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9863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GB 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GB 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GB 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GB 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73.040 D 20 /.:飞,.:,;.,r;.!,:,i!,宁h,写远画.:.,:._,!,_ :,:,:.t:.,:圈-茫茫:.:.,:.:.:.:,飞:,._:.1:8-飞言:-、温隘-.郭_F:I既烹黑黑黑:、-_.,刻画. 蛐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 exploration 2012-12-31发布2013-08-01实施_ . 萄蜀,哺tt二:哀只/,, -;,圭、:闵琦羽耐W龟睛,电远创立霉国画15t:J含1

2、;1王军n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9119-2012 目次E11122222334444455677777888889MMUMUM 航诅制料位基效程有工值探取钻及及位阶-i J件型HR号条类时符区度阳刷和靶程蚓名和定及本取数区稳u胞和蜘参睛艘量陡分要参算JJ作程级划般及求计区度工工M量盼搬协议叫唰根幅刊蛐删脑求作类算算算告基气气复及气要工分计计计报的层层造样层术求试算量u量量量和作煤煤构采煤度的H技要测计储储储储究虹段及术及/-/件作查查探探阶UUHH程u技样量源。源源源研编录录录录录U文u工分预普预勘查段段段段工程程采哺资标资资资合料究

3、制附附附附附用义u查划气气气气勘阶阶阶阶查工工气源气指气气气点资研编性性性性性引定则勘段层层层层源查查查探勘查查层资层算层层层录始合告范料料料料性和原气阶煤煤煤煤资预普详勘气勘勘煤气煤计煤煤煤编原综报呱啧啧啧啧围范语本层炭层层料ABZDE言范规术基煤UUUUU煤UMUU煤川口川煤UMUM-u资UMMiu和和非如前123456789附附附附附GB/T 29119-2012 附录F(资料性附录)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方法.21 附录G(资料性附录)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24 附录H(资料性附录煤炭煤层气综合勘查地质报告编写提纲.E 前本标准按照GBj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煤

4、炭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 29119-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z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徐水师、孙升林、程爱国、吴国强、秦勇、傅雪梅、赵本肖、李英超、张新生、郑玉柱、孙玉臣、陈春林、宁树正。阻GB/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勘查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度要求、煤炭资源各勘查阶段的煤层气工作,勘查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及勘查报告的编写。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勘查的设计编制、勘查施工、地质研究、资源/储量计算、评估、勘查报告编制和审

5、批的依据,为煤层气产业的远景发展规划、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井瓦斯治理提供地质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j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jT 12719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jT 13908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jT 19559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jT 19560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GBjT 23249 地勘时期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DZ/T 0215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6 煤层气资源/储

6、量规范MTjT 897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煤层气coalbed gas; coalbed methane 赋存于煤层中、以甲烧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短类气体。3.2 煤层气资源/储量coalbed methane resourc四/reserves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计算的赋存于煤层中,当前可开采或未来可能开采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数量,包括已发现资源量和待发现资源量。3.3 探井test well; exploratory well 采用钻井辅以测井和化验测试

7、,确定煤储层的深度、厚度、结构、煤质、顶底板性质、含气量、气体成分、等温吸附性能等参数的工程井。3.4 参鼓井parameter well 在探井基础上采用注人压降法,以取得渗透率、储层压力、表皮系数、调查半径、储层温度、破裂压1 GB/T 29119-2012 力、地应力等参数为目的的工程井。3.5 排来井drainage well 为取得气体成分、产气量、产水量、水质及机井间干扰试验为主要目的的工程井。4 基本原则4. 1 煤层气资源勘查应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合理开发和煤炭、煤层气协调勘查开发的原则,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合理保护矿产资源的目的。4.2 从煤层气资源勘查的实际需要

8、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勘查技术手段,注重技术经济效益,以合理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地质成果。4.3 以现代地质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勘查方法,提高勘查精度,适应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的需要。4.4 煤层气应进行动态储量评估,分阶段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5 媒层气勘查工作程度5. 1 阶段划分煤层气资掠勘查划分为预查、普查、国探和勘探四个阶段。各阶段提交相应的煤后气资源/储量和勘查报告。媒层气勘查工程应尽量统一布置、分阶段实施,以提高煤坛气勘查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5.2 煤层气顿查5.2. 1 预查任务煤层气预查是煤层气勘查的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以矿区或煤田为基本单元,根据现有

9、煤田地质勘查成果和有关技术经济要求,确立j!二韧步评价具有勘查前景评价屋,计算煤层气潜在资源量,为煤层气普查提供地质依据。5.2.2 预查工作程度要求a) 调查评价区内煤层气成分、含量、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煤层甲饶风化带范围。b) 调查煤储层特征和影响因素,了解煤层:rn底板主蛋特征。c) 调查含煤地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水动力状况,补、轻画排关系以及与煤储层的水力联系。d) 计算评价区煤层气潜在资源量。e) 估算和预测评价区相应的煤炭资量。5.3 煤层气普查5.3. 1 普查任务煤层气普查是煤层气预查工作的基础上,是以具有勘查前景评价区为基本单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现有煤田地质勘查成果、煤层

10、气探井、参数井和有关技术经济要求,确定并初步评价具有勘查前景有利区,计算煤层气预测地质储量和潜在资源量,为煤层气预探提供地质依据。5.3.2 普查工作程度要求a) 初步确定和分析评价区内煤层气成分、含量、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煤层甲烧风化带范围。2 GB/T 29119一2012b) 分析评价煤储层孔、裂隙特征、吸附/解吸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煤层顶底板主要特征。c) 分析评价含煤地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水动力状况,补、径、排关系以及与煤储层的水力联系。d) 计算有利区煤层气预测地质储量和潜在资源量。e) 估算相应的煤炭资源量。5.3.3 普查有利区的条件有利区一般应具备的条件见B.l。5.4

11、煤层气颈探5.4. 1 预探任务煤层气预探是以预查有利区为基本单元。主要任务是获取煤储层物性有关参数,进行排水采气试验,研究煤层气增产措施,获得开发技术条件下的煤层气井参数,初步评价目标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计算煤层气控制的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确定煤层气开发的靶区,为煤层气地面井网勘探和开发规划提供依据。5.4.2 葫探工作程度要求a) 基本查明影响煤层气开发井网布置的断层及区块边界条件,初步查明含煤地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水动力状况,补、径、排关系以及与煤储层的水力联系。研究影响煤层气赋存和开采的地质因素。b) 基本查明主要煤储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c) 基本查明主要煤层的煤

12、层气成分、含气量及分布规律。d) 基本查明主要煤储层特征及渗透率、储层压力、破裂压力、闭合压力、原地应力、原地应力梯度、地温等。e) 初步查明煤层顶底板岩性、孔隙性、渗透性特征及力学性质,研究其对煤层气赋存、运移的影响。f) 初步查明煤层吸附/解吸特征,初步确定煤层气的临界解吸压力。g) 初步确定合理的储层改造方法、工艺参数,评价储层改造的有效性,h)初步确定合理的排采制度。获取排水量、产气量、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数值模拟研究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评价单井产能。i) 计算目标区内煤层气控制的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预测的地质储量。j) 估算相应的煤炭资源量。5.4.3 预探目标区的条件目标区一般

13、应具备的条件见B.2。5.5 煤层气勘探5.5. 1 勘探任务煤层气勘探是在煤层气预探阶段单井取得工业气流的基础上进行的小规模井网勘探。基本工作单元是目标区内的靶区。主要任务是获取煤层气井网产能、煤层气增产措施、排采制度数据,获取探明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为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提供地质依据。5.5.2 勘探工作程度要求a) 查明煤储层特征及压力、渗透率等动态变化规律。3 GB/T 29119-2012 b) 初步确定煤层气开发的井网布置方式。c) 初步确定煤层气的储层改造方法、工艺和参数,确定煤层气排采工作制度。d) 评价井网煤层气的产能、可采性及服务年限。e) 运用储层模拟技术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

14、,历史拟合、预测生产能力,确定井距、井网、完井方式和生产年限。f) 计算靶区内煤层气探明的、控制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g) 估算相应的煤炭资源储量。5.5.3 勘探靶区的条件靶区一般应具备的条件,见B.3.6 煤炭资源勘查阶段的煤层气工作6. 1 预查阶段全面收集工作区地质、物探及煤层气勘查等资料,开展野外和邻近矿井煤层气地质调查,了解煤层裂隙发育情况及方向,了解邻近矿井煤层瓦斯情况。从区域地质条件出发,研究煤层气生成的物质基础、生气条件及保存条件。对煤层气勘查前景进行评估。6.2 普查阶段6.2. 1 在煤炭资源普查及其对瓦斯地质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煤层甲烧含量情况,选择布置适量煤层气参数

15、井,了解煤储层孔隙、渗透和吸附/解吸特征。初步确定可供进一步勘查的有利区块,对影响煤储层含气性及保存条件的地质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6.2.2 参数井要求采用绳索取心工具取全目的煤层煤心、顶底板岩心,并进行各项化验测试。6.2.3 计算煤层气预测资源/储量。6.2.4 通过瓦斯地质工作,证实煤层气含气量未达到表1规定的下限标准,可不施工参数井。6.3 详查阶段6.3. 1 在煤炭资源详查及其对瓦斯地质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在确定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煤层气有利区块内,根据瓦斯分带情况,选择少量探煤钻孔作为煤层气参数井,获取可靠的地质评价参数。主要任务是在煤层气有利区块内确定可供进一步勘探的目标区,基本

16、查明煤层气资源情况,对煤层气开发预可行性进行评价。6.3.2 若开发条件许可,在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内应布置适当的排来井,初步了解煤层气开采的技术条件;初步了解煤层气的生产能力,对煤层气的开发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的评估。6.3.3 计算相应的煤层气地质储量。6.3.4 普查阶段查明煤层含气量没有达到表1规定的下限标准,本阶段不再进行参数井或排采井的施工。6.4 勘探阶段6.4. 1 勘探阶段主要任务是在确定可供开发的目标区内,查明煤层气田的产出能力,除继续布置一定量的参数井或排采井进一步证实详查阶段所获得储层参数和生产能力外,若开发条件许可,还可通过小型井网排采试验,结合储层数值模拟技术,确定开发策

17、略,为全区进行商业性开发提供设计及主要生产设备所必需的数据。GB/T 29119-2012 6.4.2 对影响煤层气开发的技术条件进行详细研究,通过排采试验对煤层含气量、渗透率、水动力条件及产能进行研究;通过一段时间连续排采和产能动态监测,获取各项数据,建立气、水产量与生产压力和时间关系曲线。确定排采制度。6.4.3 根据储层参数和排采数据,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可进行合理井距、完井方式等敏感性分析,以确定气田生产策略,预测产能。6.4.4 单井排采试验或小型井网、参数井的重点区域是矿井的先期开采地段(或第一水平)和煤炭详查确定的目标区块。6.4.5 计算相应的煤层气地质储量。7 煤层气勘查工程及

18、技术要求7. 1 勘查工程根据地形、地质及物性条件,合理选择和使用遥感、物探、钻探、地面地质调查和排采试验等勘查手段,并配合邻近矿井地质调查进行各阶段的地质工作。7. 1. 1 预查阶段工程布置a) 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以往地质成果,开展地表地质工作、矿井调查和采样测试工作。b) 煤炭资源勘查度低的地区宜布置少量物探和钻探工程,了解煤层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c) 本阶段一般可不施工专门煤层气钻探工程。如果本区和邻区缺乏煤层气资料,可施工少量煤层气探井,确定煤储层的深度、厚度、结构、煤质、顶底板性质、含气量、气体成分、等温吸附性能。7. 1. 2 普查阶段工程布置a) 在煤层气有前景的区域布置少量

19、煤层气探井和参数井。b) 其他勘查工程一般按照煤炭资源预查工程部署原则布置。c) 煤炭资源勘查程度较高的区块,应充分利用物探和钻探资料,做到煤层气探井、参数井布置与探煤工程的相互协调。7. 1. 3 预探阶段工程布置a) 根据有利区块的划分,布置参数井和排采试验井。每个主要区块均应布置不少于2口参数井、1口生产试验井F当区块面积较大时,每10km2参数井不少于2口、试验井一般不少于1口。b) 排采试验井的井位应考虑今后井阿布置。c) 其他勘查工程一般按照煤炭资源普查阶段工程部署原则布置。7. 1. 4 勘探阶段工程布置a) 在不同目标区内均应布置小型试验井网或多分枝井、U型井。b) 排采试验井

20、网和形状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有菱形网、矩形网等。井距应根据储层参数、主应力方向及试验井的压裂方向、压裂缝长度等储层改造有效性确定,一般为200m500 m。c) 生产试验井应布置适量的观测井,以验证井网布置的合理性。d) 其他工程一般按照煤炭资源详查工程部署原则布置。e) 先期开发靶区应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可部署一定三维地震工程。5 GB/T 29119-2012 7.2 勘查工程技术要求7.2. 1 地质填圈可参照E.l技术要求执行。在进行地质填图时应特别注意对不同岩性节理的描述、测定和研究,可参照E.l技术要求执行。7.2.2 矿井地质调查矿井地质调查包括煤层厚度、结构特征、煤层割理、裂隙、

21、构造、应力方向、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瓦斯等内容。其技术要求可参照E.2确定的有关标准执行。7.2.3 地震勘查工程地震勘查应按煤层气资源勘查阶段划分循序进行,分阶段实施,可参照E.3确定的标准执行。7.2.4 煤层气井景井的原始资料采集煤层气录井的原始资料采集可参照E.4技术要求执行。7.2.5 钻井工程a) 煤层气预探、勘探阶段都要录取各项原始资料。b) 探井的主要任务是采用钻井附以测井和化验测试,确定煤储层的深度、厚度、结构、煤质、顶底板性质、含气量、气体成分、等温吸附性能等参数。c) 参数井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储层压力、渗透率、表皮系数、储层温度、破裂压力、地应力等储层物性数据F通过对主要

22、目的煤层(段进行试井和原地应力试验,获取压裂设计所需要的参数。井深一般要达到最下一个目的层底板以下40m50 m。井径应满足岩、煤心采样、试井和常规煤层气完井、排采的要求。d) 排采井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目的煤层(段的生产潜力。数据采集后,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储层的改造和排采试验,获取稳定产能,对单井产能进行动态评价。排采试验井一般应进行最少半年以上连续的产气试验。在多煤层完井的试验井中,应尽可能对各主要目的煤层(段)进行单独试验,以评价不同煤层(段)的生产潜力。排采试验井可以在参数井的基础上扩径完成。e) 钻井工程其他技术要求可参照E.5确定的有关标准执行。7.2.6 测井、试井、完井、

23、固井、压裂及排采工程可参照E.6、E.7、E.8、E.9、E.I0、E.ll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7.2.7 数据采集6 a) 通过岩心编录和地球物理测井手段,确定煤层深度、厚度及结构、构造、裂隙、含煤地层及煤层顶底板岩性、岩石力学性质、井径、井斜、井温等。b) 对目的煤层(段采集全岩心煤样,进行解吸试验,确定气含量、气成分、吸附时间。c) 对目的煤层(段采集完整的全岩心煤心样品,进行割理、裂隙观察描述与统计、宏观煤岩类型描述及显微煤岩分析、镜质组反射率(R:.,.)测定、煤质分析(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孔隙度及孔隙结构分析。d)对主要目的煤层(段)煤层样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确定等温吸附曲线、Lan

24、gmuir体积、G/T 29119-2012 Langmuir压力,结合储层压力资料,确定煤层气的吸附饱和度、临界解吸压力。e) 对主要目的煤层(段进行试井测试,确定煤储层压力、渗透率、表皮系数、原地应力、储层温度等。f) 对主要目的煤层(段)进行排采试验,获取单井半年以上连续气、水产量。7.3 煤层气采样及测试工作量7.3. 1 煤心样分析试验项目及数量参照附录D确定。7.3.2 参数井及试验井分析测试参数井及试验井除完成附录D中规定的测试工作外,还要进行储层压力、渗透率试井测试,取得目的煤层(段)的储层压力、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参数。7.3.3 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测试项目及数量,参照D.

25、1确定。8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8. 1 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及分级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体系执行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8.2 计算指标8.2. 1 各类型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块段中的煤层含气量要达到表1所规定的下限标准。煤层气探井和煤田勘查钻孔测试的含气量差别大,确实认为煤田勘查钻孔所取得的资料存在问题的,需要采用回归方法进行校/修正。表1煤层气含量下眼标准煤类变质程度Rax%空气干燥基含气量/1. 90 8.0 8.2.2 煤层气地质储量的计算要满足垂直单井平均产量500m3/d、多分支水平井平均产量5000m3/d、U型井平均产量1000 m3/d的下限标准(单井

26、平均产量是指不低于半年的连续排采平均值)。8.2.3 探明储量计算的基本井距原则应按表C.1执行。8.2.4 资源储量计算的深度一般不超过1500 m. 8.3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块段划分的基本原则8.3. 1 资源/储量计算边界应由查明的煤层气田的各类地质边界,如断层、地层变化(变薄、尖灭、剥蚀、风氧化带、煤阶等)、含气量下限、煤层净厚下限(0.5 mO. 8 m)等边界确定(对煤层组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条件做适当调整);由于各种原因也可由矿权区边界、自然地理边界或人为储量计算线等圈定。8.3.2 探明储量的计算边界以煤层气井外推圈定,外推距离不大于表C.1中规定井距的O.5 1.0倍,可分以

27、下几种情况(假定表C.1规定井距为1个井距): a) 仅有一口井达到产气下限时,以此井为中心外推1/2井距。b) 在有多口相邻井达到产气下限值时,若其中有两口相邻井井间距离超过3个井距,可分别以这两口井为中心外推1/2井距。c) 在有多口井达到产气下限值时,若其中有两口相邻井井间距离超过2个井距,但小于3个井距GB/T 29119-2012 时,井间所有面积都计为探明面积,同时可以这两口井为中心外推1个井距作为探明面积边界。d) 在有多口井达到产气下限值时,且井间距离都不超过2个井距时,探明面积可以边缘井为中心外推1个井距。8.3.3 只有在煤层气单井平均产气量达到8.2.2所规定的下限值的块

28、段才能计算探明储量。探明储量计算中,煤层含气量按GBjT19559测定。8.3.4 煤炭资源量达到探明级别,实测含气量可靠,且控制程度达到表C.1规定井距的11.5倍,区内施工了煤层气参数井和/或试验井的块段,可计算煤层气的控制储量。8.3.5 煤炭资源量达到控制级别,实测含气量可靠,且控制程度达到表C.1规定井距的1.52倍的块段,可计算煤层气的预测储量。8.3.6 通过与邻近地质条件和煤岩、煤质相似地区类比求得的含气量,或综合分析矿井地质条件、煤炭开采状况后修正的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也可作为计算煤层气潜在的资源量时含气量的参考值。通过干燥煤样等温吸附曲线所提供的吸附常数以及煤矿井下实测的瓦

29、斯压力等数据间接计算的含气量在进行水分、温度等的校正后可用于潜在的资源量的计算。8.4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的-融要求8.4. 1 面积很大的勘查区可进一步细分为块段作为基本计算单元,I叫块段应具有相同戎相似的煤层气地质条件z纵向上一般以单一煤层为计算单元,煤层相对集中的煤层组可合并计算单元p探井分布不均衡、煤层含气量、厚度变化较大的要进行面极权衡。8.4.2 煤层气风化带以浅的煤层不计算煤层气资摞/储量。8.4.3 资源/储量计算仅考虑航娃(如甲挠、乙兢等)气体成分。在特殊情况下,如二氧化碳含量极高,可考虑分别计算烧艇、二氧化碳等不同主要成分的资源/储量。8.4.4 计算参数可由多种资料和多

30、种方法获得,在选用时应详细比较它们的精度和代表性进行综合选值,并在储量报告中论述确定参数的依据。8.4.5 采用煤层原位含气量作为计算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参数。8.4.6 各项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际准,见附录A。8.5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选取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选取可参照附录F规定执行。9 资源编录、综合研究和报告编制9. 1 原始资料编景工作的基本要求9. 1. 1 按勘查设计的要求和有关规程的规定,各种勘查工程的原始记录和数据资料必须齐全、准确、真实、可靠。9. 1.2 对自然露头和各种勘查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水文地质现象,都必须按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观

31、测、鉴定和描述,各种观测、测量记录资料,都应及时进行处理、解释和整理。9. 1. 3 原始资料编录的工作程序、格式、内容、表达形式、术语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9. 1.4 各种原始记录、原始编录资料以及岩心、样品、标本等实物资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妥善保管,建立完整的原始资料档案。9.2 综合研究按照边勘查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的原则,对各种勘查技术手段所取得的资料8 GB/T 29119一2012均应进行及时且充分的分析研究和利用。地质报告应综合反映各种勘查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果,其中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参见附录G。9.3 报告编制各阶段地质报告的编制,原则上参

32、照附录H及有关地质报告编写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在实际编制工作中,应根据勘查区的实际情况,对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使报告内容的重点突出,方便使用。9 GB/T 29119-20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煤层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煤层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见表A.l。表A.1煤层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参数名称单位名称平方千米元因次元因次立方米每吨煤立方米每盹煤立方米每盹煤立方米每吨媒立方米每吨煤吨每立方米盹每立方米亿立方米亿立方米亿立方米亿立方米米米平方米元因次元因次兆帕兆帕兆帕兆帕兆帕兆帕兆帕每百米

33、兆帕符号煤层含气面积煤中干燥基灰分煤的平均灰分媒的原煤基含气量煤的空气干燥基含气量煤的干燥无灰基含气量废弃压力条件下的煤层气含量原始储层条件下的媒层气含量A Ad A.v Cc Cd Cd C. C.; 媒的空气干燥基密度j D.d 煤的干燥元灰基密度1 Ddal 煤层气地质储量G, 煤层气井控范围内的地质储量G,w 气井累计气体产量l UTL 煤层气可采储量I G, 煤层净厚度I h 煤层埋深渗透率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煤的平衡水分原始储层压力废弃储层压力闭合压力朗缪尔压力临界解吸压力破裂压力压力梯度井底压力H K M , M叫-R-puP, PL Pd P1 Kp Pwr 10 符号km2 %

34、 % m31t m3/t m3/t m3ft ru3/t 取值位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2位小数点后2位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1位小鼓点后1位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1位h3 I 小数点后2位时| 小数点后2位108m3 I 小数点后2位108m3 I 小数点后2位108m3 j 小数点后2位108m3 1 小数点后2位m I IJh数点后1位m I 小数点后1位m2 I 小数点后2位% | 小数点后2位% I 小数点后2位MPa I 小数点后2位MPa I 小数点后2位MPa I 小数点后2位MPa I 小数点后2位MPa I 小数点后2位MPa I 小数点后2位MPa/100m I 小数点后2位M

35、Pa I 小数点后2位GB/T 29119-2012 表A.1(续)参数单位取值位数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单井日产气量g. 立方米每天m3/d 小数点后2位单井日产水量gw 立方米每天m3/d 小数点后2位采收率Rf 元因次% 小数点后1位平均井控面积S咽平方千米每口km2/口小数点后1位吸附时间 小时h 小数点后1位储层温度T 摄氏度 整数朗缪尔体积VL 立方米m3 小数点后2位地层倾角a 度n 小数点后1位空气干燥基煤层气含量与灰分+平衡水分相关关系曲线斜率P 元因次小数点后2位11 G:Q/T 29119-20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煤层气有利区、目标区和靶区条件B. 1 有利区一般应同时具

36、备以下条件B. 1. 1 可采煤层净总厚度5m以上。煤层渗透性好的地区,煤层厚度可以适当放宽要求。B. 1.2 煤层气含量总体达到表1的要求。B. 1.3 煤层渗透性较好,煤层原生结构保存完好,煤层裂隙发育。B. 1.4 煤层埋深一般浅于1500 m. B. 1.5 煤层气资源总量在3X108 m3以上。B. 1.6 煤层气开发经济地理条件较好。B.2 目标区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B. 2.1 可采煤层净总厚度8m以上,主要煤储层平均净厚度一般3m以上。煤层渗透性好的地区,煤层厚度可以适当放宽要求。B.2.2 煤层气含量一般达到表1中高一煤级含气量的要求或含气饱和度一般达到50%以上。煤储层为

37、正常压力储层。B.2.3 煤层渗透性较好,渗透率大于0.10X10m2;煤层原生结构保存完好,煤层裂隙发青。B.2.4 煤层埋深一般浅于1200 m. B.2.5 煤层气资源丰度一般在1X 108 m3/km2以上。B.2.6 煤层气开发经济地理条件好。B.3 靶区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B.3.1 可采煤层净总厚度8m以上,主要煤储层平均净厚度一般2m以上。煤层掺透性好的地区,煤层厚度可以适当放宽要求。B.3.2 煤储层为正常压力储层。煤层含气饱和度达到60%以上。B.3.3 煤层掺透性好,渗透率大于0.25X10-3m2;煤层原生结构保存完好,煤层裂隙发育。B.3.4 煤层埋深一般浅于100

38、0m. B.3.5 煤层气资源丰度一般在1.5 X 108 m3/km2以上。B.3.6 煤层气开发经济地理条件好。12 GB/T 29119-20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类型划分及钻探工程基本钱距C.1 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C. 1. 1 简单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主要包括zd 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zb) 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zc) 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榴皱。C. 1.2 中等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的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受岩浆岩的一定影响。主要包括zd 产状平

39、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裙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zb) 简单的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裙曲及倒转zc) 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和背斜,或为形态简单的榴皱,伴有稀少断层。C. 1. 3 复杂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影响。主要包括:a) 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b) 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榴曲和断层均很发育zc) 紧密榴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C. 1.4 极复杂构造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主要包括:a) 紧密榴皱,断层密集zb) 形态复杂特殊的裙皱,断层发育zc) 断层

40、发育,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C.2 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C. 2.1 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F煤类单一,煤质变化很小。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来。C.2.2 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的变化,但规律性较明显,结构简单至复杂s有两个煤类,煤质变化中等。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可采范围内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13 GB/T 29119-2012 C.2.3 不稳定媒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F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煤类,煤质变化大。包括Ea) 煤层厚度变化很大,具突然增厚、变薄现象,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zb) 煤层呈串珠状、藕节状,一般连续,局部可采,可采

41、边界不规则zc) 难以进行分层对比,但可进行层组对比的复煤层。C.2.4 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z或为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且层组对比也有困难的复煤层3煤质变化很大,且无明显规律。C.3 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距C.3.1 垂直井对于垂直井,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距见表C.l.表C.1蝶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距单位为米煤层稳定程度基本井距稳定较稳定不稳定简单构造3 000-4 000 2000-3000 1 500-2000 构造复中等构造2000-3000 1 000-2 000

42、500-1000 杂程度复杂构造1 000-2 000 500-1000 注=对于复杂、极复杂构造及不稳定、极不稳定煤层宜实行滚动勘探开发s在少数探井和早期储量计算的基础上,将高产富集区块优先投入开发,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C.3.2 其他类型的开发井对于羽状水平井、丛式井、U形井等煤层气开发井,在研究煤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根据煤层气田的资源条件、分布面积、开发规模、开发方式等实际情况确定。C.4 选择基本井距的要求C. 4.1 构造复杂程度类型的划分,原则上以勘查区(矿区为单位。当勘查区(矿区)内的不同地段有显著差异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C.4.2 当一个勘查区矿

43、区内目的煤层(段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稳定程度类型时,应以资源/储量或厚度占优势的那一部分煤层稳定程度类型,选择基本井距。C.4.3 运用地面物探手段即能满足构造控制要求的勘查区(矿区),基本井距应根据煤层稳定程度类型进行选择。表C.l主要适用于不能使用地面物探和地面物探不能取得有效成果的地区。14 GB/T 29119-20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采样及测试工作量各阶段煤层气勘查增加的分析试验项目及数量表见表D.lo表D.1各阶段煤层气勘查增加的分新试验项目及数量表试验数量试验项目试验对象备注预查预探勘探宏观煤岩类型、宏观裂隙描述、照相一煤层厚度10m以内,每0.5m-l. O m采1个样;媒体

44、结构描述、照相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0m以上,均匀分布10个样以上(可每2m煤层气含量测定或更大间隔1个样)气成分分析煤的工业分析显微裂隙平行样,即该煤孔役结构样所有测试数据显微组分定量分析每个参数井每个参数井除煤的坚固性系每种煤类至每后可采煤层和排采试验井数、瓦斯放散初速反射率测定每层目标媒在目的煤层少1个样至少2个平度外来自同一煤等温股附试验至少3个平(段)或行样心段(平衡水条件下行样百J采煤层煤的真密度、视密度/孔隙度煤岩力学性质-一一二煤的坚固性系数-一每种媒体结构类型至少2个样瓦斯放散初速度力学性质可采煤层顶板、底板均至少1个样。至少选择2条剖面、4个顶底板钻孔在煤系地层进行RQD统计注

45、E平行样,即该煤样所有测试数据除煤的竖罔性系数、瓦茹放散初速度外来自同一煤心段.15 GB/T 29119-20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煤层气勘查工程质量及技术要求E. 1 地质填固E. 1. 1 凡裸露和半裸露地区均应在槽井探及必要的遥感、物探方法的配合下,进行地质填图,其比例尺一般为z预查阶段。:50 000)(1: 25000) 预探阶段。:25 000)(1: 10000) 勘探阶段(1: 10 000)(1 : 5000) 槽井探和地面物探的布置,按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E. 1.2 地质填图时,要收集利用地应力测量成果或开展适当的地应力测量工作。E. 2 矿井调查E. 2. 1 煤层调

46、查z包括煤层层位、厚度、主要煤储层的分布范围、煤类、煤质特征、煤岩特征、煤结构构造、煤层割理、裂隙、构造煤、岩浆岩对煤层侵蚀状况,并根据需要采取各种煤样。E. 2.2 构造调查z调查断层性质、断距大小、延展情况、产状要素、导水性等,进行地应力资料收集或实测,研究地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E. 2. 3 煤层顶、底板调查z调查煤层顶板、底板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岩石强度,并根据需要采样测试岩石的饱和抗压、抗剪、弹性模量、膨胀度、坚罔性系数等。E.2.4 地下水调查z调查煤岩层含水性、水质类型、构造裂隙的导水性及与煤层的水力联系等。E.2.5 瓦斯调查z调查矿井瓦斯涌出量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绝对瓦斯涌出

47、量),煤与瓦斯突出及突出条件、瓦斯富集程度与规律,井下瓦斯抽采情况抽采量、抽采率、抽放方式),矿井瓦斯等级等。E.3 地震工程地震勘查随煤层气资源勘查的三个阶段循序进行,分阶段实施。应按照MT/T897(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执行,地震勘探结束后应提交相应阶段专业报告。E. 3.1 预查阶段z在地震地质条件好、煤田地质勘查程度低的地区,应开展地震勘查工作,一般按照煤炭资源调查程度要求进行地震勘探工作。E.3.2 普查阶段z在地震地质条件好、煤田地质勘查程度低的地区,应开展地震勘查工作,一般按照煤炭资源预查程度要求进行地震勘探工作。E.3.3 预探阶段z在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一般按照煤炭资源普

48、查程度要求进行地震勘探工作。E.3.4 勘探阶段z在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一般按照煤炭资源详查程度要求进行地震勘探工作。在先期开发区段按采区地震勘探程度进行地震勘探工作。E.4 煤层气井录井的原始资料采集E. 4.1 按煤田地质编录有关规定执行。GB/T 29119-2012 E.4.2 煤层气井地质录井设计应依据地质任务、目的与要求编制。E.4.3 岩、煤心录井z岩、煤心描述的内容,要求顺序统一、定名准确、重点突出z岩心描述的顺序为z颜色、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状况、裂隙发育情况、充填物及定名;煤心描述的顺序为:宏观煤岩类型、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内外生裂隙、夹研等。E.4.4 岩屑录井z岩屑录井是在钻进中捞取循环介质携带的岩屑、煤屑,进行分层鉴定、描述,达到地质录井目的一种方法。岩屑录井要注意岩屑迟到时间的测定,捞取岩屑时间的确定及确定捞屑间距。要认真把握捞屑、洗屑、观察、晾干、描述、采样、装袋、保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