度其中g代码为31取值范围为01-99取值FTMQJPMQJ 1个字节1个字节。-9个字节取值。1.表示方式1传送第一份费率表g取值51.表示方式1传送第二份费写过表取值。1-40.表示某个本地市话号码或长途区号所对应的费率类别其中z免费电话号码对应51,主专用电话号码对应52取值。-9.表示某个区

40、号及费率类别中,变量a前的数字个数取值1-9.表示某个区号及费率类别中,变量a取们的个数F T 2个字节2个字节表示变量a前的x或xx或xxx或xxxx或xxxxx或xxxxxx或xxxxxxx或xxxxxxxx或xxxxxxxxxP 1-9个字节变量(a)所替代的值的序列.如:a=O.1.3. 9,则P为0139方式2:? 其中=S , 代码为31取值范围为01-99? H, Nz String = = . = 说明.2bytes.取值02,表示方式2传送第一份费率表P取值52,表示方式2传送第二份费率表.2bytes.表示所占的字节数.由于均为二进制数据.在传送时都要转化为主本,即每一字节

41、都用2个字符表示.所以的但为中的字符数除以2.4 bytes,表示相对于费率下载数据中第一帧的偏移地址。2bytes.表示一个data仆.j)所占的字节数,在data仆,j)中,每一个呼叫类别都占一个比特.所以(NOTB值为(呼叫类IJ总数+7)/8的结果取整。51 G/T 19558-2004 注22hytes.表示最长呼叫深度,即最大的计费有效的按键分析数.4 bytes,表示1&大ill叫类别数.2bytes.表示每个呼叫类别所属的费率类别,2bytes,表示每个呼叫类别的按键分析有效位数.(NOTB) bytes,是一个表示呼叫类别有效性状态的比特位图.其中的每一个bit.从右到左,依

42、次对应呼叫类别1.呼叫类别2(1表示有效,0表示异常), 表示输入按键第1位位数.J表示第1位按键数字的取值(0-川,未定义比特补0。1) Strng的长度可能超过协议中定义的最大长度,248字节,为此.应用层应将它分成若干个String予以传送,接收方也应在应用层作复合处理,井且这若干个复合串传完后.应用层用一个响应表示已收妥.2) 对于方式1.当对某一费率类别中的长途区号或市话号码进行修改(删除或增加)时.A-PMS就将这一费率类别的费率表传送命令传送给lC卡电话机.1C卡电话机将删除该费率类别包古的长途区号或市话号码的原始数据,并接收该费率类别的费率表传送命令.3) 关于费率表传送命令方

43、式2举例详见附录D.10. 1. 4.4.11 .费率表传送晌应IC卡电话机每接收一个费率表传送命令后,向A-PMS发出响应。格式如下2? 其中=11 , N , 53l个字节代码为41取值。1取值X.表示传送结果。其中z当X=o,表示数字分析表传送成功当X=I,表示有不可识别数字类型当X=2,表示IC卡电话机存贮量不够当X二3,表示实际传送比特数与总比特数不符注2当X2时.A-PMS或IC卡电话机应请求拆链.结束丰次通信。10. 1. 4. 4. 12 .可查询参数传送命令A-PMS向IC卡电话机传送可查询参数代码。其格式如下:? ?.? ? 其中zHE N3 S , 3个字节代码为33取值

44、范围01-99取值范围000-999.表示查询参数代码(详见附录A)10. 1. 4. 4. 13 .可查询参数传送晌应IC卡电话机向A-PMS传送参数查询结果。其格式如下:? ?.? ? 其中2Hg N, S, (变长)其中gP 3个字节52 代码为43取值范围。1-99取值PRMV。表示查询参数及参数值表示查询参数代码,取值000-999R 1个字节表示查询结果,当zRO,表示查询成功Rz12不可查询参数R2,查询参数格式错误M 2个字节表示参数值的字节个数V M个字节表示参数值10. 1. 4. 4.14 可修改参数传送命令A-PMS向IC卡电话机传送需修改参数代码及参数值。格式如下z?

45、 ?.? ? 其中sHz N, S, (变长)其中zP 3个字节M 2个字节代码为34取值范围01-99取值PMV。表示需修改的参数代码及参数值表示查询参数代码,取值200-999(详见附录A)表示参数值的字节个数V M个字节表示参数值10. 1. 4.4.15 可修改参数传送晌应IC卡电话机向A-PMS传送参数修改结果.格式如下2? ?.? ? 其中zH , N , S, 4个字节其中gP 3个字节R 1个字节代码为44取值范围01-99取值PR。表示参数修改及其结果表示参数代码,取值200-999表示参数修改结果gRzOz表示参数修改成功R=12表示修改的参数不可识别R=22表示有不可修改的参数R=3E表示修改参数格式错误10. 1. 4. 4. 16 例行测试命令属IC卡电话机自身测试功能,不予规定10. 1. 4.4.17 例行测试晌应属IC卡电话机自身测试功能,不予规定10. 1. 4.4.18 IC卡电话机时钟校验命令G/T 19558-2004 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