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pdf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19741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55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GB 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GB 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GB 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GB 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1120A 00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00022009代替GBT 200002 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Guidelin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2: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ISOIEC Guide 2 1-1:2005,Regional or national adoption of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DeliverablesPart 1: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

2、tandards,MOD)2009-06-1 7发布 2010-01_01实施丰瞀燃鬻瓣警幞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HU鬲 。 引言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致性程度-总则等同修改非等效5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总则-翻译法-重新起草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选择目 次6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的表述和标不61总则 -62采用的国际标准引用了其他国际文件7等同采jH IS()标准或IEC标准的编号方法71概述 72编号8一致性程度的标示方法 一致性程度标识一致性程度及代号 -在国家标准中标示一致性程度在目录和其他媒介上标示一致性程度GBT 2000022009附录A(资料性附录)

3、 本部分与1SOIEC指南2卜1:2005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1SOIEC指南2卜1: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附录C(资料性附录)表述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示例-附录D(资料性附录) 国家标准前占中有关采用国际标准的介绍性内容的示例-附录E(规范性附录) 国际标准条款中助动词的翻译附录F(资料性附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和一致性程度的对应关系-附录G(资料性附录) 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和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的示例-441b1369145689GBT 2000022009表1表A1表B1表E1表E2表E3表E4表F1致性程度及代号-本部分与ISOIEC

4、指南2卜1:2005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本部分与1SOIEC指南2l 1: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要求-推荐-允许 能力和可能性 采用国际标准方法和一致性程度的对应关系;i78前 言GBT 2000022009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与GBT l标准化工作导则、GB7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和GBT 20002(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共同构成支撑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分为以下几部分: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第3部分:引用文件;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第6

5、部分:标准化良好规范;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本部分为GBT 20000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 200002200l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与GBT 200002 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采用国际标准之外其他类型国际规范性文件的适用范围;删除了采用区域和其他国家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r本部分第7章内容不适用于采用ISO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标准的规定(见第l章,200】年版的第l章);增加了“国际标准”的术语和定义(见31);修改了术语“采用”的定义(见32,2001年版的31);删除了

6、“等同”可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见2001年版的42a);增加了采用国际标准时需关注1SO、IEC以及ISO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的有关版权政策文件的规定(见511);增加r将国际文件采用为我国同类型文件的规定(见512);修改了与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的编写方法(见514,2001年版的512);修改了前言中应陈述的内容(见514,2001年版的51 3);删除了关于多语种出版国家标准以中文文本为准的规定(见200J年版的524);增加了结构有较多调整时宜编排附录的规定(见612,;增加了在标准前言中简化陈述编辑性修改的规定(见613);增加了等同采用时,对于国际标准不注日期规范性

7、引用的国际文件,在国家标准中应全部规范性引用的规定(见621);增加了对于保留引用的国际文件的标识规定(见621至623);一 删除了关于引用即将出版的国际标准的规定(见200年版的624);增加了将国际标准的参考文献替换为我国文件的规定(见624);修改在标准中标示一致性程度的规定内容的顺序和示例(见83,2001年版的83);增加了关于国际标准条款中助动词的翻译规定(见附录E)。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IEC指南2l一1:2005(在不变更标准技术内容条件下允许的修改。34技术性差异technical deviation(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的不同

8、。35结构 structure(标准的章、条、段、表、图和附录的排列顺序。36反之亦然原则vice versa principle国际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家标准中也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国家标准可以接受的内容在国际标准中也是可以接受的原则。因此,符合国家标准就意味着符合国际标准。4一致性程度41 总则国家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分为:等同(见42)、修改(见43)和非等效(见44)。42等同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时,存在下述情况: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相同,但可以包含以下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用小数点符号“”代替符号”,”:改正印刷错误;删除多语种

9、出版的国际标准版本中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本;纳入国际标准修正案或技术勘误的内容;改变标准名称以便与现有的标准系列一致;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增加资料性要素(例如资料性附录,这样的附录不变更、不增加或小删除国际标准的规定),通常的资料性要素包括对标准使用者的建议、培训指南或推荐的表格或报告;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如果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制,为了提供参考,增加单位换算的内容。“等同”条件下,“反之亦然原则”适用。注:文件版式的改变(例如,页码、字体、字号等的改变),尤其在使用计算机编辑的情况F,小影响一致性程度。43修改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10、为“修改”时存在下述情况之一或二者兼有:技术性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被清楚地说明;文本结构变化,但同时有清楚的比较。一致性程度为“修改”时,国家标准还可包含编辑性修改。一项国家标准应尽可能采用一项国际标准。个别情况下,只有当使用列表形式清楚地说明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并很容易与相廊国际标准的结构进行比较时,才允许一项国家标准采用若干项国际标准。9“修改”可包括如下情况:a) 国家标准的内容少于相应的同际标准中供选用的部分内容。b) 国家标准的内容多于相应的国际标准种类包括附加试验。GBT 2000022009同家标准的要求少于国际标准的要求,仅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要求多于同际标准的要求

11、,增加r内容或c) 国家标准更改了国际标准的一部分内容: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部分内容相同,但都含有与对方小同的要求。d) 国家标准增加了另一种供选择的方案:同家标准中增加r一个与相应的国际标准条款同等地位的条款,作为对该国际标准条款的另一种选择。陈述和解释技术性差异的示例参见附录C。“修改”条件下,“反之亦然原则”不适用。注:国家标准可能包括相应国际标准的全部内容,还包括不属于该国际标准的部分附加技术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对所包含的国际标准做任何修改,其一致性程度也只能是“修改”或“非等效”。至于是“修改”还是“非等效”,取决于技术性差异是否被清楚地标不和解释。44非等效国家标准与相应国

12、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时,存在下述情况: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不同,同时这种差异在国家标准中没有被清楚地说明。“非等效”还包括在国家标准中只保留了少量或不重要的同际标准条款的情况。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的国家标准,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5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5I 总则511 采用Is()、IEC以及Is()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标准或其他出版物,需关注ISO、IEC以及Is()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有关其出版物版权、版权使用权和销售的政策文件的规定。512对于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不同类型的文件,宜采用为与国际文件相似类型的我国文件。51

13、3 幽家标准应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若因气候、地理或基本技术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把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减到最小,并应清楚地标示这些差异和说明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514与国际标准有一致忭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应按GBT 11的规定编写。注:IS()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标准的结构与GBT l 1规定的标准结构往往不同。与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应在封面上标示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见831),在前言中陈述采用国际标准方法、与被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该国际标准编号和国际标准名称的中文泽名(参见附录I)。在前言中,等同采用时应陈述做出的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见613);修

14、改采用时应陈述技术性差异(见611)和编辑性修改(见613)以及结构的改变(见612);与国际标准非等效时,不必说明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以及结构的改变。与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不应保留国际标准的前言。可根据需要将国际标准引言的内容转化到国家标准的引言中,也可删除国际标准的引言。5 15当采用国际标准时,应把已发布的该国际标准的全部修正案和技术勘误的内容纳入国家标准内。国家标准前言中应包括增加国际标准的修正案和技术勘误内容的说明以及标示方法的说明,标准文本中纳入修正案和技术勘误的标示方法见614。3GBT 2000022009国家标准采用同际标准后,对于新发布的该国际标准的修正案

15、和技术勘误也宜尽快采用。516随着标准电子版本的发展,可能出现本部分未包括的新的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或与现有方法相结合的新方法。在使用新方法情况下,本部分中关于一致性程度的划分和标示的条款仍然适用。52翻译法521翻译法指依据相应国际标准翻译成为国家标准,可做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见42)。关于国际标准条款中助动词的翻译见附录E。522采用翻译法的国家标准呵做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如果需要增加资料性附录,应将这螳附录置于国际标准的附录之后,并按条文中提及这些附录的先后次序编排附录的顺序。每个附录的编号由“附录”字样加L代表国家附录的标志“N”和随后表明顺序的大写拉丁字母组成,字母从“A”开始,

16、例如:“附录NA”、“附录NB”等。每个附录中章、图、表和数学公式的编号均应从1开始,编号前应加上代表国家附录的标志“N”和随后表明该附录顺序的大写拉丁字母,后跟下脚点,例如附录NA中的章用“NA1”、“NA2”等表示,图用“图NA1、“图NA2”等表示。53重新起草法531 重新起草法指在相应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重新编写陶家标准。532采用重新起草法的国家标准如果需要增加附录每个增加的附录应i他附录一起按在标准条文中提及的先后顺序编号。54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选择541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1t,应使用翻译法。542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应使用重新起草法。注:采用国际标准方法和一致性程度的对廊关系见

17、尉录F。附录F包含了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时采用的方法。6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的表述和标示61 总则611 当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冈)较少时,宜在国家标准前言中陈述(参见附录I)的示例2)。当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较多时,应在文中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的外侧贞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进行标示,并且宜编排一个附录将归纳所有差异及其原因的表格列在其中(参见附录G),同时在前言中指出该附录并说明在文中如何标示这些技术性差异(参见附录D的示例3)。61,2当结构调整较少时,宜在国家标准前言巾陈述。当结构调整较多时,宜编排一个附录将闰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章条编号对照表列在其中(参见附录(;)同廿寸在前言中指出该附

18、录(参见附录I)的示例3)。613当存在编辑性修改时,等同采用的国家标准在前言中仅陈述如下编辑性修改:纳入国际标准修正案或技术勘误的内容;改变标准名称;增加资料性附录;增加单位换算的内容。修改采用的国家标准在前占中除了需要陈述上述四项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还应陈述42所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以外的其他编辑性修改,例如删除或修改国际标准的资料性附录。4CBT 2000022009614 国际标准的修正案和(或)技术勘误应直接纳入国家标准的条款中,同时应在改动过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双线( )标示。62采用的国际标准引用了其他国际文件6 21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对于国际标准注口期规

19、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可以用等同采用这蜱义件的我国文件”代替,在此情况下,应在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这些代替的我国文件,并标示与相应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标识(见832)。对于国际标准不注日期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应全部保留引用,在此情况下,应在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这些保留的国际文件(如是标准,则包括国际标准编号、国际标准名称的中文洋名及州括号括起的原文名称),并在前言中列出与这尝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果需要列出的我国文件较多,则宜编排一个资料性附录列出(见832)。622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对于国际标准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可以用适用的我国文件

20、代替。在此情况下,应在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n这些适用的我国文件,对于其中与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嗣文件,应标示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标识(见833)。如果用非等效于国际文件的我国文件,或用与国际文件无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代替国际标准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则国家标准在陈述技术性差异时,应简要说明非等效或无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与相应国际文件之间在引用的相关内容方面的技术性差异。对于保留引用的国际标准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应在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这些保留的国际文件(如是标准,则包括国际标准编号、国际标准名称的中文译名及用括号括起的原文名称)。623非等

21、效于国际标准的罔家标准,对于国际标准规范性引用的同际文件,可以用适用的我国文件代替。在此情况下,应在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这些适用的我国文件,对于其中与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可不标示与罔际文件一致性程度标识,也可仅标示相应国际文件的代号和顺序号。对于保留引用的国际标准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应在国家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这些保留的周际文件(如是标准,则包括国际标准编号、国际标准名称的中文译名及用括号括起的原文稻称)。624对于国际标准提及的参考文献,可以用适用的我国文件代替。在此情况下,可在国家标准的“参考文献”中列出这些适用的我国文件,对于其中与国际文

22、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可不标示与困际文件一致性程度标识。对于保留的参考文献中的国际文件的名称,不必译成中文。7等同采用ISO标准或1EC标准的编号方法71概述当国家标准与ISO标准和(或)IEC标准等同时,“等同”这一信息宜使读者在查阅内容之前清楚获悉,为此,使用下述编号方法。72编号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s()标准和(或)1EC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国家标准编号与ISO标准和(或)IEC)本部分中“我国文件”指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行业标准GBT 2000022009标准编号结合在一起的双编号方法。具体编号方法为将国家标准编号及Is()标准和(或)1EC标准编号排为一行,两者之间

23、用一斜线分开。示例:GBT 7939 2008IS()6605:2002对于与ISO标准和(或)IEC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是修改和非等效的国家标准。只使用国家标准编号,不准许使用上述双编号方法。双编号在国家标准中仅用于封面、页眉、封底和版权页上。8一致性程度的标示方法81一致性程度标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准确标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程度标识包括国际标准编号、逗号和一致性程度代号(见82)。82一致性程度及代号一致性程度及代号见表1:表1一致性程度及代号一致性程度 代号等同 IF)T修嫂 M()n非等效 NFQ83在国家标准中标示一致|生程度831 与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国家

24、标准,在标准封面上的国家标准英文译名下面的括号中标示一致性程度标识(见示例1)。如果国家标准的英文译名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名称不一致时,则在一致性程度标识中国际标准编号和一致性程度代号之间给出该国际标准英文名称(见示例2)。示例I: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基础和术语Fundanlentals and vocabulary(IS()9000:2005IDi)示例2:滚动轴承钢球Rolling bearings Balls(IS()3290:1998,Rolling bea rings Bail s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NEQ)8

25、32等同采用时,用注日期引用的等同采用相应国际文件的我国文件代替国际标准中注日期引用的国际文件,则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文件清单中相应的我国文件后的括号中标示一致性程度标识(见示例1)。对于保留引用的国际文件,如果存在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则在前言中列出这些我国文件并在其后标示一致性程度标识(见示例2)。其中,如果保留引用r国际文件的所有部分,仅列出我国文件的代号和顺序号及“(所有部分)”,并在文件名称之后的方括号中列出国际文件的代号和顺序号及“(所有部分)”,省略一致性程度代号(见示例2)。以附录形式列出较多的与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R系的我国文件时,在前言中的说明见不例3。示例1

26、:GBT 2000022009示例2刖 菁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 I 839 2003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Is()1460:1 992MOD(jB1、3358(所有部分) 统计学术语Is()353 4(所有部分)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玳例3前 言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1,7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NA。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833修改采用时,用与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代替国际标准中引用的国际文件,则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文件清单中相应的我国文件名称后的括号中标示一致性程度标识:对于注日期引用文件之间的代替

27、,一致性程度标识见示例1和示例2;对于不注日期引用文件之间的代替,则在其随后的一致性程度标识之前增加标示当前最新版本的我国文件的编号(见示例3);对于不注日期引用的国际文件的所有部分的代替,则标示国际文件的代号及顺序号和“(所有示例示例示倒示例部分)”(见示例4)。同时,在前言中陈述技术性差异时,列出当前最新版本的我国文件各部分与国际文件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我图文件或国际文件所分部分较少时,则在技术性差异列项下直接列出(见示例5);我国文件或国际文件所分部分较多时,宜编排一个附录列出,并在技术性差异列项下说明用附录的形式列出(见示例6)。:GBi、11021 2007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I

28、EC 60085:2004,IDT):GBT 10893 2 2006压缩空气干燥器第2部分:性能参数(IS()7183 2:1 996,MOD):(jH 7T 1 51 40航空货运集装单元(GBT 1 51 40 2008,IS(8097:200l,MOD)GBI、27050(所有部分) 合格评定 供方的符合性声明ISO 1 7050(所有部分):GBr 6988(所有部分) 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II:(、61082(所有部分)jGBT 2000022009示例5:前 言关于规范|_生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29、”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GBT 27050(所有部分)代替1s()17050(所有部分),两项标准各部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如下: GI,I、27050 l 2006合格评定供方的符合性声明第1部分:通用要求(1s()l 7050 1:200411)T): (;BT 270502004,IDT)。2 2006 合格评定 供方的符合性声明 第2部分:支持性文件(Is()1 7050 2示例6前 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奉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渊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什”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GBT 6988(所确部分)代替IEC 61082(所有部分1两项标准

30、各部分之间的致性程度她附录A84在目录和其他媒介上标示一致性程度在标准日录、年报、数据库和其他所有相关媒介七宦标示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在数据库巾使用的一致性程度标识的格式还宜参考ISONET手册”的有关内容。82) ISONET手册规定了标准类文件、法规文件和它们的主题内容的表述方法以便于交换有关这些文件的信息GBT 2000022009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1_1:2005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1 l:200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具体章条编号对照情况见表A1表A1 本部分与Is0IEc指南21-1:2005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本部分章条

31、编号 对应的Is()1EC指南章条编号引言的第一段 0 1引言的第二段 0 2引言的第三段 4 1的第段引言的第四段 4 i的第三段0 53 1,3 33 4,3 j3 93 1 3 23 S3 3 3 70 4 3 83 5 3 1 o3 6 3 j】5 1 0 6j 1 2 5 l 15 1 25 l 3 0 3第一段的部分内容5 1 4 0 3的第一段,o 4,51 3,53225 1 5 5 l 45 l 55 25 3 1,5 32j 2 j 3 3S 2 1 5 3 31j 2 253 3 25 3355 3 5 3 45 3 1 5 3 4 15 3 25 3 42,5 34 3

32、543CBr 2000022009表A1 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卜1:2005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续)本部分章条编号 对应的ISOIEC指南章条编号6 1】 6 l l,6 126 l 561 3,6 1 46 1 26 l 3 6 l 26 I 4 6 1 66 2 l 621,6 2 26 2 26 2 3 62 36 2 4 6 2 l的注7 2 7 2 1,7 2 2b)7 2 2a)8 1 8 3的第一段8 3 1,8 3 28 3 3 8 3附录A附录B附录c 附录A附录E附录F 附录H附录G附录c附录E0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卜1:2005的技术性差异

33、及其原因表B1给出了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卜1: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GBT 2000022009表B1 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1_1: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部分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原因删除IS()1EC指南2卜1:200,5关于区域标准采用国际 本部分仅适用于国家标准采用1标准的适用范围 国际标准的情况增加了对于IS()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标准的采用的适用范围。同时说明本部分第7章规定的等 根据我国采用其他国际性组织1同采用1s()标准、1EC标准的国家标准的编号方法不适用 标准的需要,扩大适用性于采用IS()公布的其他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标准删除IS()

34、IEC指南2卜1:2005的第1章第一段该指南不 该内容是从国际角度叙述的,我l规定的内容 围不适于这种叙述埘除国家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1 增加r本部分“可供其他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时参考” (例如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给指导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 引用GBT 200001,便于标准整,捌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使用者使用中文术语;强调采用国具体调整如r: 际标准时按GBI 1 1的规定编2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I 20000 1,代替了 写确保技术内容的确定和文本结ISOIEC指南2:2004(见第3章); 构的协调统一,适应

35、我国的标准编增加引用了GH,T】(见5 l 4) 写和版式要求删除IS()EC指南2I1:2005中的术语和定义3 1、 术语和定义3 l、33、3 4和3 533 3、3 4和3 5 己广为人知,在本部分中不再重复删除ISOIEC指南21 l:2005中的术语和定义39“措 此定义的含义在不同语种间不3辞改变” 会出现将IS()IEC指南2】:200,5中4 1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移 这两段内容是对标准技术内容4 l 的说明,属于引言的内容,不宜写至本部分的引言中 在标准正文中删除了ISOIEC指南21 1:2005的42的a)“等同”的 此条件中关于措辞一致的要求4 2可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 对

36、我国官方语言不适用由于目前IS()、IEC使用的官方仅选用ISOIEC指南21 1:2005中提供的采用国际标语言没有包括中文1s()IEC指南5 准方法中的翻译法和重新起草法。删除了签署认可法和21 l:2005所提供的签署认可法和重新印刷法均不适用于我国国家重新印刷法 标准出版语言文字规定,所以未选用上述方法GBT 2000022009表B1 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1-1: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续)本部分章条编导 技术性差异 原因此内容属规范性内容,宜安排在5 1 3 将原国际指南引言中o3的内容安排在本部分的5 1 3标准正文中修改r与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国家标准的编强

37、调采用国际标准时编写按j l 4 GBT l 1规定,确保技术内容的写方法确定和文本结构的协调统一删除ISOIEC指南21-l:2005中5 3 22的列项b)“负5 1 4 在GBI 1 1中L另有规定责该标准的区域或国家团体(如技术委员会编号和名称)”删除ISOIEC指南21 1:2005中5 33253 3 4关这些条款是考虑到多种官方语5 2 言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我国于多语种版本有效性的规定 仅用。种文字出版将Is()IEC指南2卜1:2005附5 2 2 增加了使用翻译法时,对增加的资料性附录的编排规定 录D所示的编排附录的做法,用文字表述做出明确规定删除ISO1EC指南211:

38、2005中5 3 4 3“虽然重新 我国标准体系和形式与西方国起草是采用国际标准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重要的技术性家有区别再者中文不是IS()、IEC差异可能会围为结构和表述的不同而被掩盖使锝国际标5 3 官方语言,在标准内容的表述上会准与区域或国家标准难以比较 致性程度难以确定。重有不同。因此不使用重新起草方新起草还使得不同国家间的区域或国家标准的一致性程 法很难做到度难以确定。”田于涉及结构的调整需要特别5 3 2 增加r重新起草法需增加附录时附录的编排规定说明只选择两种一一对应关系:等同采用使用翻译法; 适应我国标准体制和语言习惯5 4 修改采用使用重新起草法。 并简化和明确采用国际标准的删

39、除IS()1EC指南2卜1:2005中5 4 3“鉴十在0 3和 方法5 4 43中已指出的原因,建议不采用重新起草方法。”删除了IS()IEC指南2I】:2005叶J 6 1 3和6 1 4提供 与我国国家标准版式相差较人,6 的在国家标准条款中保留国际标准条款再在相应条款位置安排国家的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差异内容的方法难以操作此句解释规范性引用带来的技6 删除了IS()1EC指南21 l:2005 qJ 6 2 3最后一句术性差异不宜作为条款6 1 2 增加了编排结构变化对照表的规定 规定更全面和明确6 1 3 增加规定了在前言中陈述的编辑性修改的范围 简化编辑性修改的陈述增加了对于国际标准

40、注日期规范性引用的其他国际文 为了便于标准使用者使用对应6 2 l、6 2 2 件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直接列入替换成的相应我的我国文件,做此规定。而IS()和6 2 3 国文件的规定IEC指南21 1:2005建议将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保留在条款中,替增加了对于保留引用的国际文件的标识规定代成的本国标准在前言中说明GBT 2000022009表B1 本部分与ISOIEC指南21-1: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续)本部分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原因对于引用标准的处理规定更6 2 4 增加了国际标准中参考文献的替代方法全面仅选用IS(),IEC指南2卜1:2005中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由于单

41、编号方法不适用于我国7 编号习惯,并且此方法不易体现国的国家标准的双编号方法家标准编号8 3 l、83 2 对于一致性程度信息的标示位置与表述做了更明确细增加可操作性和833 致的规定,并增加了相应的示例附录E 增加了该附录,关于国际标准条款中助动诃的翻译规定 规范国际标准中助动诃的翻译GBT 2000022009附录c(资料性附录)表述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示例建议技术性差异的陈述以“增加”、“修改”或“删除”为引导。示例1至示例4给出r不同种类的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标准(见4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表述示例。示例1:本示倒针对删除内容的情况【见4 3a)。IS()】45:1995(轿车轮胎

42、轮胎功能检验 实验室试验方法的范围包括标准的轮胎和增强(超载)的轮胎。GB,I 256 2003仅适用于标准轮胎。“在5 1,1 1表1阻力试验充气压力中删除充气压力内容中增强(超载)一栏;在541 1表4高速试验允气压力中删除轮胎种类中增强(超载)一行。产品标准的内容是以Is()4000 l为基础制定的该国际标准规定了轿车轮胎的所有内容,不仅有试验方法还有性能要求。由于国际标准所包括增强(超载)轮胎的内容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中已被省略,凶此在这两个表中也被省略。”示例2:本示例针对增加内容的情况L 9己4 3b)。1SO 156:1996开式机械压力机的验收条件 精度检验规定了开式机械压力机的

43、几何畸变测试的要求。GB11 2X67 2004在不加改变地采用国际标准的精度检验要求的同时,增加了国际标准中没有包含的新规定,即连接部件纵向总间隙的精度检验。“在第4章试验条件和允差中有关试验项目的内容增加了连接部件纵向总间隙的精度检验的要求。因为连接郎件纵向总间隙精度对丁确保用机械压力机加工产品的R寸精度和产品质量的稳定足必需的因此增加此内容。”示例3:本示例针对修改内容的情况见4 3c)。1s()167:1 997(金属镀层金及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环境试验规定工业大气试验环境条件是:气温为25。C相对湿度为7j“,但GBT 278 2005将这两项指标分别改为40和80“。“

44、在第5章工业大气试验中用40土1代替252;用805代替在7080范围内尽量接近75。本标准修改了加速试验的要求以求试验在高温和高湿度的天气条件下有更好的反映。”示例4:本示例针对增加另一种供选择的方案的情况见4 3d)。在1s()】78:1 998(橡胶用袖珍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中,用肖氏硬度计测定硬度要求采用A型和I)型。在GBT 289 2006中,除r有A型和D型可供选择,还增加了E型E型有一部分与A型重复。“在41肖氏硬度计:A型和D型中增加E型;在4 11压脚中关于中心孔的直径增加使用E型硬度计时,为54 nln)0 2iiillll;在4 l 2压头中增加压头的形状和尺寸的描述和图

45、形;在4 1 4标准弹簧的a)A型中弹簧力方程式的适用范围增加E型硬度计;在7 3该段结尾增加当用A型硬度计测定的硬度小于A20”时,用E型硬度计测定;在7 3注2增加F型硬度计推荐使用1 kg砝码。硬度计是用压头压人一块橡胶表面,通过测量压头雎人橡胶表面的深度以测定硬度的仪器。1)型用于高硬度的橡胶A型用于标准硬度的橡胶。国家标准需要有一个专门测量低硬度橡胶的方法,此方法需要E型硬度计。”14GBT 2000022009附录D(资料性附录)国家标准前言中有关采用国际标准的介绍性内容的示例示例1至示例4给出了通常情况下国家标准前言中陈述有关采用国际标准的介绍性内容及陈述顺序。注:本附录示例中给

46、出的标准仅为示范所用,示例中的内容与实际标准的内容可能有出入。等同采用同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前言的陈述见示例1。示例1: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ls()541 4 1:2002削平型直柄刀具用带紧固螺钉的刀具央头 第l部分:刀具柄郜传动系统的尺寸。本标准做r下列编辑性修改: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削平犁直柄刀具灾头第1部分:刀具柄部传动系统的尺寸;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国际单位制值转换为对应英制值的换算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前言中,陈述技术性差异的情况见示例2。示例2: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I 2737:2005金属材料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试验方法。本标准与ISO 12737: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J、t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3075代替了I铽)1099(见6 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60代替了Is()9513(见6 3); 增加引用了GBT 8170(见第10章)。增加了“8 4断El形貌观察”,断口形貌记录着试样断裂的重要信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