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197-2012 铜包铝线.pdf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9870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9197-2012 铜包铝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 T 29197-2012 铜包铝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 T 29197-2012 铜包铝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 T 29197-2012 铜包铝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B T 29197-2012 铜包铝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3. 120. 10 L 26 ffii.ii,ii斗忏.,_1仔t;:_ -,;_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197-2012 铜包铝线Copper-clad aluminum wire 2012-12-31发布2013-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也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叩GB/T 29197-2012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分类与型号4 要求.2 5 试验方法.46 检验规则67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8 8 订货合同内容.8 附录A(规范性附录金相显微镜法.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试验.

2、11I G/T 29197-2012 剧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大连傅氏科普复合导体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和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高文浩、戴雅康、高扬、刘云、陈志彬、杨芳、刘圣家、周振山。皿GB/T 29197-2012 铜包铝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线的产品分类、型号、

3、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工裸圆铜包铝线。该铜包铝线的典型用途为射频同轴电缆内导体,其他用途也可选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48. 2-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z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lEC60468:1974, MOD) GB/T 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z尺寸测量GB/T 4909. 5 裸电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z弯曲试验-一反复弯曲IEC 61196-1-3

4、10 同轴通信电缆第1-310部分=机械试验方法铜包金属的扭转特性试验(Coaxial communication cables-Part 1-310 Mechanical test methods-Test for to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clad metals) 3 分类与型号3. 1 分类铜包铝线按铜层体积比(10%、15%、20%)和软硬状态(软态A、硬态H)的不同分为以下6个类别z10A-铜层体棋比为10%的软态铜包铝线s10H一一铜层体棋比为10%的硬态铜包铝线515A一一铜层体现比为15%的软态铜包铝线515H 铜层体积比为15%的硬态

5、铜包铝线$20A-铜层体棋比为20%的软态铜包铝线520H一一铜层体棋比为20%的硬态铜包铝线。3.2 型号与标记3.2. 1 型号铜包铝线的型号由型式代号(CCA)、类别代号(10A、10H、15A、15H、20A、20H)和标称直径(mm)组成。表示方法如下z1 GB/T 29197-2012 e工;3.2.2 产品标记产品标记由名称、型号和本标准编号组成。4 4. 1 示倒g标称直径为2.50mm、铜层体税比为15%的软态铜包铝线表示为s铜包铝线要求外观_ f :A-15A-2. 50 整,不应有凹痕、划伤、竹节、鼓泡、裂纹、露铝和4.2 直径铜包铝=?表1的规定,j 护/卢志平吟吟4.

6、3 铜层厚度铜包铝线的铜层厚度应符金石列规定:-士气-一一士二a) 10A和10H铜包铝线,前阳明直鱼峰b) 15A和15H铜包铝线,最薄厚度不应小于标称直径的2.5%;c) 20A和20H铜包铝线,最薄厚度不应小于标称直径的3.5%。4.4 铜层体积比铜包铝线的铜层体积比应符合下列规定za) 10A和10H铜包铝线,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8%且不大于12%;b) 15A和15H铜包铝线,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13%且不大于17%;c) 20A和20H铜包铝线,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18%且不大于22%。4.5 直流电阻率铜包铝线在20c时的直流电阻率应符合表2的规定.2 GB/T 29197-2012

7、i i单位为毫米GB/T 29197-2012 表2直流电阻率线材类别最大电阻率。.mm2/m 10A、10H0.02743 15A、15H0.02676 20A、20H0.02594 4.6 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铜包铝线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抗拉强度断裂时伸长率标称直径MPa % 口1自1所有H类别所有A类别所有H类别所有A类别mm 口laxmm mm o. 0800. 120 205 172 1. 0 5 O. 121 O. 360 207 172 1. 0 5 0.3610.574 207 172 1. 0 10 0.5750.642 207

8、 138 1. 0 10 O. 6432. 05 207 138 1. 0 15 2.062.30 200 138 1. 0 15 2. 312. 59 193 138 1. 0 15 2. 602. 91 186 138 1. 0 15 2. 923. 26 179 138 1. 0 15 3. 273. 67 172 138 1. 5 15 3. 684.12 166 138 1.5 15 4.134. 62 159 138 1. 5 15 4. 635.19 152 138 1. 5 15 5. 205. 83 138 138 1. 5 15 5.846.54 124 138 1. 5

9、15 6. 558. 25 110 138 1. 5 15 4.7 扭转扭转试验时,铜包铝线铜层表面不应出现任何目力可见的裂纹或凹痕F并且扭断后,其铜层与铝芯线的界面上应元分层现象.3 GB/T 29197-2012 4.8 反复弯曲反复弯曲试验时,铜包铝线的铜层与铝芯线的界面上应元分层现象。4.9 密度铜包铝线密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密度线材类别密度g/cm3 10A, 10H 3.32士0.1215A, 15H 3.63士0.1220A, 20H 3.94土0.124. 10 接头每盘(轴铜包铝线应为一整根,不允许有接头。当订货合同有规定时,软态铜包铝线允许有冷压焊接头,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10、za) 每盘(轴)软态铜包铝线的接头部分应经过局部退火并对露铝处用镀层或涂层紧密覆盖,两接头间铜包铝线的质量应满足表5要求,接头处应有使用者能清晰辨认的标记pb) 含有接头的铜包铝线,接头处应圆整,每个接头处直径应符合4.2的规定,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应符合4.6的规定。表5接头闰铜包铝线的质量(软态)接头间铜包铝线的质量标称直径kg mm 10%铜层体棋比15%铜层体积比20%铜层体飘比1. 00-1. 99 二主502.00-2.99 二注703.00-3.99 二854.00-4.99 二注85二注90注1005.00-8.25 注105注110注120注z对于标称直径小于1.00mm

11、的铜包铝线,两接头间间距由供货双方在合同中进行规定.5 试验方法5. 1 外观检查应对成品盘轴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于标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 mm的铜包铝线,外观质量用目力检查F对于标称直径小于1.50 mm的铜包铝线,外观质量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的放大镜检查。需要时,采用生产厂与用户商定的其他合适方法检查。4 . ., GB/T 29197-2012 5.2 直径铜包铝线的直径应按GB/T4909.2的规定进行测量。5.3 铜层厚度对于标称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铜包铝线,应将其横截面用金相砂纸研磨并抛光,达到镜面要求,使用大于20倍的读数显微镜测量铜层最薄厚度。对于标称直径小于2.

12、00mm的铜包铝线,应按附录A的规定测量铜层最薄厚度。5.4 铜层体积比按5.2的规定测量铜包铝线的直径。按5.3的规定,在图1所示的相互垂直的四个位置上测定铜层厚度,其中应包含铜层最薄部位。铜层平均厚度用四个位置测量值的平均值计算。固1铜层平均厚度的测量铜层体积比按式(1)计算zr=ll一(d- 2t)2 /d2 j X 100% 式中zr-一铜层体积比sd一一铜包铝线直径,单位为毫米(mm), t一一一铜层平均厚度,单位为毫米(mm)。5.5 直流电阻率铜包铝线的直流电阻率通过测量直流电阻后计算得到. . . ( 1 ) 直流电阻测量应按GB/T3048. 2-2007的规定进行.当测试温

13、度非20c时,应按GB/T3048. 2-2007中的式(9)修正至20c时的电阻值,其中20c时的电阻温度系数为o.004 055/C (10A、10H),0.004049/C(15A、15H)、0.004042/C (20A、20H直流电阻率应按式(2)计算z. . . ( 2 ) 5 GB/T 29197-2012 式中=p一一直流电阻率,单位为欧姆平方毫米每米(0mm2/m); R一一直流电阻,单位为欧姆(0); S一二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Z); l一一长度,单位为米(m5.6 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铜包铝线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试验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当断裂时伸长率小于

14、规定值且断裂点出现在距试验机夹头或引伸计标距25mm以内,则数据元效,应重新进行试验。5.7 扭转铜包铝线的扭转试验应按IEC61196-1-310的规定进行。5.8 反复弯曲铜包铝线的反复弯曲试验应按GB/T4909. 5的规定进行,对试样进行反复弯曲,直至试样断裂。试验后检查铜层与铝芯间是否分层。5.9 密度按GB/T4909. 2的规定测量铜包铝线的直径和长度。当标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 mm时,试样长度不小于1000mm;当标称直径小于1.5 mm时,试样长度不小于4000mm.用准确度不低于1mg 的天平测量其质量,然后按式(3)计算密度zD= 4XW =一一一一一X103 X d

15、X l 式中ED一一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W一一质量,单位为克(g); d一一直径,单位为毫米(mm); t一一长度,单位为毫米(mm)。5. 10 接头( 3 ) 用目力检查接头及其标记,相邻接头间的重量采用准确度不低于0.1kg的称量器具测量。接头处直径应按5.2的规定进行测量,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应按5.6的规定进行测量。取样时,接头应尽量位于试样的中间部位。6 检验规则6. 1 通则成品铜包铝线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 出厂栓验6.2. 1 出厂栓验项目出厂检验应逐批进行,项目

16、应按表6的规定.6 F GB/T 29197-2012 表6检验项目检验类型序号检验项目1 外观2 直径3 铜层厚度4 铜层体飘比5 6 7 8 -9 10 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出厂检验J J 型式检验、JJ 、JJ 5.1 5.2 5.3 4.4 5.4 5.5 5.6 口-M-M一山6.3.2 抽样方案飞-二二-一一一二-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样本大小为3盘(轴。试样从每个样本单位盘或轴)上截取。6.3.3 型式检验周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z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zb) 正式生产后,当原料、配方或工艺条件改变时50 正常生产时

17、,每年进行一次z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ze) 出厂检验结果与正常生产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zD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时。7 GB/T 29197-2012 6.3.4 型式检验合格与不合格表6规定的项目全部合格时,则型式检验合格。型式检验出现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如仍然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此时应停止产品交货,同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直至新的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出厂检验。7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7. 1 包装铜包铝线应成盘轴供应,并卷绕整齐、妥善包装、防止污染、氧化和损伤。铜包铝线的包装中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包装用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外包装

18、上应有相应的标志。7.2标志每盘轴铜包铝线上应附有标签或标牌,标明下列内容za) 生产单位名称或商标Eb) 型号;c) 生产日期$d) 毛重及净重ze) 产品批号Ff) 检验员印记zg) 本标准编号zh) 接头信息si) 其他。7.3 运输铜包铝线运输中应防潮、防蚀,防止在装卸、吊运、堆放和运输中受到损伤。7.4 存铜包铝线应妥善贮存在干燥通风湿度不大于65%)、防雨、防水及不含酸碱性物质或有害气体的库房内。8 订货合同内窑8 订货合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zu 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sb) 本标准编号zc) 数量或重量); d) 接头要求pe) 包装要求zf) 检验要求和检验地点zg) 交货日期和

19、地点zh) 订购非标准规格的铜包铝线时,应在合同中另行规定其直径与偏差、铜层厚度、铜层体积比、直流电阻率等要求。A.1 试验原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金相显微镜法GB/T 29197-2012 本试验通过对铜包铝线的试样经研磨抛光使其横截面达到镜面要求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测量标称A.2 试验装置将镶嵌的试样垂直于金相砂纸进行研磨。先在较粗的砂纸上研磨4缉踵何事多f向一致后,换用较细的砂纸研磨。每更换一派政纸,湛藕搭上一道磨制的灰尘清除干庵,芬将试楼研磨方向转动9000所用砂纸的标号从粗到细分别为O哥活面芳.Qo量斗斗殴芳和5研磨后的试样在抛光机上诵全相抛光膏进行抛光,或选行串解抛光,使试样表面达到镜

20、面光洁。飞-飞飞-抛光后的试样表面用清水清洗后,再用热芦欣干JFLJA.4 观察和测量A.4.1 试样的观察采用放大倍数不小于100倍、目镜上带有刻度尺的金相显微镜,观察铜包铝线试样的横截面。A.4.2 铜层厚度的测量在一定的放大倍数下,用金相显微镜自带的测微尺校对目镜刻度尺,确定刻度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尺寸。根据铜层在测微目镜中所占有的格数,就可算出铜层的厚度,如图A.1所示。9 GB/T 29197-2012 固A.1用金相显微镜目镜上的刻度尺测量铜层厚度示意固10 、G8/T 29197-20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抗拉强度和断裂时伸长率试验8. 1 试验原理本试验通过向一段试样施加拉伸

21、力,来测定铜包铝线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的伸长率。除非另有规定,本试验应在10C35 c的环境温度中进行。8.2 试验装置-试验机测力系统的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应使用标距长度大于250mm引伸计或其他适合的测量伸长率装置。此装置应带有分辨率优于0.25 mm的标尺。8.3试样试样原始标距长度(Lo)为250mm,试样总长度为300mm左右。试样应用手工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校直。8.4 试验程序8.4.1 确定原始横截面积(SO)按GB/T4909. 2的规定测量铜包铝线的直径,原始横截面积按式(B.l)计算zSo=tdz 式中zSo一一原始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d一一直径,单位为毫米

22、(mm)。8.4.2 拉伸试样.( B.1 ) 将试样安装于试验设备夹具上,施加最低断裂负荷的10%的负荷。将引伸计或其他合适的装置安装到试样上,拉伸段的测量长度大于250mm。向试样施加拉伸负荷的过程中,应同时监视试样的伸长情况,记录最大拉伸力(Fm)和断裂发生时的标距长度(Lt)。对于硬态铜包铝线,夹头分离速率应不超过25mm/min. 对于软态铜包铝线,夹头分离速率应不超过300mm/min. 8.5 试验结果抗拉强度按式(B.2)计算=11 GB/T 29197-2012 Rm =Fm/So 式中zRm一-一抗拉强度,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N/mm2); Fm一一拉力最大值,单位为牛顿

23、(N); S。一-原始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断裂时伸长率按式(B.3)计算zA,=(L,一Lo)/LoX 100% 式中zA,一一断裂时的伸长率(%); L,一一断裂时的标距长度,单位为毫米(mm);Lo一一原始标距长度,单位为毫米(mm)。12 .( B.2 ) .( B. 3) e . NFON|hmFNLF阁。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铜包铝线GB/T 29197-2012 中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日434 、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导印张1.25 字数25千字2013年4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13年4月第一版* 21. 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书号I155066. 1-46702定价打印日期:2013年5月7日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